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羊多莉 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克隆羊—多莉》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克隆羊—多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44aca8a5e9856a5712600e.png)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克隆羊—多莉》教案—多莉》教案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9.克隆羊——多莉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1.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举出3个实例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科学讨论会、制作展板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初步认识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克隆吗?197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思.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一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获得的“克隆羊”诞生了。
这只小绵羊的出现,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带给全世界的震撼。
(二)探究新知1.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2.开个讨论会——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比一比,谁的观点鲜明、独特?谁的理由合理、充足。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4.知识拓展:基因工程(1)阅读“科学在线”,讨论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将全班同学搜集到的有关基因的资料做成一个展板在校园或社区中进行展示。
(三)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3c5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b.png)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第一章:克隆羊多莉的诞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
了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背景和过程。
1.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及其对科学界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克隆羊多莉诞生的视频资料。
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
第二章:克隆技术的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2.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治疗性克隆。
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克隆优良品种。
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及争议。
2.3 教学活动:分组研究克隆技术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展开小组讨论,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三章:克隆与生物多样性3.1 教学目标:理解克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探讨保护濒危物种中的克隆技术应用。
3.2 教学内容:克隆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克隆技术在保护濒危物种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克隆技术在濒危物种保护中应用的纪录片。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克隆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优势与挑战。
第四章:克隆技术的争议与未来4.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伦理、法律和社会争议。
探讨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4.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在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的争议案例。
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潜在影响。
4.3 教学活动:研究关于克隆技术争议的新闻报道或学术论文。
进行班级辩论,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第五章:克隆技术的伦理与责任5.1 教学目标:深入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应用的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中的伦理原则及其应用。
公民和个人在克隆技术发展中的责任。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克隆技术中的伦理困境。
第六章:克隆技术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技术在医学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
探讨克隆技术在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疾病模型构建中的潜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9课《克隆羊多莉》|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9课《克隆羊多莉》|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79395a33687e21af45a951.png)
《克隆羊-多莉》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通过讨论,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演讲稿向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对别的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能力目标:1.能体会到科学技术“双刃剑”的含义,了解科技的两面性。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思想目标:1.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 能举出三个实例说明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1. 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工程技术。
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难点1.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
2.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能力。
3.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属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比较侧重于直观,形象的思维。
对于克隆技术,他们既新鲜,喜欢,但是不容易理解。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所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法,采用大量的图片,故事,和flash动画。
将深奥的知识用浅显的载体呈现,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克隆Flash,月季,半枝莲,蟹爪莲,吊兰。
转基因蔬菜(西红柿,柿子椒,土豆等)教学过程设计1.故事导入,走进克隆。
师: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的把自己的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然后发育成一个新的生命。
但是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定让你目瞪口呆。
神奇的小绵羊-多莉1996年,有一只特殊的小绵羊诞生了,它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
因为她的出生,是有三个妈妈完成的,完全没有爸爸的参与。
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莫特利用三只母羊,科学家尹恩在黑母羊的身上取出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然后把另一个白羊的卵中去掉细胞核,然后通过电击将之融合,形成了胚胎,再把胚胎放进第三只母羊的子宫里,他经过200多次的实验,10多年的尝试,终于成功了。
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精校版)
![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3bd4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c.png)
介绍课的形式,进入沙龙
二、沙龙活动
(一)走进“克隆”
老师作为主持人组织学生将各自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并补充不全面的地方。
(二)亲近“克隆”
提出问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
讨论形式:
(三)拓展“克隆”—基因工程
“科学在线”的内容,和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展示;
情感目标:
1.体会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2.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
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收集出示“克隆羊多莉”的图片
介绍多莉的相关资料(包括诞生的时间、特别之处、对世界的影响)
2.组织开展:对基因工程的讨论
3.汇报自己对基因工程的认识和展望。
三、沙龙结束
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多方面);
展望并激发学生的继续研究的兴趣。
引导学生归纳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设计意图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多莉
课题
9.克隆羊多莉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
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知识目标: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dd7f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2.png)
寻访克隆羊活动教案第一章:克隆羊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背景和过程。
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
认识克隆羊多莉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及其特点。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观看克隆羊多莉诞生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克隆技术的了解,共同探讨其优缺点。
教师讲解:介绍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及其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意义。
1.4 作业布置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克隆技术的原理2.1 教学目标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操作过程。
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具体步骤。
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小组讨论:学生分析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观看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实验操作视频。
2.4 作业布置请学生总结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章: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3.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掌握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
认识克隆羊多莉诞生的重要意义。
3.2 教学内容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详解。
胚胎移植技术在克隆过程中的应用。
克隆羊多莉诞生的重要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详细介绍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小组讨论:学生分析胚胎移植技术在克隆过程中的作用。
观看克隆羊多莉诞生过程的纪录片。
3.4 作业布置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克隆羊多莉诞生的背后故事。
第四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4.1 教学目标了解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分析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所涉及的伦理争议。
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克隆技术。
4.2 教学内容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争议。
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应用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克隆羊—多莉》 说课稿
![《克隆羊—多莉》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3893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1.png)
《克隆羊—多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克隆羊—多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克隆羊—多莉》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莉羊的诞生过程、克隆技术的原理以及克隆技术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同时也能够对生命的奥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的传递等。
然而,对于克隆技术这一较为前沿和复杂的科学领域,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不足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重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学生能够掌握多莉羊的诞生过程。
(3)学生能够分析克隆技术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多莉羊的诞生过程。
(2)克隆技术的原理。
2、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潜在风险及伦理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克隆技术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多莉羊的诞生过程,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多莉羊的诞生过程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
![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4c649add88d0d233d46ab0.png)
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科学教育要以学生的特点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出发点,科学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这比获得一些特定的知识更重要。
基于这点,针对“克隆羊—多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辩论的形式来授课,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从课前的准备、过程的实施、到最后结论的产生,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给与一定的辅助指导,以此来提升每一位同学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内容:通过克隆羊,走进克隆。
了解什么是克隆,克隆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克隆人的利弊有哪些;知道基因工程技术。
方法:主要以辩论会的形式,同时教师讲解以辅助。
三、学情分析前期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知道一个新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了解了相似与差异性,知道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针对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课下独自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1.能通过理解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2.能通过辩论的形式来探究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影响。
3.能自己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4.能有条不紊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5.能通过思考提出合理的观点,能体会到克隆是一把“双刃剑”。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
难点:1.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
2.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理解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课前先把学生桌椅摆成两个方阵。
学生准备:搜集与克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一定都见过绵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只特殊的小绵羊——多莉。
(完整版)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
![(完整版)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9910f71711cc7930b71618.png)
《克隆羊多莉》第一讲教学设计山海关区南园小学李全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克隆羊——多莉》二、教学设想:学生从课外知识的阅读中接触并了解了一些克隆和基因知识,也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的事例,教材中做了相对系统一点儿地安排,想让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就要给他们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动脑想,认真思考,互相研讨,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学情分析:学生前期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知道一个新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了解了相似与差异性,知道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课下独自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科学知识目标:能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
难点:1、认识了解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2.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理解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学生准备:搜集与克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七、教学过程实施:(一)、激趣导学,揭示课题师:(利用白板出示一组多莉的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它可不是只普通的羊,是一只……生:克隆羊。
师:对,它是一只克隆羊。
冀教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 (2)
![冀教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cb8f0755aaea998fcc220ecf.png)
冀教版五年级下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10.克隆羊--多莉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知识目标: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情感目标:1.体会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各种困难;2.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教学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入沙龙出示“克隆羊---多莉”的图片介绍多莉的相关资料(包括诞生的时间、特别之处、对世界的影响)学生提出问题介绍课的形式,进入沙龙二、沙龙活动(一)走进“克隆”老师作为主持人组织学生将各自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并补充不全面的地方。
(二)亲近“克隆”提出问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讨论形式:a.学生与学生展开讨论b.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c.个别与集体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三)拓展“克隆”—基因工程1.学生推举小主持人介绍“科学在线”的内容,和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展示;2.组织开展:对基因工程的讨论3.汇报自己对基因工程的认识和展望。
三、沙龙结束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多方面);展望并激发学生的继续研究的兴趣。
相关的资料链接: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
初中生物克隆羊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cb26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3.png)
初中生物克隆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著名的克隆羊“多利”的故事;3. 探讨生物克隆技术的潜在应用和伦理问题。
教学重点:1. 生物克隆的定义和原理;2. 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教学难点:1. 探讨生物克隆技术的潜在应用和伦理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PPT课件;3. 生物克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生物克隆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2. 展示“多利”克隆羊的照片,让学生猜测这只羊的特殊之处。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生物克隆的概念和原理,如克隆细胞、胚胎克隆等;2. 讲解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包括克隆过程和克隆成功后的表现。
三、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讨论生物克隆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2. 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生物克隆的概念和原理;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克隆技术的意义和影响。
五、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生物克隆技术的看法。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实验室或机构,了解实际生物克隆实验的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探讨生物克隆技术的利弊及伦理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介绍了生物克隆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克隆技术的潜在应用和伦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对生物克隆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克隆羊—多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克隆羊—多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315e1c0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9.png)
《克隆羊—多莉》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多莉是如何被克隆出来的;2. 了解多莉的生平宁科学意义;3. 探讨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伦理道德的影响。
导学内容:1. 多莉的克隆过程;2. 多莉的生平宁科学意义;3. 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导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谈谈对克隆技术的看法和了解。
2. 介绍多莉的背景: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只被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于1996年诞生于苏格兰的罗斯林钻研所。
3. 提出问题:你知道多莉是如何被克隆出来的吗?二、多莉的克隆过程(30分钟)1. 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多莉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被克隆出来的,即将一只成年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未受精卵细胞内,再将这个受精卵植入母羊子宫内发育。
2. 观看视频:播放多莉克隆过程的视频,让同砚们更直观地了解克隆技术的实施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多莉的克隆过程,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难点。
三、多莉的生平宁科学意义(30分钟)1. 讲解多莉的生平:多莉出生后成为了浩繁科学实验的对象,她的寿命比普通绵羊短,且患有早老症。
2. 探讨多莉的科学意义:多莉的诞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热议,为人类科学钻研和医学进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四、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30分钟)1. 讲解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克隆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引发了诸多争议,涉及到生命的尊严、个体的自由等伦理问题。
2. 小组讨论:就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五、总结(15分钟)1. 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多莉的克隆过程、生平宁科学意义,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2. 引导思考:你认为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你对克隆技术持何态度?六、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
导学案评判:本节课通过讲解多莉的克隆过程、生平宁科学意义,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思考和探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冀教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 (6)
![冀教小学科学五下册《9克隆羊—多莉》word教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8737fc3cbed5b9f3f90f1c6c.png)
冀教版五年级下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10.克隆羊多莉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知识目标: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情感目标:1.体会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各种困难;2.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资料;教学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利弊,认识到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入沙龙出示“克隆羊多莉”的图片介绍多莉的相关资料(包括诞生的时间、特别之处、对世界的影响)学生提出问题介绍课的形式,进入沙龙二、沙龙活动(一)走进“克隆”老师作为主持人组织学生将各自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并补充不全面的地方。
(二)亲近“克隆”提出问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讨论形式:a.学生与学生展开讨论b.学生与老师展开讨论c.个别与集体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三)拓展“克隆”—基因工程1.学生推举小主持人介绍“科学在线”的内容,和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展示;2.组织开展:对基因工程的讨论3.汇报自己对基因工程的认识和展望。
三、沙龙结束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多方面);展望并激发学生的继续研究的兴趣。
相关的资料链接: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
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
五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克隆羊 多莉-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克隆羊 多莉-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57a5045ef7ba0d4b733baa.png)
9.克隆羊——多莉过程与方法●会迅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对克隆人问题进行比较、评价。
知识与技能●认识克隆技术;●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反对克隆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一套电脑网页课件、复印一些有关克隆技术、反对克隆人的资料。
学生也可自由收集一些关于克隆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了解蚜虫、水螅、海葵的繁殖方式。
1、谈话: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了解了一些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其实啊,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也有它们所特有的繁殖后代的本领,想了解一下吗?2、利用挂图或课件向学生展示蚜虫、水螅、海葵的繁殖方式。
3、提问:这些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人类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用经过雌雄体的结合,也就是无性繁殖。
)4、提问:据你所知,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无性繁殖的?二、了解克隆技术,感受克隆技术对人类的贡献。
1、谈话:谁来说一说有关多利的事情?2、学生回答。
3、播放课件第一部分,介绍多利是怎么出生的。
4、提问:多利和一般的羊有什么区别?5、讨论汇报。
6、讲解:一般的羊要经过公羊与母羊交配,通过卵和精子结合以后繁殖出来的,而多利只是利用了母羊的细胞就培育出来的,换句话说,多利是个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孩子。
7、总结:它跟上面提到的蚜虫、水螅、海葵等动物的繁殖方式非常相似,不过由于多利是人类利用生物技术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出来的,所以这种技术就叫做克隆。
三、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和感受。
1、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结合教师分发的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
3、教师提问: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拔几根猴毛就能变出几个孙悟空来,现在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克隆技术,那么你认为克隆人类自己行不行?(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有没有可能造成一些问题?)4、学生辩论活动。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9 克隆羊——多莉》教案_23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9 克隆羊——多莉》教案_23](https://img.taocdn.com/s3/m/fc0c19630066f5335b812124.png)
《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前面几课学习了动植物的生殖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本课是以此为基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互联网,了解和查阅有关多莉和基因的资料,将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学情分析】本课从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克隆的信息资料人手,通过两个活动:“走近克隆”和“基因工程”来思考与生物繁殖技术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目标】一、探究目标:(一)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能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三)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
二、情感目标: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三、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搜集资料、科学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2.难点:初步认识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有关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探究主题。
(一)(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知道它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二)小组讨论、汇报。
(三)教师介绍多莉的一生:出示课件1996年7月5日,一只妊娠了148天,体重为6.6千克,编号为6LL3的小绵羊“多莉”来到这个世界,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
1997年,2月23日被介绍给公众。
“多莉”出生后生长正常。
1997年底与一头威尔士高山羊自然交配怀孕。
1998年4月13日凌晨4时生下了一只雌性的体重为2.7千克的小羊羔,取名为“邦妮(Bonni)”。
这说明身世不凡的“多莉”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1999年,“多莉”一家又迎来了3个可爱的羊宝宝。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9 克隆羊——多莉》教案_20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9 克隆羊——多莉》教案_20](https://img.taocdn.com/s3/m/e11c5a789e314332396893fe.png)
•《克隆羊--多莉》设计理念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动植物一些基本的生殖方式之后,进一步了解关于克隆技术等无性繁殖方面的知识。
我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得关于克隆羊多利的各种资料,形成对“克隆”这种科学技术的简单理解。
并提出思考讨论的问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甚至辩论,使问题深化,从而对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样一个事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整节课通过了解克隆技术,感受克隆技术到体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重大意义,环环紧扣,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克隆羊--多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想要了解的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关于克隆和基因工程的相关信息。
2.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除了有性繁殖之外还有一些无性繁殖的方式。
2.知道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初步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意识到该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两面性。
2.产生由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有关无性繁殖的图片资料和有关克隆羊多利和克隆技术的光盘以及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植物界的扦插、嫁接、根繁殖、茎繁殖等都是无性繁殖,这些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
除此之外,在低等动物中还存在着如下的繁殖方式:(1)讲解出芽繁殖(出示水螅的图片)水螅在一定条件下会从母体的细胞壁上长出一个小芽,小芽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形成一个新个体。
(2)讲解断裂生殖(出示海葵的图片)海葵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断裂,断裂后的不完整个体又会重新生长完全,各自成为新的海葵个体。
克隆羊多莉 教学设计
![克隆羊多莉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e313a5551810a6f4248639.png)
《克隆羊多莉》第一讲教学设计山海关区南园小学李全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克隆羊——多莉》二、教学设想:学生从课外知识的阅读中接触并了解了一些克隆和基因知识,也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的事例,教材中做了相对系统一点儿地安排,想让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就要给他们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动脑想,认真思考,互相研讨,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学情分析:学生前期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知道一个新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了解了相似与差异性,知道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课下独自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科学知识目标:能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
难点:1、认识了解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2.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理解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学生准备:搜集与克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七、教学过程实施:(一)、激趣导学,揭示课题师:(利用白板出示一组多莉的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它可不是只普通的羊,是一只……生:克隆羊。
师:对,它是一只克隆羊。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e41e508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d.png)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克隆羊—多莉》是一部关于克隆技术的纪录片,讲述了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一只名叫多莉的羊的故事。
这一纪录片引发了社会对克隆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也让人们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2. 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3. 分析克隆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认识。
三、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多莉的克隆过程及其意义;3. 克隆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4. 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克隆羊—多莉》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认识;3. 教室演讲: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克隆技术相关的话题进行钻研,并在教室上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对克隆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作业评判:安置与克隆技术相关的作业,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等,评判学生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认识;3. 期末考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整体理解水平。
六、教学资源1. 《克隆羊—多莉》纪录片;2. 与克隆技术相关的科学文献、新闻报道等。
七、教学环节1. 导入环节:播放《克隆羊—多莉》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2. 知识讲解:介绍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多莉的克隆过程;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克隆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4. 教室演讲:学生进行克隆技术相关话题的演讲,展示钻研效果。
八、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掌握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6e6a96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9.png)
《克隆羊—多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克隆羊—多莉》是一部涉及生物科技伦理道德、科学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影片。
通过讲述多莉这只克隆羊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思考,让观众对科技的伦理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部影片对于引发学生对生物科技、伦理道德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2. 分析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其伦理道德问题;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伦理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2. 多莉的克隆过程及其影响;3. 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影讨论:在课堂上放映《克隆羊—多莉》,引导学生观影后展开讨论,分析影片中的科学和伦理问题;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及对社会的影响;3. 课堂辩论:安排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就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辩论。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堂课:介绍克隆技术的背景和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该技术的兴趣;2. 第二堂课:放映《克隆羊—多莉》,引导学生观影后对影片内容进行讨论;3. 第三堂课: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劣势;4. 第四堂课:组织课堂辩论,学生就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辩论。
六、评价方式:1. 参与度: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中的积极参与度;2. 论文撰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论文,包括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伦理道德问题等;3. 知识应用: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分析解决克隆技术相关问题。
七、延伸活动:1. 参观科技馆: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深入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2. 书籍研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拓展对克隆技术和生物科技伦理的认识。
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对克隆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思考其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培养科学思维和伦理素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关注。
《克隆羊—多莉》 说课稿
![《克隆羊—多莉》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29af7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8.png)
《克隆羊—多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克隆羊—多莉》。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克隆羊—多莉”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案例。
这一内容出现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对于学生理解细胞工程、遗传与变异等重要概念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多莉诞生过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生物技术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简述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2)理解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多莉的培育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物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物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2)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核在遗传中的核心作用。
(2)对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思考。
二、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克隆羊多莉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多莉的培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的作用以及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克隆羊多莉的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观察法通过观察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分析归纳法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克隆技术的视频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克隆羊多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隆羊多莉》第一讲教学设计
山海关区南园小学李全奇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克隆羊——多莉》
二、教学设想:
学生从课外知识的阅读中接触并了解了一些克隆和基因知识,也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的事例,教材中做了相对系统一点儿地安排,想让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就要给他们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动脑想,认真思考,互相研讨,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前期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知道一个新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了解了相似与差异性,知道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课下独自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
3、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2.认识到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的关注。
难点:1、认识了解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2.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理解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与克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七、教学过程实施:
(一)、激趣导学,揭示课题
师:(利用白板出示一组多莉的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它可不是只普通的羊,是一只……
生:克隆羊。
师:对,它是一只克隆羊。
(板书:克隆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克隆羊——多莉。
生:我知道多莉是这只克隆羊是1996年7月出生的,它是科学家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引导学习,归纳主题
1、师:对于克隆羊多莉我也特感兴趣,并收集了资料。
大家想不想看看多莉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生?
生:想。
师:大家看屏幕。
谁来读一读?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多莉的一生资料。
师:同学们,多莉的诞生其实是非常不易的,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教师利用白板出示克隆资料)指名学生朗读。
师:(利用电子白板出示多莉诞生过程)大家看,克隆多莉要分四个步骤进行:先是从一只六岁的芬兰多塞特白面绵羊(我们称之为A)的乳腺中提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培养液中,我们称之为供体细胞;然后从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我们称之为B)的卵巢中取出卵细胞,并立即将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我们称之为受体细胞。
第三部,要利用电脉冲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再通过电脉冲的方法从而形成胚胎细胞。
最后,科学家要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我们称之为C)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才能形成小绵羊多莉。
2、师:同学们,多莉产生的过程不但过程不但复杂,而且失败的几率也非常大。
我这还有段资料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利用电子白板出示关于多莉实验的资料)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资料。
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资料后的感受。
师:结合多莉产生的过程以及你搜集的资料,谁来说说克隆究竟是一门怎样的技术呢?
学生结合资料交流对于克隆的认识。
师:同学们,在认识克隆这门技术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下身边的这些普通事物。
(利用电子白板课件出示细胞等变化)
指名朗读。
师:大家看这是细胞的分裂,这是水螅的出芽生殖……那关于克隆还有哪些想研究的
问题呢?
生:想知道克隆给人类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三)、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据我了解克隆技术已经走入了人类的生活,那它给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咱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观点鲜明、独特,理由合理、充足。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
2、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辩论,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论点,然后再在全班内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讨论。
教师小结:同学们,克隆已经对我们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弊的一面。
克隆技术的发展能为未来的世界带来巨大的变革。
与克隆技术同期发展的还有一项工程,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师:这项工程就是基因工程!(利用电子白板出示课件)
1、课件出示基因工程资料,教师指名朗读。
2、课前我们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已经了解了基因工程,那这项工程技术对人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克隆羊——多莉》这一课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会的知识。
师:同学们,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在享受它的高超与美妙的时候,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推崇与发扬它有利的一面。
课下,我们可以将搜集到的有关基因的资料做成A4纸的小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知识。
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对克隆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和发展状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在辩论中得到了认同。
教师在辩论中的引导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要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提出的有悖常理的观点要及时纠正。
本课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有理、有据、有序地辩论,也就是如何实现探究过程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