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__大___. 12.水在沸腾时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液__化__形成的,
该过程需要___放___热.
13.实验结束,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短暂沸腾的原因是_此__时__石_ 棉__网__和__烧__杯__底__部__的__温__度__暂__时__还__高__于__水__沸__腾__的__温__度__,__水__还__能__从__石__棉__ 网__和__烧__杯__底__继__续__吸__热_______.
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请记住水蒸气是肉 眼看不见的.
1.[生活应用](2023 年绵阳市)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有时会在
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
A.酒精蒸发会放热
B.酒精蒸发会吸热
C.酒精有消毒作用
D.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答案:B
2.[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 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关
【实验导引】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 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实验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2.实验原理:____液__体__沸__腾__时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______.
物质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水的状态
未沸腾
沸腾
(3)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 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二、沸腾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气压不变时,液体的沸点不变。
3、沸腾条件:[1]、液体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三、蒸发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作用:蒸发吸热(吸收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4、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四、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3、作用:液化放热。
【典型例题】类型一、汽化和液化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发现酒精干了,同时感到手背凉凉的.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汽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 B.这是汽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C.这是液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 D.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思路点拨】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的。
【答案】A【解析】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液体从手上所涂部分吸收热量,所凃部分温度降低,我们能感到所涂部位凉凉的,故A正确,故选A。
【总结升华】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关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一定会沸腾B.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蒸发一定加快C.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液化【答案】BCD类型二、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多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思路点拨】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课件
1、液体的温度 影响蒸 发快慢 的因素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想一想:
水在零摄氏度会不会蒸发? 蒸发需要怎样的温度条件?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以下是从哪方面加快或减慢蒸发?
吹手机
仙人掌
晒 谷
夏天,洗完澡后为什么会觉得凉快?
洗澡后,水蒸发吸 收身体的热量,所以人 会觉得凉快。
气体液化所需达到的温度成为液化点。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液化点等于其液
态的沸点。
(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 的室内,镜片上蒙一层小水珠。 一会儿又没了。 (2)装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冒汗”
(3)夏天吃冰棍时,揭开包装纸后, 冰棍会冒白气。
河面上的白雾
它们是怎么来的?
降温液化有缺陷:
蒸发 相同点 发生部位 沸腾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只在液体表 面进行 缓慢 任何温度下均 可发生 表面和内部 同时进行 剧烈
不 同 点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达到沸点
小结: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在液体 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液体的温度 A、影响蒸发 2、液体的表面积 快慢的因素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1)低温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不容易获得 低温; (2)许多物质不可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如 液化石油气。
2、压缩体积
便于运输和储存。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严重得多,为什么?
因为水蒸气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小结:
1、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第三章 物态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2-练
温馨提示:与熔化图像类似,在沸腾图像中,平行于 时间轴、垂直于温度轴的“线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 液体的沸点。
感悟新知
知2-练
2-1.[中考·宿迁] 如图所示的是“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描绘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水的沸 点为___9_8____℃,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低__于___(填 “高于” “低于”或“等于”)标 准大气压;在第8 min 内,水中的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___变__大___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沸腾
知2-讲
1. 沸腾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如图1 所示,在水沸腾时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
感悟新知
知2-讲
深度思考水沸腾前,气泡为什么从大变小? 水沸腾 时,气泡为什么从小变大?
深度理解 水沸腾前,上面的水温低,下面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
气上升的时候遇到上面低温的水而液化成水,所以气泡上升时, 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上下的水温相等,上下的水均汽化成水 蒸气,所以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
知1-讲
是互逆的两个过 程。(逆向思维法)
感悟新知
知1-讲
方法点拨 实验中酒精的气态我们看不见,可以通过塑料袋的
体积间接反映出来,这里用了转换法。
方法点拨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失了或不见了,一般
意味着变成气态了。
感悟新知
知1-讲
问题思考要使烧杯中的水通过汽化的方式变干,有哪些 途径?水变干的快慢一“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 的玻璃泡应___浸__没__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 产生且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大,说明水正在沸腾;为 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撤__掉__酒__精__ _灯__,__观__察__烧__杯__内__的__水__能__否__继__续__沸__腾__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共23张PPT)
适量酒精,把温度计取出来在 空气中读数,温度计的示数有 怎样的变化?
3. 液体蒸发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 度降低,有制冷作用。 实验2: 3.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4.把温度计置于空气中,用扇子扇,温度 计读数有变化吗? 5.用扇子扇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用扇子扇, 温度计读数有变化吗?
16、提出 一个问 题往往 比解决 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020 21/8/1 0Augus t 10, 2021
17、儿童 是中心 ,教育 的措施 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8/10 2021/8 /10202 1/8/10 2021/8 /10
12、要记 住,你 不仅是 教课的 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1020 21/8/1 02021/ 8/10Tu esday, Augus t 10, 2021
13、He wh o seiz e the right moment , is t he rig ht man .谁把 握机遇 ,谁就 心想事 成。202 1/8/10 2021/8 /10202 1/8/10 2021/8 /108/1 0/2021
14、谁要 是自己 还没有 发展培 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10日星 期二20 21/8/1 02021/ 8/1020 21/8/1 0
15、一年 之计, 莫如树 谷;十 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1 02021/ 8/1020 21/8/1 08/10/ 2021
八上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
观察图景,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快慢吗?
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和阴凉 处,比较衣服晾干的快慢。
现象:阳光下衣服干得____快______。 原因:阳光下温度___高______,水蒸发___快_____。
②当水温达到90℃时去掉硬纸板,每隔1min记录一次 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并将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 程中的变化;
③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2.压缩体积:
人们通过在常温下 压缩体积将石油气 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在运载火箭里,是同时采 用降温和压缩体积两种方 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存 在箭体中的。
液化过程是汽化过程的逆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汽化(吸热)
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
思考:你能解释水蒸气 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 烫伤更严重的原因吗?
实验结论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不变。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
②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酒精的 沸点78℃、水银的沸点357℃。
你能再举几个汽化和液化的例子吗?
汽化现象
洗好晾在阳台的衣服, 一段时间后干了
涂在手臂上的酒精,过 一会儿就不见了
锅中的水烧开,一段时 间后水量变少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注意:1、视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时的温度是否产生变化。 3、记录数据,并将所得数据依照晶体融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间(分)0来自123
4
5
6
7
温度(℃)
90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 A.冰将会熔解 B.水将会结冰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D.无法判断
D
C
3.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根据是酒精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选填“吸取”或“放出”)热量。【解析】本题考查汽化的特点。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挥发,产生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会从身上吸取热量,这样会降低身上的温度。 答案:汽化(或蒸发) 吸取
4、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结论
4.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液化
一、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
实验:水蒸气液化实验
结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1. 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产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 b.液体表面积 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3.蒸发的特点: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2)紧缩体积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液化过程要放热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精品课件
思考3:湿漉漉的头发,吹风还是不吹风干 得快?
结论: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 发得越快。
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思考:如何使洗好的湿衣服干得快一些?
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85 ℃开始计时)
时间/min 温度/℃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85 沸腾前: 沸腾时:
新知探究
二、沸腾
沸腾前
沸腾时
新知探究
二、沸腾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1)温度变化规律:
沸腾前,水吸 热温度升高。
沸点/oC 78
-33.4 -183 -196 -253 -268.9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思考1:用吹风机给湿漉漉的头发吹风, 吹热风还是吹冷风干得快?
结论: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思考2:用吹风机给湿漉漉的头发吹风,散开 吹还是束起吹干得快?
汽化与液化的异同点:
物态变化 不同点
汽化
状态变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 由气态变为液态
方式
蒸发和沸腾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吸、放热
吸热
放热
相同之处 都是物态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热量变化
课堂小结
1、基本概念: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3)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6)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精品课件:3.3汽化和液化
不会
78
100
会
100
高于
解题技巧:比较两种液体的沸点高低。
沸腾
二
1.在__________下,只在液体_______发生的______的汽化现象。
蒸发
三
湿衣服在太阳下(高温)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低温)也会变干了。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湿衣服弄成一团,外边(表面)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蒸发
三
控制变量法
以下实例是如何改变蒸发快慢的?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蒸发
三
蒸发
三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以下实例是如何改变蒸发快慢的?
3. 液体蒸发吸热,使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对所依附的物体有致冷作用。
实验3:
猜想:酒精擦在手背上有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说明了___________。
蒸发吸热
蒸发
三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出示数。
3.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先_______后_______。
3.3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为什么满身是水的的人冷得发抖,而旁边的狗却热得流口水?
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和液化
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知识点1 汽化和液化现象1、汽化湿衣服变干 ----原因:湿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消失了----原因:地上的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一种是沸腾。
2、液化水烧开后壶嘴冒”白气”—原因:水蒸气由气态变成了液态,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附着在草叶上像上述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注意:汽化和液化是互逆过程,其中汽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
例题、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和。
知识点2 沸腾1、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可见,液体的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注意:(1)由沸腾发生的部位和剧烈程度可以看到,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是说,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2)沸腾前后物理现象的区别:沸腾前液体内部并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以至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达到液面后破裂。
(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拓展: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度。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例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会沸腾的慢一些B.同时沸腾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知识点3 蒸发和蒸发制冷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蒸发不受温度的限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背影处干的慢:----原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人教版)
课堂讲授
例1:【解析】A中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该选 项说法不正确;B中夏天扇扇子,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因此人会感 动凉快,该选项说法正确;C中高压锅内的气压很高,提高了液体的沸点,从 而能够使食物熟得更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中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 气”,是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冒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水蒸气液化 而成的小水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课堂讲授
知识点2:蒸发 4.蒸发与沸腾 (2)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课堂讲授
知识点2:蒸发 例 1: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在图中哪幅图正确反应了温 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C )
课堂讲授
例1:【解析】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排除选项D; 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 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B。
课堂讲授
知识点2:蒸发 1.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产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产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大。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特别警示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产生的,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 汽化现象。
沸腾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你认真视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精品PPT课件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物态变化:物质在一定的 条件下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 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活动1】 ㈠请同学们在手背上涂些酒精,
观察酒精的变化,体会手背上的 感觉。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㈡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 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 变化?
(记录有关数据)
• (4) 水的温度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min
温度/℃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0 100
100
99 97 96 95 94 93
0123456789
•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总结出液体沸腾 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
• (1)温_度_达_到_沸_点__(2)继_续_加_热_
请分别朝手背上吹气和呵气,比较 手背的感觉。
请解释这一现象。 液化放热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 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
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 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 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
演示实验:
5、多油的汤不容易冷却主要 原因是:
厚油层阻碍了汤中水 的蒸发散热。
6、饭自菜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 纱布
水盆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沸腾
• 1、实验器材: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水 硬纸板 石棉网 记时器
• 2、实验中要观察记录的数据有那些: • (1) 记录时间 • (2) 水的响度变化 • (3) 气泡的大小变化
2
3
化方式
蒸发 在任何 在液体 缓慢的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过程中吸热(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可以感觉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交流,能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的过程是吸热的。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1)理解沸点的概念。
(2)通过与实际相结合,理解影响沸点的因素。
教学工具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中心有孔的玻璃板、水、秒表、注射器、橡皮塞、乙醚。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水的湿布写两个字,如“好学”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
教师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积极回答。
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新课学习。
仔细观察现象,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
新课讲授引入蒸发师:刚才大家看到黑板上的字消失了这种汽化现象就是蒸发。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吗?生:地上的水逐渐消失。
师:很好,有没有同学会说只有夏天地上的水会干,而冬天却不会变干呢?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一、蒸发1.什么叫蒸发师:刚才黑板上先写的字更迟消失,说明什么呢?说明蒸发有快慢。
下面我们就研究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问题。
大家请看这是一件刚洗过的湿衣服。
〈情景:一件湿衣服〉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师:你如何让这件湿衣服尽快变干,有哪些方法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一会儿酒精不见了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干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我们平时洗完衣服就把湿衣服拿出去晒,一会儿衣服就干了, 那么那些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产生、
并且只在液体表面产生的缓慢汽化 现象。
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 (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
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蒸发的快慢?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有哪些有效的 方法?
将桶中的湿衣服拧成一股绳一样和展开晾在 衣架上,哪种方法能使衣服干得快些?
晾 在 衣 架 上 的 干 的 快 一 些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的 剧烈汽化现象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沸 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到达沸点 沸腾的条件
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水为什么 会再次沸 腾呢?
u液体不同,沸点不同。 应用:根据沸点不同分离液体。
u同种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3.火箭发射时,为了保护发射底架,需在发 射塔底部一个大大的水池,为什么?白色气 团是什么?
答:水汽化时要吸热,所以 可以保护发射底架。大量的 水蒸汽离开水面后,再次遇 冷而液化,所以有大量的白 气出现。
在 阳 光 下 比 不 在 阳 光 下 要 干 的 快
有 风 吹 到 的 衣 服 干 的 快 些
结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高低,温度越高.
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大小.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教师活动【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酒精蒸气又变成了液态的酒学生讨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由液态变为气态,可以由气态变为液态。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开始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处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观看视频并分析“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总结】都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环境而液化成小水珠。
(二)动手做做,动脑想想演示:用烧瓶加热水(说明:由于本实验可见度不太大,复做两、三次,让学生仔细观察。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展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板书设计】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两种方式:(1) 沸腾:沸点:沸腾的特点:沸腾的条件:(2) 蒸发: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二.液化:1、定义: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两种方法:(1) 降低温度(2) 压缩体积3、液化放热【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为基础、以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既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中的视频、实验、体验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让学生实验、观察、讨论归纳问题,使他们主动充分参与学习,而且实验的设计简单易行,既能让学生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通过比较水蒸气和“白气”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帮助学生克服原有的错误认识,从而明确“白气”不是水蒸气。
4、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汽化和液化现象,重点突出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仪器很多也比较危险,教师要做好引导,实验前要让学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步骤,交流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交流缩短沸腾前时间的措施等。
实验中要留意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
2、本节课易出现实验的时间比较长,课堂进度就较难以把握,沸腾实验的水量一定要控制好,选择的烧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计时也较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课件展示钟表,并每隔0.5min用钟声提示学生。
3、用注射器压缩乙醚气体使其液化实验可见度大,此实验应该重复几次,让学生仔细观察。
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附件1附件2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附件3 【反馈练习】1.物质从液体变为气态叫______,它有两种方式,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______,物质有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冬天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C. 窗玻璃的里外两面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3.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
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液化凝固附件4【课堂检测】1.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___________成水蒸气,又遇冷_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2.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
3.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川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4.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 、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试管A 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 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 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 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有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附件5 【课后思考题】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形成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______,在蒸发皿中放入______;(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_______出现,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蒸发皿底部出现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2.自制简易冰箱: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转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点的篮子。
篮子里放剩饭剩菜,再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口袋的边缘浸在水中,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试说明其中的原因。
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所选择的是______套装置。
(填“A”或“B”)(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图线a、b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一种魔术如同所示,这个表演是将纱布放入水中浸湿,再用手挤出纱布中的水;把湿纱布包在手指上,蘸上少许酒精;点燃纱布,可以看到纱布燃烧起来,而手指安然无恙。
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反馈练习答案:1.汽化,蒸发,沸腾,蒸发,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A3.D4.A课堂检测答案:1.汽化,液化。
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C.4.C5.试管壁上出现小水珠,放出。
6.热胀冷缩,水银,水蒸气液化,96,98.课后思考题答案:1.(1)水,酒精。
(2).小水珠,水蒸气遇冷液化2.利用水蒸发从食物中吸热,从而达到对食物降温保鲜的目的。
3.(1)B (2)质量(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纱布中残留的水汽化吸热,吸收了火焰中的热量。
使纱布的温度不至于太高,所以手指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