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绪论
病理生理学试题集[1]
![病理生理学试题集[1]](https://img.taocdn.com/s3/m/048fc0272f60ddccda38a0e6.png)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病理生理学学科性质。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与教学内容。
2.了解:病理生理学发展史。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学科性质(重点讲授)2.病理生理学发展史。
(一般讲授)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重点和难点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教学内容。
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2.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3.综合征(syndrome)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5.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二、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和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是从和的角度来提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3.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的学科。
4.病理生理学的沟通基础医学与的学科。
5.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和。
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和。
7.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
8.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手段是在动物身上____的模型,对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规律进行研究。
三、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2.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B.病理过程C.病理反应D.病理表现3.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A.器官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C.实验病理学D.疾病病理学E.医学生理学4.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A.19世纪前叶B.19世纪中中叶C.19世纪后叶D.20世纪前叶E.20世纪中叶5.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A.中国B.德国C.东欧D.美国E.俄国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B.研究疾病的表现C.提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D.研究疾病的转归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7.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B.动物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D.推理判断E.临床实验研究9.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心力衰竭B.休克C.缺氧D.发热E.代谢性酸中毒10.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A.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D.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E.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A.病理过程B.病理反应C.疾病D.病理状态E.病理反射1.休克是一种2.疤痕是一种3.冠心病是一种A.病理过程B.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C.疾病概论D.病理生理学的任务E.病理生理学的内容4.研究疾病的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属于5.研究许多疾病共同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属于6.研究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病理变化属于7.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属于A.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问题B.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性变化C.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D.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疾病的治疗方法8.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论述9.疾病概论主要论述10.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论述A.大叶性肺炎B.发热C.心力衰竭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冠心病11.疾病概论论述内容有12.基本病理过程论述内容有1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论述内容有A.动物实验 C.两者均有B.临床研究 D.两者均无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自2.分子生物的研究成果来自A.结果可以较快用于临床B.可以人为控制实验条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动物实验4.临床观察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6.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肾功能衰竭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7.基本病理过程包括8.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1.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A总论——疾病的普遍规律D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B基本病理过程E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C 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2.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动物实验B尸体解剖C临床观察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D流行病学研究3.从学科地位而言,病理生理学是A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B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C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D与基础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E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4.下列哪项中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D疾病的诊断和鉴别E疾病的治疗方法5.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包括A.病理过程B.疾病概论C.各系统病理生理学D.各个疾病的病理生理学E.临床研究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A.研究疾病的发和的原因和条件B.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C.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D.研究疾病归规律E.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7.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A.不同疾病中可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B.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C.病理过程中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D.一种病理过程中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8.病理生理学是A.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C.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D.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E.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9.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包括A.疾病概论B.基本病理过程C.各系统病理生理学D.各个疾病的病理生理学E.病理生理学总论10.病理生理学是沟通下列哪些学科与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的桥梁课?A.药理学B.外科学C.儿科学D.内科学E.病理学四、问答题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2.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3.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4.试以炎症为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及疾病概论(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疾病的概念较为确切的是:A疾病即指身体不舒服B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C疾病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D疾病是机体在病因的损伤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E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2.现代死亡的概念是指: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B脑电波消失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和永久消失D意识丧失呈植物人状态E大脑皮质功能丧失3.脑死亡的临床特征那项是错误的:A不可逆的意识丧失B脑电波消失C呼吸极微弱D瞳孔散大固定E颅神经反射消失4.以下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A病因消除,症状消失B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C功能、代谢完全恢复D心理状态仍未恢复正常E社会适应能力恢复正常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不可逆的昏迷B无自主呼吸C瞳孔散大、固定D颅神经反射消失E脑血循环存在6.临床病理学的常用检查方法:A活体组织检查B细胞学检查C尸体解剖检查D动物实验E组织培养7.从形态变化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是:A病理生理学B病理学C医学遗传学D免疫学E生理学8.从机能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是:A免疫学B病理生理学C医学遗传学D病理学E生理学9. 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10.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诱因填空题:1.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2.疾病转归有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死亡。
3.死亡的传统分三个阶段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XXX):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
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答案:(B).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C.研究疾病产生发展的一般纪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的施展阐发。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答案:(A、C)1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四.判断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白疾病产生的可能机制。
答案:(×)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五.问答题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剖解学、构造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剖解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产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
病理生理学绪论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绪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疾病的病因D.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答案:D2. 病理生理学中的“病理”一词指的是:A. 疾病B. 异常的生物过程C. 疾病的症状D. 疾病的治疗答案:B3.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整体答案:D4.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A. 传染病B. 非传染病C. 遗传病D. 所有上述类型答案:D5.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疾病的发生B. 疾病的进展C. 疾病的转归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二、填空题6.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发生、发展、转归7. 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基础、应用8. 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研究的贡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病因分析、机制探讨、治疗指导三、简答题9.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案: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病因学原则、发病机制原则、病理过程原则和病理转归原则。
病因学原则强调对疾病原因的探究;发病机制原则关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病理过程原则研究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病理转归原则探讨疾病的最终结果。
10. 描述病理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答案:病理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它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再次,它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发展;最后,它推动了医学研究的深入,为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基础。
结束语: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加深对病理生理学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的理解,为今后的医学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病理⽣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理学知识点第⼀章绪论1、病理⽣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是⼀门研究疾病发⽣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病理⽣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机制,从⽽揭⽰疾病发⽣、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且是⼀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作⽤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发⽣的机体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及损伤作⽃争的过程。
6、分⼦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类以蛋⽩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是⼀种⽣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从⽽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般规律:疾病时⾃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潜伏期)⾮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物学死亡期。
⼀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
14、脑死亡:指枕⾻⼤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植物状态:①⾃⼰不能移动;②⾃⼰不能进⾷;③⼤⼩便失禁;④眼不能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语⾔意义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主呼吸停⽌,需⾏⼈⼯呼吸;③瞳孔扩⼤、固定;④脑⼲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病理生理试题库及答案

病理生理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C)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A)A.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B.疾病的原因与条件C.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D.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E.疾病的经过与结局(B)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E.形态学观察简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1.疾病的概念是指(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4.死亡的概念是指(D)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C)A.瞳孔散大或固定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B)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二、问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A.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B.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D. 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E. 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答案 ]D2. 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A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 .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 ] A3.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A .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 . 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 . 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 .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 . 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 ] B4. 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A .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 . 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 . 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 .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 . 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答案 ] E5.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发热B. 水肿C. 缺氧D. 心力衰竭E. 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 ]D6. 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A . 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B . 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C . 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D . 疾病的特殊规律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答案]A7.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A . 病人B.病人和动物C .疾病D .动物实验E . 发病条件[ 答案 ]DB型题A. 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 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C. 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D. 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 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8.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9. 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10. 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 答案 ]8D 9B 10CC型题A. 呼吸功能衰竭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11. 基本病理过程包括12. 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答案 ]11B 12A二、填空题1. 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 _________ 。
09年级病理生理学习题-绪论、疾病概论

09年级病理生理学习题第1章绪论、第2章疾病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研究疾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 B.研究疾病的分类C.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D.研究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E.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2、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流行病学调查D.形态学观察 E.免疫组化方法3、疾病概论属于A.病理生理学总论 B.疾病病理生理学C.病理生理学各论 D.基本病理过程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4、休克属于A.病理生理学总论 B.基本病理过程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5、呼吸衰竭属于A.病理生理学总论 B.基本病理过程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6、水肿属于A.基本病理过程 B.病理生理学总论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7、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休克 B.DICC.酸碱平衡紊乱 D.慢性肾小球肾炎E.发热8、心力衰竭属于A.基本病理过程 B.病理生理学总论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9、肾功能衰竭属于A.基本病理过程 B.病理生理学总论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10、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A.基本病理过程 B.疾病C.病理生理学各论 D.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E.病理生理学的任务1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是A.研究疾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 B.研究疾病的分类C.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D.研究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E.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12、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A.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B.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13、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A.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B.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能引起疾病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14、关于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条件是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内外因素15、脑死亡是指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 D.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16、缺氧发生的原因属于A.先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免疫因素 D.生物性因素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17、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原因属于A.先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免疫因素 D.生物性因素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18、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属于A.先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免疫因素 D.生物性因素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19、血友病发生的原因属于A.先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免疫因素 D.生物性因素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20、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A.机体的抵抗力 B.病因的数量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病因的毒力E.存在的诱因21、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内因22、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E.疾病的内因23、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生物性因素B.免疫性因素C.物理性因素D.化学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2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因果转化规律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C.疾病的转归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25、健康是指A.没有疾病B.体格健全C.精神状态良好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E.没有疾病,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
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答案:(B).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的表现。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答案:(A、C)四.判断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
答案:(×)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五.问答题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多项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D.解释临床病症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D.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E.疾病的病症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根底[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病理表现C.病理反响[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又称根本病理过程.5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D.疾病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C.实验病理学[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 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 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6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A.19世纪前叶D.20世纪前叶B.19世纪中叶C.19世纪后叶 [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 病理生理学.7 .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A.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E.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A.器官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E.20世纪中叶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8 .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A.中国B.德国C.东欧 [答案]E[题解]同第6题题解. 9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B.研究疾病的表现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D.美国E.俄国D.研究疾病的归转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说明疾病的本质.10.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D.美国B.德国E.日本C.俄罗斯[答案]A[题解]据1990年统计,我国现有10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病生工作者人数已超过俄罗斯,居各国之首.二、多项选择题B型题A.病理过程D.病理状态B.病理反响E.病理反射C.疾病11.休克是一种12.瘢痕是一种13.冠心病是一种[答案]11 A[题解]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休克.[答案]12 D[题解]瘢痕是指疾病终结后遗留下的一种缓慢性较稳定的结构异常,如烧伤后出现的疤痕.[答案]13 C[题解]疾病是指病因状态下稳态失衡所致的异常生命活动,如冠心病.三、多项选择题C型题A.动物实验C.两者均有B.临床研究D.两者均无1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自15.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自[答案]14 C[题解]为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病生研究除以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进行临床研究外,主要通过复制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答案]15 D[题解]分子生物学以更微观的角度,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即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机体的生命活动.A.已开展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国家C,两者均有B.已成立独立学科的国家D.两者均无16.德国17.美国18.中国19.俄罗斯20.日本[答案]16 A 17 A 18 C 19 C 20 A[题解]全球医学院校均有病理生理学教学,但只有俄罗斯、中国和东欧等国家有独立教研室,成立独立学科并有病生教学.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21.病理生理学是A.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C.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D.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E.根底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答案]A B D E[题解]病理生理学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它在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由于它在研究患病机体的各种变化时与根底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等〕有关,所以又是和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22.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A.总论一疾病的普遍规律D.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B.根本病理过程E.各种病症和体征的机C.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答案]A B C[题解]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局部的内容:①总论: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开展中的普遍规律;②根本病理过程;③各论:即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各种病症和体征的机制主要在临床医学中讲授.2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动物实验B.尸体解剖C.临床观察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D.流行病学研究[答案]A C D E[题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动物实验、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另外,近年来体外细胞培养、放射免疫、PCR DNAS胶电泳等细胞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已得到广泛应用.24.从学科地位而言,病理生理学是A.沟通根底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B.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C.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D.与根底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E.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答案]A D[题解]病理生理学综合了正常人体和患病机体的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正确的熟悉疾病,是沟通根底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也是多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25.以下哪项中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C.疾病发生开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D.疾病的诊断和鉴别E.疾病的治疗方法[答案]D E[题解]疾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学的研究范畴.五、名词解释题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说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3.综合征(syndrome)[答案]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开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内在联系的体征和病症,称为综合征,如挤压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等.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答案]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5.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答案]这是Claud Bernard倡导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复制动物模型来研究活体患病时的功能和代谢变化,是病理生理学学科的前身.六、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 ,研究患病机体的 ,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答案]规律与机制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2.病理生理学的根本教学内容包括疾病的概论、 ?口.[答案]根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七、简做题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做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开展中的普遍规律.2.什么叫根本病理过程[做题要点]根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做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表达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开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论述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做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 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月中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3.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开展是医学开展的必然产物[做题要点]①19世纪已有实验病理学的诞生,已熟悉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②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③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尢家目录〕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多项选择题A型题1.健康是指A.没有躯体疾病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E.有自我保健意识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答案]D[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2.疾病的概念是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disease 〕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答案]C[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3.以下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那么可为条件C. 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E.能够增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答案]D[题解]在病因学中条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进或缓慢疾病发生的作用.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D.疾病的内因B.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诱因[答案]A[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5.以下有关疾病条件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是影响疾病发生开展的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答案]B[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6.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发病学的重要规律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D.疾病开展过程中的程序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答案]B[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由于疾病是一个动态开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开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表达是错误的A.贯穿疾病的始终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E.疾病的临床病症是损伤的表现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答案]E[题解]疾病的临床病症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8.在局部和整体的开展规律中,以下哪种表达是错误的A.任何疾病根本上都是整体疾病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体分析[答案]B[题解]对疾病有整体观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有时因局部病变产生疾病的可能,如阴道白斑〔癌前病变〕、皮肤瘢痕等.9.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以下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A.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D.脑电波消失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E.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C.心跳呼吸停止[答案]E[题解]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脑死亡是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10.死亡是指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D.脑电波零电位B.细胞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C.意识永久性消失[答案]E[题解]见第9题题解11.死亡的标志是A.脑死亡D.反射消失B.脑电波零电位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C.瞳孔散大[答案]A[题解]整体死亡的标志就是脑死亡.由于脑对复杂的生命活动起形成、联系、整合和调节的作用.脑死亡以后,机体的各局部将不可防止的先后发生死亡. 脑电波零电位也可以出现在脑深度抑制时,故不一定是脑死亡的标志.二、多项选择题B型题A.遗传因素D.结核杆菌B.先天因素E.消化道出血C.营养不良12.干酪性肺炎的原因13.肺结核发病的条件14.肝性脑病的诱因[答案]12 D[题解]干酪性肺炎是肺结核中的一种危重类型,由结核杆菌引起.[答案]13 C[题解]肺结核的发生常有明显的条件,如营养不良.[答案]14 E[题解]消化道出血使肠内含氮产物大量吸收入血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三、多项选择题C型题A.精神因素C.两者均有B.遗传因素D.两者均无15.高血压的病因16.血友病的病因17.放射病的病因[答案]15 C[题解]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病,它的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对精神的影响,但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即遗传易感性的参与.[答案]16 B[题解]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答案]17 D[题解]放射病病因是放射辐射过度,与精神遗传无关A.与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B.与遗传因素有关18.精神分裂症发生19.白化病发生20.先天性兔唇发生[答案]18 C[题解]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答案]19 B[题解]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答案]20 D[题解]属先天畸形.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21.疾病发生开展的一般规律有A.损伤与抗损伤B.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关系系C.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答案]A D E[题解]这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发病学三大规律.22.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A.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开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性D.因果交替E.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D.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B.潜伏期短用强度有关C.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答案]A B C E[题解]这是物理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3.四氯化碳致病特点是A.有组织器官选择性B.致病力和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关C.有一定入侵部位E.对机体的影响与其作D.连续接触易有蓄积中毒E.致病作用与其性质剂量有[答案]A B D E[题解]这是化学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4 .流感病毒致病特点A.有一定入侵部位B.有一定体内繁殖部位C.依靠其毒力和侵袭力致病[答案]A B C D[题解]这是生物性病因致病的特点25 .发病学是研究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机制B.疾病开展和转归的机制C.疾病的防治[答案]B D[题解]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五、名词解释题1 .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 常生命活动过程.2 .自稳态(homeostasis )[答案]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与外环境的协调的功能.3 .恶性循环(vicious cycle )[答案]在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转换的链式开展中,某几种变化又可互 为因果,周而复始,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种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这就是 恶性循环.4 .侵袭力(invasiveness )[答案]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水平.5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 )[答案]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响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6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e disease )[答案]因先天或后天获得性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引起的疾病.7 .原因(cause)[答案]又称病因,是引起某种疾病的因素,又决定该疾病的特异性,是疾 病发生必不可缺少的因素.D.对易感宿主才致病E.只引起疾病的发生D.病因作用后疾病发生开展E.疾病的诊断8.条件(condition )[答案]在病因作用前提下,凡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素,称为条件.9.体液性因子(humoral factor )[答案]是指影响稳态的全身和局部体液因子.10.细胞因子(cytokine )[答案]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因子. 11.内分泌(endocrine )[答案]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和介质,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靶细胞并发挥作用.12.旁分泌(paracrine )[答案]由某些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可对临近靶细胞起作用.13.自分泌(autocrine )[答案]细胞对它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作用.14.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 )[答案]凡能影响胎儿发育引起先天性疾病的因素.15.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答案]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在疾病中的作用.16.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 )[答案]由于DNAfi传性变异引起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17.基因病(gene disease )[答案]由基因异常改变引起的疾病.18.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 )[答案]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基因病.19.多基因病(multigene disease )[答案]由多个基因共同限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20.转归(prognosis )[答案]疾病发生开展到一定阶段终将结束称为转归.21.康复(rehabilitation )[答案]人体内疾病发生的损伤性变化消失,自稳态恢复正常.22.复苏(resuscitation )[答案]一般指心跳、呼吸停止后,采取举措使心跳起搏并进行人工呼吸, 恢复脑血流,满意肺脑复苏.23.脑死亡(brain death )[答案]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24.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 )[答案]凡能影响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因素.25.免疫因素(immunological 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超敏反响、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6.精神社会因素(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心理应激、变态人格与身心疾病的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六、填空题1.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紊乱而发生的.[答案]自稳调节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开展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答案]一般共同3.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近年来提出了的概念.[答案]脑死亡4.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 ?口,前者能引起,并决定其[答案]原因条件疾病特征性5.化学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点有: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和.[答案]在体内其致病性可发生改变潜伏期一般较短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的、侵入宿主机体的 > 、以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答案]强弱数量侵袭力毒力7.疾病发生开展过程中的一般发病规律包括有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答案]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疾病开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8.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障碍和障碍.[答案]细胞膜功能细胞器功能9.疾病开展的典型经过包括??口[答案]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病症明显期转归10.完全康复是指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答案]损伤性变化机体的自稳调节11.不完全康复是指、迎过代偿可恢复正常功能代谢.[答案]损伤性变化得到限制主要病症体征消失但仍存有根本病理变化12.采用脑死亡概念的意义有 ,[答案]准确判断死亡时间确定终止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提供良好的供体材料和合法根据七、简做题1.举例说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做题要点]遗传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直接引起疾病遗传因素,如血友病;②遗传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损害胎儿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2.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做题要点]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响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 脑血循环完全停止.3.什么是疾病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举例:以感冒为例,它常发生在机体疲劳、受凉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机体, 对机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体内出现免疫反响增强等抗损伤反响,临床上出现咽喉痛、鼻粘膜充血、流涕、咳嗽等一系列表现,最后患者机体软弱无力,劳动能力下降.4.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做题要点]①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②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只有机体对病原具有感受性时它们才能发挥致病作用;③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5.何谓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做题要点]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举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和休克等.6.试以高血压为例,说明疾病发生的神经体液机制[做题要点]精神或心理刺激皮层、皮层下中枢功能紊乱调节血压运动中枢反响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紧张收缩肾上腺髓质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肾小动脉收缩/ ;血压T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7.何谓疾病的原因与条件[做题要点]原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因.条件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 包括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因素,如营养不良、劳动过累、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八、论述题1.试从糖尿病合并局部感染说明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关系[做题要点]糖尿病引起机体反抗力的降低可以成为感染性疾病如痔、败血症、结核病、肾盂肾炎等发生的条件,而感染是病因.2.举例说明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响的表现. 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何意义[做题要点]在疾病的代谢、功能、形态学变化中可分为两大类:1.对机体有利抗损伤,防御代偿性反响;2.对机体不利损伤,损伤障碍性反响:〔1〕两者同时存在是推动疾病开展的根本动力;〔2〕两者力量比照决定预后开展的方向;〔3〕两者无明显界限,一定条件下可互相变化.举例:烧伤.3.举例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它对疾病开展过程有何影响[做题要点]原始病因引起结果成为新的原因〔称为发病学原因〕,以此延续下去不断开展;因果转化链愈来愈向好的方向开展称为良性循环, 导致康复;因。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
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缺氧B、创伤性休克C、酸碱平衡紊乱D、呼吸衰竭E、水肿[答案]D[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答案] 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病理生理学》单选题集_202005031616531

第一章绪论 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A.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B.疾病的原因与条件C.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D.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E.疾病的经过与结局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E.形态学观察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6.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第二章疾病概论1.健康是指A.没有躯体疾病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E.有自我保健意识2.疾病的概念是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3.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贯穿疾病的始终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8.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体分析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9.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 继续治疗已无意义A.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C.心跳呼吸停止D.脑电波消失E.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病理生理学》单选题集(答案在最后)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内因E.疾病的外因10.死亡是指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细胞死亡C.意识永久性消失D.脑电波零电位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11.死亡的标志是A.脑死亡B.脑电波零电位C.瞳孔散大D.反射消失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A.\40%B.50%C.60%D.70%E.80%2.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A.4%B.5%C.6%D.7%E.8%3.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跨细胞液D.体液E.血浆4.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A.50%B.60%C.70%D.80%E.90%5.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A.Na+D.Mg2+B.K+E.Fe2+C.Ca2+6.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A.HCO3-B.HPO42'C.SO42'D.Cl-E.蛋白质7.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A.Na+B.K+C.Ca2+D.Mg2+E.Fe2+8.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9.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A.Na+B.K+'•有机酸E10.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清蛋白B.球蛋白/ 一——IA. 1.0~2.5mmol/LB. 2.0~3.0mmol/LC. 2.5~3.5mmol/LD. 3.5~5.0mmol/LC. Na+E.12.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 3000~4000mlB. 2500~3000mlC. 2000~2500mlD. 1500~2000ml1000-1500mlE.13.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范围约为A. 100~120mmol/LB. 120~130mmol/LC. 130-150mmol/LD. 150-170mmol/L170-190mmol/LE.14.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D.K+E.尿素11.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B, 800mlC.500mlD.300ml '100mlE. 5.0〜6.5mmol/L 15.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A.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B. 髓祥降支和远曲小管C. 髓祥升支和远曲小管D.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6. 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A. B. C. D. E.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肾、肺 胃肠道 17. 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最重要因素是A. B. C.D.E.血浆渗透压I血清[Na +]$血清叫 Z|jji_ y v 血容量I 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f18. 细胞外液透压增高时首先会引起哪一项变化 A. B. C. D. E. ADHt 醛固酮f 心钠素f 细胞内外钠交换f 血管内外钠交换f 19. 人体的体液包括 A. B. C. D.E.细胞外液、细胞内液、透细胞淞 血管内液和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和血浆 结合水和游离水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20. 细胞外液包括 A. B. C. D.E.血管内液和血管外液 组织间液和淋巴液 淋巴管内液和血管内液 血浆、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血浆、淋巴液和第三间隙液E.主要含结合水,使之坚实柔韧 23.水通道蛋白AQP1位于 A. 红细胞膜上B. 肾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C. 肾集合管主细胞膜上D. 肺泡I 型上皮细胞膜上E. 泪腺细胞膜上24. 水通道蛋白AQP0的作用是 A. B. C. D. E. 维持晶状体水平衡有利于红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适应 提供泪腺分泌泪水通道 提供颌下腺分泌通道 在产生肺水肿时起一定作用 25.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 B. C. D. E. 156.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A. B. C D. E.27. 大量体液丢失后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D. 慢性水中毒 『須;E.血清钾升高 28. 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低于 A. B. C. D.E. 280mmol/L29. 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 B. C. D. E. 30. 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 B. C. D. E. 021. 下述有关体液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B. C.D. E.不同年龄体液占体重都是60% 年龄越小,体液越少 因年龄、性别、胖瘦而异 和进水量关系十分密切 体瘦者体液含量少22. 有关心肌组织含水量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B. C. D.含水量可达90% 主要为自由水,有润滑作用 含水量多,便于舒缩 含水量多,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120mmol/L125mmol/L130mmol/L ....... 可称为原发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慢性脱水320mmol/L 310mmol/L 300mmol/L290mmol/L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水中毒 低钾血症31. 临床上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 A. 高渗性氯化钠液 B. 低渗性氯化钠液 C. 等渗性氯化钠液 D. 10%葡萄糖液E. 50%葡萄糖液39.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低钠血症32. 短期内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常出现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低钠血症E. 高钾血症40. 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A. 水肿B. 水中毒C. 低渗性脱水D. 等渗性脱水E. 高渗性脱水37. 原发性高钠血症产生的机制是A. 渗透压调定点下移B. 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C. 摄入钠过多D. 排出钠过少E. 醛固酮分泌减少38. 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A. Kt b.mc. i 正常D.D. 正常JE. >330mmol/L45. 盛暑行军时只大量过多饮水可发生 A. 等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E. 水中毒33.下述哪一情况可引起低渗性脱水 A. B. C. D. E 大量胃肠液丢失 经皮肤大量失液 髓祥升支功能受损长期使用速尿、利尿酸 .大量体液丢失后只利’ 34. 下述情况不会引起4A. B.C. D. E. 35. 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A. B. C. D. E.36.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 A. B. C. D.E.'只补水 【氐钠血症急性肾衰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DH 分泌异常增多症 支气管肺癌 结核病41.低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120mmol/L 130mmol/L 140mmol/L 150mmol/L160mmol/L原发性高钠血症 高渗性脱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ushing 综合征 Addison 病42. A. >150mmol/L B. >160mmol/L C. >170mmol/L D. >180mmol/L E. >190mmol/L43. 哪一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 A. 等渗性脱水B.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44. 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 A. >250mmol/L B. >270mmol/L C. >290mmol/L D. >310mmol/L46.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A.补0.5%葡萄糖液B.补0.9%NaCl 液C.先补3%NaCl液,后补5%葡萄糖液D.先补5%葡萄糖液,后补0.9%NaC 1液E.先补50%葡萄糖液,后补0.9%NaCl 液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钠血症D.低钾血症E.水中毒4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E.50.下述有关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三类脱水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B.C.D.51.水肿的概念是指A.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B.体内体液含量过多C.细胞内液含量过多D.细胞外液含量过多E.血管内液体过多52.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A.心性水肿B.炎性水肿C.肾性水肿D.肝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53 .下述哪一项不是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微血管壁通透性C.淋巴回流D.血浆晶体渗透压E.血浆胶体渗透压54.水肿时出现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淋巴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E.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55.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即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A.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B.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C.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D.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隙的流体静压之差E.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56.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A.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的量A.糖蛋白B.脂蛋白C.纤维蛋白清蛋白E.球蛋白58.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主要的原因是B.左心衰竭C.右心衰竭D.纵隔肿瘤E.淋巴回流受阻59.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A.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E.淋巴回流障碍60.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A.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B.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急性水中毒慢性水中毒............ '厶管渗性三类脱水描述哪一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渗性脱水分别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其病生变化相同均有明显口渴、尿少症状细胞内、外液量都会减少E.严重时都可因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导致循环障碍 A.静脉血栓形成C.ADH分泌增多D.醛固酮分泌增多E.心房肽分泌增多61.下列哪一因素使肾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A.肾素分泌增多B.肾上腺素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心房肽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增多62.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含义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B.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之比值C.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值D.肾小球滤过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钠量之比值E.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例63.肾脏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近球细胞B.集合管上皮细胞C.肾髓质间质细胞D.远曲小管上皮细胞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64.下列哪一种激素病理性分泌增多可导致钠在体内潴留A.甲状旁腺素B.甲状腺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E.肾上腺素65.漏出液的相对密度A.高于1.015B.低于1.015C.高于1.018D.低于1.018E.在1.015—1.01866.渗出液的相对密度是A.高于1.015B.低于1.015C.高于1.018D.低于1.018E.在1.015〜1.01867.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是A.腹壁水肿B.皮肤肿胀C.足踝部水肿D.皮下水肿E.眼睑浮肿68.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四肢B.面部C.眼睑D.下垂部位E.腹腔69.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腹腔D.眼睑E.下垂部位A.上肢B.下肢C.下垂部D.面部E.腹腔7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滤过膜通透性增加C.醛固酮增多D.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肾小管重吸收增多72.有关水肿液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所有水肿液均含有血浆的全部成分B.根据蛋白含量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C.漏出液蛋白质的含量低于2.5g%D.渗出液蛋白质的含量可达3g%〜5g% 渗出液多见于炎性水肿二注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局部毛细淋巴管通透性高B.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高C.局部微静脉通透性高D.局部组织蛋白分解多E.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74.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A.B.C.D.肾的调节和皮肤的调节E.皮肤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75.下述有关钾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内的钾主要从食盐中摄入B.肠道不易吸收故肠道中钾浓度高C.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钾浓度D.多吃肾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E.主要靠远曲管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76.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是A.各种钾的通道B.细胞膜上钠-钾泵E..淋巴世肠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肾的调节和肠的调节C.泵-漏机制D.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E.钾离子化学门控通道77.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A.胰岛素B.肾素C.生长素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素78.有关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钾平衡的描述哪项是70.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错误的A. 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B. 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C. 钾的分泌主要由该段肾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D. 主细胞基底膜面有Na+-K+泵E. 主细胞管腔面胞膜对K+有低度通透性 79. 促使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是 A. 醛固酮分泌减少 B. 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 C. 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减慢 D. 急性酸中毒E. 慢性酸中毒B. 粗制棉油C. 粗制菜油D. 有机磷农药E. 重金属盐87. 钥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 小肠对钾的吸收减少 B. 剧烈呕吐失钾C. 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D. 钾从细胞内流出的通道被阻断E. 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88.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电生理的影响是80. 下述有关钾的生理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静息电位(负值)、阈值静息电位、阈电位间差值A. 钾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关系密切B. 钾参与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C. 钾参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的调节D. 钾对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维持是不可缺少的E. 细胞外液钾含量少且浓度变动影响不大 A. 卜不变、t B. J 、不变、; C. 不变、T 、f D. 不变、J 、; E. 仁 f 、 $c.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D. 某些肾脏疾病E. 经皮肤失钾84. 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A. 经胃失钾 B. 经小肠失钾 T 波U 波QRS 波 A. 低平有增宽 B. 低平无增宽85. 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B. 酮固酮分泌过多C. 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 结肠分泌钾加强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86. “软病”的病因与下述哪一项物质摄入有关A. 粗制糠油 C. 低平有变窄 D. 高尖有增宽{决定于 膜对钾的通透性j 膜内外钾浓度差,口 — 膜对钾的通透性和膜内外钾浓度差 膜对钠的通透性膜内外钠浓度差81. 细胞静息膜电位主要 A. B. C. D. E.82.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A. 1.5mmol/L B. 2.5mmol/L C. 3.5mmol/L D. 4.5mmol/L E. 5.5mmol/L83. 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 A. B. 严重腹泻呕吐 利尿药用量过多9.某患者消化道手术后禁食3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 低钠血症B.C.D.低钙血症 低镁血症 低磷血症低钾血症T 1W E . 90. 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A. 反常性酸性尿 B. 反常性碱性尿 C. 中性尿 D. 正常性酸 E. 正常性碱性尿91. 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特点是静息电位、阈电位差值兴奋性D. 仁1E. 不变、f9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C. 经结肠失钾D. 经肾失钾E. 经皮肤失钾E.高尖有变窄93.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 T 1 1? ? ? ?C. TttD.tT T E.tttB. 94. 缺钾对肾的影响有 尿浓缩功能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A. B. C.D. E. 不变不变I 不变口 I 不变不变 I 不变不变95.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E. 肾(功能)衰竭 心肌收缩性减弱 呼吸肌麻痹 肠麻痹心肌自律性增高96. 低钾血症可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 A. B. C.D.E.97. 低钾血症促成横纹肌溶解主要原因是A. B. C. D. E.98. 缺钾对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 A.B.C. D.E. 99. 低钾血症时补钾时应遵守A. B. C. D. E.100. 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 D.B.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左心衰竭导致肺水肿 引起V A /Q 失调 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运动时肌肉缺血 代谢障碍 尿毒症 碱中毒肌肉麻痹少活动蛋白尿、管型尿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髓祥升支粗段重吸收NaCl 障碍 集合管对ADH 的反应增高 尿浓缩功能障碍一般口服,严重病人必要时可静脉推注 血清钾<4mmol/L 时应静脉补钾 如血清钾恢复慢,应加大剂量加快滴注速度 每日尿量>500ml 以上时才允许静脉滴注补钾 补钾3天应停止以免发生高钾血症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E.细胞内外均酸中毒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101.高钾血症是血清钾大于 A. 4.5mmol/L B. 5.5mmol/L C. 6.5mmol/LD. 7.5mmol/LE. 102. 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 B. C. D. E. 8.5mmol/L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血管内溶血使K+从细胞内释放至血浆 缺氧时细胞K+释放至细胞外液 肾脏排钾减少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 103. 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导致 A. 高钠血症 B. 低钠血症 C. 低钾血症 亍.高低镁血症104. 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105. 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A. T 波高尖,QRS 波群增宽 B. T 波低平,Q-T 间期缩短 C. T 波低平,Q-T 间期延长 D. T 波低平,Q-T 间期延长 E. T 波低平,出现U 波106. 高钾血症时骨骼肌的电生理特点是静息电位(负值)、阈电值静息电位、阈电位间差值A. B. C. D. E.I 、不变、J,107. 高钾血症时,可使酸碱平衡状况出现 A. B. C. D. E. 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正常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108.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A.低血糖109.下述有关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B.C.D.E.110.釆用钙剂治疗高钾血症的机制是A.B.C.D.E.117.低镁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A.心肌兴奋性增高B.通过高钾血症C.通过低钾血症D.Ca2\ Na+进入心肌细胞加快E.心肌缺血118.产生高镁血症的主要原因是A.B.C.D.E.111.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A.0.25mmol/LB.C.D.E.112.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A.K+B.Na+C.Ca+D.Mg2+E.Zn2+113.T述有关镁代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B.C.D.E.119.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A.静脉输入葡萄糖.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C.应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D.静脉输入生理盐水E.静脉输入乳酸钠120.正常人血清总钙量浓度为A. 1.25 〜1.75mmol/LB. 2.25〜2.75mmol/LC. 3.25〜3.75mniol/LD. 4.25〜4.75mmol/LE. 5.25〜5.75mmol/L121.肠道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A.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空肠下段十二指肠和空肠下段B.C.D.E. 心肌收缩性降低骨骼肌麻痹酸中毒心室纤颤和停跳B.C.D.E.阈电位降低Y-氨基丁酸释放增多乙酰胆碱释放增多ATP生成增多治疗原发病促进钾从肠道排出降低血清钠浓度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注射钙剂和钠盐增快心肌的传导性促进钾在肠道排出改变血液pH使钾降低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加速Ca2+内流肾脏排镁减少严重挤压伤严重糖尿病严重酸中毒摄入镁过多0.50mmol/L0.75mmol/L1 .Ommol/L1,25mmol/L大部分食物中含有镁肾是调节体内镁平衡的重要器官尿镁排泄与血清镁相平衡体内镁有53%存在于骨骼细胞内镁大部分呈游离形式而具有生物活性B.C.D.E.微信公众114.T述哪一因素既能减少肠道对镁的吸收,又能减少肾对镁的重吸收A.维生素D3B.1,25-(OH)2D3C.醛固酮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激素115.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A.B.C.D.E.116.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产生的机制是A.膜电位升高122.甲状旁腺素(PTH)不具有下述哪一项作用A,影响肠对磷的吸收B.C.D.E.123.血钙中的哪一形式钙具有直接生理作用A.B.C.D.E.124.下述哪一形式的钙属于血浆中可扩散结合钙A.蛋白结合钙B.离子钙影响食欲而镁摄入减少镁向细胞内转移镁从汗液排出增多镁随尿排出增多镁从粪便排出增多增强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小肠中钙的吸收动员骨钙释放入血蛋白结合钙可扩散结合钙柠檬酸钙乳酸钙游离钙C.除Ca2+以外的其他形式钙D.柠檬酸钙E.游离钙125.下述有关血磷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指血清中以无机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磷B.指血清磷脂和无机磷酸盐中含的磷C.指血细胞膜的磷脂以及无机磷酸中含的磷D.血磷浓度非常稳定,一天中很少波动E.新生儿、婴幼儿与成人水平很相似126.降钙素的作用不包括下述哪一项A.抑制破骨细胞形成B.促进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C.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D.阻碍肾羟化25 (OH) -D3E.直接抑制钙磷在肠道的吸收127.T述哪一因素不是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A.维生素D代谢障碍B.甲状旁腺功能减縄加C.慢性肾衰竭D.急性胰腺炎E.甲状腺功能亢进128.低钙血症时可常出现A.心肌兴奋性降低B.心肌传导性降低C.骨骼肌麻痹D.心肌收缩性增强E.手足抽搐129.低血钙对心肌的影响是使A.心肌兴奋性下降B.心肌传导性降低C.不应期相应延长D.心电图Q-T时间缩短E.T波高尖,ST段延长130.低钙血症不会引起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B.骨质钙化障碍C.心肌传导性升高D.心肌兴奋性升高E.心肌收缩性增强131.引起高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A.维生素D中毒B.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C.甲状腺功能亢进D.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132.高钙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可出现A.传导性增高B.兴奋性升高C.房室传导阻滞D.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E.心电图Q-T间期延长133.引起低磷血症和缺磷的主要病因是A.磷摄入不足B.维生素D缺乏C.经胃肠失磷过多D.从肾过度失磷E.磷酸盐转移入细胞内134.下述哪一因素不会引起高磷血症?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衰竭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D.维生素D中毒E.Fanconi综合征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 .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处于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云较梁C.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2.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血中H2CO3浓度的最佳指标?A.pHB.PaCO2C.BBD.SBE.AB3.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含硫氨基产生的硫酸B.-核蛋白和磷脂水解产生的磷酸C.嚎吟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产生的尿酸D.糖、脂肪分解代谢产生的乳酸"-羟丁酸E.以上都不是4.碱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A.柠檬酸盐B.苹果酸盐C.草酸盐D.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酸盐E.氨基酸脱氨后生成的氨5.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了A.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B.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C.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
病理生理学习题

5.试述健存肾单位学说的基本内容。 6.举例说明矫枉失衡学说。
4.简述酸中毒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 5.简述 Ca2+在心衰发病中的作用。 6.简述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及其意义。 7.心肌兴奋-收缩耦朕障碍发生的机制。 8.引起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 9.什么是心室顺应性?引起心室顺应性下降常见 的原因及意义有哪些? 10.心力衰竭早期心率加快的原因及意义。 11.心力衰竭时心外代偿反应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12.心力衰竭时引起肺循环充血的病理生理学基 础及主要表现是什么? 二、论述题: 1.心衰的发病机制。 2.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一、简答题: 1.根据血气变化不同,可将呼吸衰竭分为哪几种 类型?各自特点如何? 2.简述肺泡通气障碍的类型及主要原因。 3.简述 V/Q 失调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病理生理学 意义。 4.简述引起弥散障碍的的主要原因及血气变化。 5.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电解质主要有哪些变 化?其发生机制如何? 6.简述中央气道阻塞出现呼吸困难的机制。 7.Ⅱ 型呼衰的给氧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二、论述题: 1.试述 ARDS 的发生机制。 2.试述 COPD 的发生机制。 3.试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4.以大叶性肺炎为例论述呼吸衰竭的机制。
义是什么? 4.缺氧时组织细胞有哪些变化?
第六章 发热 一、简答题:
1.简述发热和过热的异同点。 2.简述发热激活物的种类。 3.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热代谢特点。 4.体温升高就是发热吗?为什么? 5.发热对机体是否是绝对有害?为什么? 6.简述发热的中枢介质。 二、论述题: 1.试述发热的发生机制。 2.试述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3.试述体温下降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发生机 制。 4.举例说明内生致热源及中枢介质的联系与区 别。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一、论述题: 1.论述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2.试述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 径。 3.试述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4.试述 LDL 受体突变的类型及分子机制。 5.试述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的细胞信号转道异常。 6.试述 Graves 病和桥本病发病机制的异同。 7.试述垂体腺瘤引起肢端肥大症机制。 8.试述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受体异常。 9.试述高血压病时生物化学因素引起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 10.癌基因通过哪些环节干扰细胞信号转导导致 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什么是循证医学?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 C2. A3. B二、问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选择题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二、问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第二章疾病概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E3. B4. D5. C6. B二、问答题1.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精品文档第一章绪论【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 )A.研究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B.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E.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B.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C.描述疾病时体内变化D.研究疾病的症状和体征E.研究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 )A.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E.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4.病理过程是指( )A.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问题B.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C.疾病时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D.疾病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的概念5.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肺炎B.缺氧C.休克D.水肿E.发热6.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 ) A.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成套的病理变化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D.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E.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7.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流行病学调查B.分子生物学实验C.动物实验D.临床观察E.离体器官实验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 A.动物疾病模型B.推理判断C.临床实验研究D.流行病学调查E.临床观察病人第二章疾病概论【A型题】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转归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 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精品文档A.头晕B.血压升高C.哭笑无常D.头痛E.体温升高5.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因果交替规律C.局部和整体规律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机体的防御作用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8.下列关于疾病的陈述错误的是()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C.疾病发生后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E.机体与内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A.缺氧B.温度C.药物中毒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疟原虫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D.侵袭力、毒力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E.先天性因素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7.染色体畸变是指()精品文档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先天愚型D.白化病E.多囊肾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内外因素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23.发病学研究范畴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是否存在诱因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免疫机制B.分子机制C.体液机制D.组织细胞机制E.神经机制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精品文档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31.分子病的起因()A.电离辐射B.化学因素C.各种致突变因子D.宇宙线E.生物因素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B.代谢前身物质沉积C.缺乏代谢产物D.开放次要代谢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E.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33.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脂代谢异常B.遗传性酶代谢异常C.糖代谢异常D.蛋白质代谢异常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C.易发生恶性贫血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恶性肿瘤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乳腺癌B.肝炎C.艾滋病D.红斑性狼疮E.青霉素过敏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A.转归期B.临床症状明显期C.前驱期D.恢复期E.潜伏期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D.机体功能代谢恢复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 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1.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精品文档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A型题】1.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穿细胞液D.血浆E.淋巴液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B.Mg2+C.Ca2+D.Na+E.Fe2+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A.Na+B.葡萄糖C.K+D.水E.蛋白质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钠浓度<13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内液量减少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A.体液总量B.细胞内液渗透压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A.神经系统B.血浆渗透压C.胃肠道D.神经内分泌系统E.内分泌系统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A.皮肤B.肺C.胃肠D.肾E.汗腺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B.醛固酮分泌不足C.肾小管酸中毒D.消化道大量失液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水肿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A.细胞内液B.组织间液精品文档C.血浆D.淋巴液E.第三间隙液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A.明显口渴B.ADH分泌增多C.易发生休克D.早期尿量减少E.细胞内液显著减少1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B.口渴明显C.失水大于失钠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E.早期尿量减少15.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E.以上都不对1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B.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C.尿量增加,尿比重增高D.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E.尿量增加,尿比重无变化17.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最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等容性低钠血症18.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水肿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低钙血症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均明显丢失20.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A.高渗氯化钠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21.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是() A.血容量减少B.细胞内液减少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减少2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内液量增多23.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镁血症24.极度衰弱的病人易产生()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25.下列哪项在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不容易精品文档发生()A.少尿B.口渴C.脱水热D.休克E.尿比重高26.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等渗性脱水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B.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28.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Na+浓度>15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内液量增多3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增多D.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E.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内液减少更明显31.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体内钠浓度相对增加D.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E.氢-钠交换减少3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脱水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4.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水肿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E.高渗性脱水35.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A.原发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慢性水中毒3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7.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A.由细胞外至细胞内B.由细胞内至细胞外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内D.由血管内至淋巴管内精品文档E.由血管内至组织间隙38.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 A.循环功能障碍B.肾功能衰竭C.血液稀释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凹陷性水肿3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40.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因是()A.ADH分泌异常增多B.ADH分泌减少C.肾素分泌增多D.肾素分泌减少E.心房肽分泌增多4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容量表现为()细胞内液组织间液血浆A.↑↓↓B.↑↑↑C.明显↑↑↑D.↑比血浆↑更明显↑E.↑↓↑第二节水肿【A型题】1.水肿是指()A.细胞内液过多B.淋巴管内液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中液体过多D.血管内液过多E.细胞外液过多2.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B.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C.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E.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3.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D.珠蛋白E.凝血酶4.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去平衡5.肾内可以分泌肾素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肾髓质间质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集合管上皮细胞E.近球细胞6.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毛细血管的平均流体静压E.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7.机体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A.血栓阻塞静脉腔B.肿瘤转移到静脉C.瘢痕压迫静脉壁D.右心衰竭E.左心衰竭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正常人组织生成与回流平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组织间液静水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精品文档E.淋巴回流9.正常机体在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A.皮肤B.肺C.肾D.肝E.胃肠道10.当肾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内血液分布表现为()A.大部分血液流经皮质肾单位B.大部分血液流经髓旁肾单位C.皮质和髓旁肾单位平均分配血量D.仍按照正常的比例分配E.以上都不对11.妊娠后期发生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淋巴回流受阻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E.钠水潴留12.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D.淋巴回流障碍E.球-管失衡13.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分泌增多14.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淋巴回流障碍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下降C.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组织间隙流体静压增高15.肝性水肿以腹腔积水为突出表现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肝灭活醛固酮和ADH功能障碍B.肝内合成蛋白质减少C.肝静脉和门静脉回流受阻D.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E.继发性ADH释放增加16.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B.急性中毒性肝炎C.早期原发性肝癌D.门脉性肝硬化E.肝内血管瘤17.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8.氯气中毒产生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肺间质的负压突然增大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血容量急骤增加19.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醛固酮分泌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利钠激素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20.下述关于水肿对机体影响不正确的是()A.体腔积液量增多可以使相应的器官功能降低B.炎性水肿液可稀释局部毒素,运送抗体增加局部抵抗力C.局部水肿对机体不产生严重影响D.长期水肿可使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E.严重的肺、脑、喉头水肿可以危及生精品文档命21.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A.肝静脉回流受阻B.门静脉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增加22.象皮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局部淋巴管阻塞所致急性局部水肿B.局部毛细血管静脉端阻塞所致局部水肿C.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积D.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导致局部水肿并有结缔组织增生E.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下钙盐沉积23.可以引起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强烈B.皮质肾单位血管扩张C.髓旁肾单位血管强烈收缩D.髓旁肾单位血管扩张E.皮质和髓旁肾单位的血管同等程度收缩24.ANP主要存在于()A.心房肌细胞胞核B.心房肌细胞胞浆C.心室肌细胞胞浆D.心室肌细胞胞核E.心房肌细胞线粒体25.水通道蛋白是一组()A.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蛋白质B.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蛋白质C.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的蛋白质D.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E.构成水通道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26.水肿对机体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除了()A.水肿的部位B.水肿的程度C.水肿发生的速度D.水肿持续的时间E.水肿的性质第三节钾钙磷代谢紊乱【A型题】1.血清钾的正常范围是()A.2.0~3.5mmol/LB.3.5~5.0mmol/LC.5.0~6.0mmol/LD.6.0~7.0mmol/LE.7.0~8.0mmol/L2.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A.2.0mmol/LB.2.5mmol/LC.3.0mmol/LD.3.5mmol/LE.4.0mmol/L3.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A.酸中毒B.碱中毒C.经肾失钾D.经皮肤失钾E.经消化道失钾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钾血症()A.禁食B.呕吐C.应用大量胰岛素D.长期应用利尿剂E.酸中毒5.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6.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7.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A.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增。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多选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
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A.器官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C.实验病理学[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A.19世纪前叶 D.20世纪前叶B.19世纪中叶 E.20世纪中叶C.19世纪后叶[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病理生理学。
7.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A.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 E.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40年代[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 )A.研究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B.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E.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B.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C.描述疾病时体变化D.研究疾病的症状和体征E.研究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 )A.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患病机体的功能、代的动态变化及机制E.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4.病理过程是指( )A.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问题B.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C.疾病时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变化D.疾病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的概念5.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肺炎B.缺氧C.休克D.水肿E.发热6.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 ) A.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成套的病理变化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D.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E.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7.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流行病学调查B.分子生物学实验C.动物实验D.临床观察E.离体器官实验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 A.动物疾病模型B.推理判断C.临床实验研究D.流行病学调查E.临床观察病人第二章疾病概论【A型题】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转归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 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变化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A.头晕B.血压升高C.哭笑无常D.头痛E.体温升高5.病因学研究的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因果交替规律C.局部和整体规律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机体的防御作用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部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部和外部因素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8.下列关于疾病的述错误的是()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C.疾病发生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和形态的改变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E.机体与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A.缺氧B.温度C.药物中毒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疟原虫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D.侵袭力、毒力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E.先天性因素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7.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先天愚型D.白化病E.多囊肾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外因素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22.发病学研究的容()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23.发病学研究畴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是否存在诱因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免疫机制B.分子机制C.体液机制D.组织细胞机制E.神经机制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31.分子病的起因()A.电离辐射B.化学因素C.各种致突变因子D.宇宙线E.生物因素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B.代前身物质沉积C.缺乏代产物D.开放次要代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E.代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33.先天性代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脂代异常B.遗传性酶代异常C.糖代异常D.蛋白质代异常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C.易发生恶性贫血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恶性肿瘤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乳腺癌B.肝炎C.艾滋病D.红斑性狼疮E.青霉素过敏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A.转归期B.临床症状明显期C.前驱期D.恢复期E.潜伏期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D.机体功能代恢复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 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1.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三章水、电解质代紊乱第一节水钠代紊乱【A型题】1.细胞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A.细胞高于细胞外B.细胞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液E.细胞外液基本相等2.机体的环境是指()A.细胞液B.细胞外液C.穿细胞液D.血浆E.淋巴液3.细胞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K+B.Mg2+C.Ca2+D.Na+E.Fe2+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外渗透压的平衡()A.Na+B.葡萄糖C.K+D.水E.蛋白质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钠浓度<13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液量减少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A.体液总量B.细胞液渗透压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7.正常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A.神经系统B.血浆渗透压C.胃肠道D.神经分泌系统E.分泌系统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A.皮肤B.肺C.胃肠D.肾E.汗腺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B.醛固酮分泌不足C.肾小管酸中毒D.消化道大量失液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水肿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A.细胞液B.组织间液C.血浆D.淋巴液E.第三间隙液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A.明显口渴B.ADH分泌增多C.易发生休克D.早期尿量减少E.细胞液显著减少1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A.主要是细胞脱水B.口渴明显C.失水大于失钠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E.早期尿量减少15.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抑制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E.以上都不对1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B.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C.尿量增加,尿比重增高D.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E.尿量增加,尿比重无变化17.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最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等容性低钠血症18.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水肿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低钙血症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液E.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20.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A.高渗氯化钠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21.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是() A.血容量减少B.细胞液减少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减少2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液量增多23.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出血()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镁血症24.极度衰弱的病人易产生()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25.下列哪项在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不容易发生()A.少尿B.口渴C.脱水热D.休克E.尿比重高26.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代紊乱()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等渗性脱水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液减少为主B.细胞外液均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C.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外液均明显减少28.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Na+浓度>15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液量增多3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外液均明显减少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液无变化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液增多D.细胞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E.细胞外液均减少,但细胞液减少更明显31.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体钠浓度相对增加D.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E.氢-钠交换减少3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脱水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4.代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水肿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E.高渗性脱水35.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A.原发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慢性水中毒3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7.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A.由细胞外至细胞B.由细胞至细胞外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D.由血管至淋巴管E.由血管至组织间隙38.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 A.循环功能障碍B.肾功能衰竭C.血液稀释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凹陷性水肿3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40.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因是()A.ADH分泌异常增多B.ADH分泌减少C.肾素分泌增多D.肾素分泌减少E.心房肽分泌增多4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容量表现为()细胞液组织间液血浆A.↑↓↓B.↑↑↑C.明显↑↑↑D.↑比血浆↑更明显↑E.↑↓↑第二节水肿【A型题】1.水肿是指()A.细胞液过多B.淋巴管液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中液体过多D.血管液过多E.细胞外液过多2.影响血管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B.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C.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E.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3.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D.珠蛋白E.凝血酶4.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去平衡5.肾可以分泌肾素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肾髓质间质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皮细胞D.集合管上皮细胞E.近球细胞6.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毛细血管的平均流体静压E.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7.机体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A.血栓阻塞静脉腔B.肿瘤转移到静脉C.瘢痕压迫静脉壁D.右心衰竭E.左心衰竭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正常人组织生成与回流平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组织间液静水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9.正常机体在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A.皮肤B.肺C.肾D.肝E.胃肠道10.当肾循环血量减少时肾血液分布表现为()A.大部分血液流经皮质肾单位B.大部分血液流经髓旁肾单位C.皮质和髓旁肾单位平均分配血量D.仍按照正常的比例分配E.以上都不对11.妊娠后期发生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淋巴回流受阻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E.钠水潴留12.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D.淋巴回流障碍E.球-管失衡13.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分泌增多14.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淋巴回流障碍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下降C.局部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组织间隙流体静压增高15.肝性水肿以腹腔积水为突出表现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肝灭活醛固酮和ADH功能障碍B.肝合成蛋白质减少C.肝静脉和门静脉回流受阻D.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E.继发性ADH释放增加16.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B.急性中毒性肝炎C.早期原发性肝癌D.门脉性肝硬化E.肝血管瘤17.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8.氯气中毒产生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肺间质的负压突然增大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血容量急骤增加19.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醛固酮分泌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利钠激素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20.下述关于水肿对机体影响不正确的是()A.体腔积液量增多可以使相应的器官功能降低B.炎性水肿液可稀释局部毒素,运送抗体增加局部抵抗力C.局部水肿对机体不产生严重影响D.长期水肿可使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E.严重的肺、脑、喉头水肿可以危及生命21.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A.肝静脉回流受阻B.门静脉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增加22.象皮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局部淋巴管阻塞所致急性局部水肿B.局部毛细血管静脉端阻塞所致局部水肿C.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积D.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导致局部水肿并有结缔组织增生E.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下钙盐沉积23.可以引起肾血液重新分布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强烈B.皮质肾单位血管扩C.髓旁肾单位血管强烈收缩D.髓旁肾单位血管扩E.皮质和髓旁肾单位的血管同等程度收缩24.ANP主要存在于()A.心房肌细胞胞核B.心房肌细胞胞浆C.心室肌细胞胞浆D.心室肌细胞胞核E.心房肌细胞线粒体25.水通道蛋白是一组()A.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蛋白质B.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蛋白质C.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的蛋白质D.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E.构成水通道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26.水肿对机体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除了()A.水肿的部位B.水肿的程度C.水肿发生的速度D.水肿持续的时间E.水肿的性质第三节钾钙磷代紊乱【A型题】1.血清钾的正常围是()A.2.0~3.5mmol/LB.3.5~5.0mmol/LC.5.0~6.0mmol/LD.6.0~7.0mmol/LE.7.0~8.0mmol/L2.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A.2.0mmol/LB.2.5mmol/LC.3.0mmol/LD.3.5mmol/LE.4.0mmol/L3.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A.酸中毒B.碱中毒C.经肾失钾D.经皮肤失钾E.经消化道失钾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钾血症()A.禁食B.呕吐C.应用大量胰岛素D.长期应用利尿剂E.酸中毒5.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外均碱中毒D.细胞外均酸中毒E.细胞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6.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7.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A.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增。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 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D.研究疾病的归转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03临床本)A、缺氧B、休克C、酸碱平衡紊乱D、呼吸衰竭E、水肿[答案]D[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多选题A型题1.健康是指(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A.没有躯体疾病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E.有自我保健意识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答案]D[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
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03临\麻\影\口:区分度太低)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答案]C[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D.疾病的内因B.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诱因[答案]A[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答案]B[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D.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答案]D
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A
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B
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答案]E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水肿
C.缺氧
D.心力衰竭
E.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D
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
A.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B.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
C.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
D.疾病的特殊规律
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
[答案]A
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A.病人
B.病人和动物
C.疾病
D.动物实验
E.发病条件
[答案]D
B型题
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B. 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D.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8.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9.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
10.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答案]8D 9B 10C
C型题
A.呼吸功能衰竭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
12.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答案]11B 12A
二、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________。
[答案]概论
2.基本病理过程,又称________。
[答案]典型病理过程
3.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________。
[答案]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4.病理生理学是着重从________和________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科学。
[答案]功能代谢
5.疾病概论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答案]病因学发病学
6.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
[答案]功能代谢结构
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8.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________模式转变为________模式。
[答案] 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三、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
[答案]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四、简答题(20题)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案]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与机制;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病人(patient)、疾病模型(animal model)。
2. 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过程,pathologica1 process)、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综合征( syndrome)。
3.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动物实验(animol experiment)、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五、论述题
1.试述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答案]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与机制;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地位:医学基础课、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
内容: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本病理过程(病理过程,pathologica1 process):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试述病理生理学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病理生理学应用正常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等知识,通过科学思维对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综合,并探索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为学习与发展临床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基础与临床医学各学科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人类在认识疾病过程中曾经出现过那些不确切提法?这些提法说明什么?
[答案]伴有疼痛或不适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对外界环境不适应、损害和抗损害的斗争。
这些提法说明随着科技发展,疾病的概念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