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技术变更管理办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变更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需要及时进行技术变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控制变更风险,保证技术变更的成功。
因此,制定有效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是企业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技术变更的定义技术变更是指对于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网络系统等技术设施的调整、升级或新增,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业务需求的改变。
二、技术变更分类技术变更可以按照实施的对象、目的、风险程度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实施的对象分类:硬件设备变更、软件系统变更、网络系统变更。
2.按照变更的目的分类:改善系统运行效率、修改错误或缺陷、满足新需求等。
3.按照风险程度分类:低风险变更、中等风险变更、高风险变更。
三、技术变更流程1.技术变更申请任何人员都可以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技术变更申请,申请人应当清楚说明变更目的及需求,并提供详细的变更计划和方案。
2.技术变更评审信息技术部门对所提出的技术变更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变更计划,成立变更小组,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技术变更测试为了确认变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对变更进行测试。
测试部门应按照变更计划执行相应的测试,测试结果应当反馈给变更小组。
4.技术变更实施经过评审和测试确认后,变更小组应当制定详细的变更实施方案。
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实行可追踪性和可撤销性的措施,对系统进行备份管理。
5.技术变更验收在变更实施结束后,需要对变更的成果进行验收,由变更小组进行抽查和随机检查,审核变更是否符合要求。
6.技术变更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一次的技术变更,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以备后续参考和评估。
四、技术变更审核和批准1.技术变更审核信息技术部门应当成立变更审核委员会,审核变更申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委员会应由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使企业的技术变更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技术变更管理的定义及目的技术变更管理是指企业对技术变更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技术变更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种管理方法的目的是确保变更是经过精心规划并受控的,以减少技术风险并达到稳定和可靠的过程改进。
二、技术变更管理的应用范围技术变更管理在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进和技术运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一般应用于软件系统、硬件装置、网络设备以及工作流程等领域。
三、技术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1、技术变更计划:制定计划的过程是明确变更的目的、变更的方式、变更的范围和变更的时间,以及对变更影响的评估。
2、变更请求:这是接受变更请求和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估结论是同意、拒绝或转发变更请求。
3、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业务过程、技术资源和风险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确定变更执行的实施步骤。
4、变更实施:这是变更实施的过程,包括对变更的验证和确认。
5、评估实施后效果:评估已经实施的变更,以及确定变更实施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技术变更管理的原则技术变更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与论证:技术变更必须是充分论证的,否则就不应该执行。
2.透明度与沟通:对技术变更进行适当的透明度和沟通,以增加变更的接受度。
3.优先顺序:在变更管理中,需要明确的设立优先级顺序,以保证重要的技术变更优先处理。
4.标准化和流程管控:技术变革实施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变更的实施流程有序和规范。
5.风险控制:技术变更过程中要重视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五、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技术变更管理计划。
2、接受变更请求并进行评估。
3、评估变更的风险和影响。
4、制定变更实施计划。
5、执行实施计划。
6、评估实施后的效果。
7、为技术变更过程提供质量保障。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措施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是难以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时间和预
算不会受到影响。
以下是一些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
措施: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
在项目开始时,应制定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
该流程应详细说
明何时提出技术变更请求,如何评估变更请求以及批准或拒绝变更
请求的过程。
所有的变更请求都应该在该流程下进行处理,以确保
变更是经过授权的、可控的。
针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和管理
所有的变更请求都应该经过评估,以确定它们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包括项目的时间和预算,以及对工程项目的质量
和性能的影响。
如果变更请求被批准,管理人员需要修改项目计划,以确保可以按时交付项目,并监控预算变化。
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技术变更可能会引起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任何由变更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可能包括重新评估风险、重新识别并重新分配资源,或采取其他适当的措施。
保持透明度
在变更管理流程中,需要保持透明度,以确保所有相关方完全了解所有的变更请求和解决方案。
这将有助于确保所有人都在同一页面上,使变更管理过程更加高效。
总结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制定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针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保持透明度,可以确保变更不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质量、时间和预算。
公司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办法
XX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动态管理,规范各参建单位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依据国家、XX市及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定义设计变更是指,项目施工图经审核通过后,设计单位根据参建相关单位提出的要求,对原施工图纸做出的变更。
技术核定是指,为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由施工单位所出具,涉及合理施工措施等技术事宜,并经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协助核定的凭证。
第三条指导原则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的办理应有利于优化工程项目功能、质量、投资和进度,坚持实事求是,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保证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或设计不合理时,各参建人员应及时主动提出变更建议。
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和施工的,相关参建人员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四条类型划分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种类型。
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属重大设计变更:一、涉及建筑使用功能、建设标准等变更的;二、单个变更引起工程造价调整超过100万元的;三、变更后引起工程造价超出项目总投资的。
重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
技术核定亦按上述情况分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技术核定不应出现重大类型。
第五条内容规范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必须具体说明变更原因分政策原因、技术原因、标准原因和依据,有关协调情况,准确描述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实物量变动、位置变化、做法优化等内容。
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相关图纸要符合《建筑制图标准》。
第六条审批权限重大设计变更应由基建部向分管公司领导报告,由分管公司领导决策审批事项;一般设计变更、技术核定由基建部会内审部负责决策审批。
单项变更或核定引起工程造价调整不超过2万元,同时同类变更累计工程造价增加额不超过合同金额5%合同额小于1000万元或50万元合同额大于1000万元的一般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由项目负责人报分管经理同意后,按流程审批。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技术变更管理流程,提高技术变更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技术变更,包括但不限于软件更新、系统升级、硬件改动等。
三、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申请任何一项技术变更都需要提交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分析、风险评估等信息。
变更申请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流程。
2. 变更策划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将进行详细的变更策划,包括具体变更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员、回滚计划、测试方案等内容。
3. 变更审批变更策划需要经过相应领导层的审批,并获取书面批准文件,作为变更实施的凭证。
4. 变更实施根据变更策划的内容,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变更实施,确保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变更策划的要求进行操作。
5. 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需进行变更评估,验证变更是否成功,并记录变更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6. 变更关闭对于成功的变更,需要及时执行变更关闭流程,并进行相应的文档整理和存档工作。
四、变更管理原则1. 变更管理需遵循全程闭环原则,从变更申请到变更关闭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审批流程。
2. 变更管理需遵循风险管理原则,确保变更实施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3. 变更管理需遵循合规性原则,确保变更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五、相关责任1. 技术部门负责对技术变更管理流程的执行和监督。
2. 申请变更的部门负责变更申请的准备和提交。
3. 审批变更的领导层负责对变更申请和策划的审批。
4. 实施变更的人员负责变更实施的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更新或修订,需经过相关领导层的批准。
七、技术变更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技术变更的流程和记录,公司将引入相应的技术变更管理工具。
该工具将包括变更申请、变更策划、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记录、变更评估等功能,便于全程闭环地跟踪和管理技术变更的整个流程。
技术部门将对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变更管理工具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变更管理制度(精选)
变更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引言1.1目的本变更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变更过程,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
1.2适用范围此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业务单元和部门,涵盖所有可能影响到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的变更。
第二部分变更管理流程2.1变更提出2.1.1任何员工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原因、目的和预期影响。
2.1.2变更提出者要与相关业务部门和技术团队沟通,确保变更请求充分了解和详细描述。
2.2变更评估2.2.1由变更管理团队负责对提出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
2.2.2评估结果应在变更委员会会议前提交,以便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2.3变更委员会会议2.3.1变更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相关业务代表组成。
2.3.2会议周期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紧急召开。
2.3.3会议议程应包括变更提案的审查、评估结果汇报、风险讨论和最终决策。
2.4变更批准2.4.1变更委员会会对每个变更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多数通过即可获得批准。
2.4.2批准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编制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实施步骤、时间表和相关责任人。
第三部分变更实施3.1变更计划3.1.1变更计划应在变更实施前至少两周提前发布,以便相关人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3.1.2变更计划应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时间、风险评估和变更回滚计划。
3.2变更验证3.2.1在实施变更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进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监测潜在的问题。
3.2.2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
3.3变更文档3.3.1变更管理团队负责撰写变更文档,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和学习经验。
3.3.2变更文档要在变更实施后一周内提交变更委员会审查,并存档备查。
第四部分变更回顾4.1变更回顾会议4.1.1在变更实施后的两周内,变更管理团队组织回顾会议,总结变更的成功点和改进点。
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更管理,明确变更作业安全管理职责和流程,对变更作业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消除和减少由于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集团基层企业变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及公司KORE 文件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甘肃厂实际,制定本操作程序。
第二条适用于我司内部及相关方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作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作业流程、组织机构人员变更作业安全管理。
关于新、改、扩建项目的变更作业不适用本制度,应依据《集团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环保管理手册》、《生产线变更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办法》和《固定资产类投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等制度标准执行。
相关方变更作业的管理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遵守《集团相关方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试行)》和《相关方安全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等制度标准执行。
变更作业活动中涉及到危险作业情况的,应依据《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和相关危险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分级分类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办理许可证。
符合原设计参数、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和环境条件的硬件类更换,管理标准相同,对原功能和安全性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同类替换类变更作业,无需作为变更情形进行管理,可由变更作业部门直接实施。
第三条职责:1 总经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重大变更作业的审批;2)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重大变更作业实施、目标达成等情况进行评估验证,并对验收情况进行审批。
2 厂务安全总监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重大变更作业的审核工作;2)负责较大变更作业的审批工作;3)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较大变更作业实施、目标达成等情况进行评估验证,并对验收情况进行审批。
3 部门、车间对所辖区域变更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确定变更类型、作业风险等级,开展变更作业前、中、后的风险辨识和安全风险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2)制定变更作业方案,提出变更作业申请,同步履行变更作业审批手续;3)组织制定或修订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指导性文件;4)较大及以上变更作业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般变更作业制定应急处置措施;5)组织按照申请内容和变更作业方案实施变更,并对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6)与受影响的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教育考试;7)负责其他变更的管理;8)负责履行变更作业验收审批手续;9)建立本单位变更作业管理台账。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尊敬的读者:下面是关于变更管理制度的文章,请您阅读。
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需求变动、项目变更等情况。
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建立一套合理的变更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变更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制度概述变更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应对内外部需求变化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流程和组织机制。
该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变更的准确性、合规性以及对业务和项目运营的最小影响。
企业内部变更管理制度常常涉及到产品、流程、团队、设备等方面的变更。
二、制度内容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是变更管理的起点。
任何想要对现有流程或项目进行变更的人员,都必须通过书面申请来表达变更需求。
申请应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评估、实施计划等必要信息,并由相应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审批。
2. 变更评估变更评估是对变更申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这一步骤应该由专业团队进行,以确保变更方案的可行性、风险评估以及对现有业务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是否批准变更请求。
3. 变更批准变更批准环节是对变更请求的最终审批过程。
根据变更评估的结果,变更委员会或相关负责人将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如果变更申请得到批准,将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
4. 变更实施变更实施是指根据批准的变更请求,对相关流程或项目进行实际的变更操作。
这一阶段需要确保变更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对变更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记录。
5. 变更审核变更审核是对变更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通过对变更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审查,可以判断变更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措施。
6. 变更记录变更记录是对所有变更操作和结果的详细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变更管理制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制度实施变更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专门团队变更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跨职能团队的协作。
建立一支专门的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可以提高变更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技术变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然而,技术变更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以确保技术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范技术变更的流程,确保技术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障技术变更的安全性,避免技术变更对企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提高技术变更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便于问题的跟踪和解决。
3.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涉及到技术变更的企业和组织。
4. 技术变更管理流程企业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技术变更管理:4.1 技术变更申请技术变更应由相应的部门或人员向变更管理团队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填写技术变更申请表,并提交相关的变更说明和风险评估报告。
4.2 技术变更评审变更管理团队应对技术变更申请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变更的合理性、风险评估是否充分、变更对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等。
4.3 技术变更批准变更管理团队应根据评审结果对技术变更进行批准或拒绝,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对于批准的技术变更,应进行影响分析,确定实施计划和测试方案,并把方案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和批准。
4.4 技术变更实施技术变更实施应按照确定的计划进行。
相关人员应认真执行实施计划,并对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
4.5 技术变更验证技术变更实施完成后,应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验证结果和测试报告应记录在技术变更记录中。
4.6 技术变更发布经过验证和测试后,技术变更应进行发布。
发布前,应进行最后的确认和审批,确保变更已满足业务需求和技术规范。
发布后,应记录发布日期和版本号,并对变更结果进行监控和跟踪。
4.7 技术变更回顾技术变更实施后,应对变更的效果和风险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技术变更管理流程。
5. 技术变更管理的注意事项企业在实施技术变更时,需注意以下事项:5.1 风险评估技术变更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定变更对业务和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确保变更对业务的影响最小化。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强化变更过程的风险管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管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协力单位。
第三条职责(1)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
(2)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负责归口职能的变更审核及验收,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3)各部门负责落实变更管理各项要求,并对本办法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条变更分类(一)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2、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3、操作规程的变更;4、工艺参数的变更;5、安全报警、急停设定值的改变。
(二)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2、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设施的变更;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6、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7、PLC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软件的变更。
(三)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2、人员的变更;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4、管理职责的变更;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第五条变更程序(一)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变更程序1、各部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检查、了解、学习中发现的任何能够对生产作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有益的改进措施,均可向部门经理提交变更申请。
2、各部门经理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分析审查,并将变更申请递交至变更所涉及的主管部门审核。
3、各主管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事项进行讨论和研究,充分分析变更的可行性性、可靠性与潜在的风险,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对于技术上可行、风险上可接受的变更,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4、对于不予采纳的变更,各部门要及时把不予采纳的理由反馈给变更申请人。
(二)管理变更程序人员变更的相关程序按人力资源部《员工聘用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管理变更按相关制度执行,并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做好变更风险分析及控制工作。
ECN变更管理作业办法
德信诚培训网
ECN变更管理作业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的工程变更(ECN)及新产品与旧产品间切换作业管理,并藉以监控维持公司产品之稳定性。
2范围
本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制程条件、材料特性、规格标准、作业方式等所有变更均适用.
3术语
3.1ECR:工程变更申请(ENGINEERING CHANGE REQUISTION),指工程图面与
文件因实际需求必须改变时提出之申请表格。
3.2ECN:工程变更通知(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指工程图面与文件
因应实际需求必须变更其内容、设计结构、尺寸、检测方式、检测方法、规格等。
3.3 主要变更:凡主要控制要项变更,均称为“主要变更”.
主要控制要项之内容有:
3.3.1新供应商;
3.3.2 新制程;
3.3.3 原料材质变更;
3.3.4 模具结构变更;
3.3.5 制程改变(包括工站数的增减、作业方式变更等);
3.3.6 客户要求变更(产品结构、尺寸变更等);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4M变更管理办法
4M变更管理办法1、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4M要素(人、机、料、法)进行管理和控制,使这四个因素在保证质量的范围内安全合理的变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符合标准及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批量产品生产过程中4M(人、机、料、法)要素的管理。
3、4M定义:是指批量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含环境场所)等给产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的变更。
人(Man):是指生产过程中作业者因缺勤、调动、离职、代岗或复岗时,由另一个新作业者代替进行作业时,所产生的变更;机(Machine):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模具、工装、夹具、检具的新增、修理、代用变更;料(Material):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原物料、辅料、包装物资等变更;法(Method):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备参数、材料配比等)、检验方法、作业方法(制造、整理、包装、周转等)变更。
4、职责4.1变更提出原则上公司内部变更各部门均可提出申请,并根据变更内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必要研讨,经评审后由实施部门负责执行变更;各4M变更实施部门要建立4M变更的台帐,记录变更的编号、产品型号和结果等。
4.1.1制造部技术组:负责产品工艺流程、模具、工装、检具及方法等变更的实施。
4.1.2制造部生产组:作业人员晋升变更的申请,并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资格验证,实施变更;内部变更引起的呆滞物料变更处理的申请,跟踪等。
4.1.3供应链:材料(含构成零部件)变更的申请提出和实施,及供应商的变更受理;4.1.4工程部:机器,方法、设备变更的申请提出和实施;4.1.5市场部:负责客户提出的变更受理,负责收集和内部反馈客户的评审结果;订单完成后库存呆滞料的变更处理的申请,跟踪等。
4.1.6体系:负责对所有变更事项进行监督及对变更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确认。
汇总4M变更结果,应建立4M变更总台帐。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单位和个人。
三、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定义1、工艺变更: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工艺参数等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2、设备变更:指对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功能等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四、变更管理步骤1、变更申请:变更管理人员填写变更申请单,包括变更的原因、目的、内容、时间等信息,并提交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2、变更评估:上级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分析变更对生产工艺或设备的影响,评估变更的可行性和风险。
3、变更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时间、范围、责任人、控制措施等内容。
4、变更执行:按照变更计划的要求进行变更执行,确保变更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5、变更审核:变更完成后,进行变更审核,对变更的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目标。
6、变更记录:对每次变更都要进行记录,包括变更的内容、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做好归档管理。
五、变更管理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变更管理应基于科学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系统性原则:变更管理应建立完整的变更管理体系,包括变更的流程、制度、控制措施等。
3、风险控制原则:变更管理应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变更的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质量导向原则:变更管理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导向,确保变更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六、变更管理的责任1、生产部门负责对工艺和设备变更进行申请、评估、计划、执行和审核。
2、质量部门负责对变更的质量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并监督变更执行过程。
3、技术部门负责对变更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供技术支持。
4、安全部门负责对变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并制定安全措施。
七、违反管理办法的处理对违反管理办法的行为者,根据实际情况,可给予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理措施,并追究法律责任。
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办法
辽阳石化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辽阳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办法,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各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办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名词解释:(一)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
(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
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
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
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
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
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
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要求第六条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主要是指生产装置(生产单元)生产负荷超出设计范围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主要是指物料品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主要指“三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主要是指单体转动设备转速、流量、温度、压力的改变;单体静设备压力、温度、充装系数的改变;电动机运行电流的改变;仪表流量、压力、温度的改变等。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主要指指设备结构改变、管道开孔、设备材质改变、润滑油规格改变、动设备密封形式的改变、转动设备转子或通流部分发生改变等;工具的改变或改进是指起重工具起重吨位改变。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一、为明确工程相关单位、业主(或者称发包人、甲方、招标人、建设单位,下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权限 ,规范工程变更(简称变更)的分类及申报审批程序,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合用于致远地产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变更。
工程变更所遵循的原则为优化设计、不降低原设计使用要求、尽量降低或者少增加工程成本,并按分类、分级的原则快速、准确、有序地予以处理。
三、所有工程设计变更,按本办法经批准后由工程部下发变更指令并经过公司领导审批后 ,施工单位(或者称承包人、中标人、乙方 ,下同)依据变更指令进行工程变更。
没有变更指令,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上述变更 .任何工程变更均不表示,也不应以任何方式使原施工合同作废或者无效 .四、由于施工单位过失、违约或者毁约及施工方法或者工序引起的变更指令,变更增加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业主有权不予认可和支付相关的变更费用,且工期不得顺延 .五、所有工程都须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 .施工预算是指根据合同、施工图纸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中标文件(如投标原则及单价等)及招标文件等编制而成的造价文件。
施工图预算是指编制单位根据合同、施工蓝图、定额文件及定额计价法的计价原则和有关规范等编制而成的造价文件 .六、增加合同外项目 , 引起工程数量和相应的单价、合同总价变化,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程序确定费用 .七、工程项目变更须有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对于某些特殊的工程变更 (如抢险等时间上不允许的),经济分析未能及时与技术论证同步报送的 ,可先报该项目投资估算,但经济分析应在技术论证上报 7 天内报审,经审批的经济分析作为投资控制的依据.八、工程变更是指经批准后由监理单位根据规定下发指令的任何工程改变。
以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为基础,凡相对于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发生工程数量变化的项目均为工程变更项目。
工程变更造价控制以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编制的施工预算为基础 ,单项金额相对于施工预算对应项目变动的金额作为工程变更审批权限依据。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管理办法1 总则1.1 术语解释1.1.1 变更是指任何在公司范围内技术上的(如工艺、设备、设施等)或组织管理上的(如程序、人员或机构等)修改。
1.1.2 临时变更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恢复原始状态或原设计条件的任何变更。
如临时管道的装配、测试设施、装置试生产、临时切换备用设施、DCS\SIS\PLC系统临时旁路等,临时变更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
1.1.3 永久变更是相对临时变更而言的,其终结点是下次提交正式变更时。
1.1.4 紧急变更是指任何为避免紧急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必要性由公司主管领导/厂长(中心经理)判断。
紧急变更仅限于特殊情况,如避免不安全状态、避免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避免重大产品中断等。
1.1.5 同类型替换是指满足现有设计规范的替换。
如果要用不同供应商的设备来替换,除了要符合设计规范外,还必须确保供应商已是中石化系统中的合格供应商。
1.1.6 变更类型按照集团公司《炼化企业HSE管理规范》(QSHS0001.3-2001),变更类型主要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
变更类型举例见附件5.2,公司相关制度涉及的变更(其制度要求不需要执行此规定的变更见附件5.3。
1.1.7 变更风险等级通过风险等级评估,将变更分为等级1、等级2、等级3。
1.2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变更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变更管理部门应对变更从严控制,杜绝不必要的变更。
1.3 变更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2 职责分工2.1 安全监察部是变更业务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变更管理规定的制订与修订,负责对变更的流程符合性进行监督,负责与本专业相关业务的变更控制。
2.2 发展计划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新、改、扩建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变更控制及实施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审核。
2.3 工程管理部负责本部门主管的新、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即基础设计批复后至项目建成中交阶段的变更控制。
2.4 生产管理部负责本部门主管的生产技术、工艺、项目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等业务的变更控制。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 引言技术变更是企业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变更所涉及的人员、设备和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其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确保技术变更的高效安全进行,制定一套系统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2. 技术变更管理范围技术变更管理涵盖了以下内容:•软件开发、测试、发布等流程变更;•硬件设备的更换、加装、调整等变更;•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变更;•业务流程的变更;•安全措施的修改和更新等。
3. 技术变更管理流程技术变更管理流程包括技术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批、实施和验证。
其中,技术变更评估是整个流程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决定变更是否可以实施的关键步骤。
3.1 技术变更申请技术变更申请是技术变更管理的起点,申请人需要详细描述变更内容、原因、影响等信息,以及变更实施的时间和周期。
变更申请可以通过内部系统、邮件等途径进行提交。
3.2 技术变更评估技术变更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变更是否具有必要性以及是否可以安全地实施。
变更评估需要根据变更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评估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功能测试;•风险分析;•安全性分析;•性能测试。
评估结果需要详细记录,涵盖评估方案、风险和影响、验证和测试结果等。
3.3 技术变更审批技术变更审批程序需要按照公司内部规定进行。
审批须全部通过后才可以继续实施。
3.4 技术变更实施技术变更实施需要按照评估方案的内容进行,并且需要记录详细的操作日志和验证结果。
3.5 技术变更验证技术变更验证主要是验证变更实施是否成功,运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验证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评估,同时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技术变更管理规范除了技术变更管理流程的明确,企业还需要制定一套规范性的技术变更管理体系,以保证变更的安全和有效性。
规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4.1 技术变更流程的制定和修订,部门/团队职责的明确。
针对不同的变更类型,设定相应的标准流程,确保变更申请、评估、审批、实施和验证过程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1.总则
制定目的 1.1.为使产品设计更完美、经济、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1.2.凡本公司产品于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品质、成本、结构、配合性等因素,需要变更原设计之零部件、工程图或线路图等时,均适用本办法。
权责单位 1.3.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1)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2.管理规定
定义 2.1.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变更是指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产品原有之主要结构原理、工作性能不变基础上之技术变更。
变更程序 2.2.生技部知会开发部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有权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变更:1)A)生产上之作业简化方面。
B)部分内部设计变更。
C)不影响性能之外观改善、结构配合改善。
D)节约成本之材料改善。
技术变更须经开发部及品管部确认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品管部须进行产品性能2)的重新测试鉴定。
变更动机 2.3.凡本公司之员工,对于公司之产品,均可就下列事项提出改善方案:
材料成本之降低。
1)材料品质之改进。
2)产品结构之改良。
3)产品配合性之改善。
4)产品加工动作之简化。
5)加工方法之改善。
6)变更流程 2.4.
技术变更时,属于设计上之变更由开发部发出《技术变更通知单》,属于作业上之变更由生技部出以《技术变更通知单》。
产品名称 2.4.1.填写所欲变更之产品名称、规格,必要时仅针对某些客户变更并予明确。
变更原因 2.4.2.降低成本1)经比较确实可降低成本时。
材料更换2)为提高材料性能,确保产品之稳定性、信赖度、寿命等。
工各问题改善3)由于工程上或特性上之问题等。
.
品质提升4)通过技术设计变更,可提升产品品质。
作业改善5)为方便生产作业,节省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物料处理 2.4.3.变更时,库存之物料或已购未进之物料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继续使用1)表示该物料可延用完的再更换新品。
加工后使用2)表示该物料经少许加工后可延用完后再更换新品。
转移使用3)表示该物料可以转移至其他产品上使用,变更之产品应立即使用新品替代。
报废4)表示该物料无处可用,应予以报废,并立即启用新品。
暂存保留5)表示该物料暂无处可用但还不至于报废,以呆料视之,待今后另加利用。
生效时间 2.4.4.立即变更,半成品、成品一并修改。
1)尽快变更,半成品、成品不修改。
2)库存物料用完后变更。
3)自某一制造批号开始变更。
4)随附资料 2.4.5.变更后之产品用料明细表。
1)变更之工程图纸。
2)变更之线路
图。
3)技术变更通知单
产品变更□降低成□材料更换□工程问题改善原因□品质提升名称□作业改善
变更后变更前更前物料处理方式变图纸加工后品名转移使用报废暂存保留品名规格图纸位置继续使用使用规格位置
效生图简见签会意更间时变□立即变更,半成品、成品一并修改。
□尽快变更,半成品、成品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