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应具有的四种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应具有的四种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应具有的四种能力一、进一步深化统整天文知识的才干在第一阶段温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解说知识点之间的联络。

在第二阶温习时,应重点温习天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增强知识的归结整理,构本钱人的知识体系,提高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的才干。

要留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络。

针对温习进程中所暴显露来的一系列效果,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索,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

如气候知识,就可依据气候的详细散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别、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应用与评价这一线索停止知识串联;也可应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应用等停止对比联络;还可对各大洲相反的气候类型停止影响要素的逐一对比等。

还要留意知识归类。

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任务,对高中天文重点和主干知识停止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要素类。

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要素、影响气候的要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要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要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要素等。

〔2〕区位要素类。

如工农业的区位要素、人口散布和迁移的区位要素、交通〔铁路、港口等〕树立的区位要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

如增加水土流失的措施、增加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处置水资源缺乏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才干地图是天文学的〝第二言语〞,也是天文学习的重要工具。

因此绝大局部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察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才干。

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少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天文局部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形式图、等值线图、天文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

虽然种类单一,变化各异,但其实质都是反映天文事物的空间散布、时间变化、天文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温习时应留意对图表停止分类整理,抓住其特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才干。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结构和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明确的视角和方法,涉及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教学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将四大基本能力强化起来,才能发挥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一、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地理学科的四大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能力,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文献、调查等方式,熟练掌握地理现象的特征、规律及其变化规律,并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现象的原因。

2.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分析出其变化规律,并分析出其变化的原因,从而深入了解其变化的科学规律。

3.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把它们概括成一个整体,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4.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地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从而解决实践问题。

二、四大基本能力强化基本能力强化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充分发挥图像与文字辅助教学的作用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增加实践活动增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践、实践设计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

三、题型专练题型专练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多做题多做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知识概念,加强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结合实际将题型专练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共29张PPT)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共29张PPT)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信息的呈现特点:
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 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 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 生解题造成成障碍。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信息的呈现特点: 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辨证的视角 地理问题一般具有两面性,分析问题时都要辨证地去看。 如气候资源对农业既是有利因素,而气象灾害又是不利因素。 再如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辨证关系。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解读地理信息
动态的视角 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都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分析 地理信息需要用动态的视角,从过程中予以分析。如区域与区 域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高考地理四大能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 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等。 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农业、工业、 城市和人口等。 时间特征;如某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某一时间段等。
便于考查学生地理阅读、考场读图、用图能力。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信息的呈现特点: 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信息的呈现特点: 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高考地理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提炼地理信息
反馈地理知识结构,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能提炼出重要的、 关键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信息源。 反馈地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等都有着内在联系。 区域地理知识是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载体,区域位置决定气候,气候会影 响水文、地貌、植被、土壤,进而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人类活动的 影响。认识地理知识内在联系,可以由某地理知识推知其他方面的知识。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主要包括: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提取关键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使用地图、地球仪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规律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四大能力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和提高。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
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提高概括能力,首先掌握好课本知 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简明、扼要的回答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复
习时要寻找资料和素材 , 锻炼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逐步形
成综合能力。如上题中第 (2)题,鱼类的生长繁殖离不开适合其生长 繁殖的水域条件和丰富的饵料条件。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 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 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要准确地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
这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前提,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
散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到新情景时能
自然顺畅地用得上活知识,从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触类练习要旁通] 2.(2013· 浙江五校联考 )(11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C到B自然景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了 ____________的地域 从沿海向内陆
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复习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 更要特别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 在具体分析地理现象时 , 要注意地理原理的正确选择和合理解释及地 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的有机衔接 , 避免出现机械的生硬搭配。如上题中 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
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战略总评
地理新课标的《考试说明》,突出“以能力立 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的 命题指导思想,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 理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 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所有试题的 命制都体现了这四个方面,因此,强化学生四大 基本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所在。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这也是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蕴藏在题干和文字材料中,有的蕴藏在地理图像和表格中,还有的蕴藏在试题的设问中,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试题中所有文字和图表,关注组成试题的所有文字信息,关注图像中各种符号信息和注记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取试题中的有用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精选细挑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或者是关键词。

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将文字材料认真阅读一遍,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关键信息,并标注在试卷上,以便后面重读材料时能够迅速找到关键点;其次,弄清题干中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在材料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所有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为解答试题做好准备。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判读时要分清主次,尽量在短时间内获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

在图中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图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说图,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

三是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记在脑海里。

高中地理需要学会的四个基础能力

高中地理需要学会的四个基础能力

高中地理需要学会的四个基础能力高中地理你需要学会的四个基础能力地理是理科,不是文科,虽然划作文科考试科目,假如一味死记硬背,那是很辛苦的。

基础是理解,理解什么?各种定义的概念!以等高线为例:在地图上,将所有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线,即为等高线。

1海拔高度它的表示内容;2高度相同每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

基础原理可以将很复杂的高等问题一一拆分。

所以假如像前年突如其来的等深线高考题。

就可以套用:1深度,2相同深度。

问题就容易了。

第二个基础是读图能力。

地理学习两大工具地球仪,地图。

便于携带而言,地图成为愈加要紧的工具。

地图有多少种?每一种如何读?假如仅仅着眼于高考,那样高考的每一道地理题都是承载在一幅图上的。

假如着眼于生活,景区图也好,GPS导航图也好,你会读么?你记得比例尺方向图例才是地图的基础语言么?第三个基础是关爱地球与人类。

前一句话很大,简而言之四个字人地关系!一个地点的地理信息,怎么样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怎么样影响这个地点?所有的地区问题,即为将自然环境中加入人类活动。

或积极,或毁灭。

第四个基础所有事物都是进步变化的。

用哲学教导科学,这个在海外相当正常的学科方法,在国内被忽视。

当然,环境问题,你懂的。

那样,在地理里,是怎么样变化的?两条线:空间,时间。

找到两条线,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应该是容易的。

假如这4个基础,能在一个高度弄懂,你的地理不会差。

当然,你要说你的地理不好,是由于没有我这样一个漂亮的地理老师,那我只能害羞的在考试题目君等你啦~~翻开你的地理书,目录。

请你按上面的基础,看一下,教程。

最后一点读教程!目前高考出题,愈来愈返璞归真教程上原话愈来愈多。

高三地理复习必需掌握的四种能力

高三地理复习必需掌握的四种能力

高三地理复习必需掌握的四种能力高三地理复习必需把握的四种能力一、整地理知识的能力在第一时期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刻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摸索,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把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

如气候知识,就可依照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要紧特点、阻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定、气候对工农业的阻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判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阻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

还要注意知识归类。

在回来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阻碍因素类。

如阻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阻碍气候的因素、阻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阻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阻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

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

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全面摸索,对比分析。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

关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刻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阻碍。

也能够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点、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进展条件、要紧特点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能够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地理信息的分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几年由于命题的越来越成熟,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2、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信息获取不全面、信息提取中解读错误、不能用题中信息正确描述和深入分析问题;3、获取信息的途径: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⑥从试卷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分析图像信息时,要判读图像名称和看清图例标识,还要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审文字全面提取信息,紧扣关键词、审图像看图名、读图例、辨坐标、明方向、定区位、析要素、审表格看表名、读表头、析数据、理联系、审分值明确答案的要点;对于考生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审题习惯:A.我看到了什么B.我标记的重点是什么C.我想到与什么知识联系D.我准备从哪几个角度回答E.回答的逻辑顺序是什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如何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①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问题;包括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物理、生物;2015年全国卷1就考查了青藏铁路热棒的问题,2014年选择题中有一道考查了生物方面的知识,整体并没有超纲,考查的就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②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和整合;能够多角度分析热点问题,并综合归纳;即点明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又注重揭示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的多角度、多系列、整体化知识新体系;这对于考生来讲,能够使考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把分散的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到新的情景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的使思路流畅;③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考点模块;对于高频考点要善于归纳和整理,有必要可以借鉴模版,如特征描述类、地理现象判读类、原因分析类、比较类、对策措施类、辩证评价类、意义作用类等;同时还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做起题目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水到渠成,左右逢源;④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通过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以及专题训练,来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形成和感悟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规律,这样才能得心应手;2、怎样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①通过题干设问方法和关键内容,判断考查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②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内容,认识和说明问题;包括: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理图表的分析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③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强调正确使用专业术语;1、描述地理事物:①对地理事物概念的描述;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整理地理概念、相似概念的区分;教师可以使概念图像化,如: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人口的迁移等;②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定量表达和定性概括;常见的特征描述,如位置特征、分布特征、属性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农业、工业等等;具体细分为:地理位置特征、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旅游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资源特征、点状事物的分布特征是否均匀,哪里密集,哪里稀疏,如城市、商业网点等、线状事物的分布特征单一的话从走向、延伸方向,弯曲状况,往往要分段描述;多条,从走向、弯曲方向、数量变化、疏密、范围、极值;如等值线、交通线路等、面状事物的分布特征分布位置、范围、轮廓、面积、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方位,形态特征和极值等,如河流流域、地形区、气候类型区、工业区、政区、大洲和大洋等;③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要从位置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数量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极值、面积大小范围宽窄等、形状延伸方向、突出方向、团块状还是条带状来表示;一种是对地理事物时间变化计量图表类特点或规律的描述:思路方法:先描述总趋势,然后分时间段描述差异;——注意整体特点,数据变化趋势,有无转折点;描述方法:①变化的总体趋势:增加/增长/上升、减少/减缓/下降、波动变化②变化的峰值:最大值出现的时间③变化的谷值:最小值出现的时间④变化的周期:是多少一种是对地理事物空间发展变化特点或规律的描述:描述方法:总体变化趋势;局部变化趋势;主体分布规律;2、阐释地理事物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比较、判断、分析、阐述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比如: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地域分异规律、H的分布规律等;3、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方法①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②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③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④注意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分点答题,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的说明地理特征;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1、能力要求:①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②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③能够正确运用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2、探究技巧:针对性论证: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释性论证:已经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论证和解释;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

专题1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

专题1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

[方法总结]
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四种方法
(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复习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更要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逻辑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 (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实现书本知识牢固化、分散知识组合化、理论知识实用化,从
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对河流复习可进行如下串联
[培优演练]
1.自然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神奇的力量。 (1)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神奇 崖壁可谓鬼斧神工,以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 礁石已坍塌,可谓倩影永逝,令人叹息。关于“十二门徒石”的 说法正确的是( B )
A.类似我国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 B.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柱,鸡形礁石是由于海浪 侵蚀作用而坍塌 C.是由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岛弧链 D.是由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而鸡形礁石是因为风化 和侵蚀作用而坍塌
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6.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典例剖析] (2014·广东文综,11)有研究认 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 图) 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 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从 设 问 中 获 取 信 息
设问(1)中关键词是“首先借 助洋流”,应是马尾藻海西南 部的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 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调动运用知识:世界洋流分布 规律及洋流分布状况; 设问(2)中,强调甲地深受海 洋影响,所以该地区形成了典 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降 水较多,河流流量稳定、水量 丰富。 调动运用知识:河流水文特征 要素:流量、含沙量、结冰 期、汛期等;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

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西安主城区形成了明显的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在中国城市里独树一帜。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影响西安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收入水平C.历史因素D.宗教文化2.A.使各城区均亲近自然B.便于各城区职能的专业化发展C.会减少不同城区间的交通D.造成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答案 1.C 2.C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关中平原;历朝历代改建;材料显示西安以旧城为中心;城市建设为传统的大院式。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 )A.林木基地B.果蔬基地C.粮棉基地D.禽蛋基地4.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 )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答案 3.C 4.D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适合种植业发展;早期城市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现在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区;出现高速公路,传统工业规模比中期时规模小。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回答5~6题。

5.从14~20时,合肥(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答案 5.C 6.C解析 5.读图,从14~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错误。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四项基本能力解读-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课件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四项基本能力解读-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课件
质,并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联系起来。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认识”和“说明”是试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它决定了应用 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如设问中有 “是什 么”“为什么”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 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 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
解答问题提供条件。
典 例 (2014· 高考全国卷Ⅱ, T3~5,12分)总部位 于江苏徐州(约34°N, 117°E)的某企业承接 了甲国(如图)价值 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 械定单。据此完成 (1)~(3)题。
从文 字材 料中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从图 中获 取和 解读 信息
示 法 (1)可获取总部“徐州”的空间信息 为(约34°N,117°E)。 (2)获取了输出的产品信息“工程机 械定单”和货物目的地的信息“甲 国”,因此从货物性质、运送距离 等可知选择海运最好。
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正确描 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 把握要点。 3.将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
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的论述。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以开放性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 即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 同时要注意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为观点,提高答题的准确 率。
(1)兰新铁路大致平行于 1 000 米 等高线,即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2) 兰新铁路没有经过吐鲁番市 和鄯善县,并且距离较远,不方 便人们出行。 (3) 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内陆地 区,降水稀少,城镇多分布于水 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地区,而兰新 铁路经过的地区水源条件较差。

学好高中地理你必须掌握的四个基础能力

学好高中地理你必须掌握的四个基础能力

学好高中地理你必须掌握的四个基础能力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因为它关注地球的表面和自然环境,而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地球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如果想要在高中学好地理,我们必须掌握四个基础能力。

这四个基础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您能够准确地观察地球上的现象。

观察能力是高中地理学习的第一步,它使您能够了解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造成的影响。

您需要学会观察并记录地球的自然现象,比如海洋的潮汐、风暴和气象现象。

此外,您还需要观察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比如城市化的过程和农业活动的影响。

二、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指您能够记住地理上重要的事物和概念。

您需要精通地理术语和地理概念,以便能够理解和解释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现象。

同样地,您还要记住世界的各个地区,他们的地理位置以及各个地区所处的气候带和地形。

只有合理地运用记忆技巧,才能够记住所有的地理知识。

三、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指您能够分析和理解各种地球上的现象。

当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术语和概念之后,就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您需要能够分析如何开展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影响。

您还需要学会分析和解释地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发展。

四、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指您能够综合各种地理知识,从而理解地球上的所有自然和人为现象。

您需要了解地球的物理结构、气象、地理位置以及历史。

通过学习整个地理课程,您会对地球环境和地球上各种人类和动植物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综合能力将让您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

总之,想要学好高中地理,您必须掌握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四大基本技巧。

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您将能够逐渐提高您的能力。

同时,您也要重视课堂外的学习,例如野外考察和阅读地理报纸和杂志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不断吸收知识,您一定能够学好高中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表述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表述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
息,是考生获取答题信息的重要途径,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中的 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高考题中的综合题往往提供了很多材料(如材料一、材料二等 等),并且往往每一个材料都设有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这些问题
的能力,需要调动和运用有关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第
(1)题,从图中可知甲地降水量在700~750 mm,乙地降水量在 800~850 mm,两地降水量差在50~150 mm,故C选项正确。第 (2)题,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崎岖、降水多的山区,从图中可 知北京市泥石流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地区。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4℃等温线在西部沿海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结合西部沿海的地理事物分布可知等温线的 延伸方向与沿岸的洋流和海岸山脉的走向有关。第(2)题,从材 料二中可知加州南部地区降水稀少,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加
州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农业,大力兴建了北水南调等许多水利工
程,同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 产技术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
(2013·四川高考)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
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
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
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 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 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 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的答案有的直接来自材料,有的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已掌
握的地理知识来获取。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材料,注意从中 提取关键词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
设问相结合。举例如下:
(2012· 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 50 mm,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 4480~5000 m。 该地降水少 该地有冰雪融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 种植芦笋需水量大 的芦笋出口区。
草原和荒漠为主,而恒河平原为热量、降水丰富的热带季风气
候区,故恒河平原的风化壳厚度大于伊朗高原。 [答案] (1)B (2)C
[练习2]
(2013·北京丰台区一模)பைடு நூலகம்013年,将建成基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北京市地质 灾害点实现全覆盖。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多发区与多年平均 降水量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
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 面状况等决定的。人流量很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 充分考虑到车让人。读某城区四个路口,甲、乙、丙、丁的 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 甲 红灯时间(秒) 40 乙 30 丙 20 丁 58
绿灯时间(秒)
40
50
60
20
(1)甲、乙、丙、丁四个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
年份
1980 2010
第一产业
65% 10%

第二产业
15% 43%

由横向可获 第三产业 ← 取三大产业 ← 20% 结构信息
47%

由纵向可获取三大产业的变化信息
(3)区域型:即对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等等。
4.从试题答案或选项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的获取是多种多样的,在组合型选择题或综合 题中,前一题的答案也往往是下一题的设问,可以为下一题 的解答提供答案。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也往往能为我们的正确 选择提供信息。如:读世界某区域风向示意图,下列所示季
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练习3] 问题。 材料一
(2013· 高考临考押题密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
下图为7月份美国本土24℃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 250 mm,南部不足
200 mm。1973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 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 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2 000多万亩的良田。 (1)描述图中24℃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述西部沿海地区等温 线走向的成因。 (2)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变成良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 哪些变化?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丙地最有可能位于 A.工业区 C.居住区 B.中心商务区 D.行政区
)
[解析]
从表中我们可获取丙处红灯时间最短、绿灯时
间最长,丁处红灯时间最长、绿灯时间最短的信息。人流量 大的市中心地区,因为行人行走速度较慢,为了方便行人过
马路,将红灯时间适当延长。而在人流量较小,车流量较大
的工业区,为了保证车辆通行顺畅,将红灯时间缩短,绿灯 时间延长。 [答案] (1)D (2)A
节与下图相符的是
A.天山山脉的雪线海拔最低 B.北极冰川范围最广 C.地中海地区温和多雨 D.图中海洋北部海区洋流为顺时针流向 从图中风向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从选项中可知A、 B、C描述的都是北半球冬季发生的现象,只有D选项描述的是 北半球夏季的现象,故D选项正确。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 要充分获取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二是要结合题目要求,在充分 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找出正确选项。
制性要求,这是设问信息最重要的表现,切不可掉以轻心。
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和设问,从题干设问中获取对解 题有用的地理信息。举例如下:
2.从图示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答从图示获取信息的题目必须过好地图关,遵循各 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 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 的步骤。上面的例子
3.从地理表格数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表格数据种类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1)时间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如气候资 料、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数据),它主要反映出某地理事 象的时间变化规律。 (2)结构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象内部的结构数据,如农
业产值结构构成,三大产业结构构成等。
如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表。
[典例1]
(2013·江苏高考)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
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
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C.23°26′N,0° B.15°S,135°W D.23°26′S,180°
(
)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 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中的分布入手,归纳出其空间分布大势。 (2)冬季气温低,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融水多且 集中,再加上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极容易造成春季洪涝。 (3)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会影响春播时间;降水多
会造成土壤积水严重,会形成土壤渍涝,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
(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读图分析能力。从读图名、图例入手,结合图例判读不 同图例在图中的分布状况,归纳分布规律。 2.春季洪涝多与冬季积雪量、地形和春季气温回升有关。 3.气温一般影响农作物熟制,降水量影响耕地类型。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
(1)描述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百分率,要从不同图例在图
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
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 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 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 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 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 变化的能力。同时用准确简炼的地理学科语言表达出来。为 此在复习备考期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典例3]
(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
A.49 mm
C.149 mm (2)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
B.99 mm
D.199 mm ( )
A.发生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加 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
C.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D.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避免损失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从试题题干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题干是地理问题设置的关键,要明确题干中提供的关键
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整合归纳。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为解答问 题提供具有限制性的词语,如时间、地点、过程、原因等限
专题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