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

三圈环流与气候知识点1、热力环流与地球气候的关系大气环流主要表现为,全球尺度的东西风带、三圈环流(哈得莱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高空急流以及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等。

大气环流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物理量交换以及能量交换的重要机制,也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非均匀分布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

大气环流构成了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天气形势的主导因子,也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景。

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实现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是全球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亚欧非大陆为例,我们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气候。

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以东亚地区作为代表,东亚地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的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是最显著和典型的。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陆地强烈降温,形成冷高压,东亚盛行西北风。

西北风来自寒冷干燥的亚欧大陆的内部,其影响下的地区寒冷干燥。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太平洋上副高增强,东亚受到东南季风影响,此时的气候特征是增样的。

东南季风来自温暖湿润的洋面,夏季陆地强烈升温,此时东亚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

受季风影响的范围,最北达到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最南可达南亚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在这么广阔的区域内,因为纬度跨度大,南北热量条件差异大,因此自北向南依次出现了①温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

(见幻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雨热同期。

二、三圈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性质我们以赤道低压为例,其包含的两层信息,一是赤道地区,二是低压,气流强烈上升,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其控制下的地区,常年高温多雨。

与此相对的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热量还是很充足,但是因为高压控制降水少,顾其控制下的气候是高温少雨。

读幻灯我们如何理解信风控制下的气候同样也是干热、少雨的,和垂直运动不同,信风大气虽然作水平运动,但大气是从高纬流向低纬,在其运动过程中,气温是不断升高的,故不易冷凝形成降水。

2.3-3全球性大气环流13解读

2.3-3全球性大气环流13解读

例1: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例2.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
副极地低压带与副热带 高压带之间
副极地低压带与极地高 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原因: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幅度:5°-10°
66°34´N 30°N以北 30°N以南 30°N 23°26´N 全部移到 赤道以北 全部移到 0° 赤道以南 23°26´S
成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特征
冷高压
冷低压 热高压 热低压
气流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影响气候
冷干
温湿 干热 湿热
赤道低压带 (1个)
风带
东北信风带 (2个)
分布
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 压带之间
风向 北半球
东北风 西南风
南半球
东南风 西北风
影响气候
热干 温湿
中纬西风带 (2个)
极地东风带 (2个)
西

高气压带近地 面气温总是比 低气压带低?
副 极 地 低 压 带 极 地 东 风 极 地 高 压 带
风带:6 2个信风 2个西风 2个东风
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风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风

高低单纬圈间环流的形成 考虑一个因素:仅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即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不公转③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 热
0°N
30°N
60°N
极地高压 冷
90°N
探究: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
北极
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 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 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 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 气一赤道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赤道力的影响, 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了解各地地理环境中常 见的天气和气候规律
形成降水的条件------
空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而且气流要上升
高压(带)的气流下沉
降水 ? 少
低压(带)的气流上升
降水? 多
气压带的成因、特点:
分布 气压带
成因
属性
0度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气流上升
30度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 动力原因

气流下沉
60度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 动力原因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
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C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 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
(双选)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AC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A.东北风 B.西北风
由赤道向 高纬递减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高低纬间 冷热不均

高低纬间 热力环流
活动:按照高低纬的冷热格局,依据热力环流原理, 试着画出高低纬间的环流模式。

地理默写(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地理默写(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地理默写(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完成上图,画出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等箭头,并在各箭头标示名称。

(2)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分为三步:
即太阳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暧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在图中画出空气环流方向,并标出四地的气压状况,最后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两条等压线(面)。

(3)分别画出下列图中的近地面冷热、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压、大气环流方向。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在下列两组图中各点用虚线箭头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用实线箭头画风向
四、三圈环流:在图中准确位置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在各风带上画出实际的风向。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在图中各位置标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并完成下表。

月份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气压中心太平洋气压中心大西洋气压中心1月
7月
(1)在图中画出标出亚欧大陆、太平洋上的气压高低。

(2)在东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三地画出此时的风向。

(3)完成下表。

1月风向及空气性质(温度、湿度)7月风向及空气性质(温度、湿度)东亚
南亚
澳大利亚西北部。

高考地理知识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doc

高考地理知识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doc

高考地理知识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识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地理知识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 低纬环流;30-60 中纬环流;60-90 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 压6 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 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 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 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我精心为您高考地理40组易混概念高考地理高频考点11个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高考文综各科知识点口诀汇总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高考励志名言。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1. 介绍大气环境是指地球上大气层的特定气候条件和活动。

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地形、地球自转等。

大气环境的研究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大气环境中的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 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是指大气环境中的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的环流系统。

2.1 赤道低压带赤道地区因太阳辐射量大,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这是大气环流的起点。

该区域的空气上升后,向高纬度方向流动,形成高空西风带。

2.2 副热带高压带高空西风带经过一定的纬度后,遇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西风带中的空气向下压缩,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该区域的空气下沉后,导致地表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天气晴朗。

2.3 极地低压带高气压的空气汇聚到极地地区,因空气冷却而下沉,形成极地低压带。

该区域的空气下沉后,导致地表气压升高,但由于地表温度低,天气寒冷。

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演变会受到地球赤道和极地附近地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3.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指大气环境中的海洋季风和陆地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3.1 海洋季风海洋季风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温度差异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统。

当夏季,陆地受到阳光辐射加热,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向陆地吹,形成夏季风。

当冬季,陆地的辐射冷却,形成高压,空气从陆地向海洋吹,形成冬季风。

海洋季风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南部和非洲的西南部。

3.2 陆地季风陆地季风是指垂直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季节性风系统。

当夏季,陆地受到阳光辐射加热,形成低压,空气由海洋向陆地吹,形成夏季风。

当冬季,陆地的辐射冷却,形成高压,空气由陆地向海洋吹,形成冬季风。

陆地季风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部、北美洲、非洲的东部和澳大利亚的北部。

4. 影响因素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决定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一轮复习习题(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一轮复习习题(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二)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8*4=72分)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

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3.热带辐合带()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乙盛行东北风,干燥C.丙盛行东南风,干燥D.丁盛行上升气流,湿润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6.图示季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昼长夜短B.华盛顿昼短夜长C.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图示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题。

9.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A气压中心的名称叫什么?是如何形成的?被其切断的气压带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D处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 C处盛行西北季风,D处盛行东北季风 4)夏季D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其性质如何?成因是什么? 盛行西南季风,性质高温湿润。 因印度低压吸引,澳大利亚高压的东南气流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越过赤道后右偏成为西南季风。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月
七月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西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 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3、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显著
90°N
60°
30°

30°
60°
90°S
上升 气流
A
B
C
D

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偏南

A气流来自低纬
副热带高
C气流性质暖湿较轻,D气流低温干燥较重

60°

湿润多雨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炎热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练习2】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 风向),判断下列问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高三地理一遍过第2讲: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高三地理一遍过第2讲: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
2
3
4
5
6
7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受热过程 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理解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二、大气垂直分层 三、气温和等温线
8
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热力作用



射向宇宙空间

地 面 削弱作用、 水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垂直分层、气温、逆温、等温线 2、热力环流: 气压、等压面、垂直气流、等压线、风、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风向、风力、“三力” 3、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南北移动 4、季风环流: 季节性高低压中心、冬夏季风
22
微专题:气温
1、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2、气温的日变化(昼夜温差)、年变化、垂直变化规律。 3、等温线图图的判读。 4、气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温的日变化(昼夜温差)

间 气温的年较差 变
气 温
化 气温的年际变化

时 空
空 气温的垂直分布
分间
布变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逆温形成、影响

气温的水平分布
(根本热源)(直接热源)
拓展: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 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 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近地面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高。大气主要 以逆辐射的方式和大气辐射的方式散失热量,直至次日日出一直没 有太阳辐射来补充热量,所以直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达到了最低。

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及其影响下的气候

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及其影响下的气候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总结
1.在春秋分时气压带中心为 0、30、60、90(宽约 °) . 、 、 、 (宽约10° 2.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 反 3.同一半球,相邻的气压带气压相___,相邻的风带 同一半球,相邻的气压带气压相___,相邻的风带 ___, 反 风向相___.不同半球的同名风带以赤道为轴对称。 ___.不同半球的同名风带以赤道为轴对称 风向相___.不同半球的同名风带以赤道为轴对称。 湿 4.从干湿性质来看,凡是低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 .从干湿性质来看,凡是低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 干 而高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 __的 在大陆西岸, 的,而高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的;在大陆西岸,一 干 般信风和极地东风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 __的 般信风和极地东风控制下的地区多是__的,而西风控制 下的地区多是__ __的 下的地区多是__的。 湿 5.气压带与风带随______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就 .气压带与风带随______的移动而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 ______的移动而南北移动 北 南 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 __移 冬季__ __移 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移, 冬季__移。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受海陆位置影响: 受海陆位置影响: 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因素影响:高原、 ●地形因素影响:高原、高山气候
1.只位于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 1.只位于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 只位于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0º~35 南北纬 ~35º 夏高温多雨 , 的大陆 东 岸 冬 低温少雨, 北纬35º~60º附 夏高温多雨, 北纬 ~60 附 夏高温多雨, 近大陆 东 岸 冬寒冷干燥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动力)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赤道
三、三圈环流的形成
W N
赤道低压 热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极地高压 冷
0°N
30°N
60°N
90°N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气压带风带的东分北布信 规风 带律:
南北对赤称道,低气相压间带 分布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S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极压地带东风带60°S
极地高气压带
五、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两个因素:热力(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公转)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单圈环流的形成
思考:
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 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
(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一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 热
0°N
30°N
60°N
极地高压 冷
90°N
• 主要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 最典型的季风区——亚洲季风区
分类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亚州季风(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东北风
西北风
东亚与南亚分别吹什么风?
亚洲季风(7月) 亚洲低压

东南风 夏威夷高压
30º 0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3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思维导图思考探究Fra bibliotek对点练习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 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B )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学习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还流的影响。 4.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延伸: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2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练习1.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 完成(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3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形成过程
7个气压带 和6个风带
气压带、风 带移动
对气候的影 响
三圈 环流
大气 环流
季风 环流
产生原因 分布 特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4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思考探究——在应用中理解内涵外延
向、源地、性质、成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9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0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分布
东亚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亚洲高压
北太平 洋高压
亚洲 高压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赤道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8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3、画出七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并说出各风带的性质。
干冷 温湿 干热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9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5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1、观察三圈环流形成过程,说明七个气压带的成因和
其性质(冷暖干湿)。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6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7个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个)
赤道附近 的印度洋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干燥
温暖湿润
成因
海陆热力性 海陆热力性质
海陆热力
气压带、风带季
质差异
差异
性质差异
节移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1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练习1.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点练习
(1)此图为____1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5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4、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分析气压带最
终呈块状分布的成因。
1月分气压中心分布图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6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4、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分析气压带最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4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练习:右图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图中风带⑥是: A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3.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
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C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成因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性质 高温多雨 严寒干燥 高温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个)
动力原因
寒冷湿润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7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2、说出北半球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和东北信风的成因。
高空北上气流 受地转偏向力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__洲__高__压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西__北___风,D处盛行 ___东__北___风。
终呈块状分布的成因。
7月分气压中心分布图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7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4、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分析气压带最终呈
块状分布的成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8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5、据图对比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提示:从风
对点练习
1、通过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演示说出七个气压带的成因和其性 质(冷暖干湿)。 2、说出北半球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和东北信风的成因。 3、画出七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并说出各风带的性质。 4、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分析气压带最终呈 块状分布的成因。 5、据图对比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提示:从风向、 源地、性质、成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2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学前预览——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源泉(阅读并在 教材上标出以下知识要点)
2.1、热力环流、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的关系是什么? 2.2、三圈环流形成的两大成因是什么? 2.3、三圈环流形成的七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是什么? 2.4、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5、受海陆分布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南北半球有何不同?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变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 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 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0页
准高三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
学前预览
思维导图
思考探究
对点练习
延伸: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