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从专利分析角度看物联网技术发展

2 专 利 情 报 分 析 的方 法 和 工 具
专利情报分析是指对专利说明书与专利公报中大量的
广。 从传感器到通信 网络技术 , 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计 算机软件系统, 包含了 自动控制、 通信 、 计算机等不同领 域. 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从物联网的概念正式提出以来 ,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
的是可以提高企业对该领域前沿技术的预见性, 提前预测
1 引 言
物联网(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 I O T ) 最早在 1 9 9 9 年 由美国
客户需求并确认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技术, 从而依据自
身发展战略自主选择未来的核心技术 , 在研发之初就实现
d e v e l o p me n t .An d he t p a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i s a l s o b e n e f i t f o r t h e R&D c o mp a n i e s i n C h i n a t o p r e d i c t i o n he t t r e n d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f i n d o u t t h e d i s t a n c e o f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d c h o o s e he t s u i t bl a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I O T, p a t e n t , t e r mi n a l e q u i p me n t , mo b i l e n e t w o r k , mi d d l e wa r e
物联网标识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报告

物联网标识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报告目录一、广州中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专利分析 (3)1、广州中心专利类型和法律状态 (3)2、广州中心专利申请公开趋势 (3)3、技术构成 (4)二、几家单位专利统计分析 (5)1、申请人申请趋势 (5)2、技术申请趋势 (6)3、国民经济构成 (7)4、中国专利类型 (8)5、专利当前法律状态 (9)三、几家单位有关物联网标识专利分析 (10)1、申请人申请趋势 (10)2、申请趋势 (10)3、技术构成 (11)4、技术申请趋势 (11)四、物联网标识专利信息分析 (12)1、申请趋势 (12)2、技术构成 (13)3、技术申请趋势 (14)4、技术全球分布 (15)5、申请人分析 (16)6、专利类型构成 (19)五、国内互联网巨头标识专利技术分析 (20)1、申请趋势 (20)2、技术构成 (20)3、技术申请趋势 (23)4、申请人排名 (23)5、申请人申请趋势 (24)6、申请人技术构成 (25)7、申请人专利价值 (27)8、中国专利有效性 (28)六、结论 (29)一、广州中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专利分析1、广州中心专利类型和法律状态图表展示的是广州中心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其中展示专利类型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专利类型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广州中心专利技术的创新情况和保护策略。
同时,也展示广州中心专利最新的法律信息。
目前广州中心申请的专利共24件,其中22件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2件授权,授权的一件为实用新型、一件为外观设计。
由于广州中心成立时间较短,专利申请总数较少,可以制定专利目标,规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创新和专利管理,这样有利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
2、广州中心专利申请公开趋势图表展示的是广州中心近三年来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的发展趋势。
通过申请趋势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广州中心在各时期的专利申请热度变化。
由于广州中心成立时间比较短,2017年专利公开量增加,是很符合技术发展。
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1、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其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
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
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物联网智能家居专利分析

物联网智能家居专利分析摘要:物联网的提出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已从概念转化成产品,智慧生活正逐渐深入千家万户。
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技术发展历程和组成,并分析了国内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预估,希望能为国内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提供些许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专利技术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仅舒适安全的普通家居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智能家居应运而生。
维基百科中,智能家居的定义为: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早期智能家居的实施由于布线复杂,设备昂贵,并不能实现批量化和市场化,也很难使更多人受益。
直到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1-2]。
1技术发展历程及组成1.1发展脉络及历程从最初智能家居概念的提出,到如今智能家居的产品化,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智能家居的发展更加趋于多样化,技术实现方式也更加丰富,总体而言,大致经历了如下4个发展阶段[3]:1)通过同轴线及两芯线完成家庭组网,进而实现灯光、窗帘及少量的安防控制等;2)通过总线及IP技术组网,能够完成可视对讲、安防等功能;3)实现家庭智能控制的集中化,控制主机产生,业务包括安防、控制、计量等业务;4)基于全IP技术,末端设备基于Zigbee等技术,智能家居业务采用“云”技术,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定制化、个性化。
目前智能家居大多属于第三个阶段,而美国已初步的探索到第四个阶段,并已有相应产品。
1.2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包括了最基本的智能照明控制、安防系统、可燃气体检测、智能窗帘、门禁系统和智能窗帘控制等8个子系统[4-5]。
物联网智能家居是将无线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家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维护容易、扩展随心所欲的智能家居系统。
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

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作者:张倩茹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24期【摘要】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各种需要的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连接和联系,其已经成为今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本文在对中国专利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物联网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热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云计算一、概述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
二、物联网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析研究2.1总体情况截止本文的检索时间,在CNAB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涉及物联网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中,59%的申请来自企业,25%的申请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个人的申请量也达到了16%;从申请人地域看,申请量在前5位的省份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和山东,上述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新兴技术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促使了较高的申请量。
从2005年起,物联网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量保持每年20件左右的申请量;从2010年起,申请量增长极为迅速,2010年至2012年每年有100件左右的增长量,自2013年起增长量趋于平稳,2014年第一季度也已有60件申请,可见物联网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率。
从应用分布上看,物联网技术中国专利申请主要涉及物品识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方面。
2. 2技术热点2.2.1 感知与标识技术感知和标识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
传感设备、感知设备是否设置恰当及其感知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劣。
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303861.8提出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物联网技术中的专利技术

物联网技术中的专利技术发表时间:2020-12-11T11:11:47.2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2期作者:吴杨王远飞庞坤[导读] 本文对物联网领域的专利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物联网领域近年来处于爆发期,并且各大企业也重视该领域专利申请。
吴杨王远飞庞坤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本文对物联网领域的专利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物联网领域近年来处于爆发期,并且各大企业也重视该领域专利申请。
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分支,及相关技术分支下的代表专利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1. 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是基于通信网等工具为载体进行通信的技术,它实现的是物品和物品之间的通信。
其目的是让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 通信网络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各种事件。
2. 物联网专利申请分析在专利库中进行检索,得到物联网专利的历年申请量,物联网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开始逐年上升,到2012年之后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但是到了2016年又开始上升,并且考虑2016年申请的专利有部分未公开的情况,2016 年申请量要大于图中所列值。
物联网领域专利申请以企业申请为主。
其中,中兴和华为所占比重较大,二者合计所占比例接近60%,并且全世界企业对于物联网技术都比较重视。
3. 物联网技术分支及其专利分析本文中对于比较有代表性的NB-Io T,WSN,M2M技术进行分析。
3.1 NB-IoT技术NB-Io T是由3GPP定义的新一代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其只需要180K H z的频段,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独立部署,保护带内部署,LTE带内部署[1]。
3.1 1 NB-IoT专利申请人分析N B-I o T是最近提出的新的应用项目,其研究时间较短,因此对其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比较有意义。
在SIPOABS数据库中对NB-Io T的申请人进行检索,得到结果(仅考虑申请量大于等于2件的公司)。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专利分析及研究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专利分析及研究摘要:文章利用DWPI数据库对全球范围内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检索统计,分析了专利申请量、地域分布和申请人方面的信息,探索其中的趋势和特点,为业内在该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专利分析1 概述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全球定位、射频识别以及传感器等,在更大的覆盖范围进行数据的收集,以进行智能化的识别、跟踪、管理以及监控等。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和新型产业,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纷纷将其列为国家战略。
随着各个国家对电网改造和升级的重视,围绕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开发出现了大量专利,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进行应用的专利技术统计和分析研究,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全球专利分析下面主要针对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全球专利进行分析,在DWPI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和统计得到以下数据。
2.1 全球专利申请量分析图2 全球申请量地域分布图2为全球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情况,从图2统计数据可知,中、美、日、韩四国占据了申请地域的前四名,中国以接近78%的占比排名第一,这表明中国在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应用领域较为强烈的专利保护意识和市场需求,发达国家虽然智能电网起步较早,但在专利申请方面仍不如中国,这缘于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保护需求,随着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仍将在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2.3 全球主要申请人分析图3 全球主要申请人排名图3为全球主要申请人的排名情况,由统计数据可知,中国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申请量远远高于其他申请人,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这也表明,虽然中国不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发源地,但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驱动力,发展势头强劲,且产业化程度较高,在实际的电网运行中应用广泛。
物联网领域的专利革新 关键技术解析

物联网领域的专利革新关键技术解析物联网领域的专利革新关键技术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领域的专利革新逐渐成为研究和发展的焦点。
本文将对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探讨其在专利创新方面的应用和推动作用。
一、感应技术的创新感应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基础,其在专利领域的革新对于物联网技术的提升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感应技术主要通过传感器、RFID等设备收集和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在具体的专利创新中,感应技术的应用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了发展趋势。
例如,专利中针对感应器的小型化、低功耗和高灵敏度等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性能,还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创新物联网领域的专利创新还体现在数据存储与处理方面。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也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在专利创新中,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专利中对于云计算、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物联网的核心在于设备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因此,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对于物联网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专利中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协议、通信安全等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速度和稳定性,还加强了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能力。
这些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物联网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应用。
四、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热门的技术领域,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专利创新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智能控制和预测等方面。
通过对大量的物联网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人工智能能够为物联网系统提供更加智能和自动化的服务。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革新,为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报告范本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报告范本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首先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接着,分析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展望物联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引言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化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交互。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2.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和控制。
比如,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遥控家里的灯光、温度、门锁等设备,提高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2.2 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车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监控、交通信号控制和拥堵预测等功能,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车辆系统则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智能通信和自动驾驶等功能,减少交通事故和能源浪费。
2.3 智能医疗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远程医疗、健康监测和智能医疗设备等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同时,智能医疗设备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和警报,提高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3.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1 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智能化、网联化和智能安全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
同时,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更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此外,智能安全技术将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物联网分析报告

物联网分析报告1. 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的各类物理设备、传感器和软件系统。
它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分析物联网的现状、趋势和挑战,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领域。
2. 物联网的现状目前,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设备的连接,物联网系统可以实时收集、传输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
3. 物联网的趋势3.1 智能城市物联网技术为城市提供了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通过连接各类设备和传感器,城市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安防等多个方面的创新。
智能城市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通过连接生产设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
3.3 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通过在农田中安装传感器,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环境因素,并根据数据调整灌溉和施肥策略。
农业物联网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4. 物联网的挑战4.1 安全性物联网的发展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物联网系统涉及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安全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利用,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隐私保护物联网系统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数据,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
如何在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中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隐私保护需要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加强,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
4.3 互操作性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多个设备和系统的连接与交互,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成为一个挑战。
物联网技术中国专利检索分析

物联网技术中国专利检索分析1 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概念在中国1999 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
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 技术的物联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只要轻触一下电脑或者手机的按钮,即使千里之外,你也能了解到某件物品的状况、某个人的活动情况。
发一个短信,你就能打开风扇;如果有人非法入侵你的住宅,你还会收到自动电话报警。
如此智能的场景,已不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才有的情形了,物联网正在步步逼近我们的生活。
2 各国物联网发展情况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日本、英国、韩国等,这些国家都把物联网列为经济振兴战略之一,并推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如美国“智慧地球”、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的“e - J a p an”、“u - J a p an”计划等,他们在物联网产业方面也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牛春雷郑红2009年1月,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构想。
“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地球”把新一代I T 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得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能源物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与分析

能源物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与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日益紧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源物联网成为了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热门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能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分析相关专利的布局和趋势。
一、能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感知与控制技术能源物联网通过感知装置采集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并通过控制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调控。
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是实现感知与控制的关键技术。
2. 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能源物联网面临着庞大的数据量,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了关键问题。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都可以应用于能源数据的管理与分析,从而为能源的调度和优化提供支持。
3. 安全与隐私技术能源物联网的数据往往具有隐私性和机密性,因此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了重要的技术要求。
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能够有效保护能源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与隐私。
4. 能源交互与协同控制技术能源物联网涉及到多个能源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与信息交互,因此能源交互与协同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物联网协议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分布式控制技术等可以实现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交互与协同控制。
二、能源物联网专利布局与分析1. 专利布局情况为了保护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优势,能源物联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纷纷进行专利布局。
通过分析专利数据,可以了解到各个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主要技术领域以及专利布局的重点和趋势。
2. 专利分析结果通过对能源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感知与控制技术领域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
(2)大型能源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3)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和安全与隐私技术的专利申请正在逐年增加。
(4)能源交互与协同控制技术的专利布局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能源物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与分析的研究,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进展迅速,各个企业和机构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创新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创新应用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众多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
而在这些应用背后,专利创新在保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了市场发展,带来了很多商业价值。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创新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一、1. 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专利创新应用也逐渐显现。
比如,智能门锁领域,通过专利创新可以解决指纹模块识别速度慢、电池寿命短等问题,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增加产品附加值;智能插座领域,通过专利创新可以解决电器耗电量读数不准、插头接触不良等问题,提升产品稳定性,符合消费者需求。
2. 智能交通领域智能交通也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专利创新在智能交通领域可以应用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信号等诸多方面。
例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3D模型技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通过专利创新,提高了自动驾驶在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度和泛化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自动驾驶的性能和安全性。
3. 智慧医疗领域智慧医疗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专利创新在智慧医疗领域可以应用于远程监护、智能精准诊断等方面。
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通过专利创新,解决了数据保密性、数据稳定性等问题,提升了远程医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创新未来展望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专利创新也将推动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
未来,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创新将逐步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专利创新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背景下,专利创新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具备核心专利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受到市场的青睐。
2. 专利布局将更加全面、相应资金投入也会加大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大和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专利布局将更加全面,相应的资金投入也会加大。
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专利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积极寻求物联网技术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同时,物联网技术也成为了近年来专利申请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技术在专利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现状据统计,近几年来,物联网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其中,中国已成为物联网专利的主要申请国之一。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发布的数据表明,物联网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在国家专利申请量中占比已超过10%。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专利申请,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物联网技术专利的申请方式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方式主要有三种: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是指针对某一项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创新,可以通过专利申请获得发明专利权。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新型的设备或方法,可以通过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
外观设计专利则是指产品外观的设计创新,可以通过专利申请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
对于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通常选择发明专利申请的方式较多。
这是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创新点往往体现在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创新上,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相对较少。
三、物联网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专利权人对于一项专利技术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在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中,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往往要经过反复的权利要求书修订。
这是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涉及到的领域较广,而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需要考虑实际应用的情况,以充分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四、物联网技术专利的商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对于企业的商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专利申请保护自身物联网技术的技术成果,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商业机会。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效益。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利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物联网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专利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专利保护现状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利保护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识别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将人、物、信息进行互联互通和智能交互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
与传统的互联网技术相比,物联网技术更加注重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对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对智能化生产的支持等,因此它在物流管理、生产控制、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专利保护现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了各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
根据WIPO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20.8万件,占全球总数的44.8%。
同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也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加大了专利申请力度。
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2019年美国专利局共收到了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17,010件,其中,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专利申请占比最高。
目前,围绕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关键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标准。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的重要方向。
其主要涉及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
比如智能家居领域中的语音控制系统、智能锁等,智慧医疗领域中的智能医疗设备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专利亮点。
另外,物联网技术的关键设备也是一种重要的专利申请方向,如传感器、芯片、网络设备等。
而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则是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的。
三、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利保护的建议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专利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以下是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专利保护的建议:1.加速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专利的审查速度。
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专利

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专利随着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愈加重要。
任何一次数据泄露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
为了保障物联网使用的安全,各种专利技术相继研发出来。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专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 物联网安全事件背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本身就给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和业务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如数据隐私保护、身份认证、安全溯源等。
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全球发生的物联网安全事件不断增加,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公共安全问题:比如病毒入侵,黑客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
(此段可根据需要展开,描述更多物联网安全背景信息,突出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二. 物联网安全专利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提出了一系列技术专利方案。
现阶段物联网安全专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密算法专利物联网设备经常向云平台传送数据,存储各类敏感数据(如个人信息、企业机密等),因此,对物联网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是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
而加密算法专利,可以确保该技术不会被其他企业和人员所使用。
同时,加密算法专利还可以加强设备和平台之间的认证和授权,减少设备被欺诈的行为。
2. 安全协议专利物联网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通信需要双方建立群组、共享密钥等信息,而这是通过安全协议专利实现的。
安全协议专利可以确保设备和平台在通信时,能够互相验证身份和合法性,从而防止攻击者获取设备和平台之间的敏感信息,保障信息安全。
3. 带内安全监控专利为了能够及时监控设备的安全状态,带内安全监控专利应运而生。
带内安全监控专利可以在设备和云平台之间设置几个传输通道,实时监控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设备遭受攻击和云平台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
4. 身份标识专利物联网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通信,需要双方建立身份标识来识别设备和平台的合法性。
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专利申请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专利申请分析标签:物联网;身份认证;专利分析0引言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物联网信息处理程序较为复杂,这是物联网本身高度重视安全、对安全程度要求较高的直接体现。
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专利申请量分析自2009年起,中国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技术专利申请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在2013年至2015年之间,申请量虽小有波动,但总体维持在数量较多的趋势,仍属于该技术的快速发展时期。
2017年和2018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不能完整地反映这几年内的专利申请实际数量,因为中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申请从申请日起算18个月后才予以公开,而未公开的专利申请,申请人是未知的,因此专利申请到公开的18个月时间间隔,导致2017-2018年的申请量不完整,不能完整地体现这几年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过渡技术的发展趋势。
1999年-2009年属于该技术的萌芽期,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2010年-2014年属于其成长期,申请量基本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仅在2013-2014年稍有波动;2015年至今属于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技术的快速发展期,初期的研究已逐渐形成技术成果大量产出,尤其在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峰值。
此外,2016年-2018年数量稍有下降是由于专利申请到公开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此时间间隔长短规定不一,因此近几年的申请量是不完整的,不能完全代表全球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趋势。
2主要申请人分析图1为中国主要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分布图,从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技术受到了企业与高校的广泛关注,其中,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量最多,该公司主要涉及物联网服务类业务,其次为国家电网,可见,身份认证技术在电网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中,以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为首,在该技术方向的申请数量也处于领先位置。
物联网技术专利

物联网技术专利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为保护其所研发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科技成果的最大化利用,专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物联网技术专利的含义物联网技术专利指的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新型技术、新型装置和新型工艺,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用途。
物联网技术专利通常是指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旨在对相关领域的技术成果加以保护,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物联网技术专利的分类根据专利法的要求,物联网技术专利主要分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于产品的形状、结构或组合等实质性特点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外观设计。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发明专利是指对于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可行性。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
三、物联网技术专利的申请流程1. 搜集资料企业需要首先搜集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利、技术、文献资料,查明所涉及技术领域内已有的专利和技术。
2. 公布申请企业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公布。
公布后,专利申请书、说明书等内容将会被公开。
3. 实质审查专利公布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包括对专利代理人的资格审查、对申请书及说明书的合法性审查、对专利申请行文的审查等。
4. 专利授权经过实质审查,成功申请的专利将经过公告后正式授权。
四、物联网技术专利的保护企业成功获得专利后,需要合理利用专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主动监测企业需要定期关注和监测市场上的类似产品或技术,发现有侵权情况时,应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2. 建立专利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专利管理制度,合理管理专利,提高专利的利用和保护效率。
3. 主动维权企业在发现侵权行为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维权措施,保护自己的专利权利。
五、总结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专利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通过合理的专利保护,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其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
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
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
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3、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
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按照对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
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
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
二、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
1、专利分析的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赢得市场的先机。
专利情报是竞争情报的重要资源之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活动与专利
申请活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专利作为技术的载体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技术信
息及全世界最全面、最新的技术情报。
据世界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发明成果的90%首先在专利文献中公开。
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60%的开发经费、40%的开发时间。
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情报分析不同地区的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
对不同地区的某类产品的先进程度做出预测,从而指导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
销售策略,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
2、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
本报告是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从时间趋势、区域分布的角度,对物联网技
术专利的总量、专利申请人、专利种类,技术专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
在一些方面与国外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2.1时间趋势
2.1.1专利总量的时间趋势
经统计,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在2008年以前,物联网专利申请非常少,全
国专利申请数仅仅为11个,但从2008年以后,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呈现飞速
增长的趋势,总量达4650件(包括发明专利2412件,实用新型1969件,外观
设计269件)。
图2-1
从图2-1中还可以看出,从2008年以后,物联网专利的申请量呈爆棚式增长的态势,仅2012年一年的申请量就达到了1963件之多,占到了历史申请总量的40%。
2.1.2申请人数量趋势
2009年以来,物联网技术呈现爆棚式的发展,从事物联网行业的科研人数增多,在专利申请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专利申请的人数也在相应的增多。
从图2-2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2年,物联网技术的专利申请人数开始成指数的增长,其中,2012年的申请人数达到了2009年的近60倍。
图2-2
2.1.3专利种类趋势对比
图2-3显示了从2004年至2012年,不同的专利种类随时间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及相互之间的对比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数量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其中,专利发明的申请数量发展最为迅速,数量增长最快,其次是实用新型,而外观设计类的专利申请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相对前两者增长幅度小得多。
图2-3
2.1.4技术专利量趋势
图2-4显示了物联网技术中,不同技术分类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在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纵向对比过程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不同技术分类随时间变化,均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
而在以技术类别为基础的横向对比过程中可以看出,G类和H类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图2-4
2.1区域分布
2.2.1专利总量的区域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国内对物联网技术专利的申请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和北京等经济技术发达地区,江苏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发达地区,集中了主要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力量,其申请的专利数量达到了1546件,占总量的33.2%。
广东和北京也分别达到了655件和505件,占总量的14.1%和10.8%。
另外,上海、浙江、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也是专利申请较多的地区,其专利数量占到了总量的24.6%。
图2-5
2.2.2申请人数量分布
图2-6显示了不同地区申请人数量对比情况。
江苏地区由于在专利总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相应地在申请人数量上也占据到了较高的位置,有419个,其次是广东和北京,分别为257和244。
图2-6
2.2.3专利种类区域分布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专利种类方面,不同地区呈现出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比例结构不同,其中江苏和北京,发明专利明显高于实用新型专利,接近于2倍的关系,而在广东、上海等其他地区,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大体上相差不大,基本持平。
图2-7
2.2.4技术区域分布对比
图2-8的结果显示出,在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专利总量较高的地区,其申请的技术类别均主要集中在G、H两大类,其次是A类、B 类和14类,而F、E和10类,在其总量中只占据着很小的比例。
图2-8
三.总结
本报告利用中国专利数据库,对国内物联网技术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关键技术和当前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从时间趋势、区域分布的角度,对物联网技术专利的总量、专利申请人、专利种类,技术专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根据分析的的内容和相关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
1)物联网技术专利的总量和申请人数量从2008年以后呈爆棚式增长的趋势,不同专利种类都随时间的发展飞速递增,发明专利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实用新型。
另外,增长的专利数量主要集中在G、H两大类。
2)物联网技术专利的申请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在这些地区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比例最大,而且也集中在G、H 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