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简史》模拟试卷(精选)

合集下载

金融简史大题

金融简史大题

金融简史大题一、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

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

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二、评价汉武帝的币制改革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推行五铢钱,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件大事。

这次钱币改革为中国古代货币开辟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

五铢钱继承了半两钱的形式,其重量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才确立,适宜使用,便于流通,是最为理想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媒介。

这次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称堤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

其内容主要是3年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

四、典质的产生典质是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

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南北朝时,佛教深得统治阶级的信仰,寺庙遍布全国。

寺庙因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受到免役、免税等特殊优待,自帝王至平民又对寺庙大量施舍土地钱财。

因此,寺庙十分富有,遂凭借其优厚的财力发放贷款,进行高利盘剥。

官僚地主达官贵人也将其私蓄委托于寺庙贷放营利。

所以,那时的寺庙成了办理存放款的高利贷场所。

五、银两制度的落后性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多缺陷,其落后性表现在:形状和重量不合用,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成色高低不齐,平法大小不一,铸造分散,流通极为不便。

六、制钱的落后性1、统治者对制钱贬值(减重、减色),以此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

2、分散铸造的政策,各地各自为政,私铸的现象无法杜绝,导致制钱纷繁杂乱。

3、各省各地划地为界,导致制钱流通有很大的局限性。

金融基础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金融基础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金融基础考试模拟题(附答案)1、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的前提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和转账结算制度。

A、正确B、错误答案:A2、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商业银行票据市场是票据市场的最主要两个子市场A、正确B、错误答案:A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一般是记名形式的。

A、正确B、错误答案:B4、活期存款具有流动性强,存取款和转账比较频繁的特点。

A、正确B、错误答案:A5、活期存款也被称之为支票存款,是指存款户可以随时存取和转让而无须事先通知的一种银行存款。

A、正确B、错误答案:A6、由于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因而它的风险很低。

A、正确B、错误答案:B7、高利贷性质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唯一途径。

A、正确B、错误答案:B8、中央银行是专门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盈利性金融机构。

A、正确B、错误答案:B9、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A、正确B、错误答案:B10、货币在执行价值标准职能时,必须要现实的货币。

A、正确B、错误答案:B1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A、正确B、错误答案:A12、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o”,是板凳的意思,所以早期的银行家也被称之为“坐在长板凳上的人”。

A、正确B、错误答案:A13、金融机构按业务形式分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两大类。

A、正确B、错误答案:A14、票据交换是各银行之间进行债权债务和资金清算最基本的清算手段。

A、正确B、错误答案:A15、信用条件是指信用活动存在的时间间隔以及利率条件。

A、正确B、错误答案:A16、消费物价指数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但缺陷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

A、正确B、错误答案:B17、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A、正确B、错误答案:B18、货币政策诸目标呈一致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A、正确B、错误答案:B19、政策性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金融史作业

金融史作业

金融史作业一、周朝的分封制度与秦汉的封建制度在体系架构上有何不同,又产生了何种经济影响?1、不同点:①周朝的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而秦朝时期逐步废除分封制,在地方逐步建立郡县制,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

西汉基本承袭秦朝制度,但在这基础上也有所发展,主要制度有封国制和郡县制并存②在周朝的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拥有较大自主权没有建立中央集权。

后来由于宗法制的破坏,导致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名存实亡。

而秦汉时期建立了一整套垂直权力体系,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行政权力有中央授予,从而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位高权重是权力的核心。

2、经济影响:①在西周分封制下,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秦汉时期地主阶级居于统治地位,与中央集权相适应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因而在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适应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二.请简单列举和描述下先秦到两汉时期比较经典的货币金融战争,并分析下由此带来的启示?1、经典的货币战争①衡山之谋:春秋时代,齐桓公想吞并南边的衡山国,又于是与管仲密谋,哄抬衡山国特产——攻城机的价格,数年间价格猛涨十倍,看到投资攻城机有利可图,衡山之民皆弃本业而造械,百业荒废举国疯狂,国君自己也投资于出口机器的大潮中增加财政收入。

金融历史题

金融历史题

金融历史题单选:1、刀币(B)A、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B、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C、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2、环钱(A)A、大概是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B、是由布币演化而来的C、是由刀币演化而来的3、“爰金”(A)A、是楚国的货币B、是赵国的货币C、是齐国的货币4、半两钱(A)A、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B、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C、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A)A、五铢钱B、三铢钱C、八铢钱6、南北朝时典质(A)A、由寺庙经营B、由政府经营C、由民间经营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A)A、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B、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C、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B)A、典质B、质库C、当铺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A、钱庄B、票号C、当铺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B)A、钱庄B、票号C、当铺11、元朝纸币(B )本位,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革。

A. 黄金B. 白银C. 金银D. 金铜12、( D )年成立中央合作金库形成合作金库网。

A. 1945B. 1947C. 1 948D. 194613、抗日胜利后( A )成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保管库。

A. 大通银行B. 花旗银行C. 汇丰银行D. 友邦银行14、法币恶性膨胀,人们纷纷现购黄金( C )年酿成“黄金潮”。

A. 1945B. 1946C. 1947 D. 194815、临解放前,交通银行将资金抽逃到( B )。

A. 台湾B. 菲律宾C. 泰国D. 美国16、“一五”期间银行集中资金对( A )予以重点支持。

A. 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B. 国营工业C. 农业D. 私营企业17、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银行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现( A )。

A. 第一次转机B. 第二次转机C. 第三次转机D. 第四次转机18、1996年,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实行( C )。

金融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金融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金融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921年B、1473年C、1694年D、1765年正确答案:C2.紧缩性收入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的局限不包括( )A、以“自愿性”为原则,非强制B、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被削弱C、某些紧缩性收入政策过于温和D、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正确答案:A3.以下关于古典利率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B、根据古典利率理论,资本供给主要来自社会储蓄,需求来自消费C、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D、根据古典利率理论,利率能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均衡正确答案:B4.如果某商业银行存在一个20亿元的正缺口,则5%的利率下降将导致其利润( )A、增加1亿元B、减少1亿元C、减少10亿元D、增加10亿元正确答案:B5.从长期讲,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的因素是( )。

A、通货膨胀B、国际收支状况C、经济实力D、利率高低正确答案:C6.通常情况下,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正确的有( )A、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B、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C、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D、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正确答案:C7.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那么就应该从( )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

A、货币资金B、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D、可贷资金正确答案:D8.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被视为常数,是因为( )。

A、制度因素,如支票结算速度在短期内变化较慢B、持币的机会成本趋于零C、以上两个原因都是D、以上两个原因都不是正确答案:A9.古典经济学家相信,如果货币数量翻番, 则( )。

A、价格将会保持不变B、价格将会翻番C、价格将会下降D、产出将会翻番正确答案:B10.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商业银行B、专业银行C、投资银行D、中央银行正确答案:A1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 )。

[试题]中国金融史

[试题]中国金融史

1.自然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普遍最为长久的原始货币。

3.贝有自身的特点:有光泽和花纹,是当时名贵的装饰品;有天然单位,便于计量;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体小质匀,便于携带;天然海贝,产自境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这些使它具备了从当货币的基本条件,便于长期流通转让。

4.贝的计量单位,除个位数之外还有“朋”。

在贝玉成为货币之后,“朋必十贝”。

5.商代晚期已出现青铜铸贝,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是我国金属铸币的开始。

6.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铸造的铜铸币在形制和币制单位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有四种:布币(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包括空首布和平首布),刀币,圜钱(战国年代我国北方产生的一种心的铜铸币,开创了中国古代铸币的重要形式,也影响到东亚,东南亚诸国的货币形态),楚铜币(鬼脸钱或蚁鼻钱)。

7.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勤墓中发现的竹简中有秦律,其中的《金布律》是现存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

8.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各诸侯国征服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食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

9.先秦时期信用的形式: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客体);私人信用和国家信用(信用主体);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贷”(是否计息);普通借贷和高利贷(利息率高低);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信用方式);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借贷用途)。

10.春秋战国时期的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为两半,债主执右券,债务人执左券,是中国最早的信用工具;泉府是当时的财政金融机关,政府借贷由泉府办理,赊贷是泉府的信用业务,是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国家信用中的赊一般不计利息,是政府赊给民间用作祭祀,治办丧事之用的,贷是征服带给民间经营生产的,会取得收入,故要收取利息,并“以国服为之息”。

金融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金融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金融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汇率中不含银行买卖外汇的利润的是 ( )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C、钞价D、中间汇率正确答案:D2、(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英格兰银行B、德意志银行C、法兰西银行D、日本银行正确答案:A3、在我国,按照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划分,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一般是由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B、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C、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D、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B、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C、通货膨胀是指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D、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正确答案:C5、证券场内交易市场是指( )。

A、证券交易所市场B、第四市场C、柜台交易市场D、第三市场正确答案:A6、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A、先哲的智慧B、金银的稀缺性C、国家的强制力D、交换产生与发展正确答案:D7、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自己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凭证。

A、债权债务B、所有权、使用权C、权利义务D、转让权正确答案:A8、商业银行创造衍生存款的基础是( )A、活期存款B、定期存款C、原始存款D、超额准备金正确答案:C9、我国1988-1989年度的严重通货膨胀属于A、成本推进型B、需求拉上型C、外部输入型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B10、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B、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C、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D、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正确答案:A11、按照现行规定,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存款后将A、部分上缴人民银行,其余的自行使用B、全部缴存人民银行统一使用C、全部自行使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12、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中国金融史习题1 答案

中国金融史习题1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典质:典质是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

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2、称提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

3、钱庄:明代,由于金、银、钱、纸币兑换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钱币兑换的人,以此为业,开起钱铺来,这就是最早的钱庄。

到了明末,钱庄已成为重要的信用机关,不仅从事金、银、钱、纸币间的兑换,还办理放款、存款和汇兑。

4、票号:票号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机构,初始以汇兑为主。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2、环钱是铜钱的原型。

(√)3、布币起源于手工业区,布含有布匹的意思。

(×)4、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铜钱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5、“文”和“贯”是我国古代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1枚铜钱称1文,100文为1贯。

(×)6、我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真宗年的四川,名曰“交子”。

(√)7、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的赊贷是中国最早的政府信用。

(√)8、在钱庄出现之前,唐朝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是金银铺。

(√)9、唐朝在一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有柜坊。

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10、清代的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为山西人首创。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刀币(B )A、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B、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C、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2、环钱(A )A、大概是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B、是由布币演化而来的C、是由刀币演化而来的3、“爰金”(A )A、是楚国的货币B、是赵国的货币C、是齐国的货币4、半两钱(A )A、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B、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C、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A )A、五铢钱B、三铢钱C、八铢钱6、南北朝时典质(A )A、由寺庙经营B、由政府经营C、由民间经营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A )A、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B、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C、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B )A、典质B、质库C、当铺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A、钱庄B、票号C、当铺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B )A、钱庄B、票号C、当铺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明朝币制改革,推行大明宝钞的措施有( ABDE )A、停止铸钱,严禁铜钱流通B、禁用金银C、金银与纸币可同时流通,按比例兑换D、实行户口食盐法E、增税和增加新税一律用钞交纳2、唐朝时开设质库的主要是A、商人B、官吏C、贵族D、政府E、将军3、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是(ABC )A、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B、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C、多种货币同时并存D、由政府统一铸造E、多种货币并存,一种货币流通为主4、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前的铜铸币主要有(ABCD )A、布币B、刀币C、环钱D、蚁鼻钱E、半两钱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的措施是(AB )A、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B、统一使用中央政府铸造的五铢钱,其他不许使用C、中央政府和各郡国政府都可以铸造五铢钱,禁止民间铸造D、流通以五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E、流通以三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6、信用产生的条件是A、有了私有财产B、社会出现两极分化C、货币产生D、国家产生E、公共产品出现7、宋代的国家信用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制定的(AB )A、市易法B、青苗法C、称提之术D、一条鞭法E、制钱制度8、汇兑产生的原因是(ABCD )A、商业发展之需B、铜钱携带不便C、钱币缺乏D、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E、汇兑可以谋利9、典当业俗称当铺,下列可称为当铺的有(ABC )A、南北朝的典质B、唐朝的质库C、宋朝的解质D、明代的钱庄E、清代的票号10、纸币产生的原因是(ABCD )A、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B、商业发达要求有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笨重不便,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C、造纸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D、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E、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需要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1、我国古代货币形成的条件。

金融发展使

金融发展使

中国金融发展史练习题(小字为上期考题)-------(仅供参考)一、填空题:20%(1*20空)1、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货币就兴起了。

2、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

3、布币的演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布、空手布、平首布。

4、借贷行为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了私有财产就有了借贷行为,信用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已存在。

现有资料记载的借贷情况是从周朝开始的。

5、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6、中国古代货币到春秋战国,进入了早期发展时代。

7、据史记载,借贷行为在周朝已很流行,当时借贷的利息很高,常有倍贷和倍标之说。

9、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

10、春秋战国600年,铜铸币得到发展和广泛流通,主要有四种铜铸币,即布币、刀币、环钱、蚁鼻钱。

1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珠、玉、龟、贝、银、锡等物作为货币,实行金钱本位。

12、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质库。

开设质库的主要是商人、官吏、贵族,他们以此牟利。

13、被称为北洋政府的“外库”的银行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14、典当业俗称当铺,南北朝的典质,唐朝的质库,宋朝的解质,都称为当铺。

15、1897年中国人自己开的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

16、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中的“四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

17、在周朝政府借贷由泉府负责办理。

18、学者把晋至隋说成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实物货币的复活期。

19、铜钱的两个单位在三国到隋朝时期开始采用,这就是文和贯。

20、纸币产生于北宋的四川。

名曰交子。

二、名词解释题:20%(4*5题)1、四行两局一库:是国民党官僚金融垄断的体系。

四行两局一库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务。

“四行”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两局”指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指合作金库。

2、通宝钱:唐高祖对钱币进行改革,废除“五铢钱”,铸造新的铜钱,叫“通宝钱”。

中国金融史期末考试题

中国金融史期末考试题

中国金融史期末考试题(2010年)一、名词解释1.子母相权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

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2.银两制银两制度是一种适应中国封建经济的货币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的诸多缺陷,如形状和重量都不合用,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成色高低不齐,平法大小不一,铸造分散,流通极为不便等,显示出它的落后性。

3.布币体系布币,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

“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

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

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

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

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4.制钱明清两代按其本朝法定的钱币体制由官炉铸行的钱币,以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铸钱。

并对旧钱、私铸钱进行取缔和制约。

5.半两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实行金钱本位制,即黄金和铜钱并行。

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

6.交子最早的纸币叫“交子”,交子产生以北宋的四川。

私人发行的交子叫私交子,发行交子的富商成为交子户或交子铺。

最初交子能够兑现,所以远近行使。

后来发行商渐渐失去信用,交子不能兑现,引起诉讼,所以政府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为政府发行,史称官交子。

7.质库中国古代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商铺。

即后来典当的前身8.飞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唐宪宗年间),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此凭证即“飞钱”。

9.称提之术。

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包括设置发行准备和限制最高发行额。

到了南宋会子贬值时,政府为维持信用,用金银铜铁钱回收会子,回笼货币以稳定其价格。

中经金融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经金融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经金融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

A. 融资B. 投资C. 风险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

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金的配置,风险管理则是指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2.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市场工具的特点()。

A. 期限短B. 流动性高C. 风险低D. 收益高答案:D解析:货币市场工具通常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和风险低的特点。

由于其期限短,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收益也相对较低,而不是高。

3.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A. 通货膨胀率B. 经济增长率C. 货币政策D. 股市表现答案:D解析: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和货币政策。

股市表现虽然可能间接影响利率,但不是直接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4. 以下哪项不是银行的三大业务()。

A. 存款业务B. 贷款业务C. 支付结算业务D. 证券投资业务答案:D解析:银行的三大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虽然银行可能参与,但不是其核心业务之一。

5. 以下哪项不是金融监管的目的()。

A. 维护金融稳定B. 保护消费者权益C. 促进经济增长D. 增加银行利润答案:D解析: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包括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银行利润并不是金融监管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A. 商业银行B. 保险公司C. 证券公司D. 个人投资者答案:ABCD解析: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等。

2. 以下哪些属于金融衍生品()。

A. 股票B. 期货C. 期权D. 债券答案:BC解析: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和期权等,而股票和债券属于基础金融工具。

3. 以下哪些属于货币政策工具()。

A. 存款准备金率B. 利率C. 公开市场操作D. 财政政策答案:ABC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发展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典质:是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

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2、称提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

其内容主要是3年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

3、钱庄:产生于明代,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的信用机构,叫钱庄。

钱庄的业务经营除了从事货币兑换外,还办理存款、放款和汇兑。

4、票号:产生于清代,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也兼营存、放款业务,多为山西人经营,故亦称“山西票号”。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2、环钱是铜钱的原型。

(×)3、布币起源于手工业区,布含有布匹的意思。

(√)4、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铜钱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5、“文”和“贯”是我国古代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1枚铜钱称1文,100文为1贯。

(√)6、我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真宗年的四川,名曰“交子”。

(√)7、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的赊贷是中国最早的政府信用。

(√)8、在钱庄出现之前,唐朝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是金银铺。

(√)9、唐朝在一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有柜坊。

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10、清代的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为山西人首创。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刀币(B)A、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B、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C、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2、环钱(A)A、大概是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B、是由布币演化而来的C、是由刀币演化而来的3、“爰金”(A)A、是楚国的货币B、是赵国的货币C、是齐国的货币4、半两钱(A)A、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B、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C、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A)A、五铢钱B、三铢钱C、八铢钱6、南北朝时典质(A)A、由寺庙经营B、由政府经营C、由民间经营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A)A、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B、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C、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B)A、典质B、质库C、当铺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A、钱庄B、票号C、当铺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B)A、钱庄B、票号C、当铺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明朝币制改革,推行大明宝钞的措施有(A B D E)A、停止铸钱,严禁铜钱流通B、禁用金银C、金银与纸币可同时流通,按比例兑换D、实行户口食盐法E、增税和增加新税一律用钞交纳2、唐朝时开设质库的主要是(A B C)A、商人B、官吏C、贵族D、政府E、将军3、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是(A B C)A、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B、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C、多种货币同时并存D、由政府统一铸造E、多种货币并存,一种货币流通为主4、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前的铜铸币主要有(A B C D)A、布币B、刀币C、环钱D、蚁鼻钱E、半两钱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的措施是(A B)A、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B、统一使用中央政府铸造的五铢钱,其他不许使用C、中央政府和各郡国政府都可以铸造五铢钱,禁止民间铸造D、流通以五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E、流通以三铢钱为主,其他制钱也可以小范围流通6、信用产生的条件是(A B)A、有了私有财产B、社会出现两极分化C、货币产生D、国家产生E、公共产品出现7、宋代的国家信用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制定的(A B)A、市易法B、青苗法C、称提之术D、一条鞭法E、制钱制度8、汇兑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A、商业发展之需B、铜钱携带不便C、钱币缺乏D、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E、汇兑可以谋利9、典当业俗称当铺,下列可称为当铺的有(A B C)A、南北朝的典质B、唐朝的质库C、宋朝的解质D、明代的钱庄E、清代的票号10、纸币产生的原因是(A B C D)A、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B、商业发达要求有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笨重不便,阻碍地区间的商品交易C、造纸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D、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E、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需要五、简答(每题7分,共28分)1、我国古代货币形成的条件。

金融基础的知识模拟试地的题目库(含答案详解)

金融基础的知识模拟试地的题目库(含答案详解)

金融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D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B、流动偏好理论C、可贷资金理论D、实际利率理论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

(D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B)。

A、适应性弱B、可测性弱C、相关性弱D、抗干扰性弱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B)。

A、价格机制B、利率机制C、汇率机制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6、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应是(B)。

A、当机立断B、相机行事C、单一规则D适度从紧7、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C)。

A、心理学意义的需求B、一厢情愿的占有欲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D一种主观愿望8、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等于(B)。

A、原始存款与存款乘数之积B、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C、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之积D、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之积9、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A)。

A、物价指数B、汇价变化率C、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D、都不对10、从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是否直接发生关系,融资可以划分为(A).A、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B、借贷性融资与投资性融资C、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D、货币性融资和实物性融资11、我国目前已形成了(C)的金融体制A、混业经营,分业监管B、人民银行统一监管C、分业经营,分业监管D、混业经营,交叉监管12、为满足同一设备项目的融资需要,由政府贷款与出口贷款共同组成的贷款,称之为(B)A、银团贷款B、混合贷款C、直接贷款D、间接贷款13、商业银行不动用本身资金,为顾客提供的各类服务的业务是(C)A、负债业务B、证券业务C、中间业务D、同业拆借业务14、储蓄机构的设置要求熟悉储蓄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少于(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简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第52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在()召开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香港
2、中国在()加入亚洲开发银行
A、85年
B、86年
C、87年
D、84年
3、战时金融管制是于()开始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
4、“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此句出自()
A、《通志》
B、《初学记》
C、《汉书.食货记》
D、《史记.平准书》
5、()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正式建立业务关系
A、84年
B、85年
C、86年
D、87年
6、官银钱号,比较出名的有五天官号和()
A、五天官号
B、四乾官号
C、五宇官号
D、四平官号
7、作为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成立最早的银行是海丰劳动银行和()
A、东古平民银行
B、陆丰劳动银行
C、闽西工农银行
D、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
8、北宋产生纸币的原因除金属货币笨重外还有()
A、金属货币不足
B、军费开支巨大
C、四川纸业的发达
D、宋朝财政窘迫
9、唐朝时商人一般不将现钱存入()
A、商店
B、药店
C、寺庙
D、波斯店
10、下列称谓中不属于官银钱号的是()
A、官银钱局
B、官钱局
C、官银号
D、官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明朝币制改革,推行大明宝钞的措施有( )。

A、停止铸钱,严禁铜钱流通
B、禁用金银
C、金银与纸币可同时流通,按比例兑换
D、实行户口食盐法
2、典当业也称为( )。

A、典质
B、质库
C、解质
D、当铺
3、唐朝时开设质库的主要是( )。

A、商人
B、官吏
C、贵族
D、政府
4、官银钱号,比较出名的有( )。

A、五天官号
B、四乾官号
C、五宇官号
D、四平官号
5、汇兑产生的原因是( )。

A、商业发展之需
B、铜钱携带不便
C、钱币缺乏
D、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
6、王安石的信用政策反映在他制定的( )。

A、告贷法
B、青苗法
C、市易法
D、解质法
7、宋朝对纸币的称谓有( )。

A、交子
B、关子
C、会子
D、钱引
8、官银钱号,也称( )。

A、官银钱局
B、官钱局
C、官银号
D、官银行
9、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前的铜铸币主要有( )。

A、布币
B、刀币
C、环钱
D、半两钱
10、“南三行”指的是( )。

A、金城银行
B、上海银行
C、浙江兴业银行
D、浙江实业银行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货币就兴起了。

()
2、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铜贝。

()
3、布币的演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

()
4、借贷行为发生在奴隶社会,有了私有财产就有了借贷行为。

5、在周朝政府借贷由执库负责办理。

()
6、学者把晋至隋说成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实物货币的复活期。

()
7、铜钱的两个单位在三国到隋朝时期开始采用,这就是文、贯。

( ) 8、纸币产生于唐代的四川,名曰交子。

( ) 9、现有资料记载的借贷情况是从周朝开始的。

( ) 10、信用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已存在。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清末外国银行利用哪些手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
2、试述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表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答:①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抢滩设点”;②垄断国际汇兑、操纵外汇牌价;③吸收存款办理放款,控制中国金融市场;④发行钞票,侵犯中国的主权。

2、答:①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颁布了“人行法”,设大区分行;②加强金融立法;③深化外汇体制的改革;④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⑤发展一系列新型的商业银行;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