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安全储藏工艺与技术

合集下载

大豆储藏条件及方法

大豆储藏条件及方法

大豆储藏条件及方法
大豆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存储不当易引起蛋白质变性发生霉变。

那么大豆该怎么储藏呢个?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豆储藏条件及方法。

大豆储藏条件储藏大豆关键是干燥和低温,降低大豆的含水量,是大豆安全储藏的重中之重。

一般过夏长期储藏大豆,华北地区其水分控制在12%以内,大豆水分高时可以用日晒来降水,但最好采取低温摊晾,以免影响品质。

大豆储藏方法1、收获量大的在药剂熏蒸后方可入仓库贮藏。

要用干燥、阴凉、通风透气的房子作仓库,并将各处缝隙封好。

用20%石灰水粉刷,消灭虫卵和成虫。

入库的豆粒不能接触地面,要用油毡,塑料膜铺地防潮。

新收获的大豆有后熟作用,生理活动比较旺盛,内部湿热容易积集,应加强通风,及时散发湿热,防止造成发热霉变。

为了达到安全储藏的要求,最好能在入库25天左右出风或倒仓,并结合过筛除杂一次,提高储藏稳定性。

2、收获量少的,可用瓦坛或瓦缸等容器贮藏,坛或缸内底部放一些生石灰以吸收水分。

容器不要装得太满。

要留一定空间,保证种子微弱呼吸。

装好豆粒后要用塑料薄膜将口封好,再盖上草纸和木板。

留种用的豆在播种前打开,晒1~2天后播种。

以上即是大豆储藏条件和大豆储藏方法的介绍了。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

大豆种子的贮藏方法

大豆种子的贮藏方法

大豆种子的贮藏方法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工业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

大豆种子的贮藏方法对保证种子的质量、种子萌发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大豆种子贮藏的理论基础、贮藏前的处理、贮藏条件、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种子贮藏的理论基础大豆种子贮藏是指将收获的原种籽或经过处理后的种子存放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其种质特性和种子活力的一种技术。

大豆种子的贮藏可以延长种子的使用寿命,防止种子变质,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种子的贮藏与其内在的生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种子存活能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主要原因是种子内部物质的分解、氧化和酸化等。

对于大豆种子来说,种子的呼吸和代谢产生的热量及水分的流失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两个主要因素。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引起种子变质和霉菌繁殖,降低种子品质和活力,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率。

因此,大豆种子贮藏需要熟悉种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贮藏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以控制种子的呼吸和代谢过程,延缓种子老化和品质退化。

同时,贮藏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种子的处理和包装,以避免外界环境对种子的污染和伤害。

二、贮藏前的处理大豆种子在进行贮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以保证种子的品质和活力。

主要包括清洁、干燥、筛选和分类等。

1.清洁:清洁是指清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附着物。

将大豆种子倒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扫帚或风扇等工具将杂质和碎屑清除。

可以在清洁的同时进行抛光,将种子表面的龟裂和皮层去除。

这样可以减少种子的呼吸和水分流失,提高种子的寿命。

2.干燥:干燥是指将大豆种子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种子含水量过高会导致种子发霉,降低种子的品质和活力。

因此需要将种子暴晒或使用干燥设备将种子的含水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大豆种子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12%以下,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3.筛选:筛选是指对种子进行分级和筛选,以去除坏种、裂纹种和细小的种子等。

保存大豆最正确的方法

保存大豆最正确的方法

保存大豆最正确的方法大豆被广泛种植并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和获得油料。

因此,正确保存大豆对于确保其品质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以下是保存大豆的最佳方法。

1.正确的储存环境大豆的储存环境对于保持其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确保储存环境干燥、不受潮湿影响。

潮湿的环境会导致大豆霉变和变质。

其次,保持适当的温度。

大豆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0C至25C之间,这样可以防止蛀虫和霉菌的生长。

最后,确保储存空间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滞留。

优质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储存过程中的腐败和变质。

2.正确的储存容器选择适合大豆储存的容器也是保持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容器,如产生氨气的容器。

这些气味会对大豆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透明的塑料袋或密封的塑料容器是保存大豆的理想选择。

这样可以确保大豆不受到氧气、湿气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3.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大豆应该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阳光中的紫外线和高温会对大豆的色素和营养价值造成损害。

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将大豆放置在避光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例如储存室或罩棚中是最理想的选择。

4.定期检查和翻动定期检查和翻动是确保大豆保存良好的重要步骤。

每隔一段时间,应仔细检查存储容器中的大豆,并去除受损或发霉的豆子。

翻动大豆可以确保其均匀受气,防止一些区域的潮湿和污染。

5.储存时间的管理大豆是生物性质的产品,长时间储存会导致其质量和营养价值的下降。

因此,应该根据大豆的储存时间来管理库存。

首先,确保使用最先进入储存室的大豆。

其次,根据不同品种的适应性,进行及时的转运或加工。

这样可以减少大豆储存时间,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6.适当控制湿度控制储存环境的湿度对于保持大豆的干燥状态至关重要。

湿度过高会导致豆子变质和发霉,而湿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大豆变硬和脱水。

通过使用适当的湿度计和湿度调节器来监测和控制湿度,确保储存环境湿度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7.密封包装若要长期保存大豆,使用密封包装是很有帮助的。

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

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

应用方法
效果
有效延长种子的贮藏期,减少发霉、 变质和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发芽 率和活力。
在贮藏前对种子进行晾晒、烘干等处 理,使种子含水量降至安全范围。
低温贮藏应用与效果
低温贮藏技术
将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下,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和 微生物的生长,延长种子寿命。
应用方法
将种子置于冷库或冰箱中,保持适宜的低温条件 。
耐寒性
大豆种子具有一定的耐寒 性,能够在低温条件下保 持活性。
大豆种子的物理特性
密度
大豆种子的密度较高,不易漂浮 或散落。
硬度
大豆种子的硬度适中,易于破碎或 损伤。
光泽
优质的大豆种子具有较好的光泽, 而劣质的种子则可能暗淡无光。
大豆种子的化学特性
营养成分
大豆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 分。
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的实施可以保 证种子的安全越冬,提高春季的发芽 率和出苗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 保障。
经过研究和实践,已经总结出一套有 效的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包括对 贮藏环境的控制、种子的选择和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仍存 在一些问题,如贮藏过程中种子的活性监测、贮藏环境的优 化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未来可以研究 和应用更加先进的冬季大豆种子贮藏技术,如智能化、自动 化的贮藏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品质,促进农业 生产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质量。
提高种植效益
正确的贮藏技术可以延长种子的 贮藏时间,保证种子在春季能够
正常播种,提高种植效益。
促进农业发展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正确的种子贮藏技术对于保障大 豆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保存最好的方法

大豆保存最好的方法

大豆保存最好的方法
1、采收后的大豆,要经过晾晒,挑拣等多道工序,在储存大豆之前,要保证大豆是干净的而且是干燥的,这样保存起来将更容易。

2、如果是大面积的种植大豆,可以用口袋装起来,放置在通风凉爽,没有老鼠的地方,干燥的大豆还是比较容易保存的,如果家里吃不了很多,多余的尽早卖掉就可以了。

3、如果只是一点大豆,可以从超市里买些密封袋进行密封,放在冰箱里,这样就比较容易放置了,可以多装几小袋,吃的时候拿出来一袋就可以了。

4、除了塑料密封袋之外,还可以购买一些储粮罐,储粮罐具有密封保存的作用,可以直接放在厨房里,吃的时候倒出一些就可以了,也是很方便的。

第 1 页共1 页。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20210201110650)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20210201110650)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储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入仓前的准备、进出仓要求、储藏期间的粮情检测与品质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仓库中大豆的储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2 大豆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17440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913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烝装备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9237制冷设备通用技术规范GB/T xxxxx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LS/T 1201磷化氢环流熏烝技术规程LS/T 12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5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 1211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3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T 3801粮食包装麻袋术语和定义GB 1352和LS/T 1211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基本要求4.1基本原则4.1.1 大豆中脂肪含量高,不耐高温,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游离脂肪酸快速增加。

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吸湿,经高温影响后,易变色变味,严重的易发生浸油,同时,高温高湿还易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4.1.2 大豆种皮较薄,通透性好,又具有特殊的吸收构造发芽孔,因此大豆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在相对湿度为70鳩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寸,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大豆若长期储藏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因水分升高,体积膨胀,同时随着呼吸强度的增高和生理活性的增加,还会导致粮堆温度升高。

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

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

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掌握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既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也能够保证大豆的保存期和食用安全。

本文将从大豆的收获时间、收获方式、储存条件和储存方法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

一、大豆的收获时间大豆是一个季节性作物,其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管理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大豆的叶子开始变黄,豆荚变黄变黑,而且基本上豆荚里面的大豆已经充实,可以通过对豆荚的捏压判断,这时就是大豆的适宜收获期。

二、大豆的收获方式大豆的收获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株收割,一种是割荚收割。

整株收割是将大豆整株连根拔起,然后晾晒至干燥,再摘取大豆粒进行储存。

这种收割方式适用于大豆的生长期较长,豆荚发育完全的情况。

割荚收割则是将豆荚割下来放在垫草上晾晒,待豆荚口感干燥后,再打开取出大豆。

这种收割方式适用于大豆的生长期较短,早期蔓延程度不高的情况。

三、大豆的储存条件大豆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三个方面。

首先是温度,大豆的最适宜储存温度为15℃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大豆的质量下降。

其次是湿度,大豆的最适宜储存湿度为12%-14%,过高的湿度容易引起霉变和虫害。

最后是通风,大豆的储存场所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大豆发生发芽和腐败。

四、大豆的储存方法大豆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堆储、仓储和罐式储存。

堆储是将大豆直接堆放在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面上,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止水分流失和雨水渗入。

仓储是将大豆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可以采用木质或金属仓储设施。

罐式储存是将大豆储存在密封的罐子或袋子里,可以使用真空包装袋,以延长大豆的储存期限。

总结起来,大豆的收获和储存技巧对于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以及食用安全都很重要。

正确的收获时间和方式可以避免大豆的秸秆损失和机械伤害,适宜的储存条件和方法可以延长大豆的保存期限,提高大豆的商品性和食用价值。

大豆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大豆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大豆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储存大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干燥除杂,可以通过带荚暴晒、脱粒暴晒和机械烘干的方式降低大豆中的水分含量,让大豆可以在仓库中长期储存。

大豆在暴晒和烘干之后一定要先经过充分冷却才能入仓,否则会堆积热量引起大豆发热变质。

大豆的储存方法
1、干燥除杂
储存大豆首选的措施就是干燥除杂,想要长期储存大豆就需要将水分控制在12%以内,短期储存则需要将水分控制在13.5%以内。

否则脂肪酸就会迅速增加使得大豆变软。

只要是入库储存的大豆,当水分超过安全标准时都需要迅速降水。

2、带荚暴晒
储存大豆一般需要等到豆叶枯黄脱落并且摇动豆荚发出声响时,带株暴晒2-3天,让荚壳干透后再进行脱粒,将大豆放在荫凉环境下冷凉后入仓储存。

因为豆荚可以保护豆粒,所以暴晒之后不会对豆粒产生影响,能够让它品质完好。

3、脱粒暴晒
入库之前的大豆水分含量会比较高,所以还可以将脱粒后的大豆放在阳光下暴晒降水,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子叶变黄甚至脱皮,品质会有所下降,所以最好是在早春期间进行脱粒暴晒,暴晒时温度不宜超过44度。

4、机械烘干
用机械烘干法减少大豆中水分的含量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降水快、能清除杂质并且不受气候的影响,但在操作时也要小心谨慎,避免大豆出现焦斑和破裂,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0度,否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

黄豆怎么存放

黄豆怎么存放

黄豆怎么存放
1、少量的黄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存贮:
把我们平时喝完的饮料瓶不要扔掉,用水冲一下,晾干。

谷物存放前晒干,确保没有水分。

把谷物倒入饮料瓶中,把里面的空气尽可能的挤出来,然后把瓶盖拧紧。

这样存放谷物与空气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就不易霉变,而且这个方法非常的简单。

2、大量的黄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存贮:
(1)充分干燥充分干燥是大豆贮藏的重要关键,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水分必须在12%以下,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

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

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

晒干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2)低温密闭贮藏由于大豆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所以应采取低温密闭的贮藏方法。

第 1 页共1 页。

贮藏大豆种子“四不宜”

贮藏大豆种子“四不宜”

贮藏大豆种子“四不宜”2023-11-15contents •不宜久存•不宜受潮•不宜混存•不宜忽视贮藏时间目录不宜久存01大豆种子的贮藏时间过长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导致出苗率降低、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长期贮藏还会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物质,降低种子的品质和耐贮性。

原因分析在秋季收获时,应尽量减少种子在田间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对种子的影响。

合理安排收获时间干燥贮藏低温贮藏将大豆种子干燥到含水量低于12%,然后贮藏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以延长种子的贮藏期。

将种子存放在0-5℃的低温环境下,可以有效地延长种子的贮藏期,并保持种子的活力。

03解决方法0201在某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田中,将收获的大豆种子分别贮藏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经过3个月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现常温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而低温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保持稳定。

在另一个农业生产基地,由于收获后未能及时干燥大豆种子,导致贮藏期间种子受潮、发霉,最终导致种子无法使用。

实例展示不宜受潮02大豆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和氧化,影响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

受潮的大豆种子还可能引发虫害和鼠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原因分析贮藏大豆种子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

可以使用干燥剂、吸湿剂等物品来降低湿度,防止种子受潮。

将种子装入密封性好的容器中,防止水分进入。

解决方法•在一个湿度较高的地区,农民将大豆种子存放在通风不畅的仓库中,导致种子受潮,发芽率下降。

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农民将种子转移到干燥、通风良好的新仓库中,并使用干燥剂和吸湿剂控制湿度,最终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

实例展示不宜混存03原因分析混存可能导致不同品种间的病虫害交叉感染,增加防治难度。

混存可能影响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大豆种子的品种和品质不同,贮藏时的适宜条件也不同,混存容易造成品质下降。

解决方法对不同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分类贮藏,避免混存。

大豆的储藏特性与储藏技术

大豆的储藏特性与储藏技术

大豆的储藏特性与储藏技术
入库的大豆要求达到“干、饱、净”,提高入库大豆质量。

新入仓大豆因后熟作用,生理活动较旺盛,容易产生结露或局部水分增加现象,因此要
打开仓房门窗通风,有需要时可采用单管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散湿热。

也可以进行低温密闭储藏,秋冬季节利用夜间干冷的空气通风降温,使大豆温度降至15摄氏度左右。

用准备好的压盖物进行压盖。

(二)高水分大豆越冬储藏
北方大豆因收获较晚,气温较低,收购入库的大豆水分均在15-18%左右,最高可达20-26%。

为保证收购入库的大豆安全保管和便于春季晾晒,必须对新收大豆的堆放水分进行划分,分别单独堆放。

高水分大豆也可露天堆存,采用高水分玉米的越冬保管基本相同的方法进行。

鲜嫩黄豆的储藏方法

鲜嫩黄豆的储藏方法

鲜嫩黄豆的储藏方法
鲜嫩黄豆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正确的储藏方法可以延长黄豆的保鲜期,保持其鲜嫩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储藏黄豆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包装容器。

黄豆在储藏过程中需要避免受潮和受虫害,因此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密封性好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作为储存容器,确保黄豆能够完全密封。

清洗和晾干黄豆。

在储藏黄豆之前,需要将黄豆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污垢。

之后,将黄豆晾干,避免水分残留,以免引起霉变或变质。

接下来,将黄豆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黄豆怕潮湿,因此储藏的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

可以选择储存在厨房柜子或食品储存室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同时,避免与水果、蔬菜等含水量较高的食物存放在一起,以免相互受潮。

可以选择将黄豆放入冰箱储藏。

如果环境湿度较大,可以将黄豆放入冰箱储存。

但需要注意,黄豆在冷藏条件下容易吸湿,因此需要使用密封的容器将黄豆放入冰箱。

同时,取出后需要保持室温放置一段时间,让黄豆回到常温再使用。

注意定期检查黄豆的储藏状态。

即使采取了适当的储藏方法,也需要定期检查黄豆的状态。

如果发现黄豆出现虫害、霉变或变质现象,应立即将其移除并更换新的储存容器。

鲜嫩黄豆的储藏方法对保持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包装容器,清洗和晾干黄豆,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或冰箱中,并定期检查黄豆的状态,这些措施可以延长黄豆的保鲜期,让我们在食用黄豆时能够享受到其鲜嫩美味和丰富的营养。

大豆赤变及储藏

大豆赤变及储藏

大豆储藏技术------------------------------------------------------------------------------概述:大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约40%)和脂肪含量(约20%)都很高的种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食用油原料。

我国人民膳食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大豆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人民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大豆副产品(如豆饼、豆粕)也是饲料的重要原料。

我国是种植大豆的起源地。

早在公元前2-3千年前已有大豆的文献记载。

在古代称大豆为“菽”,它与稻、麦等作物并列“五谷”之一。

在我国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都曾发现野生大豆。

从我国各省的大豆分布情况,播种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其次是河南、山东、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从总产量看,以黑龙江省为最高,而且品质优良。

--------------------------------------------------------------------------------储藏特性名称:1)易吸湿大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0%左右)和脂肪(18-20%)。

蛋白质属亲水胶体,在高湿条件下吸湿能力极强,加之大豆的珠孔(又称发芽孔)较大,所以吸附和解吸能力均大。

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注意防潮,否则大豆吸湿胀大,籽粒发软,易引起霉变。

2)大豆的平衡水分大豆的平衡水分与玉米、小麦比较,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时,大豆吸湿性小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

3)不耐高温大豆不耐高温。

高温日晒大豆易引起爆腰,且怕水浸。

所以晾晒大豆应尽量避开高温和雨季,东北地区晾晒大豆的表面辐射温度最高不超过15℃。

烘干大豆如温度过高,极易引起焦斑和裂皮,豆粒失去光泽,同时造成蛋白质变性,豆油酸价增高,因此,烘干大豆温度应低于粮食烘干温度。

大豆储藏温度对大豆品质的变化速率影响很大,温度愈高,大豆品质下降愈快。

大豆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

大豆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

大豆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基础,种子的贮藏对于保证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其种子贮藏技术的掌握对于保障大豆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大豆种子的贮藏环境、贮藏温度、湿度、通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大豆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

大豆种子的贮藏环境是影响种子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子贮藏环境要求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通风良好。

种子贮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10摄氏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种子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湿度方面,应保持适度的湿度,一般控制在12%-14%左右,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种子变质发芽率降低,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使种子失水变质。

此外,种子贮藏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聚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对种子造成不利影响。

大豆种子的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子贮藏温度要求适宜,一般控制在5-10摄氏度之间。

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种子发生脂肪酸氧化、蛋白质降解等变质现象,从而影响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

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种子冷害,使种子受到冻害而失去种子的生命力。

大豆种子的贮藏湿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子贮藏湿度要求适中,一般控制在12%-14%之间。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种子发生霉菌感染、真菌孢子滋生等病害,从而降低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

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种子失水变质,使种子失去活力和发芽能力。

大豆种子的贮藏通风是影响种子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风要求良好,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湿度,防止霉菌滋生和种子变质。

同时,通风还可以排出室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种子的新鲜和健康。

大豆种子的贮藏病虫害防治也是种子贮藏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要注意对种子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粉虱、红蜘蛛等。

可以采取物理方法如低温处理、烟熏等,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等进行防治。

同时,要定期检查种子的贮藏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大豆安全储藏技术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大豆安全储藏技术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大 豆不 耐高温 ,过 高 的温度会 引起 大豆 的主要 成 分
发 生物 理 、 学和 生物性 质 的变化 。 如 , 白质变性 、 化 例 蛋 脂 肪 分解 等 ,这些 变化会 对 大豆 的外 观质量 和 内在质 量 产 生不 良影 响 。 其 商品价 值 和利用 价值 著 降低 。 使
性较 差 。
快 速 降温 , 堆 内长 期积 聚 的热量 会促 使脂 肪 氧化 分解 , 豆 破 坏其 脂肪 和蛋 白质共存 的乳 化状 态 ,从 而 导致 大豆 出 现“ 浸油 ” 俗称 “ 油 ” 同时 , 肪 中 的色 素逐渐 沉积 , , 走 ; 脂 致 使 子 叶变红 , 即发生 “ 赤变 ” 实 践证 明 : 分 1%的大豆 , 。 水 3
若 在 7 8月 份 高 温 入 仓 , 豆 堆 温 度 达 到 2 ℃后 , 能 、 当 5 就 发生 浸 油 、 变 ; 不 作 降温 处 理 , 1 赤 若 至 1月 份 时 , 堆 表 豆
层 及 巾 上 层 中 心 处 浸 油 、 变 粒 就 可 达 6 % 以 上 , 堆 中 赤 0 豆
而抑 制浸 油 、 变 现象 的发 生 。 赤 16 抗 虫 蚀 能 力 强 。 易 遭 受 害 虫 侵 蚀 . 不 大 豆 籽 粒 表 面 光 滑 。种 皮 的 组 成 成 分 中 含 有 较 多 的
膨 胀 2 3倍 。 ~ 为此大 豆储 藏特 别要 做好 防潮 、 防湿工 作 。
13 耐 温 性 差 . 质 容 易 劣 变 . 品
层 浸 油 赤 变 粒 也 可 达 2 %左 右 。 0
有 很强 的吸湿 性 若水 分 1 .%的 大豆 长时 间 处在 温度 25
2 0℃ 、 对 湿 度 9 %的 状 态 下 , 分 可 升 高 2 .% , 积 相 0 水 08 体

大豆的储藏方法

大豆的储藏方法

大豆的储藏方法发布时间: 2010-3-22 16:26:36 被阅览数: 201 次 来源: 哈尔滨市粮食局文字 〖 大 中 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大豆的储藏方法1.干燥除杂: 充分干燥是保管大豆的首要措施。

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要控制在12%以内,如超过13%即有生霉、浸油、赤变的危险。

短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也不应超过13.5%,否则其脂肪酸就会迅速增加,豆粒很快变软,即使是在春季,也易引起发热变质。

根据多数省储藏大豆的经验,通常认为大豆水分在12.5%以下为安全,12.5%~13.5%为半安全,13.5%以上为不安全。

凡接收入库的大豆,水分超过安全标准(i2.5%)时,就应迅速降水。

大豆干燥方法有四种:带荚暴晒:大豆带荚暴晒是我国农民的成熟经验。

通常应在豆叶枯黄脱落,摇动豆荚互相碰撞会发出响声时收获,带株暴晒二三天,至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时再进行脱粒,冷凉后人仓储存。

这样暴晒,因有豆荚保护,可以防止豆粒裂皮皱纹,保护大豆的颜色、光泽、发芽率与品质,并可延缓和减轻浸油、酸败与赤变。

脱粒暴晒:入库大豆水分高,为防止变质,确保安全储藏,也可采用日光暴晒法降低水分。

脱粒大豆暴晒降水,一般不会降低出油率(图表),但在强烈阳光下暴晒,易使子叶变深黄并发生脱皮、横断等现象,品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芽率降低、脂肪酸增加等,见图表。

因此脱粒大豆暴晒降水,应尽量争取在春、秋季节进行,暴晒时豆温不宜超过44℃—45℃以免影响大豆的品质。

大豆暴晒后出油率变化情况处理方法 含油量(%) 出油率(%)2月 5月 9月 2月5月 9月 晒后热进仓 17.40 16.59 17.34 14.39 13.16 12.56原始样品 17.53 16.34 17.09 ’14.20 12.14 11.98(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粮油贮藏系,1985年)大豆暴晒后发芽率与脂肪酸变化情况处理情况 日晒时间 水分 发芽率(%) 脂肪酸值KOH 毫克数/100g 千重原始样品日晒处理 日晒处理4月中旬 15.26 13.16 11.13 86 7173 30.54 42.74 41.53 (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粮油贮藏系,1985年)机械烘干:机械烘干是降低大豆水分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降水快、能清除杂质和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但操作不善则易发生焦斑和裂皮,增加破碎粒,而且会使大豆光泽减退,脂肪酸增加。

黄豆的保存方法_黄豆怎么储存

黄豆的保存方法_黄豆怎么储存

黄⾖的保存⽅法_黄⾖怎么储存 黄⾖不仅味美,⽽且具有很⾼的营养价值。

那么,对于采收后的黄⾖要如何保存呢?下⾯就店铺具体了解下黄⾖的保存⽅法吧! 黄⾖的保存⽅法 ⑴严格控制⼊库⽔分 ⼤⾖长期贮藏⽔分不能超过12%。

⼤⾖收获后,要在⾖荚上充分晒⼲再脱粒。

⼊库后⽔分偏⾼的⼤⾖,可采取⽇晒处理,但要摊凉后才可⼊仓。

⑵适时通风、散热散湿 新⼈库的⼤⾖籽粒间⽔分不均匀,加上⼤⾖的后熟作⽤,堆内湿热容易积聚,引起发热霉烂,因此要适时通风,散热散湿。

⑶低温密闭贮藏 进⼊冬季后应加强通风降温,趁春暖前采⽤压盖或塑料薄膜密闭贮藏,⼀般可以安全度夏。

黄⾖的⾷疗⽅法 ⾖科草本植物⼤⾖的黄⾊种⼦。

⼜称黄⼤⾖。

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秋季采收近成熟或成熟果荚,除去荚壳,鲜⽤或晒⼲备⽤。

[5] [性能]味⽢,性平。

能健脾利湿,益⾎补虚,解毒。

[参考]含丰富的蛋⽩质,其中含⼈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含量最⾼;含⼤量脂肪,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油酸、亚⿇酸等);并含磷酯、钙、磷、铁、钾、钠、胡萝⼘素,维⽣素B1.B2.B12,烟酸、叶酸、胆碱、⼤⾖黄酮甙、皂甙等成分。

⼈们对黄⾖的⾷⽤价值做过许多研究。

除主要能补充有关营养素外,由于含铁量多,并且易为⼈体吸收,故对⼉童⽣长发育及缺铁性贫⾎极有益。

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所含皂甙的黄⾖纤维质能吸收胆酸,减少体内胆固醇的沉积(⼈体分泌消化脂肪的胆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合成)。

[⽤途]⽤于脾虚⽓弱,消瘦少⾷,或贫⾎、营养不良;湿痹拘挛,或⽔肿、⼩便不利;寻常疣等。

[⽤法]煎汤,研末,炒⾷,或磨⾖浆,点⾖腐、⾖花⾷等。

[注意]⾷⽤过多,不易消化,脘腹胀满。

[附⽅] 1,健脾消肿散:黄⾖250克,花⽣100克,炒熟研为末,麦芽50克,研末去渣,再加⼊细⽶糠30克,⽩粮100克。

混合均匀。

每次嚼服30~60克,⽶饮或温开⽔送下。

本⽅⽤黄⾖、花⽣与⽶糠健脾胃、消⽔肿,麦芽助消化,⽩糖调味⽽补中。

进口储备大豆的安全储存管理

进口储备大豆的安全储存管理

进口储备大豆的安全储存管理进口大豆受籽粒本身特性、自动分级、国内外标准差异和运输模式等的影响不耐储存,难于进行长期保管。

但在保管过程中,通过“预防控制”能够较好地处理保管过程中的难题,大大提升进口大豆的安全保管水平。

有关资料显示,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着全球70% 以上的大豆货源,而中国的榨油厂大多数都在使用进口大豆榨油,导致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 80% 以上,而在贸易中却没有定价权,所以进口大豆转为储备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调控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和对冲国际贸易劣势,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意义。

但是,进口大豆其籽粒本身水分含量高、脂肪含量高、易发热生霉和走油赤变,不耐储存,再加上自动分级影响,在储存过程中极易出现局部和整仓发热,甚至造成储粮事故。

因此,如何确保进口安全储存,在保管过程中的储存管理就变得急迫和有意义。

影响进口大豆安全保管的因素籽粒本身特性进口大豆出油率为 18% ~ 22%,比国产大豆高2% ~ 3%,因此其脂肪含量较国产大豆高 2% ~ 3%,而脂肪其本身具有较多的疏水基团,会导致进口大豆籽粒本身局部的含水量较国产大豆更高,而进口大豆籽粒本身整体的含水量一般却是低于国产大豆的安全水分13%,这也导致进口大豆相比国产大豆更容易在机械化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出现破碎,进而加剧其在入仓过程中的自动分级,导致杂质积聚和虫霉滋生。

再加上进口大豆收获期在 3-6 月和 9-11 月,因此运输到中国大多数是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进口大豆的储存不稳定性。

自动分级进口大豆储存的仓型主要是平方仓、浅圆仓、立筒仓3种,这3种仓型在仓房气密性、仓容量、堆粮高度、保温性、入粮方式和测温系统的布设方式、装卸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储粮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是入粮方式。

浅圆仓是3种仓型中储存进口大豆最多的仓型,但是自动分级现象也最严重,导致杂质中心集聚(中心落点杂质含量与仓周含量差异至少十倍以上),处理难度较大,但是其保管设备设施配置全面,为安全保管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立筒仓由于其一般采用1~3个入粮点,筒壁直径一般也在20m 以内,入粮后自动分级相对浅圆仓会分散,但是立筒仓粮食保管设备设施配备一般不足,即使杂质没有那么集中,也不利于长期保管,特别是夏季高温期进口的大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安全储藏工艺与技术郑振堂刘忠强陈明峰蒋佰高杨金钟田宝俊冯其伟(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276305)摘要:在分析大豆主要储藏特性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豆储藏技术工艺,提出了以控温储藏为主、适时通风为辅的储藏方式将大豆水分、含杂量和储藏温度、湿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储藏各个阶段实现“降温冷却、防热控温、通风排热、散热降温”的目的。

关键词:大豆安全储藏在中国,大豆的食用、药用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了。

目前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经济作物。

大豆含有34%-45%的蛋白质、19%-22%的脂肪(转基因大豆含脂肪更高)、25%-28%的糖分和多种维生素,既是一种营养物质平衡的食物,又是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之一,故称为粮食中的“皇后”。

1大豆的主要储藏特性大豆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吸湿生霉、走油赤变、品质劣变、发芽力丧失等不良现象,储藏稳定性较差【1】。

1.1 水分活性高,安全水分标准低大豆所含的脂肪是疏水性物质,因而籽粒中的水分都集中在脂肪以外的蛋白质亲水胶体部分,致使在整粒大豆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其亲水胶体部分水分含量仍然很高。

例如,脂肪含量为20%的大豆,水分含量为13%时,其非脂肪部分含水量可高达16%以上,水分活性高,耐储性较差1.2 吸湿性强,易发热霉变蛋白质是一种亲水胶体物质,所含肽键、氨基等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有很强吸附力,组织结构上,大豆种皮较薄,通透性好,具有特殊吸水构造——发芽孔(珠孔),因而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若水分12.5%的大豆长时间处在温度20℃,相对湿度90%的状态下,水分可升高20.8%,体积膨胀2-3倍,为此大豆的储藏,特别要做好防潮、防湿工作。

1.3 耐温性差,品质容易劣变大豆不耐高温,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大豆的主要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例如,蛋白质变性、脂肪分解等,这些变化会对大豆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商品价值和利用价值显著降低。

大豆的耐温性差,特别表现在发芽率的降低或丧失。

25 ℃以上时大豆储存100天,发芽率会迅速降至40%以下,不易保持发芽率.水分愈大,丧失发芽率愈快.因此,只有低温储藏,才能有效保持大豆的品质。

1.4 后熟期长,易“出汗”、“乱温”大豆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和工艺成熟的后熟期较长。

在此期间,因酶的活性很强,在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中会释放出较多的水气,如不能及时散发,在某个部位积聚,极易造成局部“出汗”;旺盛的呼吸还释放大量热量,使豆堆温度局部升高或出现豆堆各部分温度不均的“乱温”现象。

这些都对大豆安全储藏不利,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甚至霉烂现象。

1.5油份易析出,子叶易“赤变”大豆中脂肪的导热性差,热容量大,豆堆的孔隙度又偏低(一般在38-45%之间),当储藏过程中出现高温后很难使其快速降温,豆堆内长期积聚的热量会促使脂肪氧化分解,破坏其脂肪和蛋白质共存的乳化状态,从而导致大豆出现“浸油”,俗称“走油;同时,脂肪中的色素逐渐沉积,致使子叶变红,即发生“赤变”。

实践证明:水分13%的大豆,若在7、8月份高温入仓,当豆堆温度达到25℃后,就能发生浸油、赤变;若不作降温处理,至11月时的3 个月中,豆堆表层及中上层中心处浸油、赤变粒就可达60%以上,豆堆中层浸油赤变粒也可达20%左右。

大豆走油、赤变后,出油率减少,豆油色泽加深,做豆腐有酸败味,做豆浆颜色发红。

浸油、赤变是油料储藏中常见的一种不良物理与化学变化,其发生的数量随保持高温条件下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为此,当豆堆出现发热、吸湿、霉变的隐患时,应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和散湿处理,从而抑制浸油、赤变现象的发生。

1.6 抗虫蚀能力强,不易遭受害虫侵蚀大豆籽粒表面光滑,种皮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蜡质,组织较坚硬,不易遭受害虫侵蚀,其又有特殊的豆腥味,增强了对虫害的抵抗能力.大豆在储藏过程中除可能出现印度谷蛾、地中海螟蛾与粉斑螟蛾的危害外,通常情况下一般储粮害虫很少对大豆形成侵害,但杂质集聚区也极易滋生锈赤扁谷盗等第二食性害虫。

2大豆入仓的基本要求2.1 抓好入库管理控制入库质量2.1.1 质量及等级入仓大豆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52-2009《大豆》中的三等及以上等级的质量指标规定.2.1.2 水分控制过夏长期储藏的大豆,应将其水分含量严格控制在当地安全储藏水分值以内。

一般情况下,大豆安全储藏安全水分应控制13.0%以内。

其他情况,在入库过程中应按照规定执行。

2.1.3 杂质控制入仓大豆的杂质含量控制在1.0%以内,完整粒率应达到85%以上,损伤粒率应控制在3.0%以内。

2.1.4 储存品质入仓时大豆的储藏品质应达到《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宜存”表准的要求.2.2 加强现场管理入库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①防止超高水分粮食入仓,规定要求最高点水分值不超过均值0.5个百分点;②采取有效措施减轻自动分级和杂质聚集,主要是通过经常调整输送机头、改变粮食落点和及时清理集聚的轻浮杂质,保证入库粮食质量均匀。

2.3 尽量避免高温季节入库由于高温对大豆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入库时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必须要在高温季节入库时,入库后应采用谷冷机等迅速降低粮温,延缓粮食品质变化。

同时还要避免分批次间歇入仓,以减少因豆堆明显温差造成内结露。

3大豆主要储藏技术措施长期储存大豆宜采用以控温储藏为主、适时通风为辅的储藏方式,以防止和杜绝大豆出现不良变化和储粮隐患,有效保持大豆的品质。

3.1 实施控温储藏控温储藏也是大豆安全储藏的基础工艺。

控温储藏应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一般全年控温储粮技术路线为:秋冬春季节通风降温→春末夏初季节密闭隔热控温→夏季适时排热、补冷控温(或空调控温除湿)→夏末秋初防虫抑霉→秋季均温散湿→冬春季节保水通风降温→进入下一年的储藏。

3.1.1秋冬春季通风降温(1)大豆入仓后的当年冬季和次年初春,应充分利用外界低温环境,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地将粮温降低到0℃~5℃。

粮食分批入仓时,粮温相差超过5℃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均衡粮温。

冬春季节采用机械通风降温时,对于新入仓、水分总体偏高的大豆,在通风降温的同时可兼顾考虑适当降水。

对于已储藏超过1年的大豆,在通风降温的同时应注意保水。

(2)对度夏后的储粮,从气温下降开始,应适时用排风扇降仓温,或分2-3个阶段对储粮进行自然或机械通风,及时排除粮堆内积温和仓房空间积热,缩短持续高温对仓温和粮温的影响时间,延缓粮温的上升速度,并逐步降低储粮温度,最终降至控温目标以内。

(3)在秋末冬初后,进行以排除粮堆积热和均衡粮温为主要目的的散热通风。

3.1.2春末夏初季节密闭隔热控温主要指通过对仓房的围护结构进行隔热改造和粮堆进行隔热压盖,确保粮堆不受外界较高环境温度的影响,避免粮堆温度较快回升的技术。

3.1..3夏季适时排热、补冷控温(或空调控温除湿)(1)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夜间和阴天气温较低时机,当环境温湿度低于仓内温湿度时,适时开启部分通风窗进行自然通风或同时开启排风扇进行强制通风,或安装较大功率空调,将仓内空间高温高湿气体置换出去控制粮温的上升速度。

此期间密切注意粮情的变化,当粮堆上下层温差超过10℃时,在相对低温、低湿时间段,利用小风量通风设备进行上行式间歇通风,将粮堆“冷心”部位冷量缓慢释放均衡粮温。

布设有环流通风系统的粮堆,可适时开启环流风机进行间歇环流均温。

若粮堆内出现异常温升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尽早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平抑粮温,解除储粮隐患。

(2)若采用密闭隔热、排除积热等方式还无法控制粮温的上升,可适时启动谷冷机等补冷设施,有效调节仓内空间和粮面隔热层等部位温度,控制气温通过仓温对粮温的不良影响。

3.1.4 夏末秋初防虫抑霉在夏末秋初,应加强对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检查和预防。

如发现有印度谷蛾、地中海螟蛾与粉斑螟蛾等蛾类危害时,应及时采取灯光诱捕、敌敌畏挂条熏蒸等有效措施进行触杀。

必要时可在粮面浅层投放一定剂量的磷化铝片,进行自然潮解缓释熏蒸和低药剂防护。

熏蒸散气时,不要先进仓处理残渣,应先通风后再进仓,以防缺氧造成事故。

若发现虫霉孳生或存在虫霉为害的隐患时,应根据发生部位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1.5 秋季均温散湿在夏末和秋季,利用相对低温、低湿时间段,除继续进行仓房空间排热散气、降低仓温仓湿以外,还可间歇开启仓上排风扇或仓下小风量通风设备,进行上行式通风,消除过夏后粮堆内积热。

在深秋季节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抓住有利时机尽早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均衡粮温和平衡水分。

此阶段(特别是环境温度剧降时)要密切注意仓温、仓湿和粮情的变化。

当粮堆表层粮温与仓温差值接近露点温度时,或因仓温、仓湿变化引起仓房空间绝对湿含量变化可能导致结露时,应及时开启排风扇和仓窗,进行通风散湿。

3.1.6冬春季节保水通风降温在冬季和次年初春,应充分利用外界低温环境,按照保水通风的模式,采取自然通风和小风量通风设备缓速通风的方式,在翌年2月前,分步骤、分阶段地将粮温降低到0℃~5℃,进入下一年度的温控储藏。

为避免大豆在通风过程中水分减量严重的现象,宜采用以保水通风为主要目的的通风方式,通风时应参照《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第7.3款的规定和方法,在通风全过程中注意对允许通风条件的判定,正确选择通风时机进行有效通风,同时避免因有害通风造成通风过程中水分减量和通风后产生粮堆内局部结露、仓顶和仓墙结霜的现象。

3.2 适时通风储藏在大豆入仓后,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分阶段进行适时通风,有效防止储粮隐患,确保安全储藏和顺利渡夏。

适时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在仓外大气温度低于仓温和粮温、仓外大气湿度低于粮堆平衡相对湿度、风力3~7级时,可采用自然通风。

通风时,宜在粮面扒沟,开启门窗、堆码通风垛或利用粮堆内设的通风道进行通风。

自然通风时也要注意防止因气温低于粮堆露点温度而引起的局部结露。

(2)在通风条件满足通风要求时,可采取机械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

进行机械通风时,应根据通风目的,结合粮堆温度、湿度,大气温度、湿度和粮食水分综合考虑,以达到预期目的且储粮不吸湿、不结露。

(3)单管通风单管通风是处理粮堆局部发热和上层发热的较好方法之一。

一般是将一组或多组单管风机插入发热部位,梅花型排布,在夜间外温较低时机开机,采用吸出式将粮堆高温吸出(最好是利用导管排出仓外),通过空气循环,降低粮堆内温度。

(4)利用环流熏蒸循环系统平稳粮温冬季通风降温可将粮温降至5℃左右,随着外温升高,粮堆上表层及三阳面粮堆粮温由于受外温、仓温影响都较其它部位上升快些,形成冷心状粮堆。

利用环流熏蒸循环系统通风就是将冷心与周围温度进行循环平衡,从而降低高温部位粮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