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3.供试品测定法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 取0.07g(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 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 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 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 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量 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 257酰氨基酚对照品约40mg,精密称定, 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 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 取0,2,4,6,8,10ml,置100ml量瓶中,加 入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 吸收度。将浓度C对吸收度A回归,得线性回 归方程:A=aC+b (r= ,n=6)。线性浓度 范围: ~ mg/ml。
三、思考题

1.含量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有哪些?
2.精密度试验

照“供试品测定”项下的方法操作,计 算片剂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通 常用“标示量%”表示),6份测定结果 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即为精密度试验 结果。
3.回收率试验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 取细粉0.07g(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 40mg),共6份,置250ml量瓶中,按1: 1比例,分别向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对 照品,其余照“供试品测定法”项下的 方法操作,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回收率。
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确证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内容和
要求。
2.熟悉建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操作步骤
本品为对乙酰氨基酚的片剂(标示
量为300mg),含对乙酰氨基酚 ( C8H9NO2 )应为标示量的90%~ 1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t f ehn l 0 1 de ya n —aei ai lc l 4 :0 4 , edtc o ae n t w s 7 n n e e o ta o 一 . % it l e ct cdg i (O 6 : ) t e t nw vl gh a 5 m a dt d m h mi c aa h ei e 2 h l a a . f w rt w s10mL・ n R S L S T el er ag f aae m l a 5— O o e mi~. E U T h na n eo r t a w s i r p c a 2 4 g・ ( = . 9 9 , mL r 0 9 9 )
[] 2 叶嫉 嫉 , 温国仕 .高效液 相色谱法 测定 双嘧达莫 的含 量 [ ] J .医
药导报 ,0 2,1 1 :2 20 2 ( )5 . [] 3周 晖, 孙长 山, 霍桂 兰 .高效液 相色 谱法测 定复方 双嘧达莫缓 释胶囊 中双嘧达莫微丸的含量 [ ] J .中国 医院药 学杂志 ,04,4 20 2
Co t lGul 5 0 2, ia;2 Gul b iLJn r e h r c uia i i d, 4 0 2, ia;3 G ul nr , i o i 41 0 Chn n, . in Yia iig i rP a ma e t lLm t i v c e 5 1 0 Chn . in i
维普资讯
Sri P ama e t a Ju n lVo 9 No 7 2 0 t t h r c u i l o r a l1 . 0 7 a c
在 2 3 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8n 故选择在 此波长处测定 。
参 考 文 献
3 3 色谱柱 的选择 .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4、溶出过程中取样的位置应按照药典规定,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
5、溶出度测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
(2)桨叶的位置高低对溶出度测定有一定的影响,应按规定高度装置,转篮底部距溶出杯底为25mm;
0.439
1.34%
0.447
0.45%
0.433
2.69%
取十片称量,总重量为4.452g,平均片重为0.445g。
含量测定:A=0.352,因此浓度c=4.981μg/mL,因此40mg样品中乙酰氨基酚m=50×100c/1000=24.905mg,药物含量m/40×100%=62.26%
2、扑热息痛片溶出速率
四、实验步骤
1、片剂处方(制成100片):
对乙酰氨基酚100 g
干淀粉3 g
淀粉浆(500 g/L)适量
硫脲0.03g
硬脂酸镁0.18g
2、制备工艺
(1)将硫脲溶于适量的温水,加入淀粉(10 g左右)中,搅拌使淀粉分散而成均匀的混悬液,水浴锅85-90℃成浆糊。
(2)将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热淀粉浆(边加边搅拌)混合制成均匀的软材,用20目尼龙筛制粒,60℃左右真空干燥,干颗粒水分控制在1 %-2 %左右,干颗粒通过20目尼龙筛整粒并混入硬脂酸镁,用直径10mm冲头压片。
6、实验结果分析
1、扑热息痛片处方中加入硫脲作为抗氧剂防止扑热息痛被氧化变黄。
2、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能影响到他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溶出速率过低的固
体制剂无法在人体内完全释放出作用药物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故需测定溶出速率。
3、压片过程中,湿颗粒应根据主药与辅料的性质,以适宜温度尽快干燥,干燥后颗粒往往结团粘连,需过筛整粒,也可加入润滑剂同时整粒并混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作者:孙鑫磊张灵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5期摘要: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mm×250mm,5um),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15.04g、磷酸氢二钠0.0627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调节pH值至4.5)一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1,柱温:30℃。

对乙酰氨基酚在50~3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73%(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对乙酰氨基酚片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适应症为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痛经等。

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0.5克。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HH-601超级恒温水浴(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LC600B液相色谱仪(北京朝阳华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屹谱仪器U-1810准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屹谱仪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扬EDI高纯水系统一体机(北京中扬永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FA1004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HB-3型笔式pH计(上海三信仪表厂);博翔兴旺80KHZ高频超声波清洗机(北京博宇宝威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乙腈(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冰醋酸(天津威赛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磷酸(淄博丰仓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天津威赛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淄博丰仓化工有限公司)、三乙胺(济南金恒大化工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铵(济南金恒大化工有限公司)。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 查及含量测定
4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查
原料药中已经有检查控制的项目,制剂一般不重复检 查,但如果有部分杂质项在制剂或贮存的过程中会再度 产生,则需再做检查。
另外,制剂需对制剂通则项目进行检查。
4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检查项目有:酸度,乙醇溶液的 澄清度与颜色,氯化物,硫酸盐,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对氯苯乙酰胺,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等多项。
水50ml,振摇15分钟,用水稀释6
A
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过程分解
A 取药片进行研细处理(约40mg→250ml)
B 将药片研细后粉末配成待测溶液
B
(250ml中取5ml续滤液)
C 按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项下进行
处理 (5ml续滤液→100ml待测液)
4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检查
2.溶出度检查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通 则 0931第一法),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 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30 分钟时,取溶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 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每lm l中含对乙酰氨基酚5 〜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 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 C8H9NO2的吸收 系数为715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 应符合规定。
5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在0.4%氢氧化钠溶液中,在257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采用吸收系数法来 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片剂、颗粒、栓剂及胶 囊剂的含量。
5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方法: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兼容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兼容

每1ml的碘液 的碘液 (0.1mol/L)相 相 当于5.305mg 当于 C8H10N4O2·H2O
含量计算公式
C8H10N4O%=
0404-1小组成员
组长(幻灯片制作) 组员(材料提供、排名不分先后) 廖应芬 王迎春 何草 闫彬 刘凤洁 崔文静 袁叶 冯佳敏 周青青 张圣男 张忠良 陈丽萍 蔡贵 王新宇 高胜男 张硕硕 周玉虹 王凌阳
精密加碘液 (0.1mol/L)25ml,用水 , 稀释至刻度,摇匀, 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约25℃ 在约 ℃避光放置 15分钟,滤过,弃去 分钟, 分钟 滤过, 初滤液, 初滤液,精密量取续 滤液25ml,用标准硫 滤液 , 代硫酸钠液(0.1mol/L) 代硫酸钠液 滴定, 滴定, 至近终点时, 至近终点时,加淀粉 指示液, 指示液,继续滴定至 蓝色消失, 蓝色消失,并将滴定 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 正
对乙酰氨基酚
理化性质: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 ①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 溶。饱和溶液呈酸 性,pKa为9.7。如暴露在潮湿的条件下会 为 。 水解成对氨基酚, 水解成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可进一步氧 化,生成醌亚胺 类化合物,颜色逐渐变成粉红色至棕色,最后成黑色。 类化合物,颜色逐渐变成粉红色至棕色,最后成黑色。 ②本品含酚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产生蓝紫色,是 本品含酚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产生蓝紫色, 用于鉴别的法定方法。 用于鉴别的法定方法 ③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后,滴加 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后, 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后 亚硝酸钠试液,生成重氮盐,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 萘酚试液, 亚硝酸钠试液,生成重氮盐,再加碱性 萘酚试液,生成 红色偶氮化合物。 红色偶氮化合物。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的方法研究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的方法研究

2014年第07期饮食保健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是解热镇痛类的非处方药[1]袁是感冒的常用药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126mg,咖啡因30mg,阿司匹林230mg [2]遥本文采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袁结果准确袁简便袁适用于测定其含量遥1仪器与试药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袁Waters2489紫外检测器袁Empower 色谱工作站曰FA2004N 电子天平遥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样品(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102),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批号100018-200506),咖啡因对照品(批号141215-200809),阿司匹林对照品(批号100113-200603)均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遥2方法与结果2.1含量的测定方法2.1.1色谱条件色谱柱袁SHIMADZU Shim-pack C 18渊5um袁4.6伊150mm冤,流动相[3]曰甲醇-0.1%醋酸钠溶液渊冰醇酸条件PH3.5冤(30:70)曰流速院1.0ml 窑min -1,进样量院10ul遥理论塔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袁应不低于3000遥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60.28mg,咖啡因对照品16,12mg,阿司匹林对照品110.26mg,分别置100ml 量瓶中袁加0.1%醋酸的甲醇溶液30ml,溶解后袁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袁摇匀袁即得遥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20片袁精密称定袁研细袁精密称取细粉适量渊约相当于咖啡因30mg冤,置100ml 量瓶中袁用0.1%醋酸得的甲醇溶液30ml 溶解后袁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袁摇匀袁滤过袁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 量瓶中袁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袁摇匀袁即得遥2.1.4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的对照品溶液1.0,2.0,5.0,10.0,25.0,ml袁分别置100ml 量瓶中袁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遥分别进样10ul 测定袁以浓度为横坐标袁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袁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线性方程分别为院A =8.523伊104C -2.016伊105袁r =0.9999,A =2.912伊105C -1.765伊105袁r =0.9999,A =2.682伊104C-1.806伊105袁r=0.9999,线性范围分别为.153耀165.2ug 窑ml -1,1.453耀39.28ug 窑ml -1,12.08耀278.1ug 窑ml -1遥2.1.5稳定性试验精密量取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10ul袁于0,1,2,3.6h 进样测定袁计算日内误差袁结果表明6h 内供试品溶液稳定袁峰面积基本不变遥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日内峰面积的RSD(n=5)分布为0.42%,0.65%,0.76%遥2.1.6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的细粉适量袁依法测定6次袁考察方法精密度遥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测定结果的RSD渊n=6冤分别为0.52%袁0.28%袁0.46%遥2.1.7精密度试验分布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5ml,置100ml 量瓶中袁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袁摇匀袁连续进样5次袁每次进样10ul,记录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的峰面积袁计算RSD 分别为0.45%袁0.26%袁0.56%遥表明进样与以前检测精密度良好遥2.1.8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样品9份袁分成三组袁每组三份袁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8ml,10ml,12ml袁混匀袁制成低袁中袁高3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袁按2.1.3制得供试品溶液袁分别进行测定袁计算回收率遥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平均回收率渊n=9冤分别为99.3%袁99.8%袁99.5%遥见表1表1回收率试验结果/%2.1.9含量测定取2.1.2项下对照品溶液与2.1.3项下供试品溶液袁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9.8%袁100.2%袁99.6%袁RSD 分别为0.65%袁0.46%袁0.58%遥3讨论3.1国家药品标准中对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均采用容量法测定含量袁专属性不好袁且操作繁琐袁本文采用HPLC 方法测定3个组分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遥3.2采用甲醇-0.1%醋酸钠溶液(冰醇酸条件PH3.5)(30:70)为流动相袁三个组分的分离度好袁出峰顺序依次为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遥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渊二部冤[M]:384.[2]卫生部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M].1996.84.[3]李晓燕袁冉晓静,HPLC 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乙酰水杨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801.摘要院目的院建立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的方法遥方法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袁色谱条件院采用SHIMADZU Shim-pack C 18色谱柱袁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钠溶液渊冰醋酸调节PH3.5冤渊30:70冤袁流速1.0ml 窑min-1袁检测波长272nm 遥结果院对乙酰氨基酚袁咖啡因袁阿司匹林线性范围分别为6.153耀165.2ug 窑ml -1(r=0.9999),1.453耀39.28ug?ml -1(r=0.9999),12.08耀278.1ug 窑ml -1(r=0.9999);平均回收率渊n=9冤分别为99.3%袁99.8%袁99.5%袁RSD 分别为0.76袁0.54%袁0.63%遥结论院本方法准确袁方便袁回收率好袁线性范围宽袁适用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遥关键词院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曰对乙酰氨基酚曰咖啡因曰阿司匹林曰高效液相色谱法曰含量HPLC 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的方法研究郑利伟王美多铁岭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铁岭112000预防与治疗。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作者:鲁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0期摘要:目的:建立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咖啡因含量的具体检测方法。

方法:在测定的过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C18当做色谱柱,将PH值为3.0的0.05M磷酸二氢钾-配比为75:25的甲醇当做流动相,检测的波长为254nm,同时在测定的过程中还要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

结果:在对3种成分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其具有非常好的线形关系,此外,在分离度方面也完全符合检测的要求。

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进行测定操作非常的简单,同时测定的结果精确性强,所以也可以将其当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基本检验方法。

关键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HPLC法;含量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解热镇痛的药物,它在应用的过程中疗效非常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副作用,所以在这种药物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相关标准的含量测定当中采用容量法、中和法、重氮化法以及氧化还原的方法对3种主要的成分进行测定处理在测定的时候,不同的组分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玻璃管理,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线形关系,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准确性也比较强,所以也比较适合应用在本品的质量控制工作中。

1、仪器药品及试剂SP8810液相色谱仪,CC100紫外可见光检测器,SP4270积分仪。

对乙酞氨基酚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提供,乙酞水杨酸(含量99.8%),咖啡因(99.6%),以及样品均由赤峰永巨制药厂提供,甲醇、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

2、色谱条件流动相:0.05M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3.0)一甲醇(75: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灵敏度0.1,室温,进样量10μl。

3、实验方法线形关系:精确称取乙酰水杨酸对照品25mg,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2mg,将其放置在容积为50ml的容量瓶当中。

加入35ml的流动相,同时采用超声的方式使其充分的溶解。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二、基本原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 =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

反应式表示如下: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COOH O C OCH 3+NaOH COONa O C O CH 3+H 2O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 N NO O H 3C3N N +2I+KI+H 2SO 4N N O O H 3C 3N CH 3N HI I 4+KHSO 4CH 3I 2(剩余)+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三、实验方法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19 g ~0.242 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 ,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 ml ,10 ml ,10 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同一分水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

每1ml 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二、基本原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 =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

反应式表示如下: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COOH O C OCH 3+NaOH COONa O C O CH 3+H 2O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NNOOH3CCH3NN+2I+KI+H2SO4NNOOH3CCH3NCH3NHI I4+KHSO4CH3I2(剩余)+2Na2S2O32NaI+Na2S4O6三、实验方法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19 g~0.242 g。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 ml,10 ml,10 ml,10ml),提取氯仿液用同一分水10ml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

每1ml 0.1mol/L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平均片重称样量片=WT/⨯⋅⋅WfVg其中:T-为滴定度;V-消耗滴定液体积;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0.120 g ~0.132 g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的概述: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是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基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牙痛、月经痛、神经痛、风湿痛及感冒引起的发热等。

异丙基安替比林的极性弱,与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极性相差很大,且这3组分的紫外吸收特征及溶解度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建立同时测定这3 组分血药浓度的色谱方法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二、实验部分1.仪器与试剂(1)仪器。

日本岛津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配UV检测器,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BS 224 S型电子天平。

(2)试剂。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咖啡因对照品,异丙安替比林标准品;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甲醇。

2.溶液的配制(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约25mg)、咖啡因标准品(约10mg)、异丙安替比林标准品(约15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约为0.5mg/ml,咖啡因的浓度约为0.2mg/ml,异丙安替比林的浓度约为0.3mg/ml。

(2)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储备液10ml,咖啡因储备液5ml、异丙安替比林储备液10ml,并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稀释至刻度,使其浓度分别约为0.1mg/ml、0.02mg/ml、0.06mg/ml,作为对照液。

(3)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移取三组分的储备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配成五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0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精密称定(平均片重0.6539g),充分研细,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25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30ml,超声提取15min,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液。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二、基本原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 =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

反应式表示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COOHO COCH 3+NaOHCOONaO COCH 3+H 2O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NN OO H 3C 3NN+2I+KI+H 2SO 4NN OO H 3C 3NCH 3NHI I 4+KHSO 4CH 3I 2(剩余)+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三、实验方法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19g ~0.242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 ,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ml ,10ml ,10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同一分水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

每1ml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平均片重称样量片=W T /⨯⋅⋅W fV g其中:T -为滴定度;V -消耗滴定液体积;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0.120g ~0.132g 。

复方制剂含量测定

复方制剂含量测定

分析特点 不仅要考虑制剂附加剂对测定的影响,
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应为72.
───────────────
咖啡因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000 Ch.
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应为72.
(一)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处方】
磺胺甲噁唑 400g
【处方】
磺胺甲噁唑 400g
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应为72.
(二)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1mol/L氢氧化钠液中吸收光谱图
制 成 1000片
各成分的测定相互不干扰,则不须分离,直接测定。
双波长/L氢氧化钠液中吸收光谱图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000 Ch.
───────────────
色谱柱: ODS
流动相:水-乙腈-三乙胺
1.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000 Ch.P)
SMZ、TMP在0.1mol/L氢氧化钠液中吸收光谱图
同时要考虑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
阿司匹林
色谱柱: ODS
流动相:水-乙腈-三乙胺
水-甲醇-冰醋酸
2.HPLC法(USP)
色谱条件
色谱柱:ODS 流动相:
水-甲醇-冰醋酸 (69:28:3)
检测波长:275nm 柱温:45oC 流速:2.0ml/min
(二)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本品每片中含磺胺甲噁唑(C10H11N3O3S) 应为0.360 ~0.440g,含甲氧 苄啶(C14H18N4O3)应为72.0~88.0mg。
尽量选择简便、易行、经典的方法。
分析特点 不仅要考虑制剂附加剂对测定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3组分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3组分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3组分的含量李秀梅;张伟【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05(016)013【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DS,流动相为甲醇-4. 2%的冰醋酸溶液(3∶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25℃.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08~428.80μg/ml(r=0.9 981)、3.42~91.20μg/ml(r=0.9 988)、23.87~769.92μg/ml(r=0.9 999)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2%(RSD=0.23%)、100.4%(RSD=0.63%)、99.3%(RSD=0.1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总页数】2页(P1017-1018)【作者】李秀梅;张伟【作者单位】重庆市药品检验所,重庆市,400015;重庆市药品检验所,重庆市,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J], 陈莹;莫连峰;明娜;蒋静如2.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金菊"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组分含量的测定 [J], 江新凤;李琛;石旭平;蔡翔;岳翠男;李文金;杨普香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地克软膏中3组分的含量 [J], 游殷媛;李玉兰;陈桂红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23种禁限用组分的含量 [J], 尚姝;冯有龙;方方5.卡尔曼滤波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中的3组分 [J], 蔡卓;赵静;江彩英;梁信源;莫利书;莫丽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氨基酚以及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复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氨基酚以及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复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氨 基酚以及乙酰水杨酸含量的 测定
成员:刘秀 何伟
青 衣
一、目的要求
• • • 1. 掌握确证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内容和要求。 2. 熟悉建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3. 掌握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操作。
青 衣
二、实验原理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不需空白溶液作参比;但需要两个单色器获得两束 单色光(λ1和λ2);以参比波长λ1处的吸光度Aλ1作为参比, 来消除干扰。在分析浑浊或背景吸收较大的复杂试样时显 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灵敏度、选择性、测量精密度等方面 都比单波长法有所提高。 • ΔA=A λ2 -A λ1=(ελ2-ε λ1) b c • 两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差值ΔA与待测组分浓度成 正比。ελ1和ελ2分别表示待测组分在λ1和λ2处的摩尔吸光 系数。 青

2、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7只50ml容量瓶,依次加入0.00、1.00、2.00、 3.00、5.00、7.00、9.00ml浓度为200ug/ml对乙酰氨基酚 标准溶液,再依次加入0.00、1.00、2.00、3.00、5.00、 7.00、9.00ml浓度为200ug/ml阿司匹林标准溶液,加入 0.4%氢氧化钠溶液5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青 衣
4、 吸光度和药物含量的测定 •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的测定:将标准溶液的7个容量瓶依次编号, 分别测定其在λ243.5nm和λ283.5nm的吸光度,计算ΔA,得标准曲线方 程。 试样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试样溶液在λ243.5nm和 λ283.5nm的吸光度,计算ΔA,求得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的测定:用7份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 λ232.5nm和λ252.0nm的吸光度,计算ΔA,得标准曲线方程。 试样溶液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试样溶液在λ232.5nm和 λ252.0nm的吸光度,计算ΔA,求得阿司匹林的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有点枯燥,不过咱别怕,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得搞清楚,为啥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

您想啊,这药要是含量不对,要么药效不够治不好病,要么过量了对身体造成损害,那可就麻烦啦!那这含量咋测定呢?这就得用到计算公式啦。

一般来说,这计算公式是根据一系列实验和分析得出来的。

比如说,咱们得先取样,把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磨得细细的,然后用合适的溶剂溶解。

这溶解的过程可不能马虎,得搅拌均匀,保证样品充分溶解。

我之前在实验室里做这个的时候,就因为搅拌不够均匀,结果得出的数据偏差老大了,那叫一个郁闷!后来我吸取教训,仔仔细细地搅拌,这才得到了靠谱的结果。

接下来就是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分析,比如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啥的。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和实验数据,代入计算公式。

这公式里涉及到的各种参数,那可都得准确无误。

这计算公式具体长啥样呢?通常会涉及到样品的浓度、体积、吸光度等等这些因素。

比如说,常见的一种计算公式可能是这样的:含量(%) = (测得的浓度 ×稀释倍数 ×样品体积)/ (样品称样量 ×标示量)×100% 。

这里面每个数据都得精确测量和计算,差一点儿都不行。

在实际操作中,还得注意各种误差的控制。

比如说,仪器的精度啦,操作的规范性啦。

有一次,我旁边的小伙伴在读取数据的时候,眼睛稍微偏了一点,结果数据就错了,后面整个计算都乱套了,还得重新做实验,真是费时又费力。

所以说啊,这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就是几个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但背后可藏着大学问呢!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保证咱们用的药安全有效。

总之,搞清楚这个计算公式,对于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咱们的健康,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可不能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学式子哟!。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常用于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片常为复方制剂,其中可能含有多种其他成分。

本实验通过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来检验复方制剂的质量。

主要操作步骤:
1.称取约0.3克对乙酰氨基酚片碾碎粉末,并移入50毫升锥形瓶中。

2.加入20毫升水,摇匀。

3.加入2毫升浓硝酸,混合均匀。

4.用水稀释至50毫升,混合均匀。

5.过滤,取15毫升滤液于250毫升锥形瓶中。

6.加入50毫升水,摇匀。

7.用横置液面法量取50毫升溶液,加入50毫升蒸馏水,并加入2毫升碘化钾溶液,用0.1M硫酸逐滴滴定至黄色终点。

记录硫酸耗量,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实验结果:
本实验测定得到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为X mg/g。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2. 摇匀时应充分混合,避免溶剂不充分。

3. 滴定时应缓慢滴加,避免滴加过多导致误差。

4. 所有实验器皿均需清洗干净并烘干,避免残留物影响实验结果。

5. 操作完毕后应将废液归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宋岚;陈珂;陈菊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6(15)15
【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Water Spherisorb C18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20∶8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6%,RSD为0.84%(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宋岚;陈珂;陈菊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研究 [J], 李含春;万霞
2.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J], 霍玉荣
3.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J], 庄志伟
4.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J], 陈玉璞;李娜
5.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J], 宋闫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0.439
1.34%
0.447
0.45%
0.433
2.69%
取十片称量,总重量为4.452g,平均片重为0.445g。
含量测定:A=0.352,因此浓度c=4.981μg/mL,因此40mg样品中乙酰氨基酚m=50×100c/1000=24.905mg,药物含量m/40×100%=62.26%
2、扑热息痛片溶出速率
四、实验步骤
1、片剂处方(制成100片):
对乙酰氨基酚100 g
干淀粉3 g
淀粉浆(500 g/L)适量
硫脲0.03g
硬脂酸镁0.18g
2、制备工艺
(1)将硫脲溶于适量的温水,加入淀粉(10 g左右)中,搅拌使淀粉分散而成均匀的混悬液,水浴锅85-90℃成浆糊。
(2)将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热淀粉浆(边加边搅拌)混合制成均匀的软材,用20目尼龙筛制粒,60℃左右真空干燥,干颗粒水分控制在1 %-2 %左右,干颗粒通过20目尼龙筛整粒并混入硬脂酸镁,用直径10mm冲头压片。
综合实验报告
课题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
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专业
制药工程
班级
xxxx班
学号
xxxx
日期
2014.12.14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片剂制备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掌握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3、掌握片剂的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
片剂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它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务方便、成本低的优点。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目的要求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基本原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

反应式表示如下: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NaOHI2(剩余 )+2Na 2S 2O 3 2NaI+Na 2 S 4O 6三、实验方法取本品 20 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 0.219g ~0.242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 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 ,摇匀,用 氯仿振摇提取 4 次(20ml ,10ml ,10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 同一分水 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 中性乙醇 (对酚酞 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3滴,用 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 即得。

每1ml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 18.02mg 的 C 9H 8O 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其中: T -为滴定度; V -消耗滴定液体积; 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g / 片=T V f W 称样量 W 平均片重+ 2 I+KI+H 2SO 4 CH 3HI I 4 +KHSO 4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0.120g~0.132g。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25g),置锥形瓶中,加稀硫酸25ml,缓缓加热回流60 分钟,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渣与锥形瓶用盐酸液(1→2)40ml,分数次洗涤,每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溴化钾3g 溶解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 处,在不低于20℃的温度下,用0.lmol/L 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细玻棒蘸取溶液少许,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即显蓝色的条痕,停止滴定,5 分钟后再蘸取少许,划过一次,如仍显蓝色的条痕,即达终点。

每lml 的0.lmol/L 亚硝酸钠液相当于15.12mg 的C8H9NO2。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克数:0.01512 VM NaNO2g /片T V f平均片重0.1 W平均片重W称W称样量平均片重式中:M N'aNO 2为亚硝酸钠液的实际浓度,0.1为亚硝酸钠液的理论浓度(三)咖啡因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咖啡因应为27.0~31.5mg。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咖啡因50mg),加稀硫酸5ml,振摇数分钟使咖啡因溶解,滤过,滤液置50ml 容量瓶中,滤器与滤渣用水洗涤三次,每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精密加0.lmol/L 碘液25m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约25℃避光放置15 分钟,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1 置碘量瓶中,用0.05mol/L 硫代硫酸钠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

每lml 的0.1mol/L 碘液相当于5.305mg 的C8H10N4O2· H2O。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咖啡因的mg 数2 T V I 22 T V 空 V 样 M Na 2S 2O3 20 W 平均片重四、预习提要1. 采用三种方法分别测定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含量的原理及有关问 题讨论。

2. 测定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时,各自的取样量如何计算 ?3. 画出乙酰水杨酸提取及洗涤的装置草图。

4. 画出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回流的装置草图及滴定装置图。

5.测定乙酰水杨酸时,加入中性乙醇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配制 ?6. 测定乙酰水杨酸时,为什么要提取?7. 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时,加入 KBr 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控制到达近终点的一次滴8. 外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方法及缺点。

如何尽可能克服这一缺点?9. 咖啡因能否采用一般含氮碱的方法测定之,为什么 ?10.咖啡因含量测定时,为什么要在滴定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液?过早加入会出现什么现象 ?如何掌握近终点 ? 11. 测定过程中如何防止碘 (I 2)的挥发 ?12. 计算三成份测定时的滴定度。

13. 请比较乙酰水杨酸的中国药典法即直接酸量法 (原料)和两步滴定法 (片剂 )与本 法提取酸量法的优缺点。

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处方乙酚水杨酸 230g 对乙酰氨基酚 126g 咖啡因 30g 制成 1000 片实验指导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为一复方制剂。

所谓复方制剂指含有二种或二种以上 主成份W 称样量的制剂。

在分析复方制剂时,既应考虑赋形剂等附加成份的影响,又要考虑主成份之间的相互影响。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三种主成份,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

乙酰水杨酸为酸性,对乙酰氨基酚为中性,含潜在芳伯氨基,咖啡因为弱生物碱。

由于性质差异大,可以采用酸量法、水解后重氮化法、碘量法分别测定三者的含量,相互之间互不干扰。

通过本实验,应掌握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一)提取酸量法乙酰水杨酸为酸性物质,采用酸量法测定时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对它无干扰,但是处方中加入酒石酸或枸椽酸为稳定剂影响测定,故用氯仿提取以消除稳定剂的影响。

由于乙酰水杨酸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要多消耗氢氧化钠,所以应在中性乙醇中进行分析,并控制滴定温度在5~15℃,以防水解。

(二)操作要点与技能训练本实验进一步加强提取分离的技能训练。

1. 片剂的取样方法0.4(1)取样量计算W取样量W平均片重0.23(2)粉末制备及称量取15片或20片置称量纸或干燥洁净的小烧怀(预先称重)里精密称重(求得平均片重),置研钵中研细,不允许有大颗粒存在。

按取样量的±10%为范围精密称定粉末量。

2. 定量提取①检查分液漏斗并检漏在提取前,首先要检查分液漏斗,注意漏斗塞及活塞是否严密、配套,尤其要注意上口活塞边上有无放气的小孔。

然后用少量提取溶剂振摇,检漏。

活塞用甘油淀粉糊润滑,因为与活塞直接接触的是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氯仿。

②振摇方法参见实验三有关内容。

如有少量液体冲至漏斗玻管部分,应用少量氯仿冲洗使之回入漏斗中。

如果上口活塞有放气孔,只需将两孔对齐即可放气,然后错开两孔,再轻轻旋摇或振摇。

③分层将分液漏斗置分液漏斗架上,静置待分层后,打开玻塞(或对齐上口小孔),用少量水冲洗玻塞瓶口。

旋转活塞,缓缓放出下层液至接收器中(如下层液体需进一步用溶剂提取或洗涤时,可用另一分液漏斗接收之)。

因尽量将两相恰好分离。

分得的两相必要时可经过过滤或洗涤。

④提取次数及用量提取4 次,氯仿用量依次为20m1,10m1,10m1,10m1。

⑤提取及洗涤方法a.提取-洗涤过程中,不能让水层长时间地接触活塞部分,以免甘油淀粉糊被溶解而发生渗漏。

b.每次提取液都置第2 只分液漏斗经同一份水洗涤,洗涤液收集入锥形瓶,并合并洗涤液。

即经过四次提取,四次洗涤,然后将4 次提取--洗涤液合并入同一锥形瓶中。

3. 蒸除溶剂在水浴上蒸馏回收,蒸馏所得氯仿液应收集于磨口锥形瓶中,不能敞口蒸馏或敞口接收馏液。

4. 所加中性乙醇,是用酚酞为指示剂调配的。

5. 滴定温度控制在5~15℃,终点粉红色应保持30 秒不褪。

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一)解释两个问题l.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粉的水解 对乙酰氨基酚、阿斯匹林在酸性中水解,生成的产物有对氨基酚析出2. 加入 KBr 的作用 在盐酸条件下,重氮化反应过程为NaNO 2十 HCl →HNO 2+NaClHNO 2十HCl →NOCl 十H 2ONO +Cl -Ar NH 2 慢 Ar H N NO 反应速度取决于慢反应的一步即第一步。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度 =K[Ar一 NH 2]·[NO +],亦即增大 Ar 一 NH 2和 NO +的浓度,都能加速反应。

由于反应强,成盐性增强,游离原形浓度下降,会使反应速度下降。

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那么势必要增加另一个反应物 NO +的浓度,为此在溶液中加入 KBr ,KBr+HCl →HBr+KClHBr+HNO 2→NOBr +H 2O产生 NOBr 的平衡常数比产生 NOCl 的平衡常数要大 300 倍,亦即加入 KBr 后, 溶液中 NO +的浓度大大增加了,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反应速度。

(二)操作要点及技能训练0.25 1.取样量计算 W 取样0.25 W 平均片重 取样 0.126 平均片重2.水解水解完全是本实验的关键。

如果水解不完全, 轻者含量偏低, 重者致使快速 滴定失效。

为确保水解完全,应在直火上 (2000瓦电炉)加热回流 40 分钟,若用 3000瓦以上的电炉,则应加石棉网,以免加热太猛烈使回流液冲出。

3. 滤过及滤渣洗涤(1)在此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水解产物对氨基酚溶于稀硫酸中,而乙酰水杨 酸的水解产物水杨酸不溶于酸而析出。

将回流液放冷至室温或用自来水冲洗外瓶 壁使之冷却,冷却过程中轻轻旋摇,以生成有利于过滤的大针形结晶。

Ar N N OH Ar N N NCl -所以使氮上电子云密度增大, 碱性增 )和水杨酸(水杨酸不溶于水而沉淀个具斥电子基的化合物,(2)过滤时可采用上倾法过滤,即将上层液体置入漏斗,滤渣及锥形瓶用盐酸液(1→2)40m1 分数次洗涤,仍用上倾法过滤并将洗液并入滤液中,以免样品损失。

4. 滴定(1) 在200 或250m1 的烧杯中进行,烧怀置搅拌器上,在烧杯中加搅拌子一粒或二粒。

(2) 在酸式滴定管前加一小段滴管,用乳胶管连接。

(3) 按下限预先计算近终点加入量。

(4) 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 处,不低于20℃的温度下,用0.lmol/L 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边滴边搅拌。

当滴至按下限计理论量前1~2m1,即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并用少量水将尖端上的样液洗净并入。

(5) 此时,应缓缓滴定,逐滴滴入并不断搅拌,因为这个反应为分子反应,尤其是近终点时反应物浓度小,速度更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