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合集下载

设计报告--005---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设计报告--005---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一.直接扩频发射机系统设数据传输率为100 bps,扩频码片速率为2000chip/s,采用m序列作为扩频序列,以BPSK为调制方式。

试建立扩频系统仿真模型并仿真观察其数据波形、扩频输出波形以及扩频调制输出的频谱。

仿真模型如图5-1所示。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用于产生数据流,其采样时间设置为0.01s,这样输出的数据速率为100bps。

PN Sequence Generator用于产生伪随机扩频序列,其采样时间设置为0.0005s,这样输出的码片速率为2000chip/s。

为了使扩频模块(乘法器)上的数据采样速率相同,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升速率处理。

Unipolar yo Bipolar Converter用于完成数据和扩频序列的双极性变换。

乘法器输出就是扩频输出,其码速率等于采样速率,即每个采样点代表一个码片。

扩频输出信号以BPSK方式进行调制。

模型中采用了调制的等效低通模型来实现,调制输出信号是复信号,采样率为2000次/s。

调制也可采用通带模型来实现。

为了使频谱观察范围达到4kHz,需要被观察信号的采样率达到8000次/s,为此,以升速率模块配合采样保持模块将调制输出信号采样率提高到8000次/s。

图5-1 直接扩频发射机仿真系统模型仿真执行后,两个频谱仪将分别显示扩频前后的信号频谱,采用BPSK调制的等效低通模型时,调制前后的功率频谱相同,如图5-2所示。

可见,数据信号的带宽约100Hz,其功率峰值约为20dB处,而扩频输出信号带宽展宽了20倍,为2kHz,而功率峰值下降到约7dB处。

仿真输出的时域波形结果如图5-3所示,图中显示了数据流、PN序列以及扩频输出信号的波形,当数据为+1时,扩频输出就是对应的PN序列,当数据为-1时,扩频输出是PN序列的反相结果。

图5-2 直接扩频发射机扩频前后的信号频谱仿真结果分析:图5-2分别为扩频之前与扩频之后的频谱图,由图可知,数据信号的带宽约100Hz,其功率峰值约为20dB处,而扩频输出信号带宽展宽了20倍,为2kHz,而功率峰值下降到约7dB处。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传输技术,可用于提高通信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其基本原理是将原始信号乘以一个扩频码序列,使得信号的带宽变宽,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信号处理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一、系统结构设计1.发送端设计发送端主要包括原始信号处理和扩频处理两个模块。

原始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待传输的信息编码成数字信号,可以采用各种调制技术(如二进制调制);扩频处理模块将原始信号乘以扩频码序列,以实现信号的扩频。

2.接收端设计接收端主要包括解扩和信号恢复两个模块。

解扩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扩,即将信号除以扩频码序列;信号恢复模块对解扩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和解调,最终得到原始信号。

二、信号处理设计信号处理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信号处理的设计。

1.扩频码序列设计扩频码序列的设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扩频码序列有伪随机码(PN码)和正交码等,可以通过Matlab等工具进行生成和优化。

2.扩频处理设计扩频处理是将原始信号与扩频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的过程。

可以采用数字乘法器或卷积器等方式实现,具体实现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解扩和信号恢复设计解扩和信号恢复是接收端的重要环节,其中解扩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除以扩频码序列,信号恢复模块用于对解扩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和解调。

滤波器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器,解调方式可以根据信号特点选取。

三、性能评估设计对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误码率评估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

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比对的方式来评估误码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抗干扰性能评估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其核心优势之一、可以通过仿真添加干扰信号,并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相关性来评估抗干扰性能。

基于FPGA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设计

基于FPGA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设计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s ,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mp l e t i o n o f a d i r e c t s e q u e n c e s p r e a d s p e c t r u m a n d e r r o r c o n t r o l
张 丽 山 .王 建 华
( 江 苏科 技 大 学 电 子信 息 学 院 , 江 苏 镇江 2 1 2 0 0 3 )
摘 要 :本 文 以 扩 频 通 信 和 差 错 控 制 码 的设 计 和 实 现 为 核 心 , 对扩频 通信的基本理论 、 差 错 控 制 码 的 编 码 原 理 以及 伪
De s i g n o f d i r e c t s e q ue nc e s p r e a d s pe c t r u m s ys t e m ba s e d o n t he FPGA
Z HANG L i — s h a n.W ANG J i a n — h u a
随 机 码 进 行 了深 入 的 研 究 和 分 析 . 提 出来一种基于 F P G A 的 直接 序 列 扩 频 和 差 错 控 制 码 编 码 系统 的 实现 方 案 , 完 成 了 直接 序 列扩 频 和 差错 控 制 码 编 码 系统 的 仿 真 和 实现 , 同 时采 用 A l t e r a 公 司的 Q u a r t u s I I 软件 , 使用v e r i l o g语 言 完 成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p r e a d s p e c t r u m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e r r o r - c o n t r o l c o d e d e s i g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a s t h e c o r e , t h e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分析解析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分析解析

伪随机(PN)序列
m序列的产生原理
---m序列
下图示出的是由n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码序 列发生器。寄存器的状态决定于时钟控制下的 信息(“0”或“1”)。
伪随机(PN)序列
---m序列
n级循环序列发生器的模型
伪随机(PN)序列
部分m序列反馈系数表
---m序列
伪随机(PN)序列
n=4码序列产生电路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应用
主要用于移动通信,3G技术中的多 址方式码分多址,即CDMA即采用了直接
序列扩频的技术。
其它伪随机(PN)序列
Gold序列 Gold码是m序列的复合码,它是由两个码 长相等、码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先对模2加组 成。 Walsh(沃尔什)函数 Walsh函数是一种非正弦的完备正交函数 系。它仅有可能的取值:+1和-1(或0和1), 比较适合用来表达和处理数字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优点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直接序列扩频的概念
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 直接序列扩频的优点 直接序列扩频的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概念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DS),就是直接用具
有高速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 谱。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 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原理
伪随机码在扩频系统或码分多址系统中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因为这类序列最重要特 性是它近似于随机信号的性能,也可以说具有 近似白噪声的性能。
伪随机(PN)序列
m序列的含义
---m序列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
称。顾名思义,m序列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 延迟原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通信技术,它通过将原始信号与伪随机噪声序列进行逐位相乘,从而将信号的带宽扩展到噪声频谱的宽度,从而实现抗干扰和保密性能的显著提高。

本文将通过仿真设计一个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仿真过程。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

在发送端,原始信号经过码片发生器生成伪随机噪声序列,并与原始信号进行逐位相乘得到扩频信号。

扩频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然后经过发射机发送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解调器进行解调,然后通过相关器与伪随机噪声序列相乘得到原始信号。

首先,需要设计码片发生器。

伪随机噪声序列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决定了信号的扩展带宽和抗干扰性能。

常用的伪随机噪声序列有伪随机码生成器(PN码)和高斯白噪声序列(AWGN)。

在仿真中,可以选择PN码作为伪随机噪声序列。

PN码的生成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移位寄存器和反馈电路生成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

其次,需要设计调制器和解调器。

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

在仿真中,可以选择BPSK作为调制方式。

解调器与调制器相反,将接收到的扩频信号与伪随机噪声序列相乘得到原始信号。

最后,需要设计发射机和接收机。

发射机通过电路将调制后的扩频信号发射出去,接收机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解调处理,从而得到原始信号。

在仿真中,可以使用MATLAB等仿真软件来实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首先,定义参数包括信号的比特率、码片周期、发射功率等。

然后,生成随机的原始信号数据。

接下来,根据参数生成伪随机噪声序列。

将伪随机噪声序列与原始信号进行逐位相乘得到扩频信号。

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解调接收到的信号,得到解调后的扩频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简称DSSS)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在传输信号中引入高序列码(即扩频码)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安全性。

本文将对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是通过将原始信号与伪随机序列进行“乘法运算”来实现的。

伪随机序列也称为扩频码,它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码序列,具有良好的随机性。

原始信号在发送端乘以扩频码后,信号的带宽被扩大,从而增加了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在接收端,使用与发送端一样的扩频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恢复出原始信号。

二、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研究进展1. 扩频码设计:早期的扩频码设计主要依赖于单一序列的生成算法,如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简称LFSR)。

然而,这种方法生成的扩频码周期较短,因此容易受到时间和频率同步误差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扩频码设计方法,如复合序列的设计、混沌序列的设计等,使得扩频码的周期更长,抗干扰性能更好。

2. 增强码的引入:为了进一步提高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传输性能,针对码跳变和码相位模糊等问题,研究者们引入了增强码(Enhanced Code)技术。

增强码是一种对原始扩频码进行变换得到的码序列,通过增强码的引入,可以提高系统的信号识别与抗干扰能力。

3. 码跳频技术的研究: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可以与码跳频技术相结合,即通过在传输过程中引入码跳变来增加系统的抗多径干扰能力。

码跳频技术通过频率域的快速跳变,使得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传输,从而降低了多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三、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应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CDMA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通信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matlab代码

直接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matlab代码

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是数字通信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扩频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加密传输和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非常适合用来实现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系统的模拟和仿真。

本文将通过实际的代码示例,介绍如何使用Matlab实现直接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系统。

一、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发送端的数据序列经过扩频码序列的点对点乘积,实现信号的扩频。

接收端利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点对点乘积,实现信号的解扩。

以下是Matlab代码示例:1. 生成随机的发送数据序列```matlabN = 1000; 数据序列长度data = randi([0,1],1,N); 生成随机的0/1序列```2. 生成随机的扩频码序列```matlabchip_seq = 2 * randi([0,1],1,N) - 1; 生成随机的±1序列作为扩频码```3. 进行数据序列和扩频码序列的点对点乘积```matlabspread_data = data .* chip_seq; 数据序列点对点乘以扩频码序列```4. 绘制发送端的信号波形```matlabt = 0 : 1/N : 1-1/N; 时间序列subplot(3,1,1);plot(t,data);title('原始数据序列');subplot(3,1,2);plot(t,chip_seq);title('扩频码序列');subplot(3,1,3);plot(t,spread_data);title('扩频后的信号波形');```二、直接序列解扩通信系统在直接序列解扩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扩。

以下是Matlab代码示例:1. 接收到的扩频信号经过与扩频码序列的点对点乘积```matlabreceived_data = spread_data .* chip_seq; 接收到的信号点对点乘以扩频码序列```2. 进行积分处理得到解扩后的数据序列```matlabintegrated_data = sum(reshape(received_data,[],10)); 对接收数据进行10倍超采样和积分处理output_data = integrated_data > 0; 得到解扩后的数据序列```3. 绘制接收端的信号波形和解扩后的数据序列```matlabsubplot(2,1,1);plot(t,received_data);title('接收到的信号波形');subplot(2,1,2);stem(output_data);title('解扩后的数据序列');```通过以上代码示例,我们实现了直接序列扩频和解扩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是数字通信中的一种,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具有大容量、抗干扰、低截获功率等特点以及可实现码分多址(CDMA)等优点。

采用扩频通信可以在更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可以将信号隐蔽在噪声中。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Matlab具有其他仿真软件(如Sysetemview和Maple等)所无可比拟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系统仿真能力,Matlab的仿真工具包Simulink凭借其强大的数学功能,能实现精确的电路仿真。

关键词: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Matlab、误码率目录第1章绪论 (1)1.1背景 (1)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第2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2)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2)2.2直接序列系统组成 (3)第3章扩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直接通信系统仿真 (4)3.2直接扩频Matlab仿真组成框图 (4)3.3 BPSK调制 (5)3.3 m序列 (6)3.4 扩频系统的解扩 (7)3.5扩频系统的解调 (8)3.6误码率 (9)3.7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实现 (9)第4章心得和结论 (15)附录 (16)参考文献 (21)第1章绪论1.1背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对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由于信道的开放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加进各种各样的干扰,使得无线通信面临的干扰环境更为恶劣。

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便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

直到80年代初才被应用于民用通信领域。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通信容量的需求和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各国都纷纷提出在数字峰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报警等系统中。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利用matlab进行m序列直接扩频仿真.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利用matlab进行m序列直接扩频仿真.

目录一、背景 (4)二、基本要求 (4)三、设计概述 (4)四、Matlab设计流程图 (5)五、Matlab程序及仿真结果图 (6)1、生成m序列及m序列性质 (6)2、生成50位随机待发送二进制比特序列,并进行扩频编码 (7)3、对扩频前后信号进行BPSK调制,观察其时域波形 (9)4、计算并观察扩频前后BPSK调制信号的频谱 (10)5、仿真经awgn信道传输后,扩频前后信号时域及频域的变化 (11)6、对比经信道前后两种信号的频谱变化 (12)7、接收机与本地恢复载波相乘,观察仿真时域波形 (14)8、与恢复载波相乘后,观察其频谱变化 (15)9、仿真观察信号经凯萨尔窗低通滤波后的频谱 (16)10、观察经过低通滤波器后无扩频与扩频系统的时域波形 (17)11、对扩频系统进行解扩,观察其时域频域 (18)12、比较扩频系统解扩前后信号带宽 (19)13、比较解扩前后信号功率谱密度 (20)14、对解扩信号进行采样、判决 (21)15、在信道中加入2040~2050Hz窄带强干扰并乘以恢复载波 (24)16、对加窄带干扰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并解扩 (25)17、比较解扩后信号与窄带强干扰的功率谱 (27)六、误码率simulink仿真 (28)1、直接扩频系统信道模型 (28)2、加窄带干扰的直扩系统建模 (29)3、用示波器观察发送码字及解扩后码字 (30)4、直接扩频系统与无扩频系统的误码率比较 (31)5、不同扩频序列长度下的误码率比较 (32)6、扩频序列长度N=7时,不同强度窄带干扰下的误码率比较 (33)七、利用Walsh码实现码分多址技术 (34)1、产生改善的walsh码 (35)2、产生两路不同的信息序列 (36)3、用两个沃尔什码分别调制两路信号 (38)4、两路信号相加,并进行BPSK调制 (39)5、观察调制信号频谱,并经awgn信道加高斯白噪和窄带强干扰 (40)6、接收机信号乘以恢复载波,观察时域和频域 (42)7、信号经凯萨尔窗低通滤波器 (43)8、对滤波后信号分别用m1和m2进行解扩 (44)9、对两路信号分别采样,判决 (45)八、产生随机序列Gold码和正交Gold码 (47)1、产生Gold码并仿真其自相关函数 (48)2、产生正交Gold码并仿真其互相关函数 (50)九、实验心得体会 (5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一、背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DSS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摘要:利用Matlab/Simulink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详细的讲解分析。

先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基于Simulink 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仿真,同时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同步方法进行了相关仿真,最后在该系统中加入特定的干扰,进行测试,研究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词:通信系统;直接序列扩频;调制解调保密通信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 Simulink的简介 1第二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 32.1扩频通信概念及分类 32.2直接序列扩频定义 32.3直接序列扩频的基本原理 32.4 直扩系统的性能分析 52.4.1 直扩系统的抗干扰性 52.4.2 直扩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 6第三章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73.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73.2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83.3基于Simulink的接收机仿真设计 12第四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17第五章 CDMA系统仿真设计 21第4章实验心得 27参考书目 28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扩展频谱通信是建立在Claude E.Shannon的信息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的通信体制。

由于扩频通信体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截获率低、码分多址、信号隐蔽、测距和易于组网等一系列优点,自从问世之后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并率先应用在军事通信中。

随着近年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新型器件的应用,扩频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高潮。

事实上,扩频通信已成为电子对抗环境下提高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并在近十几年来爆发的几场现代化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随着CDMA扩频通信技术在民用通信中的深入应用和不断渗透,以及在卫星通信、深空通信、武器制导、GPS全球定位系统和跳频通信等民用和国防民事通信的强烈需求下,扩谱通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和跟踪的实现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和跟踪的实现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和跟踪的实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和跟踪的实现引言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通过在发送端将原始信号与一个扩频码序列相乘,将信号的带宽扩展,从而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加抗干扰。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接收端需要进行捕获和跟踪的过程,以实现正确的信号解调和数据恢复。

本文将介绍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和跟踪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捕获过程可以看作是在接收端寻找到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的过程。

捕获的目的是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扩频码序列的起始点,以便在跟踪阶段进行后续解调和数据恢复。

1. 串行搜索法串行搜索法是一种常用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方法。

它通过逐个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不同的扩频码序列,找到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起始点。

串行搜索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一个初始的扩频码序列进行相关运算;(2)逐步平移扩频码序列并继续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3)比较相关运算的结果,并找到最大的相关峰值;(4)确定最大相关峰值对应的扩频码序列的起始点。

2. 累积搜索法累积搜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方法。

它通过累积接收到的信号与扩频码序列的相关峰值,找到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起始点。

累积搜索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一个初始的扩频码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并计算相关峰值;(2)平移扩频码序列并继续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并计算相关峰值;(3)累积不同位置的相关峰值,得到累积相关峰值;(4)找到累积相关峰值的最大值,并确定最大值对应的扩频码序列的起始点。

二、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跟踪在捕获阶段确定了扩频码序列的起始点后,接下来需要进行跟踪的过程,以实现信号解调和数据恢复。

1. 二阶锁相环跟踪二阶锁相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跟踪方法。

基于MATLAB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MATLAB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扩频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直接扩频系统仿真班级:0110910和0110911姓名:詹晓丹(2009210432)姜微(2009210503)张建华(2009210336)指导老师:李兆玉1.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掌握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2)了解、熟悉扩频调制、解调、解扩方法,并分析其性能;(3)学习、掌握Matlab相关编程知识并用其实现仿真的直接扩频通信系统;2.课程设计实验原理直接扩频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直接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去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基带信号。

在发端输入的信息与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码序列(这里使用的是m序列)进行波形相乘,得到复合信号,实现信号频谱的展宽,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射频载波发送出去。

由于采用平衡调制可以提高系统抗侦波的能力,所以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一般都采用二相平衡调制方式。

一般扩频调制时一个信息码包含一个周期的伪码,用扩频后的复合信号对载波进行二相相移监控(BPSK)调制,当gt从“0”变成“1”或从“1”变到“0”时,载波相位发生180度相移。

接收端的本振信号与发射端射频载波相差一个中频,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低频滤波后得到中频信号,然后与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并且同步的扩频码序列进行波形相乘,实现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3.建立模型描述(1)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组成框图:(2)直接扩频通信系统波形图:4.模块功能分析(1)直扩系统的调制功能模块:(都包含模块框图和不同调制、解调方式介绍、分析)(a)扩频调制模块用扩频码发生器产生一个伪随机码pn(这里用的是m序列),与信源信息码序列xt相乘,实现频谱的展宽(b)BPSK调制模块调制的方式可以有二相相移监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偏移四相相移监控OQPSK、最小频移监控MSK。

QPSK调制的目的是节省频谱,但在扩频系统中有时候带宽的利用并不是最重要的;OQPSK的优点就是调制信号的相位改变没有倒π现象;MSK调制信号时可以避免相位突变,由于以上调制方式实现比较复杂,所以我们选用扩频系统中最常用的BPSK调制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和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和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简称DSSS),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传输技术。

它通过将数据序列化为一系列较长的序列,这些序列被称为码片。

在发送端,数据以较低速率传输,同时使用码片将其扩展为较高速率的信号。

在接收端,利用匹配的码片进行解扩,将信号恢复为原始数据。

DSSS的主要原理如下: - 序列生成: 在发送端,使用伪随机码生成器生成一个密集的码片序列,这个序列被称为扩频码。

扩频码通常是一个长的伪随机比特序列,与要传输的数据比特序列逐比特进行运算。

运算的方式有多种,如异或运算、加法运算等。

通过这样的运算,原始的数据序列被扩展为一个带有扩频码的序列。

- 带宽扩展: 接下来,使用扩频码对原始信号进行带宽扩展。

扩展的过程是将每个原始比特用扩频码序列中的多个比特来表示。

例如,每个原始数据比特可以扩展为10个扩频比特。

这样,信号的频谱宽度变得更宽,但传输速率也变得更快。

- 发送:扩展后的信号以较高速率发送。

由于采用了扩频码,使得信号的功率分散在宽频带上,从而使得信号的干扰抗性更强。

此外,扩频码的特殊性质还使得信号能够在多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传播性能。

- 接收与解扩: 在接收端,使用与发送端相同的伪随机码生成器生成与发送端相匹配的扩频码序列。

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扩频码进行相关运算,进行解扩。

解扩后,信号的带宽被还原为原始数据的带宽,然后再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以恢复出原始数据。

2. 应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无线局域网(WLAN)DSSS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它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有助于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同时,DSSS技术支持多用户同时传输数据,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吞吐量。

由于DSSS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2.4GHz频段的无线局域网。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跳频等)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跳频等)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1.1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围绕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

这个问题是讨论怎样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信息。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显然,信道复用程度越高,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就越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的。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信息。

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可靠性就是用来衡量收到信息与发出信息的符合程度。

因此,可靠性决定于系统抵抗干扰的性能,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决定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整个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来描述的。

扩展频谱通信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在民用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

我们知道,频谱是电信号的频域描述。

承载各种信息(如语音、图象、数据等)的信号一般都是以时域来表示的,即信息信号可表示为一个时间的函数)(t f 。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t f 可以用傅立叶变换得到其频域表示式)(f F 。

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由式(1-1)确定:⎰∞∞--=t e t f f F ft j d )()(π2⎰∞∞-=f e f F t f ft j d )()(π2 (1-1) 函数)(t f 的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t f 满足狄里赫莱(Dirichlet)条件,或在区间(-∞,+∞)内绝对可积,即t t f d )(⎰∞∞-必须为有限值。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是指待传输信息信号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与待传输的信息信号)(t f 无关)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然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其扩展了的频谱压缩,恢复为原来待传输信息信号的带宽,从而到达传输信息目的的通信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

直接序列扩频

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SS)技术最初是为军用目的而开发出来的,应用于军事导航和通信系统中。

出于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需要,扩频技术的研究得以广泛开展,使得一些民用领域也从扩频技术的独特性质中受益。

本章将概括性地描述扩频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系统组成及性能;介绍扩频系统的优点与应用。

以此阐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DS—SS)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的重要意义。

1.1 扩频的概念扩展频谱通信系统(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是指待传输信息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Spreading Function)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送入信道中传输,接收端再利用相应手段将其解扩,从而获取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为此,扩频函数(信号)必须满足以下的特性:扩频信号是不可预测的伪随机的宽带信号;它的带宽远大于欲传输信息(数据)带宽;具有类似于噪声的随机特性等。

由于扩频信号的上述特性,扩频系统具有许多的优点:(1)扩频信号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扩频系统具有很高的抗干扰(anti-jam,AJ)能力。

因为干扰者难以通过观测实施干扰,而只能采用发射大功率宽带的干扰信号进行干扰。

(2)扩频信号的功率相当均匀地被分布在很宽的频率范围,以致被传输信号功率密度很低,侦察接收机难以检测。

因此,扩频系统具有低截获概率性(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即信号有很好的隐蔽性。

(3)通过对宽带扩频信号的相关检测,可以使扩频系统具有很高的距离鉴别力,可用于测距。

(4)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码分多址(CDMA)能力,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码,使得旁人无法窃听,因而具有高的保密性,可用于多址通信中。

1.2 扩频技术的应用与分类正因为这种种优点,扩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频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保密、定位、测距和多址技术等方面,显示了它极强的生命力。

自编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样机的实现及测试

自编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样机的实现及测试
理 的速度 要 求 高 , 运 算 结 构 相 对 简 单 , 而 适 于 用 但 因 FG P A进行 硬件 实 现 ; 比之 下 , 相 高层处 理算 法 所处 理 的数 据量 相对 较小 , 算法 的控 制结构 复杂 , 但 适于 用运 算速 度高 、 址方 式 灵 活 、 寻 通信 机 制 强 大 的 D P芯 片 S 来实 现 。这样 , 硬件 电路可 作为 多用途 处理平 台, 法 算 主要 依 D P和 F G S P A的软 件程 序来实 现 , 这样 , 技术 方
设计 出了原理 样机 , 并提 出和 实现 了一种基 于帧 变化 并发 送 同步 头 的初 始 同步 方案 , 果 良好 。 经过 效
测试 , 所有性 能指标 均 已达到预 期 目标 , 并且与 单 用户 下的理论 分析 结论 相吻合 。
关键 词 : 自编 码 ; 直接 序 列扩频 通信 ; 始 同步 初 中图分类 号 : N 1 . 2 T 944
1 自编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概述
自编 码直接 序列 扩频通 信技术 实质 上是 传统直 接
3 软件实现方案
3 1 初始同步设计 . 由于 自编 码直 接序列 扩频 通信 的扩频 码不停 地随
信源 数据 变化 而变 化 , 初始 同步 问题显 得格外 重要 , 其 否则 , 收端将 无 法 正确 接 收 。考 虑 到 实现 的难易 度 接
序列扩频通信技术 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传统直接序 列扩 频通信 不 同之 处 是 , 完全 舍 弃 了使 用 固定 P 序 N
列, 直接从 信源数 据 中获得 扩 频 码 。其 基 本原 理 见 图
1_] 3
扩频序列来源于信源数据序列, 为了保 证扩频 码具 有好 的 自相关 和互 相关 特 性 , 源 数 据必 须 先 经 信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一、实验目的1.理解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

2.研究直接序列扩频频率扩展特点。

3.研究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干扰性能。

4.研究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PN码的作用。

5.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二、实验原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DS)又称为直接序列调制系统或伪噪声系统(PN系统),简称直扩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扩展频谱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将要发送的信息用伪随机(PN)序列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去,在接收端,用与发送端扩展用的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对接受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恢复出原来的信息。

感染信号由于与伪随机序列不相关,在接收端被扩展,使落入信号频带内的干扰信号功率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输出信噪(干)比,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三、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直扩系统组成框图上图为直扩系统组成原理框图。

由信源输出的信号a(t),和伪随机码产生的伪随机码c(t)进行摸2加,产生一速率与伪随机码速率相同的扩频序列,然后再用扩频序列去调制载波,这样就得到已扩频调制的射频信号。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扩频信号经高放和混频后,用与发端同步的伪随机序列对中频的扩频调制信号进行相关解扩,将信号的频带恢复为信息序列a(t)的频带,即为中频调制信号。

然后再进行解调,恢复出所传输的信息a(t),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

2.直扩系统的信号分析信号源产生的信号为信息流,码元速率,码元宽度,=1/ ,则为式中:为信息码,以概率P取+1和以概率1-P取-1,为门函数。

即伪随机序列产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速率为,每一伪随机码元宽度为,=1/ 则。

式中:为伪随机码码元,取值+1或-1;为门函数,定义与相似。

扩频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流与伪随机序列的模2加或相乘的过程。

伪随机码速率比信息速率大得多,所以扩展后的序列的速率仍为伪随机码速率。

扩展的序列为式中:用此扩展后的序列去调制载波,将信号搬移到载频上去。

用于直扩系统的调制,原则上将大多数数字调制方式均可,但应视具体情况,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来确定,用地较多的调制方式有BPSK,MSK,QPSK,TFM等。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工程设计开发训练报告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姓名:王XX学号:2009XXXXX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级通信XX班指导教师:XXXX时间: 2012年12月17日-2012年12月 25日目录一、课题内容 (2)二、设计目的 (2)三、设计要求 (2)四、实验条件 (2)五、系统设计 (2)1. 概念 (3)2. 理论基础 (3)3.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组成及原理图 (4)4. 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的意义 (5)5.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特点 (20)六、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8)七、详细设计和编码 (10)1. 设计方案 (11)2. 编程工具的选择本次仿真使用Matlab (12)3.设计步骤 (13)4. 运行结果及分析 (13)5.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使用缺陷 (15)八、结论和设计心得 (15)八、参考文献 (17)一、课题内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二进制随机信号+PN码扩频+M-PSK调制+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解扩+M-PSK解调+误码率测试+信宿二、设计目的1.综合使用《Matlab编程和系统仿真》、《信号和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的思想;3.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通信仿真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完成课题设计项目的能力;5.培养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1.个人独立完成该课题;2.对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较深入的理解,深入理解自己仿真部分的原理的基础,画出对应的通信子系统的原理框图;3.提出仿真方案;4.完成仿真软件的编制;5.仿真软件的演示;6.认真完成并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

四、实验条件计算机、Matlab软件、相关资料、网络五、系统设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1)概念直接序列扩频,就是在发送端直接使用高码率的扩频序列码去扩展待传信号的频谱,同时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码进行解调,把接收到的以扩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号。

一种低频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一种低频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一种低频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刘联会;刘晓佩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19)003
【摘要】针对低频通信中干扰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扩频芯片PL2000实现低频扩频通信系统的方案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
【总页数】4页(P22-24,45)
【作者】刘联会;刘晓佩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42;TN929.531
【相关文献】
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现 [J], 周芸;张华
2.一种基于FPGA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端的设计 [J], 冯雪;庞尚珍
3.一种基于 FPGA 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接收端的设计 [J], 冯雪;庞尚珍
4.一种高速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 [J], 郭全成;安建平
5.基于Simulink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的仿真实现 [J], 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是数字通信中的一种,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具有大容量、抗干扰、低截获功率等特点以及可实现码分多址(CDMA)等优点。

采用扩频通信可以在更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可以将信号隐蔽在噪声中。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Matlab具有其他仿真软件(如Sysetemview和Maple等)所无可比拟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系统仿真能力,Matlab的仿真工具包Simulink凭借其强大的数学功能,能实现精确的电路仿真。

关键词: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Matlab、误码率目录第1章绪论 (1)1.1背景 (1)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第2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3)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3)2.2直接序列系统组成 (6)第3章扩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3.1直接通信系统仿真 (8)3.2直接扩频Matlab仿真组成框图 (9)3.3 BPSK调制 (11)3.3 m序列 (12)3.4 扩频系统的解扩 (15)3.5扩频系统的解调 (17)3.6误码率 (17)3.7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实现 (18)第4章心得和结论 (27)附录 (29)参考文献 (37)第1章绪论1.1背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对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由于信道的开放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加进各种各样的干扰,使得无线通信面临的干扰环境更为恶劣。

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便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

直到80年代初才被应用于民用通信领域。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通信容量的需求和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各国都纷纷提出在数字峰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报警等系统中。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一些新型元器件的应用,扩频通信在技术上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正迅速地渗透到了个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等民用领域,成为新世纪最有潜力的通信技术之一因此研究扩频通信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保证通信有效地、准确地、迅速地进行,是当今通信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扩展频谱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其较强的抗噪声、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码分多址、信号隐蔽性和保密性等方面具有较传统无线通信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扩频通信技术已在军用和民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伴随GPS卫星定位、CDMA或3G手机等产品迅速进入大众生活。

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

在扩展频谱系统中,伪随机序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直接扩频系统中,用伪随机序列将传输信息扩展,在接收时又用它将信号压缩,并使干扰信号功率扩散,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伪随机序列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本设计为掌握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在信道中存在高斯白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对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及分析。

1.3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介绍了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系统框图、仿真模拟的一般方法。

(2)对直扩通信系统的主要环节,包括m 序列、调制、解扩、解调、误码率等的描述。

第2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扩频通信可简单表述如下: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

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香农公式引申而来,其内容如式(2-2.1)所示。

⎪⎭⎫ ⎝⎛+=N S W C 1log 2 (2-1.1)式中:C --- 信道容量(用传输速率度量)W --- 系统信道带宽S --- 信号功率N --- 白噪声功率令C 是希望具有的信道容量,即要求的信息传输速率,对(2-1.1)进行变换,得)N S B C +=1ln(44.1 (2-1.2)对于干扰环境中的典型情况,当N S <<1时,用幂级数展开式(2-1.1),并略去高次项得NS B C 44.1≈ (2-1.3)或SN C B 7.0≈ (2-1.4)由式(2-1.3)和式(2-1.4)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给定的噪声与信号功率之比 SN ,只要增加用在信道中当传输系统的信号与噪声功率之比N S 下降时,可以用增加系统传输带宽B 的办法来保持信道容量C 不变,而C 是系统无差错传输信息的速率。

这就是说对于任意给定的信息传输速率C ,当信号与噪声功率之比 NS 下降时,可以用增大系统传输带宽B 的办法来获得较低的信息传输的差错率。

扩频通信就是通过增加带宽来换取较低的信噪比,这就是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

当信噪比无法提高时,可以加大带宽,达到提高信道容量的目的。

扩频是一种宽带技术,由于扩频占用更宽的频带,看起来是浪费有限的频率资源,然而所占用的频带可以通过多用户共享频带得到补偿。

扩频通信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扩频、跳时扩频等。

本文将对直接序列扩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仿真。

2.2直接序列系统组成直接序列调制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简称直接序列系统或直扩系统,是用信息信号与高传输速率的伪噪声(为随机)码的波形相乘后,去直接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来扩展传输信号的带宽的。

用于频谱扩展的伪随机系列称为扩频码序列。

直接序列系统的简化方框参见图2-2。

(a )发射系统(b)接收系统在直接序列系统中,通常对载波进行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调制。

由于PSK信号可以等效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频波,因此直接序列系统长采用平衡调制方式。

抑制载波的平衡调制不仅节约了发射功率,提高了发射机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扩频信号抗截获,抗侦破的能力。

在发信机端,待传输的数据信号与伪随机码(扩频码)波形相乘,形成的复合码对载波进行调制,然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在收信端,要产生一个与发信机中的伪随机码同步的本地参考伪随机码(本地扩频码),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即对扩频信号解扩。

解扩后的信号送到解调器进行信息信号的解调,恢复出传送的信息。

第3章扩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直接通信系统仿真图3-1 直扩通信系统原理框图发送端首先对信源出来的原始数据信号依次进行LDPC 信道编码、直序扩频调制、BPSK 调制,然后进入信道,信号在信道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和窄宽单频干扰。

接收端收到信号后,首先将信号送入干扰抑制模块,然后进行同步(包括PN 捕获和PN 码跟踪),在同步之后完成解扩,再仅解调得到基带数据,最后通过LDPC 译码,恢复出发送的原始信息序列。

3.2直接扩频Matlab 仿真组成框图直接序列扩频的Matlab 仿真组成框图如图3-2所示。

图3-2 直接扩频仿真组成框图 由图3-2可以看出,在发送端,信码为)(t m ,其码元宽度为pT ,伪随机码为)(t p ,其码元宽度为bT ,进行模2运算后,得到)()()(t p t m t g ⊕=,码元宽度称为扩频出来增益,表示为式(3-2.1)。

(3-2.1)由于有bpT T<<,所以信码的频谱被展宽了,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AWGN 信道,被叠加了高斯白噪声,同时还受到了干扰信号的影响,最终得到的信号)(t c 包括“有用信号+高斯白噪声+干扰”。

接收端收到此信号后,经过解扩电路,得)()()()()()()(t c t p t p t c t p t c t g =⊕⊕=⊕=',对)(t g '进行码元判决,pbT TG log10=即可得到原始的输入信号。

3.3 BPSK 调制二位相移控件(BPSK )是扩频系统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

设扩频码为)(t c ,载波频率为ω,调相波可表示为)](cos[)(0t c t A t s ϕω+= (3-3.1)式中,ϕ是相位调制指数。

若规定在扩频码序列中,当0)(=t c 时,00)(=⨯=πϕt c ;当1)(=t c 时,πϕ=)(t c ,这种调制称为二相位相移键控。

这种二位相移键控信号可表示为⎩⎨⎧-=tA t A t s 0cos cos )(ωω 1c(t)0c(t)== (3-3.2)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扩频码通常采用双极性,即{}1,1)(+-=t c ,因此BPSK 信号可用下列平衡调制信号表示t t Ac t s 0cos )()(ω=(3-3.3)平衡调制器有二级管平衡调制器和桥式平衡调制器等多种形式。

当1)(=t c ,二极管1D 、2D 导通,输入为t A t s 0cos )(ω=,当1)(=t c 时。

二极管3D 、4D 导通,输出为t A t s 0cos )(ω-=。

即有:t t Ac t s 0cos )()(ω=,完成二相调制。

若考虑信息码为)(t d ,则直扩系统的BPSK 调制输出为tt c t Ad t s 0cos )()()(ω=(3-3.4) 式中,{}1)(±∈t d ,{}1)(±∈t c 。

3.3 m 序列m 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它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他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

由于m 序列容易产生、规律性强、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扩频通信中最早获得广泛的应用。

如图3-3所示,m 序列可由二进制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

它主要由n 个串联的寄存器、移位脉冲产生器和模2加法器组成。

图中第i 级移存器的状态ia 表示,0=ia或1=ia,i=整数。

反馈线的连接状态用ic 表示,1=ic 表示此线接通(参加反馈),0=ic表示此线断开。

由于反馈的存在,移存器的输入端受控地输入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