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公民与人民的关系:1.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2.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8、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10、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1、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扶贫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原因/意义/重要性):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遗害无穷。

2.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 权力”。
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 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 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 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 能因宪法和法律对某一领域未作规范擅自行使权力。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 都必须予以追究。
5、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 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6、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 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 各个领域和方面。
7、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 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 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 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
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 也包括群体
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 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 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1、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 监督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4.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任命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5.宪法具体通过规定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的归属等内容来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既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

第 1 页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指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 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原那么
② 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消费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根本权利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本质内容和目的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开展 ①我国公民
主体 〔包括个人和群体〕
②外国人
平等权
人身权
政治权
内容 财产权
人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
最大障碍 贫穷
依法行政
措施 减贫行动
精准扶贫
国际机构的产生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①人民 权利机关
组织原那么:民主集中制原那么 ②中央 地方
③机关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①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按法定程序行使。

①宪法是根本大法
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核心内容: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
核心价值:确认并保障公民根本权利实现
宪法
误区:
①宪法包含其他普通法律。

〔×〕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汇总。

〔×〕
③普通法+普通法+……=宪法〔×〕
第 2 页。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人民。

2、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就是人的民主自由、公平地存活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它建议各级国家机关践行认同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强化人权法治确保,确保人民依法拥有广为权利和民主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为,既包含我国公民,也包含外国人等。

不仅维护个人,也维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第二课:确保宪法实行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1)共同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建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宪法就是一切非政府和个人的显然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权威,法治的权威就践行不出来;如果宪法受漠视,人民权利和民主自由就无法确保。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非政府或者个人都无法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背宪法的犯罪行为,都必须不予追责。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中国共产党秉持把依法治国做为党领导人民环境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1)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1)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一条规定)3.宪法如何规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7.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9.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0.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3.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7.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8.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9.如何加强宪法监督?(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八年道法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要点

八年道法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要点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部编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书P4探究分享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6、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①人权的主体: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国家如何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精选全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部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着特点。

(5)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着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

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3.怎样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经济基础。

基本途径和方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①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我们中学生怎样珍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我国人权的主体是什么★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人权的内容包括哪些①平等权;②人身权利;③政治权利和自由;④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9.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如何(注:第②点回答“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10.尊重和保护人权对国家及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什么要求①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②加强人权法治保障;③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表现有哪些★(1)体现在立法方面: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与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体现在执法方面: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3)体现在司法方面:我国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4)体现在守法方面: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建立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与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核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核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核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体)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是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7、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政治知识点汇总

政治知识点汇总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2.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4.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从法的产生到落实全过程)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治理国家-治国;依法:要用所有法不能只靠宪法)6.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7.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不是具体的事,核心作为它的一部分也不能是具体事)8.法治=立法(健全法律)+司法+执法+守法【健全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9.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10.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

1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义务就是对国家的义务。

注意:宪法不能管具体的事,体现出宪法的特征是原则性,概括性。

宪法管的都不能加一般,所有12.人权就是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对象包括我国公民还有我国的外国人。

1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机关的设立和职权。

14.权利至上,权利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保障的。

【不是权力】15.监督约束权力原因:权力是把双刃剑,可能滥用16.我国现阶段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基本实现,2050完全建成。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非常完备。

不能这样说18.出现直接全错,唯一例外:县乡级人民代表如: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直接管理国家×19.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20.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和科技实力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说共产党制定×)22.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注意:对谁负责,谁的地位更高23.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比:监察机关监督国家公职人员)24.宪法的最高性(1)一切公民和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例子:宪法宣誓}(2)母法,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多数通过】(3)制定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选项中通过人数体现:23【注意】其他法律不是宪法的部分,都是独立的一部法律。

道德与法治维护宪法权威笔记

道德与法治维护宪法权威笔记

维护宪法权威笔记
一、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

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则和程序。

宪法的权威性在于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二、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维护宪法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只有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同时,维护宪法权威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三、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1.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公民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 严格依法办事: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应当严格依法办事,遵守宪法的规定,不得违反宪法。

3. 强化宪法实施监督: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4. 完善宪法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宪法保障制度,通过司法机关对宪法进行解释和应用,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总之,维护宪法权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建设法治国家,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稳定。

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共同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2单元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2单元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2018八年级下道德法制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宪法的原则。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为什么宪法是人民权力的保障书?(1)宪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5、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先发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哦对顶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任应尽的责任。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8.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的知识点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的知识点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的重要性
一、引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内容。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二、宪法尊严权威的内涵
宪法尊严权威是指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至高无上地位,是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种权威来源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三、维护宪法尊严权威的重要性
1. 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尊严权威的维护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尊重和遵守宪法,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保护公民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就是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如果宪法被忽视或违反,公民的权利就可能受到威胁。

3. 维护法治秩序:宪法尊严权威的维护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只有尊重和遵守宪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

四、如何维护宪法尊严权威
1. 增强宪法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

2. 完善宪法实施机制:建立健全宪法监督机制,确保宪法的每一项规定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3. 加强宪法执法力度:对违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宪法的尊严权威得到真正的维护。

五、结语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既是对国家的尊重,也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好公民,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P5)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P6)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P7)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P11)
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1. 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1)我国还有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2. 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P13)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3. 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P14)
(1)权力就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4.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怎样行使权力)(P15—P16)(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