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液力变矩器

合集下载

液力变矩器技术员考试常见问题解答

液力变矩器技术员考试常见问题解答

液力变矩器技术员考试常见问题解答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作为液力变矩器技术员,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1.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液力变矩器是利用液体的流体力学原理来传递动力的装置。

它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泵轮通过液体将动力传递给涡轮,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变矩。

2.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液力变矩器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起动平稳: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平稳的起动,减少对机械设备的冲击。

- 变矩范围广: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输出扭矩,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

- 传动效率高: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较高,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3.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缺点包括:- 能量损失:液力变矩器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使得传动效率不如其他传动装置高。

- 体积大:液力变矩器相对较大,占用空间较多,不适用于一些空间受限的场合。

- 维护成本高:液力变矩器需要定期更换液体和维护,维护成本较高。

4.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有哪些常见的类型?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类型包括:- 液体泄漏:液力变矩器中的液体泄漏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

- 液力变矩器过热: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会导致液力变矩器过热,影响其正常工作。

- 涡轮叶片磨损:涡轮叶片磨损会导致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下降。

5. 如何判断液力变矩器是否正常工作?判断液力变矩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液力变矩器是否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液体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现象。

-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

-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是否正常,是否有明显的下降。

6. 如何进行液力变矩器的维护?液力变矩器的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更换液体:液力变矩器的液体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AT培训】2-液力变矩器

【AT培训】2-液力变矩器

d.当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 nB=nw )时,不再传递扭矩,Mw=0
30
讨论:液力变矩器的扭矩曲线
1)转矩比 转矩比=涡轮输出转矩 / 泵轮输入转矩 传动比=涡轮转速 / 泵轮转速
失速点——泵轮转涡轮不转。
传动比为零,转矩比最大。
偶合器工作点——导轮开始转动的转速。
传动比约85%,转矩比约为1︰1。
46
测试 2.液力偶合器中没有( ),因此只能进行扭矩传递。 A 导轮 B 泵轮 C 涡轮 D 叶轮
47
测试
3.液力变矩器中输出动力的是( )。 A 导轮 B 泵轮 C 涡轮 D 飞轮
2. 接合
锁止离合器 涡轮 泵叶轮 液体流量
变距器外壳
压力液体 排放
动力传送通道 发动机 驱动盘 变距器外壳 锁止离合器 涡轮轮彀 输入轴
锁止继动阀
39
思考 6.变扭器离合器是用来:
a.使变速器油上升到工作温度
b.提高车辆低速时的驱动能力
c.减少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功率损失
d.将导轮与泵轮壳体锁定
检测单向离合器: 如图所示,装上维 修专用工具,使其贴合在液 力变矩器毂缺口和单向离合 器的外座圈中,转动驱动杆, 检查单向离合器工作是否正 常, 在逆时针方向转动 时应锁住,而在顺时针方向 应能自由转动,如有异常, 说明单向离合器损坏,应更 换液力变矩器。
43
讨论: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测量液力变矩器轴套偏摆: 暂时将液力变矩器装在传动板上,
讨论:单向离合器的类型
(2)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13
思考 2. 液力变扭器
a. 功能与手动变速器车辆的离合器类似 b. 依靠液体压力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 c. 驱动变速器输入轴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液力变矩器来实现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液体在转子间流动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一、液力变矩器的组成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

泵轮和涡轮之间充满液体,通常是液压油。

当发动机转动时,泵轮带动液体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涡轮受到液体流动的作用,也开始旋转。

导向叶轮位于涡轮前方,用来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从而增加扭矩传递效率。

二、液力变矩器的作用1. 启动和低速行驶:在启动汽车或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而车轮需要较大扭矩来提供足够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轮,使汽车顺利启动并保持低速行驶。

2. 变速过程:当汽车需要加速或变换档位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平稳的变速过程。

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地调节车速和输出扭矩,使驾驶更加舒适。

3. 提高传动效率: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车轮扭矩之间的不匹配,提高传动效率。

同时,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的减震和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传动系统的磨损和冲击。

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涡轮的旋转。

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作用在泵轮上时,液体被带动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流动的液体带动涡轮一起旋转,从而传递扭矩到传动系统。

导向叶轮的作用是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增加传递效率。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液体阻尼和摩擦,导致一定的能量损失。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现代汽车通常配备了锁止离合器或多段变速器,以减少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到车轮的传递,使汽车实现平稳启动、变速和行驶。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驾驶和维护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液力变矩器

第2章液力变矩器

(2)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单向离合器又称为单向啮合器、超越 离合器或自由轮离合器,与其他离合器的 区别是,单向离合器无需控制机构,它是 依靠单向锁止原理来固定或连接的,转矩 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当与之相连接元件的受力方向与锁止 方向相同时,该元件即被固定或连接;当 受力方向与锁止方向相反时,该元件即被 释放或脱离连接。汽车自动变速器用单向 离合器主要有楔块式和滚柱式两种。
当车速较低时,锁止控制阀让油液从 油道B进入变矩器,使传力盘两侧保持相 同的油压,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这 时输入变矩器的动力完全通过油液传至涡 轮。
当汽车在良好道路上高速行驶,且车 速、节气门开度、变速器油液温度等因素 符合一定要求时,ECU即操纵锁止控制阀, 让油液从油道C进入变矩器,而让油道B与 泄油口相通,使传力盘左侧的油压下降。
设置导轮后,改变了回流油液的流向, 油液冲击泵轮叶片的背面,促使泵轮旋转。 于是,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由发动机的输 入转矩和回流油液的转矩两部分组成。
可见,由于导轮的存在,涡轮上的输 出转矩大于发动机输入转矩。可以想象, 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越大,回流冲击越厉 害,则转矩增加越多;而且随着转速差的 缩小,增加转矩的作用越来越小。图2-3所 示为导轮的结构。
⑦ 使用橇棒等工具使自动变速器壳与 发动机后端分离。 ⑧ 降下高位运输器,取出变速器总成。
⑨ 从变矩器壳内取出编制变矩器(取 出时,应平行拉出,否则可能会导致变矩 器油封损坏)。
2.液力变矩器的清洗
自动变速器的机油污染多表现为在油 中可见到金属粉末。
这些金属粉末大部分来自多片离合器 上的磨耗;清洗时,可加入专用清洗剂或 煤油,在清洗台上一边旋转变矩器,一边 不停地注入压缩空气以便使清洗液作用得 彻底(不能用切开变矩器总成,清洁完毕 再焊接的方法),如图2-8所示。

液力变矩器作用

液力变矩器作用

液力变矩器作用液力变矩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转矩通过液体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从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一、液力变矩器的构成1.泵轮泵轮是液力变矩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由几十个弯曲叶片组成。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将油液吸入并向外喷出,从而形成一个液体环流。

2.涡轮涡轮是另一个重要部件,它与泵轮相对应。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使油液流过导向叶片并进入涡轮中心。

这时,油液会被旋转起来,并带着能量向外喷出。

3.导向叶片导向叶片是用于控制油流方向和速度的零件。

它们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并通过调整其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将油液吸入。

这时,导向叶片会将油液引导到涡轮中心,并使其旋转起来。

涡轮旋转时,它会带着能量向外喷出,并通过传动轴将能量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

同时,由于油液的粘性和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传输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滑动损失。

这种滑动损失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减小。

三、液力变矩器的优点1.平稳性好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因此它具有非常好的平稳性。

无论是启动还是行驶过程中,都可以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2.起步顺畅由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和滑动损失,因此在起步阶段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这使得车辆可以更快地加速并顺畅地起步。

3.适应性强由于液力变矩器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驾驶习惯。

这使得车辆可以在不同的路况下更加灵活地运行。

四、液力变矩器的缺点1.能量损失大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并且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因此它的能量损失比较大。

这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2.效率低由于液力变矩器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和能量损失,因此它的效率比较低。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力变 矩器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 和环保化。
液力变矩器在未来的应 用前景
液力变矩器将在新能源汽车、 智能机械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发 挥更大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器组成,通过引入液体传递动力和转矩。
液力变矩器原理
1 流体力学基础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涉及流体动力学和涡流传递等内容。
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相对转速差来实现转矩传递。
3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包括变速比、传递效率和涡轮锁定等。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排除
2
和冷却系统,确保液力变矩器的正常 运行。
通过故障诊断和排除,解决液力变矩
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液力变矩器的更换和维修
当液力变矩器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 更换或维修,以保证车辆或机械的正 常运行。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与趋势
液力变矩器的历史发展
液力变矩器从20世纪初诞生以 来,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应 用扩展。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
汽车
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中广泛应 用于自动变速器,提供平稳 的加速和换档体验。
工程机械
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上用 于传动系统,提供强大的扭 矩输出和变速功能。
船舶
液力变矩器在船舶上用于推 进系统,实现高效的转矩传 递和船舶的运动控制。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1液力变矩器的保养定期更换液体和滤清器,检查密封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在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传动装置。本 课件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应用以及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内容,并展望其未 来的发展趋势。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可变力量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和测量机械系统中的机体之间的变形和变形。

它由一个内圈和一个外圈组成,两者之间有一个灵活的柔性膜,内圈可以受到外力,柔性膜会发生变形,而外圈则可以反映这种变形。

液力变矩器可以用来测量机体之间的位移、变形、旋转等物理参数,还可以检测和测量机械系统中的内外力,如缸体腔内的压力、液压力、涡流等,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机器的运动状态。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也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转速,在空载时,变矩器可以检测到发动机的转速,从而能够准确控制机器的运转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机器的精密性和稳定性。

液力变矩器还可以用于测量空调系统中的变形程度,通过它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到空调内部能量的分布,避免空调系统因热能的不均匀分布而发生过热现象。

- 1 -。

第2章 液力自动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

第2章 液力自动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
图2-2 液力偶合器工作示意图
2.1.2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和泵轮 旋转,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泵轮一同旋 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叶片内缘被甩向外 缘,并从外缘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油的冲击作用 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 返回到泵轮的内缘,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
即成为机械传动,此时传动效率略低于100%。
锁止控制阀的操纵,可以根据车速、节气 门参数按比例转换的液压信号进行控制。现在 在多采用的是根据车速、节气门参数按比例转 换的电压信号,邮电脑控制。
2.2.5 液力变矩器的冷却补偿系统
液力变矩器工作时总存在一些功率损失, 这些损失的能量大都被变矩器内的油液以内部 摩擦的形式转变为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 散出,变矩器内的油液温度就会急剧升高,导
致变矩器不能工作,因此必须对变矩器内的油
液进行强制冷却。
图2-13 变矩器冷却补偿油路系统图
本章小结
1.液力偶合器只传递转矩而不能改变转矩,而液力 变矩器,既可传递转矩又可改变转矩。 2.液力偶合器传递动力的过程是:泵轮接受发动机 传来的机械能,在液体从泵轮叶片内缘向外缘流 动的过程中,将能量传给油液,使其动能提高工 作效率然后再通过高速流动的油液冲击涡轮叶片 ,将动能传给涡轮。 3.与液力偶合器不同的是,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 涡轮之间,安装有导轮。
2、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具备双导轮,使得高效率的区域更宽。
图2-11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两个导轮 具有不同 的叶片进 口角度
图2-11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工作原理:
两个导轮具有不同的叶片进口角度,在 低转速比时,两个导轮均被单向离合器锁住, 按变矩器工作。在中转速比时,涡流出口液流 开始冲击第一导轮叶片背面,第一单向离合器 松开,第一导轮与涡轮同向旋转,仅第二导轮 仍在起变矩作用。在高转速比时,涡轮出口液 流冲击第二导轮叶片背面,其单向离合器松开 ,第二导轮也与涡轮作同向旋转,变矩器全部 转入偶合器工况工作。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任务二 液力变矩器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任务二  液力变矩器
4.驱动离泵
ATF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油泵提供一定的压力,而油泵一般是由液力变矩器壳体驱动的。同时由于
模块四 自动变速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二 液力变矩器
液变矩器的功用和组成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采用ATF传递动力,液力变矩器的动力传递柔和,且能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二、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如图4-11所示,液力变矩器通常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元件组成,称为三元件液力变矩器。也 有的采用两个导轮,则称为四元件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总成封在一个钢制壳体 (变矩器壳体)中,各工作轮用铝合金精 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内部充 满ATF。液力变矩器壳体通过螺栓与发动 机曲轴后端的飞轮连接,与发动机曲轴一 起旋转。泵轮位于液力变矩器的后部,与 变矩器壳体连在一起。涡轮位于泵轮前, 通过带花键的从动轴向后面的机械变速器 输出动力。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 过单向离合器支承在固定套管上,使得导 轮只能单向旋转(顺时针旋转)。泵轮、 涡轮和导轮上都带有叶片,液力变矩器装 配好后形成环形内腔,其间充满ATF。
图4-14 油液在液力变矩器中的流向(导轮转动)
模块四 自动变速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二 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的功用和组成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综上所述可知: (1)液力变矩器导轮是变矩关键元件。 (2)与液力耦合器一样,液力变矩器中油液工作时同时存在绕工作轮轴线作旋转运动和沿循环圆 的轴面循环旋转运动。油液循环的流向为先经泵轮,再经涡轮和导轮,最后又回到泵轮的顺序,如此 反复循环。 (3)液力变矩器变矩效率随涡轮转速变化而变化。 ①当涡轮转速为零时,增矩值最大。涡轮输出转矩等于泵轮输入转矩与导轮反作用转矩之和。 ②随着涡轮转速由零逐渐增大,增矩值随之逐渐减小。 ③当涡轮转速达到某一值时,液力变矩器转化为液力耦合器,涡轮输出力矩等于泵轮输入力矩。 ④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时,涡轮出口处液流冲击导轮叶片背面,此时液力变矩器涡轮输出力矩 小于泵轮输入力矩,其值等于泵轮输入力矩与导轮力矩之差。 ⑤当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同步,液力变矩器失去传递动力的功能。

自动变速复习题答案

自动变速复习题答案

自动变速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自动变速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提高燃油经济性B. 提高驾驶舒适性C. 延长发动机寿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主要作用是什么?A. 传递发动机动力B. 改变扭矩方向C. 调节发动机转速D. 减少发动机磨损答案:A3. 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齿轮组主要负责什么?A. 改变传动比B. 提供倒车功能C. 控制油压D. 润滑齿轮答案:A4. 自动变速器的锁止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A. 减少能量损失B. 提高换挡速度C. 增加换挡平顺性D. 降低噪音答案:A5. 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负责什么?A. 监测发动机状态B. 控制换挡时机C. 调节油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逻辑通常由________控制。

答案:电子控制单元(ECU)2. 自动变速器的油液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________的正常工作。

答案:液力变矩器3. 自动变速器的多片湿式离合器通过________来实现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

答案:油压4. 自动变速器在高速行驶时,锁止离合器会________,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答案:接合5.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杆通常有P、R、N、D等位置,其中P代表________。

答案:驻车三、简答题1. 简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

答案: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是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发动机负荷、车速等因素来控制换挡阀,进而改变油路,使不同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或分离,从而实现齿轮的切换,完成换挡。

2. 描述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组成,泵轮与发动机相连,涡轮与变速器相连。

泵轮通过液体(变速器油)将动力传递给涡轮,导轮则用于改变液体流向,提高效率。

在低速时,液力变矩器可以放大扭矩,而在高速时,锁止离合器接合,使泵轮和涡轮直接相连,减少能量损失。

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一、概述液力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传动装置,它通过液力传递和自动调节传动比实现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二、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2.1 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运动和压力来传递动力。

2.2 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组是液力自动变速器中用于实现不同传动比的部件。

它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外齿轮等组成。

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开合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2.3 离合器离合器用于连接或断开发动机和液力自动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液力自动变速器中通常有多个离合器,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开合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2.4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它通过液压信号控制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和行星齿轮组的工作状态,实现变速器的换挡和传动比的调节。

三、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液力传递阶段、换挡阶段和锁定阶段。

3.1 液力传递阶段在液力传递阶段,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给涡轮,涡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组,最终驱动车轮。

在这个阶段,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形成液力耦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3.2 换挡阶段当车辆需要换挡时,液压系统控制相应的离合器开合,改变液力传递路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开合状态,可以将动力传递给不同的行星齿轮组,从而实现不同的速比。

3.3 锁定阶段在高速行驶时,液力自动变速器会进入锁定阶段。

在锁定阶段,液力变矩器的涡轮和泵轮通过液力锁定装置直接连接,消除液力传递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四、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液力自动变速器具有以下优点: 1. 平顺的换挡感受,提高驾驶舒适性。

2. 宽广的传动比范围,适应不同驾驶条件。

液力变矩器练习答案

液力变矩器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1.汽车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有四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TM)和双离合变速器(DCT)。

2、按汽车的驱动方式分类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3、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4.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轮包括泵轮和涡轮 ,其中泵轮是主动轮, 涡轮是从动轮.5.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轮包括泵轮 , 涡轮和导轮 .6、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主动元件,刚性连接在外壳上,与曲轴一起旋转。

7、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从动元件,连接在从动轴上。

8、泵轮是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自动变速器油的动能。

9、涡轮是将自动变速器油的动能转变为涡轮轴上的机械能。

10、导轮是改变自动变速器油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增矩的作用。

二,判断改错题1. 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均属静液传动装置.( × )改正: 将"静液"改为动液"2. 液力变矩器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地,无级地改变传动比和转矩比.( √)3. 液力耦合器在正常工作时,泵轮转速总是小于涡轮转速.( × )改正: "小于"改为"大于"4. 只有当泵轮与涡轮的转速相等时,液力偶合器才能起传动作用.( × )改正: 将"相等"改为"不等"5. 液力耦合器既可以传递转矩,又可以改变转矩.( × )改正: 将"既可以传递转矩,又可以改变转矩",改为"只可以传递转矩,不可以改变转矩"或将 "耦合器"改为"变速器"6. 液力变速器的变矩作用主要是通过导轮实现的.( √ )7.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是两个变矩器特性与一个耦合器特性的综合.( √ )二、名词解释:1、自动变速器(AT):也称自动变速箱,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手动换档的汽车变速器。

《工程机械设计》第4章-液力变矩器

《工程机械设计》第4章-液力变矩器
的一些特性。 (1)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 内燃机铭牌上所标的功率和转
速称为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也称额定全功率和额定转速)。 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是根据内燃机工作特性、使用特点、
寿命和可靠性等各种要求确定的。我国1973年颁布的国家 标准《内燃机台架试验方法》规定,内燃机功率标定分为 下列四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相同的内燃机与不同类型液力变矩器匹配或不同内燃机与同 一液力变矩器相匹配时,液力变矩器涡轮轴的平均输出功率 最大,平均单位燃油消耗量最小的匹配是最合理的。
目前常见的匹配原则有以下三种。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采用液力传动的机械不仅与所用的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 和工作装置、行走装置等的性能(特别是牵引性能和燃料经 济性)有关,而且与它们共同工作特性有关。
共同工作与匹配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只研究连接在一起的 工作情况,后者则研究共同工作时应采用怎样的配合才能获 得理想的性能(工作机的优异工作性能)。
3)12h功率:允许内燃机连续运转12h的最大有效功率(包括在超过 12h功率10%的情况下连续运转1h,为最大功率的77%~80%),适用 于在一个工作日中保持不变负荷工作的内燃机(如工程机械、发电机及 农用拖拉机所用的内燃机)。
4)持续功率:允许内燃机长期连续运转的最大有效功率,适用于长期 以恒定负荷工作的内燃机(如长期排灌用或船用内燃机)。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4.3.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通过液压传动实现扭矩调速和转矩传递的装置。

它由一对涡轮组成,即驱动轮和传动轮。

驱动轮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轮连接到传动系统中。

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满了液体——液力传动介质,通常是液力传动油或水。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动能转换。

当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快速旋转,导致液力传动介质产生旋转的离心力。

这个离心力使液力传动介质周围生成涡流,向外边缘流动。

涡流在传动轮的叶片上形成涡旋,并推动传动轮旋转。

通过这种内部环流传导,在液力的作用下,动力从驱动轮传递到传动轮。

液力变矩器通过利用液体的黏性和流动特性实现扭矩调速。

当扭矩需求较小时,液力变矩器会使液力传动介质通过特殊构造的涡轮引导,降低耗能,从而减小扭矩输出。

而在扭矩需求增加时,液力变矩器会通过调整液力传动介质流动的方式,增加黏性,以增加扭矩输出。

此外,液力变矩器还具有液力传动储能的功能。

当发动机急速加速或减速时,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液力传动介质会储存一部分液体能量,在发动机速度与传动系统速度重新匹配时释放,从而保护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来说,液力变矩器通过利用液力传动介质的动能转换和液体的黏性特性,实现扭矩调速和传递。

它在汽车、重型机械和
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在保证传动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供了较宽的扭矩输出范围。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是一种利用液力传递力矩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中,如汽车、船舶、起重机等。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的静压力和动力转换产生驱动力和加速扭矩,从而实现动力传递和变速的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由三个主要部件组成:泵轮(pump impeller)、涡轮(turbine impeller)和导向叶片组(stator)。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涡流阶段(Torque Phase)、过渡阶段(Stall Phase)和轴向转动阶段(Acceleration Phase)。

1.涡流阶段(Torque Phase):在涡流阶段,发动机中的转动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液力变矩器的泵轮。

泵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工作液体由泵轮中心向边缘流动,并向外界形成一个旋转的涡流区。

在该涡流区中,工作液体与涡轮叶片接触,产生一个相反的涡流方向。

由于涡轮上的涡流方向与泵轮的涡流方向相反,涡轮受到一个阻碍旋转的力矩。

该旋转涡流的力矩正是液力变矩器实现加速转动的原理。

2.过渡阶段(Stall Phase):当涡流阶段的涡流产生足够大的力矩时,涡轮开始转动。

转动的涡轮将工作液体重新引导回泵轮,形成一个封闭的液体环流,进入到下一阶段。

在此阶段中,液力变矩器起到传递转动力矩和承载转动负载的作用。

3.轴向转动阶段(Acceleration Phase):一旦涡轮开始转动,液力转换器就进入了轴向转动阶段,同时涡轮的旋转速度也开始加速。

液体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强烈,通过液流的不断加速转换能量,并继续传递转动力矩。

在此阶段中,液力变矩器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轴,实现机械设备或车辆的加速。

总结起来,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静压力和动力转换产生驱动力和加速扭矩。

通过涡流阶段、过渡阶段和轴向转动阶段的连续工作,液力变矩器实现了动力传递和变速的功能。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动力和转矩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回转运动:液力变矩器内部由两个相互嵌套的螺旋桨组成,一个称为泵轮,另一个称为涡轮。

泵轮和涡轮之间有一个密封的螺纹连接。

当发动机输出动力传递到泵轮时,泵轮会以高速旋转,将工作液体(通常是液体)分散到涡轮周围的密封螺纹空间中。

2. 工作液体传动力:当工作液体进入螺纹空间后,由于泵轮的旋转动力,工作液体会形成离心力,使其产生高速运动。

这种高速运动形成的动能会传递给涡轮上,使涡轮也以相对高速旋转。

3. 转矩传递:通过涡轮的高速旋转,液体会迫使涡轮与驱动轴相互连接,并将转动力传递给驱动轴。

这样一来,液力变矩器就可以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轴上。

4. 变矩效应:液力变矩器还具有自动变矩的特性。

在低速行驶或启动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产生充分的转矩,使车辆具备足够的起步动力。

而在高速行驶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流经特殊设计的螺纹空间,减小转矩传递的能力,从而减小发动机的负载。

总体来说,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的运动和动能传递的原理,实
现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和转矩的变化,提高了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平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
G H A C
不锁定模式( 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
锁定控制电磁阀A:关闭
锁定控制电磁阀B:关闭
锁定换档阀每侧均施加了相同的调制器压力,从而弹簧将阀柱塞保持在最右的 位置。 来自调节阀的液力变扭器压力通过通往锁定活塞左侧腔的通路。从而推动锁定 活塞,使之顶靠 液力变扭器,这样,锁定离合器未接合。
RT
G H A C
液力变矩器部分

液力变矩原理

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
RT
G H A C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泵轮 涡轮 导轮 单向离合器 发动机 变速箱
起源于液 力偶合器
RT
G H A C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如果接通风扇A,使风扇A操作产生气流,该气流将进入风扇B的叶片,使风扇 B也同时转动。液力偶合器传递扭矩的方式与风扇传递气流的方式相似。
因此,在获得与完全锁定程度相同的传动比的同时,还保持了液力变扭器 液体耦合的顺畅性,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效率。
RT
G H A C
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
瞬时控制 瞬时控制主要在加速时采用。如果驾驶员需要较大程度加速,则延迟离合器 的锁定并应用液力变扭器的扭矩增大作用;如果需要缓和加速,则迅速进行 锁定,以此作为提高燃油效率的手段。在这种控制下,依据油门踏板的踩下 速度来转换目标滑移率。 突然加速: 突然踩下油门踏板 PCM设定扭矩增加最大值(即较大滑移)的目标滑移率。 (加速后,设定恢复到通常滑移率)。 缓和加速: 平稳踩下油门踏板 PCM根据设置的最佳燃油效率(即较小滑移)设定目标滑移 率。
RT
G H A C
部分锁定模式(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
锁定控制电磁阀A:接通 锁定控制电磁阀B:关闭 当锁定控制电磁阀A接通时,施加在锁定换档阀左侧的调制器压力被释放, 因此施加在锁定换 档阀另一侧的压力超过弹力,使阀柱塞向左移动。
RT
G H A C
半锁定模式(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
锁定控制电磁阀A:接通
RT
G H A C
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相比电子控制型的不同
E-AT利用调制器压力和节流阀压力 直接AT利用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A B及调制器压 力来控制锁定离合器。
RT
G H A C
I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
该系统比(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更加先进。它改进了电子控制并配备有 专用锁定离合器线性电磁阀,可以获得更大的控制范围。 除了线性电磁阀压力由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C而非自动变速箱离合器 压力控制电磁阀A和B控制之外,两种类型的离合器基本构造相似。
RT
G H A C
扭矩增大效果降低
如果涡轮的转速提高,离开涡轮的油液方向也会改变。此 时,在导轮作用下重新返回泵轮以加速其运转的油液量将会减 少,导致增大扭矩的作用降低。
泵 轮 导 轮 涡轮
RT
G H A C
只起到简单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
如果涡轮的转速超出了预定范围,离开涡轮的液流将以增强泵轮反 向旋转的方式,作用于泵轮的后部,因此产生大量动力损失。若发生 这种情况,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将开始操作,使导轮空转,限制动力损 失。此操作发生的点被称为“偶合点”或“接合点”。当超出偶合点 时,将无法增大扭矩,液力变扭器只起到简单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
RT
G H A C
采用锁定控制系统的目的

通过消除泵轮与涡轮之间的转速差异,该操作提高了扭矩的传递效率, 从而优化了燃油效率。 该系统允许发动机以较低转速运转,有助于减小噪音。
通常,锁定工作发生在D4位置的三档和四档以及D3位置的三档。
RT
G H A C
锁定离合器
锁定离合器分离 锁定离合器接合
1 液力变扭器盖 2 泵轮 3 导轮
RT
G H A C
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
利用液力变扭器的锁定功能可以在加速时有效地提高燃油效率和发动 机制动性能,前一单元已经对该功能进行了说明。然而,如果锁定工 作范围过度地增大,将不会提高燃油效率,反而会导致以下问题。 锁定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引起频繁的震动;因此,车辆将出现猛 冲现象,且产生噪音。 直接接触范围扩大,引起液力变扭器扭矩增大作用的应用范围减 小,从而导致加速性能变差。 为了减小上述问题的影响,开发了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该系 统装备在直接控制自动变速箱中,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性电磁阀和PCM,以更加精 确的方式控制锁定离合器。 另外,I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中已装备了锁定控制专用线性电 磁阀,以此更加准确、精确地进行控制。
RT
G H A C
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的工作区域
RT
G H A C
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的工作规律
锁定电磁阀A使锁定离合器接合或分离。当锁定电磁阀A接通时,该 离合器接合。 锁定电磁阀B控制锁定离合器接合的程度。其接通和关闭状态分别对 应离合器的紧密接合和宽松接合。
电磁阀接通时均允许液体流过,而关闭时均阻断液体的流动。
仅通过液压来实现控 制 由变速箱控制模块或 直接动力控制模块控 制的两个开-关电磁 阀控制液压
主动式锁定离合 器型
采用线性电磁阀(而 非开-关电磁阀)获 得更加准确的锁定控 制
雅阁CG、 CM、 奥德赛
RT
G H A C
锁定控制系统的分类
构成 应用车型 CD E-AT及锁定工作由 电子控制的AT中 CG 直接控制AT 特点 不/ 部分 /半/ 全 /减速锁定 共五种锁定模式 锁定控制电磁阀A B 锁定正时阀 锁定换档阀 锁定控制阀 锁定控制电磁阀 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A B
电子控制型
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
不 /部分 /半 /全/ 减速锁定 共五种锁定模式 采用线性电磁阀(而非开-关 电磁阀)获得更加准确的锁 定控制 换档瞬时控制 加速换档控制 D的2 3 4 5档 D3的 2 3档 不/ 部分/完全/三种锁定模式 采用线性电磁阀(而非开-关 电磁阀)获得更加准确的锁 定控制 配备有专用锁定离合器线性 电磁阀,可以获得更大的控 制范围。 扩大反馈控制的范围 换档瞬时控制 学习控制
RT
G H A C
减速锁定模式(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
锁定控制电磁阀A:接通 锁定控制电磁阀B:接通、关闭往复循环 锁定控制系统进行减速锁定控制,以在减速时有效地利用发动机制动。在 相关的工作条件下, 锁定电磁阀A接通,且锁定电磁阀B迅速接通、关闭。因此,该系统在部 分锁定模式和半锁定 模式之间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动机制动效果。
泵轮 涡轮
导轮
RT
G H A C
参数分析
速度比=涡轮转速/泵轮转速 扭矩比=涡轮轴扭矩/泵轮轴扭矩 变速箱效率=(输出动力/输入动力)×100 当速度比为0时(也就是说在称之为失速点处),涡轮停止转动,扭矩比将达到其 最大值2。扭矩比随着速度比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在偶合点处值为1。在超出此点 后,导轮进行空转以防止扭矩比的进一步减小。请注意:由于在液力偶合中的机 械和其它损失,速度比永远不可能达到1 – 也就是说泵轮和涡轮永远不可能以绝对 相同的速度转动。 变速箱效率不可能达到100%的程度。
RT
G H A C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风扇B的气流仍具有相当大的能量。如果利用导管将气流重新 引导至风扇 A 内叶片的后部,那么将会辅助风扇转动,因此产生更大 的扭矩。这就是液力变扭器操作所依据的原理。
RT
G H A C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泵轮当着风扇A的角色,涡轮充当着风扇B的角色,而导轮起着 导管的作用。
RT
G H A C
I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
该系统比(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更加先进。它改进了电子控制并配备有专 用锁定离合器线性电磁阀,可以获得更大的控制范围。 除了线性电磁阀压力由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C而非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压力 控制电磁阀A和B控制之外,两种类型的离合器基本构造相似。
RT
G H A C
完全锁定模式(电子控制型锁定离合器)
锁定控制电磁阀A:接通 锁定控制电磁阀B:接通 节流阀B压力被施加到锁定正时阀的右侧。随着车速的提高,节流阀B的 压力也增加。当该压 力增加至足够高时,使锁定正时阀向左移动,从而顶靠弹簧。锁定正 时阀关闭了液力变扭器压 力从液力变扭器回弹的通路。这样导致以下两种结果: 压力(F1)增加并紧紧推动锁定活塞。 从锁定活塞右侧回弹的液力变扭器压力不再施加在锁定控制阀的 左侧,因此释放口完全接通,且背压(F2)被完全释放。 因此,锁定离合器完全接合。
4 涡轮 5 锁定离合器 6 驱动板
RT
G H A C
锁定控制系统的分类
Honda车辆采用的锁定控制系统,依据其控制方式可分为三种 主要类型。它们是:
特点 应用 该类型现在很少 见 仅应用于E-A/T 及其它锁定工作 由电子控制的早 期自动变速箱中 实际应用车 型
早期车型 雅阁CD
液压控制型 电子控制型
II型主动式锁止离合器
换档电磁阀E 用于切换锁止控制阀的开与关 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A和锁 止控制阀用于控制锁止状态的 量
CM2.4 DCLA型AT 直接控制AT
变矩器离合器电磁阀(开关阀) CM3.0 MAYA BAYA 型AT 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C (不再使用离合器压力控制电 直接控制AT 磁阀A B)
RT
G H A C
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
锁定的工作范围 下图表示基于节气门开度(或油门踏板踩下的程度)和车速等的锁定离合器工 作范围的对比情况。
RT
G H A C
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相比电子控制型的优点
利用液力变扭器的锁定功能可以在加速时有效地提高燃油效率和 发动机制动性能,然而,如果锁定工作范围过度地增大,将不会提 高燃油效率,反而会导致以下问题。 锁定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引起频繁的震动;因此,车辆将出现 猛冲现象,且产生噪音。 直接接触范围扩大,引起液力变扭器扭矩增大作用的应用范围 减小,从而导致加速性能变差。 为了减小上述问题的影响,开发了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该系 统装备在直接控制自动变速箱中,采用线性电磁阀和PCM,以更加 精确的方式控制锁定离合器。 另外,II型主动式锁定离合器系统中已装备了锁定控制专用线性 电磁阀,以此更加准确、精确地进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