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论本土化港味特色的回归与外延——解读1984年之后的香港电影

论本土化港味特色的回归与外延——解读1984年之后的香港电影
适应大众审美趣味与欣 赏 习惯 的影视语 言 和艺 术手 法” 。 _ l 其 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体现在 文艺 片的主体 的怀 旧意识 , 它 与喜剧 片、 动作片 的回归经典与延续经典互 相呼应。这类影片 大多是 以曾经处于辉煌 时代 的香 港形象为载体 , 使观众享受 与沉浸在 重 温 旧梦 的 幻象 式 的美 好 。 1 跨越 时 空的 城 市 影像 想 象 与 情 感怀 旧风 潮 香港文艺片的怀旧意识 通常借 以跨越式 的时 间怀 旧表达。 如影片《 为你钟情》, 选取 了 当今 与上个世 纪 8 0年代 的时间跨 度, 开始选取了限知性叙事的成人式 的回忆性视角 , 并 以过去与 现在时空交错融会 的方式进行叙述与切换。塑造影片 内在 的梦 幻般 的幻境氛围 , 抒 发了一种如梦 如幻的唯美 的怀 旧情怀 。在 五彩斑斓的充满现代性质感 的光线影调 的基 点上 , 辅 以成 年人 追忆儿童时期的传统圣诞 节的仪式化场景 , 以及象征传 统经典 的哲学意味的塔 罗牌 的映现。运用时间的大跨度 的纵深感与历 史感 的个性化表达 , 营造 了对童年 时期 的美 好生活 的缅 怀与沉 醉 的怀 旧氛 围。人物 的心理 时间里充 满着 怀 旧意识 的色 彩风 格、 唯美影像与情调氛围。如女孩怀念 的张国荣的富有 质感 的 歌声 , 以及母亲房间摆放 的偶像 的古旧相片。坐落于熟 悉的城 市 的角落的温馨小屋 的影像 质感 , 专属 那个 年代的富含珍 藏价 值 的手表的经典款式 , 以及象征那个 时代的特定符号 的人物造 型等 , 在浓郁 的亲情氛围与人文精神 中塑造 自己对过往 时空 的 无 限缅怀。影片 的怀 旧氛围中女孩历经了寻找失散的母亲的过 程, 也 是 她 由童 年 时 光 的 追 忆 转 化 为 理 性 的 心 灵 成 长 的过 程 。 这些无所不在的情感表达 与时空符号 , 诠 释了影像 画面的 内在 灵魂与人文理念 的深度认同。以立足于香港本 土并植根于 民间 文化的特色 , 创造了专属 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的复古 的色 彩与熟 悉 的味道。 1 9 8 4年 的影片《 似水流 年》 是 内地与香 港合拍 的书写怀 旧 意识的影片。它以散文诗似 的电影 语言与淡化 的影像风格 , 还 原 了蕴含本土港 味的古老 的乡土习俗 , 追忆了那个年代 的淳朴 港人坚守的香港精神 。9 0年代之后 的《 岁 月神偷》 与《 父子 》 中 导演们如数家珍 与极度 细腻的叙事手法 , 仿佛使人穿越 到过往 的回忆时空与地域之 中, 就是为 了与仍 在怀念与眷恋过 去的人 们倾诉衷肠 , 以一种怀念往事 向它致敬 的情感流露与 回忆视角 , 再 现了那个年代 的港人温 馨而又心酸 的群体 记忆 , 以极 致性 的 情感表达方式 回归 了经典也重构与延续 了经典 。导演们 以无限 缅怀与追忆的叙事方式 , 叙说 了一个个 都市背景下跨越 时空 的 美 好 的怀 旧 童话 。香 港 电 影 的怀 旧情 结 与 港 味特 色 在 新 时 代 的 电影 语 言 中 得 到升 华 。 2 两地 合 作 共 赢 态 势下 经 典 港 味特 色 的延 续 2 0 0 4年 1 月 1日《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 贸关系的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1997年7月1日,标志着香港回归中国,结束了百年殖民统治的历史,这一天也被称为香港回归日。

香港回归日的到来,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转变,更是香港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变迁呈现出多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随着香港回归,香港的地位由一座“殖民地”转变为“特别行政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均持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其次,香港回归后,中华文化在香港得到更多的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为香港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香港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多元化与国际化特征更加突出,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使得香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大都市。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发展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首先,香港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电影、音乐、艺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

其次,香港的文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和文化机构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力度。

再次,香港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蓬勃发展,香港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文化创意的发源地。

总的来说,香港回归日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香港将继续秉承“一国两制”的原则,稳步推进各项事业,为香港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

“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

“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
潮的形成与演化
祝捷;章小杉
【期刊名称】《港澳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

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

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

香港回归后,由于历史形势的变迁,本土意识发生了某种蜕变,沦为分离主义者谋求"香港独立"的工具。

梳理香港本土意识从无到有的历史,有助于还原香港本土意识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本土意识并非支撑"港独"的理论,从而将爱乡爱土的香港本土意识与作为分离主义的"港独"意识相区分。

【总页数】12页(P12-22,93)
【作者】祝捷;章小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76.58
【相关文献】
1.“港独”思潮的兴起、主张及其危害论析 [J], 李鹏
2.“本土意识”被绑架“港独”思潮需遏止 [J], 屠海鸣
3.港独思潮的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J], 朱涵琦
4.“港独”思潮的演化趋势与法理应对 [J], 王理万;
5.“校园港独”思潮的发展脉络、形成原因及治理启示 [J], 李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
1、双方视角不同
回归谈判时,港人怕失去香港的独特地位,而当时中国政府却向往香港,视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典范,所以强调一切不变。

邓小平曾指出要多建几个“香港”,使香港成为先进的符号、国家的骄傲所在。

港人谈“一国两制”,落脚点一般就在“两制”上面。

然而,对于普通的内地民众来说,谈及香港,毫无疑问首先想到的是回归,落脚点是“一国”。

许多民众由此产生了一种主人翁情结,这种主人翁情结远胜于一个普通内陆省份居民对北京上海的感受。

内地人踏上香港的土地,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这是我们的地盘”,其次才是香港的文明与发达。

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香港重要性的相对降低,这种主人翁情结慢慢变为对香港地位的质疑,“不过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而已,为什么香港就享有特殊地位?
2、价值体系尚未融和
殖民时代以来,香港渐渐树立了完善的自治传统,独立、完备的立法、司法、行政体系,香港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种种政策,是一个有着历史价值和范本作用的独特存在。

在经济实力相对衰落的今天,香港的“软实力”,即自由、法治、文明、管治效率及政治包容等等,成为港人格外珍视的财产。

但不少内地人仅从“利”的角度看待内地与香港的关系,这让他们无法认识到香港这种独特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已经“一国”了15年之久,但“两制”仍然成为两地人之间的隔膜。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香港建制派是一个政治派别,由一群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政策的人组成。

他们相信维护国家统一、支持行政长官和中央政府,并愿意参与到政府决策中。

香港建制派的发展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是香港建制派的核心价值观。

他们坚定地支持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控制权,认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是香港的核心利益。

他们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主张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与中央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发展。

经济发展是香港建制派的重要关注点。

他们相信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他们支持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并积极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中。

香港建制派主张维护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社会稳定也是香港建制派关注的重要问题。

他们认为社会稳定是维护香港的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因此主张在社会问题上保持积极的态度。

香港建制派支持政府对各种社会问题采取措施,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

政治稳定是香港建制派的目标之一。

他们认为只有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香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他们支持中央政府的政治改革,并主张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决策。

香港建制派相信政治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以确保香港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发展。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逻辑,香港建制派注重能力建构。

他们通过参与政府和公共事务的活动,积极培养自己的政治能力和领导才能。

他们注重团队合作,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致力于向社会传递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主张,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香港建制派的发展逻辑包括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他们通过能力建构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异化及其化解途径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异化及其化解途径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异化及其化解途径作者:赵浚陈祉杉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第3期赵浚陈祉杉(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9)摘要:近年来,香港本土主义思潮起伏鲜明、波动频繁,摆脱了原有文化属性,日益显现出极端化、合流化、西化的新趋势,发生明显异化。

异化的香港本土主义思潮不断冲击“一国两制”实践,挑战“一国”底线,危害香港自身发展。

要从国家治理站位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寻求化解之法,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寻求共同价值底蕴,重构香港核心价值观;注重网络教育和社会教育,引导香港激进青年回归正途;加强香港治理,维护法治传统,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

关键词:香港;“港独”;香港本土主义思潮;“一国两制”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3-0062-06社会思潮作为一种自发性兴起的、政治色彩浓烈的、具有特定群体性特征的思想浪潮,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指向[1]。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已发生明显异化,不能再视之为单纯的文化思潮,要窥见其中分离主义的政治意图和“颜色革命”的危险。

国内学者多从历史渊源、问题归因、对香港青年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对其持批判态度已成学界共识。

分析近来暴力乱港系列活动,把握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异化趋势,剖析其对“一国两制”实践的冲击,提出化解之法尤为重要。

一、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异化的新趋势原本衍生于文化保育领域的香港本土主义思潮,近年发生明显政治性转变,不再以维护香港利益为宗旨,表现出极端化、合流化、西化的新趋势。

(一)极端化起初,香港本土主义思潮诞生于文化保育领域,有极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沿革。

香港社会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特点,也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

在疏离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香港年轻人,缺失深厚的文化根基,缺乏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甚至对香港整体性的存在意义感到迷惘。

正是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促使香港本土意识觉醒和“香港人优先”的文化保育口号出现。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广东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周毅之 100多年来,香港文化的发展,有过几次较大的起落。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斗争高涨期间,香港文化会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成为进步思潮的中心;但是,过后又常出现较大的反复。

从香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消长、溶合的曲折历程中可以看到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深层关系。

一、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香港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的形制、用料等方面考察,这些文物与中国东南沿海出土古物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

香港地区原为古代越族聚居之地,战国时期并于楚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派兵南下五岭,香港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统一王朝的版图。

从秦代到清代2000多年中,在中央王朝的管辖下,香港地区越族土著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很深的影响。

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时,岛上只有几千居民。

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又陆续占领九龙半岛和强迫租借新界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多是祖籍东莞、新安等县的本地人和来自岭南各地的移民,他们的文化主要是广东文化。

这些情况表明,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革新思想家,多出于沿海地区。

他们在海外或香港接受西方教育,并以香港为基地宣传革新思想或从事爱国活动,反过来又促进香港爱国文化的发展。

例如,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源地是香港,最初同他一起鼓吹革命、组织香港兴中会的同志,包括“四大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和“辅仁文社”成员杨衢云、谢缵泰等,都是香港知识分子,他们的民族革命思想都在香港形成,他们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使香港成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化的重要中心。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部分回到内地,不再以香港为活动基地,香港就变成许多清室孤臣隐退唱和之所;在内地已属落伍的遗老心态,在香港却备受尊崇,香港文化发展出现一次重大反复。

鲁迅、胡适先后于1927年和1933年访问香港,其时,香港仍在这个“隐逸派的怀古时期”之中;前一时期的革命文化基本上荡然无存。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

香港建制派:发展逻辑与能力建构香港是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拥有发达的经济体系、成熟的法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政治上,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一国两制的独特政治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建制派的发展逻辑和能力建构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香港建制派是指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一国两制”方针,在政治制度上拥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的派别。

香港建制派的能力建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体系。

香港建制派在政治上的能力建构主要表现在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支持和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忠诚。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领导下,香港的政治制度保持着相对稳定和高效。

与此香港建制派也积极支持中国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施政,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香港建制派在经济上的能力建构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积极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

香港建制派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内地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促进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

在香港本地,建制派积极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香港建制派在社会上的能力建构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积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建制派通过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社会管理,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治安、青少年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香港建制派在文化上的能力建构主要表现在推动香港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香港建制派积极参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弘扬香港传统文化,在涉及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出版印刷、电影等方面也积极推动和规范发展。

香港建制派在发展逻辑和能力建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展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香港建制派的发展逻辑和能力建构不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的坚强后盾,也是香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

《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廖昱霄 辽宁师范大学摘 要:摆脱现实主义框架,从香港本土意识的角度关照西西的小说,更易于把握西西小说创作的内涵,理解她小说中的实验意义。

本文从香港本土意识出发论述《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

关键词:西西;《我城》;香港;本土意识作者简介:廖昱霄(1993-),女,汉族,贵州都匀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学、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40-02西西作为香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在台港曾多次获奖,是颇负盛名的作家,而在大陆却少有人知。

近年来台港文学逐渐走入文学批评者的视线,对西西以及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我城》是西西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城》写于1974年,1975年在《香港》快报上连载,字间镶嵌一幅画和几个字,平行拼贴,连载共刊16万字。

删减版1979年由香港素叶出版者出版,1989年3月才出版了完整的全文以及插图版,其中108幅图均系作者自己绘出。

西西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小说结构及人物塑造等书写了一个轻松愉快、哀而不伤的70年代的香港,在诸多方面在当时的香港文坛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同时,作为香港意识的发轫之作,也使得这部小说具有考察香港意识重要意义。

一、“香港意识”始于《我城》作家的创作与其生长的环境与生活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香港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有其存在的特殊性。

许子东曾说:“真正有香港意识的小说是从西西呐代开始的,她最有名的小说叫《我城》,这是最有标志性的。

”六七十年代,随着新一代本土港人的成长,“香港意识”浮出了地表。

新一代港人或者生于香港长于香港,或者生于外地长于香港,他们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浓厚的“北望”情思和“过客”心态[1],相反,他们以为香港为自己的家乡,与香港共生共存,“港味”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他们的骨血中,他们以香港的繁荣为荣,他们的生命也熔铸在香港的发展中,他们对于香港有不同于父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

唯物辩证法分析香港制度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系。

在香港的制度中,蕴含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这种复杂性可以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宏观层面来看香港的制度。

香港是一个自治地区,但又受中国政府管辖。

这种矛盾体现了香港制度的辩证性。

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同时,香港又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种双重性使得香港的政治体系既受全国法律的约束,又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这种矛盾关系使得香港的政治格局异常复杂,需要寻找平衡点来维持稳定。

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香港制度的发展也存在着矛盾。

香港的政治制度是一个综合的制度体系,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机构。

这三大机构之间的矛盾和互动关系非常复杂,各有各的利益诉求,造成了香港政治体系中的各种纷争和斗争。

例如,行政长官与立法会之间的关系常常紧张,司法独立性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这种微观层面的矛盾与冲突,也反映了香港政治生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通过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来理解香港的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的矛盾和冲突既有矛盾双方的对立,也有矛盾双方的统一和互动。

这种矛盾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香港的制度中,各种矛盾和冲突虽然不可避免,但也是制度发展的一个动力,通过这些矛盾与冲突的辩证统一,香港的制度才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此外,香港的制度发展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中国政府的政策和社会动态对香港的制度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对香港的管辖权和对香港政治的影响力,也是香港制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矛盾点。

香港的制度在中国大陆和国际社会之间游走,需要在矛盾之中寻求发展的平衡点。

总的来说,香港的制度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体系,但也是一个具有辩证性的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以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展现了辩证统一的特点,只有在不断的矛盾与斗争中找到平衡点,香港的制度才能够稳定和持续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分析为我们理解香港的政治现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香港制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我来谈香港电影的本土渊源

我来谈香港电影的本土渊源

第一章:港片的泉源:吸收传统戏曲电影是外来的艺术形式,自不免受到美国以至日本的影响;但像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大国,当然也有本土深厚的渊源。

各国都有不同的戏剧、话剧、歌剧、舞剧和音乐剧,这些都成为电影的泉源,从古至今,都有许多戏剧”搬上银幕”。

另一个泉源,就是文学作品,小说拍成电影。

其后有了电视,更特别适于篇幅巨大的作品,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但电视不属本文的讨论范围。

中国旧时没有话剧,话剧也是从外国传入,当然也成为华语片一大泉源,这与全世界一样。

中国戏剧的特色在传统戏曲,全国性的京、昆,和各种地方戏;其中有文戏也有武戏,都有歌和舞的成份,文戏侧重于歌,武戏侧重于舞,皆与外国的歌剧分别甚大。

中国人的武打,无论南派、北派,都接近舞蹈,北派尤其明显,已有很多人指出,从制片家邵逸夫到影评家石琪,都看出这一点,我也说过甚多,无庸再谈了。

中国电影一直以话剧形式为主流,和西方相同,但吸收传统戏曲的因素,也很早就开始;那时电影的中心在上海,故首先吸收到是“海派京戏”,也受到当时的武侠小说影响,如改编自《江湖奇侠传》的《火烧红莲寺》。

早期的武侠片,情节取自当时的武侠小说,技术得自海派京戏,从上海到中心南移香港皆然,如《黄飞鸿》系列电影和学自海派京戏的“龙虎武师”,都十分明显。

改编自传统戏曲的歌剧(文戏)者也有,但大量改编都在中gong建政以后,京戏如《杨门女将》,地方戏《七仙女》、《梁祝》,在海外都风靡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在文革未起前,文艺活动已由江青等“四人帮”主导,传统戏曲的电影化便划然而上,进入“样板戏”时代,但在香港和海外,改编传统戏曲的电影,却一时成为主流,这是邵逸夫“空降”主政香港邵氏的结果。

邵氏在地方戏曲中独取“黄梅调”,黄梅调用“中州韵”比越剧等接近普通话,自是原因之一,但为什么不是京剧?我曾当面询诸邵逸夫,他的回复很一针见血,“黄梅调是自然发音”!确实,京戏的特殊发音,不自然,缺乏普通性,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一般人,不易上口;港片之吸收京剧因素,尚有待于日后的武侠片。

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

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

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香港学制的演变确实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还与文化息息相关。

从文化角度来分析香港学制的演变,可以发现一系列的变迁和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香港学制的演变: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

首先,传统价值观在香港学制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历史中,香港社会受到传统华人价值观的影响,包括重视教育、尊重师长、强调责任和效率等。

这些传统价值观在香港学制中得到体现,比如严格的纪律、注重考试成绩、对教师的尊重和师长的权威等。

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使得香港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具有较为保守和权威的特点。

其次,外来文化对香港学制的演变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香港面临来自中国大陆的文化冲击,如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

中国教育体制的强调集体主义和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香港教育系统原有的个人主义和自治原则。

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香港教育在制度和课程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试图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再次,公民意识的觉醒也给香港学制带来了重大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香港学生的意识开始觉醒,对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批评。

例如,追求独特的香港文化、注重政治参与和社会公民责任感等。

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使得香港学制开始关注更多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同时,也促使香港学制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包括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估等方面的。

总之,文化在香港学制的演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华人价值观、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都对香港学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未来,香港学制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变革,需要在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各种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香港的本土意识源自“恋殖”情结

香港的本土意识源自“恋殖”情结

作者: 张释之[1]
作者机构: [1]香港新范式基金会
出版物刊名: 经济导刊
页码: 68-7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黑社会;民主改革;本土意识;哈利法克斯;特朗普;众议院;麦凯恩;公共服务
摘要:"""香港本土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崩塌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经投票一致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众议院无需花时间协调整合,随即迅速通过参议院版本,并于当地时间11月27日经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成法。

11月23日,麦凯恩公共服务领袖奖颁给""香港人"",表扬港人""捍卫权利及争取民主改革的努力"",香港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和香港""民阵""副召集人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代领奖,后者发言称""香港现时面对黑社会、政府、警察的暴力,……希望国际社会能够继续关注及支持香港""。

"。

爱国者治港的历史渊源和实践路径

爱国者治港的历史渊源和实践路径

爱国者治港的历史渊源和实践路径爱国者治港:回归祖国后的香港要由爱国者治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权要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只要对香港回归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不是什么新概念、新诠释,而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方针的初心。

爱国者必然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

这里有条红线,就是绝不能允许做损害国家的根本制度,也就是损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创立者,也是“一国两制”事业的领导者,治港者如果声称拥护“一国两制”,却反对“一国两制”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无疑有违“爱国者治港”原则。

爱国者必然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不做损害香港繁荣稳定和市民福祉的事,这看起来是一个不太高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只有爱国者可以达到,反中乱港分子是做不到的。

“揽炒派”是香港繁荣稳定的破坏者,绝不可能在爱国者之列。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是别的什么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就理应先要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

爱港与爱国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自称只爱香港、不爱中国者,当然也算不上是爱国者。

“爱国者治港”是天经地义,是因为各国各地区执政理政的人,都是爱国者,不可能让叛国者、卖国者、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来掌握公权力,来治理国家或者城市。

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人类共识。

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实践中要坚持“爱国者治港”的根本原则,这既是对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初心的守护,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政治常识的重申和宣示;既是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确立的基本立场,也是尊重宪法和基本法实现香港特区宪制秩序重塑的基本要求;既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政治过程和香港特区治理实践而作出的基本判断,也是对香港特区过去20多年的政制发展和特区治理实践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深刻总结。

“一国两制”实践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的历史过程,它包括从基本理念的确立到基本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再到具体的实践。

论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两重性

论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两重性

作者: 徐海波[1];冯庆想[2]
作者机构: [1]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特区实践与理论
页码: 113-116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 香港;一国两制;本土性;国族性
摘要:在香港社会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意识与港人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香港人身份与港人国家身份的角力与整合,香港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博弈与融合,这些充分反映了香港本土主义思潮中的本土性与国族性相互交织的形态特征。

深入了解港人观念体系中对"本土"与"国家"的认知与定位,有助于推动香港"一国两制"的实践。

从时空发展角度浅析香港电影本土意识转型

从时空发展角度浅析香港电影本土意识转型

从时空发展角度浅析香港电影本土意识转型
张艺冰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方英雄主义认同到本
土文化认同的生长期;二是香港本土文化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表达难题的徘徊期;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融合的发展期。

目前,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两地电影人要把握好文化认同与融合的尺度,使两地文化形成特色。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张艺冰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她与本土意识——从本土意识的角度来阐释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
2.从管理角度
浅析地下水监测资料时空代表性——以疏勒河昌马灌区为例3.从产业转型升级角
度浅析焦作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4.交错时空下的爱恋——从视听语言
角度浅析电影《超时空同居》5.从构成角度浅析时空要素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冯庆想摘要:从共时态来看,香港本土主义包含三重逻辑:首先是以文化主体性的觉醒与“自我----他者”二元分化结构的确立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逻辑;其次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的巨大经济成就以及其所衍生的社会认同意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认同逻辑;最后是以政治主体性的裂变与政治价值的自觉建构为要旨的政治认同逻辑。

从历时态来看,香港本土主义包含一种先后的历史演变逻辑,它的三重内在逻辑分别形成和发展于特定的香港社会历史阶段,交汇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价值观念形态中,呈现出 一定的“文化认同—经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的逻辑序列变化,显示出当代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的整体联系。

关键词:香港本土主义文化认同经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一国两制香港本土主义植根于特殊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产生于剧烈的香港现代化发展背景,受制于中英两国矛盾的政治博弈,发展成熟于当代“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社会实践。

从本质看,香港本土主义是香港社会思潮的一种表现形态,它是香港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历史力量相互作用的成品,综合反映了香港多元混杂的价值取向与港人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呈现出一定的“文化认同—经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的逻辑序列变化。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香港社会历史条件变化为线索,深入探析香港多重主体性与港人认同的变化脉络,力图清晰地呈现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规律。

一、香港本土主义的文化认同逻辑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本土主义是文化主体在特定空间与特定时间凝聚而成的生存方式。

本土主义建基于本土意识的觉醒与主体性的反思,本土意识的萌生与主体性的建构往往起步于对特定空间(本土)与特定时间(历史)的归属与偏好。

20世纪70年代初,在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日渐成熟的社会制度和不同寻常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香港形成了不同于内地社会的本土文化意识轨迹,表现为一种以地缘情感、集体记忆、历史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为特征的本土主义思潮。

可见,香港本土主义植根于港人对特定历史阶段的香港以及这个地方牵涉和发展而来的血脉联系、文化交往与生活体验的归属与认同。

正如孔诰烽所认为,“‘香港本土主义’是指一种认同资本主义‘香港生活方式’、港式消费文化、以香港为家的观念”〔1]。

从其内涵与外延来看,香港本土主义最初〔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编号:14ZDA058)成果。

[收稿曰期]2016-06-23[作者简介]冯庆想,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北京 100081114是一种缺乏重心的“离散意识”的聚合,这种流行文化意识建基于“港式”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规范,由多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拼凑而成,倾向反映生活在香港的感性经验、文化偏好与行为习惯。

换言之,这种本土主义只是“一个文化意义上,而非政治意义上的香港集体想像”〔2〕,它所关注的对象局限于外在客体所呈现的生活样态。

而这种生存方式派生的地方特色、习俗礼仪、文化符号与具体经验等中介,又是承接港人想象性认同与本土主义的重要桥梁。

一方面,本土主义与透过中介而产生的归属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联系维系着特定的空间与历史的社群认同;另一方面,它又以中介细小差别为边界,与不同地理与文化的异类群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产生主体自恋。

因 此,香港本土主义的生成及其认同感的凝聚,正是通过对本土中介的群体想象与情感共鸣得以推进。

进一步来看,香港本土主义作为一种潜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情结,频繁潜伏在社会意识流变的背后。

在外部市场环境的有效刺激下,它借助本土文化与中西文化的整合平台,推动香港的粵语方言、地域情感、传统精神、商业伦理与消费方式等中介,转译为象征性的认同符码,日常透过文化传播、商品消费与社团交流等方式,强化生活在香港本土的港人自觉去认同和归属香港本土主义所“生产”的具有内在统一价值取向的“规格”和 “标准”。

随着本土文化在香港的蔓延及其消费意识形态的传播,本土主义的内在规定性隐形地灌输到香港社会大众心理中,并不断渗透、内化到港人的集体潜意识里,有力地推动香港主体有意或无意地自我质询。

这个过程类似阿尔都塞所提出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社会成员之间通过“询唤”与 “应答”机制来建构主体性。

在这个香港本土生存状态的“想象性再现”过程中,各种文化组织、教育机构与家族社团对港人群体的身份意义塑造,直接刺激香港自我肯定意识的觉醒,展现明显的本土主体自觉。

随着时间维度的推演,这种本土主体行为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与集体记忆的强化中,逐渐凝聚成香港本土文化认同的一股思想动力,把港人的起居饮食、情感传达到理性思考都镶嵌在一套香港中心主义逻辑里,形成一种排他性的自我认同。

自此,香港“自我”与内地“他者”逐渐显现,成为香港本土主义的一组疏离对象。

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3〕。

当小孩看到自己的面相与形体在镜子中的映像,便会产生“自我”意识。

起初,这种自我意识只是对自身实在躯体统一性的认同,实质上它是伪主体在想象界中的投影,表征为一种以想象为基础的残缺不全的伪自我幻象,“只有通过被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即只有另一个人为其提供了整体的意象,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认同,小〕。

当小孩通过镜子自画像确立“自我”与 “他者”之间的边界,“他者”的视角成为自我认同的另一面镜子,“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5〕。

在“他者”向“自我”投送视角信号的过程中,小孩逐渐把镜子里以“他者”为参照面的“自我”内化为意识里完整的自我。

但这种自我主体性并没有完全摆脱超现实感性直观层面,还不具有真正完整的主体属性。

即是说,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以抽象形式呈现主体对于“自我”和“他者”的评价与认同,是一个尚未完成时态。

只有当它置身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中,把自身与所处的文化、历史、群体、身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主体性“社会化”的跳跃,它 才能从抽象的单向度主体向具体的历史的完整主体的转化。

可见,主体性意识的产生不可避免导致了“自我”与“他者”的疏离;同时,完整的主体性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与历史存在环节。

由于历史隔阂与政治因素,香港存在于东西方文化大观的夹缝之间,香港的“自我”处于双重镜像中:一个是西方文化视域下的中国香港,另一个是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西化”香港。

这种空间场域的配置,在香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成 为香港自我意识生成的必要条件。

主体意识的确立,不仅需要本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实践的配合,而且需要主体自身的反思性、超越性与创造性。

正如香港岭南大学罗永生所说,“主体性归根结底是以本土生活共通的生活经验、价值和感情为基础,自觉地和反思地探问未来,并能彰显存活在本土生活空间的人的主体性”W。

由此看来,香港本土主义不单是独特殖民地历史中的文化体验的集合,更是一个对自我文化特质的建构和认同过程。

本土主体意识的特质往往透过“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差异性得以彰显,即社会主体以“自我”本位的文化视角观照异于对象的标准,从而形成香港本土主义的“香港/内地/英国”三维空间视野。

在香港特殊的历史时空与港人跨境经验中,从历史的推移到空间的转换,从个人旅行、放逐到族群迁徙、移民,种种历史、地理、文化与政治因素的综合交织所带来的文化移位与身份层叠,必然引起港人对“自我”与“他者”的质疑与确证。

尽管港115人经历的历史变动、文化冲击与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但是,香港本土主义基本围绕香港“自我”与中国内地、西方世界两个“他者”之间的异同性这一主轴进行磨合与确认。

不管是在香港回归前从西方臆想的东方模型与中国指涉的西方标本的双重结构中探寻和确认“自我”,还是在香港回归后转向聚焦于香港“自我”的重新建构与中国意识的想象性融合,香港本土主义建构的核心都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想象、社会诉求与身份认同来区别所从属的国家主体,从而凸显香港“自我”的独特文化属性。

这种文化认同逻辑表面上扩大了香港自我形象,消解了“他者”的在场,实际上挤压了本土主体的延展空间,成为“他者”所批判的狭隘本土主义。

二、香港本土主义的经济社会认同逻辑唯物史观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包括观念形态)的理论武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形成唯物史观的社会基础是19世纪成熟的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可见,唯物史观所剖析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标本。

由于地理环境、殖民地历史、社会文化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香港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程不同于英国和欧美资本主义的演变历程,所以,呈现在香港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变异的形态”〔7]。

因而,香港是一个“既是又不是”的“不完整”资本主义社会。

如果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切入分析香港本土主义的经济社会认同逻辑,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前提,也就是支撑香港本土主义存在的社会基础的特殊性。

在对社会观念形态的研究中,唯物史观立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加以演绎,这无疑为我们认识香港本土主义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对经济基础变化的反映,香港本土主义本质上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它必然受到香港政治上层建筑的直接影响,并最终取决于香港经济基础。

20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重新检讨殖民管治政策,着手调整香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20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物流中心,位居亚洲四大新兴经济体之首。

同时,香港的流行音乐、新闻专栏、商业时装、武打电影凭借成熟的商业运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占领内地市场,成为一时被追捧和模仿的对象。

可见,香港经济的腾飞与社会制度、教育、文化的发展成熟,为香港本土主义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随着殖民政府进行的社会改革与移民政策,及较长时间116的经济繁荣期,再加上立足本地市场的文化与媒体成长,一个渐有自我意识的群体慢慢形成。

”〔8〕这 种群体意识在香港通俗文化中被解读为个人努力加上机会就可以成功的“香港精神”。

“香港经济的腾飞,离不开香港人的拼搏精神;而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来源于对香港这片土地的归属感。

”〔9〕因而,这种流行在香港社会的主体意识并非港英政府的一种慷慨恩赐,而是大部分港人勤奋务实、不断开拓发展空间的“附加值”。

从深层次来看,香港巨大的经济成就与其所衍生的社会认同意识,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释放的生产力与开放性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港人主观能动性与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的结果。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立足于香港经济社会的具体变化,我们把握住了香港本土主义存在的基础,基本解决“什么是香港本土主义”这个本质与内涵的问题。

本质与现象是矛盾统一体,本质是现象得以存在的根本,现象是本质得以显现的外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