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合集下载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的定义及其特性:理解立体图形是由多个面围成的三维图形,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是长方形等。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立体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观察并识别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加强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形成更清晰的空间认知。
2.优化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实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3.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4.针对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能让我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帮助他们真正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解决实际问题时立体图形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活场景时,可能难以识别出立体图形,或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举例解释:在计算圆柱的体积时,学生需要理解圆柱体积公式(πr^2h)是由底面积(圆的面积)与高相乘得到的,而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水,学生需要识别出圆柱的形状,并正确应用体积计算公式。

2023最新-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1一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

指名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各图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

)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

幼教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幼教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幼教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能够辨认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立体图形手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图形手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立体图形手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常见的立体图形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认识立体图形。

3. 教师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立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

2. 学习活动。

(1)教师介绍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并让幼儿观察实物模型,了解其特点和区别。

(2)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分类,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根据指导制作不同的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3. 拓展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制作一个立体图形手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4. 总结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描述所制作的立体图形手工,并对立体图形的特点进行总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并通过手工制作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图形手工,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物模型和手工制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认识立体图形》篇1教学内容:(第32页、第三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 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立体图形和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老师:今天有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里,瞧!谁来了(出示蓝猫的图片)学生:是蓝猫老师:对,蓝猫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呀?赶快打开来看看!老师:你最喜欢哪个礼物,为什么喜欢?老师:蓝猫还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一分1、学生六人小组活动,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分得一样样吗?(如果有学生分错,将在后面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改正过来。

)3、揭示概念。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图形都住在立体王国里,所以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师:蓝猫先生说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要比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把桌上的东西放回篮子里。

b、摸一摸1、拿出学具。

师:请你轻轻地拿出这些图形玩一玩。

可以看一看它和别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滚一滚看哪个物体滚得远。

(1)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说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指名学生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2、学生依次汇报: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第一篇: 立体图形教案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学生认一认。

2、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找出和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之间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了解各立体图形的特点。

(1)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先找一找与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说一说正方体的特点。

(2)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先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有6个平平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长方体。

(3)教师分别拿出圆柱和球,让学生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2、教师展示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们再找一找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师生一起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3、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篇: 立体图形教案活动目标1、能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方体的不同。

2、能探索、发现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3、能认真细致的进行制作活动。

教学准备学具:1、操作卡P1、22、正方形毛巾一张、大正方体积木一块。

活动过程一、活动观察:找不同1、出示一张张方形毛巾和一大块正方体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冰大胆谈论这两件东西的外形有什么相似?(毛巾是平面的,积木式立体的.。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

2.能够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

3.能够画出简单的立体图形。

4.能够计算出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二、教学内容:1.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2.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3.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让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好奇心。

Step 2: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1.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立体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

3.讲解立体图形的常见名称和特征,如球体、立方体、长方体等。

Step 3: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1.通过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

2.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能够判断给定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Step 4: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1.介绍如何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2.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立体图形的能力。

Step 5:梳理知识点1.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复习和总结。

2.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订正。

四、教学辅助:1.多媒体工具:投影仪、电脑。

2.图片、教材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正确区分和命名不同的立体图形。

2.听学生的问题和解答,评判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程度。

3.布置相应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计算能力。

六、教学反思:1.通过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2.通过实例的引导和计算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3.注重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订正,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基本的立体图形。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

3.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和形状特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

相关的图形卡片或PPT。

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立体图形学具(可用积木、塑料球等代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如书本、礼盒、水杯、足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二、新课呈现(10分钟)1.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相等。

圆柱:有两个大小相等、互相平行的圆形底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球:所有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形状为圆形。

2.使用图形卡片或PPT进一步展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动手操作(10分钟)1.分发学具,让学生根据教师指示,找出并分类立体图形。

将所有长方体放在一起。

将所有正方体放在一起。

将所有圆柱放在一起。

将所有球放在一起。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小组活动:每个小组从学具中挑选一个立体图形,并轮流描述其特征。

其他小组成员需判断描述是否准确。

2.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立体图形,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名称及其基本特征。

2.强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以及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记录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征。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及性质。

3. 立体图形的绘制和拼接。

4. 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性质。

2. 难点:立体图形的绘制和拼接,以及运用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2.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立体图形模型、图片、PPT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图工具等。

3. 教室环境:座位编排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方便学生交流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立体图形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绘制和拼接方法。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立体图形的绘制和拼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悟。

6.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立体图形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7.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几何和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模型。

准备一些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准备一些与观察和实践活动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1. 观察立体图形: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例如面的个数、边的个数、顶点的个数等。

2. 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观察和实践活动相关的任务,例如拼装立体图形模型、制作立体图形的剪纸等,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3. 应用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识别立体图形,激发学生对几何和数学的兴趣。

通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的设计,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实践活动和应用拓展,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培养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的几何学习和数学发展做出贡献。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案题目:认识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2.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3.能够比较不同的立体图形的异同之处;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2.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常见的立体图形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3.准备一些有关立体图形的练习题。

学生准备:1.笔记本和笔;2.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立体图形,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Step 2 深入学习(1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常见的立体图形,并逐个介绍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如: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有六个面,其中相邻两个面都是矩形等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之处。

Step 3 拓展应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立体图形的练习题,并让学生尝试解答,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学生讨论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适时进行解答和讲解。

Step 4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所学的知识点,互相分享。

Step 5 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要点。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六、板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长方体:六个面,相邻两个面都是矩形- 圆柱体:有两个底面,其余面都是矩形-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展示以及练习题的方式,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清楚地认可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能够辨认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3.能够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教学重点1.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命名和特征;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立体图形是有空间形状的图形,它由面、棱和顶点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术语:•面:立体图形的一个平面部分,可以看作是二维的。

•棱:两个面的交线段,是立体图形的边。

•顶点:三个或更多棱的交点称为顶点。

2. 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命名和特征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三棱锥:有一个底面和三个侧面,四个顶点。

•四棱锥:有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五个顶点。

•正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立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所有面都是正方形,且所有棱的长度相等。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侧面,一个顶点。

•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个顶点。

每种立体图形都有不同的特征,例如棱长、底面形状等。

学生需要辨认并掌握这些特征。

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是指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面积。

计算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形状,例如:–三棱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三个侧面的面积之和。

–正方体的表面积 = 6 × (边长 × 边长)。

–立方体的表面积 = 6 × (边长 × 边长)。

–圆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侧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两个底面与侧面的面积之和。

•体积:是指立体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计算方法也取决于不同的形状,例如:–三棱锥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

–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立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圆筒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照片,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思考。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二十二中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篇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喜洋洋,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

(课件展示各种物体)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1、分一分(1)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议一议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3、认一认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分别拿出各种物体,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5、比一比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

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2)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个先着地。

(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6、游戏(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三、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立体图形。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个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篇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如球体的圆形表面,圆柱体的两个圆形底面和侧面,正方体的六个正方形面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立体图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3. 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准确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立体图形模型或图片,用于观察和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展示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5.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总结归纳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或实际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认识立体图形》2. 内容: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精品3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精品3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通过“看、摸、滚、推、搭”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组一袋各形状的的实物、立体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一游好吗?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的物体,(出示课件:立体图形的漂亮盒子)快看,和平鸽还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漂亮的盒子里都有什么吗?(想)我们赶快打开看看吧,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2、汇报交流:哪个勇敢的同学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同学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结合小朋友说的学具出示课件:粉笔盒、饮料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等实物)【过程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参观活动引入,抓住了“童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情趣。

接着由说“礼物”,使学生自然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

这么多物体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指导小组合作)2、说一说。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3、揭示概念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在电脑分出的各类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过程评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四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辨别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模型。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知识点讲解:(1) 介绍正方体: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六个角都是直角。

(2) 介绍长方体:六个面都是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介绍圆柱体:两个底面都是圆形,侧面是矩形。

(4) 介绍球体:表面是一个完美的圆形,从任何方向看上去都是一个圆。

3. 例题讲解:(1) 辨别和描述给出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2) 用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用语言描述其特征。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四种立体图形的定义及其特征。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纸板制作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2. 请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份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它们是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2. 在拼、搭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得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的面才能进行拼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图形朋友。

还记得它们吗?快来看!这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这些图形朋友一起玩个闯关游戏。

二、闯关激趣,动手探究(一)第一关首先进入第一关——合二为一。

用两个相同的图形拼一拼,可以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你们准备选哪组图形呢?可以选择两个正方体,也可以选择两个长方体,也可以选择两个圆柱,还可以选择两个球。

选好就可以开始拼了!(时间条)学生作品一:学生作品二:学生作品三:有选球的吗?为什么没有人选球呢?生:球没有平平的面,没法拼。

我就改拼圆柱了。

师:看来你在选图形的时候是经过了思考的,这点特别好。

刚才同学们拼出了这么多我们学过的图形。

大家有什么收获啊?生1:拼的图形要有平平的面。

生2:这两个长方体能拼出3个不同的图形。

生3:可以前后拼、左右拼、上下拼。

你们太会学习了,能够边拼边思考。

恭喜大家,成功闯过了第一关!(二)第二关下面进入第二关——火眼金睛师:哪些形状是用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在()里画“√”。

订正答案:同学们都认为第一个是对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了方便数,我们把它转过来,1、2、3、4,果然是4个。

大家都认为这两个(第二个和第四个)不对,为什么呢?我们先看这个,1、2、3、4、5,它是由5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果然不是。

再看这个,1、2、3,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也不是。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意见不同的(第三个),有的同学认为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9篇)认识立体图形篇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立体图形的认识》篇1青岛版教材培训《立体图性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初步建立空间观察,发展学生想象能力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设计:一、搭一搭1、师: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有什么呢?想知道吗?快打开看看吧。

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么玩呢?听清要求:小组合作,动动你的小巧手。

用这些物体拼一拼,搭一搭,看看你们能拼搭出什么作品?2、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说?(有拼出汽车、有拼出高楼、有的拼出高楼)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

师:同学们,在刚才拼一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有形状相同的物体吗?二、分一分1、小组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分成两类。

2、小组汇报:为什么这样分?(1、有角的和有角的放在一起,没角的和没角的放在一起;2、能滚动的和能滚动的放在一起,不能滚动的和不能滚动的放在一起)3、同学们表现的真棒!现在小组合作,把每一类再分成两类4、小组合作,动手分三、认识名称1、每一类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教师出示物体),你知道吗?2、教师板书每类物体的名字四、观察物体的特点1、小组里拿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汇报交流(正方体所有的面都一样大,长方体不是所有的面都一样大)2、拿出一个球和圆柱,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汇报交流:(1、球向各个方向都能滚动;圆柱只能前后滚动;2、球摸起来是圆圆的,圆柱上下的面是平平的)3、教师出示物体,让学生说出物体的名字五、抽象出物体图形同学们。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98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

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新授。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通用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1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课目:数学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学习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题、第35页“做一做”第1、2题以及练习八第1、2题。

教材中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而对于每个立体图形教材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做一做”第1题通过学生滚动圆柱、推长方体等活动,初步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做一做”第2题通过学生不看实物的情况下,按指定图形名称摸实物的活动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练习八第1题是以连线的形式将实物和一般模型建立联系;练习八第2题是以数一数的形式要求对各种图形进行辨认。

(二)核心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从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再抽象到一般的模型,最后明示图形的名称,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实现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通过操作和观察,正确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4种图形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形状与之相同的物体。

(四)学习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五)学习难点
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认识立体图形》名师教学课件、《认识立体图形》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些常用的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感知形状
(1)看一看:小组成员互相看一看都带来了什么物品,想办法把这些物品管理好。

(2)分一分:组长拿出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的学具箱子,组内同学互相看一看,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把你们认为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3)想一想:为什么要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
(4)引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渗透分类的思想,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体的外型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实践探究,认识特征
(1)活动一: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
先选择喜欢的一种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再交换物体,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对它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物体分分类。

并根据你们对它们的认识尝试起个名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体验。


小组交流每类物体的特点,准备选1名代表发言。

(2)全班交流
①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在桌上可以任意地滚动,我们把它叫做球。

(课件演示,板书:球)
②直直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有圆圆的、平平的面。

横放在桌上,它会像球一样滚动;竖立在桌上,不会滚动,这类物体叫做圆柱。

(课件演示,板书:圆柱)
③有一类物体方方正正的,无法滚动,放在桌子上很稳,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大小一样,这类物体我们叫它正方体。

(课件演示,板书:正方体)
④长长方方的,无法滚动,和正方体一样,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这些面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这类物体叫长方体(课件演示,板书:长方体)
(3)由实物抽象成图形
出示课件展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脱去外衣”(不考虑物体由什么物质组成、用途,只看形状),逐步抽象出长方体。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

(4)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学生想。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按老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5)找一找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的?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由实物抽象成图形,通过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摸一摸,猜一猜,蒙上眼睛,从桌上拿出物体,猜一猜是什么立体图形。

(2)练习八第1题。

连一连,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

(3)练习八第2题。

数一数,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2题学生通过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练习八第1题将实物和模型建立练习,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练习八第2题是以数一数的形式对各种图形进行辨认,并统计个数。


4.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填序号)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是长方体,()是正方体,()是圆柱,()是球【答案】(④⑥⑦),(①⑤),(③),(②⑧)。

【解析】考查目标1,考查学生正确辨认生活中的各种立体图形。

2.数一数。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球有()个【答案】(3)、(2)、(3)、(4)
【解析】考查目标2,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来进行辨认,并统计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