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电影八佰观后感5篇

2020电影八佰观后感5篇《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1《八佰》这部未上映便充满了争议的电影,经历了撤档之后终于在8月20日上映,我在今天,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有小小感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巧合的是今天是天津塘沽爆炸5周年,当年救火的烈士也在今天被提起!对,历史不应被遗忘,英雄定当铭记!烈士踏上不归路时的最后遗言,就像电影中的一幕,壮士们以身殉国时的悲壮,让人动容!啊,不好意思,话题扯远了,现在回说电影本身!本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1937年,400壮士死守上海,虚张声势说是800人,抗击日军的故事!对不起,我概括得比较笼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本人觉得(狗头保命)拍得只能算是可以!!首先,说说我觉得认为好的地方,导演一开始就给出一些极其凝重的镜头,颓垣败瓦,尸横遍野反映出战争的残酷,然后又以上海的十里洋场作为对比,形成了一边天堂,一边地狱的对比!在电影开场,我还注意到有对白演练这一栏,可能是因为全片都用方言,而需要进行演练??另外,在美术的风格方面,有着管虎浓烈的个人风格,当中的京剧元素就如当年的《厨子戏子痞子》一样。
同时,这电影拍得非常热血!血腥程度近乎真实,难道是因为过于血腥而造成最终成片删减?但听讲删减原因是因为其他敏感元素,不过怎样也好,不删也删了,就这样看吧,片中数处黑屏,是因为删减还是故意留白?我觉得是前者,因为黑屏后的画面与之前有小小衔接不上,就这样观感出现了断层的感觉,让电影变得不够紧凑!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点,而这样的情况还出现了几处!以上是我觉得在戏里非常有意境却又意义不明的画面!另外导演应该是想凸显出在战争之下,怯懦与英勇的对比,但实在有点过于刻意,在租界处本过着平和生活的人们由看着河对面军人英勇牺牲时到挺身而出的态度转变,都有点刻意!虽然电影拍得刀刀见血,枪枪爆头!看得让人热血沸腾,但这就这样了!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已经够了,而我觉得还未够到肉!可以再到肉一点,可能到时就删减得更多了!最后我想说,结尾到底要说是戛然而止好呢还是说他仓促好,那队殿后的敢死队并没有交代,可能已经全部成为了死尸,定还是完全被剪走了那些戏份????还有那段白马出逃后死里逃生回来的镜头到底有什么寓意??有几处这样意义不明的镜头,不止这部,在国内电影很多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点故作高深之感!八佰观后感2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活着”!激昂的抗战事迹让我在观看时无数次落泪,落泪的点在哪?是每个军人在为了维护团体的利益时不惜牺牲自身生命的代价去对抗死神的勇气。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5篇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5篇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
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一)最近其实也没有特别想要去观看的电影,前两天一朋友和我说这部电影,甚至是说可以给我买票以及给我一起去观看的朋友买票请我们去看。
看对方这么认真的想要安利,首先对于这部电影我是充满着好奇心的,也只知道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
自身本来也没有做多少提前的了解,我个人看电影比较喜欢一切不知道,觉得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惊喜的。
于是在昨天和闺蜜吃完晚饭后,一方面也没有其他活动,就提议她一起去看。
买了八点钟的场次,小地方所以也是一个小影院,不过都是满座的。
热热闹闹的吧算是。
和那个友人说,我们自己去看了,他说那你一定要备好纸巾。
听一个男生这样子说,我还是蛮惊讶的,因为男孩纸给我的感觉还是都会比较理性一些吧。
淞沪会战,对于遥远的历史而言,说实话我本人是了解的不多的,知道的知识都是停留在课本上的。
因为我们国家到现在也是经历过许许多多战役,才有了我们现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得不说电影的妆发上面还是特别的走心,新老演员们也是全情投入,以至于没有细看或者是看了久的都会发现,原来这个角色是这个演员所扮演的。
比如说郑恺,他饰演的是一个叫做陈树生的年轻士兵,他这个角色戏份是不多,但是确实很有感染力和亮眼的地方,他为了守护大家说着孩儿不孝立马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这个是我的泪点之一,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和大义,才会这么快速的选择跳下去,年轻的生命在20岁戛然而止了。
还有不得不提一下杜淳,感觉他对这部电影也是极其认真和投入的。
电影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团座角色谢晋元,是一个需要指挥带领的这么多士兵的人物,他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次指挥对于所有弟兄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谢晋元是广东惠州的,为了达到广普语言的效果,他也是努力学习,说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2022电影《八佰》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五篇】

2022电影《八佰》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五篇】苏州河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电影《八佰》个人观看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1电影《八佰》个人观看心得体会1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
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
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
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
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
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
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
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2021电影《八佰》个人观看心得体会2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
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
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关于《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关于《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八佰》观后感1影片故事很简单,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尾声,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三百余众(“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血性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唤醒了百姓守护国土的意志。
故事背景却耐人寻味,日本公然违背国际条约公侵略中国。
蒋介石却认为赢得“友邦”的同情与干预是迫使日军停止进攻,坐下来和谈的唯一办法。
淞沪战场只是他向国际社会表演的秀场。
正如八佰电影中描述的,苏州河两岸,战士阵前百战死,美人帐下尤歌舞,断壁残垣隔着灯红酒绿;壮士决死,百姓尤欢,坐着飞艇的西方观察员喝着洋酒欣赏!战后冯玉祥回忆淞沪战场:“在上海战场上,一百里以外看着,半边天都是红的……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上去之后三个钟头就死了一半;有的坚持了五个钟头就死了三分之二。
这个战场是个大熔炉,填进去就熔化了。
”军队面临着全线溃退的局面。
蒋介石还是认为留下一支孤军坚持抵抗,对于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有很大帮助。
此时的第88师也不再是全部德国装备的精锐部队。
战争爆发后,第88师每20天就要补员一次,10月底已经补员6次。
正如电影里描述的,这次补充到谢晋元麾下的战士来自湖北保安团。
不过,也就是这些新兵战士,在已经随大部队撤退,明知留守闸北必死,得到命令后毫不迟疑地回到了阵地。
然而,蒋介石依靠外部环境来“休战”的希望破灭了。
始终没有国家出来为中国主持公道,对日本一路绥靖。
结果就是,数十万大军挤在无险可守的上海暴露在日军陆海空三军立体火力的猛烈打击下损失惨重;而在撤退的过程中犹犹豫豫,还在期待着“调停”,以至于原本可以做到的有序撤退沦为大溃败,间接导致南京保卫战的失利。
《八佰》观后感2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_ 《八佰》观后感3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
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这些天八佰异常火爆,相信去影院看过的朋友都很多感触,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电影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电影八佰观后感【1】“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该最适用于人们读小说时对角色的理解。
当一些看过的小说被搬到荧屏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会有一丝丝的失望。
当我的小伙伴们还沉浸在玛丽苏式的剧情中的时候,我犹爱战争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
因为在苦难的战争中更能看出芸芸众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弃义,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怀。
而电影《八佰》,全程IMAX 技术拍摄,每一帧都是美学角度,无论是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所传递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对战争故事的想象。
导演管虎似乎正在开辟新的国产战争片类型。
8月15日下午3点,濮阳圣雅恒丰超级巨幕影院,一场特别的《八佰》点映会正在举行。
我并不知道故事梗概,刚看片头,感觉自己在“漫威”的画面中。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
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
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借,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导演管虎独辟蹊径地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
他们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过着普通的生活。
而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到尘埃里的普通人,误打误撞的来到四行仓库,他们不完美,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承担起重任,宁死也要护楼顶的国旗不倒。
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在国家大义面前再卑微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
这些英雄就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传说。
八佰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八佰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5篇八佰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篇1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20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
通过观影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
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
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
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
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八佰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篇2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5篇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5篇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
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一)最近其实也没有特别想要去观看的电影,前两天一朋友和我说这部电影,甚至是说可以给我买票以及给我一起去观看的朋友买票请我们去看。
看对方这么认真的想要安利,首先对于这部电影我是充满着好奇心的,也只知道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
自身本来也没有做多少提前的了解,我个人看电影比较喜欢一切不知道,觉得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惊喜的。
于是在昨天和闺蜜吃完晚饭后,一方面也没有其他活动,就提议她一起去看。
买了八点钟的场次,小地方所以也是一个小影院,不过都是满座的。
热热闹闹的吧算是。
和那个友人说,我们自己去看了,他说那你一定要备好纸巾。
听一个男生这样子说,我还是蛮惊讶的,因为男孩纸给我的感觉还是都会比较理性一些吧。
淞沪会战,对于遥远的历史而言,说实话我本人是了解的不多的,知道的知识都是停留在课本上的。
因为我们国家到现在也是经历过许许多多战役,才有了我们现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得不说电影的妆发上面还是特别的走心,新老演员们也是全情投入,以至于没有细看或者是看了久的都会发现,原来这个角色是这个演员所扮演的。
比如说郑恺,他饰演的是一个叫做陈树生的年轻士兵,他这个角色戏份是不多,但是确实很有感染力和亮眼的地方,他为了守护大家说着孩儿不孝立马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这个是我的泪点之一,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和大义,才会这么快速的选择跳下去,年轻的生命在20岁戛然而止了。
还有不得不提一下杜淳,感觉他对这部电影也是极其认真和投入的。
电影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团座角色谢晋元,是一个需要指挥带领的这么多士兵的人物,他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次指挥对于所有弟兄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谢晋元是广东惠州的,为了达到广普语言的效果,他也是努力学习,说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八佰》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精选【5篇】

《八佰》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精选【5篇】这部名叫《八佰》的电影讲的是,在上海一条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天堂,形成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八佰》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一】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第88师是最先进入战场抗击日军的中国部队。
最初谢晋元是作为第262旅参谋主任,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对面的楼上在最前线指挥战斗。
战斗到9月中旬,第524团团附黄永淮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第262旅旅长便任命谢晋元为新任团附,指挥该团负责正面阵地的防守任务。
因战况激烈,该团先后补充了4次兵员,原来的老兵在战火中不断牺牲,补充人员主要来自地方保安团。
战斗至10月下旬,面对日军的不断增兵,中国军队发现如果死守闸北,将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于是下令中国军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防守。
但为了配合外交,给世人留下中国军队仍坚守苏州河北岸抗战的印象,于是决定让第88师留下一部分部队,作为中国最后的军队坚守。
对于留下来最后坚守的军队,师长孙元良很清楚他们将面临的结果,曾表示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最多是牺牲,最少也是牺牲。
”最终孙元良决定以中校团附谢晋元率第262旅524团固守原第88师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为据点,作为中国在闸北的最后一支部队坚守苏州河北岸。
这便是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及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四行孤军的原因。
孙元良亲自向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下达了率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
之所以将最后两支中国军队死守的阵地设在四行仓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队。
四行仓库作为原第88师师部,粮食和弹药都储存了很多,而且为了防止自来水管被日军截断,还有大量的饮用水储存。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二】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精选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一)最近其实也没有特别想要去观看的电影,前两天一朋友和我说这部电影,甚至是说可以给我买票以及给我一起去观看的朋友买票请我们去看。
看对方这么认真的想要安利,首先对于这部电影我是充满着好奇心的,也只知道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
自身本来也没有做多少提前的了解,我个人看电影比较喜欢一切不知道,觉得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惊喜的。
于是在昨天和闺蜜吃完晚饭后,一方面也没有其他活动,就提议她一起去看。
买了八点钟的场次,小地方所以也是一个小影院,不过都是满座的。
热热闹闹的吧算是。
和那个友人说,我们自己去看了,他说那你一定要备好纸巾。
听一个男生这样子说,我还是蛮惊讶的,因为男孩纸给我的感觉还是都会比较理性一些吧。
淞沪会战,对于遥远的历史而言,说实话我本人是了解的不多的,知道的知识都是停留在课本上的。
因为我们国家到现在也是经历过许许多多战役,才有了我们现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得不说电影的妆发上面还是特别的走心,新老演员们也是全情投入,以至于没有细看或者是看了久的都会发现,原来这个角色是这个演员所扮演的。
比如说郑恺,他饰演的是一个叫做陈树生的年轻士兵,他这个角色戏份是不多,但是确实很有感染力和亮眼的地方,他为了守护大家说着孩儿不孝立马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这个是我的泪点之一,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和大义,才会这么快速的选择跳下去,年轻的生命在20岁戛然而止了。
还有不得不提一下杜淳,感觉他对这部电影也是极其认真和投入的。
电影里面饰演的是一个团座角色谢晋元,是一个需要指挥带领的这么多士兵的人物,他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次指挥对于所有弟兄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谢晋元是广东惠州的,为了达到广普语言的效果,他也是努力学习,说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前面也没有发现是他,可能是因为妆发和电影呈现的效果吧,毕竟是发生在1937年的事情,是要追溯到以前的历史去了。
从他坚持要把我们国旗插上去时,能看的出他的壮志决心,就像他说的,要让其他国家看到我们国家的态度和决心,只要是可以为自己国家添砖添瓦的,哪怕只有一点点机会,他也是不放弃,当将士们把国旗插上去了,隔着苏州河对岸的国人们敬礼的画面还是很感人的。
他这个角色戏份还是很重的,带领着整条故事线在发展,哪怕是在奋力坚持到第四天之后收到上头的指令还是要放弃四行仓库,这里他也是很纠结的,毕竟大家拼命坚持了这么多天,都努力抗住了!最后却还是不得不放弃,当然放弃的原因不是因为将士们害怕,妥协的原因还是因为上海城中千千万万的人民。
毕竟日本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唉……还有唐艺昕,算是电影中比较多戏份的一个女性角色杨慧敏。
本身也就是一个女学生,她还是勇敢的,可以不顾险阻的游过长河来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勇气可嘉,在当时那个动荡的时期,尤其是看到河对面的国人们,还是自己再过自己的日子,反而是两个世界的人。
记得谢晋元有说现在我们的民族病了,虽然说也能理解普通百姓的不易,但是看到河对面的歌舞升平还是很难受的。
感觉将士们只有自己这群人在孤军奋战,杨慧敏的出现让我有被温暖到。
感觉王千源真的是一个很棒的演员。
这个角色仿佛就是他自己本身,演的特别到位,看起来是一个很会的老兵似的。
但是骨子里还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还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男人,在这场对抗守护的战役里,他一直表现的都是积极抗战,不逃避不退缩,永远站在第一线,这部电影后我有被他圈粉。
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员,是一个很敬业很勇敢的人,当然他的这个角色我本人也是很喜欢的。
王千源太帅了!太有魅力了!这部电影集结的快乐男声还是蛮多的。
比如07届的魏晨和俞灏明,还有后面13届的欧豪。
时间很快,魏晨和俞灏明真的是青春了,看着青春里面的男孩纸们也三十而立了,而且也不再是别人眼里只能演偶像剧的爱豆了。
两人同框的作品我最新的还是停留在一起来看流星雨。
不得不说人真的是经历过了越多,越有味道了!魏晨在我们的记忆中就是一个斯文的小男生,电影里面呈现出的是一个勇敢的,有责任感的,无所畏惧的,硬汉形象的朱胜忠。
还有俞灏明演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外表形象也是一个斯文儒雅的军官形象,这个和我印象中的他是差不多的。
但是多了许多力量和爆发力,这个角色是有在隐忍的感觉。
是一个细腻的人。
看了这部电影后真的有在感慨,时间很好,我们的男孩有在好好成长,慢慢的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变得越来越有光芒了。
演员魏晨,演员俞灏明,你们很棒。
也期待未来有更多越来越好的作品带给我们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二)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来说,电影《八百》演绎着另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人生。
在此之前很多人的态度和端午初到四行仓库时一模一样,抗日救国民族大义那是别人的事,他没杀过人,也不想杀人,只想回家。
事实证明:当战争来临,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
电影的核心在于“升旗”的片段,很多人无法理解,甚至认为这是团长谢晋元是在用士兵们的生命,成全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壮举!但是以“升旗”为中心点上下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升旗之前,逃兵在逃,群众在看,人人都想远离舞台,安安静静当观众,士兵们也只能被动挨打。
升旗之后,逃兵敢战,群众应援,大家都开始明白,自己必须是舞台上的主角,士兵们还挨打但士气却完全不一样了。
中华民族的崛起,全是靠这些不怕死的壮士们用血肉之躯铺就的。
同样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不是看客,人人都是戏中人,我们只有把心里的旗升起来,中华才能不倒。
近代的中国走过了一段痛苦的历史,1840年的时候中国富甲天下到1949年的时候,一百年间被世界抢得只剩下一片焦土,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
晚清政府的昏庸腐朽让近代中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对国家的富强而努力;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从大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把握当下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斗志和英雄气概一脉相承。
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多么痛的醒悟。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民族的团结才能守候人民最后的尊严。
2020年,新中国成立71周年,我们早已远离了炮火的声音,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祖国里。
我看到过的一张最难忘也是最无奈的照片,它不是什么艺术大师的作品,仅仅是一位与会记者的随拍。
照片上的背景和人物拍的不是很清晰,但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依然能分辨的清楚,片中的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2018年4月11日,他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据理力争,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劣迹斑斑。
4月14日恰好是贾法里大使60岁的生日,这一天美英法三国以发动化学武器袭击为借口对叙利亚政府军的三处目标发动了空袭行动,共发射了100多枚导弹。
但是,贾法里发言一开始,英美代表就直接离席而去,傲慢的他们根本不想听你说什么。
然后,就有了这张照片,一个憔悴的老人,瘫坐在联合国大楼走廊的椅子上,他爱他的祖国,他的祖国在战火中燃烧,在内战中分裂,无数人命运悲惨,但是他不能做更多了。
今天的中国就和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之后的中国一样,你有钱了就是长肥了,所以食肉动物都来了,如果你真的年少无知那就环顾一下中国周边吧!看看吧!朝鲜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和藏南问题......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正在紧紧的包围着我们祖国大地。
2020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元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暗流涌动的国际关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三)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
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
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
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
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
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
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
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
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四)电影还没开播就受到了很多的争议,一个叫“平原公子”的一篇“为什么要抵制《八佰》?”的公号文章对电影先开炮。
文章论述核心是88师师长孙元良是个逃跑将军,行为不点,企图强奸前来慰问四行仓库的女学生,而且他还大发国难财,把一部分慰劳物资变成现金转给他老婆。
然后管虎放着真正英雄谢晋元的后人不管,去拜访孙元良之子——秦汉,被作者视为恶臭营销,要坚决抵制《八佰》。
这篇文章反响极大,阅读量十万加,底下的评论也是一路喝彩,仿佛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之后作者又相继写了一系列文章,“淞沪会战为什么惨烈”、“依旧反感《八佰》”等,以示态度之坚决。
揭开底裤,每个人都是臭的。
四行仓库保卫战国民党军队是不是抵抗了4天?是。
陈树生是不是抱着手榴弹跳向日军?是。
战斗期间,四行仓库是不是升起了青天白日旗?是。
这就够了。
如果是抱着看记录片的心态,那不用看了。
如果是看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电影,那真心推荐你,不要错过。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
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上海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