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色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
徽剧
武气 戏势 为豪 主壮
乱入声腔,地方声腔与民间艺术相结合
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 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著名的徽班进京
较有影响的徽剧剧目有:《齐王点马》、《百花赠剑》、《七擒孟
获》、《八阵图》、《水淹七军》、《淤泥河》、《打百弹》、《拿
虎》等。
30
27
.
人文财富篇
1.安徽特色小吃:比如鸡丝辣汤、蒋大顺米查肉、一闻香 包子、苎叶保、老鸭汤、小笼渣肉蒸饭、乌饭团、巢县干
丝等都是在安徽各地别具一格的特色。
2.安徽特色戏剧:包括凤阳花鼓戏,黄梅戏,庐剧。凤阳 花鼓戏,流行于清朝,音节凄婉,令人沉醉;黄梅戏又叫 做采茶戏,中国五大戏种之一,渊源于唐初;庐剧旧称倒 七戏。曾经用庐剧做过大清国歌,但是由于后备人才缺乏, 戏角出现断层。著名戏曲包括《点状元》,《鸳鸯泪》等;
.
黄梅戏
明有 快丰 抒富 情表 见现 长力
《天仙配》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 压迫、贫富悬殊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
31
.
庐剧
乡曲 土调 气清 息新 较朴 浓实
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 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 吸收借鉴大别山民歌,它的剧目更多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反 压迫斗争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
.
安徽传统文化特色
1
.
安徽建筑特色
一、安徽的传统建筑 1.古典民居(西递宏村) 2.特色牌坊 二、安徽的文人故居
2
.
一、古典民居 (传统建筑篇)
西 递 宏 村
3
. 4
.
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 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 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
5
.
牌坊篇
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 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由碑廊、牌 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新 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 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阁、 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
成,全部开放后,每天都有 徽 剧 演出和徽州风情民俗表演。
6
.
安 徽 寿 县 八 公 山
7
.
安徽文化的缩影
牌坊林
8
丰口四面坊
.
丰口四面坊
9
许国石坊
.
10
.
郑氏宗祠牌坊
贞节牌坊
11
.
牌坊俗名牌楼。它不同 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 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 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 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 建筑物。徽州原有牌坊 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 余个,被誉为“牌坊之 乡”。牌坊是由棂星门 衍变而来的。棂星原作 灵星,灵星即天田星。
3.安徽特色自然景观:安徽旅游文化别具特色,寿县、歙 县、亳州为国家历史名城。在众多安徽旅游景点中,有5 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 温泉堪称“四绝”。 著名的道教圣地齐云山,道教遗存 和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瞩目;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 名山之一,现存78座古寺庙。“南岳”天柱山,有45峰、 86怪石、18瀑等胜景;琅琊山以《醉翁亭记》名扬天下。 28
32
凤阳花鼓戏
.
花 鼓 融灯 合与 发民 展间 小 调
被誉为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 卫镇,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 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
20
.
特色:马头墙
马头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 筑的重要特色,又称风火墙、 防火墙、封火墙等等。特指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 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 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21
.
练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鱼形小镇 渔梁
22
. 23
. 24
. 25
. 26
.
徽州民居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 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 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 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 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 种特殊风格了。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 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现 在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 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应当指出的是,徽州在经济发达时期,有钱人家为了表 现气派,在徽派建筑上精益求精,材料上乘,做工精细, 雕梁画栋,但根本元素并未改变,也无法改变。因为就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已经达到极致了。
.
安徽-----戏剧艺术的沃土
安徽戏曲种类众多,从古至今,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大致分类: 1.徽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徽州·安庆) 2.黄梅戏(又名采茶戏,分布于安庆等地区) 3.庐剧(又名倒七戏,分布于江淮地区) 4.凤阳花鼓戏(又称卫调花鼓戏,分布于凤阳县及四周) 5.泗州戏(又名拉魂腔,分布于淮河两岸) 6.岳西高腔(古老稀有剧种,分布于岳阳县及周边) 7.梨簧腔(旧称泥蕾,江南风味,分布于芜湖长江沿江一 带) 8.二夹弦(又称大五音,分布于安徽北部) 9..嗨子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安徽阜南县) 10………
因此存在着许多文人雅舍,雅居。
16
桃花源里的人家 . 明清古居
17
.
在醉 乎翁 上之 水意 之不 间在 也酒

上斯 阶是 绿陋 ,室 草, 色惟 入吾 帘德 青馨
。 苔 痕
18
一这
.
个是
充亳
满州
欢花
乐戏
的楼
地,

采 石 矶 , 诗 仙 李 白 仙 逝 的 地 方
19

.










合 肥 包 公 祠 , 色 正 芒 寒
12
.
八公山是我国古代楚汉文化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因为 所处“中州咽喉,江南屏障” 的重要位置,历史上战事频 繁,遗存丰富,传说颇多, 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的典故,后来的“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 山闻名遐迩。
13
. 14
. 15
.
安徽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三条水系孕 育了三种文化。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恰 巧从地理上把安徽三等分,分为皖南、 江淮之间、淮北。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 有老子、庄子、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 是皖江文化,桐城派是典型的代表。再 有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水系,孕育出新安 文化。从古至今,安徽孕育出无数的散 文家,戏曲家,思想家,小说家,军事 家以及诗人等等。也正是文化气息浓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