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作业3.1《自然界的水循环》(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创新题)图1中山顶到湖泊之间存在一条河流,图2是在该河流乙处测得的8月中旬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与流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甲处的水体类型可能是( )

A.冰川

B.咸水湖泊水

C.冻土底冰

D.土壤水

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不在山顶,因此甲处不可能是冰川;甲处未形成湖泊,不可能是咸水湖泊水;该地植被茂密,不可能有冻土底冰;该地河、湖发育从河道弯曲上可知地势低平,多沙质土壤,故D项正确。第2题,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差逐年变大,说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增多,地表水汇集成洪流的时间延长。

答案:1.D 2.B

3.(创新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D.该河确定只有一种水源补给

解析:该河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4~7月为汛期,因此判断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该河为一大河,一般有多种水源补给,从图中无法判断有多少种补给水源。

答案:B

4.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答案:A

(创新题)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

B.该河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该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该河4月份的汛期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

6.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解析:图中各月径流量呈现出不均匀现象,其中在7、8月和4月分别形成了两个汛期,可知此河有雨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答案:5.D 6.D

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岀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时,湖泊对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相反,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时,湖泊对河流有补给作用。

答案:C

8.(2013·湖北武汉高一检测)读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乙表示海洋,甲、丙表示陆地,则

①②可能表示(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解析:若乙表示海洋,甲、丙表示陆地,则①②可能表示水汽输送。

答案:C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0.能够密切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洋环流

B.水循环

C.大气环流

D.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径流上,如修建水库等。水循环能将地球表面的四大圈层紧密地联系起来。

答案:9.B 10.B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1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

解析:第11题,图中所示的降水、蒸发、径流等体现的是水循环环节。第12题,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有影响,但并非从根本上改变地球面貌。

答案:11.D 12.C

(2014·北京高一检测)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此次暴雨过程中,各环节水量( )

A.只参与内陆水循环,不与海洋相通

B.e大于a、b、c之和,水资源供大于求

C.e远大于b、d之和,造成a迅速增多

D.a大于c,导致城市内涝严重

14.此次暴雨过程( )

A.使北京水质得到改善

B.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C.导致环境中物质大量迁移

D.泥沙沉积使城区的地形改变

解析:城市的暴雨是由进入到内陆的海洋水汽形成的,加上城市的地表硬化和地下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城市内涝,在图中的体现是e远大于b、d之和。城市内涝的过程中导致了大量的地表物质随水迁移。

答案:13.C 14.C

15.下图为某河流中游一断面不同年份枯水期与洪水期水位线示意图。图示2000年较1990年水位年变幅减小,若不同年份的降水量相同,则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990~2000年间流域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