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性质
壳聚糖与DNA的作用及胺基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壳聚糖与DNA的作用及胺基对抑菌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3407ad728ea81c758f578c2.png)
壳聚糖与DNA的作用及胺基对抑菌性能的影响李小芳1,2,冯小强1,杨声1*,苏中兴2*1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2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30)E-mail: zxsu@,ysh@摘要: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 aureu s)的抑菌活性,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初步提出了壳聚糖对E. coli和St. aureu s的抑菌机理。
同时,利用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对壳聚糖的胺基进行保护后,研究了壳聚糖中的胺基对其抑菌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E. coli 和St. aureu s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活性与其胺基有关;壳聚糖能与细胞内带负电的核酸结合,使细胞正常的DNA复制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关键词:壳聚糖;抑菌活性;希夫碱;胺基;DNA中图分类号:Q9371. 引言Chitosan)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即脱乙酰基甲壳素,学名聚氨基葡萄糖,又名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
化学名称为(1,4)聚-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单体通过β-1, 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来源丰富、无毒、可吸收降解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如下: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它可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等的生长[1-5]。
近年来,人们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的认识已有了长远的发展。
但是,就其确切的抑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以是众说纷纭.Young等认为壳聚糖可吸附于细菌表面,与细菌细胞膜作用而改变其通透性[6];Helander等提出, 壳聚糖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是由于细胞外膜被破坏,最终造成菌体死亡[7];Hadwiger提出以细菌分子中DNA为作用靶向的抗菌机理[8];Tokura等认为壳聚糖吸附细菌后,壳聚糖分子包埋了整个细胞,抑制了细菌的呼吸和营养物质的进入而导致细菌死亡[9];Papineu等研究认为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导致了细胞内物质的泄漏而引起的[10]。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及应用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c6872433d4b14e84246841.png)
广东化工2019年第21期第46卷总第407期•70-壳聚糖的抗菌改性及应用姚剑松,左华江*,徐然,唐春怡,胡孝勇(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006)[摘要]壳聚糖由于其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好,可被生物降解,无毒和抗菌性能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菌材料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的几种改性方法以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论述了近几年来壳聚糖类抗菌材料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方法;壳聚糖衍生物;抗菌[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204)070-02Antibacterial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Yao Jiansong,Zuo Huajiang*,Xu Ran,Tang Chunyi,Hu Xiaoyong(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 e er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Abstract:Chitosan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that it has a series of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bundant sources,good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non-toxicity and broa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In recent years,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ntimicrobial materials. In this paper,several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chitos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s derivatives are introduced,and discus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tosan antimicrobial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Keywords:chitosan;modification method:chitosan derivatives:antibacterial1引言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品、卫生用品、食品包装、医用材料等领域对其抗菌、抑菌功能有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壳聚糖单胍盐酸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壳聚糖单胍盐酸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41230816fc700abb68fc83.png)
也是 缺 陷 。近年 来 ,胍 盐及其 衍 生物被 引入 到高
聚物 结构 中,所 得 到 的胍 盐类 高分 子抗 菌剂 具有很 强 的抗 菌 活性 ,且对 人体 安全 无毒 , 同时具有 较高 的水 溶性 ,这 使其 可 以用 于 水处理 、 医药和 日用 品 等 多种用 途 …。将 壳 聚糖进 行胍 基化 改性 ,一 方面 可 以克服 壳聚 糖 的使用 局 限性 ,提 高其 在水 中 的溶 解性 ,另 一 方面也 可 以改善低 分 子量胍 盐 的稳定性 较差 的缺 点 ,将壳 聚糖胍 基 化合物 用作 纺织 品杀菌
称取4 5g . 壳聚糖 ,加入5 L 0m 浓度 为0 1 o / . 5m lL 的盐酸溶液 ,充分搅拌成无色透 明流体 ,加入1 0m 0 L 水 ,加热并不断搅拌 ,升温至5 O℃,开始以0 0 / .5g mn i 的速率加入三氧化硫 脲,共计3 9g . ,反应液p值 H
收稿 日期 :20—60 090—3 作者简介 :赵 雪 (9 1) 1 8- 女,博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为微 波 技术在羊毛 染整加工 中的应用
提 供 ) 盐酸 ( 度 3 % A , 湖 化 工试 剂 厂) ; 浓 7 ,R 平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枯 草 芽孢杆 菌 、大肠 杆菌和 绿脓杆
通过元素分析研 究 了不 同胍取代度 下壳聚糖胍盐酸盐衍生物对金黄 色葡萄球 菌 、枯 草 芽孢杆 菌、大肠杆菌和绿 脓杆菌的最低 抑菌浓度 ,抗 菌活性 的研究结果表 明所合成 的壳聚糖胍 盐酸盐聚合物具有较强 的而且广谱 的抗 菌
性能。
关键词 :壳聚糖胍盐酸盐 ;三氧化硫脲 ;合成 ;抗菌 中图分类号 :T 1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3 02 1)l 0 3 — 4 S 9 .8 0 5 9 5 (0 00 _ 07 0
壳聚糖的抗菌防腐活性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_赵希荣
![壳聚糖的抗菌防腐活性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_赵希荣](https://img.taocdn.com/s3/m/5bf6da7ca45177232f60a2f6.png)
’!G:9:;EHI:’J ’;G:K:G:L< HM ;D:GH<’! ’!N ’OOJ:;’G:H!< :! MHHN OEL<LEK’G:H! Q:’ S=*"18TA PD’H QA"F/*R#$&, (#5<28//( /U M//B <2A=*2= )*B G=28*/(/RV , </T38=F* W)*R3X= @*AY=F1A3V, STZA &#%4+0, ;8A*); &5 DT)AVA* :*13A3T3= /U G=28*/(/RV$DT)A)* &&+44#$;8A*)[ "#$%&’(%: ;8A3*/1)* \=8)Y= 13F/*R )*B ]AB="1>=23T? )*3A?A2F/\A)( )23AYA3V5 9)*V F=1=)F28=1 8)Y= \==* B=?/*13F)3=B 38)3 28A3/1)* 2/T(B A*8A\A3 38= RF/]38 /U >)38/R=*A2 )*B */*" >)38/R=*A2 ?A2F//F^ R)*A1?1 ]AB=1>F=)B =ZA13=B A* U//B159/F= F=1=)F28=1 8)Y= \==* U/2T1 /* T1A*R 28A3/1)* )1 *)3TF)( U//B UF=18*=11 )*B >F=1=FY)3AY= )R=*35 )*+ ,-&.$: 28A3/1)*; )*3A?/2F/\A)( )23AYA3V ; U//B; >F=1=FY)3AY=
壳聚糖是氨基葡萄糖和 !" 乙酰氨基葡萄糖通 过 !"#$% 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多用途生物聚合物, 也 是甲壳类、昆虫和真菌类中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 已证实壳聚糖是无毒的, 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和生物相容性, 其优 越 的 生 物 活 性 功 能 性 质 、 良好 的成膜特 性 和 较 强 的 抗 菌 防 腐 保 鲜 能 力 已 引 起 国 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壳聚糖作为天然 和安全的 食 品 防 腐 保 鲜 剂 的 开 发 已 成 为 国 内 外 食 &] 品防腐剂的研究热点[#, 。 ! 壳聚糖在食品体系中的抑菌抗菌作用 于 #,-, 年首次提出了壳聚糖的广谱 ’(()* 等[+] 抗菌性, 此后许多学者对壳聚糖的抗菌活性进行了 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发现壳聚糖对各种细菌、 酵母 [%, .] 和真菌具有抗菌活性 。 !/ 等 [0] 检验了壳聚糖和壳聚寡糖对 ## 种细 菌, 包括 % 种革兰氏阴性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荧光 假单胞菌、 伤寒沙门 氏 菌 和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 和七种 革兰氏阳性菌 (12/33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巨大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胚 芽乳杆菌、 短乳杆菌 和 保 加 利 亚 乳 杆 菌 ) 的抗菌活 性, 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地抑制大多数试验菌的生 长。 他们还检验浓度在 4544+ 6 至 45# 6 范围壳聚糖 对 ## 种 于 +- 7 下 保 温 培 养 -& 8 的 不 同 细 菌 的 9:; 值,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 ## 种菌的 9:; 值 分布在 454. 6 到 45# 6 以上,且随试验菌和使用的 壳聚糖分子量不同而不同。 试验了壳聚糖对 <=/ 等[-] ## 种 不 同 菌 的 作 用 , 发 现 壳 聚 糖 的 9:; 在 #4 至 在试验菌中, 大肠杆菌、 荧光假单胞 #444 >>? 范围。 菌、 腊状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分别被 壳聚糖浓度为 &4 、 (即 4544& 6 、 .44、 #444 和 &4 >>? 所抑制。 @28AB) 等[C] 报道 454. 6 、 45# 6 和 4544& 6 ) 壳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9:; 值分 别为 454&. 6 和 454. 6 。 尽管不同研究人员之间得到的抗菌活性大小和 但这只是采用的实验方法、 壳聚糖特 9:; 有所不同, 性或培养基 >D 值的不同造成的,目前人们已达成 共识: 壳聚糖是天然抗菌防腐剂的最佳候选者。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上述研究壳聚 糖抗菌防腐活性时选择的体系相对比较简单, 干扰 物或与壳聚糖发生相互作用的组分很少, 可以说是 处于一种理想状态 , 而在真正的食品体系中, 情况 则要复杂得多, 干扰因素也多得多。由于壳聚糖不 仅能够缚酸、 结合脂肪、 蛋白质和带正电荷物质, 而 且还能与金属离子螯合, 原来在理想状态时可能达 到的 9:; 值或壳聚糖量不能满足在食品体系抗菌 抑菌的效果, 所以有必要对壳聚糖在食品体系或其 它复杂体系中的抗菌活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认为在 “洁净” 液体体系如蒸馏水和 E/((=F 等[,] 缓冲液 中 测 定 得 到 的 壳 聚 糖 抗 菌 活 性 并 不 适 宜 于 指示壳聚糖在真正复杂食品体系中的抗菌效力。在 食品体系中,壳聚糖可能与其它食品组分发生了相 互作用, 并改变壳聚糖的活性。 已经研究了在几种饮 料和食品如苹果汁、 蛋黄酱和虾色拉[#4] 、 牡蛎[##] 、 虾 [#&] [#+] [#%] [#.] 、 糖渍金橘 、 牛肉香肠 和肉 中壳聚糖的抗 菌活性。 E8/)B=1 等应用壳聚糖和降解壳聚糖于经 巴氏杀菌的苹果汁。将全虾和无头虾浸渍于各种浓
水溶性甲壳素,甲壳素天然抗菌剂,壳聚糖整理剂,甲壳素,壳聚糖
![水溶性甲壳素,甲壳素天然抗菌剂,壳聚糖整理剂,甲壳素,壳聚糖](https://img.taocdn.com/s3/m/7032e8d284254b35eefd343a.png)
甲壳素又称甲克质、几丁质,是重要的天然抗菌整理剂之一。
它来自天然贝壳、蟹壳、虾壳、鱼骨及昆虫等动物的客体。
当甲壳素脱乙酰度达到55%时,则成为甲壳素最重要的抗菌衍生物壳聚糖。
甲壳素整理剂SAL6680是以壳聚糖、活性添加剂为主要成分,是安全性很高的集保湿、美肤、抗菌为一体的整理剂。
它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及特殊的吸附性。
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包括棉、毛等天然纤维和聚酯、尼龙、粘胶等化学纤维纺织品,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洗性。
SGS、Intertek 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SAL6680的抗菌性能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韩笑壳聚糖衍生物抗菌剂的应用王阳(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摘要:概述了纺织品抗菌防臭整理的重要性,介绍了抗菌整理剂的种类,重点阐述了改性壳聚糖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应用工艺,采用日本JIS标准测试证明Herst ATB抗菌整理纺织品具有高效、耐久的抗菌防臭效果,并且Herst ATB成本低廉,安全环保,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甲壳素;抗菌防臭整理剂;抗菌纺织品;抗菌整理工艺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tibacterial agentAbstract: This paper cover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of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as well as the kinds of antibacterial agent, mainly the finishing method by chitosan. Based on American standard JIS, result show that cotton fabric treated with Herst ATB has not only the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effect, durable to washing, but also safe to bod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It is suitable for manufactory.Key words: chitosan; antibacterial agent; antibacterial textile; antibacterial finishing1前言随着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安全、舒适、健康、清洁、环保等“绿色”观念的形成,对于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26b664caaedd3383c4d3a2.png)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吴小勇 曾庆孝 阮征 张立彦(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还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抑菌,防腐保鲜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Xiaoyong Wu,Q ingxiao Z eng,Zhen Ruan,Liyan Zhang(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of Tech.,Guangzhou510640)Abstract: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and its a 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chitosan were com pletely discussed.K ey w ords:Chitin,Chitosan,Antimicrobial activities,Preservation0 简介甲壳素是可以再生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估计每年的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1]。
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聚糖,由于存在自由氨基,其溶解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大大改善,表现出比甲壳素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主要有:食品防腐保鲜、酒类除浊和果汁的澄清、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水净化等。
Fereidoon Shahidi 等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这方面的应用[2],宋清华等也有类似的介绍[3]。
壳聚糖季铵盐和甜菜碱
![壳聚糖季铵盐和甜菜碱](https://img.taocdn.com/s3/m/2ffb96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壳聚糖季铵盐和甜菜碱
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种壳聚糖衍生物,常用作杀菌剂、杀真菌剂和抗菌剂。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壳聚糖季铵盐可用于伤口敷料、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等方面。
甜菜碱(Betaine)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盐类物质,常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使用。
它可以从甜菜中提取或人工合成,具有多种功能。
在食品工业中,甜菜碱常用作增味剂、调味剂和抗氧化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在保健品中,甜菜碱被认为有助于调节体内甲基化代谢,并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和肝脏功能有益。
这两种物质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壳聚糖衍生物
![壳聚糖衍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eb739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1.png)
壳聚糖衍生物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由葡萄糖分子组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壳聚糖衍生物是指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而得到的一系列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壳聚糖的基本结构,但在分子结构上发生了改变,从而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如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毒性、抗菌性、抗氧化性等。
这些性质使得壳聚糖衍生物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壳聚糖衍生物被广泛用于制备药物载体、控释剂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例如,壳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改变其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和降解速度,从而实现药物的控释。
此外,壳聚糖衍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修复组织缺损和促进组织再生。
在食品领域,壳聚糖衍生物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防腐和增稠等方面。
例如,壳聚糖衍生物可以用于制备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氧化和防菌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此外,壳聚糖衍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食品增稠剂,如果冻、布丁等。
在化妆品领域,壳聚糖衍生物被广泛用于制备护肤品、化妆品和口腔护理产品等。
例如,壳聚糖衍生物可以用于制备保湿剂、抗氧化剂和防晒剂等,具有良好的保湿、抗氧化和防晒作用,可以保护皮
肤免受紫外线和自由基的伤害。
此外,壳聚糖衍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口香糖等,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龋作用。
壳聚糖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2ed9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f.png)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1-20T06:24:10.73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徐杰陈婷婷[导读] 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可以通过简单的脱乙酰化过程从甲壳质中提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B-D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1NO4)n。
青岛即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200摘要:作为一种可吸收降解的环境友好型生物高分子,壳聚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菌生物聚合物之一。
特殊的功能和结构使壳聚糖在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但是壳聚糖的水溶性极差,也不溶于碱溶液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
为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可对其进行改性。
壳聚糖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化学改性主要有烷基化、酰基化、醚化、席夫碱化及接枝共聚等方法。
介绍了壳聚糖的抗菌原理及改性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抗菌性能;研究进展引言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可以通过简单的脱乙酰化过程从甲壳质中提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B-D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1NO4)n。
壳聚糖具有无毒、优异的抗菌活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特性,广泛用于生物医学作为药物载体、抗菌剂、抗氧化剂、抗肿瘤和伤口敷料剂。
虽然壳聚糖中含有游离的氨基,但其只能溶于各类稀酸中,并且氨基和羟基之间较强的氢键使壳聚糖溶液的黏度比较高,因此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壳聚糖中含有的—OH和—NH2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因此在保证其优点的同时,可对其进行化学改性或通过与其他高聚物进行接枝共聚等方法改善其水溶性。
1壳聚糖的抗菌原理(1)取决于壳聚糖的胺基(NH+2)正电荷与各种微生物细胞壁上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这样会阻碍细菌汲取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同时会使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负电荷分布不均匀,进而破坏细胞壁生长的平衡性,从而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果;(2)壳聚糖在进入细胞后,会与细胞内带阴离子的物质结合,以及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反应生成稳定的复合物,破坏了DNA聚合酶或核糖核酸(RNA)的合成,进而会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活性,从而杀灭细菌,起到抗菌作用;(3)归因于壳聚糖对Ca2+、Mg2+和Zn2+等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这些金属离子是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的重要组分,如革兰氏阳性细菌中孢子的形成。
壳聚糖及衍生物
![壳聚糖及衍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6ba002fdd1f34693daef3ea0.png)
四. 壳聚糖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壳聚糖
保湿、润肤 增稠、乳化、分散、胶体保护 抑菌 抗静电、毛发柔顺 抗皱、美白 成膜、微囊化
.壳聚糖的改性
壳聚糖含有羟基和氨基能进行各种化学改性, 从而改变壳聚糖的性质,如增强抑菌性、 增加水溶性、增强保湿性、改善表面活性、 增加抗氧化活性、制备智能缓释材料,总 之通过壳聚糖改性能赋予壳聚糖多种强大 功能。
H2O2与纤维素酶联合降解产物
产品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图
壳寡糖凝胶色谱图
Volts
11.558
0.003 0.002 0.001 0.000 -0.001
0
5
10
15
20
Minutes
复合酶法制备壳寡糖
Volts
11.410 13.739
14.570
Volts
8.726
0.004
0.002
0.000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药物活性成分
药物分离材料 药物制剂辅助材料 药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
二 壳聚糖及衍生物制备及生物活性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和制备
虾、蟹壳漂洗 脱碱、漂洗
脱钙及无机组 脱蛋白质及脂肪
水洗、烘干 水性、烘干 壳聚糖产品
5
甲壳素产品 浓碱处理
甲壳素的提取: 用4~6wt%的HCl溶液重复浸泡脱钙24h以上 去除矿物质;然后用NaOH溶液在115oC保温 6h,再通过离心和洗涤脱出蛋白质。除矿物 质和脱蛋白质的过程反复进行,直到除去所 有的无机物和蛋白质,得到甲壳素。 最终产物的乙酰度可能会比原料略低,因为 在处理过程中除去了部分乙酰基。
专一酶没有工业化生产,价格昂贵,非专一 性酶活性有限,产品分子流量相对较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进展_林水森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进展_林水森](https://img.taocdn.com/s3/m/1442e8ae284ac850ad024290.png)
· 222·
化学通报 2014 年 第 77 卷 第 3 期
[24 ]
http: / / www. hxtb. org
终抑制钛表面生物膜的形成。 Hilde 等 也采用 微阵列分析考察蜡样芽胞杆菌 ( ATCC 14579 ) 对 不同分子量和取代度的壳聚糖的转录响应性 。结 果表明, 经过壳聚糖处理的菌株的开放阅读框发
品保鲜、 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等方面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壳聚糖基材料抗菌模型 、 影响抗菌活性因素及抗 菌活性优化方案方面的研究进展 , 希望对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材料的制备及优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壳聚糖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Progress in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化学通报 2014 年 第 77 卷 第 3 期
· 221·
22 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菌发现在相互作用部 位出现部分细胞膜脱离细胞壁的现象, 产生“液 ( vacuolelike ) 结构, 泡样” 造成离子和水分子外 Rejane 流, 导致细菌内部压力下降而死亡。因此, 等 认为, 壳聚糖通过静电作用对微生物形成了 双重干扰, 一是改变了膜壁渗透性, 引起内部渗透
2
影响壳聚糖抗菌活性的因素
Kong 等[26]认为, 壳聚糖抗菌活性和作用模式
时, 参与编码甲壳素结合蛋白和糖异生的基因表 达均发生了显著性下调, 前者使得细菌对甲壳素 的利用受到限制, 后者使得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均 [25 ] 。 Maria 有可能使细菌能量枯竭 等 研究发现, 相同浓度下, 壳寡糖 ( COS ) 比壳聚糖的抗真菌活 性更强。 赋 予 真 菌 COS 抗 性 的 基 因 研 究 表 明, ARL1 基因 ( 一种 Ras 超家族的成员, 参与膜转运 调控) 的过度表达能够增强真菌对于 COS 的抗 性, 免于膜渗漏和损坏。同时, 他们还发现对 COS 具有抗性的真菌菌株, 仍然对两性霉素 B 、 氟康唑 和特比萘芬敏感, 而当 COS 与氟康唑合用于野生 真菌时, 两者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COS 的基因作 用靶点使其区别于以真菌膜为作用靶点的其他抗 真菌剂, 预示着其可作为一种耐药真菌的杀菌剂 。 与 Zakrzewska 等 的研究比较, 虽然所选研究对 象和使用浓度不同, 但两组研究在细胞壁组织、 腺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性质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c256c2c86137ee06eff91862.png)
壳聚糖和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作用摘要:壳聚糖是一类有着广谱抑菌活性的天然多糖,其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无毒,因而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抑菌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壳聚糖来源、性质、壳聚糖衍生物的化学改性的方法和抑菌作用的分析,并对今后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为研制和开发新型的高抑菌活性的壳聚糖衍生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机理引言壳聚糖是无毒、无污染,具有可再生、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良好的天然氨基多糖。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12]、农业[3]、食品[45]等领域,并成为最近生物新材料研究的热点[67]。
壳聚糖具有抗菌活性,对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均抑制作用[8]。
但由于其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只溶于稀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壳聚糖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官能团的壳聚糖衍生物。
与壳聚糖相比,这些衍生物的性能往往有较明显的改善。
对于壳聚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较多的有壳聚糖的酰基化、烷基化、羟基化、醛亚胺基化、硫酸酯化、羧甲基化、季铵化等,其中季铵化、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的产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而备受重视[9]。
有关壳聚糖的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10],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壳聚糖的来源和性质1.1壳聚糖的来源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天然多糖,壳聚糖的历史得追随到19世纪,当时Rouget 在甲壳素的天然聚合物中发现了其脱乙酰化的形式[11]。
壳聚糖是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
由于其原料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其分子量也有所不同,可以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甲壳素在浓碱中加热处理后,就可以脱去部分乙酰基,得到壳聚糖,反应路线如下。
OCH 2OHHH OH H HNHCOCH 3H O O CH 2OH H H OH H H NH 2H O n 通常所说的壳聚糖并不是甲壳素完全脱去N-乙酰基。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2ad4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0.png)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由壳聚糖分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得到的衍生物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1.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1.1. N-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N-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壳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1.1 壳聚糖与烷基溴化合物反应,生成N-烷基化壳聚糖。
1.1.2 对N-烷基化壳聚糖进行纯化和结构表征,以确保其纯度和结构。
1.1.3 辅助处理,如酯化、羟乙基化等,对N-烷基化壳聚糖进行改性,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1.2. O-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O-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与N-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类似,可以通过壳聚糖与烷基溴化合物反应得到。
1.3. N,O-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N,O-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是同时进行N-烷基化和O-烷基化反应得到的衍生物,具有更多的改性位点。
2. 壳聚糖衍生物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2.1. 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由于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系统中作为药物载体。
壳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化学交联、自组装等方法制备成微球、纳米粒子等载体,并通过改变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来控制药物的缓释和稳定性。
同时,壳聚糖衍生物具有阳离子性,在配制药物载体时可以与阴离子药物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保护药物活性的同时提高药物的输送效率。
2.2. 壳聚糖衍生物用于肿瘤药物递送壳聚糖衍生物在肿瘤药物递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壳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改变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调控药物的靶向性,将药物精确地送达到肿瘤组织;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组织的酸性微环境,壳聚糖衍生物可以实现药物的pH响应性释放,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2.3. 壳聚糖衍生物用于伤口愈合壳聚糖衍生物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壳聚糖衍生物可以通过形成凝胶或载体的方式,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促进伤口修复。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机理及在纺织品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机理及在纺织品抗菌整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5c08d15022aaea998f0ffc.png)
HU F a n g ,Z HANG Hu i - j u n 。 ,W ANG L i a n g ,T O NG S h u - mi n
( 1 . L i g h t I n d u s t  ̄ &T e x t i l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Q i q i h a r 1 6 1 0 0 6 ,C h i n a ;2 . F o o d& B i o l o g i c a l
壳聚糖( c h i t o s a n ) 是 甲壳 素 脱 乙酰 基 后 的 产 物, 是 由N 一 乙 酰一 D 一 氨基 葡 萄 糖 单体 通 过 B 一 1 , 4 一 糖苷 键 连 接 起来 的直 链 同聚多 糖 , 化学名是( 1 , 4 ) 一 2 一 氨基 一 2 一 脱 氧一 B — D 一 葡萄糖, 结 构 类 似 于纤 维 素f 1 . 每 年, 地 球 上 甲 壳 素 的 自然 生成 量 可达 1 0 1 1 t , 是 年 产 量仅 次 于 纤 维 素 的第二 大 天 然高 分 子 . 壳 聚 糖是 自然 界 中唯 一存 在 的碱性 阳离 子 多糖 , 具有 良好 的生 物 相 容性 和 生 物 可降解性, 来源于江河湖 海的生物废弃物, 对 其 充 分 利 用 可减 少 自然 资 源 的浪 费和 环境 污 染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https://img.taocdn.com/s3/m/a20fb3d976eeaeaad1f330f9.png)
21 0 0年 3 月
壳 聚 糖及 其 衍 生 物 的抗 菌 性
夏 葵, 曾虹燕 , 孟 娟, 廖晓珊 , 郭 强
( 潭大 学化 工 学 院生物技 术研 究所 , 南 湘潭 4 10 ) 湘 湖 115
摘要: 测定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和真菌 的最低抑制浓度 ( I )并研究 了不 同浓 度壳 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抑菌活性 的 MC , 影 响; 同时 , 以壳聚糖为主剂 , 乙酸钠为助剂制成复合保鲜剂 , 双 以不 同浓度 的复合保鲜 剂水溶液 涂膜处理蕨 菜表面 , 室温
X A K i Z N o gyn ME G J a LA iosa ,G O Qa g I u , E G H n —a , N un, I O X a — n U in h
( i elo g e ac stt, oeeo hm cln ut ni e n , i g nU i rt, i g n H nn4 10 , h a Bo c l yR s r I tu Clg C e i d syE g er g Xa t n e i Xa t , u a 115 C i ) t m o e h ni e l f aI r n i na vs y na n A src: h nm m i i t ocnrt n( C f ht a di e vt e nbce aad u g w r ea a d e em btat T e iu hb o cn et i MI )o is a s r avs atr ni ee v ut , f c mi n ir y ao c on n t di i o i nf l e
壳聚糖改性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壳聚糖改性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c2d729a32d7375a5178007.png)
壳聚糖改性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作者:陶希芹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04期[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性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在我国,有着“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因此在海洋水产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壳聚糖资源。
据相关研究表明,壳聚糖的抗菌性能非常好,利用壳聚糖所整理出来的纺织品有着很好的抑制细菌的作用;在染色中其发挥着固色、增深色彩的作用,同时还没有污染,所以壳聚糖在目前是一种非常好的功能性天然绿色纺织品整理剂。
但因为壳聚糖在一般情况下的特性是不溶于水,仅溶解于酸或酸性溶液,这就最终决定了壳聚糖的应用。
那么本文将围绕壳聚糖的改性以及抗菌方面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抗菌;应用中图分类号:O6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54-02壳聚糖是一种目前非常新型的环保材料,这种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有着很多天然型的良好特性,包括反应活性、吸湿透气性、生物相容性、吸附性、安全性、抗菌型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等,所以这种壳聚糖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宽广,在食品工业、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农业、废水处理等多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应用功能和价值。
另外,这种壳聚糖的广谱抗菌性已获得认可,但由于其水溶性较差了,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制备壳聚糖的衍生物,是为了不断提高其水溶性,不断提高壳聚糖在较大PH值的应用范围。
当前,已有不少文献资料都有报道相关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的制备与广泛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则是聚糖季铵盐,这是一种研究较多的壳聚糖季铵化改性产物,其不仅能溶解于酸性和中性,同时还能通过壳聚糖季铵盐来处理织物以增加其抗菌性,扩大其适用范围。
1.对壳聚糖化学改性的介绍壳聚糖化学改性内容的探究十分广泛,且同时也是进一步对壳聚糖、开发新产物认识的的重要前提。
以下主要探讨的是接枝共聚、羧基化、Schiff碱、交联、醚化、酯化等方面改性壳聚糖的反应,并针对这些反应衍生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在农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a23f3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c.png)
2.4 可降解壳聚糖地膜
使用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 保水保墒, 促进农作物早熟, 提高产量, 但 地膜使作物丰收的同时, 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残留在土壤中不能分解的 废膜, 导致土壤结构恶化, 土地透气性变差, 植物的生长和对水的吸收都受到阻 碍, “白色革命”附带来了“白色公害”, 利用壳聚糖的成膜性及生物可降解性, 可 制成具有良好粘附性、通透性和一定抗拉强度的农用地膜。代替现在广泛使 用的聚乙烯地膜, 这种地膜无污染、成本低、强度高, 并且具有改良土壤的作 用。研究发现, 壳聚糖应用在种衣剂中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 且通过优化助剂, 可以有效地降低药剂在水中的溶解淋失率, 提高药剂在种子表面的附着力。近 年来, 日本利用壳聚糖具有的良好成膜性能开发出壳聚糖塑料降解地膜、生物 可降解地膜, 壳聚糖的生物可降解性在工业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制作 可降解饭盒、包装材料等。
增强植物细胞壁
1.1 诱导植物抗性蛋白的产生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诱导植物产生抵御病原物质的抗性蛋 白——致病相关蛋白PR(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s) 。 壳聚糖所诱导的抗性蛋白主要为植物抗毒素(phtoalexin)、几 丁质酶(chitinase)、壳聚糖酶(chitosanase)和 1, 3一葡聚糖酶 ( l, 3一glucanase)等。许多研究都表明, 壳聚糖可诱导植株产 生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 l, 3-葡聚糖酶, 这些酶的底物是真菌 细胞壁的主要组分, 几丁质酶特别是在与1, 3-葡聚糖酶的共同 作用下可在体外抑制真菌的生长。壳聚糖诱导出的几丁质酶、 壳聚糖酶和l, 3-葡聚糖酶彼此之间还有协同效应, 以致抗菌作 用更为明显。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在农 业中的应用
壳聚糖(chltosan)是甲壳素(chitin)的一种重要 衍生物,是甲壳素脱乙酰基转化而成的产物。甲壳素 来源于甲壳类动物,甲壳素(Chitin)也叫甲壳质、几 丁、几丁质、蟹壳素、明角壳蛋白、壳多糖,广泛存 在于低等动物(如甲壳纲、昆虫纲和蛛形纲等节肢动物 外壳)和低等植物(如真菌、藻类、酵母等)的细胞壁中。 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仅次于纤 维素)和第二大含氮化合物(仅次于蛋白质)。 据估计, 地球上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约有100亿吨,是一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人们利用和研究甲 壳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因为它的安全无毒性、可生 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应用范围扩展到化妆品、膜材料、纤维材料、催化剂、 混凝剂、酶和细胞的固定化载体、药物载体、吸附剂 等多个领域和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医药、分 析化学及轻纺工业 。
壳聚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微胶囊技术中的应用.kdh
![壳聚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微胶囊技术中的应用.kdh](https://img.taocdn.com/s3/m/19abf80d844769eae009ed7f.png)
[’] 图 !) 壳聚糖的结构式
!9 壳聚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
!:!9 壳聚糖的抗菌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主要 作用机制: 一是壳聚糖的氨基所带正电荷与细菌细 胞壁的磷脂所带负电荷相互作用, 导致胞壁变形, 使 细胞内的蛋白酶和其它成分泄漏, 达到抗菌、 杀菌作 用; 二是壳聚糖进一步低分子化, 渗入到细菌核中, 阻止遗传因子 9@H 和 A@H 转录, 抑制 MA@H 的合 成, 从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达到抗菌作用; 三是阻 断病原菌代谢, 研究表明, 经壳聚糖处理的细菌的细 胞壁出现了非正常的物质沉淀, 从而认为壳聚糖抑 菌的机理是其在细胞壁表面堆积, 从而使其代谢受
[ 2*824 ] 抗菌作用 。
壳聚糖对毛酸浆果的保鲜, 系统地研究了壳聚糖涂 膜保鲜剂的溶剂、 涂膜保鲜剂的成膜性质。吉伟 之
[, ] 等 以壳聚糖为保鲜材料, 对猪肉进行涂抹处理, 发
现 ’- 的壳聚糖溶液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明显, 在 ’./ 和 *./ 的贮藏条件下, 猪肉的一级鲜度货架分别延 长 ’0 和 10 。经壳聚糖处理能够维持印度枣果实的 硬度, 降低 果 实 的 失 重 率, 延缓乙烯产生和呼吸代
收稿日期: ’$$(*$I*!’ 作者简介: 李春杰 ( !(%& * ) , 女, 工程师, 从事乳品开发与工艺方面研 究工作。
草野火病菌及枯草杆菌起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I ] C?37N3O3 A,55: 等 在采前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喷
$ !"#
洒草莓, 可以显著降低草莓采后由病原菌引起的腐
[ !# ] 的固定化 , 如酸性磷酸脂酶、 葡萄糖异构酶、 $% 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聚糖和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作用摘要:壳聚糖是一类有着广谱抑菌活性的天然多糖,其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无毒,因而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抑菌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壳聚糖来源、性质、壳聚糖衍生物的化学改性的方法和抑菌作用的分析,并对今后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为研制和开发新型的高抑菌活性的壳聚糖衍生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机理引言壳聚糖是无毒、无污染,具有可再生、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良好的天然氨基多糖。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12]、农业[3]、食品[45]等领域,并成为最近生物新材料研究的热点[67]。
壳聚糖具有抗菌活性,对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均抑制作用[8]。
但由于其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只溶于稀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壳聚糖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官能团的壳聚糖衍生物。
与壳聚糖相比,这些衍生物的性能往往有较明显的改善。
对于壳聚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较多的有壳聚糖的酰基化、烷基化、羟基化、醛亚胺基化、硫酸酯化、羧甲基化、季铵化等,其中季铵化、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的产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而备受重视[9]。
有关壳聚糖的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10],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壳聚糖的来源和性质1.1壳聚糖的来源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天然多糖,壳聚糖的历史得追随到19世纪,当时Rouget 在甲壳素的天然聚合物中发现了其脱乙酰化的形式[11]。
壳聚糖是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
由于其原料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其分子量也有所不同,可以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甲壳素在浓碱中加热处理后,就可以脱去部分乙酰基,得到壳聚糖,反应路线如下。
OCH 2OHHH OH H HNHCOCH 3H O O CH 2OH H H OH H H NH 2H O n 通常所说的壳聚糖并不是甲壳素完全脱去N-乙酰基。
脱去40%以上的甲壳素就可以称之为壳聚糖[12]。
它的化学名称是 -2-氨基-2-脱氧-(1,4)-D 葡聚糖,C2有一个氨基,C3和C6分别有一个羟基,结构式如图1-1。
因此,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差别就在于葡萄糖的糖残基上的N-脱乙酰度。
O CH 2OH H H OH H HNH 2H O n图1-11.2壳聚糖的性质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可溶于稀的有机酸(如醋酸)以及部分无机酸,如盐酸,但不溶于稀硫酸、稀硝酸、稀磷酸和草酸。
壳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它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菌活性[13-15]、抗氧化活性[16] 、免疫调剂活性[17] [18]、脂代谢调节作用[19]、抗肿瘤等[20]。
同时由于壳聚糖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使它在生物材料、药物载体、医用及农业杀菌剂、食品保鲜、环保、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保健品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21-22]2壳聚糖衍生物和化学修饰方法2.1壳聚糖衍生物由于壳聚糖在水中溶解度低,抑菌活性相对较差,因此通过化学修饰可以改进壳聚糖的溶解性和(或)增强其抑菌活性。
并得到绿色环保的生物抗菌材料。
对于壳聚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较多的有氨基化[23-26]、季铵化[27-28]、硫酸酯化[29] 、羧甲基化[30]、醛亚胺基化[31]等,还有报道利用高碘酸等氧化断裂 2,3 位之间的 C 键产生醛基,再通过生成西弗碱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32]。
另外,通过亚连接思想,利用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 )等手段将较为复杂功能基团引入壳聚糖也有大量报道[33]通过分子设计引入新的基团可提高水溶性和赋予壳聚糖新的功能性,进而生成各种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能的衍生物,拓宽了其应用,这对开发和应用壳聚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中季铵化、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的产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而备受重视。
有关壳聚糖的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
2.2壳聚糖衍生物的化学修饰方法2.2.1 酰化反应[34]酰化反应是指在酸酐或其它酰基化合物存在条件下,在壳聚糖分子中导入不同分子量的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在-NH2(N-酰化)上反应生成酰胺,在-OH(O-酰化)上反应生成酯的化学反。
.酰化反应是壳聚糖的化学改性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反应。
2.2.2 烷基化反应[35]烷基化反应可以在壳聚糖的羟基 (O-烷基化),也可以在壳聚糖的氨基上(N-烷基化)进行,其中主要是发生 N-烷基化反应,一般壳聚糖碱卤代烃或硫酸酯反应生成烷基化产物。
2.2.3酯化反应[29]含氧无机酸及其酸酐能够与壳聚糖分子中的羟基或氨基发生酯化反应,比较常见的酯化反应包括硫酸酯化和磷酸酯化,硫酸酯化反应一般为非均相反应,反应试剂主要有浓硫酸、氯磺酸、SO2 等;磷酸酯化. 反应一般在甲磺酸环境中与壳聚糖进行,高取代度的壳聚糖磷酸酯化物溶于水,而低取代度的则不溶。
2.2.4醚化反应[30]将碱性壳聚糖与醚化试剂反应,可制得羧烷基壳聚糖和羟烷基壳聚糖。
壳聚糖碱与氯代烷基酸或乙醛酸反应,在壳聚糖的氨基上引入羧烷基基团,得到溶于水的羧烷基壳聚糖,其中研究最多的就是羧甲基化反应。
2.2.5壳聚糖的季铵化[28]壳聚糖通过季铵化改性不但能够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水溶性,而且生成的壳聚糖季铵盐还具有更好的抗菌抑菌性能。
壳聚糖的季按化改性主要涉及直接季铵化法和接技季铵化法两种方法。
壳聚糖的直接季铵化改性根据完成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利用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氨基与烷基化试剂作用并使伯胺基团转化为叔胺基团,然后再与卤代烃作用而在其分子链中形成季铵基团;二是通过壳聚糖的氨基先与羰基化合物作用并生成 Schiff 碱,然后再经还原生成 N-烃基化壳聚糖,最后通过与卤代烃的作用而在壳聚糖分子链中形成季铵基团。
3壳聚糖和衍生物的抑菌作用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细菌、抗真菌方面的抑菌活性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3.1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壳聚糖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一定抑菌及杀菌作用,并且壳聚糖的稀酸水溶液对各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壳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能力随着壳聚糖浓度升高而增强。
用脱乙酰度大于等于85%、粘均分子量小于等于47万的壳聚糖对食品中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肝菌进行定量抑菌实验,发现壳聚糖浓度达1.0 g/L时,其对两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可达100%。
Park, JH 等[36]研究了壳聚糖醋酸盐对食物传播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其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E. coli 和 S. sonnei 为 0.08%,S. typhi 和 S. enteritidis 为 0.04-0.05%, No, HK 等从豆腐中分离并鉴定了四种细菌:Bacillus sp, B. megaterium, B. cereus, 和Enterobacter sakazakii,并用纸片法检测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和壳寡糖对它们的抑制活性。
结果发现壳聚糖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壳寡糖,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菌种的不同在0.005%-0.1%之间[37],V. vulnificus 为到体外培养时,壳聚糖对能引起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淸疡甚至胃癌的幽螺杆菌(Hp)也存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相对于其他杀菌剂,壳聚糖具有抗菌谱广、杀菌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对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低等优势。
Moon 等[38]壳聚糖和壳寡糖对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做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壳寡糖对引起乳腺炎的致病菌之一金葡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壳聚糖和壳寡糖还对奶牛有免疫增强作用。
Avadi等[39]合成了不同季钱根取代度的N-二乙基甲基壳聚糖(/v-diethylmethylchitosan,DEMC),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显示,DEMC的抗菌性能优于壳聚糖, 0.2-0.3 %分子量为 11 kDa 低聚壳聚糖可有效地抑制蜡样芽孢杆菌(B. cereus)在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
3.2对真菌的抑制作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壳聚糖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Elghaouth 等研究了壳聚糖包衣对草莓的保护作用,发现浓度高于 1.5 mg/ml 的壳聚糖溶液就能引起植物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 和 Rhizopus stolonifer 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抑制作用[40, 41]。
郭占勇[42]等研究了壳聚糖西弗碱衍生物、N-取代衍生物和季铵盐衍生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壳聚糖季铵盐比壳聚糖和其他衍生物有更好的抑制活性,有关通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均相N酰化反应,控制摩尔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乙酰度而分子量相近的乙酰化壳聚糖,结果表明,1.0g/L的酰化壳聚糖对葡萄灰霉、小麦颖枯病、黄色镰刀菌和立枯丝核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抗菌性,且随着乙酰基团的增加而增强,酰化壳聚糖和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和小麦颖枯病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g/L和1.0g/L。
3.3 抑菌作用的影响因素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已被证明和广泛报道,然而不同的报道中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些差异是因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受分子量、浓度、脱乙酰度、pH、温度、菌株、衍生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评价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3.3.1分子量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分子量是影响壳聚糖抑菌活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真菌和细菌,一般来说随着壳聚糖的分子量或聚合度的增加,抑菌活性也相应提高,聚合度在4以下的几乎没有抑菌活性,一些聚合度较低的壳寡糖甚至会促进菌的生长。
总体来看壳聚糖的抑菌活性要好于壳寡糖,分子量在530万之间的壳聚糖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好。
当然,壳聚糖的抑菌活性还受到脱乙酰度、pH、测试方法、测试菌株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分子量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3.3.2 浓度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壳聚糖的抑菌活性会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El Ghaouth等人[42]报道壳聚糖在0.75 6.0 mg/mL浓度范围,对Alternaria alternata、Botrytis cinereaColletrotichum gloeosporioid和Rhizopus stolonifer的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Cheah等人在用1%4%的壳聚糖处理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