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十二章辅导:四川省基本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a4b713aa32d7375a4178072.png)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
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
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
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
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 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
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
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
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
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4003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c.png)
四川省情
一、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东经97°21′52″~108°05′36″,北纬26°03′25″~34°19′09″之间。
四川省总面积约5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3%,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
四川省地形复杂,有川西高原、大巴山、大渡河、金沙江等地理地貌。
二、人文历史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四川曾是巴蜀文化和蜀
文化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在历史上,四川是“南成都”和“蜀都”的称呼,素有“天府之国”、“天府之乡”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川省以农业、工业、能源、旅游等多元产业为主,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重庆等城市是四川省的经济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四、文化特色
四川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川剧、蜀绣、川菜等都
是四川省的代表性文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蜀山之
王峨眉山、雅安市的亚丁、乌当区的龙泉古镇等都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四川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结语
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四川省,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四川省的基本概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四川省的基本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12f3a6e7cd184254b35359d.png)
交通与资源
4.四川省能源资源很丰富,主要以水能、煤炭 和天然气为主。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山 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煤炭 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是 国内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四川矿产资源丰 富且种类齐全。
” “谢谢观看 SUMMER RECRUIT STUDENTS
区划与人口
1.四川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即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3个县级 行政区划单位。
2.四川省面积约49万平方千米,人口 9097万。
交通与资源
1.四川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高速公路、 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6000千米、4600千米 ,成渝高铁建成通车。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已开通200多条国内 航线,通航119个城市。 “四江六港”建设加快,港口吞吐能力突 破一亿吨。
地理与气候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 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地理与气候
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明显
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区域间差异显著, 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 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寒冷、冬长, 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 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 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且范围大, 主要是干旱,其次是暴雨、洪涝等。
” “地方导游 基础知识
西南地区——四川省
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地理与气候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 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 界青、甘、陕三省,面积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地理与气候
处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 青藏高原河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 度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
四川简介资料
![四川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946e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3.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川江号子:四川地区特有的民间歌谣
• 成都糖画: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 四川竹编: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03
四川经济发展
四川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水平
• 四川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为全国经济大省
• 2019年,四川地区GDP达到万亿元
产业结构
•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为辅
经济发展特点
• 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
• 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四川主要产业及特点
主要产业
产业特点
• 电子信息产业:如成都富士康等
•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 汽车产业:如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
•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食品饮料产业: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 旅游业:四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等
四川省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
气候条件
•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 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如铁、铜、铝等
• 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黄河等河流
•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
• 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
02
四川历史文化
四川历史发展概述
远古时期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 四川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 秦朝统一六国后,四川地区纳入
• 四川地区经历多次战乱,经济有
• 青铜器时代,四川地区出现蜀文
中央政权管辖
所衰退
化
• 汉朝时期,四川地区经济发展,
• 清末,四川地区进行洋务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四川
![公共基础知识四川](https://img.taocdn.com/s3/m/6881d0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公共基础知识四川四川位于中国西南,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
它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而闻名。
本文将以公共基础知识为主题,介绍四川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景点等方面的知识。
一、地理概况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邻重庆,南接贵州和云南,西接西藏,北部与陕西、甘肃接壤。
地势高低起伏,自然环境多样,包含了大片平原、高山、盆地、丘陵等地貌。
四川境内流经长江、嘉陵江、岷江等重要河流,水资源丰富。
此外,四川还拥有世界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如九寨沟、稻城亚丁等。
二、历史背景四川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16年,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一个独立的政权——蜀汉。
蜀汉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四川成为其他朝代的重要边疆州县,如唐代的蜀州、宋代的蜀宣等。
三、文化特色四川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
川剧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脸谱艺术形式独特,讲究唱念做打的完美结合。
四川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选择而享誉全国,脆嫩爽口的辣子鸡、麻辣火锅等成为中国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
四、经济发展近年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该省资源丰富,拥有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同时农业和工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四川被誉为“中国的粮仓”,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此外,四川也是中国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五、旅游景点四川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著名于世。
首先,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其美丽的湖泊、多彩的水景以及原始森林令人叹为观止。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
还有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基地等著名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
六、结语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一个经济繁荣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dc6c580066f5335a81217e.png)
课程简介课程号: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英文名称:周学时:2.0-2.0 学分:4.0预修要求:无内容简介:本课程的内容是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内容共分七大章节,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为分类标准,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地方导游基本概况,了解各地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民风民俗,景区景点等相关知识,来指导学生导游资格考试。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此门课程主要是导游地理的理论性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素质与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国各地区的基本概况,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实际能对一些现实问题做出比较深刻地分析,以便能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的导游人员。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
2.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主要针对导游人员对基础知识的操作和演练。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每周4学时,共14周。
主要内容:(一) 华北地区10学时1.北京市基本概况2学时2.天津市基本概况2学时3.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4.山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5.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二) 东北地区6学时1.辽宁省基本概况2学时2.吉林省基本概况2学时3.黑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三) 华东地区14学时1.上海市基本概况2学时2.江苏省基本概况2学时3.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4.福建省基本概况2学时5.江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6.山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7.安徽省基本概况2学时(四) 华中地区6学时1.河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2.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3.湖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五) 华南地区6学时1.广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2.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3.海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六) 西南地区10学时1.四川省基本概况2学时2.贵州省基本概况2学时3.云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4.重庆市基本概况2学时5.西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七) 西北地区10学时1.陕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2.甘肃省基本概况2学时3.青海省基本概况2学时4.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5.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概况》,旅游出版社,2017。
四川综合基础知识
![四川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60d6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a.png)
四川综合基础知识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宝库,四川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四川省的综合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邻重庆,西濒青海、甘肃,南接云南和贵州,北界陕西,东北与湖北接界。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处于中国的内陆腹地,也是连接中国西部和长江流域的重要枢纽。
四川的主要地理特点是山区较多,地势多为东北高、西南低,地形起伏较大。
二、历史文化四川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早在公元前316年,这里就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蜀国,并且在三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蜀汉政权。
蜀汉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成为四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四川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川剧、夔剧、川藏民歌、川绣等,这些文化艺术形式融合了丰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吸引着许多游客。
三、自然资源四川是中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首先,四川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化肥等多种矿产资源。
其次,四川的植被资源也非常丰富,有广袤的森林、丰富的草场和众多的植物品种,其中包括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九寨沟、峨眉山等。
此外,四川还拥有众多的水资源,有蜀水、岷江、金沙江等,这些河流不仅为四川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旅游资源四川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风景名胜,如九寨沟、峨眉山、康定情人谷等。
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之一。
峨眉山是佛教圣地,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
康定情人谷是一个浪漫而又神秘的地方,吸引着许多情侣和摄影爱好者。
五、经济发展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川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其中农业产值居全国前列。
介绍四川概况导游词(六篇)
![介绍四川概况导游词(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15326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0.png)
介绍四川概况导游词去四川的朋友如果去了黄龙和九寨沟后千万别忘了去牟尼沟,那也是个旅游圣地哦.牟尼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距省会成都____公里,地处成都至九寨、黄龙旅游主干线必经之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昔日名不见经转的小山沟,现在已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绿色环球21”。
牟尼沟景区占地____平方公里,最高海拔____米,最低海拔____米,年平均气温7℃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天宇飞瀑、梦幻花海堪称中国一绝!牟尼沟景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融大型钙华瀑布、壶穴湖群、高原溶陷湖、岩溶彩池群、钙华溶洞、溶陷坑和森林、草甸、温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牟尼沟又分为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个景点,景区的森林、山岳、草甸、温泉以及藏族佛教寺院和藏式村落,使扎嘎、二道海具备了疗养、休闲、游玩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整个景区结构独特、风光旖旎、山、水、林、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游人至此,流连往返。
牟尼沟的景点数不胜数,奇形怪状,而且个个景点都那么美丽,几天都走不完啊!有机会大家也去看看哦.介绍四川概况导游词(二)走了几十米只见有一个喷泉。
它周围是一个个竹子编的细长的竹篓,里面全是很大的鹅卵石,一旁还有几个用木头做的、绳子固定的像三角架一样的东西,据说当年李冰父子就是用这两个东西把水拦住的。
喷泉中间还有四五条又粗又长的木桩横倒在里面。
听导游说,古时每年都要清理江底的沙石,李冰就是用这木桩做标记,挖到木桩后就不再向下挖了,直到现在江底下都有那样的木桩。
继续往前,导游带领我们往鱼嘴方向走去,途径堰功道,它的两侧是十二位建造和保护过都江堰的功臣们的铜像。
我们一直从后向前走,不远处就先看见了“宝瓶口”,宝瓶口把一座大山分成了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的水流向内江,另外多余的水分流到了外江,成都市区的用水多半是内江的水。
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了,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内江经过了飞沙堰就很干净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34909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b.png)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第五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
二、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强化自主学习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该课程通过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从而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6.2四川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6.2四川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20fa1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5.png)
羌族风情:
羌族:原为中国西部古老民族,东汉时部分南迁至四川。自称“尔玛”,过去多居住在中高山区,又 称“云朵上的民族”,主食为山地作物土豆和玉米,喜饮“咂酒”。建筑称为碉房,碉房内火塘的火种终 年不熄,称为“万年火”。善刺绣,不仅能绣“云云鞋”和各种腰带、围裙,还能用羌绣绘画。喜跳手皮 鼓舞和铠甲舞,善于吹奏羌笛。
“空”
铁路: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线组 成的铁路网;成昆铁路:1970年竣工,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活动和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 迹”。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世界前四十大繁忙机场和中 国中西部最繁忙的枢纽机场。 绵阳南郊、宜宾莱坝、九寨黄龙等17个支线机场,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 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毕摩
➢ 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有“抢婚”之俗。 ➢ 住房形式因地而异,土掌房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 ➢ 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为“子尔”(汉称“天菩萨”) ,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子贴”(汉称“英雄
结”) 。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形似斗篷。 ➢ 喜食酸、辣。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坨坨肉是彝族的特色菜肴。 ➢ 节日主要有彝族年、火把节等。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节期一般三天。
➢ 民俗风情
彝族 【熟悉】
➢ 旧称“夷族” ,后毛主席建议更改为“彝族” ; ➢ 人口约871.4万。主要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手工业制作也较发达。 ➢ 彝语属汉藏语系。彝文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 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 ➢ 《阿诗玛》是彝族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 ➢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 云南白药为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所创。 ➢ 《阿诗玛》、火把节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导游考试《地方基础知识》大纲
![四川省导游考试《地方基础知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3744f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2.png)
四川省导游考试《地方基础知识》大纲2017四川省导游考试《地方基础知识》大纲《四川导游基础知识》考试检查考生对四川的基本省情、史地知识、地方文化及风物特产,对四川的重要旅游资源及相关旅游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检查考生在实地的导游接待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去讲解、传播四川文化,去导游、讲解四川主要旅游线路及景区(点)的能力与水平。
第一章四川地理概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测考生对四川基本省情与地理环境的熟悉与掌握情况,尤其是检测考生对四川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气象特点、特色动植物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提高考生对四川自然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为今后科学、客观、系统的讲解四川自然风貌打下坚实基础。
考试内容:第一节基本省情了解四川的地理坐标和四至,了解四川耕地、园地、林地和牧地的分布情况,了解四川自然资源的储量状况。
熟悉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熟悉四川的重要机场与主要航线、主要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和主要旅游公路干线的情况。
掌握四川的人口与面积等方面的具体数据,掌握四川的行政区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现况,掌握四川旅游交通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地势与主要山地了解四川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分布,了解四川东部、西部划分的地理分界线,了解四川“关内”、“关外”划分的地理分界线。
熟悉盆周山地的分布情况及景观特色,熟悉川西高原山地的分布及景观特点。
掌握四川地势的特点,掌握四川盆地的概念及其地貌分区,掌握成都平原的概念及自然文化特色,掌握贡嘎山、雪宝顶等四川著名山峰的位置、海拔及景观特点。
第三节主要水系及水自然景观了解四川“千水之省”得名的原因,了解四川河流的水系归属情况,了解四川河流的特征及表现,了解四川主要沼泽与湿地景观的分布地及风景特色,了解四川著名水库的所在地及其特色,了解四川冰川的分布情况及主要冰川目录。
熟悉四川主要湖泊类型及著名湖泊的所在地、成因和风景文化特色,熟悉海螺沟冰川的景观特色及“三大奇观”,熟悉四川主要涌泉景观与瀑布景观的所在地及风景特色。
四川旅游概况导游介绍词范文(精选16篇)
![四川旅游概况导游介绍词范文(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82a3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2.png)
四川旅游概况导游介绍词范文(精选16篇)四川旅游概况导游介绍词范文篇1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
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
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盆地四周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
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利用方式为一年两熟制。
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土地生产能力高;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盆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分别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
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呈南北走向,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
气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为主。
四川旅游概况导游介绍词范文篇2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基本概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基本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5a5c78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8.png)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基本概况)1、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
2、北京的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3、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谋河济,诚天府之国。
”这段话是在描绘秋国的(北京)4、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是(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5、位于天津,属于中国最著名的海盐产区的是(长芦盐场)6、河北省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7、河北省辖(11)个地级市。
8、河北省建有国家第一个风电示范基地(坝上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9、山西省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也是华北最高峰。
10、山西除黄河、海河之外,省内其他较大的闷渣有治河、沁河、桑干河、潭河、读沱河,因此也被营为“(华北水塔)”11、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12、内蒙古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3)位。
13、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14、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15、辽宁下设(14)个地级市。
16、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饶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17、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
18、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
19、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线路纵贯东北三省的高铁是(哈大高铁)。
20、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申)。
21、上海陆上最高点为(天马山),海拔高度99.8米,里有石碑“佘山之”。
22、香吐量居中国内河港口之首的是(苏州港)23、浙江省内最大的和流失(钱塘江)24、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90%的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常识知识之四川省情
![常识知识之四川省情](https://img.taocdn.com/s3/m/d77cd4ed19e8b8f67d1cb904.png)
常识知识之四川省情优讯-中国网 /info 时间:2009-11-19 责任编辑: 香颂一、四川概况四川省简称川,别称蜀。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
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
四川省内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汉族、羌族等民族,有“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之称。
省会成都。
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
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省有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顶山、峨眉山、白云山、凤凰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华蓥山等著名山峰。
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曾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川西地区以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川东地区(今川东地区和重庆地区)以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
周边同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接壤,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023四川概况导游词
![2023四川概况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7942d0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3.png)
2023四川概况导游词2023四川概况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
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
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
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
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
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
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
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
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
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
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
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
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第六章 西南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六章 西南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d3c21d31126edb6e1a100f.png)
第六章 西南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 四川省基本概况四川省是中国西部门户,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也是大熊猫的故乡。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地理环境】四川省深处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接青、甘、陕三省。
全省面积达48.6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明显。
【气候特征】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四川省可划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和川西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三大部分。
四川全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1个副省级市(成都),17个地级市 ,3个自治州,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9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u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蜀国和巴国。
u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统一了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
u汉属益州。
u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
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u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明置四川布政使司。
u清为四川省,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u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
u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
u1997年将四川分为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
【人口与民族】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的常住人口为8302万人。
四川省有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宗教信仰】远古四川地区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与周边地区的宗教信仰,在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在东汉时期,促成了道教在四川的创立。
东汉末年佛教进入四川地区。
基督教在公元8世纪传入四川。
伊斯兰教在四川的大规模传入是在元明时代。
【交通状况】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最新的四川概况导游词(2篇)
![最新的四川概况导游词(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5fd2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9.png)
最新的四川概况导游词牟尼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距成都三百多公里,占地____平方公里,最高海拔____米,最低海拔____米,年平均气温7℃,自然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汇聚了原始森林之神韵。
主要景点有:扎嘎瀑布、牟尼森林、百亩杜鹃、翡翠温泉、百花湖、月亮湖、天鹅湖和溶洞群等。
风景主要以原始森林、高山湖泊、温泉、巨型钙华瀑布、环形瀑布、钙华彩池为主要特色,景区由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部分组成。
山、水、林、在这里巧妙地融为一体。
牟尼沟位于松潘县城南____公里处,面积____平方公里,由扎嗄瀑布和二道海组成。
扎嗄景区有茂密的森林,一条高____米,宽____米的瀑布从天而降,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远到而来的客人。
二道海景区以高山湖泊(俗称海子)著称,由一连串的小海子组成,湖泊中生长着奇花异草。
最为奇特的古松树下含硫温泉,是仙女沐浴之处,沐浴后能强身健体。
从谷底沿栈道往上走,第一个景点是红柳湖。
这里为水面开阔的浅水湖,水中长满成片的红柳。
经卧龙滩、蛤蟆宫、绿柳滩,到距离标示为____米之处,可见一片风格独特的小瀑布群--林中叠瀑,沿栈道继续上行,途经九流池、玉液瀑,就到了札嘎瀑布的底部溅玉台。
溅玉台是一座圆形的平石台,当瀑布从高山绝顶往下倾泻,跌落在此平台,浪花溅,如同白玉。
经过一段陡峻的栈道,可以到瀑布中段的观景台参观。
从这里往下俯视就是飞珠溅玉的“溅玉台”。
离开观景台,栈道开始变陡。
经过一段狂瀑,就到达札嘎瀑布的源头。
扎嘎瀑布地处海拔____米,瀑高____米,宽____米。
上游是湖泊,下游为一串阶梯式河床。
上百个层层叠叠的钙化环型瀑布玉串珠连,经三级钙化台阶跌宕而下,冲击成巨大钙化面而形成朵朵巨大白花,瀑声如雷,声形兼备。
在大瀑布第二阶的钙化壁上,有一“水帘洞”,洞口水流飞挂,洞内气象万端。
二道海为牟尼沟风景区北部景段,和扎嘎瀑布仅一山之隔。
二道海的名称由来已久,据说来自在于小海子、大海子这两个主要湖泊。
6.2 四川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教案
![6.2 四川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4afc16d5bbfd0a78567364.png)
XX
课题(项目)
6.2 四川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授课时间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周次
1 周 2 次
授课地点
D406
班级
2020旅游管理
3.启发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展示、讨论、点评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思想、观念不当的地方,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启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合作讨论法。通过
4.“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5.理论讲授法
学法
1.小组探究法:通过组内讨论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微课、完成课前测试等,为课堂学习储备知识。
教
学
活
动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6:文化艺术
四川省文化丰富,多元并存。境内除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特点。
四川文学名家辈出,源远流长。四川人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汉代著名辞赋家,散文名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文字苍劲优美,说理透彻。其汉赋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名篇。他与卓文君自由恋爱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四川导游词
![四川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42405bc30066f5335b812181.png)
四川省导游词四川省地理位置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
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
行政区划全省总计4地区14地级市124县3自治州19县级市3自治县。
旅游特色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竹海之翠。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位于长江上游,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川西为高原,其余为四川盆地。
人口8500万左右,有汉、彝、藏、羌等50余个民族。
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
农业发达,素称“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生物资源:森林面积1153万公顷,居中国第二位。
森林覆盖率20.4%草场、草破面积1633万公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动物资源种类型1100余种,占中国大陆1/2,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
四川还是中国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个,乐山大佛---峨嵋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九寨沟,黄龙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成都别名“锦城”和“蓉城”,人口超过1000万。
川西平原,河渠密布,风光绮丽。
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就座落在“天府之国”的腹心。
这里有巍峨的高山,也有低回的河谷,成都的历史犹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样有起有落。
从2300年前蜀王迁都于此,漫漫千载,星移斗转,成都有过“五大都会”、“扬一益二”的辉煌,也有过“十室九空”、“斗米数十金”的凄凉。
然而,它千古不徙,遭历劫而不衰,从容地吐纳万物,化育生机。
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
的确,这座城市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既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又有很强的商业意识。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古老的成都日新月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天的成都,作为中国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形成机械、电子、医药、冶金、化工、棉纺、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农业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和农副产品基地;商业成为中国西南商品、物资的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枢纽。
四川概况导游词
![四川概况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d1b5d896fab069dc51220142.png)
四川概况导游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
全省面积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
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
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
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
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
《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十二章辅导:四川省基本概况四川省是中国西部门户,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也是大熊猫的故乡。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地理环境】四川省深处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接青、甘、陕三省。
全省面积达48.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5位。
四川省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明显。
全省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两大部分。
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为1000—3000米;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四川省河流众多,源远流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被誉为“于水之省”。
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
天然湖泊有1OOO多个,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多数湖泊为冰蚀湖、溶蚀湖、堰塞湖,较大的湖泊有泸沽湖、邛海、马湖和叠溪海子等。
贡嘎山冰川是四川的冰川群,也是横断山系和青藏高原东部的冰川群。
【气候特征】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四川省可划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和川西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三大部分。
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这种气候总体上体现出冬暖、春早、夏热、秋雨的特点。
盆地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是我国冬季的温暖中心。
川西南山地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降水的90%集中在6-10月。
这里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四季温暖,适宜开展冬季的避寒康养之旅。
川西高山高原地区为高寒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降水量少而集中,昼夜温差大,日照强,阳光充足,年日照达2500小时,同盆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甘孜县是四川境内日照最多的地方,有“小太阳城”之称;石渠县有极端最低气温-35℃,被称为四川的“寒极”。
【行政区划】四川全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1个副省级市(成都),17个地级市(绵阳、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资阳、宜宾、南充、达州、雅安、广安、巴中、眉山),3个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有4个自治县)。
【历史沿革】四川省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地质学年代上的更新世早期。
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以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以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古巴国和古蜀国创造了极为丰富且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
古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广汉三星堆遗址可能就是鱼凫王族建立的早期蜀王国的都城。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统一了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
汉届益州。
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
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清为四川省,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
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
1997年将四川分为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
【人口民族】截至2014年年底,四川省的常住人口为814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68.9万人,乡村人口4371.3万人,城镇化率46,3%。
汉族人口为764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490.8万人,有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的彝族聚居区和的羌族聚居区。
世居的14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
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有:彝族264.40万人,藏族149.55万人,羌族29.69万人,苗族16.47万人,回族10.45万人。
【宗教信仰】远古四川地区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与周边地区的宗教信仰,在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在东汉时期,促成了道教在四川的创立。
道教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距今3∞0多年的殷商时代。
但作为一种宗教的形成,一般以东汉顺帝时,沛国人张陵在蜀郡鹤鸣山造作道书、创立“五斗米教”为起点,史称“化道西蜀”。
东汉末年佛教进入四川地区,历经1800多年的曲折发展,逐渐累积形成今天厚重瑰丽的巴蜀佛教文化,其建筑、绘画、雕塑、金石、文学、音乐等,无不璀璨夺目,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四川汉语系佛教各派中,最盛的是禅宗,四川也是中国禅宗最兴盛的地区之一,自古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的说法。
基督教在唐代被称作景教,公元8世纪景教传人四川。
伊斯兰教在四川的大规模传人是在元明时代。
【交通状况】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四川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
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
铁路方面,四川铁路已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线组成的铁路网,并相继开通了成灌快速铁路、成(都)绵(阳)乐(山)城际快速铁路等省内高速铁路。
随着成(都)兰(州)铁路、成(都)贵(阳)客运专线和西(安)成(都)客运专线的陆续建成,进出四川的铁路交通将更为流畅、便捷。
航空方面,四川省拥有1个国际机场和12个支线机场,在建1个国际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世界前40大繁忙机场之一和中国中西部最繁忙的枢纽机场。
2014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750.7万人次,居全国第5位。
【自然资源】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
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
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2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矿产居全国第3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4位;磷矿居全国第5位。
四川省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全国的30%,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82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桫椤、珙桐、水杉、秃杉5种;四川是全国的中药材基地、的芳香油产地。
珍稀动物保护资源品种居全国第2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黑叶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白唇鹿、华南虎、云豹、雪豹、牛羚、四川梅花鹿、野牦牛、黑颈鹤、小鸨、巨蜥等33种,“国宝”大熊猫85%以上分布在四川。
【文化艺术】四川有着深厚的文化积存。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说明,早在三四千年前,蜀人就已经在成都平原创造了精美的青铜器文化。
汉代文学界的旗手司马相如(有“赋圣”之誉)、杨雄都是四川人。
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在其创作的成熟期和丰收期都寓居在四川。
宋代的苏氏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了3个席位。
明代学者杨慎被赞为“明代著述第一人”。
清代有张鹏翮、赵熙等文化名人。
近现代文坛上,郭沫若、巴金、李劫人、阳翰笙、沙汀、艾芜等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名人。
四川曲艺起源甚早,在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各种类型的说唱艺术陶俑,表情诙谐,神态逼真,表明了那个时期曲艺的普及和成熟。
2000多年来,灿烂而辉煌的四川历史文化不断地浇灌着这朵艺苑的奇葩,使之发展为今天品类甚多、内容丰富、颇具水平的表演艺术。
主要的曲艺种类有四川扬(洋)琴、四川竹琴、四川评书、四川清音、四川谐剧、四川金钱板、四川荷叶、四川盘子、四川花鼓、四川双簧等。
在中国戏剧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川剧不愧是一枝绚丽的“天府之花”。
川剧也称“川戏”,作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剧种,大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
在川剧的多种声腔中,高腔最能代表川剧的独特风格。
川剧表演中最引人注目的独门特技是“变脸”“滚灯…‘踢慧眼”等,为川剧的绝活。
【特产美食】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又因蜀道艰险,历代受战乱影响较少,四川人民得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川菜、川酒、川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有“吃在四川”之称。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
川菜之味的核心在于香,川菜最突出的长处就在于特别讲究味的多重组合,追求味的巧妙变化,川菜的烹饪艺术的核心在于味觉艺术。
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
川酒在全国酒类生产和酒文化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
今天,川酒以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水井坊(全兴大曲)、郎酒和沱牌曲酒“六朵金花”代表性。
四川是我国最早饮茶、植茶和出现茶叶市场的地区。
顾炎武《日知录》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知有饮茗之事。
”秦以后饮茶的习俗才传人我国其他地区。
四川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在唐以前都居全国首位,并且品种繁多,闻名古今,尤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而广为传颂。
四川的特产丰富。
东晋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把蜀锦、蜀绣作为“蜀中之宝”加以赞扬。
四川的锻丝工艺、漆器工艺、竹木工艺等也极富地域特色,彝族漆器、羌绣等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特色鲜明。
四川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主要基地,不少中药是四川独有的,如带有“川”字头的药材川芎、川贝母、川羌活、川黄檗、川牛膝、川附子等。
【民俗风情】四川的东部是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平原、丘陵、山壑散布其间;西部则是高原、山脉的世界。
这样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也使东部的盆地和川西的高原山地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类型——东部盆地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耕民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民俗。
四川东部的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岁时节庆、生养婚丧、民间信仰、民间传说、建筑习俗以及独具特色的四川客家习俗等几个方面,如成都每年正月、二月青羊官的灯会和花会,三月龙泉的桃花会,四月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仲春之月新都的木兰会、彭县的牡丹会,端午节新津、金堂的龙舟会,初夏郫县的望丛祠赛歌会,九月新都桂花会等;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正月元九(正月初九)登高、广元女儿节、游百病、保保节等则体现出四川节庚浓郁的人文特色;大石崇拜和竹崇拜则是四川民间信仰习俗的集中体现。
在四川的众多佛教信仰习俗中,以“宝光寺数罗汉”最生动和有代表性。
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当地人民对其定期祭祀朝拜,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庙会、迎神出巡及文昌扫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