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对比
朱生豪的文学观是以“诗言志”为本位的儒家传统文学 观,文学可以推动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而不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相比之下,梁实秋的文学观则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以个 体为本位的文学观,倡导“知识贵族主义”,强调文学的 独立性和艺术性。
傅雷曾说:“非诗人决不能译诗,非与诗人气 质相近者根本不能译那个诗人的作品!”
朱生豪翻译莎剧的目的是为了使莎士比亚这个“大诗人之作品,得 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所以朱生豪在翻译时不追求字面的简单对等, 而是从思想内容、感情色彩以及风格韵味上忠实于莎翁原作。朱生豪 在翻译中充分利用了汉语表达的优势,不拘于原文的语言细节,将原文 的词、句子结构、句型等加以融化、分解,重新组合,再创造出自然流 畅的译文。
请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
原文 NURSE: Where's Romeo?
Friar: There on the ground ,with her own tears made drunk.
梁译: 乳媪:罗密欧在哪里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躺着呢,被她自己的眼泪给醉翻了。
朱译: 乳媪:罗密欧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就是她。
朱生豪的意译与梁实秋的直译
朱生豪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写道: “ 余译此书之总之,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
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 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 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
从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了朱生豪澎湃的爱国 热情,要花“百年功”来“端正”“瓯缺” 了的“河山!”。
朱生豪在上海孤岛时期为《中美日报》 写的一批时政短论,即“小言”。这些文章 都很短小,但思维敏锐,形式多样,笔锋犀 利,揭露并抨击了法西斯及其走狗帮凶的滔 天罪行和虚弱本质,鼓励全国和全世界人民 团结战斗来夺取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梁实秋追求文学独立的艺术性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 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 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攻读方向是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
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 “使我能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 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
梁实秋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方向是西方文学和文学理 论,所以他受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较大,很强调文学的贵 族性,莎士比亚之所以符合梁实秋的选择标准在于“莎士 比亚作品就是文本中的贵族阶层,莎士比亚的永久性与普 遍性是来自他的对于人性的忠实描写,而人性论正是梁实 秋文艺思想的核心。梁实秋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了人 生百态共有的诗心与文心,他通过翻译,曲折、隐蔽地表 达自己对文学、文化、社会与人生的见解,传承文学的真 、善、美。他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注重作品里的人性展 现,追求作品的永恒价值。
朱生豪译文: 西尔维娅伊何人,乃能颠倒众生心 ? 神圣娇丽 且 聪 明 ,天 赋 诸 美 萃 一 身 ,俾 令 举 世 诵 其 名 。 伊 人 颜 色 如 花 浓 ,伊 人 宅 心 如 春 柔 ;盈 盈 妙 目 启 鼓 矇 ,创 平 痍 复 相 思 廖 , 寸 心 永 驻 眼 梢 头 。 弹 琴 为 伊 歌 一 曲 ,伊 人 美 好 世 无 伦 ;尘 世 萧 条 苦 寂 寞 ,唯 伊 灿 耀 如 星辰;穿花为束献佳人。
1936年春着手莎剧翻译,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分为 喜剧、悲剧、史剧、杂居4类编排,自成体系。
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辗转流离,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后因 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在朱生豪作品中的体现
朱生豪的诗词代表作《八声甘州》 中有这样的句子:
“看纵怀四海,放志寥空! 慨 河山瓯缺,端正百年功。”
请看《维洛那二绅士》中的台词
原文
Song:
Who is Silvia? what is she? That all our swains commend her? Holy, fair, and wise is she; The heaven such grace did lend her, that she might admire be. Is she kind as she is fair? For beauty lives with kindness: love doth to her eyes repair, to help him of his blindness; And, being help’d inhabits there. Then to Silvia let us sing; that Silvia is excelling; she excels each mortal thing upon the dull earth dwelling; to her let us garlands bring.
请看《温莎的风流妇人》中的台词
原文;
QUICKLY: “You shall have An
fool’s head of your own. No, I know Anne’s mind for that: never a woman in Windsor knows more of Anne’s mind than I do; nor can do more than I do with her, I thank heaven.”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浙江省嘉兴人。在朱生 豪现存的文学作品中,除了莎士比亚剧本的译著外,主要可以归纳为诗词 、书信和“小言”三大部分。
朱生豪的文学之旅:
在之江大学求学期间,朱生豪有幸得到一代词宗夏承焘的精心指点,写下 了不少优秀的诗作,被誉为“之江才子”!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词典》 的编纂工作。同时在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和小品集。
梁实秋译文: 魁:“你只能得到一场无趣!关于这件事我知道安 的心,在温莎没有一个女人比我更知安的心也没 有人能比我对她更有办法,我谢天谢地。”
朱生豪译文: 桂嫂:“ 呸做你的梦,安的心思我是知道的,在 温莎地方谁也没有像我一样明白安的心思了;谢 天谢地,她也只肯听我的话,别人的话她才不理 呢。
再请看《哈姆雷特》中的台词
朱译和梁译的语体风格差异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极为难懂的, 这并不是因为语言古 旧,而是因为他除了运用书面语以外,还大量运用了那个 时代生动活泼的口语。 口头艺术对于一般中下层市民而 言是他们最便于领会掌握,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它能适 应各种情绪。 莎士比亚当年主要是为演出而写作,考虑 得更多的是舞台上的演员和剧院里的观众,而不是案头的 读者。 梁实秋在处理这些口语化的内容时, 多数地方呈 现出书面语的痕迹。朱生豪选择了极具表达力的口语化的 文体,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剧中角色的不同身份,使读者感 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梁实秋译文: 哈 :听我说,先生;你对我这样是什 么道理? 我一 向是爱你的 —但这也不 必提了; 不管赫鸠里 斯— 自己怎样干 ,猫总要叫,狗总有得意的一天。
朱生豪译文: 哈姆莱特 :听我说,老兄;你为什么 这样对待我? 我一向是爱你的。 可是 这些都不用说了,有本领的, 随他干什 么事吧;猫总是要叫,狗总是要闹的。
原文 HAMLET: Hear you, sir; What is the reason that you use me thus? I love ’d
you ever: but it is no matter; Let Hercules himself do what he may, The cat will mew and dog will have his day.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 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上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 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的散文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 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 散文为一体,卓然独立,出版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 散文》等 20 余种,成为闲适派散文大家.
梁实秋译文:西尔维娅是谁?她是什么人?我们的 情郎这样赞美她?他是贞洁,美 丽 ,而 又 聪 明 ;上 天 把 这 些 优 点 送 给 她 ,好 让 她 受 人崇敬。 她的好心能和她的美貌相 比? 因为美貌和善心常是并存:爱 神 跑到她的眼边去, 去医疗她的一双瞎眼睛; 医 好之 后 就 居 住 在 那 里 。 我 们 来 对 西 尔 维 娅 歌 唱 ,西 尔 维娅是并世无伦; 她不 和任何人一样, 压倒一切尘 世的人;我们去拿些 花环给她戴上。
朱生豪的归化风格与梁实秋的异化风格
请先看《李尔王》中的一段台词:
原文 FOOL: Mark it, uncle— Have more than thou showest, Speak less than thou knowest, Lend less than thou owest, Ride more than thou goest, Learn more than thou throwest, Set less than thou throwest, Leave thy drink and thy whore, And keep in-a-adoor And thou shalt have more, Than two tens to a score,.....
对朱生豪来说,前期主要是兴趣和才气使然,向往成就伟 大的文化工程,同事亦有经济上的因素。
当朱生豪从弟弟朱文振那里听说,《莎士比亚全集》的日 本译者坪内逍遥鄙夷地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 译本都没有的时候,就决心把翻译莎士比亚推崇为民族英 雄的事业 !
朱生豪一直秉承着“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文学传统, 当他发现,自己的工作可以为民族争光,和抵抗日本帝国 主义的文化侵略联系起来时,这种朴素的爱国思想和炽热 的民族感情,成为他完成如此艰难而伟大的任务的精神支 柱,这也是他译莎的根本动力。
朱译和来自百度文库译在传递“音美”方面的差异
梁实秋的译文在“音美”方 面的效果欠佳。
他曾经解释说:“凡原文为 无韵诗体 ,则亦译为散文 ,因为 无韵诗中文根本无此体裁。 莎士 比亚之运用无韵诗体亦甚自由,实 已接近散文,不过节奏较散文稍为 齐整。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演 员并不咿呀吟诵,无韵诗亦读若散 文一般, 所以译文以散文为主, 求其能达原意,至于原文节奏声调 之美,则译者力有未逮,未能传达 其万一,唯读者谅之。
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作为一位莎学家 ,梁实秋有条件来搜集大量图书资料,以便于逐字逐句精 研莎氏原文。他译莎的宗旨在于“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 ” 因此,他需要“存真”,力将文化的再现达到最大值。
梁实秋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力求忠实于原文,而且他 全部译出原文,绝不删减任何原文。因此,梁实秋的译文能 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去钻研莎士比亚原著,帮助他们 去准确了解莎剧原文,这对莎学研究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朱生豪钟情于英国诗歌,之 江大学的四年学习经历以及随后的 编辑生涯,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英文 功底。同时他具备深厚的中国古典 文学修养和古典诗词的创作才能, 从四言、五言到六言、七言等,他 都理解透彻并且能有意识地运用到 翻译莎剧当中。
相比之下,阅读朱译莎剧可 以感受到平仄、 押韵、 节奏等和 谐悦耳的效果。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剧翻译对比研究
朱生豪与妻子宋清如
梁实秋与结发妻子程季淑
朱生豪从 1935年开 始准备译莎到 1944 年逝世为止共译出 31 种莎剧。
梁实秋从 1930 年开始独立译 莎,历时近 40 年时间完成 40卷本 《莎士比亚全集》的 汉译工作
两位翻译家克服万难、执着译莎的动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