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完整版笔记+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复习大纲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复习大纲

非理性主义转向一、叔本华:悲观哲学1.人无法逃避死亡,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是面对死亡的忧虑。

2.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欲望和冲动,而人的主观认识形式和现象界的种种规律并不能勇于把握意志。

3.欲望具有短暂性,不满足时产生痛苦,暂时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完全满足就会产生无聊和空虚,比欲望得不到满足更痛苦。

人生就是在欲望和实现欲望之间循环往复,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与痛苦和无聊之间。

4.叔本华认为佛说的涅槃境界可以解除痛苦,永恒的解脱就是彻底的否定生命意志。

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

彻底地禁欲,甚至可以断绝生命之源,不惜绝食而死。

5.叔本华哲学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先河。

叔本华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对生命意志的倡导标志着一个新的哲学时代的开始。

二、尼采:酒神精神1.酒神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

2.个体生命稍纵即逝,但是隐藏在个体生命背后的生命本体,即生命意志是不断再生的。

个体生命必然包含着痛苦和毁灭,但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肯定生命所包含的痛苦和毁灭。

酒神精神要求个人站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个体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

3.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宣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

4.酒神精神是在肯定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提出如何肯定人生的问题。

旨在确定一种对待人生悲剧的积极立场。

三、尼采:超人哲学1.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提出超人哲学,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

2.超人是关于人的进化,人的健全发展的理想象征,超人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3.超人与末人相反,有着强烈的创造欲望与能力和健全的生命本能,旺盛的强力意志,充沛的酒神精神。

超人是人类能够且必须创造的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

4.超人哲学用意是给人的生存提供一个目标,一种意义。

但是由于脱离人的社会历史进程来考察人性,因而不能为人性的自我超越提供一个现实的方向。

(完成)西方哲学复习提纲

(完成)西方哲学复习提纲

一、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及其各自的精神特点。

西方哲学非常重视与知识有关的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知识的来源问题”的时候,许多顶级的哲学家特别强调人类知识的先天(前世)因素。

印度哲学特别强调现实人生的痛苦、有限和悲剧色彩,而要求我们把目光专注于遥远的来世。

以悲剧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

中国哲学的主流精神(儒家精神)是“入世”的,儒家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永远也脱离不开“人伦日用”。

1、西方哲学重视思想的过程甚于重视思想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只重视思想的结果,而忽略思想的过程和细节。

2、中国哲学的目标是追求做人的高层境界,而西方哲学的目标是追求作为知识的真理二、古希腊宗教神话的特点。

1、多神教:每一位神专司一种自然现象(比如雷电、太阳、月亮、海洋等等);后来又出现了掌管人类活动(比如战争、农业、工匠,婚姻、百姓家事等)以及代表人类特征(如爱和美、智慧等)的神。

这样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神在肉体上和我们人一样,有着人的形态和肉体。

希腊的神之所以被崇奉为神,不是由于他道德上的崇高,而是因为他比人具有一副更加健美的肉体。

正是因其美,所以人们才将其奉为神灵。

3、神人同性:“同性”就是说神和人一样,有着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他也会像人一样,有肉体的需要,有欲望,而且他也会犯错误,有些神还很愚蠢,比如说众神之王宙斯就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别的神甚至是凡人的捉弄。

三、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特别喜好谈话、辩论。

谈话过程中,他不喜欢告诉别人结论,而是不断地向别人提问,然后归纳对方的观点,再进行反问,使对方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这一谈话的方法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也就是他自称的“精神助产术”四、柏拉图的《会饮篇》的主要内容。

•《会饮篇》叙述的是一场有关爱的意义的谈话。

•谈话时间发生在公元前416年,地点是剧作家阿伽松(Agathon)的家里。

•谈话前面一部分的发言者强调的爱情里情绪与肉体的一面。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4*7=28)1、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克尔凯郭尔)(8):克尔凯郭尔认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上帝时,他的存在将面临三个阶段的选择,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

审美阶段是感性的世俗阶段,其中充满着偶然性和享乐的欲望,生活被感觉所支配,道德准则与宗教信仰不起作用,容易变的空虚、痛苦。

在伦理阶段,人们的生活为道德准则所支配,追求普遍性和理性,生活以“善”为目标。

由于理性对感性的“节制”,道德义务与个体欲望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罪感”的产生。

宗教阶段是生活辩证法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个人与有人格的上帝直接沟通。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一阶段是道德法则和个体欲望的综合,既是普遍的又是个体的。

2、绵延(伯格森)(11.5):无载体的生成状态,无有幸职务的运动被称作“生命之流”。

为了突出它的流动连续性,又称之为“绵延”。

绵延不识时务一个跟随着另一个的连贯或联串,而是状态的连续。

绵延是“真正的时间”,他不像科学的时间是抽象的、度量的、空间化的,而是具体的、不可分析的、生命自身之中实现的时间。

任何生命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的脸面支流,称作精神。

绵延是内在的、质的(而非量的)、异质性的,绵延的瞬间不是一个点,而已经是一个流——绵延的形象:持续的乐音、水流、流星……它是运动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实在。

3、此在(海德格尔)(22):“此在”是海德格尔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用“此在”这一名称指称人这样的存在者。

“此在”就是“存在于此”的意思,更明确地说,“此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如果我们把“者”理解为人称代词,专称的是人,而不是物)。

此在的三重优先性:a.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性:存在先于其它规定性、存在是一种可能性。

存在者要先存在才会有其它的样态。

b.存在论上的优先性:追问存在本身,而不是追问“存在者”。

c.此在对自身存在的“领悟”是通向所有存在者的“存在”的途径,只有理解自身存在,才能理解其他存在。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绪论第一章实证主义本章概述实证主义沿着经验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实证主义的概况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理论。

第一节实证主义概况一、形而上学的困境与实证主义的形成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

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学陷入危机以及随之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对它的批判浪潮中形成的。

19世纪30年代最早出现于法国。

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宾塞。

19世纪中期,随着集近代理性主义大成的回归热派哲学的解体,盛极一时的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

休谟之后英国哲学的发展大体上走的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持怀疑态度的休谟路线。

法国18世纪大革命后,原来被理想化的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在许多方面越来越暴露出它们的种种欺骗性,原来被视若神圣的理性观念也显示出它们的种种虚幻性。

就其基本思想路线说,实证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怀疑的休谟经验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但又根据新的形势对休谟等人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

他们仍然把经验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否定认识(现象)经验以外的实在(物质或精神)的可能性,明确提出要抛弃对世界的基础、本质等本体论问题的研究。

他们要求超越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对立,强调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运用实证科学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可能性。

在方法论上,他们接受19世纪以来的科学方法,反对与黑格尔主义相关的理性主义的辩证法。

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他们提倡科学、进步和改革,但不赞成革命。

二、实证主义的流传19世纪中期和下半期,在法、英两国就已出现了一批实证主义的信奉者。

在法国,较著名的实证主义追随者有拉菲特、李特列、丹纳、芮南等人。

其中丹纳的《艺术哲学》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有较大影响,芮南以《耶稣传》称著。

在英国,19世纪下半期与穆勒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接近的哲学家主要有培恩、西季威克,以传播孔德的实证主义为己任的哲学家主要有康格累沃、布累杰斯等人。

现代西方哲学提纲

现代西方哲学提纲

《现代西方哲学》内容纲要导论一.哲学的本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这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分出来了。

其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又与自发形成的和宗教形成的世界观区分开来了。

2、哲学的三大形态世界哲学有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1、古希腊哲学:前6世纪-3世纪2、中世纪宗教哲学:3世纪-15世纪3、近代哲学:15世纪-19世纪中叶4、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的。

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背景哲学理论背景2.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四、现代西方哲学的四大思潮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主义:马赫逻辑经验主义等各派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奎因、日常语言学派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历史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2.人本主义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柏格森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现象学:胡塞尔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3.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卢卡契科尔施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4.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新实用主义:罗蒂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格里芬五、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1.人的主体性的反思2.非理性性主义3.个体主义的反思4.相对主义六.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研究的意义2.研究的方法第一章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意志主义开创了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把意志置于理性之上,认为无理性的意志是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

它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流行与德、英、法和北欧各国。

现代西方哲学(经典笔记)供考研参考

现代西方哲学(经典笔记)供考研参考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导论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一)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1、范围广泛。

2、流派众多:(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

(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

(海德格尔、萨特)(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为主要内容。

(波普、库恩、拉卡托斯)(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四)当代西方思潮的根源它根源于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尖锐矛盾的反映。

比如等以反理性为特征的种种社会思潮,是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概论一、什么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渊源1.社会历史背景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西方古代哲学:自然哲学Vs.中国古代哲学:人文哲学●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艺术家与其在描绘这个世界,倒不如说是描绘自己的心灵。

●我们的教育:教人往外看,忽视了内观。

启示:想做好任何事,就要对它有感觉!——心灵的发现。

●人的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人的发现带动了科学的发现,近代科学产生了。

●科学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发现。

●科学的客观性也可以受到质疑的。

客观性?科学也是和文化,或者说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2.对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科学主义。

崇拜科学:科学代表着人的理智武器对付和克服未知的能力,人的日益发展和控制自然,人的智慧的源泉。

歌颂理性。

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理性所倡导的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代替迷信、偏见、特权和压迫。

——起到意识形态的作用。

牛顿是最大的英雄。

乐观气氛:用科学与理性、用计算和控制的世界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导致社会进步。

科学与理性导致——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确凿性、精确性、确定性和严密性。

3.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并行发展●古希腊:人为一切的尺度;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对启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人的非理性都不需要了吗?反思机械论——人是机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

●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人本主义反思。

4.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社会动荡、战争、灭绝人性的迫害等。

5.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

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反思,推动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发展到现代科学。

近代科学不够科学。

现代西方哲学(经典笔记)供考研参考

现代西方哲学(经典笔记)供考研参考

(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
(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另一方面在技术时代的人也成了机械生产线的延长,人被异化,人性被压抑;
加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种种社会矛盾,引发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理论。 而凯恩斯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等政治经济思潮,更直接反映多少派别,归根到底,它的产生和流传都可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中找到其根源。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形态和政治上发生变化。
2、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国策,废弃以武力瓜分殖民地的老做法,代之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以争世界霸权。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资本主义进入战后高速发展时期,科技日新月异。
科技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1、范围广泛。2、流派众多:
(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

现西哲学笔记

现西哲学笔记

现西哲学笔记本书重点知识1.西方哲学是怎么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近代西方哲学面对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开始质疑自身理论根基的可靠性。

之后,在培根与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的推动下,突破了经院哲学的影响,确认了理性的地位,并论证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可靠性。

然而,从康德、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2.现代西方哲学的两条主线是什么?现代西方哲学两条最重要的线索,一个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的意志哲学和存在主义思想,另一条就是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

(1)尼采哲学延续的是康德哲学中本体世界的这一支,他并没有通过逻辑实证的方法去演绎规律,而是直接思考表象世界背后的决定性力量,也就是他哲学的核心概念:权力意志。

(2)尼采将康德哲学的外在本体转向了生命本身;而海德格尔彻底终结了形而上学,将研究深入到了生命内在,对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3)胡塞尔现象学彻底解决了近代西方哲学陷入的二元困境,超越了主客体的对立关系,把人与世界看成一个整体。

(4)维特根斯坦沿袭着理性主义倾向的路子在进行哲学研究,把对康德所说的现象世界的理性探究走到了极致。

他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给哲学的目标画了一张“勘测图”,把哲学与科学严格区分,不再让哲学跑偏。

小结1.在19世纪中叶,现代西方哲学开始了,人们对抽象思辨的兴趣减弱,哲学从思辨转向实际,关心的对象变成了具体的人。

2.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给近代哲学带来了危机,这才带来了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

圣经作为知识和真理的来源这个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3.康德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解决人怎么追求真理这个问题。

即使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也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4.就在哲学被科学肆意碾压时,科学的内部发生了重大变革。

先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了,“无意识”闪亮登场,人们发现,原来人根本不够理性,理性的世界被打破。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1、叔本华:世界作为表象、世界作为意志、痛苦及其解脱说(1)世界作为表象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即是我所知觉到的样子。

表象世界的形式是主客分立。

客体除了主客分立这一首要的、本质的形式之外,还有次一级的其他从属形式即根据律,它有“四重根”,分别是变化的充足理由律、认识的充足理由律、存在的充足理由律和行为的充足理由律。

(2)世界作为意志意志是身体具有的一种冲动性的力量。

叔本华通过类比法,由自我身体的意志性,推出万物的意志性,从而发现意志世界。

意志是自在之物,表象则是现象。

意志在主客分立和根据律之外。

它是无目的、无休止的挣扎和欲求。

跟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同的是,叔本华认为意志是可知的。

(3)痛苦及其解脱说痛苦的根源是意志的肯定。

意志一天不得满足,意志的“主体”就要痛苦一天,而每一次满足都不可能是持久的,都是新的欲求的起点。

世界的意志性,注定了人生痛苦的先天性。

痛苦的暂时解脱之路是艺术。

在艺术审美中,人作为纯粹主体,摆脱意志的束缚,洞察到事物之中的理念,达到相对自由的境地,暂时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痛苦的永久解脱之路是意志的否定。

有两条路:圣徒通过单纯的认识看穿“摩耶之幕”从而自觉地禁欲;常人里面的高人通过亲自遭遇苦难看穿“摩耶之幕”。

叔本华哲学给我们指出了解脱痛苦的路径:(一)克制欲求。

人生依赖的东西越少,我们的人生越自足。

(二)把目光从外在收回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有着丰富内在的人才是幸福的。

2、尼采:超人学说尼采认为人是应当被超越的东西。

人变得软弱,无法承受无意义的、瞬息万变的生活世界,消极的虚无主义试图在世界和生命之外寻找意义,并用这种意义来评价、裁决、压制生命。

人实现自我超越要经过精神的三种变形,依次是骆驼(最能驮载的动物,可以承载理性主义、基督教、形而上学的各种重负。

你应)、狮子(最强大的动物,有能力打破各种各样的传统价值。

我要)和赤子(最纯洁无怀之人,一种新的肯定。

我是)。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哲学复习笔记当代西⽅哲学复习笔记第⼀章第⼀节现代西⽅哲学⼀、现代西⽅哲学的概念1、关于现代(1)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终结(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3)20世纪初⼀战、俄国⼗⽉⾰命(4)20世纪50年代⼆战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

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哲学的开端?(1)⼀种崭新的哲学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业⾰命以及第⼀次⾃然科学⾰命;(3)1848年德法资产阶级⾰命;(4)西⽅资产阶级本⾝发⽣了重⼤变化。

3、现代西⽅哲学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不同:(1)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特点:①政治上是⾰命的,思想上是进步的;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占主要地位;③理性主义哲学。

(2)现代西⽅哲学的特点:①在本体论上,主观唯⼼主义占上风;②在认识论上,⾮理性主义占上风;③对待辩证法的态度,或否认或歪曲;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唯⼼史观和悲观主义。

4、现代西⽅哲学的定义;现代西⽅哲学主要指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今100多年来在欧美各国产⽣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潮。

⼆、两⼤思潮的对⽴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特征:①拒斥“形⽽上学”,以追求实证知识为⽬的,企图超越哲学党派;②与⾃然科学密切相关;③重视⽅法论研究(分析法、现象学⽅法、辩证法)。

2、⼈本主义思潮①重视对⼈的研究;②在认识论上重视⾮理性的直觉或体验;③重视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宣扬悲观主义⼈⽣观。

三、现代西⽅哲学的历史演变1、⼈本主义:叔本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2、实证主义:孔德(早期实验主义)马赫主义(经验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第⼆节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西⽅哲学1、三次思想交锋第⼀次,1978年左和右;第⼆次,1991年,讨论姓资还是姓社;第三次,1997年,讨论姓公还是姓私。

2、学习现代西⽅哲学的意义:①既有助于我们全⾯深刻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利于我们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有助于我们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认识能⼒。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罗素(5个)1、什么是分析哲学?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代背景:黑格尔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的复兴数理逻辑的发展语言学的转向(lingustic turn)分析哲学:二十世纪初叶由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发起并推动的一场哲学运动,它以现代数理逻辑为手段,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的逻辑本质从而构造新的世界图景,被称为二十世纪哲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

2、什么是“罗素悖论”?它说明了什么?在数学集合论中一个命题蕴涵着自身的否定,即:由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否仍为自身元素?普通集合(ordinary set):其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奇异集合(funny set):其总体仍然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由普通集合构成的的集合是奇异集合还是普通集合?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任然是普通集合的话,那么他的总体不是含自身的元素,然而,新集合又由是他自身的元素构成,则新集合不是普通集合。

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奇异集合,那么他的总体仍是自身元素,然而新集合由普通集合构成,总体不是自身元素,所以新集合不是奇异集合,这直接说明了集合论中的自我指涉问题。

3、什么是摹状词?罗素如何用它消解“存在之谜”?摹状词:用于描摹单个事物的性质的词项,通常的形式是“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即由冠词和普遍名词构成。

专名具体指某一个事物,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事物,那么在听到专门时将不可能知道其所指称的对象,与专名不同,摹状词是复合的符号,被这些符号确定的意义赋予意义,因此哪怕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从未被知道过,人们还是能力理解它所指称的对象。

摹状词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存在之谜同一律失效的问题排中律失效的问题存在之谜:非存在存在Eg:金山罗素认为“金山”不是一个专名,而是一个摹状词,他可以转写为“一个具有金和山两种属性的x”将金山从主词变为一个描述语。

于是“金山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转化为:有(没有)一个X,此X是金的并且是山;并且对于所有的Y,如果Y是金的并且是山,则Y等于X。

[整理版]西方哲学复习大纲.docx

[整理版]西方哲学复习大纲.docx

1 •爱利亚学派的重要性: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故重要的哲学流派,英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曲,爱利亚学派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重心,变本原的追溯为存在的探讨, 从而为本体论的产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他们首次使用了逻辑论证方法, 为哲学思想的表述确定了基本的话语方式,最终演变为整个西方哲学主耍的表达方式。

2.经院替学:所谓“经院哲学”最初是在杳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替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加学校发展起来的慕督教哲学。

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

与教父粋学不同,经院哲学在总休上己经不再以创立教义、制订神学内容为己任,而是要从理论上论证、阐样教义,化解圣经或教父哲学屮所包含的一些不协调因索,使神学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通常我们可以把经院哲学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经院哲学仍然是奥古斯丁利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吋期, 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被看作并端的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3.逻各斯:逻各斯概念的引入和阐述是赫拉克利特对于哲学的一大历史功绩,对他本人的哲学和后来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亦即我们所说的规律,就使知识有了确定性。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从朴素的辩证法出发,断定自然万物均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然而,如果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知识就没有立足的依据。

另一方面,由于逻各斯的介入,亦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具有了某种二元式的结构:始终处于生灭变化之屮的自然力•物,和永恒不变的逻各斯。

这些在示来的巴门尼徳、阿那克萨戈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中,都冇或明或暗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在后来西方哲学、神学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逻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逻辑”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一、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方法论1、从词汇上来考察“现象学”的意义现象学有两部分组成Phenomen 存在者∕假象,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Logy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综合来说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2、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科学把哲学变为科学,为科学提供最终的原则{对本质所做物现象学描述,即把本质理解为自我显示的过程3、对“真理”的概念做现象学的分析从词源学上考察真理原义是揭示的过程,是对“隐蔽”的敞开真理与现象的关系传统上说两者是分离的,独立的{海氏认为两者发生于“存在”的过程真理与现象都发生于人的存在显示自身→现象、、↓存在人的存在{历史和日常生活的歪曲↓恢复存在的自我显示的内容/揭示存在的意义→真理、、传统哲学对存在的忽视存在是人类知识这棵大树的根4、现象学的中心问题是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两人对现象的不同理解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即意向事物或一般本质海显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中心问题转变的理由首先,人是在对存在有所作为的过程中理解自身的存在的其次,才是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即胡所说的意向存在论的区分1、存在≠存在物存在是过程,是动词的含义{存在物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2、本体论神学传统实体及附属于实体的性质来定义存在本体论一切实体存在的终极原因和最初动力归结为神神学3、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特点实体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存在是在事物的本质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通过“数学投射”,使一事物本质化,并将本质投射为“数学共相”4、对西方形而上学的解构承认形而上学的概念、命题与存在的一般意义的联系使用传统及新的概念重建存在论“此在”的概念1、生存存在论的出发点传统形而上学的启示存在论的出发点必须是存在物海氏的存在论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生存人的存在→存在物的存在2、“此在”概念的提出“此在”人的存在存在于此人追问存在的意义“此在”莱氏对存在一般意义问题的提问为什么总是存在着一些东西,而不是什么都不存在?问题的本身包含着问题的答案① 问题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存在物② 问题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存在的意义③ 问题的提出者是谁→人↓人是惟一关心、提问及最贴近存在意义的存在者此在3、基础存在论基础本体论的内涵人的存在的分析→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未完成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论,但自成体系“此在”的特征1、“此在”的特征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2、关于两个特征的说明第一点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① 存在决定本质;② 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过程是多样的;人与外部事物打交道在世之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的“共在”;人的内在的生活在时间中显示各种存在状态第二点说明人不是一个类属,而是一个单个的存在;① 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② “此在”存在的两种状态:本质的存在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质的存在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状态掩盖的个人存在;是自我的片面甚至是歪曲的显示;是通向本质状态的必由之路;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1、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世之在”人是有作为的存在① 人是有所作为的,与其他事物“遭遇”;② 世界是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在一起的;是人有存在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③ 在世之在人的存在方式烦忙,打交道① 烦忙把人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② 打交道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③ 二种方式2、“应手之物”到“现成在手之物”的转变“应手之物”到“现成在手之物”的转变① 所有事物都是作为人的“器具”而存在;②“器具”“打交道”→锤子太重了理性认识的开始评价① 这一转变就是从行动到认识,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② 从存在论的角度说明了行先于知,知来自行的道理;3、“在世之在”的理论意义康德所说的哲学的“丑闻”已经寓于的→存在的三种方式联系一体的ⅱ、三联式:先行于自身将来式;已经寓于自身的过去式;在世之在现在式;ⅲ、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② 揭示的方式烦Ⅰ、内涵:没有特定的对象,是一般的人生态度;Ⅱ、关于烦的神话Ⅲ、关于烦的三个问题ⅰ、烦对人意味着什么?烦是一种摆脱不掉的心情,揭示了人的当下处境;ⅱ、人为什么而烦?他的目标、未来,他的烦显示了他的潜在性;ⅲ、人面对什么而烦?揭示是将来过去现在的整体结构;面对世界的一切;③ 非本质的“烦”畏Ⅰ、在他人的庇护下取消自我;Ⅱ、区别于抛置态的恐惧没有具体对象,是一般人生态度;④ 本质的“烦”“面对死亡的决断”Ⅰ、三个要素:良知的以往体验的呼唤;决断的当下抉择;先行的未来展望;Ⅱ、只是在面对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意义;海氏关于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的图表:P126;对海氏“烦”的评价:① “烦”并不与任何一种具体的娱乐方式相抵触;② 盲目乐观不但没有摆脱“烦”,而是“畏”的种种体现;③ “烦”作为基本的人生态度,我们并不陌生一种深沉、严肃而又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后期海德格尔1、后期研究领域的转变此在-→真理、语言、艺术、技术-→揭示存在的意义;⒉ 重新定义真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转变:“此在”的除蔽-→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真理是遮蔽和除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林中空地真理“廓清”的含义扩展了“世界”的概念“天地神人”结构语言是存在的家;① 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是存在显示出的既敞开又隐匿的意义;② 西方哲学两极独立的思维方式→人的存在;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影响自由批判的精神◆ 萨特的基本哲学思想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1、改造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关于“自我意识”的康德笛卡尔传统① 自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以自我意识为核心;② 胡塞尔的延续传统;萨特将意向性理论改造为意识理论;2、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意识的根本特征意识的超越性;区别:① 意识外在事物第一级意识自由的设置② 自我意识意识第二级意识反思活动得到联系:① 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意识始发的提供内容;自我意识是获得的;② 从形态学的观点来看:平行的,并列的;意义:① 避免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唯心论结局;② 为自由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意向活动的自由1、知觉特征总指向一个存在着的事物的;知觉与判断的不一致知觉真实的;判断会是错误、幻觉;例:树桩→情绪对象,决定了的因果世界→自我意识的发生;举例:我的窥视→对于自我的反思,羞愧感他人意识不涉及我与他人的关系;2、我与他人既依存又冲突的关系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他人又将自我对象化两种心理倾向:① 我把他人彻底对象化性虐待狂的心理;② 他人把我彻底对象化性受虐狂的心理;两种较温和的行为① 他人对象化我爱情我具有独立性爱情即冲突;② 我对象化他人情欲把他人肉体化3、为他之在内涵:我与他人处于互为对象化的矛盾之中冲突是为他的存在的原初意义;他人是地狱;① 不同于“人对人是狼”的关系;② 冲突的形式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而是若即若离,又即又离的“悲欢离合”;③ 实质不表现为现实的利害冲突,更多地表现为意识和情感上的不适和困扰;④完全的利己主义和完全的利他主义都是不可能的;4、我与他人的冲突的中断我们意识“我们意识”的发生;①“我们意识”的内涵我与他人有共同的注视对象;② 举例:我与他人共同观看交通事故;集体意识是暂时的例:我的狂喊引起其他观众的冷眼5、评价为他之在先于并奠定了与他人共在的基础;海氏“与他人共在”世界→新思想→个人的生存意识的超越个人的生存意识→无限者的超越3、对于雅氏上帝的认识上帝的特征① 上帝是人类意识的终极关怀;② 上帝是属于个人的、纯粹的、自由意识;③ 上帝是不能加以描述和说明的;④ 上帝不强制人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否定的选择是反超越的倒退4、雅氏的神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异同异:反对天启观念;同:① 结论相同,都是信仰上帝;② 哲学与信仰相融;世界哲学1、轴心时代时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老子;印度的《奥义书》和佛教的释迦牟尼;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希腊的荷马史诗、伟大的哲学家和悲剧家;近东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特征:① 整个人类实现了精神突破;② 是人类的全面精神化和人性的全盘改造的过程;③ 现在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仍受其影响;2、新普罗米修斯时代科技时代科技改善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的生存境况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反而恶化;3、第二个轴心时代世界哲学世界各地的人将在世界范围内思考全体人类的生存境况问题第 1 页共 1 页。

西方哲学史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西方哲学史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西方哲学史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一节:伊奥尼亚哲学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充满了神灵。

2、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定?。

the infinite.本原的两个特点:普遍性和流动性.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形成)4、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明确强调了本原的永恒性、普遍性、流动性和秩序性。

(1)主要观点: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All things are in flux .(2)逻格斯(logos):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

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这西方哲学语言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

(万物发展的规律性,强调变化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

第二节:南意大利哲学1.毕达戈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Things consist of numbers.在说明宇宙是天体的和谐的时候提出了十种对立的范畴。

而且发现了音乐中和谐音程之间的数学关系,各种音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琴弦长短的比例关系。

结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2.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1)巴门尼德:(Bing范畴的首创者)提出了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真理之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一条是意见之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理智是真理之路,感觉只能获得意见。

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

真理之路则要用理智来进行论辩。

存在?的意义:A、?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然不是?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思想,提供真理的是存在,非存在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不变性和完满性。

(2)芝诺:认为存在不能是众多,只能是单一;存在不能是运动的,只能是静止不动的。

他捍卫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是单一的。

四个著名的否定运动否定多的论证:A、?二分法?B、?阿基里追龟?C、?飞矢不动?D、?运动场?芝诺的论证表明他不承认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是时空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由此否认运动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所以我们说智慧是一种痛苦,而且是一切痛苦中最痛苦的痛苦。

它的刻骨铭心之处不仅在于人注定了要追求智慧却也注定了不可能通达智慧的境界,而且更在于追求智慧便使人知道了自己的有限性,知道了自己的有死性。

水中之树的倒影龙应台曾经在《白杨树的倒影》说过,人应当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现实的世俗生活,还有一种是虚幻的,精神层面的生活,就像白杨树在湖中的倒影。

四、如何学习和思考?斯多葛派爱比克泰克——“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软弱和孤独时,哲学就产生了”。

1.惊异—→在惊异中,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匮乏。

2.畏惧和被抛:终极境况:死亡罪恶机遇痛苦→绝望→再生。

3.怀疑doubt:有了知识从而导致怀疑其确定性。

4.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前人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它们可能会发生一些形态上的改变。

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哲学不仅是当前的,还有过去的,甚至将来的。

因为我们的思想包含而且必须包含过去的思想才成其为思想,或者说,离开了历史,我们的思想甚至我们的存在便是残缺不全的。

我们或许可以给哲学问题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本性以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由于人是某种尚未定型、永远开放的自由存在,因而他的至高无上的终极理想本身也一定是一种尚未定型、永远开放的对象。

既然如此,哲学问题当然不可能有最终的解决,如果有的话,那时人也就终结了,或者说结束了自己的“进化”。

4、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学习西方哲学史不仅是学习知识,即知道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哲学家们“因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说,换言之,应该了解哲学家所面对的哲学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同方式。

我们把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称为“对话”的方法。

现代西方哲学概要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

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

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工具理性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

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

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

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

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人以理性为工具来改造世界、控制自然,但人却日益沦为工具的奴隶。

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和争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批判的矛头直指“工具理性”二、流派——挑战理性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

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

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

因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

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

三、流派——坚持理性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

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

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

四、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分析哲学在英语国家仍是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成了其主流;蒯因等人的新实用主义既继承了经典实用主义的基本理论,又接受了分析哲学等新起的其他哲学流派的某些因素;科学哲学中出现了库恩的历史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等流派。

“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除原有的流派之外,又出现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学、以及多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

宗教哲学方面,新托马斯主义等各种形态的基督教哲学仍居主导地位。

五、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如果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走向与近代哲学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至少于以下四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后者。

第一讲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唯意志主义)唯意志主义简介教学重点:1、什么是唯意志论?2、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基本含义及区别。

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来源就个别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来说,从西方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起就已存在了。

总之,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但它们基本上都只是作为某种哲学中的一种成分或倾向而存在,尚无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从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取代信仰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轴。

然而到19世纪中期英法德主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革命先后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先后确立后,人们发现理性的社会和国家所带来的不是理性主义思想家所约言的人的普遍幸福和人性的充分发挥,而是种种痛苦和灾难以及人性的异化。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正是这一批判浪潮的产物。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批判和超越传统理性主义并强调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为其最一般的特征。

由于它对人的情感意志等的作用的强调是以使哲学复归于人、使人摆脱被绝对化的理性和实在所异化的境况,重新发现人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人的生命力等为旗号,因而往往被列入“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三、什么是唯意志论?唯意志主义(Voluntarism)唯意志主义是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西方非理主义哲学思潮。

Voluntarism源自拉丁文Voluntas,意即“意志”。

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意志视为最高原则,用意志去构建世界、规范人生的理论。

它主张意志是世界的本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认识的根本途径是意志的直觉活动,生命是意志的冲动和自我实现。

四、唯意志论的特征:第一、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意志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第二、他们都主张意志的直觉能力高于理性的认识能力。

第三、他们都把人生的自由、幸福、命运作为探讨的主要课题。

五、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联系二者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活动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体现了一种在整体上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迥然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

但二者还是有差异的。

六、流派代表人物尤为突出的是,这一世纪自始至终贯穿着非理性哲学思潮,其中有三位极具个性的思想家堪与其他伟人分庭抗礼,他们就是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主义教学重点:1、生存意志论2、世界表象论3、悲观人生观生平:“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一、叔本华的生平活动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最早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从小孤僻、傲慢,有精神病气质,终身未娶。

年轻时他曾按父愿去英法学习经商,后来弃商从学。

1809年赴哥廷根大学学医,次年改学哲学,是柏。

拉图的崇拜者。

1813年以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后来先后居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20年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

1831年因逃避瘟疫离开柏林去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1833年起至死均孤栖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小旅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