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2.1梭罗河|人音版(2023)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2.1梭罗河|人音版(2023)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河流之旅》中的第二课时,即8.2.1梭罗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梭罗河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唱《梭罗河》这首歌曲,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连音、断音等演唱技巧,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河流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河流的保护、河流与当地文化的关系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歌曲学唱。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新课讲授:在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背景知识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较高。但在讲授过程中,可能因为时间关系,部分学生对歌曲中的难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适当调整讲解和练习的时间分配,确保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
3.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歌曲学唱这两个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掌握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6.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复习《梭罗河》歌曲,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河流的简短诗歌或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梭罗河》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篇1教学内容:表演唱《顽皮的小杜鹃》听赏《对鸟》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3、学生能听出《对鸟》中的演唱形式,学唱几句方言。
教材分析:《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它情绪欢快活泼,略带俏皮,四四拍,F大调。
歌曲中加入了“咕咕”的叫声使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
《对鸟》是一首浙江传统民歌,跟《顽皮的小杜鹃》一样,均为表现鸟类的歌曲,结构短小简单,旋律优美流畅,通过这两首歌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到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碟片、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律动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
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播放二年级学过的歌曲《杜鹃圆舞曲》导入)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就像歌曲中的小杜鹃那么可爱、灵巧,它的音乐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又一次把它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在哪呢?你听?(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老师唱“咕咕”)(二)导入新课师: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师:谁来模仿一下A、生模唱“咕咕”的声音、B、师: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杜鹃的歌吧。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5.1 课题4.音乐会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教学目标知识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情感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重点聆听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难点分析作品的段落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幻灯片学具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三、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师弹琴放伴奏曲1.听觉直接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唱师生问好歌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聆听回答问题2.揭示作品的名称设境激趣(作为参加音乐会的入场券)四、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五、聆听《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六、小结歌谱,(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4.聆听《苗岭的早晨》(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1.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
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初听乐曲。
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2)复听乐曲。
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学生看口笛图片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
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聆听并回答问题复听并回答问题早晨》——口笛;出示幻灯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集
推荐第一课春天教材分析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蕴含希望的季节。
这首柳琴独奏曲正是描绘位于山东的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表现了在田间愉快劳动的人们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民歌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紧缩的处理,描绘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以及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的旋律由中板转慢板,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为基调,加以演变发展。
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用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曲调,使音乐更富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一优美如歌的段落同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热烈、快速,以活跃、强烈的音响,表现了欢腾的场景。
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的威力,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热烈的气氛。
柳琴, 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如琵琶,略小。
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音量大,效果热烈、粗犷,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
顾名思义,乐曲是描写春天的。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感觉到春天的呢?这主要是根据生活经验,是从许多自然现象中意识到的。
如: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冰消雪融、流水潺潺等景象,都能使人们联想到春天的到来。
而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
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乐曲以回旋曲形式写成。
一个主要的主题(即春天的主题在四个插段前后反复出现)。
主题是那么的华丽洒脱,生气蓬勃,充满了欢快的春天气息,仿佛在欢呼:"春天来了!" 在主题的反复之间为四个插段。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水乡歌谣》,具体内容为《摇船调》。
本节课通过学习《摇船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摇船调》的歌曲旋律,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摇船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摇船调》的旋律、歌词以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把握,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水乡的印象,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摇船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2)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摇船调》,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分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每组挑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进行指导。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进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摇船调》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重点、难点:特殊节奏、音高标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摇船调》,注意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情感表达。
2. 答案:正确演唱《摇船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拓宽音乐视野。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乐器社团等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三下《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三下《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一. 教材分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合唱能力。
但在音乐欣赏和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会用正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跳进和节奏变化。
2.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六. 教学准备1.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2.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歌词。
3.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图片、故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朗读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高和节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难点。
针对音高跳进和节奏变化的部分,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于演唱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孤独的牧羊人》人音版(简谱)(2023秋)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集体演唱、律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音高与节奏的认知:学生需掌握《孤独的牧羊人》中出现的简谱音高、节奏,并能准确唱出。
- 3/4拍强弱规律:学生要理解并能够感知3/4拍的强弱分布,正确表现歌曲的韵律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3/4拍的韵律美,提高对音高、音色的辨识度,增强节奏感。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歌曲,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运用声音、表情、律动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情感。
3.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体验和欣赏歌曲的美,学会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本次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收获满满。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举例解释:在3/4拍节奏的稳定性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或使用打击乐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并模仿3/4拍的节奏,通过集。在音准的准确性方面,可以通过音阶练习、伴唱等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音准控制能力。在歌曲情感表达上,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并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这种情感。在音乐文化理解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他们围绕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音乐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尽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进行曲-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进行曲-人音版》涉及以下内容:
1.熟悉进行曲的风格特点,了解其节奏、速度、旋律等基本要素;
2.学习演唱《快乐进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3.学习用打击乐器为《快乐进行曲》伴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其他著名的进行曲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会、庆典等场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进行曲-人音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进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等要素,提高对音乐形式的识别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快乐进行曲》及打击乐器伴奏,锻炼音乐表达和情感传递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进行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进行曲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和情感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掌握方面,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考虑多花一些时间,通过更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来加强他们对节奏的感知和掌握。
另外,歌曲情感的表现也是一个挑战。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旋律,但如何将快乐、激昂的情绪通过歌声传递出来,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模仿、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梭罗河-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
梭罗河-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简介《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是一本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音乐教材,其中包括了多种乐器的演奏、说唱、跳舞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将以《梭罗河》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概念和元素;2.能够简单地分析音乐的基本元素;3.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4.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5.提升感官协调和听觉认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梭罗河演奏(2)学习梭罗河的节奏感受和情感表达2. 教学方法(1)教师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介绍音乐元素和基本概念;(2)学生感受梭罗河的音乐表达,逐一分析音乐的基本元素,例如节奏、旋律、声音、节拍、和声等,从而理解音乐的概念和元素;(3)鼓励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身体语言、表情、共情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4)学生跟随音乐,通过钢琴、鼓、小提琴等乐器体验音乐,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音乐元素随着音乐的播放,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例如节奏、旋律、声音、节拍、和声等,让学生逐一感受,并以自己的语言表述,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
3. 感受音乐情感表达通过感官体验和观察表情、动态、姿态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感受梭罗河这首曲子表现的情感,例如寂静、伤感和柔情等,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身体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整体体验音乐在学习了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后,学生可以使用乐器或以声音形式体验音乐,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效果评估和总结1. 教学效果评估此次教学以学生的感官体验为主,开启了音乐启蒙之旅,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情感表达方式。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反馈等方式,来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多方面,需要教师把握好节奏,逐步分析梭罗河这首曲子的音乐元素,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感官协调和听觉认知能力。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学期课堂教学常规训练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音乐课学生教学常规训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常规学习习惯。
2.建立各种课型上课规范,规范学生音乐课堂纪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做好音乐课课堂常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教学常规管理说明与练习1.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前全班于指定位置安静有序的排队候课,并带齐学习用品,进教室后把书本和学习用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板上。
2.上下课礼仪:上下课都有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
3.出勤:不得迟到早退,若发现有学生缺席,立即汇报班主任,不得有学生滞留在班级教室内。
有被其他教师留下的学生需要有教师签字的假条。
4.课前领歌:上课响铃之后,由表演的得好的同学领歌,全班同学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做到温故而知新。
5.听课姿势: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人坐直。
6.发言:先举手后发言,未经许可的发言视作违纪。
三、针对歌唱课的课堂教学常规1.静听:听赏时绝不发出声音,不与同学讨论,及时将听赏时遇到的问题记下,留在听完后讨论。
2.背记:(1)欣赏任何一首乐曲均要求背记音乐主题。
(2)歌唱课要求背唱歌曲。
3.针对节奏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1)节奏教学需要会听、会看和整齐划一的动作(2)起拍时听指令。
(3)收拍时听指令。
(4)休止符用右手的拳头无声地靠在左手的掌心。
四、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1.看视频时,不讨论,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课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五、教师小结,布置预习作业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音乐背景材料。
六、下课礼式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二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摇船调》。
2、猜谜活动交流。
教学目标:1、学唱并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
2、通过收集谜语,把谜语修改创编成《摇船调》的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嘹亮歌声》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2.在演唱的过程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情绪。
3.完成活动与练习(一)。
第五课《牧童之歌》(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短笛》2、表演《剪羊毛》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2、表演《剪羊毛》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和《剪羊毛》,进一步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第二课时第七课《老师的歌》(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教材组合:第一课时: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救国军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
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人音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
(2).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2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 1 课爱祖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1) 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 “风”“雨”的含义?(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设计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设计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人动人的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
歌曲为4|2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
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
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从而加深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光辉而崇高的形象。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四、教学难点: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流程:一、师生问好二、音乐城之旅——解决重难点1.障碍一:过音乐桥。
(重点旋律的练唱)师: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想和你们结伴去音乐城做一次美妙的旅行,你们说好不好?(好。
)那就让我们结伴出发吧!不过呀在去音乐城的路上我们首先需要走过一架音乐桥,要想走过这架音乐桥,那可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同学们看到在这架桥上有一条通行令口诀,同学们只有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念出它那才能顺利过桥呢。
听好了:啊,啊,啊,啊,每当想起您。
(边拍手边做。
同学们来一遍。
生:……师:嗯,还不是很准确。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我爱米兰》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我爱米兰》的旋律和歌词: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歌曲中的节奏与音高辨识:学生需要学会识别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和音高,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简单的音程跳动。
其次,歌的语言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但我也意识到,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多有趣、有效的练习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困难。
此外,小组合作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中缺乏主动性,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鼓励。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我爱米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我爱米兰》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歌曲《我爱米兰》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学习歌曲《我爱米兰》的歌词和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及情感表达。
2.认识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反复记号、延长记号等,并学会正确演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老师的敬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3.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通过合唱、独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结合歌曲《我爱米兰》,引导学生了解意大利音乐风格,拓展音乐视野。
我是小音乐家-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是小音乐家-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前言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音乐学习是重要的一环。
《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必修课程,本教案按教材内容编写,包括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八度音阶。
2.掌握不同音高的唱法。
3.掌握“动物的世界”中乐器各自的演奏方法。
4.学会使用钢琴伴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2.通过集体合唱、个人演奏、同步跳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进行游戏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八度音阶的演唱与练习•不同音高的唱法练习•“动物的世界”中乐器各自的演奏方法•钢琴伴奏的应用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2.游戏式教学3.实践性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音乐研究探究2.回顾:复习上学期所学知识点3.学习:八度音阶的演唱与练习4.实践:小组演唱和练习技巧5.小结:总结课堂内容第二课时1.热身:音乐启发活动2.回顾:上次学习的八度音阶练习3.学习:不同音高的唱法练习4.实践:个别或小组演唱练习5.小结:总结课堂内容第三课时1.热身:音乐小游戏2.回顾:上次学习的音高唱法练习3.学习:乐器演奏方法,包括打击乐、弦乐、木管乐、铜管乐和键盘乐4.实践:通过游戏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法5.小结:总结课堂内容第四课时1.热身:音乐启发活动2.回顾:上次学习的乐器演奏方法3.学习:钢琴伴奏的应用方法4.实践:小组一起演唱,学习钢琴伴奏技巧5.小结:总结课堂内容课堂练习1.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合适的歌曲,自行制作歌曲伴奏,用吉他或钢琴演奏。
2.组织学生小组自选一种乐器,创作一首节奏鲜明、曲调优美的音乐。
3.制定各类音乐游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音乐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还需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学生在音乐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人音版(敬谱)音乐三年级下册《演唱 虫儿飞》教案
人音版(敬谱)音乐三年级下册《演唱虫儿飞》教案一. 教材分析《虫儿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选自人音版(敬谱)音乐三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简洁明了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夜晚昆虫飞舞的美景。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轻松愉快的旋律描绘了虫儿飞舞的场景,第二乐段则以缓慢的旋律展现了虫儿飞舞的优雅和轻盈。
整首歌曲既适合学生演唱,又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喜欢唱歌,对歌曲有较强的兴趣。
但在歌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歌唱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发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虫儿飞》的歌曲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夜晚昆虫飞舞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使他们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咬字问题。
2.重点:掌握《虫儿飞》的歌曲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虫儿飞》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钢琴、音响、麦克风、投影仪等。
3.练习材料:练习册、歌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夜晚昆虫飞舞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他们对歌曲《虫儿飞》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虫儿飞》,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音准、节奏和咬字方面的错误。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旋律。
b.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模仿。
c.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爱祖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红旗颂》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2. 导入课题《红旗颂》。
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二、分段聆听《红旗颂》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
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
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
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
(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再听,有什么变化?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
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卢沟谣》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
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
曲调清新、悠扬。
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复习节拍练习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 X X ―∣X X X ―∣XX XX X X∣ X ―――‖(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
二、学习新歌1、初听感受(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好听吗?()2、按节奏读歌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3、再听歌曲(看谱欣赏)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
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4、师范唱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
后来变得强了,、、、、、)5、歌曲学唱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1)、学唱第一段:跟录音完整演唱,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你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 800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
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现。
二声部比一声部要低一些。
师范唱。
(2)、学唱第二段在这一句出现了‖::‖,它的名字“反复记号”它表示“在反复记号里面的歌词,要唱两遍”恩唱不上去,唱不上去怎么办?跟老师学啊(深吸一口气,保持住、声音不用太大)来试一试。
(3)、完整演唱请同学们用你的歌声表现卢沟谣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卢沟桥代表了中国精神,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屈,奋勇前进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目标: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3、情绪目标:酷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满感。
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教学用具: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师:是啊!我们巨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风光吧!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领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热)。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颂。
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四、凝听歌曲,突破难点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凝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境是怎样的?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四位孩子依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师: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
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
3、采用师问唱生答唱的情势学唱第三乐句。
(如:画什么?长在哪里?)五、学唱歌曲师:你们有没有信念分小组闯关竞赛把这首歌完全地学会呢?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
第一关: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
师:第二关: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略的舞蹈动作。
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
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
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领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
问: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明了哪些处所不要唱?6、让学生答复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
问: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手在下代表什么?师:第四关: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6、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全歌唱一遍歌曲。
7、全部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情感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
师:孩子们,庆祝你们闯关胜利,你们真棒!为了庆贺你们的胜利,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
8、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
六、知识扩大,情感升华师:在我们生涯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吧!1、用课件播放歌曲《娃哈哈》,学生观赏。
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全称叫什么?2、用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欣赏。
问:中国的首都在哪?中国第一位领袖是谁?3、用课件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前奏。
问:这是什么歌?问:当我们听到国歌时该怎么做?生答:立正站好、行队礼……师:听,国歌还在响,孩子们拿出的举动来做个爱国的孩子!4、持续完整地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有升国旗的场景,请求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