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近代化进程
中外史上的近代化
西方近代化的任务主要是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是双重任
务,既要近代化(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又要实现国家独立。
3、进程相反
西方的近代化经历了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则经历 了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层递进。
4、结果不同
西方近代化中的革命和改革,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近代 化探索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最终没有成功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俄日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改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 业革命
成功 思想—制度—技术
比较的结论
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进程中,西方是思 想在前,行动在后,而中国是行动在前,思想 在后,这也许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失败的一个原 因吧。足见思想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接 下来请同学们进一步谈谈二者的关系。
教育改革为经济、政治服务,受制于经济、政治; 教育的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基础;振兴国家需借 鉴人类优秀文明。
近代历史规律启示:
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前提 革命或改革:制度的创新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法律文献: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真正体
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工业革命: 科技也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近代历史潮流近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
思想启蒙
以推翻满 清统治为 结束君主专制, 目标的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共和观念 命运动 深入人心
民主 科学
四提倡 四反对
思想大解 放运动,马
宣传马 克思主义
克思主义 传播
上海轮船招商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经济近代化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中国的近代化与世界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与世界的近代化一、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一)总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二)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
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2)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
(3)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三)具体特征: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
训练二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1.(2014·广州一模)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
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16~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1)指出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
(2)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概括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现代化研究”的高潮,指出其历史背景。
答案(1)具体表现: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社会方面,新兴城市的兴起。
(2)主要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严重的经济困难。
(3)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等。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
史实:(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
史实: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史实: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史实: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资产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近代化的探索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 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的封建帝制,使民主 民的真理,为马克思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条件。
总体特点
从学习西方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 的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近代化的探索
1、政治上:民主化 2、经济上:工业化 3、思想上:自由、民主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次探索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军事器物(经济技术)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从学习西方技术(或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 再到思想文化,这样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 深入。
进
程
第一阶段 技术 学习西方——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思想文化 学习西方
代表事件 政治派别 时 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895-1898
1911
1915起
代表人物 口号
中央、地方 自强、求富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维新变法 三民主义
习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得开端—— 3、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经济方面的开启性事件是——, 政治方面的开启性事件是——。
3.影响相同: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同时也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异途殊
3.向西方学习的第三阶段:学西方的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反对孔教。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
定了思想基础。 逐步唤醒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民族为争取民
族独立的革命浪潮成为当时的时代最强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近代化历程对比
西方
↓
思想
↓
政治
↓
经济
(成功)
中国 ↓
经济 ↓
政治 ↓
思想
(失败)
归纳:西方的近代化是高屋建瓴,是 成功之路。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反其道而行之,是符合中 国人的认识规律,采取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而 实施的,不符合规律,因而是失败的。
所以:
中西方近代化的异途殊归。
总局等,后又创建三支海军(南洋、
北洋、福建)但在甲午战争中全军 覆没,洋务运动破产。究根源是利 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
2.向西方学习的第二阶段:学西方的 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前后持续103天,由于光绪帝手中没 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太强而失 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和中国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与不敢发动群众,所以也以失败而告 终。
简介: 1、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即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洋务运动 思考:为什么中国人首先会向西方学习经济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下面这个 问题。)
分析:近代以来我们在反对外来侵略 时为什么总打败仗?
归纳:枪炮船不如人,所以开始学
习制枪炮,制船技艺,具体指洋务 运动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 创办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
专题十----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专题启示
1、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 2、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
专题训练:
一、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
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
(1)①文艺复兴,②他借助“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来批判封 建教会,③君主立宪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 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2)①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天主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美国革命 面对的“强大敌人”是英国殖民统治。②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原因 时间
两次 鸦片 战争 失败
19世 纪6090年
代
事件
主要内容
目的
洋务运动
(经济近 代化)
①、“自强”:兴办军事工业
为了维
②、“求富”: 兴办民用工业
护清朝
③、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的封建
④、开办新式学堂:同文馆。
统治。
影响
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没 有使中国走 上富强之路。
专题十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甲午 中日 战争 失败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袁世 凯准 备复
辟
1898 年
1911 年
①、政治上: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 为了变 在 社 会 上 起 了 思
戊戌变法 士。
法图强。想启蒙的作用。
(政治近 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代化) ③、文化上;开办了“京师大学堂”。
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
热点专题二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热点解读】近代化(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具体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习俗的近代化等。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按其性质分为资本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两类范畴的近代化。
近代化的产生途径有“内源型”和“后发型”两种,“内源型”指的是西欧国家,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积累而实现的自我转变。
“后发型”指的是亚、非、拉大多数国家,其走向近代化的途径不是来自于内部因素,而是受到外部的刺激之后进行的“回应”和“学习”。
【史实链接】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美、德)。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追求等)。
史实链接点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史实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历程(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方略)。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历程(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等)。
史实链接点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的历程。
史实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史实链接点①: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史实链接点②:近代欧洲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史实链接点③: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
中考 中外近代化进程比较
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1)近代化开始的社会背景不同:①西方近代化是在本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的前提下开始的。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逐步加紧侵略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的。
(2)近代化的过程不同: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①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②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③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精神——制度——器物)中国近代化变革:外国侵略之下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器物——制度——精神)(3)领导阶级和目的不同:①西方的近代化无论是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
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②中国的近代化中出现的新思潮以及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维新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领导,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4)中外近代化的阻力不同:①西方近代化的阻力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所以近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学以实现民主政治;反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反对封建思想,提出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的资产阶级新思想。
②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外国侵略势力,所以中国实现民主化、工业化的前提是首先要推翻外国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
中外近代化历程历对比历史小作文
中外近代化历程历对比历史小作文英文回答:Comparison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of China and the West.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of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been vastly different, due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Internal Factors:Political Structures: The West develope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relatively early on, while China remained under authoritarian rule for most of its history.Economic Development: Western economies focused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pitalism, while China's economy was largely agricultural.Social Structure: Western societie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social mobility, while China's society was more rigid and hierarchical.External Factors:Imperialism: Western powers imposed unequal treaties on China, exploiting its resources and hindering its development.Access to Technology: The West gained access to advanced technology through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while China lagged behi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a faced isolation and hostility from the West, while Western nations established global networks.Key Differences in Modernization:Economic Growth: The West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 while China's economicgrowth was slower and more uneven.Political Transitions: The West successfully transitioned from feudalism to democracy, while China struggled with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authoritarian rule.Social Changes: Western societies underwentsignificant social reforms, including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and the expansion of rights. China's social reforms were more gradual and limited.中文回答:中西方近代化进程历对比。
4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
②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
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3)外交上: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外交机构总
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创建近代海军,军事近代化的开启。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
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6.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
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
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
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 这一
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明时期 C.③是 18 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 命时期 D.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观察曲线图可知,图片曲线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
环境质量的关系,①属于农耕文明,②属于第一次工业 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 ②应该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B项错误; ③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D两项错误。 答案 A
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②新时期,中国在内部继承,外部借鉴的基础上,提
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与和平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和社
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三部曲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三部曲西方殖民者以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中国人。
从此,中国人开始从闭关沉睡中醒来,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
中国近代向西方的学习是不断深入的,大体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一)器物阶段:1840年—— 1894年(二)制度阶段:1894年—— 1915年(三)思想阶段:1915年—— 1921年一: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器物的时期。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国洋枪利炮下,中国铁骑利箭不堪一击。
以林则徐、魏源、严复为代表的一群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认识到来了中国军备落后、器物不及。
他们明白,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而是应该开眼看世界,先西方学习。
在这种思潮的支配下,林则徐主持编辑了《四洲志》,魏源写出了《海国图志》,达尔文的学说也通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被介绍到了中国。
中国死气沉沉的思想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先进的中国人在器物方面对西方的学习正式开始,而它的高潮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持续了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这些在过去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这些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在中国落下脚来,而近代的轻工业也开始起步了。
反观这一段历史,近代中国人在器物方面对西方的学习与借鉴,这种探索对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它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工业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未来将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都在它的催化下产生。
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以及认识水平的限制,无论是新思潮的推动者还是洋务派的支持者,他们都没有发现深层次的原因,他们也不可能去摧毁自己生存的土壤——封建制度,因此,这种探索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
二: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
无论是维新派还是改革派都热衷于西学,学习西方,以期中国富强。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异途殊
简介: 1、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即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洋务运动 思考:为什么中国人首先会向西方学习经济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下面这个 问题。)
分析:近代以来我们在反对外来侵略 时为什么总打败仗?
归纳:枪炮船不如人,所以开始学
习制枪炮,制船技艺,具体指洋务 运动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 创办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
总局等,后又创建三支海军(南洋、
北洋、福建)但在甲午战争中全军 覆没,洋务运动破产。究根源是利 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
2.向西方学习的第二阶段:学西方的 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前后持续103天,由于光绪帝手中没 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太强而失 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和中国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与不敢发动群众,所以也以失败而告 终。
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和中国人民 思想愚昧,不开化。因而开始西方的思想文化。
3.向西方学习的第三阶段:学西方的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
3、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 工业革命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2、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两大
直接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异途殊归
一、名词解释
所谓“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 化。它包括:思想上的人性化、 科学化,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 化, 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 品化。
中外近代化历程历对比历史小作文
中外近代化历程历对比历史小作文
咱们聊聊中外近代化历程的对比吧。
先说咱中国的近代化,那可真是波澜壮阔。
清朝末年,国门被列强轰开,咱得承认,那时候咱确实落后了。
但咱中国人有骨气,有决心,就开始搞自强运动,搞洋务,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
虽然路走得不那么顺,但咱一直在努力。
到了民国,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走向民主共和。
虽然道路曲折,但咱中国人一直在朝着近代化的方向迈进。
再瞧瞧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
他们的近代化历程,起步比咱早得多。
工业革命一来,他们就迅速崛起,科技、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他们搞殖民扩张,把世界都搅和了一遍。
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阶级矛盾,但总体来说,他们的近代化进程比咱快得多。
这么一对比,咱就能看出点门道来了。
中外近代化虽然都有各自的难题和挫折,但咱中国的近代化,更多的是一种从落后到追赶的过程,是一种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
而西方的近代化,则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发展和扩张的过程。
当然,咱也不能光看到差距,也得看到咱自己的进步。
现在咱中国已经站起来了,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
咱得继续努力,把近代化的路走好,让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光彩照人。
这中外近代化历程的对比,就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咱的过去,也照见了咱的未来。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从中学点啥,让咱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更加顺畅。
中考历史复习:中西方近代化比较
实
统治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
现
资
政治
法国大革命产Biblioteka 阶俄国1861年改革
级
民
经济
资产阶级统治 巩固和扩大
德意志统一
主 政
治
日本明治维新
思想
政治 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实
现
工
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化
思想
政治
经济
特点:
三者交织进行,以思想为首
四、中西方近代化比较
中国近代化
经济
政治
思想
西方近代化
思想
《定国
C 是诏》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颁布
D
戊戌 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3.以下语句,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内涵的是( B )
A.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 B.人具有伟大的力量 C.人是上帝的奴仆 D.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4.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
中体西用
技术
政治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制度
思想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激进派
民主科学
思想
经济
政治
思想
特点: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三、西方近代化历程
思想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为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 奠定思想基础
政治
经济
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
中西方近代化
——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内容: 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 (使近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二、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 材料1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商船的日益增多,为了维修船 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接着,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 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 厂等。 材料2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 匠,仿制西式枪炮;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 商局,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材料3 1866年,方举赞以200元资金,在上海虹口创办 发昌机器厂。这个厂开始时只有打铁炉一座,工人四五人, 三年以后,开始使用车床,由一个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阅读材料,请判断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及到的企业分别属于什 么性质的企业。
[讨论] 2、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
利 因素,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 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 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 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 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 国,这是中国 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 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 了社会 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 程。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对比作文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对比作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近代化的历程就像两条在不同赛道上奔跑的骏马,各有其独特的节奏和轨迹。
这可不是什么干巴巴的学术论题,而是一段充满曲折和惊喜的旅程。
先来说说西方的近代化吧。
那简直就像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之旅!工业革命的号角一吹响,整个西方世界仿佛被施了魔法。
蒸汽机的出现,那可不得了!工厂里的机器不再需要人力或者畜力来驱动,而是靠着这股强大的蒸汽力量呼呼转动。
想象一下,那些原本靠手工劳作的工人们,突然面对这轰隆隆的大机器,既惊讶又兴奋。
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力气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机器一转,瞬间就搞定了。
这效率,简直像是坐上了火箭!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像被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
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寻找新的机会和生活。
在交通方面,火车和轮船的发明让距离不再是问题。
过去,出个远门可能要走上几个月,还得风餐露宿。
但有了火车和轮船,天涯海角似乎一下子就变得近在咫尺。
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旅行、贸易,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商品也开始快速交流和融合。
再看看西方的科学领域,那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就像是打开了宇宙的神秘大门,让人们对天体的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
还有达尔文的进化论,那可是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看法。
以前大家都觉得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可达尔文说:“不,生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演化而来的!”这在当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啊!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在近代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封建君主制逐渐向民主制度转变,人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言论自由、选举权等等,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逐渐成为了现实。
而咱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呢,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咱们才如梦初醒,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样。
原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西方工业产品的冲击下,开始摇摇欲坠。
传统的手工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手艺人失去了生计。
但咱们中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觉醒,试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
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
从1894年至1900年,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列强还以武力威胁和战争手段吞食中国广大边疆地区,掀起瓜分狂潮,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以“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中国市场,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
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和帝国主义间的相互矛盾,西方列强不再狂言瓜分中国,暂时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手段进行侵略,妄图实现“以华制华”的目的。
它们先是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后又扶持袁世凯。
1916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又各自寻找和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
在这18年中,列强趁中国社会的动乱又取得不少好处,如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策动外蒙古自治,并强占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非法制造一条“麦克马洪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进程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区别
引文
要厘清一个“区别”的概念,首先需要了解问题主体的含义,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及过程。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分别的含义、原因以及发展历程,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诱因出发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
正文
一、中西方的近代化含义
中国的近代化起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腐朽封闭的封建王朝大门,让逾三百年未在国际舞台抛头露面的华夏民族第一次赤裸裸地暴露在蒸汽时代的闪光灯下,结束于1895年的甲午战争,史学界的一些观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战败后割地赔款的中国也不乏有识之士在痛定思痛,首先在清廷中有一席之地的洋务派(高级官僚)开始发声,他们倡导一场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发展实业为主的革新运动,并且提出鲜明口号“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洋
务派在清廷中央以爱新觉罗奕訢为首,地方上辅之以一批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的实力干臣。
整个运动浩浩汤汤持续15年之久,近代化的概念最早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中脱身而来,本身就标注了浓厚的“舶来品”标签,由于封闭锁国几百年的酝酿,本土的华夏文化更是与外来的先进文明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冲突。
此外,近代化运动毕竟代表着更加优秀的生产力,所以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作用,但在僵化的封建政治体制和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农耕文明之下,这种相对先进思潮与发展方式注定是得不到生存的空间与发展机会。
世界另一头的“欧罗巴”早在18世纪就爆发了一场“从英国发起的一次技术发展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改革,它更从技术领域迅速蔓延到经济、政治领域并带来巨大影响,技术领域的革新带来了更强大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进场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时代的来临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单位生产率,这直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经济基础的改变为诱因,促成了多起政治上的变革,新的政治体制登陆欧洲。
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中西方近代化的区别。
二、经济近代化
毫无疑问,在经济领域,中西方的近代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上。
洋务运动在工业方面,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军事工业以及民用工业,例如曾国藩在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开始仿制西式枪炮,这是对西方军事领域的学习‘李鸿章在1865年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这一晚晴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后来江南造船厂1的前身;左宗棠在1866年创办的马尾船政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制造轮船的专业工厂。
这些新兴工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优秀的生产力和契机,但是在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下,洋务运动的触及范围始终局限于军工以及民工工业等领域。
缺乏中央政府支持的革新运动,注定只能较小范围的改变社会状况。
因为封建王朝赖之统治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文明,高速发展的生产力会动摇这种农耕文明的基础,继而动摇封建统治。
所以说,政治与经济从来不是相互独立的事物,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
相反,在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中,由于没有大一统封建中央王朝的控制以及数百年的封闭,早早就顺序渐进的接受先进生产力与文明的欧洲大陆,几乎在没有阵痛的情况下就接受了工业革命的革新,蒸汽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生产力基础以及新的生产方式(机
1江南造船厂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船舶修造企业,是建造修理各种船舶、加工大型钢结构的专
业性企业,也是建造各类工作船舶的专业性船厂。
器),经济基础的变动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二.政治近代化
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优秀生产力到来的同时也激发了一部分新的思潮,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中占据社会上流的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运动以及保路运动,下层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西方的政治近代化给欧洲大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优秀生产力推动了政治制度的更新发展,更加完善的政治体制开始出现,为后来欧洲的世界称霸与掠夺之路做了铺垫。
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的法国革命,1917年的俄国革命相继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并建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在这一方面,由于小农经济基础的存在和长期封建王朝的文化控制,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大。
三、思想文化近代化
中国的思想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
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经历了一次大洗礼,人文主义思想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这一思想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系列的文化革新促进了人民思想的更新换代,这对后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西方的近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具有较之于中国近代化对社会的更深入、更具体的影响。
由于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的具体发起方式也有区别、此外,西方近代化开始时间更早,属于主动的步入近代化进程,而中国的近代化开始时间晚,属于被动的卷入这场时间的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