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己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 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摘要 (2)目录 (4)第1章绪论 (6)1.1课程设计的目的 (6)1.2课程设计的内容 (6)1.2.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6)1.2.2图样技术设计 (6)1.2.3编制技术文件 (6)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7)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7)13.2技术要求 (7)第2章运动设计 (8)2.1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8)2.1.1转速范围 (8)2.1.2转速数列 (8)2.1.3确定结构式 (8)2.1.4确定结构网 (8)2.1.5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9)2.2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9)2.3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10)第3章动力计算 (12)3.1带传动设计 (12)3.2计算转速的计算 (13)3.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4)3.4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8)第4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20)4.1电动机的选择 (20)4.2轴承的选择 (20)43键的规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变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20)第5章校核 (20)5.1刚度校核 (20)5.2轴承寿命校核 (23)第6章结构设计及说明 (24)6.1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24)6.2展开图及其布置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第1章绪论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题目0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3r/min;N max=6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题目0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71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5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5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63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4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71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80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6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45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min=35.5r/min;Nmax=56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315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1r/min;N max=71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40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63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45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450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355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280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2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224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1000r/min;Z=12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1r/min;N max=900r/min;Z=12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90r/min;N max=900r/min;Z=11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750r/min;Z=11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95r/min;N max=800r/min;Z=10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630r/min;Z=10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 题目2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9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10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35.5r/min;N max=8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题目3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112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题目31: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20r/min;N max=2400r/min;n j=30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0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2: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35r/min;N max=4000r/min;n j=14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kW;n max=4500r/min;n r=1500r/min;/p-314741032410.html题目33: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00r/min;N max=2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0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4: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4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5: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7r/min;N max=3500r/min;n j=22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2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p-975357092788.html题目36: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6r/min;N max=3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p-908280258068.html题目37: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8r/min;N max=2700r/min;n j=22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题目38: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6r/min;N max=3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2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题目39: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10r/min;N max=2200r/min;n j=27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 kW;n max=2000r/min;n r=1000r/min;题目40: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6r/min;N max=2400r/min;n j=1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 kW;n max=2000r/min;n r=1000r/min;1.3.2技术要求:(1)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第八章 传动设计1-2节

第八章 传动设计1-2节

例如:XA6132A铣床为例,拟订步骤和主要内容。 已知:主轴转速N=31.5~1400r/min,转速级数Z=12,公比 =1.41,电动机转速N0=1440r/min。 1、确定变速组数和传动副数目: 总的降速比 Rmin=31.5/1400=1/48 因为imin=1/4,需要3个变速组
传动副12=3X2X2 2、确定传动顺序方案: 排列方案有12=3X2X2 12=2X3X2 12=2X2X3 遵守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选12=3X2X2 3、确定扩大顺序方案: 根据“前密后疏”的原则选 12=31X23X26 (要想得到连续的转速,级比指数必须是1、3、6)
3、四项原则: 齿轮极限传动比和变速组变速范围要限制 传动副要“前多后少” 传动线要“前密后疏”(既级比指数前小后大、最低转速较 高、传递转矩较小、传动件尺寸也小) 降速要“前慢后快” 4、四个注意: 传动链要短(可减少齿轮、传动轴等零件的数量) 转速和要小(影响空载功率的重要因素) 齿轮线速度要小(噪音、大于10~12m/s明显增大) 空转件要少(空载功率损失和噪音、超速现象) **实际中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转速图的基本规律 各变速传动组的传动比排列的规律 变速组中两大小相邻的传动比的比值称为级比,用符号ψ 表示。级比一般写成ψ 的x次方的形式,其中X为级比指数。 变速组a的级比为:
ψ a = ia1/ia2 = ia2/ia3 = φ ia1=36/36=1/1 、ia2=30/42=1/1.41 ia3 =24/48=1/2=1/1.41*1.41
检查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
Rn= = 8 = Rmax 合乎要求 (1.41、X=6、P=2) 4、拟订转速图 P133图8-5 图8-6 图8-7可以有多个方案 三、扩大变速范围的方法 1、增加一个变速组 12=31X23X26改成18=3 X3 X26 公比由1.41改为1.26 2、采用背轮机构 P135 图8-8 *要注意超速问题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转速图
说明4:传动副数
轴 Ⅲ-Ⅳ 之 间 有 两 对 传 动 副 , 分 别为升2格及降4格的两条连线。 轴 Ⅳ 的 转 速 共 为 3×2×2 = 12 级 。
第二节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转速图
小结
转速图简明直观地反映了传 动系统中各级转速的传动路线、 主轴得到这些转速所需要的传动 组数目及每个传动组中的传动副 数目、各个传动比的数值、传动 顺序和各轴转速级数及大小。
12 = 3 4
12 = 3 2 2 12 = 2 3 2 12 = 2 2 3
在上列两行方案中,第一行方案可以省掉—根轴。缺 点是有一个传动组内有4个传动副。
如果用一个四联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如果 用2个双联滑移齿轮,则操纵机构必须互锁以防止2个滑 移齿轮同时啮合。所以一般少用。
第一章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计算转速 主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二节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某中型车床的主传动系统图。 传动系统内共5根轴:电动 机轴和轴Ⅰ至轴Ⅳ,其中轴Ⅳ为 主轴。 轴Ⅰ-Ⅱ之间为传动组a,轴 Ⅱ-Ⅲ和Ⅲ-Ⅳ之间分别为传动组 b和c。
第二行的三个方案可根据下述原则比较:从电动机到主 轴,一般为降速传动。接近电动机处的零件,转速较高, 从而转矩较小,尺小也就较小。如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 放在接近电动机处,则可使小尺寸的零件多些,大尺寸的
零件少些,节省材料。这就是“前多后少”的原则。
从这个角度考虑,以取12 = 3 2 2的方案为好。
第二节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各轴间传动副的传动比 电机轴与Ⅰ轴之间: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解剖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解剖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学生:顾海艳学号:11431018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班级:机英112班指导教师:胡萍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2)第2章运动设计 (3)2.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2.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第3章动力计算 (6)3.1 带传动设计 (6)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7)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7)3.4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0)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1)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13)4.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13)4.2 轴的刚度校核 (15)4.3 轴承寿命校核 (16)第5章总结 (17)第6章参考文献 (18)第1章绪论1.1课程设计的目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题目1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1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xx大学课程设计题目: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院、系: xxxxxx班级: xxxxxx姓名: xxxx学号: xxx指导教师: xxx目录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课程设计题目 (2)2.1设计题目和技术参数 (2)三.运动设计 (2)3.1 运动设计 (2)3.1.1 确定转速数列及转速范围 (2)3.1.2 定传动组数和传动副数 (2)3.1.3 齿轮齿数的确定 (3)3.1.4 绘制转速图 (4)3.1.5绘制传动系统图 (4)3.2 主轴.传动件计算 (5)3.2.1 计算转速 (5)3.3 带传动设计 (7)3.3.1计算设计功率Pd (7)3.2选择带型 (7)3.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 (8)3.4确定中心距离、带的基准长度并验算小轮包角 (8)3.5确定带的根数z (9)3.6确定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9)3.7确定带的张紧装置 (9)3.8计算压轴力 (9)3.9求最佳跨距 (10)四、主轴.传动组及相关组件的验算 (12)4.1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12)4.2 齿轮的应力验算 (13)4.3主轴校核 (20)五.设计总结 (22)六.参考文献 (23)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和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能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我们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课程设计题目2.1设计题目和技术参数题目1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N min=63r/min;N max=63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三.运动设计3.1 运动设计3.1.1 确定转速数列及转速范围由设计题目知最低转速为63r/min,公比为1.58,查标准数列表,查得主轴的转速数列值为(单位:r/min):63,100,160,250,400,630.转速范围R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 机床的传动设计_分级变速主传动

3.1 机床的传动设计_分级变速主传动
12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转速图
1.转速图 是表示主轴各转速的传递路线和转速值,各传动轴 的转速数列及转速大小,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的线图。包括: 转速点 用小圆点表示主轴 和各传动轴的转速值(对数值)。 转速线 是间距相等的水平线。 相邻转速线间距为 lg 。 传动轴线 距离相等的铅垂线。 从左到右按传动顺序排列。 传动线 两转速点之间的连线。 一个主转速点引出的传动线数目, 代表该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b、c…表示。传动副数用 P 表示,变速范围用 r 表示。
1)级比 指变速组中两相邻的 转速或两相邻的传动比之比。 级
比为公比幂的形式。如:φ3 。
2)级比指数 是指级比的幂 指数,用x 表示。 如: φ3 中的幂指数3,即x=3。
16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一变速组 a(轴Ⅰ-Ⅱ之间) Pa=3;传动比分别是
4
知 识 温 故
主传动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1. 满足机床的使用要求。首先应满足机床的运动特性,如机床主 轴有足够的变速范围和转速级数;传动系统设计合理,人机关 系良好,安全可靠; 2. 满足机床传递动力的要求。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应能提供和传 递足够的功率和扭矩,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3. 满足机床的工作性能要求。零部件应有足够的刚度、精度、抗 振性能,热变形特性稳定; 4. 满足经济性要求。传动链尽可能简短,零部件数目要少,成本 低;
13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例:一中型车床,主轴转速级数 Z=12,公比φ=1.41,
主轴转速 n = 31.5 ~ 1400 r/min,如图示。
12 级转速的传动系统图
12 级转速图
14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1)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1)

课程设计(论文)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题目20)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指导老师年月日摘要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目录摘要 (2)目录 (4)第1章绪论 (6)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6)1.2课程设计的内容 (6)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6)1.2.2 图样技术设计 (6)1.2.3编制技术文件 (6)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7)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7)1.3.2技术要求 (7)第2章运动设计 (8)2.1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8)2.1.1 转速范围 (8)2.1.2 转速数列 (8)2.1.3确定结构式 (8)2.1.4确定结构网 (8)2.1.5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9)2.2 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9)2.3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10)第3章动力计算 (12)3.1 带传动设计 (12)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13)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4)3.4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8)第4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9)4.1电动机的选择 (19)4.2 轴承的选择 (19)4.3 键的规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综上所述,转速图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 动路线;
2、得到这些转速所需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60:30 36:36 42:42 30:42 24:48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要的变速组数目及每个
250
变速组中的传动副数目; 3、各个传动比的数值;
注意:转速图上竖直线间距均 匀并不表示各轴中心距相等, 只是为了使图面美观清晰。
ⅡⅢⅣ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45 3 2.1.1 .1转速图概念
(2) 各级转速的指代(主轴转速线、转速点)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轴Ⅱ-Ⅲ间 的变速组b

1440 r/min
有 两 个 传 动 副 ( Pb = 2 ) , 其传动比依此为:
ib1=22/62=1/2.82=1/ 3,
36:36 42:42 30:42
24:48
1000
710
500
22:62 355
250
降速,向右下方倾斜三格
180
125
ib2=42/42=1=1/ 0,
90
等速,连线水平。
63
45
31.5
返回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轴Ⅲ-Ⅳ间 的变速组c有两 个传动副(Pc=2),其 传动比依此为:
ic1=18/72=1/4= 1/ 4,
转速图包括一点三线:转速点,转速线,传动轴 线,传动线。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Cad图纸整套,需要的(承接各类机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学院: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Cad图纸整套,需要的Cad图纸整套,需要的目录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的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运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动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带传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25(Z=10公比1.26)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25(Z=10公比1.26)
全套设计 加 401339828
2
目录
摘 要.........................................................................................................................................2 目 录.........................................................................................................................................4 第 1 章 绪论...............................................................................................................................6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6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6
XX 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题目 25)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1
摘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21(Z=12公比1.26)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21(Z=12公比1.26)

目录第1章绪论 (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2)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3)第2章运动设计 (4)2.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4)2.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7)第3章动力计算 (8)3.1 带传动设计 (8)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9)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0)3.4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3)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4)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15)4.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15)4.2 轴的刚度校核 (17)4.3 轴承寿命校核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20)第1章绪论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图纸整套,需要的加QQ1162401387(承接各类机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学院: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Cad图纸整套,需要的加QQ1162401387Cad图纸整套,需要的加QQ1162401387目录第1章绪论 (4)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4)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5)第2章运动设计 (6)2.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6)2.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8)第3章动力计算 (9)3.1 带传动设计 (9)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10)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0)3.4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3)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4)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16)4.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16)4.2 轴的刚度校核 (18)4.3 轴承寿命校核 (19)第5章总结 (20)第6章参考文献 (21)第1章绪论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min=71r/min;Nmax=900r/min;Z=12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1.3.2技术要求:(1)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2)各滑移齿轮块采用单独操纵机构。

(3)进给传动系统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第2章 运动设计2.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1)转速范围。

Rn=min max N N =71900=12.67 (2)转速数列。

查[1]表 2.12,首先找到71r/min 、然后每隔3个数取一个值,得出主轴的转速数列为71 r/min 、90 r/min 、112 r/min 、140 r/min 、180 r/min 、230 r/min ,280 r/min ,355 r/min ,450 r/min 、560 r/min 、710r/min 、900 r/min 共12级。

(3)定传动组数。

对于Z=12可分解为:12=2×3×2。

(4)写传动结构式。

根据“前多后少” , “先降后升” , 前密后疏,结构紧凑的原则,选取传动方案 Z=12=23×31×26。

(5) 画转速图。

转速图如下图2-2。

图2-2 系统转速图(6)画主传动系统图。

根据系统转速图及已知的技术参数,画主传动系统图如图2-3:图2-3 主传动系统图(7)齿轮齿数的确定。

变速组内取模数相等,据设计要求Zmi n≥17,齿数和Sz≤100~120,由【1】表4.1,根据各变速组公比,可得各传动比和齿轮齿数,各齿轮齿数如表2-2。

表2-2 齿轮齿数传动比基本组第二扩大组1 1:1.26 1:1.58 1:1 1:4代号Z Z'1Z Z Z Z Z Z Z5Z5齿数35 35 31 39 27 43 45 45 18 722.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一般不应超过±10(ϕ-1)%,即'n -n n实际转速标准转速标准转速〈 10(ϕ-1)% 对Nmax=710r/min,Nmax`=1420*100/160*31/39*45/45=705.44r/min 则有710705.44710-=0.64% < 4.1% 因此满足要求各级转速误差没有转速误差大于1%,因此不需要修改齿数。

第3章 动力计算3.1 带传动设计(1) 直径计算初取小带轮直径d 取 d=100 mm大带轮直径D : D=21n dn = 1001420900⨯=157.8mm 取D=160mm(2)计算带长求Dm Dm=(D 1+D 2)/2=(100+160)/2=130mm求△ △=(D 1-D 2)/2=(160-100)/2=30mm初取中心距 取a=400mm带长 L=π×Dm+2×a+△2/a=1300.66 mm基准长度 由【1】表3.2得:Ld=1250mm(3) 求实际中心距和包角中心距 a=(L-π×Dm)/4+ /4 =400.11mm ,取a=400mm小轮包角 1α=180 -(D 1-D 2)/a×57.3 =171.41 >120(4) 求带根数带速υ υ=πD 1n 1/(60×1000)=3.14×100×1420/(60×1000)= 7.43m/s传动比i i=n 1/n 2=1420/900=1.58带根数 由【2】中表3.6,并用插值法得P 0=1.30KW ;由【2】中表3.7,并用插值法得△P 0=0.17KW ;由【2】中表3.8,得包角系数K α=0.95;由【2】中表3.9,得长度系数K L =0.93;Z=P d /[(P 0+△P 0)×K α×K L ]=(5.0×1.2)/(1.32+0.15)×0.95×0.93=3.48取Z=4根3.2 计算转速的计算(1) 主轴的计算转速n j ,由公式n j =n m in (/31)z -Φ得,主轴的计算转速n j =140r/min 。

(2) 确定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Ⅱ轴共有3级转速:180 r/min 、250 r/min 、355 r/min 。

若经传动副Z 6/ Z '6传动主轴,则只有355r/min 传递全功率;若经传动副Z 5/ Z 5传动主轴,全部传递全功率,其中180r/min 是传递全功率的最低转速, 故其计算转速n Ⅱj =180 r/min ;Ⅰ 轴有1级转速,且都传递全功率,所以其计算转速n Ⅰj =500 r/min 。

各计算转速入表3-1。

表3-1 各轴计算转速(3) 确定齿轮副的计算转速。

齿轮Z 6装在主轴上并具有45-90r/min 共3级转速,其中只有90r/min 传递全功率,故Z '6j=90 r/min 。

齿轮Z 6装在Ⅱ轴上,有180-355 r/min 共3级转速,但经齿轮副Z 6/ Z '6传动主轴,则只有355r/min 传递全功率,故Z 6j=355r/min 。

依次可以得出其余齿轮的计算转速,如表3-2。

表3-2 齿轮副计算转速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1)模数计算。

一般同一变速组内的齿轮取同一模数,选取负荷最重的小齿轮,按简化的接触疲劳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即m j3-3所示。

表3-3 模数(2)基本组齿轮计算。

按基本组最小齿轮计算。

小齿轮用40Cr ,调质处理,硬度301H B ~286HB ,平均取260HB ,大齿轮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229H B ~286HB ,平均取300HB 。

计算如下: ①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接触应力验算公式为 )j E H j Z Z Z MPa εσσ⎡⎤=≤⎣⎦ 弯曲应力验算公式为: []112()Fa Sa w w KTY Y Y MPa mbd εσσ=≤式中 N----传递的额定功率(kW ),这里取N 为电动机功率,N=3.5kW;j n ----计算转速(r/min ). j n =500(r/min ); m-----初算的齿轮模数(mm ), m=3.5(mm ); B----齿宽(mm );B=30(mm ); z----小齿轮齿数;z=19;u----小齿轮齿数与大齿轮齿数之比,u =2.79;s K -----寿命系数;s K =T K n K N K q K T K ----工作期限系数;mT C Tn K 0160=T------齿轮工作期限,这里取T=15000h.;1n -----齿轮的最低转速(r/min ), 1n =500(r/min )0C ----基准循环次数,接触载荷取0C =710,弯曲载荷取0C =6102⨯m----疲劳曲线指数,接触载荷取m=3;弯曲载荷取m=6;n K ----转速变化系数,查【5】2上,取n K =0.60 N K ----功率利用系数,查【5】2上,取N K =0.78 q K -----材料强化系数,查【5】2上, q K =0.60 3K -----工作状况系数,取3K =1.12K -----动载荷系数,查【5】2上,取2K =11K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查【5】2上,1K =1Y------齿形系数,查【5】2上,Y=0.386; []j σ----许用接触应力(MPa ),查【4】,表4-7,取[]jσ=650 Mpa ;[]w σ---许用弯曲应力(MPa ),查【4】,表4-7,取[]w σ=275 Mpa ;根据上述公式,可求得及查取值可求得:j σ=)E H Z Z Z MPa ε=635 Mpa ≤[]j σ w σ=78 Mpa ≤w σ(3)扩大组齿轮计算。

按扩大组最小齿轮计算。

小齿轮用40Cr ,调质处理,硬度301H B ~286HB ,平均取260HB ,大齿轮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229H B ~286HB ,平均取300HB 。

同理根据基本组的计算, 查文献【6】,可得 n K =0.62, N K =0.77,q K =0.60,3K =1.1,2K =1,1K =1,m=3.5,j n =355;可求得:j σ=574.35 Mpa ≤[]j σ=650Mpa ; w σ=118.77Mpa ≤[]w σ=275M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