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凯恩斯主义模型13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模型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会引起均衡利率和均衡产出同方向变化,即扩
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和总产出都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使 利率和总产出都下降。货币政策会引起均衡利率反向变化 和均衡产出同方向变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产出增加, 而利率却下降,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总产出减少,而利率上 升。
可以从式(5-4)中得出IS曲线:
图5-1 IS曲线
(二)IM曲线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满足日常交易所
需的交易动机;满足临时意外支出的预防动机,以及从事金融投资活动的
投机动机。Keynes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
水平,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Keynes的货币需求函
数如下:
L=L1(Y)+L2(i)
LM曲线就是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相组合的图
形。用模型表示就是:
由此可知,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LM曲线斜率 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图5-3 LM曲线
由此可以看出:Y与M、i同向变动,i与M反向变动。LM曲线斜率 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k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 反应程度h。
通过相机决择政策手段的协调运用,就能够有效刺激 总需求,或更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以便在刺激总需求时, 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在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又不 引起严重的失业,或使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得到有效控制。
二、AD-AS模型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记为AD)是指整个经济社会 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净需求构成,通常用一定的收入 水平来表示。
新凯恩斯学派
(3)投入产出表理论
• 该理论从厂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实际价格 粘性。 •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协作的发展,经济中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厂商之间的投入产出关 系也变得错综复杂。单个厂商往往仅知道直接 提供生产要素的厂商的价格决策,而难以获悉 那些间接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厂商的价格策略。 • 由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复杂性,单个厂商要想预 测需求变化对各类成本的影响,面临技术困难, 其理性的选择就依据直接供给要素的厂商信息 来调整价格。
• 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认为,新凯恩斯主 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三个方面是一致的: 第一,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着过剩的劳动 供给。第二 • 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的重大差别 是: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 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 用最大化的假定,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所 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给凯恩斯主义 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
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价格粘性理论
• 价格粘性是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 速变化。 • 价格粘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转化为市场是 否出清的问题。原凯恩斯主义仅指出经济中存 在价格刚性或粘性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但是没 有分析原因,因此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批评 为没有微观基础。此批评击中要害,成为导致 原凯恩斯主义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新凯恩斯主义对价格粘性提出了许多理论说明, 建立起复杂的数学模型,以形式上比较严谨的 说法,给价格粘性提供了微观基础。并区分了 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
(三)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 • 新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原凯恩斯主义 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 时的软弱无力。 • 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是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 观基础。原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和工资具有刚性, 但是没有说明刚性的原因。新古典综合派在“综 合”时也忽视了微观经济基础。其“综合”是机 械的综合,缺乏有机联系。尽管莫迪利安妮、乔 根森和托宾等人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消费函 数、投资需求和货币需求,但是,他们的分析都 只是局部均衡分析,未能真正解决宏观经济学的 微观基础问题。
第三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is-lm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流动偏好理论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IS▬ 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IS曲线的前提条件与含义 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 凯恩斯关于货币市场均衡和均衡利率决定的观点:凯恩斯认为, 利率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决定。货币的总供给是外生的,其大 小与利率无关。只有货币的总需求是内生的。这显然是宏观的 观点。
• 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利率观点的区别:凯恩斯否定了古 典经济学的利率观点,他认为利率由货币总供求决定,而不是 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的。储蓄会受利率影响,但主要受收入的 影响。
•
r
r
r1 2
r3
IS
O
Y1
Y2
Y3 Y
二、IS曲线的推导
第一种思路是通过总支出理论中的凯恩斯交叉图 开始推导出利率和均衡产出水平间的负相关关 系。
凯恩斯交叉图说明了家庭、企业和政府支出计划
如何决定国民收入(Y)的。
由于利率是为投资项目融资借贷的成本,所以利 率上升将减少计划投资,即投资是利率的递减
(b)IS曲线
③并且使IS曲线向右 移动ΔG/(1-MPC)
收入 产出 Y
第二节 流动偏好理论
• 本节涉及两种利率决定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宏微 观区别:
(一)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
• 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古典的利率由资金借贷市场上的 供求均衡决定,而且资金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都是 内生的,也显然是微观的观点。此外,利率也会对资金的供给 (储蓄)和需求(投资)进行调节。
第三章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4、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B)(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B)(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C)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B)(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D)(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C)(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C)(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B)(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1) 这句话不正确(2)总需求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还反映了货币市场,表示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时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第三章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4、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B)(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B)(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C)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B)(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D)(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C)(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第- 3 - 页共12 页(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C)(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B)(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1) 这句话不正确(2)总需求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还反映了货币市场,表示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时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均衡国民收入
厂商
投资 注入
金融机构
金融的因素: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 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1.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及消费曲线 (1)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c = c(y) 消费c随着收入y的增加而增 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 加的多。
当企业产出<总需求时,企业库存减少,则增加生产; 当企业产出=总需求时,企业生产稳定下来, 此时的产出叫 做均衡产出。
2.两部门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均衡产出公式)事前恒等
(1)设y=实际产出(或实际收入) ,E=计划总支出,
当y=E 实际产出=计划总支出时,实际产出就是均衡产出, 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y=E 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事前恒等
(2)由于E=c+i,c-计划(意愿)消费,居民想要进行的消费 i-意愿投资,是企业想要进行的投资,不包括非意愿存货投资;
由y=E ,得出 y=c+i ,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事前恒等
在均衡产出上,实际产出=计划总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0。
(3)又有y=c+s, 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
得出i=s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事前恒等
(2)消费曲线
c
c=y
A
B
C
c=c(y)
450
y
一般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2. 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1)定义:指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即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C=△c/△y = dc/dy
(2)特点:
①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上任 一点的斜率;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经济大危机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1.引言1.1 概述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该模型基于对经济周期和失业现象的深入研究,试图解释和预测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解决方式。
与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模型相比,新凯恩斯主义更加关注市场不完全竞争、资本市场摩擦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在概述部分中,我们将对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并概述其与传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模型的区别。
随着凯恩斯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兴起,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经济学对经济波动和市场失灵的解释能力。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理论空白,并提供更准确和完整的经济分析框架。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探讨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
我们将详细介绍新凯恩斯主义对市场失灵的解释,以及其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重视。
通过对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的产生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评估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对经济波动和政策制定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等特殊情况下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探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理论基础、特点以及在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通过对该模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波动和市场失灵,并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说明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编写样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核心概念和主要假设。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包括其对市场失灵和不完全信息的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 投资的边际效率与投资函数;2. IS曲线;3. 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4. LM曲线;5. 两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一、单项选择1.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a. 将变得很小;b. 将变得很大;c.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 不变。
2.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a. 交易需求量增加;b. 投机需求量增加;c. 投机需求量减少;d. 交易需求量减少。
3.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4.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5.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6.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7.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 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8.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9. 如果资本边际效率等其它因素不变,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0.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I>S,L<M;b. I>S,L>M;c. I<S,L<M;d. I<S,L>M。
第三章-凯恩斯模型PPT课件
❖ 存量与流量
投资支出为总需求中相对不稳定的部分,对投资需求的研 究主要在于把握投资函数:
投资支出 = F(预期收益、利率、政策、社会环境、……) 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主要取决于现期投资可带来的未
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值之和与现期投资支出的比较,如前者大 于后者,一项投资才是值得的。投资的未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 值之和可表示为:
均衡国民收入对各个自发总需求求取一阶导数,即 可得到相应的乘数:
kc
YE C
1 1 b(1- t)
kI
YE I
1 1 b(1- t)
kG
YE G
1 1 b(1- t)
k Tr
YE Tr
b 1- b(1- t)
kt
YE t
bA
1- b(1- t)2
bY 1- b(1- t)
同理,若为定量税,如前所述,则均衡国民收入为:
A1
A
A
45。
0
E0
Y
Y0
Y1
Y
➢ 乘数效应的作用前提 有充足闲置资源,无经济“瓶颈”;
➢ 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利在易于经济的宏观调控,弊在经济更易波动。
➢ 凯恩斯模型对“蜜蜂的寓言”、“节俭的悖论”的诠释
❖ “节俭的悖论”的图解Ⅰ
AD
AD A0 b(1-t)Y
AD A1 b(1 t)Y
C
C C b1Y
C C bY
C C b2Y C
0
Y
❖ 储蓄在宏观经济学中定义为现期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因此,决定了消费,储蓄也随即确定,故储蓄函数为:
S Y C C (1 b)Y 相应地,也有反映储蓄行为的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 蓄倾向,可分别表示为: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2022/2/15
29
2022/2/15
第29页,此课件共51页哦
29
如果我们以I代表投资,以 r代表利率,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I = i(r) (满足条件di / dr < 0) 其图象一般如下:
r
r1
r2
I = i(r)
2022/2/15 2022/2/15
第30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一、消费、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1.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 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 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 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 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 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2022/2/15
27
第27页,此课件共51页20哦22/2/15
27
三、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是反映投资与利率关系的函数:
I=I(r)
投资函数的斜率为负。
2022/2/15
28
2022/2/15
第28页,此课件共51页哦
28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资本 应该是净投资,即投资减去磨损后的余额。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磨 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因此有:
C、S
2022/2/15 第21页,此课件共51页20哦22/2/15
E
a
450 F
-a
ΔS
ΔY
C = a + bY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的均衡
主要内容
• 消费、储蓄与投资; • 国民收入的决定; • 乘数原理。
4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 3、储蓄函数; 4、投资函数
5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 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与出口(X)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 GDP、NDP、NI、PI就都相等。
7
二、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 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 存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 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 可以写为:
AD C I _ G
(C cTR I0 G ) c(1 t)Y 32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G
消费函数:C (C cTR) c(1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G G
均衡国民收入:
_
Y C cTR I0 G
C=f(Y)
8
两个重要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1单位收入 中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MPC C 平均消费倾Y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用公式表 示为:
APC C Y
9
消费函数的特点:第一,无论收入为多少,消费 总是为正数,即存在一部分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 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么快。
凯恩斯主义学说——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 三、尼古拉斯·卡尔多 :《充分就业的国内与国际衡量》
(1949)、《支出税》(1955)、《可选择的分配理论》 (1956)、《价值与分配论文集》(1960)、《经济稳 定与增长论文集》(1960)、《货币主义的灾难》 (1982)、《撒切尔夫人的经济后果》(1983)。
第三节、新剑桥学派的理论特征
三、反对折衷主义,主张经济理论的统 一性
• 新剑桥学派认为:马歇尔和凯恩斯的观点无法协调综合。
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分析和市场 均衡分析去弥补凯恩斯经济学没有微观理论的空白,实质 上是偷偷地回到凯恩斯以前的市场均衡论的传统上去了。 这不仅破坏了凯恩斯理论体系本身的统一性,而且也庸俗 化了凯恩斯理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内,凯恩斯的信徒们对凯恩斯理
论做了许多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缺陷,即缺乏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和长 期动态的分析,于是都力图从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出发来弥 补其理论缺陷。他们一般是从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国民 收入=消费+投资)出发,基本上沿着消费理论和投资理 论进行的。形成两个流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 前者在英国伦敦的剑桥(凯恩斯主义的发源地),以凯恩 斯的学生和门徒琼·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卡尔多等人为 代表;后者在美国的麻省剑桥,以萨谬尔森、索洛和托宾 等人为代表。由于两个派系对凯恩斯理论的理解存在着深 刻的意见分歧,爆发了一场持续十年的长期论战,被称为 “两个剑桥之争”。
经济生活中的预期、不确定性、历史演变和制度分析因素 等对于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后果的确定性作用,主张应该 从历史的角度、加紧时间因素来考察现实经济问题。
• 琼·罗宾逊认为,“《通论》的主要论点是打破均衡的束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宏观经济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工具,通过对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等。
以下是对这些模型的详细总结:1.凯恩斯主义模型: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总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即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该模型着重分析储蓄、投资、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2.新古典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价格。
该模型着重分析劳动力供给、资本投资、产出和价格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和扩大市场开放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
3.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改进和扩展。
该模型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摩擦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有效配置。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该模型着重分析工资和价格粘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短期经济波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整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注重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模型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将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考虑进去。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简单收入决定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三章简单收入决定论(简单凯恩斯模型)(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核心!短期波动理论的三代模型:1.第一代:简单凯恩斯模型(1930')s——在商品市场,总需求决定收入和就业。
2. 第二代:IS-LM模型(1940—1970's,属于凯恩斯主义——(商品市场+货币市场),总需求决定收入和就业理论。
3. 第三代:AS-AD 模型(1980'—,s--- (AD理论+ AS理论)=总收入决定论+总价格决定论一、基本假定1 .假定经济是萧条经济: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即AS (潜在)>AD,也即是非充分就业2. 假定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P, W),总供给线和劳动力供给线Ls线是水平的。
Y f —潜在GDP水平L f—充分就业水平(失业与通胀是相互独立的,分界点在Y f、L f)3. 假定暂不考虑金融市场,只考虑商品市场一一“简单模型”。
即货币的供给量Ms和利率r水平是一定的。
4. 假定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
所以GDP^NNP环JI,即国民收入=GDP。
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四部门经济的均衡:AS=ADC+S+T二C+I+G+NX(AS总供给,总收入即GDP):丫二C+I+G+NX若AS>AD,即Y> C+I+G+NX,则要使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就要刺激AD。
1消费函数:C = f (Y d )(收入、利率、税率、年龄、性别…)Y d = 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Y —T (忽略折旧)c: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 C/ △ Y d= d C/d Y dc为常数,0<c<1,通常1/2<c<1所以消费C取决于:①Y d②c (边际消费倾向)③C0 (初期自发消费)2.储蓄函数C+S=Y dS= Y d —C= Y d —( C0 + c?Y d)即S= —C0+(1 —c)?Y d—C o是负储蓄,1 —c是边际储蓄倾向(MPS), 0<(1-c)<1,通常1v(1-c)<1/2两者关系:MPC+MPS = 1C线+ S线=45o线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APC= C/Y d, APS=S/Y d3.投资函数投资I = f (MEC , r)MEC :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P/A K,收益/资本,收益=利润+资本损益)即预期利润率(P e)即I =f (P e, r) = I。
[经济学]第3章 总供给与国民产出决定
讨论或作业
1.从古典模型和凯恩斯模型中,说 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要通 过需求管理政策稳定经济,而古典 学派经济学家则强调增加潜在产出?
2019/1/30 36
2 .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古典模型 与凯恩斯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 者研究经济的健康状况,而后者则 强调经济的病态或异常情况,特别 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异常状况。 前者的经济失衡是短期的和能够自 愈的,而后者需要医生的帮助。如 何理解?
2019/1/30 15
但是,AD变动以后,价格和工资是 完全灵活的,随着价格和工资在供 给过剩的压力下迅速下降,致使价 格水平从 P0 降至 P1 ,使总供求又在 潜在产出水平达到新的均衡点C。 古典学派最重要的结论:经济总是 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运行。
2019/1/30 16
⒉凯恩斯经济模型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内,价格 和工资不是完全灵活的,而是具有 “粘性”的,或者是“无弹性”的。 产生粘性价格和工资的原因有多种:
2019/1/30 25
将短期AS曲线和长期AS曲线合在一 起,就形成了直角形的AS曲线。 解释短期和长期AS曲线这一“令人 迷惑的现象”。关键是现代市场经 济中价格和工资的决定方式。
2019/1/30 26
短期内要素价格、工资粘性的存 在,厂商能够在总需求上升时增 加产量是有利可图的。 在长期成本上升幅度赶上价格上 涨幅度以后,厂商就不再能从总 需求的上升中增加盈利。
2019/1/30 17
首先,最典型的是工资。当经济状 况发生变化时,工资调整很迟缓。 参加工会的工人工资是根据长期劳 资合同支付,合同一般要持续 3 年 甚至更长。对于工人来说,一年之 内工资上升多于一次以及厂商面临 破产使工人工资被削减,这两类情 况均极少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变动
通过消费影响支出。减税会引起消费支出增加,
使IS曲线向右移动,进而引起均衡点的移动。利 率既定时,税收变动会使收入水平变动
ΔT×MPC/(1-MPC)。但在货币供给不变时, 减税也会产生收入增加、利率提高的效果。由于 “挤出效应”,在IS-LM模型中,收入的改变 量也会小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的收入改变量。
意的),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下降而收入
会增加,于是,LM曲线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总
需求曲线的右移。同样道理,如果在物价水平既
定不变时,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则会推动 IS曲线右移,造成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同时上 升,这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
总结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价水平
变动引起的IS-LM模型中收入的变动可以表示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投资支出取决于其预期利润率和利率。
预期利润率称为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
际效率是递减的。 就业决定于不稳定的投资支出。因为乘数的 作用,使任何对投资支出的干扰都会对总产 出产生扩大影响。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和货币供应。存在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批判了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核心内 容:就业和产出理论、萨伊定律、货币数量 论。 工资刚性产生非自愿失业。见P29图
费和投资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了。由此可见,一
种经济政策的效果也取决于其它不同经济政策的
背景配合,不能孤立地只考虑该政策本身。
3、 IS-LM模型中的冲击
凡是能够使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外生因素,
我们都称之为“冲击”。政策也会产生冲击, 但也能够抵消其它外生冲击。外生冲击可以 引起经济波动,而适当运用经济政策也可以 抵消冲击稳定经济。
其二,20世纪20年代住房投资过热导致30年
代住房投资需求减少。另外,30年代移民减 少也减少了对住房的投资需求。其三,大萧 条本身也会减少支出。(银行破产导致资金 运用障碍,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其四,
30年代在平衡预算思想指导下,当时追求财
政平衡的财政政策也减少了政府开支。
货币假说:对LM曲线的冲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的。例如,实行增税的财政政策时,它对经 济的实际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情况。一般 说来,货币政策可以有三种情况:货币供给 不变、利率不变、维持收入水平不变。
在货币供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税会使IS曲线
向左移动,从而使收入减少(因而产出也会减少)
和利率下降(因为货币需求减少了)。
衡收入水平下降。这样,当物价水平频繁变动时,
就会在IS-LM模型中产生一组均衡点,其轨迹
是沿着IS曲线运动的,所以,总需求曲线的形状
就与IS曲线相同,但二者含义不同。
当然,对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我们也可以在IS
-LM模型中以另一种方式加以解释。我们可以假
定物价水平不变(这是符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
果在这条总需求曲线确定后,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会
向右上方移动,而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
动。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从IS-LM曲线推导出总需
求曲线。这一推导过程同样表明,在任何一个既 定的货币供给条件下,较高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实 际货币余额的供给,而较低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 会使LM曲线向上移动,造成均衡利率上升和均
在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增税会使IS曲线
向左移动,货币当局就必须通过减少货币供给使 LM曲线向上移动适当的幅度,才能保持利率水 平不变。但是,这样会使收入的减少比保持货币
供给不变的情况减少更多。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 较低的利率会刺激投资的增加,从而部分抵消了
增税所产生的对经济的紧缩效应。可见,增税时
第三章 凯恩斯主义模型
一、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IS-LM模型 三、非充分就业均衡
一、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通论》的理论创新和中心命题是有
效需求原理。 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封闭的有资源闲置的经 济中,产出水平取决于总的计划支出,即消 费和投资。 消费支出是内生且消极的,取决于收入而不 是利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5. 对经济大萧条的解释:
(1)支出假说:对IS曲线的冲击
有人依据收入减少与利率下降的一致判断,大萧条 是IS曲线的左移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商品和劳务支 出的外生减少。其内容包括:其一,1929年美国股 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富并增加了人们对未来前景
不确定的预期,从而使人们减少了消费,增加了储
蓄。于是,消费函数的下移导致了IS曲线左移。
使IS曲线等量向右水平移动,国民收入水平 增加ΔG/(1-MPC)。在实际上,在货币供给 不变时,政府购买的增加既会增加收入,也 会提高利率。
政府购买的变动
由于利率上升造成的“挤出效应”,在IS-
LM模型中,政府购买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量 小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的收入增加量。 政府购买减少时,引起的变动效应相反。
一个方程:P=P*。于是,r和Y就需要调整。
古典方法是假定产出总是处于自然率水平,相当
于给出一个方程:Y=Y*。于是,r和P就需要调 整。
究竟哪种方法更好?完全取决于时期的长短。古
典方法适合于长期,凯恩斯主义方法适合于短期。
于是,对于经济波动的分析就趋向于凯恩斯主义
方法,对于经济增长的分析就趋向于古典方法。
4. 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前面讨论的是物价水平不变时的IS-LM模型,
但总需求要涉及物价水平的变动,所以,现 在我们讨论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下的IS-LM曲
线。
(1)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以前,我们曾经以货币交易方程式推论出,在货币供给 既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要维持货币交 易方程式成立,较高的物价水平就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水 平,较低的物价水平则意味着较高的收入水平。这也就 是说明了总需求曲线,即表明物价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来表示。如
货币假说:物价下降的影响
在1929年-1933年期间,美国的物价水平下降了
25%。有人把大萧条的严重性归罪于这种通货紧缩,
认为通货紧缩将一次普通的经济衰退变成了空前的
高失业和收入下降的大萧条。也就是说,是货币供
给的减少引起了物价水平的下降,导致了大萧条。
这种观点究竟正确与否?我们来分析一下通货紧缩
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相同的。如果人们普 遍预期未来的物价水平会下降,就会变成负数。 在任何一种既定的名义利率下,实际利率都会提 高。实际利率的上升抑制了计划投资支出,IS曲 线将左移,收入和名义利率都下降,但实际利率 上升。这一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企业不原 意在预期的通货紧缩时进行新的投资。投资减少 会使其后的收入也减少,而收入减少又会减少货 币需求,使名义利率降低。在名义利率下降幅度 小于预期通货膨胀情况下,实际利率会升高。
的具体作用机制。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
在IS-LM模型中,在既定货币供给条件下,物
价水平低则实际货币余额高,而实际货币余额的
增加会引起LM曲线的右移,导致更高的收入。
阿瑟· 庇古提出,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
部分,当物价水平降低、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时, 消费者会感到更加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引 起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这就是“庇古效应”。
2、货币政策对LM曲线以及 短期均衡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任何一种既定收入水
平下的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从而使LM曲线移 动,进而改变短期均衡点。
货币政策对LM曲线以及 短期均衡的影响
在短期内物价水平可以看作固定不变的,
因而,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实际货币余额 增加。在收入既定条件下,人们的实际
其二,可预期的物价变动对 收入的影响。
如果i是名义利率,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事
前的实际利率就是i-。 将IS和LM方程重写为: IS方程:Y=C(Y-T)+I(i-)+G LM方程:M / P = L(i,Y) 由此可以看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 将会使IS曲线出现移动。
在没有预期的通货膨胀条件下,在IS-LM模型
主要探讨三个问题:①国民收入波动的潜在原因。
IS-LM模型
IS曲线:Y=C(Y)+I(Y,r)+G
LM曲线:M/P=L(Y,r)
1、IS-LM曲线对 经济波动的解释
财政政策的变动会影响计划支出,从而使IS
曲线移动,进而改变短期均衡点。
政府购买的变动
政府购买增加,在利率水平既定不变时,会
1929-1933年,美国货币供给减少25%。弗里德
曼等认为,货币供给紧缩使LM曲线左移引起了经
济衰退。但遇到两问题:其一,只有实际货币余额
减少时,货币政策才引起LM曲线左移。但该时期 实际货币余额却因为物价水平的下降更大而略有上
升。货币供给减少只能解释该时期以后的失业增加。 其二,如果LM曲线的紧缩性左移引发了大萧条, 利率就应该更高,但是,该时期名义利率一直在下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
出于上述原因,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下
降有助于稳定经济,使经济稳定在自然率的 水平上。依据这种机制,显然无法将大萧条 的原因归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非稳定效应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其一,认为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会在 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重新分配财富。未预 期到的通货紧缩将使债务人负担加重,而 使债权人更加富有。一般而言,债务人的 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所以, 通货紧缩造成的这种财富再分配会影响对 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导致社会总支出减少, 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流动性偏好,费雪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