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类题一:古诗词填空醉里挑灯看,________半醒半__乘__来天阶___处时,_____。

梦远____江眠.答案:病树前蛇__灭鲛日___未__---客孤帆__点__烟笼____.题二:古诗词连线A. 春晓 1. 春眠不觉晓,B. 静夜思 2.明月照__林,C. 凉州词 3.床前明___月__是__天D. 登鹳雀楼 4.大漠__沙如浪,E. 月下独酌 5.白日依_山尽__如____答案:A-3, B-1, C-4, D-5, E-2.二、经典故事类题一:填空题孟母三______,为子擇______游学___显,一名把___藏答案:孟母三迁,为子选择邻。

游学有方,一名把盏藏。

题二:判断题据说古时候,有三英战______的故事。

对()错()答案:对三、古代典籍类题一:论述题请简要阐述《三字经》中的教育观。

答案:《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以清晰简练的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历史、地理等知识传递给孩子们。

《三字经》强调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它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对师长的尊重和敬重,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善良。

这些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二:选择题下面哪部古代典籍的作者是司马迁?A.《诗经》B.《论语》C.《左传》D.《史记》答案:D.《史记》结语:以上是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的小学部分,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培养。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诗经》中的“风、雅、颂”?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学D. 合作答案:A7.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谦虚B. 诚实C. 勤奋D. 好学答案:B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哪种教育精神?A. 耐心B. 恒心C. 爱心D. 责任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答案:温故而知新3. “______,小人喻于利”是《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美。

答案:君子成人之美5. “______,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6.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

答案:君子慎独7.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许。

答案:君子不器8.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许。

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精选10篇)

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精选10篇)

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精选10篇)1.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一 1.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4.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二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B、圆明园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表意字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3.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三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4.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四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B、书法2、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A、孙武B、孙膑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B、不能5.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五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B、阳文印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A、王维B、王勃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B、锣6.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六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A、范仲淹B、文天祥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干B、戈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A、花旦B、青衣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7.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七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3、文学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8.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八 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9.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九 1.《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反客为主2.“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3.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5.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0.儿童国学常识题及答案篇十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全新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题,满分125分。

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开头?A. 人之初,性本善B. 人之初,性本恶C. 人之初,性相近D. 人之初,性相远...2.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颜之推D. 司马光...3. 以下哪个是《论语》中孔子的名言?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三人行,必有我师...4. 以下哪个是唐代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辛弃疾D. 李清照...5. 以下哪个是《西游记》中的角色?A. 猪八戒B. 沙僧C. 白龙马D. 蜘蛛精...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题,满分100分。

6. 《孟子·告子下》中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下哪个词可以填入空格?...7. 《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9. 以下哪个是《增广贤文》中的名言?...10. 以下哪个是《道德经》中的名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满分100分。

11.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12.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13. 请简述《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14. 请简述《庄子》的主要内容。

...15. 请简述《增广贤文》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5题,满分100分。

16. 请论述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17. 请论述你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18. 请论述你对中国地理的了解。

...19. 请论述你对中国诗词的认识。

...20. 请论述你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了解。

...希望这份题库能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国学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祝大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国学知识竞赛题库15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国学知识竞赛题库15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国学知识竞赛题库15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月亮-姻缘-美女-太阳答案:月亮2. 王先生的QQ 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新婚-搬家-妻子生了个男孩-考试通过答案:妻子生了个男孩3.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左手在外-右手在外-双手交叉-双手握拳答案:左手在外4.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忠耿正直-刚愎自用-奸诈多疑-卑鄙无耻答案:忠耿正直5.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浑水摸鱼-反戈一击-笑里藏刀-反客为主答案:反戈一击6.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窗户-卧具-井上的围栏-门答案:井上的围栏7. 1932 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最合适的是?-周作人-胡适之-郁达夫-唐三藏答案:胡适之8.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答案:元宵节9.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隔岸观火-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答案:破釜沉舟10.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萧答案:肖1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辛弃疾-李清照-苏轼-柳永答案:李清照12. 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答案:《弟子规》13. 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4.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颐和园-圆明园-拙政园-留园答案:圆明园15.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天干”有10 个,“地支”有几个?- 10 个- 12 个- 14 个- 16 个答案:12 个16. 下面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挂香包-插艾蒿-登高采菊-喝雄黄酒答案:登高采菊17.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十五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答案:二十岁18.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文章-书法-绘画-雕刻答案:书法19. 河姆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答案:长江流域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300 首- 305 首- 310 首- 315 首答案:305 首21. 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能-不能答案:能22.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面部表情-舞蹈动作-器械表演-武打技艺答案:舞蹈动作2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谁时的诗句?-李白-高适-孟浩然-杜少府答案:杜少府24.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牛郎和织女-唐明皇和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周瑜和小乔答案:唐明皇和杨贵妃2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怀疑精神-辩证法思想-唯物思想-唯心思想答案:辩证法思想26. 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品德高尚-子孙成群-长寿富贵-金榜题名答案:长寿富贵27.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答案:杜甫2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答案:《岳阳楼记》29.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老子-荀子-庄子-孟子答案:荀子30.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家弟家妹-舍弟舍妹-息弟息妹答案:舍弟舍妹31.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起义-黄巾起义答案:陈胜吴广起义32. 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王维-王勃-李白-孟浩然答案:王勃33.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鼓-锣答案:锣34.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朱淑真-秦良玉-李清照-蔡文姬答案:李清照35. 古人用“豆蔻”指女子多少岁?-十三岁-十六岁-十八岁-二十岁答案:十三岁36. 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答案:杜甫37.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期颐-耄耋-古稀-知命答案:期颐3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答案:泰山39.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朋友-学生-病人-老师答案:学生40.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21 点至23 点- 23 点至凌晨1 点-凌晨1 点至3 点-凌晨3 点至5 点答案:23 点至凌晨1 点41. 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通报消息-娱乐健身-装饰答案:通报消息42. “陛下”是古代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宫殿的台阶-天的别称-玉玺答案:宫殿的台阶43. 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京剧-黄梅戏-昆曲-越剧答案:昆曲44. 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纪效新书》答案:《孙子兵法》4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答案:孟子46. 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咫-尺答案:尺47.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草书-行书-楷书-隶书答案:隶书48. 吃年糕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伍子胥-范蠡-屈原答案:伍子胥49.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青铜器-药材-墓碑-竹筒答案:药材50. 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玄-皂-苍-青答案:苍51.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文章书画稿费-替人研磨墨汁-为人作序答案:文章书画稿费52.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什么?-下棋-战场-戏台答案:戏台53.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答案:重量54. 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丝-竹答案:竹55.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哪位人物?-辛弃疾-庞统-宋玉答案:辛弃疾56.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大都-中都-上都-燕京答案:上都57.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位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A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部经典中的内容?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易经》B.《诗经》C.《尚书》D.《礼记》答案:A7. “仁者爱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核心思想?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8. “君子慎独”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A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下哪部经典中的内容?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不厌,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诲人不倦2. “不以规矩,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不能成方圆3. “君子坦荡荡,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小人长戚戚4. “知者乐水,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仁者乐山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必先苦其心志6. “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小人之交甘若醴7. “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患不知人也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出自《孟子》。

答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 “君子和而不同,______”出自《论语》。

小学国学知识一百道题附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一百道题附答案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答案:B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答案:B
25、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
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答案:D
26、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道、法、师
答案:B
27、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答案:A
11、郑谷有诗曰:
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答案:C
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A、周
B、元
C、商
D、夏
答案:C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
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
D、刘禹锡
答案:A
34、“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
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______”。

答案:仁爱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答案:关雎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名言,体现了他对于______的态度。

答案:学习5.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复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兵书?A.《论语》B.《孙子兵法》C.《诗经》D.《史记》答案:B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

C.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张扬,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D. 比喻人的行为和成就,即使不自夸,也会被人们所认可。

答案:C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静夜思》B.《将进酒》C.《庐山谣》D.《赠汪伦》答案:A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A.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

B. 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纸上谈兵是无用的。

D. 学习要结合实际。

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呼唤子女时,子女应立即回应,不得拖延,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谦虚的态度。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教诲?请解释其含义。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学问。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 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3. 丝绸之路是哪两个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

4. 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思想家?- 孔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

第二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 A. 杜甫- B. 鲁迅- C. 毛泽东- D. 梁启超- 答案:A2. 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小说?- A. 《水浒传》-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答案:B3.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 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 D. 成都- 答案:B4.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A. 国庆节- B. 情人节- C. 圣诞节- D. 愚人节- 答案:A5. 以下哪种食物是中国的传统美食?- A. 披萨- B. 寿司- C. 烤鸭- D. 汉堡包- 答案:C第三部分:填空题1. 中国的首都是__北京__。

2. 中国的国花是__牡丹__。

3. 《论语》是__孔子__的著作。

4. 中国的传统戏曲有__京剧__、__豫剧__等多种。

5. 中国的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__6380__公里。

以上是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祝你好运!。

尽在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尽在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尽在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试题二:《论语》是谁的著作?
答案:《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和
论述的著作。

试题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试题四:中国的国鸟是什么?
答案:中国的国鸟是丹顶鹤。

试题五:《红楼梦》是谁写的?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试题六:中国的最长河流是哪条?
答案:中国的最长河流是长江。

试题七: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答案: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试题八:中国的最高山峰是哪座?
答案:中国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试题九: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答案: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试题十:中国的国家动物是什么?
答案:中国的国家动物是大熊猫。

以上是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学知识。

2023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90题及答案

2023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90题及答案

2023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90题及答案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家学派创始人。

A.道B.法C.儒D.墨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O1.300首8.305首9.200首10315首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O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OA.管仲B.孟子C.陶行知D.孔子1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A.伏羲B.仓颉C.黄帝D.炎帝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OA.孔子B.屈原C.孟子D.老子16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A.下棋B,射箭C.武术D.驾车9,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O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孝经》《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0,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一日之计,在于清晨[1,C2.B3.B4.C5.A6.B7.B8.D9.D10,D]∏∙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

A.《陌上桑》B.《长歌行》C.《木兰诗》D.《子夜歌》1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老子》D.《易经》13.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4.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A.子路B.子张C.子贡D.颜回15.“耳顺”代指什么年纪?OA.四十岁B.五十岁C.六十岁D.七十岁16.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O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7.《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古文】《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

A. 子罕言利\B. 予欲无言\C.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D.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答案:C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的。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得道”的境界。

2. 【古诗】下面哪首诗是白居易的作品()。

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送元二使安西》\D.《望月怀远》答案:C解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白居易的作品,该诗描写了送别好友远行的情景,表达了牵挂和祝福之情。

3. 【中国古代人物】下列哪位是唐朝著名诗人()。

A. 李白\B. 苏轼\C. 陆游\D. 纳兰性德答案:A解析:李白是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著名,被誉为"诗仙"。

二、填空题1. 【词语解释】下列词语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A. 魏晋\B. 佛教\C. 孙中山\D. 春秋答案:D解析:春秋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2. 【成语翻译】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燎原”是指()。

A. 开始燃烧\B. 蔓延\C. 燃烧完毕\D. 熄灭答案:B解析: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迅速扩大和蔓延。

三、问答题1. 【儒家思想】请简要解释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答: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强调人之为人,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做人的道理。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学习、教育和进修,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追求“仁”的境界,实现自己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四、解答题试题:下面列举了几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请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对应的姓名和主要贡献。

1. 【姓名】他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______篇。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1. 学而2.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 离娄4. 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

二、选择题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想要别人对自己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B.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C. 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容。

D. 要懂得换位思考。

答案:1. A2. B三、判断题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一样,不断努力,永远不停止。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论语》。

()3. “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的意思是礼的运用,和谐最重要。

()答案:1. 正确2. 错误(出自《孟子》)3.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是什么?答案:1.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多重含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

五、论述题1. 请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的递进关系。

首先,个人要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和睦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4.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A. 守株待兔B. 画饼充饥C. 掩耳盗铃D. 杯弓蛇影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学生C. 老师D. 朋友答案:B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将进酒》D. 《望岳》答案:A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仁爱B. 忠诚C. 孝顺D. 礼仪答案:A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道德经》C. 《论语》D. 《大学》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中的一句话。

答案:《论语》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

答案:《荀子》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王勃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答案:《望岳》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李商隐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

答案:《论语》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宋代词人写的。

答案:岳飞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写的。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六书”之一?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指事答案:A. 象形解析:“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象形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通过图形来表示事物。

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是谁的作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王安石答案:B. 孟子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孟子对人性善恶的论述。

3. 以下哪个诗人的号是“东坡居士”?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 苏轼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二、填空题1. 《弟子规》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的空缺处应填入什么?答案:修身解析:这句话的完整版本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弟子规》。

2. 《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后面的姓氏是?答案:周吴郑王解析:《百家姓》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姓氏诗,其中“赵钱孙李”后面紧接着的姓氏是“周吴郑王”。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仁”的含义。

答案:《论语》中“仁”的含义广泛,主要包含了爱人、敬人、诚信、宽容等多重道德规范。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

2. 请简要介绍《千字文》的作者及其背景。

答案:《千字文》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陈思王萧统。

萧统为了给他的儿子们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从王羲之的字帖中挑选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请人编排成文。

这就是《千字文》的由来。

四、论述题请论述你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三字经》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孟子的人性善恶观。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们在出生时本性相近,但随着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会逐渐产生差异。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篇一」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B)。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鬟花黄3.古时,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B)A.面北为尊,面南为卑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4.成语“勾(钩)心斗角”原本形容(C)。

A.音乐动听B.人有谋略C.建筑精巧D.官场险恶5.下列古代称呼中,哪个是称呼自己的?(A)A.不才B.足下C.兄台6.战国思想家荀子是(A)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C.墨家D.名家7.下列传统节日中,(D)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8.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9.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B)。

A.伍子胥B.勾践C.夫差11.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指的是(B)。

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1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C.渔舟唱晚13.《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A.20B.30C.40D.501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1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1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1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1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1. 请填空:《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习并经常复习,不也是快乐的吗?B. 学习并经常练习,不也是快乐的吗?C. 学习并经常实践,不也是快乐的吗?D. 学习并经常思考,不也是快乐的吗?答案:A2. 以下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3.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B. 母亲应该经常搬家。

C. 孟子的母亲非常勤劳。

D. 孟子小时候很顽皮。

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C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没有规矩,就无法画出完美的图形。

B. 没有规则,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秩序。

C. 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事物的好坏。

D. 没有规律,就无法预测事物的发展。

答案:B7.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卧龙”?A. 诸葛亮B. 曹操C. 刘备D. 孙权答案:A9.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出自哪位诗人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答案:C。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五经》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道德经》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_________教育的经典读物。

答案:启蒙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它强调了人的本性是_________。

答案:善良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

答案:虚心学习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农民_________的同情。

答案:辛勤劳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立即回应,不要拖延。

它教导我们要尊敬父母,及时回应父母的召唤,体现了孝顺和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效仿天道,不断自我努力,追求进步,永不懈怠。

它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四、阅读理解题(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答案:李白2. 诗中“床前明月光”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古诗词1.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答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古诗?答案:《登鹳雀楼》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杨炯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杜甫的哪首诗的开头?答案:《登高》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唐代诗人的名句?答案:孟浩然二、古代文言文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谁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答案:文天祥2. “岂因祸福避趋之,岂因寒暑避让之”是唐代哪位文学家的名言?答案:韩愈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哪位唐代诗人的名句?答案:刘禹锡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哪位古代名臣的名言?答案:范仲淹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哪位明代文学家的作品?答案:徐霞客三、古代典籍1. 下列哪一本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答案:《红楼梦》2. 是谁创作并主持编纂了《史记》?答案:司马迁3.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部中国古代对联的上联?答案:《滕王阁序》4. 是谁写下了《孙子兵法》?答案:孙武5. 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收录在哪部古代文学作品中?答案:《全唐诗》四、古代历史名人1. 是谁被尊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创始人?答案:孔子2. 下列哪位古代君主统一了中国?答案:秦始皇3. 是谁创立了唐朝?答案:李渊4. 被尊为“农业之神”的是哪位古代人物?答案:黄帝5. 以下哪位古代人物被尊为“书圣”?答案:王羲之以上就是小学国学试题题库及答案的内容。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文言文、古代典籍以及古代历史名人,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国学常识100题,附答案

小学国学常识100题,附答案

小学国学常识100题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__________。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1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300首
B.305首
C.200首
D.315首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谁的名言?(A)
A.管仲
B.孟子
C.陶行知
D.孔子
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
A.伏羲
B.仓颉
C.黄帝
D.炎帝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 C.孟子D.老子
6.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
B.射箭
C.武术
D.驾车
7.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
B.《长歌行》
C.《木兰诗》
D.《子夜歌》
8.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老子》
D.《易经》
9.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