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的头脑风暴
四年级美术上册《科学与幻想》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科学与幻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科学与幻想》以四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依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科学与幻想在美术创作中的结合,认识到科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2.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表达对科学和幻想的认识。
3.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透视、明暗、比例等,提高美术表现力。
1.结合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科学与幻想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以及透视、明暗、比例等绘画技巧,表现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2.写一篇创作心得,内容需包括:创作灵感来源、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具体、有条理。
3.指定一本与科学与幻想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拓宽知识面。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将科学与幻想相结合,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各自的见解和想法。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为创作提供更多思路。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团队合作,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个科学问题或幻想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形式不限,可以是PPT、小论文、绘画作品等。
5.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科技、艺术类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实践能力。
作业要求:
小学美术《五大核心素养》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大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核心素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五大核心素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大核心素养》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观察与欣赏、创意与实践、审美与表达、文化了解与尊重、综合性学习。通过本章节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观察与欣赏: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创意与实践:运用所学美术技法,发挥创意,完成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五大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它们分别是观察与欣赏、创意与实践、审美与表达、文化了解与尊重、综合性学习。这些核心素养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帮助我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观察与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观察细节的能力,为创作积累素材。
2.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勇于尝试、独立创作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念,丰富情感体验。
4.文化理解: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了解,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4.教学评价: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尽量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充分、公正的评价,鼓励他们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例如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和评价能力。
二年级美术教案:加一加变一变的创意思维训练
二年级美术教案:加一加变一变的创意思维训练概述加一加变一变的创意思维训练是一种可以帮助小学生创意思维的美术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通过画画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让他们习惯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这个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造诣也非常的有帮助。
通过这个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在创作中享受到快乐,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们能够掌握以下的技能:1. 引导学生们使用简单形状进行创作。
2. 让学生们能够将形状进行叠加和变形,从而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3. 鼓励学生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4. 培养学生们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掌握简单造型的创作方法,大胆尝试叠加和变形,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们发散性思维,使他们习惯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事物,从而产生出不一样的灵感。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1. 准备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彩笔、铅笔、橡皮和白纸等。
1.2. 布置教室,让学生们可以安心的画画,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2. 课程内容2.1.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形状进行创作。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启发,来让学生们进行形状的联想与创作。
让学生们尝试通过不断的绘制和改变单一的形状,来发掘出多样的可能性,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
2.2. 让学生们能够将形状进行叠加和变形,从而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让学生们将不同的形状堆在一起,不断组合和叠加,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以及发扬细致认真的精神。
具体形象如下:Image.SM.jpg2.3. 鼓励学生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和看待画面。
例如,画一个小动物,学生不仅可以表现它的可爱,也可以想象它做出各种有趣的妙动作。
小组合作学习对美术课堂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对美术课堂的作用作者:金晓娟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52期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上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
为每一个学生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表现的舞台。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小组合作学习对美术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在美术课堂中有些教学任务,凭学生自己力量是难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比如说在湘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纸品乐陶陶》这一课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皱纹纸制作纸团、纸绳的方法,并用制作出来的纸团、纸绳来制作一幅装饰画。
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既要学习纸团、纸绳的做法,又单独制作一幅装饰画,完成这些内容是非常仓促的。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最后制作出来的作品肯定也是有很多遗憾。
但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了纸团、纸绳的制作方法之后,大家一起完成一幅装饰画。
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课堂效率就大大增加,学生能充分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从而制作出满意的装饰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给课堂增加活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组合作制作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而小组合作表演更能增加课堂的活力。
比如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信封娃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运用不同手段制作有趣的信封娃娃,并通过用信封娃娃做游戏,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自己做好各自的信封娃娃之后,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故事情节,把每个小组成员的信封娃娃都融入到故事当中,然后一起在教室里进行表演。
这样展示方式不仅能把学生的作品更好的展示出来,还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也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节课优质课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
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节课优质课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美术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节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高质量的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制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其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独创性,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展现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选择介绍一位具有创新和表现力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让他们探索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
此外,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例如绘画或雕塑。
通过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美术展览,让他们接触到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一系列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或概念进行头脑风暴,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创意。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一起完成艺术作品或项目。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培养表达自己创意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自信。
四、评价方式的选择为了评价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书面评价和测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艺术作品,以及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表现。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之神采飞扬妙笔生花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之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美术老师的教学风格(样例5)第一篇:美术老师的教学风格我的教学风格许俊杰在教学中我一直在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崇尚自然,关注生活”,“平等民主,教学相长”,“富有激情,张扬个性”的教学风格。
一、崇尚自然,关注生活教学活动不能只是着眼课本,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在生活中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还以得超越生活为目的,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
美源于生活,对美的理解必须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
教师教学的不仅仅是绘画和欣赏的技巧,更该是一颗能发现美好的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拿身边的事物举例,常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美好画面,做成PPT跟学生们一起分享。
每个礼拜,我都会带学生去户外写生。
石港中学后操场的百米碑廊,教学楼后面的九曲桥笑读亭等都是我们描摹的好对象。
关注每一缕春风,关注每一片落叶,满怀热爱之心去关注生活,或许才是美术教学带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二、平等民主,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地体现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专题“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课中,我挑选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希望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因为涉及到理论较多,我没有通篇介绍,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我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023小学美术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1篇)
2023小学美术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1篇)2023小学美术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1篇)2023小学美术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要随时成为学生们需要的美术教师。
如今的美术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训练为主,以提高绘画能力为教学目的,这早已成为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美术在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将美术教育过分学科化、科学化,过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只能称作是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
新课标在前言中就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获得知识,通过实践恰当的绘画方式。
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是有成就感,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对教材的使用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性,同时注重美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更要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合理多样的作业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老师们也要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合作,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实践在探索中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气氛一定是轻松,愉悦高效、和谐的。
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要遵循人际关系的原则,新课改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家长过于重视文化课,导致对美术课的忽视,使得有些美术教师在自身修养方面不能产格要求自己,新课改之后,美术教师地位提高,给教师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调的空间。
浅谈如何发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摘要] 从我入行做老师的这几年,一直都听说要倡导双主体教学,广大教师都积极探索和创新了各种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很多教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出现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就如何发挥美术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美术课堂,双主体,作用一、矛盾的起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们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是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方法是否能真正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请看两个教学片断:片段一:我在某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美术课《假如我回到古代》教师想让课堂气氛活跃,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空间。
为此,一上课教师便用简短的语言向学生说:“请跟我跳一段舞。
”教师在台上跳得狂热,台下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敢动。
形成一个好尴尬的气氛。
学生的上课热情还没有真正被引导出来。
片段二:六年级美术课《改改画家的画》,教师出示了一些名画的改作,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以类似的手法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学生对名画的改造很有兴趣,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学生却只是在名画上稍作添加更改但是更多的学生拿起笔,不知从何下笔,最后教师不得不用很大的嗓音让学生安静下来。
片段一和片段二的教师都想活跃课堂的气氛,都想与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但是教学方法不恰当。
片段一的教师以舞蹈的形式导入,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高年段的学生比低年段的学生性格内敛一些,导致课堂出现尴尬的气氛。
而且课前的舞蹈并没有我教学内容有关,课堂流程脱节了。
片段二的教师,虽然提供的画作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指导方式没有详细说明,最终学生无从下手,导致学生没有创作出画作。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都很重要,很庆幸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注意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说,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符合学生的心智,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才能发出更好的作用。
《头脑风暴》读后感
《头脑风暴》读后感《头脑风暴》读后感《头脑风暴》读后感一我任教美术。
起初接触《头脑风暴》不以为然,里面的一些案例大都是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不是很感兴趣。
一些单元主题方面的研究,我甚至懒得去看。
但是静下心来去观察,去了解的时候,我才发现其中自有玄机。
学科与学科之间,看似相差甚远。
但是静下心来你就会发现,学科的整合非常必要。
在美术教学中更是离不开语文,历史等。
其中在语文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更是对美术教学起相当大的作用。
只有阅读才能更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素养。
眼界更加开阔。
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在绘画再忙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抽空看一些国学经典。
读故事,诵经典,勤练书法。
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级大师。
现代画家吴冠中,法国留学期间,饱览群书,深得国学文化的精髓。
更是跻身成为了我国当代中西方绘画结合的典范。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古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口,没有博览群书的毅力如何开创“颜体”的资本。
从各位美术大师的成功不难看出美术不仅仅是绘画,没有开阔的知识面,没有一定的国学修养。
其绘画的道路也是越走越窄,最后走到死胡同,而不能自拔。
从此我在课堂上也经常用到一些古诗文,效果很好。
譬如《窗外的景色》中我的一首《小池》更是激起了学生绘画的热情,不用太多的讲解,仅此“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句。
学生们就得以在纸上表现栩栩如生。
再如《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五年级所学习的中国画学习当中更是事半功倍。
从此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
深深的'将中国记忆撒播在了我的美术教学中去。
读书不是做样子,不是在人面前摆摆“我要读书了”的样子,而是给自己看,给自己的心看,要人前人后一个样,这就是所谓的读书慎独。
要想着如何挖掘自己的思想,一日三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广泛阅读。
书,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是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是书,启迪了我的智慧;是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七年级美术上册《吉祥物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吉祥物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吉祥物的应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吉祥物设计的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吉祥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表现手法时,结合优秀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3.创意思维训练: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意构思。同时,通过分享优秀设计师的创作心得,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学校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评价。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吉祥物设计的相关资讯,积极参加各类美术创作活动,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学校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设计一个吉祥物。要求作品具有创意,能够体现运动会的主题和学校的精神风貌。
7.跨学科整合: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引导学生了解吉祥物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教学方法多样化: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9.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成长。
10.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吉祥物设计的相关资讯,参加各类美术创作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1.学生对吉祥物设计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创意思维、表现手法等,教师需给予适时指导。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4.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克服挫折,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5.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五年级美术上册《奇思妙想》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奇思妙想的来源。
2.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五年美术上册《奇思妙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认识奇思妙想的含义,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形状等,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掌握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的基本步骤,包括构思、草图、创作和修改等。
4.提高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灵感,进行艺术创作。
5.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培养。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的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奇思妙想,通过独特的美术表现手法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3.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思妙想》,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奇思妙想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奇思妙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想象的过程。
2.教师介绍美术创作中的奇思妙想,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结合课本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美术表现手法的特点和运用。
教师将创作过程分为构思、草图、创作和修改等步骤,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创作,并在每个环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集体备课教案
美术集体备课教案教案标题:美术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美术创作的基本概念: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等。
2.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素描、水彩、油画、雕塑等。
3. 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美术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美术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直观的了解。
三、示范演示(20分钟)1. 选择一个具体的美术主题或题材,进行示范演示。
2. 解释并展示创作过程中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四、小组合作创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创作主题或题材。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创作方向和构思。
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概念和技巧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2. 全班共同进行作品评价,包括对作品的美学意义和艺术表达的评价。
3.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反思和感想。
3. 鼓励学生提出对未来美术创作的期望和目标。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美术作品。
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等。
3. 小组创作展示的场地和展板。
教学评估:1. 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巧运用、创意表达等方面。
2.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和讨论。
3. 学生对课堂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美术视野。
2. 组织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创意设计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创意设计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创意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的是模仿和复制,很少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而创意设计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维能力。
创意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术教学中,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是相辅相成的。
创意设计注重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手工制作、绘画、雕塑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
创意设计也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绘画、摄影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创意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术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审美素质。
创意设计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 利用创意设计丰富美术教材。
传统的美术教材主要是对艺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创意设计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设计手册、海报、PPT等形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利用创意设计开展课堂活动。
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创意设计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艺术实践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利用创意设计开展社区服务。
创意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美术作品的展览和销售,为社区募集善款,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创意设计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创意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和技能,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创意设计需要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这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也提出了要求。
美术教学中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分析与理解
构成分析
教授学生运用构成原理对美术作品进 行分析,如点、线、面、色彩、肌理 等元素的组合与运用。
文化理解
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与文化、历史、 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拓宽艺术视野。
归纳与演绎
规律归纳
指导学生从大量美术作品中归纳出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如对比与和谐、 对称与均衡等。
的光影处理,或借鉴生物学知识进行艺术造型设计等。
美术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02
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引导
学生从更宽广的文化背景中汲取创作灵感。
美术与技术的融合
0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丰富美术教学
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与创 05 新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使其能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推陈出 新,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谢谢聆听
知能力。
分析与理解
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对观察到 的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理解其内 在的结构、比例、色彩搭配等规
律。
实验与探索
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进行实验 性的探索,如尝试不同的材料、 技法和表现形式,以拓展创作思
路和提升作品表现力。
案例二: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 2
创意构思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创作主题,激发其产生 多样化的创意构思,培养创新性思维。
实验性与探索性
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验和 探索,尝试不同的材料、 技法和表现形式,以拓展 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性
观察与分析能力
学生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 视问题,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美术教学中的认知与思维
在创意手工课程中,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让学 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手工作品。
05
美术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深入分析艺术作品的主题、形式、技巧等方面, 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美术教学中认知与思维的重要性
认知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思维则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创新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对于其艺术 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认知与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作品解读、创作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认知和思维技能,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和 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中的认知与思维
汇报人:XX
2024-01-25
目
CONTENCT
录
• 美术教学与认知发展 • 美术教学与思维训练 • 美术教学与观察力培养 • 美术教学与想象力激发 • 美术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 总结与展望
01
美术教学与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 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美术教学应根据不同阶段 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实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经典名画、 当代艺术作品等,作为批判性欣赏的对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个人感受和见解。
二年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美术课堂上,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探索和创意的阶段。
他们的想象力如同泉水般汩汩流淌,但同时也常常面临一些学习上的挑战。
了解这些常见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美术才能至关重要。
首先,二年级的学生常常会在颜色的运用上遇到困难。
许多孩子在选择颜色时容易受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影响,往往忽略了颜色的搭配和对比。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他们的画作看起来不够和谐,或者颜色使用不够多样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理论学习,介绍基本的色轮和配色原则。
此外,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组合,或者通过色彩游戏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
其次,二年级学生在绘画时常常面临空间和比例的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大小和位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他们可能会把大物体画得很小,或者忽略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绘画练习,如画一个简单的房间场景,让学生尝试把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在适当的位置。
通过这种练习,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还能提高对物体比例的把握。
另外,许多二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对细节的不耐烦。
他们往往希望能够迅速完成一幅画作,而忽视了细节的刻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步骤完成作品,首先进行大致的构图,然后逐步添加细节。
在每个阶段中,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并帮助学生看到细节刻画对整体画作的提升作用。
逐渐地,学生会意识到细节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学会更加耐心地完成作品。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二年级学生对创作主题的理解不足。
有些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画作,或者在表达自己的创意时感到困惑。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主题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培养他们创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此外,二年级学生在使用美术工具和材料时,常常缺乏熟练度。
初中美术教师创意教学培训记录
初中美术教师创意教学培训记录在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下,为了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一场别开生面的初中美术教师创意教学培训拉开了帷幕。
我有幸参与其中,以下是对这次培训的详细记录。
培训伊始,主办方邀请了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进行了开场演讲。
专家强调了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番话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大家提升教学能力的决心。
接下来的培训课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创意教学理念的分享。
讲师指出,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侧重于技能的传授和作品的模仿,而创意教学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减少过多的约束和限制。
为了让教师们更直观地感受创意教学的魅力,培训安排了一系列的示范课。
在一节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示范课上,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开始绘画,而是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花园,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形状和纹理。
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然后鼓励他们用各种材料和手法来表现自己眼中的自然之美。
有的学生用彩色铅笔描绘出细腻的花朵,有的学生用废旧材料拼贴出独特的风景,还有的学生用手指沾上颜料在纸上印出了树叶的形状。
通过这节示范课,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创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和享受美术创作的过程,作品也更加富有个性和生命力。
在教学方法的培训环节,讲师介绍了多种激发学生创意的方法。
其中,“头脑风暴”法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教师可以针对一个主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进行评价和批评,只鼓励自由发挥。
这种方法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此外,还有“逆向思维”法,即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成果。
大师现场·莫奈印象——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师作品的学习
编辑 王 旭
让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有认知、有感觉, 的密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使作品柳
154
动,抛出头脑风暴的问题:他怎样追寻光的 就像丰子恺所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 界里与伟大的画家再次相遇。
变化,为什么莫奈等画家走出画室到外面 画画,为什么他们的绘画里很少有黑色,为 什么他画一个地方要反复画,为什么他晚 年 几 乎 失 明 了 还 能 画 画 、实 现 绘 画 的 奇 迹……孙瑞雪在《完整的成长》中有关“再 感觉”一章中写道:“感觉拥有是我们和自
大师现场?莫奈印象
——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师作品的学习
□唐 静
摘 要:儿童喜爱画画多出于本能。教师要在保护儿童天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引领,让他们天真的画作与大师毕生的传世之 作进行碰撞、融合、提升。向大师学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进步的捷径。
关键词:大师 感觉 契机 沙龙现场
为什么要临摹大师作品?古人崇尚 离不开莫奈的《日出?印象》。初次看到这 暗花明。“兴趣是成长的内驱力”,这个时候
题——莫奈,对相关人物生平、代表作品、 罗塞蒂说:“画你所想画,而且简单为之。” 这样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需要要认
名人逸事等布置家庭作业,使学生与莫奈 在莫奈一幅幅极富震撼力的绘画作品感染 真地玩,才会收获多多。这样做的目的是
先结一面之缘。
下,学生积极地临摹。这时教师要走下讲 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绘画延伸联想,继而培
2010.
己、他人的生命、认知、精神、心理和灵性甚 探索。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天 至是语言本身产生的可能,是我们走进自 性,要用心发现每一名学生在画画时的状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培根学校)
己和他人的生命实践之中,扩展着我们内 态,在他们觉得自己画砸了想放弃的时候,
区域美术学科教研案例
区域美术学科教研案例一、教研背景。
咱这个区域啊,学校不少,可美术教学水平那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学校美术课上得那叫一个精彩,学生画得像模像样,创意满满;可有的学校呢,美术课就有点沉闷,学生都提不起兴趣。
所以啊,区里就决定搞一次美术学科的教研活动,把大家聚一块儿,互相学习学习,给美术教学来点新活力。
二、教研团队。
这个教研团队可都是“精兵强将”。
有从各个学校挑出来的美术骨干教师,他们经验丰富,教学风格各异。
就像李老师,他擅长国画教学,一笔下去,那水墨韵味就出来了;还有张老师,现代艺术玩得溜,什么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运用,学生都特别喜欢他的课。
还有区里的教研员王老师,那可是老大哥,对整个区域的美术教学情况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教研团队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小组。
三、教研主题:色彩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为啥选这个主题呢?因为色彩这东西太神奇了,它就像一把魔法钥匙,能打开学生创意的大门。
可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是简单讲讲三原色、冷暖色,太枯燥了。
咱就想让色彩教学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四、教研过程。
1. 第一站:课堂观摩。
教研团队先来到了A校,听了赵老师的一节色彩课。
赵老师这节课有点中规中矩,一上来就讲色彩理论知识,学生听得有点迷糊。
不过赵老师有个优点,就是准备了很多色彩卡片,让学生分组去分类,这时候课堂气氛稍微活跃了一点。
课后,大家就开始讨论了。
李老师就先发言了:“赵老师啊,你这理论讲得太多啦,就像硬塞给学生一堆干巴巴的面包,学生都咽不下去啊。
色彩这东西,得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玩。
”大家都笑了,赵老师也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2. 第二站:头脑风暴。
接着,教研团队来到了一个小会议室,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头脑风暴。
王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怎么让色彩教学不那么枯燥呢?”张老师马上就说:“咱可以搞个色彩大冒险活动,给学生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只能用暖色调来画一个冬天的场景,或者用对比色来设计一个怪物。
头脑风暴美术例子
头脑风暴美术例子头脑风暴最初是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并应用在广告领域。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现在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没有创意思路时;当小组学习的兴趣减弱时;当学生在空白的纸上不知从何画起时,5分钟的头脑风暴会使学生重新获得活力,打开创意思维的天窗。
美术课堂的头脑风暴,教师担任主持角色,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并且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
教师介绍一些相关信息,但不提供任何意见,如果需要的话,只在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整个头脑风暴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地位。
我们现在使用的湘版美术教材几乎每课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设计应用类型课,当教师抛出一个主题或问题后,学生要做的是:畅所欲言,哪怕是可笑的、不成熟的想法,也许它能激发一个伟大的创意。
仔细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利用别人的想法,产生新的创意。
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白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和表达,以此来激发他们已有的思维和感受,并且教师提供新的信息,这种互动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帮助他们在创作时仔细琢磨想法和感受。
这种方式被称为快速头脑风暴。
在小组合作中,你会发现个别学生作画时会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连续画很小的物体,这种现象体现学生作画缺乏信心或者缺少对干这个主题的认识。
我们可以帮助这样的学生,使用快速头脑风暴促使学生对主题的深入了解,作画信息的再增加。
课堂快速头脑风暴可以是小组成员之一表达他大概的想法之后,在原来细小的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上,用5分钟之内的时间,每个成员各抒己见,扩大或增加内容,集结集体智慧的信息。
教师也可参与整个小组学生进行交流,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或加深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堂的头脑风暴
摘要: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现在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头脑风暴;美术;创意思维
头脑风暴最初是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并应用在广告领域。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现在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没有创意思路时;当小组学习的兴趣减弱时;当学生在空白的纸上不知从何画起时,5分钟的头脑风暴会使学生重新获得活力,打开创意思维的天窗。
美术课堂的头脑风暴,教师担任主持角色,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并且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
教师介绍一些相关信息,但不提供任何意见,如果需要的话,只在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整个头脑风暴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地位。
我们现在使用的湘版美术教材几乎每课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设计应用类型课,当教师抛出一个主题或问题后,学生要做的是:
畅所欲言,哪怕是可笑的、不成熟的想法,也许它能激发一个伟大的创意。
仔细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利用别人的想法,产生新的创意。
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白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和表达,以此来激发他们已有的思维和感受,并且教师提供新的信息,这种互动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帮助他们在创作时仔细琢磨想法和感受。
一种方式被称为快速头脑风暴。
在小组合作中,你会发现个别学生作画时会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连续画很小的物体,这种现象体现学生作画缺乏信心或者缺少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
我们可以帮助这样的学生,使用快速头脑风暴促使学生对主题的深入了解,作画信息的再增加。
课堂快速头脑风暴可以是小组成员之一表达他大概的想法之后,在原来细小的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上,用5分钟之内的时间,每个成员各抒己见,扩大或增加内容,集结集体智慧的信息。
教师也可参与整个小组学生进行交流,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或加深理解。
当然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也非常重要,如:你看见它长什么样子?(对物体的直接观察。
)
你们是怎样组织活动的?(回忆过去的经历。
)
如果你是它,你会怎样做?(换位思考。
)
你能再注重一下画面的形体(或色彩)的平衡,效果会更好!(美术要素和法则在画面中的合理安排。
)
这种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影响到活动是否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学生们是否能在准确的思路上开展设计创意。
在进行课堂快速头脑风暴时,每组都要有一个记录者记录本组的想法,随后再进行辨别,
讨论挑选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另一种方式被称为酒会式头脑风暴活动。
课的开始,老师可以在白纸上列出许多主题,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聚集在不同的白纸前。
每个小组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并且在白纸上记录想法,时间到后转到下一张白纸前,阅读了上一组的想法后,继续头脑风暴,添加记录,重复进行。
在实践教学中《和平鸽》《绿洲》《心灵的关爱》这几课运用这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能让学生积极热情参加,使之从中受到激发创意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唤起学生美术兴趣的基本手段。
在这之中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某个主题的想法,以及学习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
针对课堂练习,学生通过画草图来仔细构思作品,通过集体讨论刷新自己的视野,选择恰当的视角构思作品,观察光与影的细微差别,简化和提炼最基本的要素,将同一形象或姿态,不断修改,不断改变、加工、删除或扭曲变形,达到提高创作技巧的目的。
强烈的主观功能性能把认识、感受、想法转化成美术形式,教师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过程为学生提供舞台,并且帮助他们理顺印象和概念。
学生们被发动去思索、观察、想象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他们被鼓励着,激发着,做到善于创造、善于想象并富有自己的个性。
头脑风暴得出的想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组合他们的所见所感,从而有选择地挑选那些材料并进行有机地组合。
同一物体,每个学生通过视觉调查而来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会组合形状、调节比
例、尺寸、变换颜色、制造不同肌理、添加线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另外,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能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是如何理解和描绘物体、人物情绪和场景的,是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如何解决空间、阴影、颜色、变化等美学问题的。
教师可以和他们探讨风景、模特、静物中色彩的丰富性,这也是进行头脑风暴的良好话题。
如湘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光影的交响》中有一幅梵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屋》,其中灯光、颜色、远近画家的不同处理方式,使学生对看见的房子、街道、人物、树木等等的色彩有更多的了解。
但是学生也可能会决定使用表现而不是实际的颜色,因为他们想传达特定的情感或者富有幻想的东西。
再一次学习几幅艺术家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模式的表现方法。
例如,在描述夏加尔的《我的村庄》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活动找出作者哪些地方使用了非现实的色彩,然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他使用的是真实的色彩,这幅画给人的感受将会是什么变化。
头脑风暴活动能使学生通过抛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感受和意识。
现场场景、照片资料、实物、表演、假扮的人物都可以成为话题内容。
还可以谈到使绘画内容更丰富的方面,如幻想和幽默。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学生自我设想,小组活动讨论,课堂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又辅以教师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散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得到一种学习的快乐,从而由兴趣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ronald l.partin,《教师课堂实用手册:新老教师教学与管理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2.杰森·r·瑞奇,《头脑风暴》.金城出版社,2009
3.徐斌,《创新头脑风暴》,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