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影像鉴别

合集下载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M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a n d i ma g i n g i f n d i n g s i n 2 1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B L c o n i f r me d b y o p e r a t i o r i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e x a mi n a t i o n w e r e r e t -
N i n g b o 3 1 5 0 4 0 , Z h e j i a n g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T a n d MR I i f n d i n g s o f t h e p i r ma r y b o n e l y mp h o m a( P B L ) a n d i t s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
关 键 词 :骨 ; 淋 巴瘤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磁共振成像 ; 鉴 别 诊 断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2 2 3 8 ( 2 o 1 5 ) 1 2 — 1 3 4 5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2 2 3 8 . 2 0 1 5 . 1 2 . 0 1 3
江西医药 2 0 1 5年 1 2月 第 5 O卷 第 1 2期 J i a n  ̄ , x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D e c e m b e r 至 Q , ・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精选PPT
2
• 胃肠道淋巴瘤起源于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组 织,沿器官纵向生长,其中 2/3 以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而 霍奇金淋巴瘤极为罕见。
• 临床多见于 50 ~ 70 岁的患者。男∶女 =1.5 ∶ 1 • 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为腹部疼痛,消
化不良,体重下降,贫血,常出现腹部包块和不全性肠梗阻 症状。
精选PPT
14
肠腔内肿块型主要与间质瘤鉴别, 小肠间质瘤较结肠间质瘤 多见, 发现时肿块较大, 表现为肠壁偏心性类圆形肿块, 可向 腔内、腔外或腔内外同时生长, 增强后强化明显, 部分病灶内 可见明显增粗、紊乱的供血血管, 内部可见不规则坏死区, 不
伴肠系膜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原发性肠道肿块型淋巴瘤主 要表现为腔内肿块, 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 内部可包绕 一支较粗的血管, 但不同于间质瘤明显增粗、紊乱的供血血 管; 并且多伴有肠系膜和( 或) 腹膜后中等均匀强化的肿大淋 巴结, 因此, 认为原发性肠道肿块型淋巴瘤与间质瘤具有较明 显的区别。
• 肠道内的淋巴瘤侵犯到固有层的植物神经丛,这时候会出现 肠壁肌张力降低,引发管腔扩张。
精选PPT
3
胃淋巴瘤的CT表现:
• 病变部位:以累及胃体、胃窦多见,常为多发,少见幽门受累。
• 胃壁增厚及范围:根据胃壁增厚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节段性、 局限性增厚。有学者认为胃壁厚度超过10 mm、且向外周累 及大部或全部胃壁者高度提示淋巴瘤。
(3)多发结节型:肠壁局限性增厚,壁外轮廓光整,周围可见增大巴结影 。
(4)溃疡型及混合型:相对少见,常为增厚的肠壁或肿块内发现龛影及肠
系膜受累并腔外肿块,增强扫描时病灶无强化或中等度强化 ,由于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目的:通过PLB的CT、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收集7例经病理证实的PLB的CT、MRI影像资料综合分析。

结果7例PLB患者半数以上多发(4/7),75%的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12/16)。

脑深部肿瘤形态以类圆形结块为主,CT平扫病灶密度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MRI平扫病灶多为等T1或稍长T1信号、等T2或稍长T2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均明显强化。

结论:PLB临床特征无特殊,可以根据典型的CT及MRI影像特征做出初步诊断。

标签:原发性脑淋巴瘤CT MRI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PLB)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多为B细胞性[1]。

以往多见于50~60岁上老年人,近年发病率尤其是年轻人发病率明显增加。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PLB 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发病年龄19~74岁,平均46.5岁。

临床表现无特殊,包括颅压增高、脊髓压迫、神经麻痹、精神异常等症。

1.2 检查方法全部7例患者行CT平扫、CT增强、MRI平扫或者MRI增强检查。

1例患者增加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及磁共振波普(MRS)检查。

MRI平扫检查包括SE横断面、矢状面或冠状面TlWI、T2WI及FLAIR序列。

MRI增强检查为注射钆剂后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序列扫描。

2 结果2.1 CT、MRI表现2.1 CT、MRI表现①分布:7例患者中半数以上病灶多发(4/7),多数病灶位于脑深部中线附近(12/16)。

多数在幕上(14/16)。

②形态:脑实质内病灶多为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肿块影,水肿及占位效应与肿瘤大小正相关。

累及脑膜显示不均匀增厚。

无明显出血、囊变或钙化征象。

③CT平扫病灶多为均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13/16),少量病灶密度不均匀(3/13)[图1],2个病灶累及脑膜,颅骨尚好。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现为鼻翼、面颊及眼睑部软组织增厚或肿块形成 ➢ 影像表现
鼻腔软组织增厚或肿块形成 密度、信号特点与淋巴瘤相符 瘤细胞可浸润破坏血管而引起坏死 骨质破坏轻微 ➢ 放射或化学治疗,预后相对较差侧鼻腔,呈鼻中隔前部两侧非 对称肿块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
➢ 鼻息肉 ➢ 内翻性乳头状瘤 ➢ 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鳞癌 腺样囊性癌 横纹肌肉瘤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鼻息肉 ➢ 由炎性肿胀的鼻窦黏膜增生而成;好发于上颌窦、筛
窦和中鼻道内,可单发,亦可多发 ➢ 鼻腔鼻窦内CT低密度或软组织密度肿块;MR信号混杂 ➢ 增强后多表现周边黏膜强化,而中央常无明显强化 ➢ 无骨质破坏及鼻面部软组织受累
治疗和预后
➢ 早期局限的鼻腔淋巴瘤首选放射治疗,晚期病变则以 化疗为主,中期可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方案。
➢ 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较低,仅为30.0%左右 I期Ⅱ期的患者愈后相对较好 Ⅲ期和IV期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疗效较差
小结
➢ 好发于中线附近,多见于鼻腔前下部 ➢ 具有沿皮肤或黏膜下淋巴管向周围组织蔓延的趋势,
鉴别诊断
内翻性乳头状瘤 ➢ 来自鼻腔及鼻窦黏膜上皮的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单
侧多见;易复发,可恶变 ➢ 常见于鼻腔中鼻道后部外侧壁,呈分叶状,可蔓延至
周围鼻窦内 ➢ CT表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密度较均匀,
邻近骨质可吸收、可破坏 ➢ MR上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呈
LOGO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NHL的2%~10%
➢ 肿瘤细胞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的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 NK样T细胞,因此称为NK/T细胞淋巴瘤

颈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M,68,左侧牙龈肿痛1月
F,65Y,发现右腭部肿物3月余
右侧上牙槽、硬腭右侧淋巴瘤并骨质破坏
影像表现
喉咽淋巴瘤
➢约占喉咽肿瘤<1% ➢老年多见 ➢多见于声门上区 ➢表面光滑、息肉样、直径1-3cm,表面 光滑 ➢部分可沿粘膜下区浸润性生长,使喉腔 环形狭窄
右侧声门上区淋巴瘤
➢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淋巴瘤 ➢结节状增厚、浸润性生长
鉴别诊断
神经源性肿瘤
➢沿神经走行区分布,绝大多数为单发,边 缘光滑 ➢信号不均,增强后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或 边缘强化 ➢可推移周围结构,而无明显侵犯
鉴别诊断
其他恶性肿瘤(非淋巴瘤)
➢密度/信号较为不均匀 ➢强化方式各异,多较淋巴瘤明显 ➢侵袭性较强,对邻近骨质破坏程度、软组 织侵袭较为明显
小结
鉴别诊断
➢结内淋巴瘤:转移瘤、淋巴结结核 ➢结外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源性肿
瘤、各部位恶性肿瘤(非淋巴瘤,鳞癌、 腺癌等)
鉴别诊断
淋巴结转移瘤
➢ 多可见原发恶性肿瘤病灶 ➢ 淋巴结坏死较常见,增强不均匀强化,强
化方式与原发病灶类似 ➢ 部分可融合,境界欠清
鉴别诊断
淋巴结结核
➢以儿童、青年人多见,结核中毒症状 ➢ 单侧,多发、多组淋巴结肿大 ➢ 可见斑点状钙化,中央坏死,环形强化 ➢ 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表现,如肺部、咽部和喉 结核等
➢HL(41%)VS NHL(27%)
分期
➢淋巴瘤分期: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术中所 见
➢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体液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骨髓活检(18%累及骨 髓)
➢影像表现+术中所见:位置、大小、分布、 转移
• CT:颈部、胸部、纵膈、腹部、盆腔 • MR:颅脑、脊椎+脊髓 • 脑部累及患者建议行腰穿检查

小肠腺癌与淋巴瘤影像诊断

小肠腺癌与淋巴瘤影像诊断

小肠腺癌与淋巴瘤的影像诊断I n t e s t i n a l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Ly m p h o m a•尽管小肠约占胃肠道粘膜表面积的90%,但此处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5%。

•恶性小肠肿瘤有五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恶性类癌,腺癌,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和胃肠道间质瘤,其中腺癌是第二常见的。

•恶性淋巴瘤腺癌类癌恶性间质瘤•良性腺瘤间质瘤血管瘤脂肪瘤小肠肿概述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腹痛/不适/体重减轻/轻度梗阻/胃肠道出血•小肠位置深,难以显示,无法及时诊断,发现病灶时常常已经是晚期了。

小肠腺癌临床表现•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体重减轻•虚弱和疲倦•深色大便(肠道出血)•贫血•黄疸病理•来源于小肠粘膜•好发于十二指肠,尤其是壶腹附近,发现了近50%的小肠腺癌,其次是空肠和回肠,空肠比回肠更常见。

•远端较小的小肠腺癌更可能是环形的,十二指肠腺癌倾向于是乳头状或息肉状。

危险因素•克罗恩病•纤维瘤病•口炎性腹泻•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 syndrome)•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先天性肠重复畸形•回肠造口术或十二指肠/空肠搭桥手术•(1)X线表现:肠腔不规则充盈缺损,伴有不规则龛影,以及边界清晰的管腔狭窄/管壁僵硬,粘膜破坏;钡剂通过受阻及近端管腔扩张为本病的常见征象。

服用对比剂后1小时拍摄的腹部平片,显示空肠近端有一个狭窄点,钡剂通过受阻及近端管腔扩张为本病的常见征象。

CT:•好发于空肠近端与回肠远端,通常癌呈结节样隆起或息肉状凸入肠腔,亦可在肠壁浸润生长成环形狭窄。

•主要表现为局部肠壁的增厚或形成肿块,密度不均,中等及以上强化。

•多伴近侧肠管梗阻/扩张/积液。

•可显示肠腔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征象。

对比增强的CT腹部图像显示空肠近端扩张,小肠塌陷的过渡点(标记为X)。

大体病理标本显示空肠腺癌的横截面。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L mp o r e r s e tv l n l z d y h ma we e r to p c ie y a ay e .Re u t Th r r e s s wi i g e lso n a e t u t l e sl s e e we e 1 a e t sn l e i n a d 2 c s swi m li e l — 1 h h p
1 资 料 与 方 法
断 面扫描 , 厚 1 mm, 间距 1 rm, 有 患 者 均行 层 0 层 0 a 所 平 扫 及 增 强 扫 描 , 影 剂 为 GdDT A( . mmo/ 造 — P 01 l k ) 另 有 7例 患 者 在 MR 检 查 前 采 用 GE Hip e g, sed C T机行横 断位 平扫及 增 强 扫描 , 造影 剂 为碘 海 醇 , 层
( 州 市 人 民 医院 影 像科 , 泰 江苏 泰 州 2 5 0 ) 23 0
【 要】 目的 分 析 原 发 性 脑 淋 巴瘤 的 C 与 MR 的影 像 学表 现 , 高对 该 病 的诊 断与 鉴 别诊 断 率 。方 法 回顾 摘 T I 提
性分析 1 3例 经病 理证 实 的 原发 性 脑 淋 巴 瘤 的 C 与 MR 影像 学 资料 。结 果 1 T I 3例 患者 中 , 单发 病 灶 l 例 , 1 多发 2例 ; 幕上 1 例 ; 下 1 , 2 2 幕 例 共 O个 病 灶 , 理 类型 均为 B细 胞 型 非 霍 奇金 淋 巴 瘤 , T 多表 现 为 等 密度 或 稍 高 密度 肿 块 , I 病 C MR
14 ・ 4
西部 医 学 2 1 0 1年 1月 第 2 卷 第 1 3 期 Me We t hn , a u r 0 1 V 12 , . dJ s C ia J n ay 2 1 , o . 3 No 1

纵隔淋巴瘤影像表现

纵隔淋巴瘤影像表现
源于胸腺或淋巴结 发病高峰:20-30岁,50岁左右 男性多见 好发于中纵隔 对放化疗敏感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 局部压迫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嘶、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呃逆、恶心、 呕吐等
多向纵隔两侧生长 坏死、囊变可见,钙化罕见且多出现于放疗后 常伴有纵隔、双侧肺门、腋窝淋巴结及其它区域淋巴结肿 大 推挤或包绕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 并发症: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炎 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
好发于前纵隔 发病年龄多见于20~40岁 绝大多数为男性 可沿大血管间隙向四周呈浸润性生长 肿块形态不规则,体积常较大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常有坏死、囊变,钙化极少见 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
发病高峰:20-30岁,50岁左右 中纵隔多见,多向纵隔两侧生长 囊变、坏死可见,钙化罕见 常伴其他区域淋巴结肿大 推挤或包绕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可并发胸腔积液、心包 积液、肺炎 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
40岁以上多见,好发于左前上纵隔 常呈卵圆形、分叶状、轮廓不规则 纵隔脂肪或大血管侵犯、胸膜种植 坏死、囊变常见,可伴形态不一的钙化 增强呈不均匀较明显强化
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未 见融合 肿大淋巴结多见于主动脉弓旁、隆突下、气管前腔静脉后 间隙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 肺泡内浸润性病变,支气管气像 全身其它部位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

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现为无痛性视觉丧失或玻璃体漂浮物
影像学表现
➢ 肿瘤多见于脑表面、额顶叶深部、基底节、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 下丘脑、小脑
➢ 该病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瘤细胞常浸润血管周 围Virchow-Robin间隙,浸润并沿着血管壁生长,近脑表面脑实质或者 中线区近室管膜周围深部脑实质的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因此好发于上 述部位
➢ CT平扫多为均匀稍高或者等密度 ➢ 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楚,DWI
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脐凹征(缺口征)”、 “尖角征” 、“握拳征”、“蝶翼征”、“硬环征”等强化
➢ 出血、囊变、钙化:较少见 ➢ 无免疫缺陷者呈均匀强化,反之则为边缘强化伴中央坏死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握拳征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可见血管穿行其中
延迟1分钟增强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病灶沿脑脊液播散:可侵入脑室,沿CSF转移,可表现为多发结节灶,大 脑镰强化
影像学表现-MRS
Cho升高,NAA降低,出现高耸的Lip 峰,为特征性改变 Cho峰升高与快速细胞膜翻转,有
丝分裂活跃、富含细胞结构有关 NAA降低反映神经元损害,导致数
量减少 Lip峰提示肿瘤坏死区域的吞噬细胞
内存在大量脂质
影像学表现-PWI
灌注成像大部分为低灌注:肿瘤血管无明显的内皮细胞增生,缺乏新生 血管生成,是一种乏血管肿瘤
影像学表现-PET/CT
➢ 淋巴瘤组织的代谢高,无氧酵解增强,PET/CT常表现为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高摄取
➢ 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可达到15以上 ➢ PET/CT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大于90%

咽淋巴环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咽淋巴环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中 国临 床 医 学 影 像 杂 志 2 1 年 第 2 0 1 2卷 第 1 0期 JC i Ci Me a i , 0 V 1 2 N . h l dI gn 2 1 . o2 , o1 n n m g 1 . 0

6 3・ 9
咽淋 巴环淋 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陈 刚 , 家保 , 尹 徐 峰, 张鹏 程 , 燕威 党
TWI D 呈 稍 高 密 度 , 号 均 匀 , 轻 中 度 强 化 , 坏 死 和 囊 变 ;5例 淋 巴瘤 中有 1 同 时 可 见 双 侧 颈 部 淋 巴 结 肿 大 。 结 : 及 WI 信 呈 无 1 0例 论 : 淋 巴环 淋 巴瘤 以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多 见 ,T、 I 现 其 密 度 、 号 、 缘 及 强 化 特 点 有 一 定 特 征 , 与 结 核 、 咽 癌 及 扁 桃 咽 C MR 表 信 边 需 鼻
【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 ; 7 96 ; 8 44 ; 4 52 7 3 R 3 . 1 1. R 4 . 4 3 1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1 0 — 0 2 2 1 ) 0 0 9 — 4 0 8 1 6 ta i g o i f l m p o a i a d y r’ i g ma i g a d d f r n i l d a n ss o y h m n W l e e S rn
rn ,p o e ah l gc l n l i al e e su id r t s e t e y ig r v n p t o o ial a d ci c l w r t d e er p c i l .Re u t :P t oo y s o e l c s s wee n n Ho g i S y n y o v sl s ah lg h w d a l a e r o - d k n’ l mp o ,i c u ig 0 a e f m B c l ,a d c s s r m NK el o T el.S v n a e o aa a o sl y h ma y h ma n l d n 1 c s s r o el s n 5 a e f o c l s r c l s e e c s s f p lt l t n i mp o l s o d r u d o is e ma s wi l a o d r i my d li i n v a e n ov d oh i e .E g t c s s f p lt l h we o n s f t u s t c e r b r e n a g ao d p t t s h ,a d f e c s s i v le b t sd s ih a e o aa a i

淋巴瘤影像表现PPT课件

淋巴瘤影像表现PPT课件
metastat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12
13
3
4598035
4
4598035
5
4598035
6
4598035
7
腹腔、腹膜后淋巴瘤
❖ 淋巴瘤大体病理切面呈鱼肉状, 发生坏死较少。显 微镜下的小灶坏死在CT 平扫或增强扫描时不易显 示, 表现为均匀密度。
❖ 影像检查表现为腹腔、腹膜后均质的结节状肿块, 包绕系膜血管呈 “三明治”样表现,增强轻中度均 匀强化。
8
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
❖ 淋巴结结核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质, 周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结核 性肉芽肿富含细小血管。
❖ CT:淋巴结结核呈环状、多房样特征性强化表现, 不 同于淋巴瘤多数呈均匀强化密度, 淋巴瘤即使有坏 死病灶, 周边常同时存在均匀强化的增大淋巴结。
❖ 结核性淋巴结直径常小于4 cm, 这是因为其增大具 有自限性。淋巴瘤淋巴结增大属肿瘤性生长方式, 其直径可大于4 cm。
淋巴瘤影像表现
1
4598035
2
胃淋巴瘤影像表现
❖ 胃淋巴瘤生长方式不同于胃癌,沿粘膜下层延伸。 ❖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可达4cm
以上,也可表现为局部较大的肿块。胃粘膜增厚、 变形,可有溃疡。增强检查,肿瘤组织常呈轻度均 一强化。 ❖ 胃淋巴瘤需与胃癌鉴别,胃壁增厚有一定柔软度、 强化程度较低等均为胃淋巴瘤表现特征。胃癌胃壁 僵硬,肿瘤明显强化。
9
鉴别:腹膜后纤维化
❖ 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软组织病变, 包绕 腹膜后血管及输尿管。
❖ 输尿管受累可引起输尿管梗阻狭窄, 伴有近端肾盂 输尿管积水。

腮腺常见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常见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v 以下颌支后缘/下颌支后静脉或穿 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为界,分为:
a 浅叶:多呈三角形向前延伸, 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
b 深叶:下颌后窝及下颌支深面 ,向内深至咽侧壁
正常腮腺
腮腺为脂肪性腺体组织 CT:呈低密度,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 MRI:T1WI上呈高信号,压脂T2WI上呈稍高信号
良性腮腺肿瘤分类(WHO2017)
腺淋巴瘤(Adenolyphoma)
v 腺淋巴瘤,又名Warthin瘤或乳头状淋巴管囊腺瘤 ,是腮腺第二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6%-10% ,仅次于多形性腺瘤
v来源于腺体内的淋巴结或残存于淋巴结构内的异位 涎腺组织,腺淋巴瘤发生的位置较固定,好发于腮 腺浅叶后下极(淋巴结集中);偶见于颌下腺、鼻 咽及口唇
鉴别诊断
混合瘤
腺淋巴瘤
发病年龄
位置、数 目
常见于30-40岁女性,若突然生长 加速伴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应考虑恶变
病灶多位于腮腺浅叶、单发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有长期吸烟史
病灶大多位于腮腺后下极,有多灶性 和双侧腮腺同时发病特点
坏死、囊 坏死多位于中心 变
囊腔样、裂隙状囊变
钙化


强化特点 “慢进慢出”
Ø 具有恶性肿瘤生长的特征(面神经受累,侵及周围组织,可 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Ø 密度不均,信号多呈长T1稍长T2,囊变坏死明显 Ø 增强扫描多不均匀中-重度强化。动态呈“速升缓降”型 Ø DWI高,ADC低,但较Warthin稍高;
鉴别诊断-腮腺恶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 CT:密度与肌肉接近,囊变是腺淋巴瘤一个特点, 囊性成分表现为囊腔样、分隔状、裂隙征
• MR:T1WI低信号,T2WI多呈中等或稍高信号, 囊腔蛋白含量高时T1WI 及T2WI均呈高信号;因含 大量的淋巴组织和蛋白囊腔,肿瘤 DWI高信号, ADC低信号(鉴别点)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 ②弥漫型:表现为鼻腔中线区及邻近鼻窦 明显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常累及邻近 的面部软组织、眼眶、鼻咽部、颞下窝、 翼腭窝等,最常累及同侧鼻旁窦。CT可见 软组织影并沿窦壁蔓延,以窦口及内侧壁 处明显,形成突向腔内的软组织隆起或蔓 状改变。本病少有区域性淋巴结或远处结 外器官转移。
• MRI 显示软组织病变较 CT 优越,T1WI 肿瘤呈等 或稍低信号,T2WI 呈等或不均匀稍高信号,增 强后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由于肿瘤倾向于弥漫 侵犯鼻腔,早期表现为等信号呈薄层覆盖、包裹 鼻甲与鼻中隔,逐渐充填鼻道、闭塞鼻腔,冠状 位显示尤佳。肿瘤向鼻腔周围蔓延,MRI 可见同 侧鼻旁窦异常信号与鼻腔病变相连续。肿瘤阻塞 窦口常继发鼻窦阻塞性炎症,MRI 能有效区分肿 瘤、炎性黏膜增厚、黏膜下脓肿和窦腔积液。
临床表现
• 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流涕 ,伴血涕或鼻出血,头痛, 盗汗和乏力等 。
为单侧鼻塞、 可有发热、
• 当病变广泛侵犯 时可造成结外受累器官的相应症 状 ,出现眼球突出 、 颅神经麻痹、恶臭、鼻中隔 或硬腭等部位穿孔、外鼻畸形等症状和体征, 甚至 累及面部皮肤 ,造成鼻腔及 面中线部进行性损毁 。
•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伴有局部骨质糜烂与侵蚀, 最常见于上颌窦内侧壁、下鼻甲、鼻中隔和筛骨 纸板等相对薄弱部位,蔓延至颊面部的病变可引 起牙槽骨侵蚀或硬腭骨质缺失,特征为软组织病 变显著而骨质改变相对较轻。CT 可见肿瘤邻近骨 质密度减低,边缘模糊、毛糙,多为不完全性骨 质破坏,仍保留原有骨膜,鼻中隔呈虚线状改变, 鼻旁窦骨壁中断、缺损。MRI 显示骨质破坏不如 CT,但能较早发现颅底等部位的骨髓肿瘤浸润。
局限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鉴别 诊断
• ①鼻息肉:为慢性炎症所致,好发于中鼻 道、下鼻甲后端,常引起漏斗下部扩大, 前庭多无累及,CT显示密度较低,增强表 现为周边黏膜强化,常伴全组鼻窦炎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病理改变:绝大多数结外淋巴瘤为非何杰金氏。
Freeman C,et al. Occurrence and prognotis of extranodual lymphoma. Cancer 1972, 29(1):252 蔡则骥 等。124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8(2):75-77
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瘤侵犯可形成管腔内的结节状凸起,或 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造成局限或广泛的支气管管腔变窄甚至 管腔完全阻塞,并发肺的实变和不张。
侵犯肺泡间隔时,先使肺间隔增厚,随着病变发展,肺泡 腔逐渐变小以致完全闭塞。侵犯胸膜时表现为胸膜的增厚 、斑块或结节,并趋向分散而非聚集。
19:15
6
PPL临床表现
19:15
7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分型
结节、肿块型。 肺炎或肺泡型。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间质
型) 。 粟粒型。 混合型。
19:15
8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最常见。多位于肺野内带或胸膜下,为单发或 多发结节、肿块,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 较低,直径1~10 cm,大于1 cm的灶内可见支气 管气像,部分灶内可见空洞及液气平。病灶明 显强化,平均增加42hu。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结外淋巴瘤79例误诊分析。四川肿瘤防治2007年第20卷第4期 徐桂峰,王英杰。原发性结外淋巴瘤32例误诊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09年12月第36卷第24
19:15
3
肺淋巴瘤
( Pulmonary lymphoma)
概述:
淋巴瘤:
常见恶性肿瘤, 沙特阿拉伯发病率最高,占恶性肿瘤 的第二位;中国:第八位。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04
CATALOGUE
肾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肾癌
总结词
肾癌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 弥漫性增大或局灶性肿块。
详细描述
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时可见 钙化或坏死。增强扫描时,肾癌通常有明显的强化。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弥漫性增大或局灶性肿块,增强扫 描时强化程度较低。
肾囊肿
总结词
肾囊肿通常表现为肾脏内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壁薄、无强化,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实性肿块,增 强扫描时有明显强化。
详细描述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肾脏内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壁薄、无强化 。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时可有明显强化。
肾盂肾炎
总结词
05
CATALOGUE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诊断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肾淋巴 瘤的存在,并对其大小、形态、 位置进行定位,有助于与肾癌等
其他肾脏肿瘤进行鉴别。
早期发现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淋 巴瘤,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评估病变范围
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肾淋巴瘤的 病变范围,包括是否侵犯周围组 织、淋巴结转移等,为制定治疗
肾盂肾盏受累
肿瘤侵犯肾盂肾盏,导致 其形态改变或闭塞。
血管受累
淋巴瘤细胞可能侵犯肾脏 血管,导致血管管腔狭窄 或闭塞。
肾脏功能改变
肾功能不全
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可能受损 ,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
高。
肾灌注不足
肿瘤侵犯肾脏血管,导致肾脏灌注 不足,肾实质血流信号减少。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某一区域多个类圆形或椭圆软组织结节影,边界清; ü病变进展时,受累淋巴结明显增大,或相互融合呈
分叶状团块影,其内可有多发不规则小的低密度区; ü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方淋巴结肿大为主时,将
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向前推移,致其显示不清,呈 “主动脉淹没征”
影像学表现—CT
üCT检查还可发现盆腔、肠系膜、纵膈或浅表部位 淋巴结增大以及其他脏器如肝、脾受累情况。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主要侵 犯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的网状组织。腹膜后淋巴瘤多 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也可单发或为首先受累 部位。受累淋巴结多有增大,质地均匀,有时可有 小的坏死灶。
影像学表现—CT
ü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ü初期,淋巴结以轻-中度增大为主,表现为腹膜后
影像学表现--CT
腹膜后转移瘤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即为实质性肿块 或淋巴结增大。实质性肿块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淋巴转移多位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部分腹膜后转 移瘤系由椎体转移瘤扩展而来,CT上除能显示软组 织肿块外,还能清晰显示椎的淋巴结可呈单一或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边 缘清楚,呈软组织密度。
ü增强检查时,增大淋巴结呈轻度强化,无特异性, 发生坏死的淋巴结内可见无强化的偏向性低密度 灶。
ü此外,增强检查可进一步鉴别增大的淋巴结和血 管影,并可显示血管被包绕和移位情况。
影像学表现--MRI
üMRI同样能显示局部多个增大的淋巴结或融合成 团的增大淋巴结。其信号在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 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
ü增大的淋巴结也可融合,呈分叶状团块,并可包绕 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

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维普资讯
医学影像学杂志2 O O 7 年第 l 7 卷箜 塑
! ! 瘤 的影 像 学 诊 断
杨群 顶 , 高 炬, 孙培 祥 , 陈桂娥
河南 漯河 ,  ̄ 2 o o o )
( 河 南省 漯河市第 三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原发性颅 内淋 巴瘤 的影像学表 现 , 以提高诊断水平 。方 法: 回顾性分析 9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的原 发 性颅 内淋 巴瘤且 勺 影像学 表现。结果 : 单 发病 灶 8 例, 1例为两个 病灶 , 肿瘤 常位于额 叶或 中线附 近 的脑 白质 , 位 于幕上 8
Me l h o d s : 9 e a s e s o f t h e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p r i m a r y m a l i g n a n t l y m p h o m a i n b r a i n p ov r e d b y o p e r a i t o n nd a p a t h o l o g y w e e r et r r o s p e c -
ma l i g n a n t l y mp h o ma i n t h e b r a i n h a v e 8 o me f e a t u r e s a n d v a l u e f o r b o t h ia d g n si o s nd a d i f e en r i t a l ia d g n si o s.
6 v d y a I
. R e m l f t s : C N S l y m p h o m a w e e r ma i n l y踟
i n t h e s u r f a c e o r m i d d l e l i n e o f c e e r b r u m; 8 a a s (  ̄W e e r w i t h i n c e r e b r a l h e m i -

滤泡性淋巴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滤泡性淋巴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专科检查:左侧腋下可触及8cm大小肿物, 质地韧,界清,活动可。双上肢无浮肿, 双上肢动脉搏动可。
影像学表现
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增强MRI
何谓滤泡型淋巴瘤? —(WHO淋巴瘤分类简述)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低的B 细胞肿 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按肿瘤的临床特点,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可初步分为惰性淋巴瘤(iNHL)、 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三大类。 其中iNHL疾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较少。 滤泡性淋巴瘤正好是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 因此其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 iNHL由于自然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加上老年患者常伴有合并症,过 去20~30 年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无治疗指征的患者,积极治疗并未明显延 长总生存(OS)期,反而可能带来化疗的不良反应,包括继发第二肿瘤的风 险。)
影像学表现(多数为个人根据少量报道并总结本院
病例所得,没有得到大样本证实)
分布: 滤泡性淋巴瘤主要患病器官为淋巴结和脾,其 他结外器官受到累及的比例较低。
一般淋巴瘤特点: 密度或信号与肌肉相仿、质地均匀的肿 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近 似于肌肉,会有延迟强化。对周围血管包埋 。
另一例滤泡性淋巴瘤。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近似于肌肉,有延 迟强化。对周围血管包埋。
孤立的巨大淋巴结,可见完整的低信号包膜影
薄环状包膜强化
滤泡性淋巴瘤影像表现: 高级别(Ⅲb级、包括一部分Ⅲa级)Ann Arbor分期较 高。容易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弥漫大B淋巴瘤多见。 影像表现符合侵袭性淋巴瘤表现:结外侵犯。淋巴结 边界不清,周围脂肪间隙内密度不均,可见条索样软组织密 度影。淋巴结相互融合。增强扫描可以为边缘强化,强化的 边缘可光整、规则,呈均匀厚度的薄环状, 也可表现为边缘 不光整, 与鳞癌转移淋巴结相似。(部分认为治疗后才有此 表现)

胃癌与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胃癌与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钙化;恶性者,直径多大于5cm,分叶状,中央可出现 坏死、囊变及陈旧出血。 ➢ 较大者发现中上腹占位5天
鉴别诊断-胃息肉
➢ 起源于粘膜的隆起性病变。 ➢ 增生性息肉直径多小于1.0cm,半圆形或球形,可带蒂。 ➢ 腺瘤性息肉直径多发大于1.0cm,基底较宽或带蒂,表面呈颗
病理分型
➢ 早期胃癌:指癌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或有无转移。可 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 Ⅰ型:隆起型,癌肿隆起高度>5mm,呈息肉状外观。 ➢ 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不形成明显隆起或凹陷,又可分为:
Ⅱa型:浅表隆起型,癌灶隆起高度≤5mm。 Ⅱb型:浅表平坦型,与周围黏膜几乎同高,无隆起或凹陷。 Ⅱc型:浅表凹陷型,癌灶凹陷深度≤5mm。 ➢ Ⅲ型:凹陷型:癌灶深度>5mm,形成溃疡,瘤组织不越过黏膜下层。
胃癌与胃淋巴瘤的影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解剖及分区
• 将胃小弯和胃大弯各作3等份,再连接各对应点可将胃分为3个区域,上1/3为 贲门胃底部U区;中1/3是胃体部M区,下1/3即胃窦幽门部L区。
胃的CT解剖
➢ 胃壁的厚度在5mm以下,胃窦部比较厚。 ➢ 胃壁可出现增厚的假象。 ➢ 收缩状态的胃窦较厚,多为对称性,浆膜面光滑无外突,与胃癌有所不同。 ➢ 贲门口部胃壁轻度增厚并向腔内隆起,特点是增厚以贲门口为中心且两侧对称。 ➢ 粘膜皱襞在CT横断面图像上,表现为类似小山嵴状的粘膜面隆起。 ➢ 增强扫描可见3层结构:内高-中低-外高。 ➢ 内层大致相当于粘膜层,中间层相当于粘膜下层,外层为肌层和浆膜。
结肠周围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肝总动脉淋巴结

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Ⅳ期:任何上述病变伴随中枢神经系统侵犯(V期CNS),骨髓侵犯(V期BM)或中枢和骨髓 侵犯(IV期BM+CNS)采用常规形态学方法检测。
影像表现
• 多位于前纵隔,如上下范围较大有提示诊断意义。 • 多表现为巨大肿块,边缘未见明显分叶征,大多数密度较均匀,少部分
病例可见大片坏死影,少数周边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影。 • 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主要有3种表现,即轻度渐进性、明显速升缓
临床表现
• T-LBL 常在纵膈出现生长迅速的肿块(60%~70%),伴胸水 及心包积液,甚至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大部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前纵隔肿物导致的 咳嗽、胸闷、气促、呼吸不畅等症状。
• 外周淋巴结受累占 60%~80%,常见受累部位是颈部、锁骨上 及腋窝淋巴结。
• 骨髓受累占 21%,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占 5%~10%,其他少见 累及部位有肝、脾、膈下淋巴结、骨、皮肤及肠道等。
• Ⅲ期:膈肌上和/或膈肌下≥2个结外肿瘤(包括结外骨或结外皮肤);膈肌上下>2个淋巴结区 域侵犯;任何胸腔内肿瘤(纵隔、肺门、肺、胸膜或胸腺);腹腔内或腹膜后病变,包括肝、肾 和/或卵巢,不考虑是否切除;任何位于脊柱旁或硬脑膜外病变,不考虑其他部位是否有病变: 单个骨病灶同时伴随结外侵犯和/或区域淋巴结侵犯。
鉴别诊断-精原细胞瘤
• 发病年龄多位于20-40岁,男多于女。 •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LDH及β-HCG特异性升高。 • 肿块较大,部分呈灌注生长,心脏及大血管明显受压。 • 平扫密度多均匀,较大者可伴钙化、坏死、出血、囊变。 • 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 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临床上好发于青少年、儿童,且多见于男性。 • 具有高度的侵袭性,自然病程短,预后差。 • 影像表现前纵隔巨大占位,易侵犯纵隔大血管间隙,多数伴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RI对脑转移瘤和多发性恶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MRl的鉴别诊断要点有:①转移瘤患者年龄比胶质瘤大,常有原发瘤病史;②转移瘤易多发且位置表浅,瘤脑界面一般比胶质瘤清晰;③转移瘤单发时一,整个肿瘤均匀强化比胶质瘤多见,环状强化时转移瘤环壁相对规则;④胶质瘤多发时病灶相对集中。

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

脑实质内转移瘤的临床及MRI的表现具有以下特点:脑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肺癌是其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他原发肿瘤还包括消化道癌肿、乳腺癌等,脑转移瘤可发生于脑实质、脑膜及脑室,内其中以脑实质最为常见。

脑实质转移瘤常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可多发也可单发。

病灶一般体积较小,无包膜,血液供应丰富,易于发生坏死、囊变及出血。

临床表现常随转移瘤所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随之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以及颅内高压表现,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汇2一4J。

MR嚷现为病灶多发,大脑半球或小脑内均可发生,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区或皮质内,呈膨胀性生长,多呈圆形及类圆形,其外缘较光滑、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一般为2. O一3.ocm,瘤内呈不均匀略长、长或等Tl及长、略长或等TZ信号,均有占位效应及水肿,常有坏死、囊变或出血。

当早期转移,病灶为单发时,肿瘤体积较小。

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性明显或中等度强化。

胶质瘤在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成人以幕上多见,儿童位于幕下较多,但以20一40岁年龄组最常见。

胶质瘤多单发,但多发病例也不少见。

胶质瘤病灶多位于髓质或皮质下区,位置相对较深。

病灶大小不一,一般发现时较大,肿瘤周围水肿相对较轻l5]。

因为星形细胞瘤无包膜,一般呈浸润性生长,致使外壁毛糙不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瘤体中心易发生囊变坏死,从而实质部呈一环状,不规则,环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

2.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MS的临床诊断要求具有不同部位神经损害反复发作的特征,即俗称的“2+2”(2个部位, 2次发作),这势必需要包括较长时间的病程随访。

如何在首诊时将怀疑为MS的患者明确诊断或排除诊断是一项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工作。

对于不具备典型临床特征,如首次发病或仅有1个部位损害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 具有重要意义。

MS典型的头颅MRI表现为多发的分布于大脑半球白质部分的病灶,大小不等,呈边缘整齐、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T2WI高信号影。

病灶也可见于内囊、皮质下、颞叶、脑桥与小脑等部位,严重者可见脑组织变性、萎缩[3]。

本组MS患者头颅MRI的病灶分布大部分集中在侧脑室周围、额、顶叶深部白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有文献[4]报道MS颅内病灶也可累及灰质如丘脑和基底节,在本组患者中也有类似发现。

Kidd[5]研究提出MS可有大量的皮质病灶,但常规MRI却几乎不能显示小病灶,其原因可能是病灶小,病灶与皮质缺乏对比,或与周围脑脊液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所致,采用对比剂或Flair扫描可有利于显示皮质小病灶。

最近的免疫组化研究[6]证实MS慢性病程患者中也有广泛的灰质脱髓鞘,而灰质病灶的病理改变与白质不同,灰质病灶的炎性表现少,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少见,而轴突的横断和神经元的丢失却很显著。

许多研究报道胼胝体为MS的好发部位,并有相对特征性的诊断征象。

Alsia等[7]统计了42例MS患者, 91%胼胝体受累,而对照组127例其他脑室旁白质病变患者中,仅22. 4%累及胼胝体。

MS患者胼胝体受累的特征性表现为矢状位上与侧脑室相连的异常信号灶,似呈放射状突入胼胝体内,致胼胝体边界凹凸不平。

本组患者中10%胼胝体受累,其中1例表现为胼胝体萎缩、1例变薄,明显低于报道的比例。

T2WI正中矢状位扫描,尤其是矢状薄层扫描,是发现胼胝体受累的最佳方法,所以常规行矢状位的MRI扫描可提高胼胝体受累的阳性检出率。

慢性患者反复发作后导致胼胝体组织损害,这可能是其呈现萎缩征象的原因。

MS患者头颅MRI病灶大小不等,多为数毫米到数厘米,甚至可顺延整个侧脑室旁。

病灶形态不规则,多数呈斑点状、斑片状、椭圆形。

幕上病灶中部分呈垂直侧脑室分布(直角脱鞘征象),本组有17例患者(19. 8% )有此征象,其病理基础为MS的髓鞘脱失发生在血管周围,而脑室周围白质内血管走行与侧脑室壁相垂直,此征象有一定特征性。

MS患者头颅MRI病灶信号在T1WI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多为高信号。

Fazekas等[8]提出急性期T1WI出现低信号灶表示血管源性水肿,而慢性期低信号病灶代表不可逆的组织损伤(脱髓鞘、轴突丢失和细胞外间隙扩大)。

但Li等[9]的研究证实: T1低信号病灶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较大,表明T1WI低信号病灶并不代表疾病的最后阶段或静态病理异常。

MS患者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增强,说明其局部血-脑屏障破坏,为活动性病灶。

95%的病灶强化维持时间<8周,强化最初呈均匀一致的结节状,数天至数周后变为环形边缘强化,再经数周强化消失[10]。

由于本组患者处于病程的不同阶段,所以表现为斑片状、斑点状、环形、结节样等多种形态的强化病灶。

本组患者的脊髓MRI病灶集中在颈髓和胸髓,与国内其他文献[3, 4]报道相同。

颈髓、胸髓可单独受累,也可同时受累;脊髓病灶长度从1个到数个椎体不等,形态为条片状、斑片状、斑点状;急性期可见脊髓肿胀或增粗,慢性期或病损严重者可出现脊髓萎缩或变细。

病灶部位多位于脊髓后部和两侧,这与白质在脊髓内的位置有关。

本组患者也发现有病灶位于脊髓中央,灰、白质同时受累,这类患者常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

近年出现的磁化传递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11]等MRI新技术在进行定量研究、监测病程和疗效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常规MRI检查在诊断MS方面仍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密切结合临床与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3.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MRI是MS诊断中最敏感和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故美国国立MS协会(NMSS)于2001年推出了MS新诊断标准,首次将MRI用于MS的诊断。

判断MS的MRI 标准:下述4项中有3项:①1个Gd强化病灶或9个长T2信号病灶(若无Gd强化病灶);②1个以上幕下病灶;③1个以上邻近皮层的病灶;④3个以上室旁病灶(一个脊髓病灶等于1个脑部病灶)[2]。

MS脑部MRI表现MS多发生在侧脑室旁白质区,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弥漫性的病灶表现为白质变脏征(dirty-appearance white matter)[3]。

病理上脑部MS病灶由血管周围鞘(实质上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沿小静脉浸润所形成)和脱髓鞘性斑块形成。

据报道,室管膜下被称作为“Dot-Dash”征象的不规则条纹,与早期MS有密切关系[4]。

胼胝体病变或者同时合并脊髓受累,高度提示MS的存在[5]。

“Dawson指状征(Dawson’sfinger sign)”或称“直角脱髓鞘征”是指侧脑室旁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长T1长T2病灶, FLAIR上为高信号,并与侧脑室方向垂直分布,被认为是MS的典型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病灶沿脑部小静脉方向分布,并与侧脑室垂直。

急性或活动性病灶,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 T1WI呈等或低信号,亦称“黑洞(black hole)”,T2WI及FLAI呈高信号,活动期FLAIR上信号更高,边界模糊,病灶通常呈结节状(急性)或环状(活动性)明显强化,病理上病灶有炎性反应中心、周边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周围血管受炎性细胞浸润。

慢性或不活动性病灶,动态观察,病灶有所缩小,边界清楚,T1WI信号有所降低,T2WI及FLAIR有时可以看到病灶内部出现小斑片状低信号,病灶通常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

病理上病灶细胞数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髓鞘逐步修复和血脑屏障趋向完整。

4 . 多发性硬化的常见MRI征象分析MS的病变斑块可以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好发部位包括视神经、脑室周围、胼胝体、深部白质、中脑、小脑和脊髓[4]。

MRI上脑内各期病灶的影像表现也有所不同。

①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斑块多呈卵圆形或圆形,有膨胀感[5],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信号多不均匀,斑块周边多可见等信号成分,周围可见因血浆蛋白渗出的水肿带,称为“煎蛋征”(fried egg sign) (图1)。

MRI增强扫描是检测MS活动性病灶的敏感方法[6]。

静脉注射含钆(Gadolinium, Gd)的对比剂后,病灶可呈结节状强化或环形强化,MS强化的斑块易见到不完全的环形强化,称为“开环征”(open-ringsign)(图2),或称为“弓形征”(arclike sign)[6]。

近年来临床应用较普遍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imaging, DWI)显示,急性期斑块的ADC值常升高,这主要是由于血管源性水肿所致;较少文献报道急性期时MS斑块的ADC值降低[7],急性期MS斑块周边在DWI上可出现环形高信号,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相对减低,可称为“晕环征”(halo sign),考虑为急性期MS 斑块病灶边缘聚集大量巨噬细胞,细胞外间隙缩小,水分子扩散受限(图3),但这种情况在MS的急性期持续的时间不长,会转变为ADC值升高的血管源性水肿,亚急性期的MS斑块ADC值较高。

②慢性静止期的斑块病灶占位效应不明显,多为线条状,长轴多垂直于侧脑室,仍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但DWI 上无“晕环征”,增强后斑块也无异常强化(图4)。

③活动性慢性斑块,影像特点上是上述两种斑块的复杂组合。

胼胝体是MS早期好发的部位之一,MS胼胝体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也颇具特征。

文献报道了在薄层(2 mm层厚)的矢状位T2 FLAIR序列上可以看到胼胝体下的“条纹征”(subcallosal striation sign)[8]和胼胝体下室管膜的“点线征”(dot-dash sign)[9],均可作为MS早期的征象。

因此矢状位的T2 FLAIR成像也成为评价MS不可缺少的序列。

“条纹征”是指胼胝体下出现垂直于室管膜的条纹状高信号(图5)。

“点线征”的定义是胼胝体下的室管膜出现不规则的圆点与细线相连的高信号(图6)。

这两个征象是MS较敏感的早期征象,可见于脑内未出现经典MS斑块的患者,因此要认识这些重要的征象。

需要提出的是胼胝体下室管膜的类似改变还可见于其他的一些情况,如小血管缺血性病变在胼胝体上的表现,灰质桥等,需要结合患者年龄及病史,仔细观察加以鉴别。

Dawson手指征(Dawson's fingers)是MS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是指MS斑块围绕脑室周围的髓静脉分布的特点,这与其病理上表现的围绕小静脉的炎细胞浸润吻合,呈垂直于侧脑室发散分布的表现,类似于手掌五指张开的表现(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