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件 上课实用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共17张PPT)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 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 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 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 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 顶,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赏析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花感时 而落泪,鸟悲恨人世间离别而惊心, 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表达了诗 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你还知道哪些杜甫诗的名句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背诵三首诗
整体把握《望岳》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 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 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 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 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整体把握《春望》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杜甫诗三首》课件(共20张PPT)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
远嫁异邦
怨 恨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 故乡的幽怨。
统 治 者 的 昏 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
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杜甫诗三首
判断律诗的标准
一共八句(每两句一联,共四联),每句五 个字或七个字。 押平声韵。
颔联和颈联要对仗(词性和结构相同)。
要讲究平仄:每联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与本联 第二个字平仄相反,下一联第二个字的平仄与 上一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尤其要避免三平调、 三仄调、孤平调。一般讲是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
哪些诗能代表杜甫的风格?
• 现实主义(诗史)的诗: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 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 别》、 《垂老别》 ) • 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等。 • 体现其艺术手法的诗: 《登高》、《春望》、《咏怀古迹》、《蜀 相》等。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杜甫诗三首》精品课件

颔
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聚集。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割:分割。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 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 赏慕有加 。 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_________ 山势之高峻 。 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___________
三字经: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 《望岳》自学目标
《望岳》一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 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风华正茂,满怀抱 负,遍游祖国大地。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
集体大声朗读,注意节奏,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 诗歌内容。
思考题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2、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年 (756年) 八月,杜甫从鄜 (fū) 州 (现 在陕西富县) 前往灵武 (现在属宁夏) 投奔肃宗,途中为叛 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自学目标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 (公元575年) 三月杜甫在长安
尾 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终要。
我终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观赏泰山下的显 得小了的群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七八句化用孔子“_______________” 之句,深化主旨。
象 征 意 义
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
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
春
望
时代背景介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诗人形象
杜甫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人物, 其卓越才华和迷人人格,给他赋 予了较强1
背景简介
杜甫曾经在春夜拜访僧人,遇到了小雨的喜庆气氛,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春夜 喜雨》
2
诗歌内容
《春夜喜雨》描写春夜田间小雨的志趣,目睹自然美好,跳跃欣喜,在天地间尽 情畅游,赞美春雨的命运。全诗开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了诗人对 春雨的热爱,及对正义、美好的向往。
事业成就
他是唐代唯一有“诗圣”称号 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上 的第一高峰”,“狂飙派”的代 表人物,其诗作影响了后人。 主要诗集有《杜工部集》、 《三百首诗》、《赤壁之赋》 等。
晚年生活
晚年,杜甫痛苦万分,去世 前四年多也是痛苦不堪。他 的艺术成就直到现在都被人 们广泛传播。
艺术成就分析
古典诗歌巨匠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欢迎来到杜甫诗歌三首的课件。本PPT将为您介绍杜甫及他的艺术成就,包括 《登高》、《春夜喜雨》和《将进酒》这三首著名诗歌的赏析。
生平介绍
早年生活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 在陕西成纪(今陕西省西安 市莲湖区东 neighbourhood, 1522年 - 1587年),少年时 期家境贫寒,自主求学。
杜甫以他的人道主义和深邃的思 考著称,他的诗歌也包括了许多 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黄巢之 乱等。
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他的田园诗洋溢着田园牧歌的气 息,如《佳人》、《蜀州正字》 等。
浪漫主义运动的旗手
杜甫常常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 涉及大自然、爱情等多个方面, 如《绝句九首》、《客至》等。
《登高》诗歌赏析
题目来源
杜甫《登高》的题目由唐代大 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登高壮 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尽”而 来。
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精选ppt
6
他以古体、律诗见长,“________”是其作品的主要 风格。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有:“三吏”、“三 别”、《蜀相》、《遣兴》、《春夜喜雨》、《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兵车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月夜》、《旅夜书 怀》、《水槛遣心二首》、《秋兴八首》等,其中“三吏” 为《________》《新安吏》和《________》,“三别”为 《新婚别》《________》和《________》。杜甫是唐代最 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1)塞上风云接地阴 (3)一去紫台连朔漠
(2)孤舟一系故园心 (4)画图省识春风面
精选ppt
15
(5)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精选ppt
9
(2节 省.01省 悟.1年广东考查)
玉 露邪呼..露 一恶韩.手邪.
sx(塞 塞 瓶h. .2ǐn0ě上 责 塞ɡ.0n8ɡ年广东考查yxéi)é
省 省. .悟 悟.
(201邪 邪呼 呼. .1年恶 恶韩 韩广邪 邪. .东考查)
玉 露.露 一塞 塞 瓶 塞 塞 瓶.. . . .手上 责 塞 上 责 塞. .
(20)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 绝句》)
(16)月涌大江流
(17)富贵于我如浮云
(18)两个黄鹂鸣翠柳 (19)白日放歌须纵酒
(20)不废江河万古流
精选ppt
《杜甫诗三首》课件ppt(上课材料)

5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 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 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 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 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汲取
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
长,兼备诸体,形成反复咏
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
世影响很大。誉其为“诗
圣”,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
中最为出色,他首创的“即
事名篇”的乐府诗,对后世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少陵。祖籍襄阳,迁居巩县 (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
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由兴
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
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
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
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
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民
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
情。
基础课件
刘备、诸葛亮;
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 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基础课件
24
这首诗写了什么人, 表现什么心情?
(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 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基础课件
25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壑随着奔流的江水,奔赴荆门, 那里至今还保留有明妃生长的村子。
雄奇壮丽 气象雄伟
赴,写活山水,引出下文感慨万千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暗示局势动荡, 内心忧思翻腾。
基础课件
1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停留此处的时间很久了,再一次看到这 里的菊花开放, 往日流过的泪水禁不住又流下来了。 孤独的小船一直系在岸边,也系着我对 故园长久的思念。
触景生情 故园之思 暗示停留时间久,思念之苦之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鹳雀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
写作背景
•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 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 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 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 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 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 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 旷世之作。
四 漂 泊 西 南 时 期
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 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 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 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 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 这里写就的。
我国古代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明确: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 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 物,作者抓住这些意象,营造了肃杀凄凉的氛 围,抒发作者此时悲凉的心情。
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杜 甫 诗 三 首
秋兴八首 (其一)
咏怀古迹 (其三) 登 高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 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 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 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 湘一带,贫病而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 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
• 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 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张可久《迎仙客· 秋夜》
•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 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 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 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 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 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 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 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 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 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
二 长 安 十 年 时 期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 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 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 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 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 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 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 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 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 挫”的诗风。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景: 触 丛菊 孤舟 暮砧 雄浑 壮丽 景 伤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 情 情:离乱之苦,飘零之悲,故园之愁
清· 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 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 慨悲歌,遂为千古之绝调 清· 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 凉……正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
哀感深沉。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 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图中既 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 江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 峡,还有充塞于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 塞上风云。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 烘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 ,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
玉 其 露 一 凋 伤 枫 树 林 ,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
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 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 玉露——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 “三吏”“三别”皆被传诵,作品 汇为《杜工部集》。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 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 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 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 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 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 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联中写到那些可悲可叹之事?
宋代罗大经曾 说“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含有八层意思, 你能读出几层 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 对偶又极精确。
• 二、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 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 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 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 生怎样的感慨?
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 奔流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和地面贴近。
• 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
罩四野。 •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 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以及诗人阴沉压抑、翻腾起伏的心情。 •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
•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
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1. 课 文 分 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 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 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 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
‚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
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 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巫山巫峡
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 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 ‚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 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 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 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 的秋意笼罩无余了。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 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 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杜 甫 诗 三 首
登 高
诗 歌 中 的 登 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怀人、客中思乡
诗 歌 中 的 登 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
诗 歌 中 的 登 高
潦艰百万不无渚风 倒难年里尽边清急 新苦多悲长落沙天 停恨病秋江木白高 浊繁独常滚萧鸟猿 酒霜登作滚萧飞啸 杯鬓台客来下回哀 。,。,。,。,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 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三步走)
风急天高猿啸哀, 使人听到它 渚清沙白鸟飞回。 的叫声非常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 想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比喻生命的短暂。
比 喻 时 间 的 流 逝 。
长 江 一 泻 千 里 ,
“不尽长江”就指时间的无 穷,是指历史长河永不停息。
——
落木
无边
萧萧
下
生命之短暂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时间之永恒
意境:苍凉、雄浑而悲壮
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一仰一俯,写秋天肃穆 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诗人面对苍凉肃杀的 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 是了?长江不尽,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和我 一样命运多舛.壮志难酬?面对生命的短暂,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虽凄苦冷 落却并不消沉。 对句精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 境‛。
孤帆一系
面对夔州萧森的秋 日山水,忧国伤时 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 旧事,不禁老泪纵 横。他的心是和 “故园”、长安紧 紧连在一起的。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 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 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 催刀尺——催动刀尺 • 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 •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 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 • 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 忧伤之感。
三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 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 战 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 乱 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 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 流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离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 时 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 期 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