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学者称《孙子兵法》超越西方《战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士学者称《孙子兵法》超越西方《战争论》
中新网苏黎世1月31日电题:瑞士学者称《孙子》超越西方《战争论》
记者韩胜宝
“我把德语版《孙子兵法》的书名翻译成《兵经》,因为我把它看成是谋略的《圣经》”。瑞士苏黎世大学著名汉学家、谋略学家、孙子研究学者胜雅律称,《圣经》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书籍,而在全世界发行量和影响力大的书籍中,只有《孙子兵法》能与它媲美。
“那欧洲的《战争论》为什么不能称为谋略的《圣经》?《战争论》与《孙子兵法》有什么区别?欧洲人是怎么评价《战争论》与《孙子兵法》的?”记者问道。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东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两座高峰,堪称世界兵学领域的两朵奇葩。《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世界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孙子被后世尊为“兵圣”、“世界兵学鼻祖”;《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胜雅律说,《战争论》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战略学的“圣经”,《战争论》代表了西方战略思想,思维体系比较狭窄;而《孙子
兵法》则是谋略学的《圣经》,超越了战略,超越了计划,超越了西方人的思维。
战略与谋略有着本质的不同,胜雅律比较说,前者讲求短期效应,而后者则立足于长远;战略要靠谋略来制定,而不是相反;谋略比战略更高、更深、更远,能达到最高境界,而战略则达不到。
胜雅律又对比说,《战争论》在境界上也不如《孙子兵法》。战争论》讲运气、讲战术,是短命的,比《孙子兵法》讲谋略、讲智慧差远了;《战争论》一味强调武力、野蛮、血腥,而《孙子》倡导文明、和平、不流血,境界要比《战争论》高的多。
以克劳塞维茨为代表西方的军事思想家以毁灭为目标,毁灭就是孙子所说的“破” 。所以,在孙子的观点看来,克劳塞维茨这种以毁灭对方为目标的理想即令能完全实现,也还只能算是“次之” 。胜雅律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人关于用兵上的智慧是更胜一筹。
胜雅律坦言,可以理解,德国是克劳塞维茨的故乡,《战争论》是德国人的杰作。德国人读《战争论》的热情,并不亚于中国人读《孙子兵法》的兴趣。欧洲人也同样,《战争论》被称为欧洲的《孙子兵法》。特别是欧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大都崇拜《战争论》。
《战争论》是欧洲大战催生并推动了欧洲大战和世界大战,
但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少欧洲战略家和军事家,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就是受《战争论》的影响太深,没有早一点看到《孙子兵法》。胜雅律感叹道。
被称为“20世纪克劳塞维茨”的西方战略大师利德哈特,在1963年替一本新翻译的《孙子》英文本作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时代中,欧洲军事思想深受克劳塞维茨巨著《战争论》的影响。假使此种影响能受到孙子思想的调和与平衡,则人类文明在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受的重大灾难也就一定可以免除不少。”
胜雅律称,《孙子兵法》在战后才在欧洲畅销,后来又在全球受宠。如今,西方人更喜欢《孙子兵法》,相比较,孙子更受西方人的欢迎。《孙子兵法》的魅力,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谋略与智慧的魅力。
[责任编辑:吴雨洪] 原标题:孙子兵法全球行:瑞士谋略学家纵论《孙子》智慧谋略
图为中新网记者采访瑞士著名谋略学专家胜雅律张亦可摄中新网苏黎世1月24日电题:瑞士谋略学家纵论《孙子》智慧谋略
记者韩胜宝
《智谋》一书将西方文献中的战略智谋的单个例子,融入到中国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智谋文化体系之中,借助于中国优于西方的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智谋文化体系,建立起西方人对战略智谋的完整理解,以便推陈出新,并了解东方战略家的战略智谋思维特点。这正是瑞士著名谋略学专家胜雅律教授的特别之处。
瑞士学者胜雅律是一位精通东西文化精粹的战略理论家,被誉为“著名谋略学家”、“智者”、“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世界上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有关谋略的博士论文,是一位美国人,到德国佛赖堡大学来也是在胜雅律的指导之下完成的。胜雅律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中国谋略典籍有精深研究,对中国的智谋进行了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军事学上的探讨。《智谋》一书译成中文后,在中国销售几十万册,
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西方引起轰动,在欧洲已到了“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的地步。
胜雅律称,我对《孙子兵法》不是从西方“战略” 或者“大战略”的意思上加以理解和翻译,而是从中国的“谋略”加以理解和翻译的。谋略是一种博大的文化和艺术,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智谋。不容置疑,中国的“谋略”不能等同而是高于西方的“战略” 。
在中国的传统军事思维中,使用“战略“或“大战略“是不适合表达极度‘长时段’ 的预测视野的,因而,胜雅律建议不用这类
西方术语来说明《孙子兵法》中所提倡的计划的艺术,而应当使用中文词语:“谋略”。
“谋略”高于“战略”。以军事为例,谋略学高于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胜雅律诠释说,“谋略”位于战略之上。中文的“高于”和“上”可以译成拉丁文的“supra”,拉丁文的“supra”的意思是“über, darüber, oberhalb”,因为“谋略”超越西方计划时空范围,同时也超越单独的“正”和单独的“奇”,因此我把“谋略”翻译成“supraplanning”( “超越计划”)。
胜雅律认为,西方没有谋略学,智谋和计谋在西方是一种禁区,而《孙子兵法》扩大了他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新视角。中国的谋略比西方的战略学眼光要更长远,所站得出发点要更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人讲究谋略,看待问题和设计规划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例如,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坚持党的基本政策100 年不动摇等等。
胜雅律对记者说,他最近又有一本研究中国人智慧的新书《谋略》问世,之所以取此书名,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人善于进行长远规划,这一点西方人有所不及。
胜雅律说,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对我的《智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智谋》不仅使人们加深了对古今中国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那些在你笔下得到生动解释的计谋,显示了人类普遍的行为方式,它将教会读者深入地观察与他或亲或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