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答题卡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 炎黄子孙,华夏一家B. 远古传说,考古佐证C. 天地之中,老家河南D. 殷墟甲骨,汉字之源2. 学者张帆指出,商朝青铜文化不仅出现于殷商统治的中心地区,很多距离较远的方国也都有青铜器出土。
这些青铜器程度不一的表现出一些地域特色,但就主体而言与中原青铜文化存在联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B. 华夏文明逐渐四向延伸C. 分封制得以普遍推行D. 诸侯征战推动文化交流3. 吕思勉先生认为,西域是西洋文明传布之地,西洋文明的中心希腊、罗马等,距离中国很远,在古代只有海道的交通,交流不甚密切,西域则与中国陆地相接。
由此可知张骞通西域()A. 促进了中西文明交流B. 拓展了西汉帝国疆域C. 强化了西域地方管理D. 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4. 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是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以下诗句能反映唐朝社会风气兼容并包的是()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5. 下面表格中皇帝名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 军事政变,朝代更替B. 改用汉姓,民族交融C. 北方战乱,政权并立D. 江南开发,经济发展6. 据学者研究,尽管宋朝对图书交易限制很严,但因汉文书籍在北方获利丰厚,所以三令五申仍挡不住各类汉籍的源源北流。
2024山西省中考一模押题预测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历史(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阿拉伯文字2.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列示意图体现秦朝制度创新的是( )A BC D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4.“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
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
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
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
”材料主要说明了( )A.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B.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时注重其文化素养C.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诗赋文章的发展D.用考试选拔官员彰显了公平公正原则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下面是李华同学用列表归纳的方法整理的部分历史人物事迹,你认为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人物主要事迹北魏孝文帝494年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推行汉化措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反映了他满腔的爱国情怀林则徐“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民族大义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郑和6.李华同学进入“云冈石窟全景漫游”平台,截图保存了第20窟造像的图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2页为选择题,15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面对春秋时期连绵不断的争霸战争,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韩非D.孙武2.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南北经济交流的是A.都江堰的兴修B.灵渠的建成C.大运河的贯通D.白渠的开凿3.小明从某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书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C.隋朝,普通百姓能够用交子购买景德镇的瓷器D.元朝,皇帝任命的官员到遥远的云南行省任职4.假如你生活在清朝前期,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A.参加科举考试B.阅读《三国演义》C.食用玉米和甘薯 D.跟随郑和下西洋5.右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鲁迅先生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 鸦片战争的一鞭,促使以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学习、宣传西方的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 C.民主与科学 D.思想文化7.时至今日,报刊杂志仍旧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从《新青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宣扬“自强”B.康有为等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C.孙中山创立了同盟会,宣传三民主义D.李大钊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8.如果你要实地考证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应该去A.徐州B.锦州C.苏州D.广州9.右图所反映的情景应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B.百日维新中C.洋务运动期间D.辛亥革命后10.“我们都是中国人。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4、画句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语,如“也”、“都”、“还”、“再”、“首先”等。
5、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三、材料解析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如果问的是对材料的认识或启示,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如果问的是史实问题,要在材料中找出答案。
6、如果问的是年代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题目所问的年代范围。
7、如果问的是人物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人物的国籍等信息。
8、如果问的是事件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9、如果问的是意义或影响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意义或影响等信息。
10、如果问的是其他问题,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四、问答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准确、语言简练。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其测定的重要依据是()A. 化石B. 灰烬C. 碳屑D. 画像2. 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A. 北京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元谋人D. 河姆渡原始居民3. 传说中的黄帝已经能制作船只。
如图是1958年陕西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船形彩陶壶。
这把彩陶壶的出土,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交通工具,用实物证实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由此可见()A. 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B. 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 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D. 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4. 古代有一项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铸造出种类丰富的大型器物。
下面出土文物属于这一项工艺的是()A. B.C. D.5. 下列对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 秦始皇使用“焚书坑儒”这种镇压的方式,达到了统一思想的目的B. 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能实现思想统一C. 《汉代讲经图》中“经”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经》D. 秦始皇和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6. 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中华文明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有()①祖冲之的数学成就②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③著名书法作品《兰亭集序》④建立起中医学基础理论⑤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⑥龙门石窟A. ①③⑤⑥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7. 唐朝前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呈现一派盛世繁荣景象。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
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①退避之舍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遵义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
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位同学来自(A)A.台湾B.西藏C.香港D.澳门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A)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国民政府成立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在此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⑤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⑤B.②④C.③④D.③⑤8.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峙——合作”。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全真模拟测试卷(二)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全真模拟测试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祭祀方式的变革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A.使出身门第高的人有机会参政 B.缩小了选拔官吏的范围C.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D.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 B.设置通判 C.实行刺史制 D.废除丞相4.《新编中国通史》中这样评价某个条约“这是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其中最能体现“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B.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C.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出现的主张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A.变法图强----“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民主共和B.“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科学”----民主共和C.变法图强----“自强”“求富”----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6.如图反映的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变化,促成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清末新政中设立了农工商总局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7.下图是《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对比图》,促使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实行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近代国情,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走了一条正确建设道路是()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城市暴动、“阶级斗争为纲”C.工人运动、自力更生 D.“工农武装割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跑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重庆市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 《史记》关于夏朝历史的部分记载,其中提到了夏朝的军队、刑法、监狱等信息,由此可知A.夏朝是我国第一一个王朝B.夏朝采纳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D.夏朝已经具备国家的雏形2.下列代表战役中,反映了武王伐纣相关史实的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记载了1927 年毛泽东的话:“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
...我们似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为此中共: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开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主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建立敌后抗日依据地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今改观。
”“中国的政治从今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对峙基本结束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D.中国起先局部抗战5. 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了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很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同等权益。
其中的缘由是:A.抗日斗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斗争主动权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6.下表是1978 年-1990 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导致表格内容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乡镇企业发展快速B.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实施C.对外开放从沿海渐渐深化内地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7,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务,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系统闸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中美正式建交⑨设立深圳特区④西藏和平解放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④②⑧①D.④③②①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升.....这一系列重大成果,最干脆反映了新发展理念中的:A.创新B.绿色C.协调D.共享9.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为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文件的发表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凡尔赛条约》D.《联合国家宣言》2.邮票是历史的缩影,方寸之间,融入历史千年风云。
下列一组邮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完善的政治制度B.友好的和平往来C.和睦的民族关系D.灿烂辉煌的文化3.扬州一直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下面属于近现代扬州名人的是①郑板桥②崔志远③朱自清④吴征镒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③④4.《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5.下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
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
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A.制造慕尼黑阴谋B.出台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6.以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重要战役,属于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取得了胜利的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7.世界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苏联的成立8.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B.法国大革命C.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D.北美独立战争9.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
中考历史答题卡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卡模板在中考历史考试中,答题卡的设计和填写规范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中考历史答题卡模板,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填写答题卡,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
一、选择题答题卡模板选择题是中考历史考试中的重要题型,要求考生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填写选择题答题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正确答案;2、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栏中,用2B铅笔轻轻涂黑所选答案;3、注意不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以免影响卷面整洁。
二、填空题答题卡模板填空题是中考历史考试中的另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在填写填空题答题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需要填写的答案;2、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栏中,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答案;3、注意不要超出答案栏边界,以免影响卷面整洁。
三、简答题答题卡模板简答题是中考历史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要求考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回答。
在填写简答题答题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需要回答的问题;2、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栏中,用黑色签字笔简要回答问题;3、注意答案要简洁明了,不要超出答案栏边界,以免影响卷面整洁。
四、论述题答题卡模板论述题是中考历史考试中的另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在填写论述题答题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需要论述的问题;2、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栏中,用黑色签字笔详细论述问题;3、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要超出答案栏边界,以免影响卷面整洁。
正确填写中考历史答题卡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
考生需要在平时练习中注重掌握答题卡填写规范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熟练运用。
也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和字迹清晰,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
在中考数学考试中,答题卡是记录考生答案的重要工具。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答题卡,本文将介绍中考数学答题卡模板。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23年中招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河南新郑轩辕故里湖南炎陵炎帝陵庙陕西黄陵黄帝陵A.炎黄子孙,华夏一家B.远古传说,考古佐证C.天地之中,老家河南D.殷墟甲骨,汉字之源2.学者张帆指出,商朝青铜文化不仅出现于殷商统治的中心地区,很多距离较远的方国也都有青铜器出土。
这些青铜器程度不一地表现出一些地域特色,但就主体而言与中原青铜文化存在联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B.华夏文明逐渐四向延伸C.分封制得以普遍推行D.诸侯征战推动文化交流3.吕思勉先生认为,西域是西洋文明传布之地,西洋文明的中心希腊、罗马等,距离中国很远,在古代只有海道的交通,交流不甚密切,西城则与中国陆地相接。
由此可知张骞通西域()A.促进了中西文明交流B.拓展了西汉帝国疆域C.强化了西域地方管理D.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4.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是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以下诗句能反映唐朝社会风气兼容并包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5.下面表格中皇帝名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军事政变,朝代更替B.改用汉姓,民族交融C.北方战乱,政权并立D.江南开发,经济发展6.据学者研究,尽管宋朝对图书交易限制很严,但因汉文书籍在北方获利丰厚,所以三令五申仍挡不住各类汉籍的源源北流。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全真模拟测试卷(一)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全真模拟测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春秋时期铁制农具战国牛尊A.冶铁技术的成熟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
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表明了丝绸之路的意义是()A.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C.加强中外之间物种的流通 D.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3.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A.宣政院、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宣政院、驻藏大臣 D.彭湖巡检司、驻藏大臣4.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反映的事件取得胜利的表现有()①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②上海、南京等地工人罢工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④释放被捕学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
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历史模拟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已经兴起 B.社会阶级分化明显C.原始城市开始兴建 D.创造了辉煌的文化2.孔子认为:拿政令指导人民,拿刑罚划一他们的行为,这只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使他们知道羞耻;拿道德指导人民,拿礼节划一他们的行为,则人民不但知耻,还会越变越好。
据此可知,孔子()A.主张维护原有政治秩序 B.赞同用严刑峻法震慑人民C.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D.鼓励统治者以礼仪治国3.汉武帝时期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将不治儒学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等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
材料表明西汉()A.推行“无为而治”政策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C.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D.禁绝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4.对下图所示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东晋强征北方各族人民当兵 B.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进攻C.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战后南方陷入分裂混战局面5.学者胡阿祥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当时()A.文化面貌多元 B.历史进程动荡C.民族交流频繁 D.国家长期分裂6.“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人教版历史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
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他”是A.尧B.舜C.禹D.李冰2.“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沿置。
”下列官职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宿佛子,共结来源。
”这首偈诗深深打动了唐朝扬州的一位僧人,使其决心东渡日本弘法。
这位僧人是A.阎立本B.玄奘C.鉴真D.李白4.明朝有部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上的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还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着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这部著作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西游记》5.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侵华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这次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1908年,《中法新汇报》报道第一次在上海试行的有轨电车时说:“这种电车既看不见蒸汽,又看不见机器,但却能自动。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看到新交通工具时会关注其A.机械设备B.通讯技术C.动力来源D.操作装置7.“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中国革命,国共两党共担大任,实行了合作。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一大召开C.黄埔军校创建D.北伐战争2.时间轴能将零散的知识点链接并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线索,下面是某学生作的“新中国外交”的时间轴,括号内所代表的外交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C.亚非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D.亚非会议;中美建交3.某位同学以《东汉的兴亡》为题进行主题研究。
下列不会入选的项目是()A.光武中兴B.班超经营西域C.陈胜、吴广起义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图中的文物见证了A.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B.明朝对外交往的盛况C.清朝对西北边疆的守护D.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5.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马可•波罗来华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6.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B.生物进化学说C.牛顿力学D.电磁场理论7.2016年,巴西将举办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