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3c4d1827284b73f242507f.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9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能力目标:通过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培养学生的化学用语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并会命名教学难点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列举有趣的化学式引导学生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样式,以及这些元素都表示什么。
从而进入新课二、新课教学: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化学式的涵义以H2o为例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中由2个氧原子和1个原子构成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
如Nacl读作“氯化钠”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u2读作“氢氧化铜”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101131a300a6c30c229fa0.png)
通过例子,说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含义,对知识点举一反三。
通过让学生思考归纳,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新的物质上。
二、
启导精思
通过思考题、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说出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
学生根据图片及图片的内容与数据说出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
2、学生自行对答案
3、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让学生既能对 之前所学知识巩固,又能较快的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2、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教师导学
一、
自主学习
由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内容,了解化学式的定义及含义,结 合图片自我学习。
学生先阅读课本找化学式的知识点,并结合图片进行理解。
通过自我学 习,深化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掌握知识。
让学生了解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归纳总 结能力。
三、
自主提升
先举例说明氧 原子、氧离子、氧气多种形式的氧,所包含的意义,并由学生类比推出氢、及二氧化碳的多种意义。
学生通过例子学习其含义,并类比推出氢、二氧化碳的多种含义。
通过总结,深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将知识点构建更趋完善。
课堂检测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练习1】及【练习2】的题目,并进行评讲。
完成练习册上【练习1】及【练习2】的题目,并听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讲。
及时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稿余下练习。
【同步】P50-51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针对本节课内容,多加训练,加强对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818f363c281e53a5802ffc2.png)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设计项目评价内容教材分析1、本课是第四单元课题4的第一课时,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认识化学式。
2、本课是在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有一定认识和认识元素符号的基础上,学习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的化学物质。
3、本节的内容是先讲化学式及写法,再讲化合价的。
调整为先讲化学式,引出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比,了解化合价及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再讲怎样写化学式,使系统性更好些。
4、通过本节的学习后,学生要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的物质及初步知道可以通过化学式分析物质的组成。
5、本节了解化学式意义及化合价含义,重点是会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及意义。
2、了解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一般规则。
3、学会用化学式来表示常见的华学物质。
4、初步形成通过化学式分析物质的组成5、教学重点是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方法。
6、教学难点写化学式。
教学策略1、本课时的内容较为抽象,可通过前面教学中记住的化学式,结合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尝试书写化学式,再由老师纠错,引导归纳出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学生尝试书写过程中,引导相互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与反馈复习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思考回答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思考引出化学式的定义1、化学式(板书)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有哪些意义呢?注意: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一种物质组成只有一个化学式。
思考:课本81页的讨论内容:H2H H 2 2H2 各具有什么意义?学生阅读课本81页图4—11,思考、讨论。
⑴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⑵说说化学式可表示的意义(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学生代表发言。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eacb978e53a580217fcfeae.png)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及其意义第2课时化合价及其应用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重点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难点化学式的书写;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语言,它方便易懂易记,同样化学也有自己的语言,并且世界通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用语——化学式。
提问:(1)书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并分类(指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H、O、N、C、P、S、F、Si、He、Ne、Ar、K、Ca、Na、Mg、Al、Zn、Fe、Cu、Ba、Hg、Ag。
(2)下列符号分别代表某些物质,从组成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判断各属哪一类物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Al、CuO、He、H2、NH3、SO2、ZnO、NaCl、KMnO4。
思考: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式来表示。
通过对以上几种物质的化学式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是化学式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进行学习。
(2)意义(以H2O为例)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水);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提问:水中是否含氢气和氧气?右下角小数字的正确含义是什么?2H2O表示什么?(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两者的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1255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6.png)
3. 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涉及到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探究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同时,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座位和桌面空间,以便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学习和实验操作。
5.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补充。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将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如“元素符号就像人的姓氏,数字就像人的年龄,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操作图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们进行了实验操作,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使用化学仪器的安全,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问题解决和思考探究的过程,我们提升了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化学式与化合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10.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年级的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353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3.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的计算以及化合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化学式和化合价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学生对于化合价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化合价。
3.培养学生将化合价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化合价的计算。
3.化合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合价的知识。
2.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合价的概念。
3.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化合价的实例和练习题。
2.制作PPT,展示化合价的知识点和实例。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化合价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式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讲解化合价的表示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合价的表示方式。
3.操练(10分钟)给出一些化合价的实例,让学生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4.巩固(10分钟)讲解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巩固化合价的计算技巧。
5.拓展(10分钟)讲解化合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化合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作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计算方法和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2019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4 化学式和化合价(含教学反思)
![2019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4 化学式和化合价(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efb07d336c1eb91a375dde.png)
一、化学式
1、化学式是用______ 和______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______,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__个。
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______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化学式和识
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并运用化 学语言——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2、会读简单的化合物的名称。
过程
方法
通过总结、归纳化学式的写法、意义和读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培养 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有效训练】
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2H(B)H2(C)2H2(D)H2O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H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3个水分子___,2个硫原子___,钙离子___
教
学
反
思
写出下列化学式表示 的意义:
CO2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P2O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符号H、2H、H2、2H2、 H2O、3H2O各表示的意义?
5.化学式的书写应注意哪 几点?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e6587f6bb4cf7ec4afed08d.png)
2.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从而书写化学式
例1:已知某种硫的氧化物中,硫的化合价为+6,氧的化合价为-2,写出这种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例2:写出碳酸钠、氯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例3:MnO2、CuO、SO3、KI、NaNO3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新人教版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教学目标:能够准确读写化学式,判断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合价、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2.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相关计算题。
2、教学内容: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学生的课堂表现:
3.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长签字:___________
(3)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CaCO3、CuSO4等。
(2)化合价
1.确定元素化合价时,需要注意: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CO2HCl CaCO3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如: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计算NH4NO3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4+16×3=80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55ed7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2.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是对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理解进行深入讲解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化合价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运用化合价的概念进行简单化合物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化学式的概念,对化学式的书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掌握不够熟练,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化学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复习,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的计算来掌握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
2.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化合价的概念进行简单化合物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2.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合价的概念。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化合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练习题。
2.练习题: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题目。
3.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化学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例如,提问:“化学式是如何表示一种物质的组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符号是如何表示的?”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同时,讲解化合价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化合价的意义和作用。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pdf)(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pdf)(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3556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5.png)
(2)化学式的改写与化合价的调整:学生难以进行化学式的改写与化合价的调整,特别是在化合物分解或合成反应中。
举例:氢氧化钠NaOH转化为氢氧化钾KOH,化学式的改写与化合价的调整。
(3)化学式与化合价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学生难以将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等。
(3)游戏设计:设计化学式与化合价的问答游戏,学生通过游戏互动,巩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利用PPT展示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
(2)视频:播放化学实验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观察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变化,增强直观感受。
2.作业点评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点评作业时,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你的化学式书写非常规范,但化合价的计算还有待提高,继续努力!”通过点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3.作业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化学式与化合价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通过学生的测试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化合价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计算化合物的化合价。通过学生的测试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化合物的化合价。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化学式与化合价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ad4ad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1.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第四节《化学式与化合价》,主要介绍了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书写规则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书写规则和计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实例素材。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解释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计算其中的化合价。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和化合价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例如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等。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行课堂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4.4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合价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4.4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合价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6e3c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9.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4.4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合价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2.学会应用化合价规律推导分析化合物化学式;3.能够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4.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设计PPT、习题和实验材料;2.学生准备:课本、习题集、实验用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15分钟)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化合价的概念。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化合价的定义和意义。
2. 知识讲解(20分钟)在导入的基础上,进行化合价规律的讲解。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探讨化合价与元素周期表位置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3. 化合价推导(25分钟)在学生掌握了化合价规律后,进行化合价推导。
以实例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推导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4. 实验操作(3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合价应用的理解,进行化合价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5. 实验分析和总结(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和总结。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化合价应用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掌握化合价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练习(20分钟)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根据教学设计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批改答案。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加深对化合价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课堂总结(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课堂总结。
让学生回答总结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合价应用的整体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合价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年九上化学示范教案:4.4-化学式与化合价
![【人教版】年九上化学示范教案:4.4-化学式与化合价](https://img.taocdn.com/s3/m/5f39d95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3.png)
【人教版】年九上化学示范教案:4.4-化学式与化合价一. 教材分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规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运用化合价规则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和离子的知识,对于化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规则,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化合价的计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能够运用化合价规则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书写方法2.化合价的计算规则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化学式模型、化合价模型等。
2.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盐的化学式,引入化学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化学式的含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化合价规则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1 (新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掌握单质、氧化物、常见化合物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用语表达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了解常见化学式的写法。
3、了解化学符号中有关数字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2)水(3)二氧化碳
(4)氮气(5)氢气(6)四氧化三铁
(7)硫(8)氯化钠(9)氦气
(10)铁(11)高锰酸钾(12)氯酸钾
二、自主探究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
2、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
(2)表示,
(3)表示,
(4)表示。
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
例如:NaCl 读作 P2O5 读作
SO2读作。
4、每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个。
三、合作探究
(一)化学式的意义
1、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其中哪些属于宏观意义?哪些属于微观意义?
(1);
(2);
(3);
(4)。
2、符号H 、2H 、H2 、2H2 各表示什么意义?
元素符号前面、化学式前面以及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二)化学式的写法
讨论
1、单质化学式书写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表示。
例如:硫,
磷铁氦气;
(2)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表示。
例如:氧气臭氧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写出元素符号并排列元素:金属元素写在边,非金属元素写在边。
当两种都
是非金属元素时,氧元素写在边。
例如氯化钾二氧化碳
(2)写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用小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
当某组成元素的
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以,如水的化学式是,而不是
(三)化学式的读法:一般读作或等(从后向前读)。
四、复习巩固
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AlCl3 氯化铝
B、Ca2+钙离子
C 、2O 2个氧元素 D、2H2O 2个水分子
2、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在它们表示是一样中,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分子的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3、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
A 、H2
B 、3CO2
C 、F e
D 、N2
4、判断下列化学式是否正确,错则更正。
MgO2、 NaO、 Ba2O2、 K(OH)2、
NaCO3、 CaCl、 AgCl2
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氯化钾
氯化氢氧化铜氢氧化钠氖气
氧化钠氧化铝高锰酸钾氯酸钾
氧化钾氧化钙氯化钾氯化钙
氯化亚铁氧化铁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
6、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H 2H H2 7、指出下
列符号中“2”的意义。
(1) 2Ca ,(2)Mg2+,
(3)2Ca2+;
(4) O2
(5) 2H
(6) CO2
五、课堂小结(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化学式
这种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意: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说出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有几个?哪些是宏观意义?哪些是微观意义?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4个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分别有几个
三、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的写法:
稀有气体和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及常温下为固态的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直接由元素符号来表示 .如:He,Ne, Fe,Cu,S,P
2、化合物的写法
(1)这种物质由那些元素组成
(2)化学式时元素排列顺序的规定“金左,非右”“氧在后”。
(3)化学元素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表示原子数的“小写数字”的书写部位
四、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1) 氧化物:如HgO、SO2 、Fe3O4,读作“氧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几氧化几某”。
(2) 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如:如NaCl 、 KCl 、 ZnS 读作“某化某”如ZnS 读作硫化锌。
(3) 其它如: BaCl2读作氯化钡,H2O2读作过氧化氢 (双氧水) ,KMnO4读作高锰酸钾, KClO3读作氯酸钾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