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训课程总结报告
一、引言工程力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受力性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参加了工程力学实训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对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对本课程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概述本次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静力学基本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力、力矩、力的分解与合成等基本概念,了解力的平衡条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材料力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 结构力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刚度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4. 桥梁工程实训: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以及设计原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5. 工程绘图实训:通过实际绘图练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图纸的绘制规范和技巧,提高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三、实训过程及收获1. 静力学基本实验在静力学基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验装置,验证了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分解与合成等基本理论。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根据受力情况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2. 材料力学实验在材料力学实验中,我们进行了拉伸、压缩、弯曲等实验,了解了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掌握了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3. 结构力学实验在结构力学实验中,我们通过模型实验,了解了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了结构稳定性和刚度分析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如何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4. 桥梁工程实训在桥梁工程实训中,我们实地考察了桥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以及设计原理。
工程力学实训课总结报告
一、引言工程力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工程力学实训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课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巩固和深化工程力学基本理论;2.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增强对工程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力学实验:包括拉伸、压缩、剪切、扭转等基本力学性能实验;2. 结构力学实验:包括单跨梁、多跨梁、拱形结构等基本受力分析实验;3. 工程力学综合实验: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等。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阶段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了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 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实验曲线,总结实验规律。
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技能。
4. 实验报告撰写阶段在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实训成果1. 巩固和深化了工程力学基本理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掌握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3. 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4. 增强了对工程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在本次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实验操作不规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掌握测量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
2.力的分解、合成实验装置。
3.测力计。
4.称量砝码。
5.直尺。
6.实验台。
二、实验原理。
1.力的平衡条件。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上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合成为零。
这就是力的平衡条件。
2.力的分解、合成。
力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合力,力的合成是指若干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三、实验内容。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
将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2.力的分解实验。
用两根绳子悬挂一个物体,分别测量两根绳子所受的拉力,通过力的分解公式计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3.力的合成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物体,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和竖直拉力,通过力的合成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步骤。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
(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物体,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2)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3)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力的分解实验。
(1)在实验台上悬挂一个物体,并用两根绳子固定。
(2)分别用测力计测量两根绳子所受的拉力。
(3)根据力的分解公式计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3.力的合成实验。
(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物体,并用两根绳子施加水平和竖直拉力。
(2)分别用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和竖直拉力。
(3)根据力的合成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验证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原理的正确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掌握了测量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和推导出物体的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力学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受力和变形的规律,验证力学理论,并学习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平衡条件;2. 学习使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问题;3. 掌握测量和计算物体变形的方法;4. 熟悉使用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
三、实验原理1. 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2. 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方便进行力的计算和分析;3. 应变与应力: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变形,应变是单位长度的变化量,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一:力的平衡条件通过在悬挂物上施加不同大小的重物,观察悬挂物的平衡状态,并测量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2. 实验二:力的分解原理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测量各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验证力的分解原理。
3. 实验三:应变与应力通过在杆上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测量杆的变形,计算出应变和应力,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当悬挂物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验证了力的平衡条件。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分解前一致,验证了力的分解原理。
3. 实验三的结果表明,杆的变形与施加的拉力成正比,通过计算应变和应力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原理。
同时,通过测量和计算材料的应变和应力,我们学习到了材料的力学性质。
实验过程中,我们熟悉了使用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2篇2
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 (2)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 (2)精选2篇(一)报告: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2024年,我在某某大学的工程力学实习中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各种工程和实验项目,对工程力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锻炼了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静力学实验在实习开始时,我们进行了静力学实验,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进行力的测量和应用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
2. 动力学实验在静力学实验之后,我们进行了动力学实验,学习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施加不同力的情况下的加速度,我们了解了质点的牛顿第二定律,并进一步学习了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3. 弹性力学实验在弹性力学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的弹性力学性质。
通过测试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我们了解了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验中,我们还研究了材料的断裂和破坏过程,加深了对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认知。
4. 结构力学实验在结构力学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
通过测量不同结构的应变和变形,我们掌握了使用应力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了不同结构在受力时的破坏过程,分析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进行力的测量和应用,了解了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掌握了材料的弹性力学性质和结构的力学行为。
这些知识和能力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增加了对工程力学的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应用和拓展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工程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工程力学实习报告4篇
关于工程力学实习报告4篇工程力学实习报告篇1一、心得体会通过这五天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学不到得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不仅懂得了怎样做事而且懂得了很多做人得道理。
我也明白了肩上得重任,看清了人生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得思考,不能太过急躁,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同时也理解了很多事情,为以后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得事业,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这次难得的认识实习经历,是我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成果总结1、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视频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中,我们明白了一些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如:结构部件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失效?如何定量精确预报事故发生?等。
机械是机构与机器的合成,我们重点了解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机械振动的计算,机构运动的设计。
承载力学是力学应用的重要方面,在对强度的计算中会运用到计算力学,机构的承载能力与刚度,稳定性,强度。
在对机械振动的计算中我们还运用了机震力,在对机构运动设计中应用了理论力学与机械原理。
2、化学工业中的流体力学在视频化学工业中的流体力学中,我们知道了板式塔中塔板的种类,有无溢流塔板,泡罩塔板,f型塔板,t型塔板等。
填料塔中填料的种类,还有萃取塔,流化床与气液两相流等概念。
3、力学在土木工程中得应用在观看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中我们知道了在土木建筑中会运用到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等力学知识。
4、力学与现代生活在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力学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如86年挑战者号的爆炸知识因为没有考虑到温度对一个小小橡皮圈的影响,还有塔库马悬桥的倒塌,只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卡门涡街。
我们运用伯努里定律设计飞机的机翼,再根据机翼上下面风速差产生压力使飞机飞起来。
航天工程,生命领域,能源领域均是以力学为基础的,我们可以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解决股市问题,连亚洲金融风暴也可以用连通器原理解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时间
地点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原理
试样材料及实验装置示意图:
时间/秒
温度/ ℃
应变/με
实验结果
数据结果/热输出曲线
试验结果及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平均热输出系数(10-6/℃
思考题 1、为什么同一性能参数(同一批次)的电阻应变计粘贴在不同的材料上的热输出不相同?2、二臂三线 制接线法与二臂常规接线方法有何不同?主要区别在哪里? 3、某钢结构工程采用电阻应变计试测技术进行检测,当环境温度变化10℃时,请用你的实验结果给出 电阻应变计的虚假输出(热输出)可能是多少。
实验八 开口薄壁梁弯心及应力等测定实验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时间
地点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试验方案设计(试验装置草图、电阻应变计接线示意图、电桥输出说明)
数据原始记录(自拟)
实验结果分析
指导教师
实验结束,将各仪器复位,关闭所有仪器电源,整理实验现场,按要求整理实验报告。 13
姓名 实验时间
荷载
弯矩
扭矩
P(N)
读数
增量
读数
增量
//
//
剪力
读数
增量
//
//
//
//
平均读数增量×10—6
结果计算 实验结果分析
下面计算实测内力值和理论内力值,并进行比较。
项目
应变
内力实验值
内力理论值
弯矩
扭矩
剪力
指导教师
实验结束,将各仪器复位,关闭所有仪器电源,整理实验现场,按要求整理实验报告。 12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工程力学是工程学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其中一些重要原理和理论,并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杆件的静力学分析和材料力学。
1. 实验背景工程力学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原理解决问题。
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和测试杆件的性能。
2. 实验材料和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杆件是一根钢杆,长约1米,直径约2厘米。
实验室中还准备了支撑架、测力计、游标卡尺、千分表等测量设备。
3. 静力学分析3.1 杆件在自重下的变形首先,我们将测量钢杆的质量,并把它悬挂在支撑架上。
然后使用测力计在不同位置测量钢杆的变形。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钢杆在自重下的应变和变形。
3.2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接着,我们将在钢杆上施加不同的力,并使用测力计测量其变形。
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钢杆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4. 材料力学分析4.1 杨氏模量的测量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刚度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得到。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弹性极限方法来测量钢杆的杨氏模量。
通过测量钢杆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然后绘制应力与应变的线性关系图,可以计算出杨氏模量。
4.2 断裂强度的测量断裂强度是材料的抗拉能力,通过实验可以测量得到。
我们将在钢杆上逐渐增加外力,直到钢杆发生断裂。
根据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最大施加力和钢杆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断裂强度。
5. 结果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用测力计记录了钢杆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形和力的大小,并用测量设备记录了钢杆的直径和长度。
通过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分析,我们得到了钢杆的应力、应变、变形、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的数值。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工程力学的理论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杆件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理解。
我们还学到了如何利用测力计等仪器来测试和测量受力物体的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164-69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
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
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 和断面收缩率Z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实验试样实验原理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探索力学理论,深入了解物体受力后的行为。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几个具体的实验项目,加深对工程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平衡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平衡杆,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重物来实现平衡。
通过观察平衡杆的倾斜情况和重物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验证平衡条件的正确性,并进一步了解平衡杆的力学特性。
实验二: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后的弹性变形和恢复情况。
我们使用了一根弹性悬挂线,并在其上方悬挂了不同质量的物体。
通过测量悬挂线的变形量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出弹性系数和弹性变形的关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实验三:摩擦力学摩擦力学是研究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学科。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将一个物体放在一个倾斜的平面上,并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倾斜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摩擦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摩擦力的估算和控制。
实验四: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将一个物体放在一个斜面上,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和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运动的预测和控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静力学平衡、弹性力学、摩擦力学和动力学等实验项目,验证和探索了力学理论的正确性,并了解了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大全
工程力学实验大全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 (2)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 (6)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 (9)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14)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的桥路变换实验 (18)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21)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 (24)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 (28)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 (32)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 (35)实验十一组合结构应力测试实验 (38)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 (40)实验十三冲击实验 (43)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 (47)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 (50)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 (53)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 (59)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64)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试验中的各种现象。
2.测绘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
3.测定低碳钢的拉伸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伸长率ψ、断面收缩率δ和铸铁的抗拉强度σb。
4.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5.观察低碳钢在拉伸强化阶段的卸载规律及冷作硬化现象。
6.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
3.游标卡尺。
4.钢尺。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金属材料的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伸长率ψ和断面收缩率δ是由拉伸试验测定的。
试验采用的圆截面短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T 228-2002)制成,如图1-1所示。
这样可以避免因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便于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相互比较。
图中:d0为试样直径,l0为试样的标距,并且短比例试样要求l0=5d0。
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其他形状截面的试样,可适用于从不同的型材和构件上制备试样。
图1-1金属拉伸试验应遵照国家标准(GB/T 228-2002)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联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也称为F ―Δl 曲线),如图1-2所示。
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6篇
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2024年工程力学认识实习报告精选6篇(一)尊敬的XXX导员:我是来自XXX大学XXX学院的学生XXX,写这份报告是关于我的2024年夏季工程力学认识实习的经历和体会。
在这个暑假,我通过学校组织的工程力学实习计划,有幸被分配到了某知名建筑设计与施工公司进行实习。
在该公司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工程力学计算与分析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建筑设计与施工领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在其他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了几个项目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工作。
通过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力学计算与分析,我需要确定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安全性、稳定性等参数,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运用了在课堂上学到的工程力学理论与方法,并结合计算软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工程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我发现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外载荷的作用、材料的特性、结构的形态等,这些都会对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计算与分析工作,我还参观了该公司的一些工地,并与工程师们进行了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了解到了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一些实际问题上的解决方法。
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工程力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决心。
工程力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导员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实习机会。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将更好地在理论与实践中结合,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希望导员能够对我的报告提出宝贵的批评与建议,用以指导我的进一步学习与成长。
工程力学教学实验圆轴扭转实验
圆轴扭转实验一、试验目的⒈观察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破坏现象, 比较其试件断口形状并分析破坏原因。
⒉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 剪切强度极限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
⒊分析比较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受扭转时的破坏特征。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⒈扭转实验机⒉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圆轴扭转时, 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纯剪切状态, 因此常用扭转实验来测定不同材料在纯剪切作用下的机械性能。
利用实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 可记录T—曲线, 低碳钢的T—曲线如图3-9所示。
图 3-9扭矩在以内, 与T呈线形关系, 材料处于弹性状态, 直到试件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 这时对应的扭矩用表示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如图3-10(a)所示。
图3-10 低碳钢圆轴在不同扭矩下剪应力分布图在扭矩超过以后, 材料发生屈服形成环形塑性区, 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如图3-10(b)所示。
此后, 塑性区不断向圆心扩展, T—曲线稍微上升, 然后趋于平坦, 扭矩度盘上指针几乎不动或摆动所示的最小值即是扭矩, 这时塑性区占据了几乎全部截面, 横截面上剪应力分布如图3-10(c)所示。
剪切屈服极限近似等于(a)式中, , 是试件的抗扭截面系数试件继续变形, 进入强化阶段, 到达T- 趋线上的C点, 试件发生断裂。
扭矩度盘上的从动指针指出最大扭矩, 扭转剪切强度极限的计算式为(b)试件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处于纯剪切状态如图3-11所示, 在于杆轴成±45°角的螺旋面上, 分别受到主应力为和的作用, 低碳钢的抗拉能力大于抗剪能力, 故以横截面剪断。
铸铁扭转时, 其T—曲线如图3-12所示。
从扭转开始到断裂, 近似为一直线, 故其剪切强度极限可近似地按弹性应力公式计算(c)图3-11 纯剪应力状态图3-12 铸铁T—曲线试件的断口面为与试件轴线成45°角的螺旋面。
这说明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抗剪能力, 它的断裂是由于最大拉应力过大引起的。
工程力学专业实习报告三篇
工程力学专业实习报告三篇工程力学专业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__年06月29日实习地点:六教101教室观看了关于力学的应用的资料片,主要讲了在航空航天及水利工程领域上的应用。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的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壁面、流体和流体间、流体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分支。
计算力学是根据力学中的理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各种数值方法,解决力学中的实际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横贯力学的各个分支,不断扩大各个领域中力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也在逐渐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工程力学专业实习报告篇2实习时间:__年06月24日实习地点:____路生活区旧城改造工程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承受结构由混凝土现浇而成,围护构建是混凝土砌块,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
建筑面积11432平方米。
墙体上预留洞一部分是支模板浇灌水泥时用来固定模板的,还有其它的洞眼是留做线路通道。
楼梯口处楼板混凝土只留配筋,目的是以便工程验收只用。
由于砌块浇注问题,出现了墙体局部不垂直,砂轮机将突出部分打磨掉,保证墙体的.平整。
工程力学专业实习报告篇3实习时间:__年06月23日实习地点:____再建商业区建筑总面积为6300平方米。
工程期三年零六个月,施工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阶段。
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受力方式为梁板承重结构。
花岗岩钢架固定式贴墙,外观美观,坚固耐用。
外墙是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及保温的功能。
点支式玻璃幕墙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2)钢结构制作安装(3)焊接处理(4)接件安装(5)玻璃清洗及安装(6)调整打胶清洗(7)检查验收由于再建建筑间加了刚结构天桥,建筑局部将承受更多荷载,必须做加固处理。
采用了粘贴钢板和碳纤维方法加固。
最新工程力学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工程力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验证和理解基本的工程力学原理。
2. 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4. 分析实验数据,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工程力学是应用物理学原理来解决结构和材料在力作用下的行为问题。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概念进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定量地了解材料在受力时的性能变化。
实验设备:1.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施加拉伸、压缩等力,并测量相应的应力和应变。
2. 电子秤:用于准确测量试样的质量。
3. 卡尺:用于测量试样的初始尺寸。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材质的标准试样。
2. 测量试样尺寸:使用卡尺测量试样的初始长度、直径等尺寸。
3. 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4. 进行实验:启动试验机,按照预定的加载速率施加力,同时记录力-位移数据。
5. 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实验数据。
6. 试验结束后,卸载并取下试样,观察试样的破坏情况。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实验中得到的力量-位移数据,并绘制成图表。
2. 根据测量的试样尺寸和质量,计算应力和应变。
3. 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4.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一致性,探讨可能的偏差原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应变响应,验证了工程力学中的基本理论。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设备精度、操作误差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工程力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工程力学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工程力学实践调研报告总结工程力学实践调研报告总结工程力学实践调研报告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介绍、调研目的与方法、调研结果与分析、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实践体会等方面。
全文约1000字。
一、背景介绍工程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工程建设、产品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工程力学实践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工程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调研目的是明确了解工程力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寻找解决方案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访谈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关工程力学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在工程力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于复杂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展,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
其次,我们还发现现有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问题并不完善,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工程力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四、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工程力学实践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其次,我们还提出了加强工程力学实践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以提高实践效果。
另外,我们还提出了加强工程力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实践体会通过这次工程力学实践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工程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践调研不仅帮助了我们了解工程力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应对工程力学实践中的问题。
六、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工程力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我们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工程力学实践体系的建议,并探讨了加强工程力学实践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的方式。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为工程力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做出贡献。
力学实验报告
力学实验报告篇一: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全)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12 6 9 12 16 19 23 32 37 41 45 47 49 53 59 62 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 =mm 实验前2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E?Fl(l)A=实验后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3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
4篇二: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一、拉伸实验...............................................................................2 二、压缩实验...............................................................................4 三、拉压弹性模量E 测定实验...................................................6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8 五、扭转破坏实验....................................................................10 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12 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15 八、压杆稳定实验. (18)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
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实验试样实验原理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228一2002标准—一《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C~35C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
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工程力学实践报告 -回复
工程力学实践报告-回复
本实践报告主要介绍我在工程力学实践中所学到的内容以及实践的过程和感想。
一、实践内容
本次工程力学实践是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力学知识而组织的一个实践活动。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杆件的应力分析、变形分析、刚度分析等内容。
2.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来掌握应力、变形及其关系,以及杆件的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3.综合应用:通过综合应用的方式来加强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如通过设计桥梁、塔吊等工程项目来应用所学的力学知识。
二、实践过程
在实践活动中,我主要参加了实践操作和计算分析的学习。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实验操作,例如仪器的使用方法、力的测量、变形的测量等。
在力学计算分析方面,我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一些模拟实验的操作。
例如,我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杆件的受力状态,然后根据受力状态计算出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我们也学习了类似的知识,例如如何分析桥梁、建筑物、管道、塔吊等所需要的刚度等内容。
三、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工程力学的实践,我受益匪浅。
我对于力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探究科学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我也明白了实践操作是理论学习之外的重要部分,因为其在理论学习之外的许多方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适当的思考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解力学知识的本质,发现其中科学之美。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力与变形的关系。
2、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
4、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5、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6、了解CM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CM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仪
3.游标卡尺
4.钢尺
三.实验原理
试件夹持在夹具上,点击试件保护键,消除夹持力,调节拉力作用线,使之能通过试件轴线,实现试件两端的轴向拉伸。
试件在开始拉伸之前,设置好保护限位圈,微机控制系统首先进入POWERTEST3.0界面。
试件在拉伸过程中,POWERTEST3.0软件自动描绘出一条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如图1—2,低碳钢在拉伸到屈服强度时,取下引伸计,试件继续拉伸,直至试件被拉断。
低碳钢试件的拉伸曲线(图1—2a)分为四个阶段―弹性、屈服、强化、颈缩四个阶段。
铸铁试件的拉伸曲线(图1—2b)比较简单,既没有明显的直线段,也没有屈服阶段,变形很小时试件就突然断裂,断口与横截面重合,断口形貌粗糙。
抗拉强度σb 较低,无明显塑性变形。
与电子万能实验机联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自动给出低碳钢试件的屈服载荷Fs 、最大载荷Fb 和铸铁试件的最大载荷Fb 。
取下试件测量试件断后最小直径d1和断后标距 l1,由下述公式
0A Fs
s =
σ 0A F b b =σ %100001⨯-=l l l δ %
1000
10⨯-=A A A ψ
可计算低碳钢的拉伸屈服点σs 。
、抗拉强度σb 、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铸铁的抗拉强度σb 。
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由以下公式计算:
l A Fl E ∆∆=
00
式中ΔF 为相等的加载等级,Δl 为与ΔF 相对应的变形增量。
四、实验步骤
(1)低碳钢拉伸试验步骤
按照式样、设备的准备及测试工作,大致可以将低碳钢拉伸试验步骤归纳如下:
首先,将式样标记标距点,测量式样直径do及标距lo。
在式样标距段的两端和中间3处测量式样直径,每处直径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平均值,
做好记录。
3处直径的最小值取作试验的初始直径do。
用扎规和钢板尺测量低碳钢式样的初始标距长度lo。
接着,安装试件。
按照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操作方法,运行电子万能试验机程序,并开启控制器电源。
先将有力传感器的夹具夹住式样的一端,在微型电子计算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应用软件界面中执行力清零;在移动横梁,使式样的另一端缓慢插入另一夹具的V型卡板中,锁紧夹头,进行保护从而消除加持力。
在式样试验段上安装引申计,将引伸计的标距杆垫片垫好,或插好定位销钉;并清零位移。
选择低碳钢拉伸试验方案,在控制软件界面中开始运行试验。
在弹性阶段,V时的引伸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读取每增加F
大,当界面提示引伸计已到量程范围时,拆卸引伸计;手动切换引伸计后,设定的切换点不再作用,继续试验,注意观察式样的变形情况和“颈缩”现象。
最后,取下式样,翁合断口对准拼装,测量式样的最小直径d1和标距长度l1.
(2)铸铁拉伸实验步骤
铸铁拉伸实验步骤与低碳钢拉伸实验步骤相同,只因铸铁是脆性材料,无
需再式样上刻画及标记标距点,无需安装引伸计,无需记录标距变形。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引伸仪标距 l = 5 mm 实验前
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
()F l
E l A
δ∆⋅=
∆⋅ =
实验后
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
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
六、问题讨论
(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
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σs铸铁材料压缩时的强度极限σc;
2、观察铸铁材料在压缩时的变形和试件断口情况,并分析其破坏因;
3.分析比较两种材料拉伸和压缩性质的异同。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钢尺
三.实验原理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制成如图3-5-1 所示的圆柱形。
且试件不宜过长(过长容易被压弯),也不宜过于粗短(过于粗短则试件两端面受摩擦力影响的范围过大)。
所以,国家标准一般规定
h0=(1~2)d0(1)
式中h0——压缩试件的高度
d0——压缩试件的原始横截面直径
图3-5-1
四、实验原理
铸铁在压缩过程中,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将描绘出一条与其拉伸时相似的P-△L压缩曲线(如图3-5-2),所不同的是铸铁压缩到强度极限载荷P b之前要产生较大的变形。
试件由圆柱形被压缩成微鼓形直至破裂。
此时试验机力值显示窗口显示力值迅速下降,而而峰值力窗口记录了试件最大载荷P b。
铸铁破坏时,由于剪应力的作用,破坏面出现在与试件轴线约成45º-50º的斜面上。
五.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准备工作由实验室老师事先完成;
2、尺寸测量
a.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截面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直径各一次取
其平均值作为试件原始直径d0的值;
b.测量试件原始高度h0的值一次;
3、试验准备
a.依次打开试验机主机,计算机,打印机;
b.设置限位保护。
将限位杆上的挡圈调整到合适位置。
c. 打开计算机内试验软件,进入试验软件主窗口界面;
d. 安装试件。
将试件尽量准确地放在下压板的中心处,调整上压板至接近试件上截面位置,但不要与试件接触。
e.点击试验软件主窗口界面上方工具栏内的“实验方案”按扭,设置好实验方案和实验参数。
4、进行实验
a.点击试验软件主界面上方工具栏内的“试验”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试验方案。
b. 点击“运行”键,开始实验。
c.试件破坏后,关闭试验窗口,进行数据处理,编写打印实验报告。
d.结束实验,退出试验软件,依次关闭打印机、计算机、试验机。
清理实验现场。
六.数据处理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
七、问题讨论
(1)观察铸铁试样的破坏断口,分析破坏原因;(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拉伸和压缩性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