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鉴赏,我们能从他们的书法作品当中学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技巧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希望对你有用!古代书法名家各自的字的特点1、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以其冠绝古今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辰星。
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著名的书家几乎无不深受其遗泽。
2、王献之(344-386)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
“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
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3、张旭(675-750?)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4、颜真卿(709-785)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
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这值得收藏家和投资者重视,或许在民间会有新的发现,但要认真辨伪。
书画之旅的感悟20字
行走书画之旅,感悟心灵的流转
引言:
在书画之旅的旅程中,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领略到了文化的魅力。
书画之旅不仅带给我视觉的享受,更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悟。
正文:
这趟书画之旅让我领略到了千年文明的底蕴。
每一幅书画艺术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的心血与智慧。
其中的线条、色彩和意境,都展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和文化背景。
我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的奇妙感觉。
书法给我带来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在品味着那些字体的时候,我仿佛能够看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思考,似乎与书法家建立起了一种神秘的联系。
而绘画则迸发着丰富的想象力,每一幅画面都是艺术家独特世界的展示。
我陶醉于那些作品中的细节,沉浸
在其中,与艺术家共同感受着那一瞬间的灵感流转。
书画之旅不仅教会了我欣赏艺术,也启迪了我的人生思考。
我深深地理解到,艺术是无国界的语言,它能够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让人们有更多共鸣和理解。
每一幅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故事,通过欣赏它们,我看到了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之处,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结语:
行走在书画之旅中,我感悟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书法和绘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欣赏和观摩的快乐,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与情感的流转。
在这个旅程中,我看到了艺术家的智慧与情感的延伸,也体验到了人与艺术之间那种无声的对话。
书画之旅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与启迪。
通过这段时光,我从中获得的感悟将伴随我一生,让我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和有趣。
二十大金句书法作品
二十大金句书法作品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二十大金句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们通过精湛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和艺术的精髓。
下面是对二十大金句书法作品的相关参考内容。
1.《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怀素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碑文采用了唐代的“颜勤礼”草书,笔画遒劲有力,气势磅礴,展现出唐代书法的雄浑与秀美。
2.《蘅塘退士帖》《蘅塘退士帖》是明代书法家文征明所书,以小楷书写。
这篇帖子以余光中《牡丹亭》中的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作为开头,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追忆之情。
文征明的小楷融合了隶书和楷书的特点,笔画细腻流畅,充满了人文气息,成为文征明书法中的代表作品。
3.《张旭草书》《张旭草书》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代表作品之一,正是由于这幅草书的气韵之妙,张旭的书法成为了后人所推崇的经典之一。
张旭的草书既属于松散的书写风格,又不失其笔画的铁骨,使人们感受到了张旭书法的独特魅力。
4.《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是中唐书法家颜真卿所书,以楷书书写,气势恢宏,纵横有度,给人一种豁达明朗之感。
这篇碑文成为了颜真卿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5.《米芾致谢帖》《米芾致谢帖》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礼物,以草书和楷书书写。
这篇帖子是米芾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展现了米芾天人合一的艺术观念和豁达开放的人生态度。
6.《文征明九思图轴》《文征明九思图轴》是明代书法家文征明所书,以行楷书写,轴长19米,内容涵盖文人的日常生活和哲学思考。
这幅作品展现了文征明的深邃的思想精华和思考深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7.《张献忠碑》《张献忠碑》是明代书法家吕本中所书,以草书书写。
这篇碑文内容与张献忠的起义有关,其笔法奔放、洒脱,表现了吕本中对战乱岁月的反思和对民间英雄的纪念。
王羲之墨迹大全===清晰大图
王羲之墨迹⼤全===清晰⼤图王羲之传世墨迹⼆⼗种(全部⾼清)《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书写成,纸本墨迹。
纵23厘⽶,横14.8厘⽶,4⾏,28字。
《快雪时晴帖》是⼀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雪初晴时的愉快⼼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羲之顿⾸。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未果为结。
⼒不次。
王羲之顿⾸。
⼭阴张侯。
原⽂释义: 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阵雪,现在天⼜转晴了,想必你那⾥⼀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纠结⾄今。
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奈。
王羲之拜上,⼭阴张侯亲启《⾏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作品,2⾏,15字。
《⾏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
字势⼀泻⽽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释⽂: ⾜下⾏穰九⼈还⽰,应决不?⼤都当任《频有哀祸帖》纵24.8厘⽶,3⾏,20字。
⾏草书。
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
存世的《频有哀祸帖》摹本收藏于⽇本前⽥育德会,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
作品⾏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点画时⽅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
释⽂: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孔侍中帖》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的双钩廓填⽽形成的勾摹本。
⾏草书,3⾏,25字。
《孔侍中帖》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丰筋”于此帖尽显。
作品墨迹收藏于⽇本前⽥育德会。
释⽂:九⽉⼗七⽇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
纵24.7厘⽶,4⾏27字。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有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为宋临摹本。
纵24.5厘⽶,横13.8厘⽶,共4⾏,41字。
释⽂:此粗平安修载来⼗余⼝⼝⼈近集存想明⽇归复悉⼝⼝由同增慨。
《奉橘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
⾏书,2⾏,12字。
【人物】走进韩志强的甲骨文人生20张甲骨文书法作品求知音!
【⼈物】⾛进韩志强的甲⾻⽂⼈⽣20张甲⾻⽂书法作品求知⾳! ⾛进打浦桥社区⽂化中⼼的三楼,⼀股浓浓的笔墨清⾹扑⿐⽽来,⽇前,这⾥正在举⾏甲⾻⽂书画作品展,⼀个个⽣肖甲⾻⽂书法作品:龙、⽜、马、⿏……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幅幅书法作品演绎着中华⽂字瑰宝的象形艺术。
在展厅隔壁,打浦桥街道浦墨书画社的成员,中国甲⾻⽂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上海书法协会会员,被媒体誉为“甲⾻⽂书法第⼀⼈”的韩志强,正挥毫拔墨,与爱⼈袁秀环⼀起书写着他们的“甲⾻⽂⼈⽣”。
桥梁专家,胸怀甲⾻⽂的“申遗”梦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桥梁专家,曾任⼭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的韩志强,从⼩受⽗亲影响热爱古⽂字及书法,退休后,他来到上海。
多年来,他⼼⽆旁鹜,潜⼼探索甲⾻⽂书法艺术的研究、创作和公益⽂化服务活动。
他编写的甲⾻⽂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发表,举办甲⾻⽂书法讲座;为甲⾻⽂的推⼴和普及,编辑出版六套有关甲⾻⽂的书籍。
其中⼀套《甲⾻⽂⼗⼆⽣肖》,参加上海社联组织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中标,2014年被评为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优秀作品奖。
讲座:甲⾻⽂⼗⼆⽣肖解读创作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书法作品免费公益,要让甲⾻⽂“接地⽓”甲⾻⽂是⼀门深奥的学问,研究的⼈少,懂的⼈少,关注的⼈少。
为了让甲⾻⽂“接地⽓”,让更多的⼈喜欢和熟悉甲⾻⽂,韩志强免费开办各类公益甲⾻⽂书画培训班,创作了《甲⾻⽂百家姓、家训书法》等作品⼀千多件,他⾛遍海南、北京、天津、河南,收集乌龟⽤于甲⾻⽂件传承和研究。
到部队、学校、社区,开讲座、办展览,参加上海群众艺术公共⽂化配送中⼼“⽂化配送”活动。
暑期在社区⽂化中⼼举⾏少⼉甲⾻⽂兴趣培训班在打浦桥街道浦墨书画社创作送⽂化到军营,在海军九华⼭舰交流甲⾻⽂⽴⾜社区,描绘甲⾻⽂“⽅块”风景线韩志强说,“发挥我的书法功底,利⽤诸体书法的笔法、墨韵把甲⾻⽂激活,让甲⾻⽂书法成为⼤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
为此我还要继续举办更多的公益甲⾻⽂讲座、培训班、书画展、编写更多的甲⾻⽂科普读物,让更多⼈了解、喜欢甲⾻⽂。
钢笔书法教学课件ppt
在书写钢笔字时,需要注意字形的结 构、平衡和重心,以及笔画的粗细、 长短和曲直。
钢笔字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风格
钢笔字的风格可以根据个人的性格、爱好和审美取向而有所不同,如行书、楷 书、草书等。
表现形式
钢笔字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字体、排版和布局来展现,如手写体、印刷 体、美术字等。
03
钢笔书法练习技巧
04
钢笔书法作品欣赏与评析
优秀钢笔书法作品的特征与欣赏要点
01
02
03
04
笔画清晰
优秀的钢笔书法作品要求笔画 清晰,字形规范,没有错别字
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布局协调
作品的布局要合理,字与字之 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要适中
,整体给人以美感。
字体美观
优秀的钢笔书法作品要求字体 美观大方,字形舒展流畅,给
钢笔书法教学课件
目录
• 钢笔书法简介 • 钢笔书法基础知识 • 钢笔书法练习技巧 • 钢笔书法作品欣赏与评析 • 钢笔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钢笔书法简介
钢笔书法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钢笔书法逐渐从西方传入中国。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钢笔书法在知识分子中逐渐普及,出现了 不少优秀的钢笔字帖和书法家。
坚持练习
坚持练习是提高书写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需要每天保持一定 的练习时间,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
多样化练习
通过多样化练习,如写不同风格的字体、写不同内容的文章等,可 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作能力。
参加比赛和交流
参加比赛和与其他书法爱好者的交流,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 启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实践能力。
法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xx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xx(xx)★《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xx)★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3.xx书法★《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兰竹圣手书画怪杰。
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
为人恃才傲物。
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
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xx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
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
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
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
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
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
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6.xx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
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
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
隶书曹全碑优秀书法作品
隶书曹全碑优秀书法作品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隶书曹全碑优秀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隶书的创作变化书法创作在当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风格的局面,同时也更加强调书家的个性,体现书家的性灵之美,而人们的审美也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等发生了变化。
那么,当代隶书的创作有什么特点,是根植于传统还是背离传统。
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欣赏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审美具有明显的不同。
并不认为具有博大精深的汉碑在今天就过时了,也没有理由排斥具有平直端正风格的汉代隶书。
但从近20年当代书法的发展和全国书法展览的实际情况看,凡取法《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包括《石门颂》、《礼器碑》等风格的隶书作品,皆和展览入选无缘,而取法《张迁碑》、《开通褒斜道刻石》、《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以及秦汉砖瓦文字的隶书作品,甚至篆隶结合,行草杂糅的作品,却受到人们的喜爱,频频入展或获奖,并形成一种风气。
这种状况是进步,还是倒退。
是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还是引导青年书法爱好者走向极端。
当代隶书创作所发生的这种异变现象是很正常的,是当代书法发展的必然,是一种进步和发展。
出现这种现象,是当代书法家审美趣味发生变化的必然,是当代书法展厅文化现象的产物。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
其实艺术的发展总是遵循着由烂漫自由到规范端严,又由规范端严到自由烂漫的发展过程,所谓先规矩,后变化,是人们学习艺术的必由之路。
人们初期必然是要临摹和学习像《史晨碑》、《曹全碑》等规矩汉碑,等有了一定的隶书基础之后,就会自然追求发展和变化,取法和学习奇险峭拔的隶书作品,如以方笔取胜的《张迁碑》、自由率意的《开通褒斜道刻石》、处于隶楷之间的《广武将军碑》、平直简古的《好大王碑》等等,从而融会贯通,追求个性,抒发性灵。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欣赏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欣赏1. 嘿,你知道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有多惊艳吗?就像突然闯入了一个充满艺术魔法的世界。
那一笔一划,就像是舞者在纸上跳跃,灵动又富有节奏感。
我看到一幅作品,上面的字像是被赋予了生命,每个笔画都在诉说着古老文化的故事。
2.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啊,那可都是书法界的尖子生呢!你要是看了,保准像发现宝藏一样兴奋。
有一幅对联,字体刚劲有力,仿佛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在镇守着什么,那气势,真不是盖的!3. 哇塞,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真的绝了!你想象一下,那些字就像一群小精灵,在纸上欢快地嬉戏。
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的时候,他都看呆了,一个劲儿地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可不是嘛!4. 国展的书法对联获奖作品,就像一部部无言的史书。
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文化的沉淀。
我曾在一幅作品前伫立良久,那对联上的字就像一位位智者,默默地向我传递着古人的智慧。
5. 你有没有想过,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会给你带来怎样的震撼?我告诉你,那感觉就像一场心灵的暴风雨。
有一幅获奖作品,它的笔法细腻得像姑娘绣花,每一针都恰到好处,每一笔都让人心醉。
6.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可不是闹着玩的!那简直是书法的盛宴啊。
我在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写的人得花多少功夫啊。
就像建一座宏伟的宫殿,每个笔画都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砖石。
7. 哟呵,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那就是艺术的明珠啊!我给我爷爷看的时候,他那眼睛都亮了,直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
其中有个对联的字,圆润饱满得像刚摘下来的葡萄,看着就诱人。
8.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真的是让人忍不住赞叹。
这些作品就像星星一样,在书法的天空中闪耀。
我问旁边的一个大叔觉得怎么样,他激动地说这是他见过最棒的书法了,我深有同感啊。
9. 天呐,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化的大门。
那对联上的字,有的飘逸得像仙女的彩带,在空中飞舞。
我和一群书法爱好者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
10. 国展书法对联获奖作品呀,看一眼就会被深深吸引。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经典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经典作品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3,颜真卿书法★《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张旭书法★在书坛“颠张醉素”并称于世,其狂草代表了草书最高境界,汪洋恣肆,个性张扬,独成一格。
5,郑板桥兰竹圣手书画怪杰。
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
为人恃才傲物。
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
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6,刘墉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
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
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
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
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
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
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7,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
介绍一种你熟悉的艺术.20字
题目:探秘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一、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1. 书法的概念和定义2. 我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3. 不同朝代的书法风格特点二、我国传统书法的分类与特点1. 隶书2. 楷书3. 行书4. 草书5. 钟书6. 篆书7. 篆刻三、我国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影响1. 书法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2. 书法对文人墨客的影响3. 书法艺术对现代人的启发与影响四、如何学习和欣赏我国书法1. 学习我国书法的途径和方法2. 欣赏我国书法的技巧和心得3. 我国书法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五、结语:我国传统书法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我国传统书法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书法艺术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是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
通过深入了解我国传统书法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人文启示和审美体验。
学习和欣赏我国传统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才能真正实现对我国传统书法的理解与传承。
希望我国传统书法能够在当代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与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六、我国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影响我国书法被誉为“东方艺术之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文字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表现作者心灵和情感的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情趣。
在我国古代,书法家被视为文人雅士,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够传达思想和情感,更能够展示自身的性格和气质。
我国书法艺术在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国书法对文人墨客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古代我国社会,文人雅士们多以书法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追求书法的艺术境界和意境,通过书写实践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我国书法成为文人墨客的一种交流途径和精神寄托,他们在书法创作中追求“心外无物”、“意境高远”,以求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书法作品五言绝句格式
书法作品五言绝句的格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竖写,从右往左写。
第一句写诗名,第二句写作者名,第三句开始写诗的正文。
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每一句转行时可空一格。
2.以20字的“五绝”为例,先竖折四行,但第四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二行各7个字,第三行6个字,第四行落款。
3.以28字的“七绝”为例,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至四行各7个字,第五行落款。
4.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
第一至四行各8个字,第五行1个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总的来说,五言绝句折纸法中,竖式书写是右手执笔,左手掌控着卷起的竹签;而横式书写则是右手执笔,右手从左至右书写。
在书写时,要注意字的大小、间距和排列,保持整体的美观和和谐。
此外,如果书法作品需要落款,一般落款的内容应该和正文相符合。
曹全碑唐诗作品欣赏
曹全碑唐诗作品欣赏
一、曹全碑简介
1. 碑刻概况
- 此碑为竖方形,高约272厘米,宽约95厘米。
碑文共20行,每行45字左右,共计约895字。
2. 书法特点
- 字体形态
- 字体为隶书。
其字形多呈扁方形,横向舒展,纵向收敛。
例如“之”字,横画长而波折优美,捺画舒展飘逸,整个字看起来宽博而平稳。
- 笔画特征
- 笔画以圆润为主,藏头护尾,笔锋含蓄。
横画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如“三”字,三个横画的蚕头燕尾形态各异但又和谐统一。
竖画垂直向下,多为悬针竖,如“中”字的竖画,挺拔有力。
撇画和捺画舒展且富有变化,捺画的燕尾部分尤为精彩,像“人”字的捺画,一波三折,极具韵律感。
- 整体风格
二、唐诗与曹全碑的结合
1. 创作背景
2. 艺术价值
- 文学与书法的双重美感
- 文化传承的意义
三、曹全碑唐诗作品实例欣赏
- 原文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曹全碑隶书书写的特点
- 原文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曹全碑隶书书写的特点
- 笔画上,撇画和捺画在“秋”字中的运用很有特色,撇画短促有力,捺画舒展飘逸,形成鲜明对比。
横画在“松”字中的表现也很精彩,多横排列但不显得杂乱,每横的起笔、收笔和长度都有变化。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古诗竖版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竖版书法作品欣赏介绍古诗竖版书法的背景与特点古诗竖版书法的起源古诗竖版书法的定义与特点古诗竖版书法的应用领域古诗竖版书法与传统横版书法的比较传世名家古诗竖版书法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集序》1.笔画雄劲有力2.字体端庄秀丽3.线条流畅自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1.独特的布局设计2.墨色浓郁醇厚3.字迹刚劲有力赵孟頫:《题临安邸》1.用笔豪放洒脱2.字形独特奇特3.竖直排列增添神秘感文征明:《祭侄文稿》1.线条流畅婉丽2.书写舒展自然3.毛笔运用独到黄庭坚:《答吴子真山水诗卷》1.字体婉约清秀2.墨色浓淡相宜3.用笔灵动飘逸古诗竖版书法作品的赏析与评价线条之美1.线条的曲直与流畅2.线条的协调与错落3.线条的韵律与节奏字体之美1.字体的工整与端庄2.字体的秀丽与飘逸3.字体的独特与个性墨色之美1.墨色的浓淡与层次2.墨色的冷暖与对比3.墨色的韵味与情感布局之美1.布局的均衡与谐调2.布局的鲜明与独特3.布局的平衡与变化如何欣赏与评价古诗竖版书法作品学习古诗竖版书法的基本知识1.了解古诗竖版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学习古诗竖版书法的基本笔画与字体3.熟悉古诗竖版书法的布局与设计观赏古诗竖版书法作品的方法与技巧1.仔细观察字体的结构与笔画的运用2.感受作品中线条与墨色的变化与融合3.理解作品中布局的整体效果与内在意蕴发表个人对古诗竖版书法作品的评价与见解1.理性评价:从字体、线条、墨色和布局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2.情感评价:通过作品的意境与氛围进行主观感受3.文化评价:将作品与古诗词及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结语。
根据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书法作品50字以内
根据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书法作品50字以内
1.铸魂筑梦
2.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3.人民万岁
4.歌千秋伟业,颂百年辉煌
5.丹心向党众志成城共圆中国梦
6.共产党员要甘做孺子牛,当好人民公仆,多干实事,为百姓谋幸福。
7.指路引航中流砥柱
8.开天辟地继往开来
9.不忘初心志,永远跟党走
10.政通人和囯泰民安
11.神州千载秀,华夏万年青
12.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
13.光辉历程九十五载辉煌史,誉耀中华改地天。
抵御强权实力壮,匡扶正义重责担。
和平共处谋发展,互利双赢缔友缘。
觉醒雄狮威立起,岂容贼盗死灰燃。
14.今昔暮然回首,心潮澎湃。
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或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年代,更是在努力创新的改革开放年代;无论是在抗洪抢险还是抗击非典,以及顽固无情的抗疫当下,甘于奉献的永远还都是共产党员。
15.党是我们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是我们神州大地永远的引路人,是我们民族之魂。
我赞美“中国精神”。
南艺书法考级七级例字
南艺书法考级七级例字
书法七级命题考级内容模板
书法七级考级要求是
一、1-6级考试内容自选,可根据各教学点学习内容自行确定,7-10级考试内容为命题创作;
二、1-3级考试字数不少于10字,4-6级考试字数不少于20字,内容要求连贯成句;
三、报考1-6级的考生自选题目或临摹作品,书体不限,只需交一幅作品,报考7-8级的考生需交两幅作品,其中一幅必须是楷书,其他作品任选书体一幅(不含楷书),报考9-10级的考生需交三幅作品,其中一幅必须是楷书,其他作品任选书体二幅(不含楷书);
四、考试纸张规格:66cm×45cm或66cm×33cm;
考级需要带什么过去
带笔
想知道六级到底是一种字体还是两种
六级是一种字体,书法五种字体中一种,六级以上要加上楷书,再加一种字体。
共两种字体
第1 页共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字书法作品欣赏20字书法作品欣赏20字书法作品欣赏120字书法作品欣赏220字书法作品欣赏320字书法作品欣赏420字书法作品欣赏5一、书法用墨用水的技巧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其思想内涵和传统功力的深厚外,往往还由于其技巧运用的得当。
运用特技来取得通常情况下得不到的艺术效果,是书法艺术在新的历史生活氛围下一个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日本前卫派和少字派书法,以及中国现代派书法之所以也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是运用了一系列的特技技法。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特技的运用,应该是在不违反书法总体的创作原则为前提的。
如使用毛笔、宣纸而不是别的,也许更明确地强调的就是必须是使用毛笔一挥而就的。
这是一个极为严格且严肃的前提,不容动摇。
因此,书法特技主要是在用笔(其中包含沾墨、运笔)、用墨(其中包括使用浓淡墨、使用胶水和白矾水、使用颜料色彩等)、用纸(其中包括残破法、折皱法、重叠法)这三个方面。
?(一)用墨的特技?古代书法用墨比较单调,比较多的是枯润变化,这与古代只使用墨块磨墨和墨的质量有关。
此外,从书法作品传递的媒介看,古代没有像今天的展厅,其作品大多是自娱、或赠送,没有像如今展厅洋洋大观精华汇萃的作品展。
这些,都影响了书法在墨的运用上的艺术的追求。
当代书法艺术领域开阔了,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使墨的运用在艺术试验实践中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
?a)浓淡墨的运用技巧?书条作品中的枯润、飞白等变化,如采用浓淡墨进行处理,有着奇异的艺术效果,而作品内容的意蕴也会得到拓展。
?浓淡墨,就是利用水和墨不同的比例、利用水与墨在宣纸上聚散速度、着色度不同,使用一个笔划中或一个字一幅作品中出现过渡自然、浓淡相间的墨意。
?浓淡墨的运用,关键在于蘸墨,其次在控制水量,三是及时进行吸墨吸水处理。
蘸墨有二法。
一是蘸水,后蘸墨,具体做法是让笔在笔洗中大至洗净,撇至五成湿,然后让笔锋一侧蘸墨,马上进行书写;二是先用笔蘸墨,然后快束蘸水,即刻书写。
这种用墨法极象国画中浓淡墨的运用,所不同的是国画可以复笔,而书法绝不能复笔,必须是一挥而就,再就是运笔速度比较快,不容犹疑和迟滞。
写时还须用旧宣纸和废宣纸及时吸干,以免出现“墨猪”。
?如果是书写大幅字,笔划粗大,可用小笔沾墨抹上大笔上,使水墨相间的层次更多。
?浓淡墨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少字书法作品中字的艺术感染力,在条幅中运用,效果也很突出。
比如,我在创作大中堂条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使用浓淡墨,其中“碧空尽”三字不仅让其有大片飞白和留空,而且这三个字皆用极淡的墨,在展览中深受观赏者喜爱。
我的另一幅作品《虚融淡泊》亦使用了浓淡墨,让大量的水将墨推至笔划与笔划间沉积,较成功地突出了书法内容中超脱飘逸的情境。
?b)墨底白字的效果取得?墨底白字在书法作品中已常被书家所喜用,因为这本身既有“拓味”又得帖的肌润。
具体做法有二。
一先用白矾水(按1∶8 左右的比例调成)写到生宣上,待其干透后,再用墨涂其背面,自然得到这种黑底白字的效果。
二是用广告粉写到生宣上,再用墨涂前面,也可以得到相同效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用广告粉书写,由于干后粉末剥落,字面有残缺感,这对于追求古拙味当然有利,但在书写时由于水粉化散效果不如稀薄的矾水,所以字体显得较为干涩。
总之各有千秋,书者可根据内容和艺术需要选择,另外,底面着墨时亦可调入色彩,以增加异味。
c)胶墨的运用?胶墨主要是用于淡墨创作中。
有些作品,如想全部使用淡墨时,便可以使用胶墨法来取得色调比较一致的淡墨效果。
上面曾说的浓淡墨法,只适合有浓淡变化的创作中,如果用于淡墨作品创作,恐有难处,因水太盛,不好控制,而且一些较细腻的笔道,淡墨不易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较高级的胶水用水加以稀释,再调入适量的墨汁,这样,书写时便很少遇到使用水墨时笔划化开太快、难以控制的问题了。
?d)宿墨的利用?宿墨的利用,有时可收到意外效果。
墨洗中的一得阁的宿墨,墨与胶质及水三者呈分离状。
撇开表而浮水后,可作大字,其水印干后有沉迹,似淡墨,呈环状。
笔画中部,则可呈焦墨效果,宿墨色亚,也别有风味。
?(二)用水的特技?中国画素来有水墨画之称,犹为讲究水的运用,似乎还以水为先。
然而,传统书法却很少重视水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
其实,在书法创作中充分发挥水的活性、柔性和稀释作用,可大大增强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上述所介绍,浓淡墨中对水的运用,就是其中一例。
在创作过程中,还可以有如下的特别用途。
?泼水法?生宣吸水、散墨,根据这一特性,在使用浓淡墨进行创作时,可在书写完毕后,对需要继续大面积扩散的笔划,可使用泼水法,即用清水泼下,使笔划上的墨迹,再次散化。
?喷水法?作用和步骤与泼水法相同,只是为了更便于控制、或局部需要作此处理的,可使用喷水法。
喷水可使用喷枪(如烫衣的喷壶、杀蚊虫的喷筒和喷罐甚至用嘴)有目标地喷洒清水。
?使用泼水法,笔画边沿会依低纹的粗细呈现墨迹的散射状,肌理一般比较均匀细腻;使用喷水法,字迹边沿除呈扩散状外,还呈现星星点点浓淡不一的点状墨团,亦别有味道。
?洒水法?同样的用清水,或使用喷松枪,或用手洒,只是为了区别时序的先后,故特别用“洒”宇。
洒水法的水是在书写之前,先把水洒到生宣纸上,其未干时即在纸上书写,以求得别的散墨效果的用水法。
用洒水法所得的散墨效果是不规则的,字迹比较模糊以至残破,粗磊的笔划中如有水滴先于书写前,其处便出现隐隐约约的水印。
?笔者使用洒水法创作过一幅作品,这幅作品在多次展览上皆受到注意和观众的反复玩味,艺术效果甚佳。
?这幅作品字心为60cm,浓墨大字字面为“聪明一世”,后面分别用淡墨篆书写着“糊涂、糊涂、湖涂,误人、误人、误人”,“莫莫莫、错错错”,此外还有大小不一,顺序不一,模糊不清各种小字,诸如“卿卿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难得糊涂”、“不如糊涂”等等。
在四个大字“聪明一世”中,其中由于“一世”二字是用了洒水法处理,显得有点“糊涂”。
我的整个构思是这样的:这是一张人生答卷,观众完全可以从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思想层次上去理解我的这个作品。
“聪明一世”,是谁都希望的,是好事,但事实上不可能,理想和现实存在矛盾。
从另一个角度看,聪明一世未必是好事,也许是一种错误,人不能太精明,太算计了,君不见“反算卿卿性命”的先例、古训?由上可见,这样的内容,有点“非要这种形式不可”的味道了。
?矾水特效?白矾、其化学学名为金属硫酸盐含水晶体,具有沉淀水污的功用。
当然,我们也不用管这么多,只要知道它在宣纸上的奇异作用就行了。
?我们知道,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据说熟宣即是用矾水漂过的宣纸。
矾水的奇效,在墨法特技一节中有所涉及,即用来取得墨底白字的效果,可见其有隔阻墨色的作用。
?用矾水喷洒、滴淋生宣,使其成为生熟相夹的生熟宣,可得其效。
请看后面作品选“虎”字。
?这幅作品是我前年创作的经过多次展览,均引起观众和书画家们的兴趣。
这幅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结字。
几千年来,草书的“虎”,均是直写成“虍”,而这个“虎”变立写为卧室,而有点俏形,形如一头受困笼中的卧虎,仰天长啸,悲苍而雄浑。
二是墨色的奇特效果:浓淡墨自然聚散,其迹酷似虎斑。
这是我用了“酷似”二字,我想凡,无不同意我的这种说法的。
其斑纹的细腻,也是工笔画家们大为赞叹的。
?我就是运用喷洒矾水和喷水法及浓淡墨法获这种艺术效果的。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以2:8 的比例开矾水,即二分矾八分水,还可以再稀释些。
选安徽单生宣或都安生宣,用矾水均匀地喷洒在纸在背面(最好选用手枪式塑料喷壶喷洒),干润面积比例为3∶2,待其干透,最好晾至一个对时。
创作时有矾水的一面朝下,即着墨还是在宣纸的正面。
书写时以浓淡墨沾墨法沾墨,但要明显增加水量,增至不过滴垂为止,急就而书,紧接着大量喷洒清水,使水墨浮于纸上,自然化开,但要注意不要用宣纸吸墨,以免影响墨色的光泽,宁糊勿墨死。
?除了均匀的喷洒外,还可以有点滴法、画格法,联合法等多种,书家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尽情发挥。
这里我再选用几幅本人的个人书法展览作品引作例子。
?有一幅“井”字。
这个字下面有一行落款:“这个字是一笔写成的你可能不信也不敢问是吗?”这幅作品在展厅里常引起围观,人们常常为其究竟为何字争论推敲,莫衷一是。
其实这是个方方正正清清楚楚为“井”字,应该说是不该有什么疑义的,但观赏者却被我的落款(应该说还有那奇特的墨色效果)弄糊涂了。
我创作这幅作品出于几点隐衷;其一,是想利用观众的心理直接取得一种幽默风趣的展厅效果。
使作者和观赏者形成一种必然的对话,开个玩笑,达到一种契;其二,是针对那么一种心理,人在简单的事物面前往往反而会迷惑和动摇,明眼的事物,自己本来已认清的事物,往往犹豫甚至不敢认了;其三,井字是一个稳架结构,我以为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思想观念方面的值得反思的一种状况。
?创作这幅字,我先用矾水在单宣背面打方矾,打格使用锋宽二十毫米的油画笔,然后再乱洒几处。
干后复正纸面,一笔写成井字,紧接着使用喷枪喷射“井”字的两个横划,有时直喷浓墨处,使之化开,时而喷字迹外沿洁白处,让水诱导墨锋。
这样,一幅浓淡墨层次丰富、墨色走向有方有圆有散射的作品“便形成了。
其墨迹自然形成的方砖镶嵌的效果,突出了字义本来的内涵。
内容和形式是相统一的。
?另一幅“飘”。
原作为大中堂,用整幅四尺宣写成。
如看原作,其中“风”字的笔道呈几处明显的刀刻斧凿的规整深沟,极富金属味,但又明显不是画出来的。
还有一幅“寿”,此字中含三个字:“春长寿”,或“千年寿”,这是结字技巧,用墨方而也颇值玩味,即有几处呈圆形或弧状散墨痕迹。
这两个字都是预先用了矾水点画宣纸背面的结果。
?食盐吸水法?反食盐洒在刚写成的字迹上,利用食盐吸取空气中水分的特性,亦可收到特别的墨色效果。
我有一幅作品《熊》,就是使用了撒放食盐的手法,使整个“熊”字呈很肖似的毛质感。
作法是:在墨迹未干时撒上些许食盐,如需放射状的效果,便在笔划中间撒让较密集的一堆。
当然,我的那幅《熊》,除使用食盐外,还使用了滴洒矾水的技法。
?(三)用纸的特技?纸的处理,也是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纸的处理对墨色效果影响甚大。
?一法:抓皱。
写前反纸团起抓皱,稍加摊平即可作书;也可以随意在裁好的纸上抓皱几处,抓皱的纸因出现凹凸状,笔锋过去,凸处着墨,裱托后字迹自然显斑驳状。
使用浓淡墨重笔书写,凸处先着水墨,凹处后着水墨,由于浸化时机不同,便会形成自然的效果,可得到特殊的笔画肌理感。
?此外,我故意在上面用烟头烧出几道窟窿,溅上几滩宿墨,使书面显出狼藉感。
整个字面俨如一个伤痕累累困兽犹斗的壮士的英姿。
这幅作品在展厅中犹得在经济领域中苦斗的厂长、经理们青睐。
?三法:叠写。
一张纸叠成二层,重笔写下,使上下两纸出现一模一样的字迹。
这个难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