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为例
解决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 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 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
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 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结构性指标)
(1)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5%以下; (2)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下降到20%以下; (3)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工业化和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
城市面积扩大,等级提升,人口增加,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
思考:“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 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专业镇经济,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2、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 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 城市化进程。
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 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 会促进工业化
珠海新颜
珠海旧貌
1985深圳
1998深圳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 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 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 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 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参考教(学)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参考教案一、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标准解读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事实上,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
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
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
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即墨四中高二地理导学案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游。
(2)范围:①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市的全部和___________两市的部分县、市。
②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___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______________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城市化由___________向由________________引导下的________模式转变。
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979-1990) 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_____型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___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提醒: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课前检测】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据此回答3~5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_课件
二、 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
合作探究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1、自然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优越,河网密布,地形平坦,农业基础好; 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
2.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国际背景因素 著名侨乡
对外开放时间早,政策优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的
范
围
自主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城乡一体化逐渐 转变为城市群模 式
目前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
高度密集的城市群 体系
原因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分布具有广泛性
区域中心城市广 州、深圳等发展, 辐射带动作用显 著增强
广州、深圳为中 心的辐射带动作 用
【合作学习2】阅读材料和图2—34, 回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主 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 、当堂训练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条件包括( C)
①地处沿海地区
②靠近香港、澳门
③工业基础条件好
④科技发达
⑤靠近石油产区——中东地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⑤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
交通便利 劳动力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本课所讲的珠 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珠
狭义珠三角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 中山(全部),惠州、肇庆(部分)
江 三 广义珠三角 狭义珠三角+香港、澳门
角 洲 泛珠三角
“9+2”:闽赣两广两南云贵川;港澳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崎岖岭表……故就国史上观 察广东,则鸡肋而已。”(《广东 九章》梁启超)
厦大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读城记·广州市》 中写道:“对于中央的政策,一定要用够、用 足、用好、用活。具体来说,就是只要没有明 确规定不许做的,都可以做或理解为可以做”。 所以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90年代以 前,由于提倡改革,允许实验,允许失败,中 央对于许多地方许多省份,其实是“睁一只闭 一只眼”的。广东人看着的那只“闭着的眼 睛”,福建人盯着的是那只“睁着的眼睛”, 上海人琢磨下一回“哪只眼睛睁哪只眼睛闭”, 北京人则在议论“应该睁哪只眼闭哪只眼”。 结果广东上去了,福建滞后了,上海在徘徊, 北京则不停地说话。所以,广东成为改革开放 的前沿阵地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是区位、侨乡;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是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1979-1990):工业总产值增加较慢 第二阶段(1990年 后):工业总产值迅猛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比较
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苏南模式
❖ 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 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 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 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 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 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 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又远离 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答案:(1)城市化 (2)工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发展起 到推动作用, 表现在城市中非农产业的集 中,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并使人的观念和 生活方式转变。 (3)外资 产业 经济 下降 不足
知识点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 持续发展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
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 国道为中心;城市规模急 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 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
加强城市的规划 和管理,完善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多, 大量占用耕地
落实基本农田保 政策,提高城市 土地的利用率
珠江水质 恶化 城市酸雨 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
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直接排放 排放大量的二氧
提高污水处理率, 实行达标排放 大力推广洁净燃烧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
华侨众多、 毗邻港澳、 开放政策,
对城市化的推动作 用 加速了非农产业 向 城市 的集中 加速了人口向城市 的集中 加速了人的观念 和 生活方式的转变
吸引外资,发展 外向型经济 大机器生产吸纳大量 劳动力, 大 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现代化的 运作 模式和严格的 企业管理制度
提示:城市的数目在不断增加。
[总结深化]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优越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地缘、人缘优势,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相互推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 关系密切, 工 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促进工 业化。具体如下所示: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我国主 要城市化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 产生的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及工业化 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3.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区域 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探究区域可 持续发展对策。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城市化
城市化标志 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许多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 量猛增,乡村、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城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P79“活动”
P75“活动”分析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 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 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 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 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 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 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 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 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 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 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 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 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 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 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 的规划。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探究1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珠三角”市街化”、”一字长蛇阵”现象
珠三角区域统一规划路网建设,尽快实现“1358”交通网。要致富, 先修路。“1”是指大珠三角范围内任何地方一小时到达;“3”指广 东省内三小时到达;“5”指大华南范围内5小时到达,半天实现往 返;“8”是指在泛珠三角范围内8小时到达,当天可以往返。
思考: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迅速发展的 原因是什么?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 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国家的对 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 区作为我国对 外开放的前沿, 给予许多优惠 政策,使珠江 三角洲地区优 先于其他地区 吸引外资。
我 国 沿 海 ( 对 到 外 开 放 年的 底地 )区 和 城 市 1988
A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6. 建设“效益深圳”应( C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 ①② C. ②④ B. ②③ D. ③④
探究2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广州目前有一百二十多个“城中村”,分布在城市 建成区的不同方位。由于政府和发展商在征用农田 作都市规划时没有把农民的户籍转为城市户籍,也 没有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失地农民便只能依赖 “出租屋经济”为生。这样一来,城中村便吸纳了 大量复杂的外来人口,开始变成城市的“飞地”。 “城中村”现象存在于每个中国城市,它是中国的 都市规划所欠下的“历史之债”,隐含着轰轰烈烈 的城市化运动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民工潮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 其他城市;珠三角是以广州和深圳 作为区域中心。前者是单核模式, 后者是双核模式。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从两方面考虑:上海拥有强大的
经济实力,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 创造巨大的商机;二是上海作为 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 有辐射作用。
1、珠三角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 业可能是 ( ) A、信息产业 B、轻纺工业 C、旅游业 D、精密仪表工业 2、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3、下列不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的是 ( ) A 国际经济环境 B 对外开放政 C 侨乡 D 矿产资源丰富 4、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 )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
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发展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著名的侨乡 3.抓住两次机遇
活动:比较各区域……的差异
我国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比较
地
苏南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 云南德宏模式 东北模式
(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
件的是( ) A. 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地理区位优越 D.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 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 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珠三角产业基础、科技
实力、人才队伍不及长三角; ③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转向扩大市场规模,迁往
其他地区; ④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对策?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1、产业 结构调
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 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 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 的制约因素
广州南沙开发区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周围60公 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 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70.376公里,距澳门75.932公里。航空方面,周 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 按照广州城市规划,南沙规划区范围包括广州番禺 沙湾水道以南的所有地区,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575平方公里。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政策 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目标要求】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
2.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知识梳理】
填出珠江主要支流和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两城市的位置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第一阶段:
1.时间:
2.形成原因:
3.进程特点:
城市化第二阶段:
1.时间:
2.形成原因:
3.进程特点:
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分析珠三角工业发展优势区位条件
2.概括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点)和解决措施3.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珠三角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珠三角城市问题有哪些表现?怎么解决
【基础巩固】
1.“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前后皆厂
D、前后皆店
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7.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8.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生产设备
D、技术指导
9.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
“三来一补”是指: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样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1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列城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香港
12.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属于
A.资金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源密集型工业13.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
A.广州B.深圳C.上海D.珠海
1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几个发展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5.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C、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17.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农副产品不足B.水资源不足C.资金不足D.发展空间不足
18.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海洋);
B、(河流);
C、(铁路);
D、(城市);
E、(城市);
F、(城市)。
(2)本区位于广东省的部,毗邻地区,与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3)年,珠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一个包括、和在内的开放体系。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进大量的
和、以及,创办了大批加工制造企业。
(5)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和。
(6)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点。
(7)简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