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北京的春节》 作业本 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493a22af90242a995e52f.png)
1、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额,哪几天写的略写,在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
(2)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略写的是: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这样写的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妈妈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三、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2)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四、读课后“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
和课文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答:不同点:
老舍: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
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舒乙: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33141a45177232f60a265.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基础达标】一、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ch ū x ún su àn b àn ji ǎo zi f ěi cu ì z á b àn zh ēn zis ì yu àn áo zh ōu m ǐ c ù l ìzi f ēng zheng bi ān p ào二、多音字组词。
g ēng ( ) zh ēng ( ) ji àn ( ) f n ( )g èng ( ) zh èng ( ) ji ān ( ) f n ( )三、填空,并选择一或二个词说一句话。
色如( )( ) 色如( )( ) 零( ) ( )碎( )( )通宵 ( )( )不绝 ( )( )不同张( )结( ) 各( )各( ) 残( )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 ),课文描绘了一幅幅( )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自己对( )。
2.“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作者用了(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 )这一特点。
3.文章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结构全文。
( )、( )、( )、( )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填序号)A 解释说明B 引起下文C 引用的部分D 强调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句中的引号表示( )。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627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4.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luòtuóqiàhǎo yīlǜcǎi huìfèn wàiwàn xiànɡɡēnɡxīn二、填空题2.联系课文《北京的春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色味双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
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4.辨字组词。
旦()但()拌()伴()恰()给()轿()娇()三、选择题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断(jiān)白云观.(guàn)B.火炽.(zhì)娴.熟(xián)C.擦.黑(cā)掺.和(chān)D.菱.角(léng)榛.子(zhēn)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同仇敌忾临危不惧不屈不饶奋发图强B.披荆斩棘任重道远再接再厉前扑后继C.举世闻名破烂不堪小心翼翼安然无恙D.不容争辨低头折节风欺雪压倾盆大雨7.《北京的春节》是以时间为经线,以()为纬线展开的。
A.地点B.人们的活动C.人物8.《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9.关于《北京的春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老舍的作品B.写法注重有详有略C.北京的春节历时一个月左右D.高潮是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E.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的行为为纬线结构全文F.作者讨厌有些年俗10.“‘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b1c1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9.png)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大家找〕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案大家找〕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案大家找〕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案大家找〕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六下课堂作业本答案(全)
![部编版六下课堂作业本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9429d434a7302768f993906.png)
部编版六下课堂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北京的春节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万象更新彼此贺年燃放鞭炮通宵间断3、读一读,选一选。
(1)②(2)③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时间读者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重点的风俗习惯也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1)气味色彩对联年画鞭炮(2)想让读者体会人们对除夕的重视,感受除夕佳节饱含的浓浓亲情以及北京春节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1)用各种干果与蜜饯掺和而成的食物各种零食风筝、空竹、口琴等玩具。
(2)增加了语言的地方风味,富有生活气息。
(3)略第2课腊八粥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沸腾腊八粥惊异肿胀感觉解释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喝粥兴奋急切惊异喝粥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既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渴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反映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以及腊八粥带给人们的幸福和满足。
4. 照样子摘录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摘录: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感受:从原材料、粥的浓稠度、煮粥时发出的声音等方面对腊八粥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正在锅中翻滚着的腊八粥。
摘录:“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
感受: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提到腊八粥,嘴里就立时生出甜腻的感觉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气香(2)煮粥时发出的声音腊八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大家对腊八粥深深的喜爱(3)提起山粉饺,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蹒跚学步的小孩都忍不住直流口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580c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7.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是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
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新年到了,我们家也会提前进行一次大扫除。
年三十,还要贴对联,挂红灯同笼。
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还要熬夜守岁。
大年初一我们要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呢!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要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老舍先生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
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第二句中的“闲在”是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读来具有浓厚的北京味道。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 “阅读链接”见教材第5页)《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
《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
统编版 《北京的春节》 作业本 答案
![统编版 《北京的春节》 作业本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df97252ea551810a687f5.png)
2、万象更新、彼此、贺 年、燃放、鞭炮、通宵、 间断
3、(1)腊月初旬指的是 (选2) 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2)闲在的意思是(选3)
清闲自在
铺户:上年货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过小年:祭灶王
大扫除,把吃的东西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 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全城休息,男人们拜年,女人接待客 人,寺庙开放,小贩们在庙前摆摊
小练笔
北京的孩子们过春节多有趣啊,你是怎样过春节 的?请你把印象最深的经历写下来。
例文:除夕好热闹啊!家里忙得不亦乐乎,又 是贴窗花、又是放爆竹。在这噼哩啪啦的爆竹声 中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 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 的一个个烟花在空中绽开了。我贪婪地看着一朵 接一朵绽放的烟花。它们五颜六色,一会儿像孔 雀开屏,一会儿像百花齐放,一会儿又像群星闪 烁,美丽得让人陶醉!我们高兴地不亦乐乎。乍 一眼看,夜晚犹如白昼般明亮。除夕之夜到处洋 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铺户开张,放鞭炮,逛庙会、逛天桥、 听戏
元宵节(正月十五)
详细
详写写出了 除夕的热闹
详细
详细 简略
时间 能突出最具老北京春节的特色民俗,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香味
颜色
红红的 对联
各色的 年画
日夜不绝 的鞭炮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8809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教材课后题参考答案!⼩编⽼师给⼤家整理了统(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课后题参考答案,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打印给孩⼦学习!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想想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过春节的,哪⼏天写得详细,哪⼏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下这样写的好处。
这篇课⽂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在处理详略上⾮常恰当,其中“腊⼋”“除⼣”“初⼀”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较详细,⽽对于“过⼩年”“正⽉初六”“正⽉⼗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中描写孩⼦们过春节的部分读⼀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是我最开⼼、最快乐的⽇⼦,⼩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部分烟花爆⽵了,可以说我们孩⼦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天⾥,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喜欢的物品。
除⼣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围坐在⼀起吃团圆饭,⼀家⼈谈笑风⽣,⽓氛特别融洽。
3.读下⾯的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舍“京味⼉”语⾔的特点。
◇孩⼦们喜欢吃这些零七⼋碎⼉,即使没有饺⼦吃,也必须买杂拌⼉。
他们的第⼆件事是买爆⽵,特别是男孩⼦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风筝、空⽵、⼝琴等,和年画。
◇腊⽉和正⽉,在农村正是⼤家最闲在的时候。
⽼舍⽤花⽣、胶枣、榛⼦、栗⼦等⼲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称为“零七⼋碎⼉”;称风筝、空⽵、⼝琴为“玩意⼉”;“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读起来犹如⼀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般亲切有味。
4.下⾯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读,想想与⽼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北京⼈过春节的。
语⾔通俗直⽩,对除⼣这⼀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位长者侃侃⽽谈,清浅俗⽩之中流露出对⽣活的热爱。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c9649f111f18582d05a16.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在北方,腊月是农闲季节。
这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包jiǎo zi()吃,再加上用xiāng cù()liáng bàn()的大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二、根据语境,写出描写春节的词语。
1.正月十五,处处(),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辞旧岁,迎新春,每当除夕之夜,亲人们团聚在一起,这真是一个()的日子。
三、下列词语不能和“娴熟”搭配的是()。
A.技能B.拳法C.动作D.老练四、品析句子。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这一段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体现出除夕的________,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五、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1(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c27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d.png)
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正月(zhēng)掺和(chān)B. 玩耍(shuǎ) 分外(fēn)C. 间断(jiàn) 榛子(qín)二、读拼音,写词语。
除夕临近了,老北京的年味越来越浓。
xiǎo fàn()忙着bǎi tān();孩子们闹着买zábànr(),rán fànɡ()鞭炮;妇女们忙着擦洗门窗,包jiǎo zi()。
yìzhǎyǎn ()就到了初一。
三、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像更新()灯火通霄()捷然不同() 万不得己()悬灯结采() 各行各色()四、根据“热闹”的不同意思造句。
1. (景象)繁盛活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理清顺序1. 梳理全文的主要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 课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A.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B. 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六、节前准备1. 腊八粥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________粥,________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通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年。
A. 团圆吉祥B. 五谷丰登2. 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______________,醋也有了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c9a31524de518974b7d9f.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tōng xiāo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 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旬年时月周日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六、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 》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 》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1ee567ff00bed5b8f31d47.png)
1.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 ( ) ( ) (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 rán fàng zhǎn lǎn( ) ( ) ( ) ( )jié rán bù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 ) 燃( ) 饺( ) 拌( ) 腊( ) 然( ) 较( ) 伴( ) 宵( ) 摊( ) 筝( ) 眨( ) 销( ) 滩( ) 挣( ) 泛(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 )腊八粥( )新衣( )庙会( )毛驴( )醋大蒜( )年画( )爆竹( )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元宵节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 □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练习含答案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d3c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0.png)
《北京的春节》练习含答案1.(易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蜜饯(qián)陈醋.(cù)风筝B.白云观.(guān)火炽.(zhì)骆驼C.眨.眼(zhǎ)轿.车(jiào)小商阪D.正.月(zhēng)亲戚.(qī)彼此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恰当的新字填入句子中。
(1)【难】父亲在金色的沙()上()开地毯,这里便成了我们的乐园。
(2)【肖】元()节的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将花灯挂上了树()。
3.(常考)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美其()()万()更()悬灯()()万不()()独()心()()()不同(1)形容场面喜庆、热闹,可用;表达无可奈何的意思,可用。
(2)改革开放后,祖国到处呈现出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4.与“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是()。
A.今年夏天比以往都要热得多!你什么时候去苏州?B.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
C.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
D.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5.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粥比作。
一方面形象地说明粥的,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的自豪和期(2)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表示关系。
请用这组关联词仿写一个句子(要运用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3)句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文中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句子还有:(4)照样子,写出一句能体现你所在地区语言特色的句子。
VX :hzxt5252F.吃元宵A.吃团圆饭B.放花炮6.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每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每课一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cb6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b.png)
1 《北京的春节》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等级:__________【课前先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孩子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用“”画出关键词句。
【课中促学】一、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为过年吃jiǎo zi()用。
春节 zhǎ yǎn()就到了。
家家灯火 tōnɡ xiāo() , rán fànɡ()鞭炮,qīn qī()间来往拜年。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是()。
A.掺和( chān huo ) 蜜饯( mì jiàn)B.杂拌儿(zá bàn’r) 玩意儿( wán yì’r)C.正月( zhēn yuè) 间断( jiàn duàn)D.白云观(bái yún ɡuān )分外(fèn w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A.恰好鞭炮截然不同B.彩绘货滩独出心裁C.贺年骆驼万不得已D.自傲彼此万象更新3.与下面例句中“光景”意思相同的是()。
例句: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A.这些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的光景。
B.好一派草原光景。
C.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D.那时候他家的光景还不错。
4.下列句子在课文中不是过渡句的一项是()。
A.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
B.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C.除此之外,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D.男人们午前到亲成家、朋友家拜年。
三、本文写了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的热闹光景,是属于(详写略写),这种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延学】1.下列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小年②腊八③除夕④春节⑤元宵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②①③C.③②④①⑤D.④⑤③②①2.下面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c9649f111f18582d05a16.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在北方,腊月是农闲季节。
这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包jiǎo zi()吃,再加上用xiāng cù()liáng bàn()的大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二、根据语境,写出描写春节的词语。
1.正月十五,处处(),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辞旧岁,迎新春,每当除夕之夜,亲人们团聚在一起,这真是一个()的日子。
三、下列词语不能和“娴熟”搭配的是()。
A.技能B.拳法C.动作D.老练四、品析句子。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这一段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体现出除夕的________,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五、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d6a6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1.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一、我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mǐcù() cāchuāng()bàn miàn() diǎn rán()bǐcǐ() yuán xiāo()rán fàng() luò tuo( )二、用“”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像更新( ) 灯火通霄( )捷然不同( ) 万不得己( )悬灯结采( ) 各型各色( )三、句子广场。
(按要求改写句子)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
(改成“被”字句)2.除夕真热闹。
( 改为反问句)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
”(改为转述句)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四、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这广告可不庸俗。
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3.作者在选文中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4.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5.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1.北京的春节一、米醋擦窗拌面点燃彼此元宵燃放骆驼二、象宵截已彩形三、1.鞭炮被孩子们点燃了。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c7b6d83c4bb4cf7ecd1d4.png)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万象更新彼此贺年燃放鞭炮通宵间断3.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1)腊月初旬指的是(①)。
(2)“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一句中“闲在”一词的意思(③)。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写得有详有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完整地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2)作者把“除夕真热闹”写得如此详细,是因为除夕是老北京春节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天意味着辞旧迎新,人们格外重视,突出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二)(1)理解带“儿”的词语:“杂拌儿”指的是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蜜饯等,“七零八碎儿”指的是用干果与蜜饯做成的零食,“玩意儿”指的是玩具。
(2)上一题这些词语有“京味儿”,这样写的好处是指北京特色,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北京人过春节时的特色食品和玩意儿。
(3)北京的孩子们过春节多有趣啊!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请你把印象最深的经历写下来。
除夕真热闹香味颜色 声音年菜 新衣对联年画灯火鞭炮我家过春节的重头戏就是那一顿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大早,奶奶率领家里妇女——七大姑八大姨去菜市场买菜。
她们精挑细选,把菜场里最好的鸡鸭鱼肉、青菜豆腐收入菜篮子中,然后,率领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回家。
那一天,我家里的厨房是最热闹的,锅碗瓢盆凑起了交响乐;煎炸烹煮全用上。
一大桌的美味佳肴完成后,就是爷爷和我们这些小孩子登场了——放鞭炮。
鞭炮声响过,享受美食的大幕徐徐拉开……第二课 腊八粥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沸腾 腊八粥 惊异肿胀 感觉 解释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详写等粥,略写喝粥,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八儿等粥时的急切的样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片段中的“叹气”是指锅里的粥沸腾时发出的声音,从中可体会到八儿等腊八粥的急切和等待的无奈。
六年级下册语能答案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能答案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de526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1.png)
六年级下册语能答案统编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课文1 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示例: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1)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
(2)“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文章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课文2 腊八粥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铺户开张,放鞭炮,逛庙会、逛天桥、 听戏
元宵节(正月十五)
大家好
详细
详写写出了 除夕的热闹
详细
详细 简略 3
时间 能突出最具老北京春节的特色民俗,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家好
4
香味
颜色
红红的 对联
各色的 年画
大家好
日夜不绝 的鞭炮声
5
• (2)作者把“除夕真热闹”写得 如此详细,是因为除夕是整个 春节的最重要的部分,最能体 现北京春节浓郁的民俗文化, 也体现了人们重视除夕夜的团 圆。
大家好
6பைடு நூலகம்
(二)
杂拌儿 指的是用各种干果与蜜饯 掺和成的零食。
七零八碎儿 指的是杂拌儿。
玩意儿 指的是风筝、空竹、口琴、 年画等。
大家好
7
• (2)上一题这些词语有“京味儿”, 这样写的好处是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 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 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 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 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 情。
大家好
8
小练笔
北京的孩子们过春节多有趣啊,你是怎样过春节 的?请你把印象最深的经历写下来。
例文:除夕好热闹啊!家里忙得不亦乐乎,又
是贴窗花、又是放爆竹。在这噼哩啪啦的爆竹声
中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
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
的一个个烟花在空中绽开了。我贪婪地看着一朵
接一朵绽放的烟花。它们五颜六色,一会儿像孔
雀开屏,一会儿像百花齐放,一会儿又像群星闪
烁,美丽得让人陶醉!我们高兴地不亦乐乎。乍
一眼看,夜晚犹如白昼般明亮。除夕之夜到处洋
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大家。好
9
结束
大家好
10
作业本第一课
2、万象更新、彼此、贺 年、燃放、鞭炮、通宵、 间断
大家好
1
3、(1)腊月初旬指的是 (选2) 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2)闲在的意思是(选3)
清闲自在
大家好
2
铺户:上年货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过小年:祭灶王
大扫除,把吃的东西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 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