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金属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教案
电阻教案内容

课题14.1电阻课时 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改变电流大小的两种途径.
2.知道影响金属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
学重点与难点1. 通过实验感知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两个因素
2. 究电阻大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形成电阻的初步概念.
3.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
具
小灯泡、电源、金属丝、开关、铅笔芯
教学过程互动与反馈
一. 复习回顾
1.通常导线是用铜或铝制成,为什么不用铁呢?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Ω=KΩ=MΩ;30 M
Ω=Ω=KΩ
3.做一做:如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
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塑料笔套、玻
璃棒(球)、小刀片、等接到M、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进入新课
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初中电阻定律教案

初中电阻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 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 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电阻定律。
2. 掌握欧姆定律。
三、教学难点1. 电阻率的概念。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媒体1. 干电池组。
2. 电键。
3. 电流表。
4. 电压表。
5. 滑动变阻器。
6. 电阻丝若干条。
7. 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大小是否与电压和电流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定律。
2.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因素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并定性判断其函数关系。
3. 设计实验(1)提出问题:如何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的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教师点评实验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4. 进行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电阻丝的电阻。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电阻定律(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的关系。
(2)介绍电阻率的概念,解释电阻率与温度、材料的关系。
6. 学习欧姆定律(1)引导学生探究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2)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 应用欧姆定律(1)学生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点评,总结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8.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了解了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电阻率的概念。
请大家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理解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教材2023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第三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课件

探究一 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公式 R=ρSl 是导体电阻的决定式.下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铁块,若通过 电流 I1,则 R1=ρbac;若通过电流 I2,则 R2=ρacb.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 2.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 液.
欧姆
R=ρSl
欧姆·米
【典例2】 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 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 度计 解析:电阻率跟材料有关,它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跟导体的长度、
(2)探究原理: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串联连接在电 路中,电流大小相同,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之比都相等. (3)探究思路: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因素中,b、c、d跟a 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比较b、c、d与a的电阻关系. (4)探究结果: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的材料 也有关.
两根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它们的长度之比为2∶3,则它
们的电阻之比为( )
A.2∶3
B.3∶2
C.4∶9
D.9∶4
解析:根据 R=ρSl 知当 ρ、S 相同时,R 与 l 成正比,故 A 正确. 答案:A
学 习 1.知道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掌握电阻定律. 小 2.知道电阻率概念,知道常见金属导体电阻率的大小顺序 结
3.电阻定律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规律.
4.R=ρSl 与 R=UI 的比较.ຫໍສະໝຸດ 项目R=ρSlR=UI
意义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也是电阻 电阻的定义式,R 与 U、I
《导体的电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6节导体的电阻教案《导体的电阻》教案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导体电阻的决定式。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及其表达式。
2、了解电阻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单位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两种研究方法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提高科学分析、提炼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经历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两个过程,体会物理规律的严密性。
3、通过介绍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及相关应用,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科学技术相联系的意识。
4、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用具自制电阻定律示教板及相关器材,日光灯灯丝,酒精灯,电池组,电键,导线,多媒体。
四、教学流程【新课引入】开门见山,由问题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6节导体的电阻。
首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评价方式是………,希望同学们有精彩的表现。
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根据电阻的定义式IU R ,导体的电阻R 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 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生:“不对”师: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初中我们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而且还有一个半定量的结论: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新课教学】师:本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导体电阻与决定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探究的办法有两种: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首先看理论探究,根据预习哪个小组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电阻R 与长度L 的关系?(机会一次)(在预习学案中已经有专门的铺垫、要求和训练)生:………师补充:(条件)师:第二次机会:电阻R 与横截面积S 的关系生:………师:理论探究的结果是:………,数学表达式:………理论探究的结果能否经得住实验的考验呢?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教案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例:超导列车)
提问】从刚才介绍的研究中,你觉得哪些因素会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呢?
】
【提问】1.用什么办法来判断被测导体的电阻是相同或不同?
低温
常温
铝丝
分析结论【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
电阻越小.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定性了解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课后作业1、《伴你学物理》 2、阅读书后阅读材料
教学反馈在循序渐进的设问下,学生对实验表格的设计效果很好,对于控制变量之一研究方法的掌握考察较为理想.
备注。
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核心素养:通过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超导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责任。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提出问题开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细致的操作收集证据、经过分析总结出结论、然后交流和评估研究结果。
在引课时,通过演示前后两次灯泡亮度的不同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电阻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还可以通过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判断电阻的大小,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活动做了铺垫。
有意降低了实验设计的难度,使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将重点放在控制变量法的设计上。
学生在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时,长度与材料,横截面积根据提示容易想到,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很难想到,因此由教师通过上节课的知识“温度变化是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的实验图进行提示,这种引导也为后面学生验证“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怎样选择器材做了一点暗示。
关于验证猜想的材料的选择,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粗细不同的2B铅笔芯”与“粗细相同的铅笔芯与铜芯”以及“灯丝完好的日光灯芯”作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效果非常显著,而且材料很容易收集。
所以本节课提供这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显著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更好的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在实验时以完成填空的形式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难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不太理解的现象,实验结束时,通过教师设计的“交流讨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知道如何注意一些细节以及怎样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探究方法与探究结果的掌握情况。
导体的电阻教案

导体的电阻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理解导体电阻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电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4、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11 教学目标阐述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导体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熟练掌握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欧姆(Ω)、千欧(kΩ)和兆欧(MΩ)之间的转换。
深入理解电阻定律,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 R =ρL/S(其中 R 表示电阻,L 表示导体长度,S 表示导体横截面积,ρ 为材料的电阻率)。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12 教学重难点分析121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电阻定律的表达式,明确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让学生掌握电阻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与电阻相关的实际问题。
122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控制变量、测量误差等。
同时,对于电阻率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材料的导电性能与电阻率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选择13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导体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和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及其具体关系。
2.了解材料的电阻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单位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理论分析,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两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科学分析、提炼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经历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两个过程,领略科学研究的双重性。
3.通过介绍电阻率跟温度变化有关,体验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和流程1、教法: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控制变量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教学流程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和复习引入知识回顾: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欧姆是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一规律的?2、由欧姆定律I=U/R 可知 R=U/I ,有人这样说:“R 与U 成正比,R 与I 成反比。
”对吗?3:给你电流表和电压表如何测其电阻?创设情境:分析电阻的影响因素探究导体的电阻和长度L、横截面积S、材料的关系。
实验探究理论探究探究电阻和长度L、横截面积S的关系。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伏安法测电阻 R与L成正比,与S成反比电阻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物理意义电阻率ρ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应用创设情境:既然导体的电阻跟U 、I 无关,那么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看ppt 展示图片:观察后思考:你知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过渡:导体的电阻由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长短、粗细、材料等有关。
这是同学们的结论,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求解决的问题。
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

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一)、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实验分析:①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例.有甲、乙、丙三根铜导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常温下电阻最大的是____,最小的是______。
例.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 和___ _。
导体的电阻还跟____有关。
例1当我们在A、B之间接入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接通电路后,可通过______或________来判断所接入导体的电阻大小情况。
电流表示数越____或灯泡越____,表示所接入导体的电阻越小;反之,则电阻越大.例2如右图所示,A和B分别是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锰铜线和镍铬合金线,MN间接入A并接通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接人B并接通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 A,这表明A的电阻较_____,同时说明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有关。
例3某工人在架设动力线路时,觉得不够安全,就把两条导线并在一起当作一条使用,这样连接后导线的电阻比原来____;在连接某一处线路时,由于导线不够长,他又把两段导线连接起来使用,这样连接后的导线比连接前每段导线的电阻都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例4在A、B两条不同导线的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关系是IA<IB,则A导体的电阻____B导体的电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

第四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知识建立,品尝成功喜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热情。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实验与课件(四)、教学预设:【复习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导电能力的差异这说明什么?--说明各种材料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材料【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生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
一、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控制导体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用镍铬合金导线EF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表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粗细(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2内.表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越细(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三、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研究当导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沪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第1节。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实验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实验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编排在学生学习和了解了一些简单电路、电流和电阻等知识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学会实验变量的控制。
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并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应用的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能从实验结果定性的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材料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和利用实验探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
学法: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准备:电源、灯泡,导线,电流表、开关、酒精灯、日光灯灯丝、示教板(锰铜、镍铬丝)。
三、实验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家庭输电线一般用铜制成,为什么不用铁?家里安装的电线为何比总电线细?通过前面电阻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答案,是与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
生活中对电阻大小要求不同。
《导体的电阻》教案

《导体的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大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3)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电阻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了解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阻概念的建立。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扇、电视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在工作时电流的大小是否相同。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用电器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的电流大小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导体的电阻。
2、新课教学(1)电阻的概念首先,给学生展示一段长度、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让学生发现,对于相同的电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
接着,向学生讲解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然后,介绍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可能会提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导体的电阻》参考教案

导体的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
2.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以及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高压输电线为什么做得这么粗?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既然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连接电路:2.数据处理:方法(1)直接观察(2)图像法结论: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kU3.确定常数k:教师提问:(1)为什么说常数k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2)常数k反映了导体的什么性质?(3)用常数k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方便吗?(4)怎样改进才能方便地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学生回答:略【过渡】引出电阻这个物理量。
二、新课教学(一)电阻1.引入目的: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度量方式:R=UI强调:比值法。
测量式。
R与U、I无关。
3.决定因素: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4.矢量标量:标量5.单位换算:Ω(SI)1Ω=1V/A1MΩ=103kΩ=106Ω6.测量方法:伏安法等。
7.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I=U R(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教师: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同学们想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你为什么觉得和这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和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
教师:为什么你猜测和这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初中阶段我们定性的知道导体的电阻和这些因素有关,并且知道L越大,R越大;S越大R越小。
①长度(其他因素一定,长度变长,电阻变大)②横截面积(其他因素一定,面积变大,电阻变大)③材料(其他因素一定,材料不同,电阻一般不同)④温度今天咱们就来定量的研究导体和这些因素的关系。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

课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2、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过程与方法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回顾: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有关电阻的内容。
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电阻单位:欧姆(Ω)二、知识精讲常温下导体的电阻从生活中观察,会发现常见的导线多是铜芯或铝芯,而很少用铁芯、有的导线芯比较粗、不同规格的灯泡,有的灯丝短,有的灯丝粗些,有的灯丝细些等等这些很多,而把它们接入电路中,最后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了它们的电阻不同,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电阻的大小呢?现在我们来做实验来探究一下有哪些因素是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的。
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可能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设计实验:1、器材:电流表、灯泡、锰铜、镍铬2、思考:①如何“显示”电路中电阻的大小?②用什么物理方法探究?③如何设计记录表格?既可比较灯的亮暗,也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比较电阻大小实验表格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再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观看视频和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再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观看视频和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公开课(教案)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了解导体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以及超导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确认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流均无关。
教具准备电流表,电源,导线假设干,开关,小灯泡,长度及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等。
新课引入从生活中观察,会发现常见的导线多是铜芯或铝芯,而很少用铁芯;有的导线芯比较粗;不同规格的灯泡,有的灯丝粗些,有的灯丝细些等。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猜想交流:因为电阻不同。
教师提问:那电阻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知识点一常温下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2.猜想: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猜想: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有关。
3.制定方案:(1)如何判断导体的大小。
小组讨论后答复:可观察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
(2)列出所需的器材,画出电路图。
器材:导线,电流表,开关,电源,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各一根,粗细相同但长度为原来一半的镍铬合金丝一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为原来2倍的镍铬合金丝一根。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步骤:①把两根材料不同,粗细、长度相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
②把两根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1电阻【教学目的】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理解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率的概念【教学媒体】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教学安排】【新课导入】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
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1. 实验探究(1)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2)设计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
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
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
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
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和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
尽可
能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六、教学流程
情景 演示音量开关
设问:决定电 阻 大小的 因 素有哪些?
活动 1 猜想
电阻跟长 度的关系
活动 2 设计实 验方案
活动 5 学生实验 2
活动 3
学生实 验1
活动 4
交流、归 纳
电阻跟横 截面积的 关系
1、演示:音量开关改变声音 响度 2、设问 1:音量调节是靠改变 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电 流,那么又是怎样来改变电阻 大小呢? 3、引入主题 1、设问 2:请猜想一下, 决定 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 2、巡视 3、引导学生对猜想的诸多因 素可能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集 中提出要研究的因素。 1、设问 3:要研究一个物理量 与诸多因素是否有关时应该 采用什么方法? 2、设问 4:如何来观察比较电 阻的大小? 3、巡视指导学生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分组进一 步探究: 电阻大小 还跟温度 定性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
介绍超导 现象
学生观看 ppt 了解超导体的 发展前景
设问 4:电阻的大小是否还跟 其他因素有关呢?
利用 ppt递进式的设问来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的愿望
通过了解科学的前沿 来拓展知识,激起学 习科学的热情
交 流分 析、归纳 实 验结 果:电阻 大小与导 体 的长 度,横截 面积和材 料的定性 关系
1、学生交流
1、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2、巡视指导学生
1、组织、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 己见,教师应对学生的这种行 为予以肯定, 对学生的各种观 点进行辨析。
学生经历探究决定电 阻大小因素的过程, 初步感悟出电阻的大 小跟导体的长度、横 截面积和材料的定性 关系;体验科学探究 的艰辛和乐趣;学习 基本实验技能;养成 认真严谨的科学态 度。 初步学会运用“控制 变量法”思想,比较 准确的科学语言完整 叙述实验结论;养成 发表观点、 展开交流, 积极合作的态度。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青浦区实验中学 张雪妹
一、 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应对以下知识进行复习准备:
(1) 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2) 电流
表的使用及其读数方法; (3) 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重点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三个因素: 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和
小结
学生交流本节课上的收获 和遗憾。
布置作业
利用 ppt 参与小结
通过交流、回顾来进 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 识。
1、你能否设计一个更方便使 用的“变阻器” 。试一试,画 出设计图 2、
课后巩固和拓展 2009.12
分组进一 步探究: 利用身边 器材如何 来改变小 灯泡亮暗
1、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分 组讨论设计电路 2、动手尝试
交流、分 析设计的 电路,归 纳出通过 改变决定 电阻大小 的因素可 电阻大小 的方法
1、学生交流设计的电路 2、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通 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最 方便 3、学生体验靠改变连入电 路中电阻线长度来电阻大 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 小,达到控制小灯泡的亮暗 程度
电阻跟材 料的关系
电阻跟 温 度的关系
超导现象
活动 6
活动 7 释疑
活动 8 课堂小结
活动 9
布置 作业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创 设情 境:引入 主题
1、参与 2、观察
猜想
1、学生猜想 : 决定电阻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呢? 2、讨论、交流
设计实验 方案
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2、讨论、交流
利用 ppt 提供音量开关元件 图,参与释疑
学生通过自主活动 (选择器材、设计实 验方案、动手尝试) 来达到主动发展;同 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和创新意识及互相 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体会到用改 变导体的长度、横截 面积和不同材料可以 改变电阻,再通过讨 论、分析比较最后得 出改变导体长度来改 变电阻大小是最简 易,是有实用价值的 方法,为下一课滑动 变阻器打下伏笔;同 时也对学到的知识进 行及时反馈和应用。 利用前后呼应进行解 释悬念,使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 趣。
利用生活情景创设悬 念,引入主题。 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 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想象空间, 引出要研究的因素。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 “控制变量法”来设 计实验一般方法,点 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探究的愿 望。
实 验探 究: 决定 电阻大小 的 因素 (导体的 长度,横 截面积和 材料)
1、学生分组实验
绍超导现象及超导体发展前景, 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然后利用
身边器材设计一个能调节小灯泡亮暗变化的电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用改变导体的长
度、横截面积和不同材料可以改变电阻, 再通过讨论、 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改变导体长度来改
变电阻大小是最简易, 是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为下一课滑动变阻器打下伏笔; 同时也对学到
的知识进行及时反馈和应用。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最后通过前后呼应、 释疑, 音量开关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电阻大小,
从而改
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达到控制音量大小的, 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提高学习物理的
兴趣。
本设计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 试图让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结构自己的认知结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音量开关来改变声音强弱的情景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感悟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享受获得“发现”和取
得成功的喜悦。
( 3)养成规范操作习惯, 加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培养学生 , 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定性关系;会根据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
( 2)了解电阻的大小还跟温度有关及超导体。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等一系列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过程,使学生
掌握一定的猜想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 2)经历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通过分析实验信息,领悟物理归纳的一般方
材料, 得出电阻跟这三个因素间的定性关系。 同时渗透“控制变量法” 这一物理学研究的基
本方法教育。 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和拓展知识超导体及长
1 米、横截面积为 1 毫米 2 的一些导线在
20℃时的电阻。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和材料 ) ;理解电阻跟导体的长度、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想,重点研究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和材料对电阻的影响, 这一研究
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来完成。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会对实验中的有关实验因素进行控制,
从而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关系,
使学生知道 “控制变量法” 的基本思想并
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 这一基本探究方法。 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从而介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教学重点: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2)教学难点:设计探究过程的方法和探究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资源: 自制电阻实验板 ( 锰铜、 镍铬丝、 铜丝 ) 和学生电源、 导线 3 根,电流表 (1 个),
小灯泡、酒精灯、媒体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通过音量开关来改变声音响度的情景创设悬念引入新课,
释疑:音 量开关工 作原理
学生观察 ppt 进行释疑:音 量开关是靠改变连入电路 中电阻线长度来电阻大小, 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达到控制音量大小的
1、设问 5:你能否利用身边器 材设计一个能调节小灯泡亮 暗变化的电路?动手做一做, 赛一赛,哪组设计的最多 ? 2、巡视指导学生
1、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2、设问 6: 哪种方法改变电阻 大小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