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阅读地质图13.5.13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分为剖面地质图和平面地质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图例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掌握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如下图)(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如下图)(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下图)(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如下图)(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或喷出岩)存在,说明周围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层的形成时代。
(如下图)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若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1)~(3)题。
(1)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a.a b.bc.f d.g(2)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a.a、b b.b、cc.c、d d.f、g(3)形成时间晚于x断层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a、f b.b、cc.c、d d.f、g【解析及参考答案】(1)读图发现该图为一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实验班地理二轮复习培优教案
(2)若 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 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图3)。
⑵剖面图显示,该地区 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 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⑶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 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⑷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⑸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我们的图示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第⑴题,C层为砂岩, 应为河湖沉积的产物,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E、F、G层分别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分别对应于深海、河湖、浅海沉积的产物,说明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第⑵题,图示B层到K层岩层倾斜,说明该地区在K地层形成后曾发生过褶皱。图示N层到P层岩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褶皱发生于N地层形成之前。第⑶题,由图中看出,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左侧缺失H、I、J、K层。第⑷题,图示显示N、O、P地层被断层M挫断,故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第⑸题,根据该地层剖面所显示的地壳演化信息,内力作用表现主要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例1.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答案(星岗)
星岗地区地形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一、判读要求:1. 判断本区的地形、地层出露情况,地层的接触关系;2. 本区有无褶皱,褶皱类型,形成时代;3. 本区有几条断层,断层类型,形成时代。
学习现场识别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地质构造与工程的关系。
2. 实习分组每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指定一名小组长。
各班班长、学习委员为各班之总负责。
二、请回答以下问题:1. 岩层的露头线与岩层的产状和地形的起伏之间有何关系?2. 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几种,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有何差异?3. 背斜和向斜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 比较倾斜褶皱与倒转褶皱、穹隆与构造盆地的差异。
5. 如何确定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B 卷答案这里有F1,F2,F3,F4四个断层,最老的是F4断层,依次是F3F2F1,在松村有个背斜,核部是O3两翼是S1,在石家有个向斜,核 部是D1,两 翼是S3,在东山有个不整合接触,地层缺失,北山坡也有一个角度不整合,F4形成时间是D1之后C11之前,F2是个逆断层,F1是个正断层,形成时间是 N2,向北倾斜。
4. 分析下列地形地质图。
(9分) 参考答案:1)阅读地形。
(1分)一.1.图中有星岗、东山、峻岭、北山坡3个山头;南部有2条沟,北部有1条沟。
2)分析地层。
(2分)有晚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迭、白垩、新近纪地层出露;南部地层老,北部地层新。
3)分析构造。
(3分)(1)产状:整体由南往北倾斜,近东西向走向。
(2)褶曲:东南部出露短轴背斜,轴向北西向,核部为晚奥陶纪地层。
西南部为倾伏向斜,枢纽倾向北西,核部为早泥盆纪地层。
(3)断层:F1为正断层,倾向于西北,出露在峻岭新地中,对本区构造影响几乎为零F2为倾向逆断层,倾向于南东,出在本区中部,切割了所有老地层,对本区构造影响最大;F3为走逆断层,倾向于北东,出露在本区中部,造成中石炭纪地层缺失,本区构造影响较大;F4为右型平移断层,走向近南北,出露在本东南部,仅切割了短轴背斜。
阅读地质图
4.了解比例尺 从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 大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 5.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山脉、丘陵、 平原、山顶、山谷、陡坡、缓坡、悬崖 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征。 6.结合图例了解该区地物的位置,如河流、 湖泊、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 该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文化等情况。 如上图所示为某地区地形图。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 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 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 制定工作计划。此外,地形图是地质图 之底图,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 地质图的,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 是不完整的地质图,它不能提供地质构 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
2.5地质图 地质图 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 条件的图件。它是将自然界的地 质情况,用规定的符号按一定的 比例缩小并投影绘制在平面上的 图件,是工程实践中需要收集和 研究的重要地质资料。
2.5.1地质图的类型 .1地质图的类型
普通地质图 构造地质图 第四纪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 图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编制许多 不 同类型的地质图,如普通地质图(就是 一般所指的地质图)、构造图、矿产图、 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地震地质图 等等。我们所读的是普通地质图。地质 图要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图时间、 编图单位等。 图例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地质图的 图例 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 岩石的时代和性质、岩浆岩和各种构造 要素等。
三、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 骤和方法; 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 ; 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 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 表现特征。 (二)主要内容 地质图的一般知识及读图方 法步骤;在地质图上分析岩层产状、接 触关系、褶皱、断裂构造等。
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 4.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
• 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2021/3/12 22
2021/3/12 23
(三)断层存在的判别
1.构造线标志 2.岩层分布标志 3.断层的伴生现象
• 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构造岩;牵引现象
4.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泉、低洼地形等
2021/3/12 25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6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2021/3/12 27
地质年代
一、绝对年代法
二、相对年代法
• (一)地层层序法
正常、倒转、标准地层剖面
鉴定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标准地层剖面、层面构造(泥裂、波痕等)
• (二)生物演化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化石
(四)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
• 地层时代 • 地层界线 • 断层伴生现象
2021/3/12 24
岩层重复或缺失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大于岩角,正断岩层缺失,逆断 岩层重复,下降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小于岩角,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上升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反,断角岩角不论,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下降盘新地层。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桥梁工程地质平面图,纵剖面图
2021/3/12 33
中国地质图
2021/3/12 34
中国水文地质图
2021/3/12 35
中国新构造图
2021/3/12 36
作业二——阅读地质图
与所用地形底图 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 线条比例尺。
二、读图方法
基本原则:先图外后图内 图框外: 1、图名 2、比例尺 3、图例 4、图幅编号和经纬度 5、剖面图
图框内
原则:先地形地貌后地质内容
1、先地形地貌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2)水系的分布特征。 2、后地质内容(先地层,后构造)
1、水平褶皱
倾伏褶皱
1—地形等高线; 2—地层界线; 3—白垩系; 4—下三叠统; 5—上二叠统
a b c线上地形变 化并不大,但地 层界线则发生多 次弯曲,这与构 造地层界线的表 现有很大的不同
断层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断层在地质图上用断层线表示。由于断层倾角一般 较大,所以断层线在地质平面图上通常是一段直线,或 近于直线的曲线。在断层线两侧存在有岩层中断、重复、 缺失、宽窄变化或前后错动现象。
《普通地质学》作业二
阅读地质图
目的与要求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了解和掌握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了解水平 / 倾斜 / 直立岩层在地质
图上的表现特征。
认识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绘制地形剖面图。
•一、地质图
普通地质图(地质图)—用来表示地层、岩性和
地质构造条件的地质图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专门表示第四纪沉积层的第
地质剖面图—剖面图是反映地表以下某一断面地持条件的
图。它可以通过野外测绘或勘探工作编制,也可以在室内根据地 质平面图来编制。
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
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等。
地质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地质图是指用规定的符号、线条和色谱表示
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并按一定比例投影 在地形图(平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幅 编号,经纬度,剖面图,图例,责任表等。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阅读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2)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3)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
在比例尺较大 (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
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4)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
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5).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1)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2)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
阅读地质图ppt课件
月山~云山剖面图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用方位角表示)。 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等地名应注明在剖面的上面 所在位置。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 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 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面 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地质图阅读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4、掌握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学会用走向线法 求岩层产状的方法;
5、掌握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绘 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序、构造 特征推断绘出。
3.地层柱状图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 图。
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 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 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x x地区综合地层柱状 图”。
☆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 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 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 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如:
1:20000和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 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 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 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 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 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
阅读地质图(全)
一)(地形)地质图的概念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及岩层分布情 况的图件。它是一种投影图,是将各种地质体与地表面的交 线及地形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件。基岩地质图 也是地形地质图的一种,它是将盖层(第四系覆盖层)揭去, 反映基岩各种地质现象的图件。 二)(地形)地质图主要内容 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通过地质调查及地质勘探编 制而成的。图中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四、阅读地质图
(-)读图步骤及注意事项
4.阅读岩层的分布、新老关系、产状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种是根据 图例和各种地质构造所表现的形式,先了解地区总体构造的基 本特点,明确局部构造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对单个构造进行具 体分析,另一种是先研究单个构造,然后结合单个构造之间的 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整个地区地质构造的结论。 两者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可以得出相同的分析结论。
1.地形地物
主要有地形等高线、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地表水体、公路、 铁路、桥梁、车站、三角测量点、高压线等。
二)(地形)地质图主要内容
2.地质界线
主要包括各时代的地层界线(系、统、组)、不(假)整合面界线、 标志层、矿层露头线、褶曲轴线、断层线及岩层产状等。
各种地质界线必须注明其代号或名称,如地层系统编号、标志层 及矿层编号、褶曲及断层名称等,对有火成岩或岩溶陷落柱出露的 地区,应圈定其在地表或基岩面上的分布范围。 3.勘探工程
四、褶皱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水平褶曲 倾伏褶曲
褶曲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质图上的特征
当地形平坦时,若地层界线出现弯曲,说明 该处存在一倾伏的褶曲构造。当地形起伏较大 时,单斜构造也会出现地层界线的弯曲。所以, 地形地质图上的地层界线的弯曲可能是褶曲存 在的标志,也可能是单斜构造存在的标志,但 根据以下几点,可以区分开来。 (1)根据岩层的产状 单斜构造受地形的影响, 虽然地层界线发生弯曲,但岩层的产状各处保 持不变,而褶曲构造岩层的产状则发生变化, 即各处的产状是不一致的
地质构造—地质图阅读(工程地质课件)
小结
• 1.理解根据平面地质图切绘剖 面图的制图方法,正确运用剖 面地质图;
• 2.了解地层综合柱状图。
• 分析地质图 • 选择剖面方位 • 确定比例尺 • 作地形剖面 • 作地质剖面图
(倾角换算、岩性符号、修饰)
2.地层综合柱状图
• 地层综合柱状图是据地质勘察资料,把地区出露 的所有地层、岩性、厚度接触关系,按地层时 代由新到老的顺序综合编制而成;
• 包括:地层时代及符号、岩性花纹、地层接触类 型、地层厚度和岩性描述等。
地质构造的认识
阅读地质图
2.阅读地质图
➢ ①图名、比 例尺、方位
➢ ②图例 ➢ ③地形、水
系 ➢ ④地质内容
: ➢ 地层岩性分
布与接触关 系; ➢ 褶皱构造; ➢ 断层构造; ➢ 地质历史。
2.阅读地质图
➢ ①图名、比例尺 、方位
➢ ②图例 ➢ ③地形、水系 ➢ ④地质内容: ➢ 地层岩性分布与
接触关系; ➢ 褶皱构造; ➢ 断层构造; ➢ 地质历史。
小结
• 1.了解地质图的概念、组成和常见 的地质图类型;
•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正确读出地质图上的信息。
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质图绘制
地质图绘制
• 1.制作地质剖面图 • 2.地层综合柱状图
1.制作剖面地质图
➢ 将剖面线与各地层界线和断层线的交点,按 水平比例尺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再将各界 线投影点铅直定位在地形剖面图的剖面上。 如有覆盖层和下伏基岩也应标在图上;
➢ 按平面图示产状换算各地层界线和断层线在 剖面图上的视倾角,当横纵比例尺不一致时 应注意换算;
➢ 绘制地层界线和断层线; ➢ 在各地层分界线内,按各套地层出露和岩性
读地质图(“地质图”相关文档)共5张
•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 了解和掌握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 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 征。
2.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从地质图的基本要素出发开始阅读
• 基本方法
(1)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后看 (1)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后看制图者和制图时间。
后地质资料。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从地质图的基本要素出发开始阅读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3)先地层岩后构造和其它。 了解和掌握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1)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后看制图者和制图时间。 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 基本技能
边看边记边绘。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后看制图者和制图时间。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3)先地层岩石后构造和其它。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制图者和制图时间。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后看制图者和制图时间。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 2 ) 先 图 外 后 图 内 ; 先 地 形 地 貌 从地质图的基本要素出发开始阅读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地质图的阅读》PPT课件
35
b.岩层倾向与地面坡 向一致,而岩层倾角大 于地面坡角时,岩层地 质界线的“V”形尖端 在山沟处指向下游,在 山坡处指向上坡
整理ppt
36
C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 致,而岩层倾角小于地 面坡角时,岩层地质界 线的 “V”形尖端在山沟 处指向上游、山坡处指 向下坡,但地质界线比a 更为狭窄
整理ppt
5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 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 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 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 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图例 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 排图例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 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 二字。 ·
2)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地质 界线与等高线相交,并在山坡和山谷处弯 曲成“V”字形,其规律受岩层倾角大小、 岩层倾向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所确定,称“V” 字形法则:
整理ppt
34
a.岩层倾向与地面坡 向相反时,岩层地质界 线的“V”形弯曲顶端 在山谷处指向上游,在 山坡处指向下坡。
整理ppt
地质图阅读
整理ppt
1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 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 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 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
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 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质图包括的其它内容及格式 1.图名——一般用地名来命名。 2.比例尺——是表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一种比例关系的 尺度。一般用文字、数字或线条比例尺表示。 由于研究目的、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精度的地形图为 底图,精度要求愈高,比例尺愈大:
小比例尺 1:100万~1:10万 ; 中比例尺 1:5万~1:1万 ; 大比例尺 1:几千 ;
3.图例——将地质图中 表示各种地质体的符号、 代号、颜色及线条等放 在小长方块中,加以说 明,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于图幅的右侧方。
四、 地质图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步骤 1.看图名及比例尺:了解地理位臵、范围大小及精度要求。 2.阅读图示及图例:了解各时代地层、岩性、构造及色标情 况。 3.阅读图上内容:了解整体地层、岩体及构造的分布情况。 4.根据工作需要,详细阅读自己所要了解的某地某方面的内 容及特征。 (二)阅读细则 1、地层的分布特征 首先通过阅读图例、 综合柱状图,了解地层 新、老顺序、接触关系、 岩性、化石等特征及色 标,然后从地质图上观 察各地层的分布特征及 产状。
第七章阅读地质图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宋允玲
地形图和地形地质图
地形图:是由各种表现地形和地物的线条及符号构成,是按照
一定的比例、图式绘制的水平投影图。
地形图除表示地物的平面位臵外,还同时反映地势起伏。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综合图纸。它
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花纹)及规定符号,按 比例尺缩小把地表上各种地质体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 一种图件。 地形地质图除可以反映地表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的分布 外,还可以反映一定深度下地质体的延伸情况和图幅 地区的地壳发展史。
2、褶皱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根据地层的 展布情况进行分析读图: (1)背斜是核部为老地层,两翼为新地层。 (2)向斜是核部为新地层,两翼为老地层。 (3)倒转褶皱是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地层 出现重复。 3、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红色线条或粗体黑线表示: (1)正断层 (2)逆断层 (3)平移断层
3.同小亦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
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同向弯曲,在穿越 河谷处“V”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V 字 形 法 则
不同地质构造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四、各种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当地面平坦时) 线 1.水平褶曲:对称的平行条带,地层对称重复出露 状 2.倾伏褶曲:抛物线形,地层对称重复出露 褶 3. 倾竖褶曲:类似于倾斜褶曲
曲
4.短轴褶曲:长椭圆形 5.穹窿和构构造盆地:近圆形
(向斜和背斜的判断主要 是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
褶曲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 背斜和向斜:两翼岩层呈对称出现, 从核部到两翼,岩层由老到新为背斜;从核 部到两翼,岩层由新到老为向斜。
(2) 两翼产状情况:两翼倾角大致相等, 倾向相反,为直立褶曲;两翼倾角不等,倾 向相反,为倾斜褶曲;两翼同向倾斜,一翼 正常,一翼倒转,为倒转褶曲。
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
不同产状的岩层或地质界面 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的曲线,正常层序时,山谷中 出露老地层,山坡上出露新地层。
二、直立岩层 在地质图上的 表现 呈一条与地 形等高线相交 的直线。
三、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地质图上一般用产状符号标出倾斜岩层 的产状。 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地质 界线与等高线相交,并在山坡和山谷处弯曲 成“V”字形,其规律受岩层倾角大小、岩层 倾向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所确定。
1.相反相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地质界线与地形 等高线同向弯曲,弯曲程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在穿越河谷处 “V”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V 字 形 法 则
2.同大相反: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
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反向弯曲,在穿越河谷处 “V”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下游。
V 字 形 法 则
赵李坪地区地形图
宁陆河地区地质图
一、地质图
将一个地区的地 层、岩性、地质构造、 岩浆岩体等内容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一定比例尺,用规 定的线条、符号和颜 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图 件。
二、地质图的附图
1.综合地层柱状图——在地质图的基础上,地区内地层、岩体 及其接触关系,按由老到新的顺序,用线条、符号及颜色排 列绘制在一个呈柱状的剖面图上,两侧标示出地层时代、岩 石、化石、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的图件。
(3) 枢纽产状:枢纽水平,核部宽窄变 化不大,两翼岩层界线呈平行分布,为水平 褶曲;枢纽倾伏的背斜(或向斜),两翼岩层 界线延伸至倾伏(扬起)端呈弧形相交,若倾 伏的背斜、向斜相连,则岩层界线呈“之” 字形弯曲。
五、各种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倾向断层:
地质体不连续,地质界线总是上升盘向倾向方移动。 判断正逆断层要结合断层面和岩层面的产状。
相同 相反 断层倾角>岩层倾 断层倾角<岩层倾 角 角 重复 缺失 重复 缺失 重复 缺失
断层垂直褶曲上下错动后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D S P O O
S
D
T P
γ
S
30°
D
C D J D b) C
P
S
a)
断层时代及断层时序
发生断层的一套地层,被未发生断层的地层所覆盖, 其断层时代应在上一套岩层中最老一层时代之前,下一套 被切断岩层中最新一层时代之后。
2.地质剖面图——指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 所切割的地质体剖面,反映地质体深部特征的地质图件。
可在地质图上切割绘制(图切剖面图),也可以在野外实 地测量绘制(实测剖面图)。
(1)实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简介
a. 选择剖面位置 b. 实地测量,记录
剖面测量记录表
c. 资料整理和绘图
(2)图切剖面的制图方法 ①剖面线的选择:尽量穿 越区内主要地层、主要构 造,尽量垂直区域构造线 方向。 ② 切地形剖面。 ③ 投影地质内容。 ④ 填充花纹、符号。 ⑤标注岩层产状, 地层符号。 ⑥ 加图例、图名、比例尺、 剖面方位 ⑦ 加责任签。
4、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1.整合接触:
2.假整合接触:
3.角度不整合接触:
5、侵入岩体的表现特征 (1)岩基、岩株在图上表现为 较规则浑圆状形态分布,与不 同时代地层呈斜交接触。 (2)岩脉(岩墙)呈不规则带 状、长条状分布,常穿插不同时 代的地层界线。 (3)一般以色标加代码表示: 酸性岩体用红色,中性岩体用 粉红色,基性岩体用绿色表示。
2.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围岩有接触变质现象,接触界线不平直,可切穿沉积岩的层理。 侵入岩中有围岩的捕虏体 沉积岩被与侵入体共生的岩脉切穿
沉积接触:沉积岩中没有接触变质现象 侵入岩中没有沉积岩的捕虏体 沉积岩底部有侵入体的砾石 断层接触: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线较平直
侵入体中的岩脉被切断
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 层柱状图。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臵、 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特别是可了解本区有哪些时代的地层、 岩石类型、岩性特点、地层接触关系,即对地质图幅有一总体 的概念。 第二步是读图框内的内容:在深入分析图的各个细节之前, 首先要大致将地质图的内容通读一遍。在通读时,先根据地形 等高线、水系及标高点的分布情况,了解本区的地形特点、山 脉、水系分布的主要方向,地形和岩性、构造的关系,然后对 照图例了解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和产状,主要褶皱和断层构造的 分布方向,岩浆岩体的分布和产状等,查明本区总的地质构造 轮廓。在这基础上,便可对地层、褶皱、断层、岩浆岩、变质 岩及矿产等方面的细节,逐一按步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步是综合归纳和提出问题。地质图中的地质构造不是 孤立的东西。这些地质现象是这个地区历史演变发展的结果, 实质上说是这个地区所经受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它 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通过对地质现象逐一的分析之后。 应该进一步找出这些地质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它们是怎 样演变发展成现在所见的情况,即综合本区的地质发展概况。 最后提出问题。
D S P O O
S
D
T P
γ
S
30°
D
C D J D b) C
P
S
a)
断层产生的时代
在多条断层相交割的地段,断层发生的先后次 序,称为断层时序。被切割的断层比未切割的断层 时代要老;被切割次数多的断层比切割次数少的时 代要老。
F1 F2 F3
F1 F2 F3 F1
断层时序
六、地质体不同接触关系在地形 地质图上的表现 1.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各时代地层连续无缺 失,地质界线彼此平行呈带状。 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 :缺失 某时代的地层,地质界线平行呈 条带。 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 : A:上下岩层走向不同,地层 有缺失,地质界线相交。 B:上下岩层走向相同,但倾 向或倾角不同,地形平坦时也可 以呈平等的条带,但上下岩层产 状明显不同。
2.走向断层:常表现为地层的重复(或加厚)或缺失(变薄) 具体表现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O S D
C P
O
S
C
P
D C a) P T
P b) D D
D
C
D
C c)
P
O
S
O S
D
O
S d)
D e)
S f)
P
T
a)、c)、f)为正断层;b)、d)、e)为逆断层
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关系 断层性质
正断层 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