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3章 经济增长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PPT

第3章 经济增长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PPT

lim
L0
FL
;
lim
K
FK

lim
L
FL
0
这个条件也称为“稻田条件”。
2、人均生产函数
令λY=F(λK, λL)中的 λ等于1/L,并用小写字母表 示人均数量,如 y=Y/L代表人均产出,k=K/L表示 人均资本使用量,那么生产函数可写成:
y Y F ( K , 1) F(k, 1)
投资与资本积累方程:
i (k )k k
将上式代入均衡方程并加以整理,可得资本存量 的变化规律:
Δk=sf(k)-δk 这是一个微分方程。
y
δk2
sf(k2) sf(k*)=δk*
sf(k1)
δk1
δk
资本存量越高,投资和折旧也就越多,
但两者变化的速度并不相同。在储蓄
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的变化遵循资
y
(a)
A
c*g
δk* (a)中稳态消费水平c*是稳态生产函数f(k*)
f(k*)
和稳态折旧δk*之间的垂直距离,它的变化 取决于稳态生产函数和稳态折旧的相对变化。
当二条曲线的斜率相等时,生产函数和折旧线
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大,人均消费水平最大。
0 k*g
c
(b)
A c*g
c*g
0
k*g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k
在资本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均投资不仅取决于人均资本 长率和折旧率,而且还取决于人口增长率。
将上式略加调整则有:
i k ( n)k
可以把(δ+n)k项看作是一种“平衡投资”,即在 存在折旧和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人均投 资不变必需追加的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即黄金律的基本条件为:
MPK= δ
生产函数曲线的斜率为该点的边际产量MPK; 折旧曲线的斜率为折旧率δ
用另外一方式求证黄金律基本条件?
§2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y
δk*
sgf (k*)
Kg*
Cg *
f (k*)
i g *
黄金律稳定状态下的储蓄率
K1*
K2*
一个经济会自动收敛于稳态K*,是否也会自动收敛于黄金律水平下的稳态Kg* ?
§1 资本积累
稳态的一个数字例子
假设生产函数Y=√KL ,s=0.3, δ=0.1,初始资本k=4.0,求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K*?
解: f (k)=Y/L= √K/L
y= √ k
∆k=sf (k)- δk=0
0.3√ k-0.1k=0
K*=9
1 资本积累
年份
k
y
c
i
δk
∆k
1 2 3 4 5 … 10 … 25 … 100 … ∞
§1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和稳态
人均 折旧δk
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
∆k= i - δk=sf (k)- δk
当∆k=0时(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同)资本存量k和产出f (k)一直是稳定的,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Steady state),简称“稳态”,记作K*
在储蓄率S和折旧率δ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存量的变化只取决于资本存量k本身和生产函数f (k)的形式。
要求减少最初消费以增加未来的消费。这种政策实施要在当前利益与将来利益间做出选择。
06
04
01
03
05
02
3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3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48
3.7.1 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
r
IS
LM0
LM1
E0
r0
r1
E1
Y0 Y1 Y3
Y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49
3.7.2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
在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情况下,货币政 策有效性取决于IS曲线斜率
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 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45
财政政策的效果
3.6.2 财政政策效果和IS曲线斜率
r
IS1
IS0 r1 r0
E1 E0
LM E3
r
IS0
r2
IS1 LM
E2
r0
E0
E3
Y0 Y1 Y3 (a)
Y
Y0
Y2 Y3
Y
(b)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46
财政政策的效果
3.6.3 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
r
IS1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9
7.托宾的“q”说
q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重置成本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10
3.2 IS曲线
1.定义: 反映利率和均衡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 曲线,其所反映的收入是均衡收入,线上 任何一点都满足i=s,故称为IS曲线。
北方工大经贸系 郑春梅
11
2.IS曲线的推导:
1)投资函数:i=i(r)=e-dr 2)均衡条件:i=s 3)储蓄函数:s=-α+(1-β)y
(2) 货币供给 m= L1 + L2
250 500 750 1000 L2 (1)

《宏观经济与金融分析》第三章精讲课件

《宏观经济与金融分析》第三章精讲课件

第三节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就是储蓄: Y=C+S 从需求的角度,国民收入又等于消费加上投资,所以有:
Y=C+S=C+I 均衡收入的条件:S=I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
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使 收入水平增加,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生产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生 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非意愿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减少,直到均衡收人为止
《宏观经济金融分析》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第一节 消费与收入 第二节 投资分析 第三节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四节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五节 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六节 乘数及乘数原理 第七节 潜在国民收入与GDP缺口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别以总支出、总产出和总收 入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度量,数量上以总支出、 总产出和总收入表示的GDP必须相等 :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C十I十G十NX
……
这样不断增加下去,国民收入最后会达到8500亿元。
第六节 乘数及乘数原理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根据定义,投资乘数可以表示为
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 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就越大
投资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实际上, 投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所以,乘数效应 的作用是双向
➢ H*又与住房租赁价格RH呈负相关,因此住房投资反向取决于 实际利率
第二节 投资分析
四、存货投资 (一)存货投资的基本类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二)存货投资的动机 投机性存货投资:厂商预期物价上升或货源紧缺而增加持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相关政策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相关政策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许多研究表明,经济援助在一些情况 下有可能会减弱落后国家进行制度变革的 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援助反而增强 了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制度的生 命力。
此外,外国援助通常被给予了发展中国 家的政府而非私人企业和居民,这样,经 济援助常助长了官僚主义、集权政府和政 府的腐败行为。
最为关键的是,货币具有替代性。
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也可以理解为一 个人在未来所获得的劳动收入的现值。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两方面非常 不同:
一是我们能够把物质资本和它的所有 者——人分开,但无法把人和人力资本分 开。
二是人力资本不能够买卖。
■虽然人力资本不像物质资本那样可以直观 地观察到,二者还存在上述的不同,但人 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 点。
■这些国家实际上是在实施经济上的“自我 流放”和“自我惩罚”,最终不可避免地 成为了经济世界的“偏远边疆”和经济世 界中的“隐士”。
金融危机
对于一些富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而, 如果在短时间内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也可能 会造成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甚至有 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新兴国家的“新” 金融体系非常不成熟,非常年轻,金融监 管当局的监管能力和金融活动的规模和复 杂程度还没有协调起来。
一个经济体人口的多少与其经济活动 的规模密切相关,这很好理解。
当人口增长非常迅速时,人均物质资 本拥有量就会降低,劳动的生产率就会降 低,这意味着人均GDP就会相应减少。同 样,高人口增长率也会使一国的教育系统 负担沉重,使教育水平和人均人力资本拥 有量趋于下降。
就一个经济体的人口存量(或人口密度) 而言,人口存量既不应该对该经济体的低 生活水平负责,也不应该对低经济增长率 负责。
后发展国家对后发优势的利用也可能 会给它带来不利的影响,即后发劣势。所 谓的后发劣势指的是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 通过技术的模仿和引进获得一个较快的经 济增长率的话,它也许就会因此而缺乏进 行制度层面变革的动力。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不存在政府与对外贸易,则S=I就成为实现总供求平衡的唯一关键因素。S-I是存货投资的非计划增减。若 S=I,则说明不存在非计划的存货变动,这时的总供求相等;若S>I,则说明存货投资非计划地增加了,即库存过 多,这时的总供给必定大于总需求;若S<I,则说明存货投资非计划地减少了,即库存过少,这时的总供给必定 小于总需求。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三、 消费理论
(一) 绝对收入假说 (二) 相对收入假说 (三) 持久收入假说 (四) 生命周期假说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四、 投资函数
(一) 投资函数概述 (二)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三) 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 (四) 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
图3-8 投资函数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目录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第四节 乘数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一、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研究宏观经济均衡需要考察的变量有总供给、总需求、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等。为了进行深入分 析,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这些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反映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不是单独存 在的,而是依赖于消费函数。储蓄可定义为Y-C,即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 蓄函数的公式为:
S S(Y)
dS
dC 2
(满足条件dY >0; d2Y >0)
线性消费函数为C=α+βY,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Y-C =-α+(1-β)Y(1>β>0)

宏观经济学-03.ppt

宏观经济学-03.ppt

从投资的主体上看,可以把投资区分为 国内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两种不同的类 型。
从投资的形态上看,可以把投资区分为 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种类型。
从投资的动机上看,还可以把投资分作 生产性投资和投机性投资两种类型。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7
4.投资函数
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 率发生变化时,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
无关。垂直。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33
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
1)利率较低,r2, 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人们感 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出卖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 降,利率上扬;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
2)利率水平较高时,r1, 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 人们感觉手中的货币太多,就把多余的货币购进有价 证券。证券价格上升,利率水平下降。一直持续到货 币供求相等为止。
15
1、IS曲线推导
i= s, i= e-dr : 由于s= -a +(1-b)y 或者y =( a+i)/(1-b)
经整理有:
y a e dr 1 b
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
或者
r a e 1b y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d分10秒 d
16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34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35
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
当人们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动机 等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左 移。导致利率的变动。
图示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36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8时20分10秒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 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 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 ➢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务的所有支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9110 - 110
10000
0
0.11
10850 150 0.15
11600 400 0.25
12240 760 0.36
12830 1170 0.41
13360 1640 0.47
- 0.01 0
0.01 0.03 0.06 0.08 0.11
C
✓ C=消费,Y=收入:
✓ C= C(Y) ✓ 满足dC / dY > 0
C=Y A
C=C(Y)
45°
普通消费函数
Y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
C = a + bY (1 > b > 0)
➢ a -- 常数,自发性消费: C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 入变化而变动。 ➢ b -- 常数,斜率,边际消 费倾向 ➢ bY -- 收入引致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 a 分。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_
四、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四部门经济中,进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进口的影响上。因而一般假定出口为一个外生 变量,即 X X
将进口看成是收入的一个函数:
M=M0+mY
M0为自发进口,即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m表示 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时所引起的进口 的增加量。
只有当非计划库存投资=0时,意愿总需求=实现总需求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一、总需求决定原理与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与(意愿)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相 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 于全体社会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Y=AD 总需求: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包括消费(C)、 投资(I)、政府购买(G)与净出口(X-M)等。
1. 假定所考察的经济是一个封闭型经济,即只有厂商、 居民户两个部门。 2. 假定经济中只存在产品市场,不存在货币市场和劳 动力市场。
3.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GDP、NDP、NI、 PI就都相等。
二、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 是指居民的消 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 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I I=I0 O
投资曲线
Y
总需求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包括消费与投资,根据消 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可以写出总需求函数:
AD=C+I= C c Y +I0=
AD 45。
AD + c.Y
AD AD 为自发总需求(Autonomous aggregate demand)。c.Y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总 I0 C 需求,它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c)与收入( Y)。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投资
△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 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而且这两 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产品市场 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需要使用货币的 交易量就会增加,在利率不变时,货币需求 就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 升,这样就会影响投资的减少。而投资减少 又会影响到产品市场上的产出或收入减少。
⒉两部门IS方程的建立
y E c i 或者s i
y i 1
i e dr
y e d r 1 1
国民收入与利率之 间呈反向变动关系。
⑴分析
△例i=1250-250r,C=500+0.5y □y=(α+e-dr)/(1-β)
=(500+1250-250r)/(1-0.5) =3500-500r
⑴风险厌恶
△理解:表现出不喜欢不确定性。 △人们对坏事的厌恶大于对可比的好事的喜欢。 △假设一个朋友向你提供了下面的机会。他将
掷硬币。如果面朝上,他支付给你1000元; 如果背朝上,你必须给他1000元。你会接受 这个交易吗?如果你厌恶风险,你不会接受。 因为对你来说,失去1000元的痛苦大于赢得 1000元的利益。
②实际利率、市场利率、资本边际效率的关系 分析
△实际利率<市场利率<资本边际效率MEC △实际收益>平均收益>预期收益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市场利率:投资可行;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市场利率:投资不可
行。

△分析:因为当MEC>市场利率时:按市场利 率折现的收益现值要大于投资额,所以投资 可行;而当MEC<市场利率时:按市场利率折 现的收益现值要小于投资额,所以投资不可 行。
投资总是“吃得好”与“睡得香”的矛盾)
⒍股票价格与投资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三章--复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三章--复制

2021/2/6
பைடு நூலகம்
12
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 “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 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 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 出。 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 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Y =AE =C+S =C+I 即:I=S
2021/2/6
13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 民收入决定理论。
2021/2/6
3
核心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Y—AE模型 ☆ IS—LM模型 ☆ AD—AS模型
理论依据:凯恩斯定律
需求决定供给(非充分就业状态)
2021/2/6
4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 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 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 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收入 .A
支出
0
100
y
(a)支出等于收入的45度线
2021/2/6
E
100 IU<0
B IU>0 AE
0
100
y
(b)支出决定收入 IU:非计划意愿投资
16
六、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用i=s表示,因 为这里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 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 y=c+s,因此,E=y,就是c+i=c+s,则得:
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2021/2/6
持久收入假说
19
一、消费函数
(一)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
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消费偏好、家庭财产 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与 制度、风俗习惯等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经济增长
为了分析更简单,可以把索洛 模型中的变量都表示成人均的形式, 只要用λ=1/L,并用小写字母表示人 均数量,则索洛的生产函数就是: y=F (k,1)=f (k) 即人均产出值和人 均资本有关,是人均资本的函数。 0
f (k) k
图3.1 生产函数
❖2. Solow growth注m:oY=dCe+lS在需C=求Y-S方=Y-面sY 的假定
期,多马在《扩张与就业》,《资本扩张、增长率
和就业》以及《资本积累问题》等论文中独立地提
出了与哈罗德模型基本相似的增长模型和相似的主 要结论,人们习惯上将这两个模型合称为哈罗德一 多马模型。
2021/4/8
14
•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 • 劳动力按固定比率增长; • 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K=νY→△K= ν ·△Y ν:资本产量比 由于假设不存在折旧,因而△K=I →I=ν ·△Y
❖ i=sy ❖ 即:一个经济的人均投资等于人均储蓄,这
是产品市场均衡的要求。
二、资本积累和稳态
由于人均产出只与人均资本有关,现在讨论一个经济的资本 存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1.影响资本存量变化的因素:投资(I)+折旧(D)
一是投资。投资越多,资本存量越大。
那么投资是如何决定的?
a.投资取决于人均资本存量。由于人均 投资是每个劳动力产出的一定比例,即 i=sy。把生产函数带入上述方程,投资 就时因储b在投之.投变,素蓄资资间资成由之率本水存取了于一一存平在决人投,定量越替于均资而的和高代储资又且条产。关蓄本是是件出而系率的影主下水且,。函响要,平,一储数资因资一由定蓄:本素本定于条率存。存的投件i=越s量因量条资下f(高k的此和件和,)。,两,投下消投同则个在资,费资 之越间多实,际则上消存费在越着少一。种这动可态以循通环过的图影3.2响来 和反决映定。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模型公式
Y=C+I+G,其中Y代表总收入, 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
政府购买。
模型结论
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政府可 以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 或减税)和货币政策(增加货币 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
进经济增长。
02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凯恩斯宏观经Biblioteka 模型的基本假设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 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消费理论 •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储蓄 •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策与实践 •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经济增长
01 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函数
绝对收入假说
01
凯恩斯认为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消费随收入的增
加而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等。
04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策与实践
政策与实践的重要性
01
政策与实践是宏观经济学理论 的重要应用,它们能够将理论 转化为实际操作,帮助政府、 企业和个人做出决策。
02
政策与实践能够检验宏观经济 学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 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依据。
03
政策与实践能够解决现实经济 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在短期内,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即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消费等于收入
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 系,即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投资等于利率
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 系,即投资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增加 。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结论
存在非自愿失业
在短期内,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刚性,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导致部分劳动力 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S=Y-C=Y-(α+βY)= -α+(1-β)Y
储蓄函数
C,S
Y=AE
C=α +β Y
A α 45°
O
S=-α +(1-β )Y
Y0
国民收入Y
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APS)指人们的储蓄在其收 入中所占的比例,记为S/Y。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 入时所增加的储蓄,记为ΔS/ΔY,在储 蓄函数中即为系数(1-β)。
总需求与总供给
价格P AD AS
E Pe
O
Ye
国民产出Y
总供给曲线两种特例
价格P AD
AD 1
AS
P0
O
国民产出Y
Ye
Ye1
Yf
3.2 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
模型假设的条件
价格水平不变。简单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 模型建立在凯恩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水 平的情况下,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就取决 于总需求水平。 利率水平不变 模型涉及的市场:产品市场。解决的是 产品市场上的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的问 题

影响企业投资支出(新资本的形成:如机 器、厂房设备仓库等)的多少,有两大因 素:一是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二是借贷利 率(为购买这些新资产资才值得。因此,在影响投资的诸多因 素中,利率是最重要的。
知识连接: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的前提下,企业 是否投资首先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它与利 率构成函数关系。I=I(r)。投资是利率 的减函数,随着利率的提高而下降。
45°
O
Ye1
Ye2
国民收入Y
ΔY
注入量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W,J
W
E2 E1
J2 J1
O
Ye1
Ye2
国民收入Y
3.3.2乘数的含义
乘数是指某些支出(例如投资)的每1元变 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1元以上(或多倍)的 变化。乘数的一般定义是: k= ΔY/ΔA0 ΔA0:四部门经济中,自发支出变量为投 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出口支出 乘数大小取决于β,即k=1/(1-β )
第3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模型
学习目标:
了解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假设; 理解均衡国民收入概念; 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 熟练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熟练掌握乘数理论; 了解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掌握经济周期理论,并用其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
均衡收入的决定:两部门模型
I,C,S
Y=AE AE=A0+β Y
AE0
E C=α +β Y
A0 α
I0 S=-α +(1-β )Y I0 45°
O
Ye
国民收入Y
3.2.4均衡收入的决定:三部门模型
C,I, T,S , G
Y= AE
E
AE= C+ I 0 + G 0
C + I0
G0
S+ T n 0
I 0 + G0 45°
O
Ye
国民收入Y
三部门模型
收入—支出法(Y=AE) Ye=AE=C+I+G 均衡收入为: Ye=(α+I0+G0-βTXn )/(1-β) 注入—漏出法(J = W) I+G=S+T 均衡收入为: Ye=(α+I0+G0-βTXn )/(1-β)

3.2.5均衡收入的决定:四部门模型
在四部门经济中,用收入—支出法表示的 均衡国民收入为Ye=AE=C+I+G+X-M 用注入—漏出法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由 J=W,即I+G+X=S+T+M来确定。 均衡收入为: Ye=(α+I0+G0 +X0-M0- βTXn )/ (1-β)

课堂练习
教材P60,计算题(2) 求(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2)净税收 (3)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
45 °
O
Ye
国民收入Y
总支出
总支出:因为假定政府支出和净
出口都为0,所以总支出就等于消 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之和,则总支 出函数为 AE=C+I0=α+I0+βY=A0+βY
3.2.3 均衡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法(Y=AE)
Y=C+I+G+Xn 注入—漏出法(J = W) I+G+X=S+T+M
3.4.1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关系 要
3.4.2 通货紧缩缺口

当一个国家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Ye小于充 分就业国民收入Yf时,这个经济社会就存 在过剩的生产能力,需求不足失业便出现 了,我们把这一状态称为存在通货紧缩缺 口(deflationary gap)
通货紧缩缺口
消费函数
C
Y=AE
C=α +β Y A α 45°
O
Y0
国民收入Y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 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记为C/Y,也称为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指 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时所增加的消费,记为 ΔC/ΔY。

3.3乘数理论
3.3. 1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一旦总支出增加(注入量增加或漏出量减 少)会使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反之亦是。
总支出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支出 AE
如果: G增加 I增加 Xn增加 T减少
Y=AE
则AE曲线上移
E2
AE2
AE1
E1
ΔI
如果: G减少 I减少 Xn减少 T增加
则AE曲线下移
3.4缺口理论与宏观经济失衡
3.4.1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最大的国 民收入水平,这个收入水平是当资源(主 要指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时所能生产出 来的,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国民收入(fullemployment national income)或潜在 国民收入,用Yf表示。
乘数是一把“双刃剑”

自发支出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同样, 如果自发支出减少也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减少。 因此,乘数作用具有两面性,经济学家把具有这 种作用的乘数称作是一把“双刃剑”。
乘数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经济中必须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也就 是说,只有在一个存在着生产资源闲置的 经济中,乘数效应才可能发生。这是乘数 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剩余的生 产能力,那么额外支出注入到经济体后, 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并不会引起产出的增加 ,只会刺激物价水平的提高。
知识连接: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因为,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是借来的, 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即使投资的资金是自 有的,投资者也会把利息看成是投资的机 会成本,从而把利息当作投资的成本。因 此,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自然就会减少对 投资物品的购买。
知识连接: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线性投资函数:I=e-dr。 式中,e是自主性投资,如重置投资。而dr为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d为 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 投资减少或增加的数量。曲线表示为向右 下方倾向的特征。
3.3.3乘数的类型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变动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 少。KI=ΔY/ΔI =1/(1-β)。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支出变动1单位引起国 民收入变动多少。 KG=ΔY/ΔG =1/(1-β)。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 少。KTX=ΔY/ΔTX = -(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转移支付变 动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则 KTR=ΔY/ΔTR =β/(1β)。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 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KB=ΔY/ΔG=ΔY/ΔTX=1。 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出口变动1单位引起国民收 入变动多少。KX=ΔY/ΔX =1/(1-β)。
3.1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收入(自学)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给定一个 价格水平时对一国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价 值,其中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 府支出以及出口支出。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 在每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 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需求与总供给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简单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厂商 J
(X) ( I) (G)
收入
消费支出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 C)
政府
国外 ( M)
(S S ) ( T) ( ) 居民户 W
3.2.3 均衡收入的决定:两部门模型
收入—支出法(Y=AE)
Ye=(α+I0)/(1-β)
注入—漏出法(J
= W)
Ye=(α+I0)/(1-β)

乘数的图形推导:两部门为例
S ,I
S
E2 E1
ΔI
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