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 第八章 沉淀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普通化学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Example 2
实验测得4.6gBa(OH)2可溶于0.250L水中,试求Ba(OH)2 的Ksp⊙。
解:
Ba(OH
)2 溶解度为:s
4.6 171 0.250
0.1076(mol

L1 )
K
sp
[
Ba(OH
)2
]
4s3
4
(0.1076)3
4.98 103
2022/9/29
Solubility product of hard-dissolved electrolyte
2s
s
Ksp⊙[Mg(OH)2] = c2 (Ag+)c (CrO2-) = (2s)2 ·s = 4s3
s3
K
sp
4
3 1.121012 4 6.54105 (mol • L1)
2022/9/29
Solubility product of hard-dissolved electrolyte
8
General Chemistry
Chapter 8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4)
Fe(OH)3(s)
平衡浓度/(mol·L-1)
Fe3+(aq) + 3OH-(aq)
s
3s
Ksp⊙[Fe(OH)3] = c(Fe3+)c3(OH-) = s·(3s)3 = 27s4
11
General Chemistry
Example 3
Chapter 8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已知298K时,ΔfGm⊙(AgCl)=-109.80kJ·mol-1, ΔfGm⊙(Ag+)= 77.12 kJ·mol-1, ΔfGm⊙(Cl-)= -132.26 kJ·mol-1, 求298K时AgCl的溶度积Ksp⊙。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

沉淀溶解平衡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符号:S,单位:g,公式:S=(m溶质/m溶剂)×100g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3.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

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

以AgCl为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AgCl(s)沉淀 Ag(aq)+Cl(aq) +-3.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2)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3)定:达到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

+- 2)表达式:以MmAn(s) mMn(aq)+nAm(aq)为例:mnKsp=[c(Mn+)]·[c(Am-)]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因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四.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②温度:多数难溶性电解质溶解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 讲义

《沉淀溶解平衡》 讲义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一、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将难溶电解质 AgCl 放入水中,尽管 AgCl 难溶于水,但仍有少量的 Ag⁺和 Cl⁻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成为溶解过程;同时,溶液中的 Ag⁺和 Cl⁻又会在固体表面结合成沉淀。

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态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溶解和沉淀这两个过程仍在不断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等速进行v(溶解)= v(沉淀)。

3、各离子浓度不变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改变条件平衡移动当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直到建立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以 AgCl 为例,其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为:AgCl(s) ⇌ Ag⁺(aq) + Cl⁻(aq)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达式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视为常数 1,不写在平衡表达式中。

四、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内因。

不同的难溶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差别很大。

2、外因(1)温度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溶解度增大;少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溶解度减小。

(2)浓度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向平衡体系中加入能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的物质,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会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例如,在 AgCl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NaCl 固体,由于溶液中 Cl⁻浓度增大,会使 AgCl 的溶解度减小。

五、溶度积(Ksp)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符号 Ksp 表示。

基础化学-第八章-沉淀溶解平衡cz2012cor

基础化学-第八章-沉淀溶解平衡cz2012cor

凝乳状沉淀:介于上两种沉淀之间,直径约为0.02 ~
0.1m 如AgCl
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 溶解度(主要因素)
沉淀 PbSO4 MgNH4PO4 BaSO4 Al2O3· nH2O Fe2O3· nH2O ZnS 溶解度 1.110-4 6.710-5 1.110-5 4.410-9 1.910-10 3.310-12 沉淀类型 晶型 晶型 晶型 无定形 无定形 无定形
2 沉淀溶解反应平衡
BaSO4的溶解度:0.000223 g/100 g 水 溶解>沉淀 溶液未饱和 溶解<沉淀 溶液过饱和 溶解=沉淀 溶液饱和
BaSO4(s)
溶解
BaSO4(aq)
解离
Ba2+(aq) + SO42-(aq)
含有固体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电解质 与由它解离产生的离子之间的平衡,叫沉淀溶解平衡
θ S 3 Ksp /4 1.12 104 (mol L-1 )
[Mg2+] = S = 1.12 10-4 (molL-1) [OH-] = 2S = 2.24 10-4 (molL-1)
S 与 Ksp 的定量关系:
AB型难溶盐: Ksp=[A+][B-] =S2
sp
4 6 . 0 10 40.0 2 c(SO 4 ) 4.8 104 mol/ L 50.0 0.010 10.0 2 c( Ba ) 2.0 103 mol/ L 50.0 2 4 3 7 J c(SO 2 ) c ( Ba ) 4 . 8 10 2 . 0 10 9 . 6 10 4
例:计算25º C下CaF2(s) (1) 在水中,(2) 在0.010 molL-1 Ca(NO3)2溶液中,(3) 在0.010 molL-1的NaF溶液中的溶 解度。比较这三种情况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基础化学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基础化学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19
c(OH ) 0.1 1.77 10 1.33 10 mol L
c(Mg2+)c2(OH-) = 0.1×(1.33×10-3 )2 = 1.78×10-7 Qc > Ksp(Mg(OH)2) 有Mg(OH)2 沉淀生成.

5
3
1
20
2. 控制酸度
例:在1mol· -1Cu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3+ L 杂质,pH值控制在什么范 围才能除去 Fe3+ ? [使c(Fe3+) ≤ 10-5mol· -1] L 解: Fe(OH)3的 Ksp = 2.6×10-39 , Cu(OH)2 的Ksp= 5.6×10-20 Fe (OH)3 Fe3+ + 3OH – Ksp = c(Fe3+ )c3(OH–) = 2.6×10-39
5.6 10 5.6 10 c(OH ) 2 c(Cu ) 1

20
20
2.4 10 (mol L )
pOH = 9.6 , pH = 4.4 控制 pH:2.8 ~ 4.4 .
23
10
1
8.2.2 分步沉淀
在相同浓度的Cl-、Br-、I- 的溶液中 逐滴加入AgNO3 溶液,AgI最先沉淀, 其次是AgBr, 最后是AgCl。
解:生成PbCrO4时,CrO42-的最低浓度为 c(Pb2+)c(CrO42-) > 1.8×10-14 c(CrO42-) > 1.8×10-14/0.05 = 3.6 ×10-13 ( mol· -1) L
25
生成Ag2CrO4 时,CrO42-的最低浓度为 c2 (Ag+)c(CrO42-) > 1.1×10-12 c(CrO42-) > 1.1×10-12/0.052 = 4.4 ×10-10 (mol· -1) L

沉淀的溶解平衡(课件PPT)

沉淀的溶解平衡(课件PPT)
因此无 CaCO3沉淀生成。
• (08江苏卷)⑵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c(Br-)/c(Cl-)= 2.7×10。-3 • [Ksp(AgBr)=5.4×10-13,Ksp(AgCl)=2gCl的溶度积Ksp=1.8×10-10; AgI的溶度积Ksp=8.5×10-17。
改变条件 ( 外因) 升温 加水 加AgCl(s)
平衡移动方向 平衡时
c(Ag+ )

→ 不移动
↑ 不变 不变
平衡时 c(Cl-)
↑ 不变 不变
加NaCl(s) ←


加AgNO3(s) ←


二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 ①加水溶解: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 移动
②温度: (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
思 考
怎样除去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
锅炉水垢中含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 CaCO3,然后用酸除去,从CaSO4到CaCO3的沉淀转化中,存在 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
CaSO4
SO42- + Ca2+ +
CO32-
CaCO3
加入Na2CO3溶液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aCO3 沉淀,同时溶液中Ca2+的减少又使CaSO4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CaSO4逐渐溶解。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沉淀溶解平衡上课ppt课件

沉淀溶解平衡上课ppt课件
第一课时 高二化学组
2021/8/8
最新课件
1
最新课件
2
温故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 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
20℃时, 溶解度S: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10 (Sg/100g水)
难溶 ≠ 不溶
最新课件
3
AgCl在水中溶解平衡
Ag+
AgCl(s)
Cl-
溶解 Ag+(aq) + Cl-(aq)
Qc = Ksp, 沉淀和溶解达到平衡,溶液为饱和溶液。
Qc < Ksp, 溶液未达饱和,沉淀发生溶解。
例:如果将2×10-4mol·L-1的CaCl2溶液与3×10-4mol·L-1
的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问能否产生沉淀?[已知CaCO3 的Ksp=5.0×10-9(mol·L-1)2]
Qc=1×10-4mol·L-1 ×1.5×10-4mol·L-1 =1.5×10-8(mol·L-1)2
1.3105moL l1
pH =9.1
因此, 只要控制pH值在3.2 ~ 9.1之 间即可使Fe3+定量沉淀而使Mg2+不 沉淀。
最新课件
23
2、沉淀的溶解
(1)实质: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2)方法
①酸(碱)溶解法 例:CaCO3易溶于HCl 例:Al(OH)3既溶于HCl,又溶于NaOH
②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
实验3 黄色沉淀→黑色沉淀 2AgI+S2-
最新课件
Ag2S+2I-
26
规律探究
AgCl(s) ⇌ Ag+(aq) +Cl-(aq)

高中化学辅导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辅导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辅导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总结本节所学为中学化学的四大平衡之一,其特征与化学平衡相似,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其异样适用。

1、溶解平衡的树立: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构成溶质的饱和溶液,到达平衡形状,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的特征:溶解平衡异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等特征。

溶解平衡的表达式:MmAn mMn+(aq)+nAm-(aq);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内因:难溶电解质自身的性质。

相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异也很大。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外因: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

3、溶度积规那么: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用符号Ksp表示。

关于AmBn型电解质来说,其溶度积的公式是:4、沉淀的生成:可经过调理溶液的pH或参与某些沉淀剂完成。

沉淀的溶解:(1)生成弱电解质。

如生成弱酸、弱碱、水或微溶气体使沉淀溶解。

(2)发作氧化恢复反响,即应用发作氧化恢复反响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3)生成难电离的配离子,指应用络合反响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5、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溶液中的沉淀反响总是向着离子浓度增加的方向停止,简而言之,即溶解度大的生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更小的。

罕见考法常以选择题的方式考察溶解平衡的特征,溶解平衡的影响要素,溶度积常数与沉淀的转化的关系,这些考题的切入点普通不难,细心计算是第一要务。

误区提示1、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需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如将一块外形不规那么的NaCl固体放入NaCl饱和溶液中,一昼夜后观察发现,固体变为规那么的立方体,而质量却未发作变化。

2、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实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效果。

【典型例题】例、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参与的一种试剂是( )A、NaOHB、Na2CO3C、氨水D、MgO解析: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从而可以使Fe(OH)3沉淀,而不致使Mg2+转化为沉淀而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c(Ca2+)/cӨc(SO42–)/cӨ= 1 10–6 < KspӨ
没有CaSO4沉淀生成。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例:计算298K时,AgCl在0.01 mol·L-1NaCl溶液
对于一任意组成为AmBn形式的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 中有以下的平衡:
溶解
AmBn(s) 沉淀
mAn+(aq) + nBm–(aq)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标准平衡常数有下列一般的形式:
KspӨ (AmBn) = {c(An+)/cӨ}m ·{c(Bm–)/cӨ}n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溶度积是一个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 同样存在下列关系: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公式适用于难溶强电解质,不适用于难溶弱电解质
和易水解的难溶电解质。
类型 难溶电解质 AgCl
Ksp
1.77×10-10
s/(mol·L-1)
1.33×10-5
AB
AgBr
AgI
5.35×10-13 8.52×10-17
7.33×10-7 9.25×10-9
AB2
MgF2
A2B
Ag2CrO4
使沉淀溶 解度增大
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一、溶度积规则
——用于判断沉淀平衡移动方向
溶解
AmBn(s) 沉淀
mAn+(aq) + nBm–(aq)
反应商 (离子积)
Q (AmBn)
=
{c(An+)/cӨ}m ·{c(Bm–)/cӨ}n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当Q<KspӨ,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沉淀会溶解, 直到溶液达饱和, Q = KspӨ 当Q=KspӨ,沉淀溶解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溶液为饱和溶液。 当Q>KspӨ,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 直至Q = KspӨ。
KNO3(s)
(2)盐效应(Salt effect):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
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不含共同离子)而使难溶电 解质的溶解度增大的作用。 • 盐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加入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大 量的异号离子间产生相互作用。正负离子周围存在 的大量异号离子阻碍了它们的结合,使得沉淀溶解 速率大于离子沉淀速率,从而使溶解度增加。
溶解
A+(aq) + B–(aq)
沉淀
KspӨ = (S /cӨ) 2
溶解
AB2(s)
A2+(aq) + 2B–(aq)
沉淀
KspӨ = (S /cӨ) (2S /cӨ) 2=4 (S /cӨ)3
溶解
AB3(s)
A3+(aq) +3B–(aq)
沉淀
KspӨ = (S /cӨ) (3S /cӨ)3= 27(S /cӨ)4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3)副反应(Side reaction)
AgCN(s) Ag2CO3(s)
溶解 沉淀 溶解 沉淀
Ag+ (aq) + CN- (aq) 2Ag+ (aq) + CO32- (aq)
CN- (aq) + H2O (l) = HCN (aq) + OH- (aq) CO32- (aq) + H2O (l) = HCO3- (aq) + OH- (aq)
S =7.31×10-7 mol·L-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KspӨ(Mg(OH)2) = [c(Mg2+)/cӨ] ·[c(OH–)/cӨ]2 = (S /cӨ) (2S /cӨ) 2=4 (S /cӨ)3 =5.61×10-12 S =1.12×10-4 mol·L-1
AB(s)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ΔrGmӨ = – RT lnKspӨ
lnKspӨ = –
ΔrGmӨ RT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二、溶度积(KspӨ)和溶解度(S)的关系
两者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可互算。
KspӨ(AgBr) = [c(Ag+)/cӨ] · [c(Br–)/cӨ] =(S /cӨ) 2=5.35×10-13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二、沉淀的生成
沉淀生成的必要条件:离子积(Q) > 溶度积(KSPӨ)
例:将下列溶液混合是否生成CaSO4沉淀?已知
KSPӨ (CaSO4) = 2.45 10–5。
(1) 20 mL 1mol·L–1 Na2SO4溶液与20ml 1mol·L–1 CaCl2溶液; (2) 20 mL 0.002 mol·L–1 Na2SO4 溶 液 与 2 0 ml 0.002 mol·L–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溶度积常数
溶解
AgCl(s)
沉淀
Ag+ (aq) + Cl- (aq)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
KspӨ = [c(Ag+)/cӨ] · [c(Cl–)/cӨ]
KspӨ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
简称溶度积。该平衡常数大小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CaCl2溶液。
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解: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体积加倍,各物质浓 度减小一半:
(1) c(Ca2+) = 0.5 mol·L–1,c(SO42–) = 0.5 mol·L–1
Q = c(Ca2+)/cӨc(SO42–)/cӨ
= 0.25 > KSPӨ
有CaSO4沉淀生成。
(2) c(Ca2+)=0.001mol·L–1,c(SO42–)=0.001 mol·L–1
第八章
沉淀反应 与沉淀溶解平衡
自然奇观-溶洞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盘阳河源头溶洞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一、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 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与沉淀的可逆过程,
溶解
如AgCl溶液中: AgCl
沉淀

Ag+ Cl-
+
又如BaSO4 溶液中: BaSO4
溶解
Ba 2+ + 沉淀 SO42-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当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时,达到溶解 与沉淀的平衡。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物质的溶解度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在水中绝对不溶解的物质。
难溶电解质: 溶解度 <0.01 g/100 gH2O 微溶电解质:溶解度 0.1 g – 0.01 g/100 gH2O 易溶电解质:溶解度 >0.1 g/100 gH2O
6.5×10-9 1.12×10-12
1.2×10-3 6.54×10-5
三、影响沉淀溶解的因素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K2CrO3(s)
(1)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在难溶电
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 导致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