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第四章人体微生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健康PPT课件

微生物与健康PPT课件
力求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 适合基层从事卫生工作的人员阅读, 也可作为非专人士的科普读物。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二﹑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微生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 益处 2.害处甚至灾难 3.害处与益处是相对的
流行性疾病瘟疫改写人类历史
天花: 165年席卷整个罗马帝国。仅罗马每天有2000人死亡,持续15年, 杀死了意大利人口的1/3。 (天花病毒)
鼠疫:即黑死病。在公元3-6世纪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导致东罗马帝国 在公元7世纪崩溃; 公元1346-1361年,鼠疫导致2400万人死亡,相当于 整个欧洲大陆人口的1/3。 (肠杆菌科 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
4.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 12.5~20分钟
地球生物圈内任何环境皆有相应微生物存在。
温和环境:多种微生物。 极端环境:温度、渗透压、干燥、酸碱、高水压。
微生物相对于动植物细胞,其细胞生长繁殖快,数量多、结构 简单,与外环境直接接触,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变异后代, 可涉及任何性状。 RNA病毒更易发生突变。 耐药菌株。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微生物的“残忍性”
历史悠久 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壁画中 显示的骨髓灰质炎病人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微生物约20万种 人肠道:100~400种 100万亿以上

人与微生物ppt课件

人与微生物ppt课件

19
流感嗜血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G- 短小杆菌,毒力株在营养丰富培养基上生长1618小时有明显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人工培养时必须 供给新鲜血液,故名嗜血杆菌
20
二、致病物质:
荚膜、菌毛、内毒素
流感嗜血杆菌
三、所致疾病:
1、 原发感染:大叶性肺炎、脑膜炎、鼻咽炎、咽喉炎、 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
9
常用菌种:酵母菌、曲霉以及细菌中的乳酸菌、醋酸菌、 黄短杆菌、棒状杆菌等 酵母菌可以制白酒,面包,馒头,葡萄酒 醋酸菌可以制醋 乳酸菌可以制、酸奶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参 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 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 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 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 额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乳酸菌发酵分类: 1、同型乳酸发酵乳糖只产生 乳酸(酸奶为此类) 2、异型乳酸发酵乳糖除产生 乳酸外还生成乙醇、二氧化 碳等物质 3、双歧发酵葡存留数小时,数天或 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 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人体正常菌群
部位
皮肤
口腔 鼻咽腔 眼结膜
6
菌 群
表葡、金葡、绿脓、念珠菌
表葡、链球菌、金葡、嗜血杆菌、厌氧菌、念珠菌 同上 表葡、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厌氧菌
小肠
大肠 盆腔 前尿道
10
豆腐乳
泡菜
干酪
酸奶
果酒
11
但微生物在对饮食有利的同时,也会危害我们的食品健康,受微生物污染的 土壤、水源、空气以及生产、食品用具等都会作为媒介污染食品。 常见的细菌性污染有沙门菌、变形杆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 要污染的食品为变质的肉、蛋、奶、豆制品,发馊的饭菜或冷饮,肉毒杆菌 污染的火腿、腊肉、罐头,臭豆腐等。常见的霉菌性污染有黄曲霉毒素等, 污染的食品主要有霉变的米、麦、花生、玉米等。常见的病毒性污染有甲型 肝炎病毒污染等。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ppt课件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ppt课件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SARS(SARS 冠状病毒)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
6
四、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7
五、肠道中“菌衡”是关键
正常人的肠道微生物,维护着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有 益菌多,菌群平衡时,人体的肠道功能就正常。
.
12
七、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影响的总结
有害方面 (1)各种因素如宿主生理、食物、药物 放射治疗等都会破坏 肠道内菌相间的平衡,从有益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占优 势转向有害菌占优势,从而导致许多肠道疾病,包括肠癌、肠 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而且会使肠内条件致病菌乘机侵入引起 肠内感染。 (2)许多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有致癌作用,微生物通过代谢 把无毒前体转变成致癌物质(如酚类,吲哚,胺类等)
一旦人体滥用抗生素、止泻药、饮食不当或者长期受 到各种有害物刺激,肠道菌群平衡就会受到破坏,各种有 害菌就会长驱直入、大量滋生,导致有益菌比例远远少于 有害菌,菌群平衡遭到破坏。
.
8
五、肠道中“菌衡”是关键
The gut microbiota of the elderly has been reported to show different microbial compositions and greater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compared to younger adults.
未洗的手指
清水洗净的手指
肥皂洗净的手指
.
4
二、人体中的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是指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如 定植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等能向宿主提供必需的维生素B1、 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K 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条件致病菌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 疾病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一般在肠道不致病,在泌尿道或腹 腔中可引起感染。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物繁殖。
24
2、空气中的微生物
种类: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 来源:土壤、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 药物生产中空气中的微生物控制: 一般生产区:干净、整洁; 控制区:10万级,菌落数不得超过10个; 洁净区:一万级、100级 空气消毒:常用甲醛熏蒸或紫外线杀菌
2023/4/13
25
3、水中的微生物
2023/4/13
39
巴氏德的三大贡献
证明病原微生物可导致传染病 创立巴氏消毒法--低温消毒法 证明自然发生说是错误的。
2023/4/13
40
▲科赫(德国)
Robert Koch ( 1843-1910)
三大贡献:
细菌学奠基人
创立固体培养基
创立细菌染色方法
实验动物感染法
他发现各种传染病的
病原体(结核杆菌、
80S
18
(二)微生物的类型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细胞结构。
特点 有完整的细胞核:有核 膜、核仁和染色体。
有完整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种类:真菌。
2023/4/13
19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细胞结构。 特点 无完整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只
有核区 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种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螺 旋体、立克次 氏体。
非细胞M 2023/4/13
17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2023/4真/13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有明显核 区,无核 膜、核仁
有完整细胞 核,有核膜, 核仁
细胞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 无其它膜 线粒体内质 性细胞器。 网、高尔基 体、溶酶体 等

微生物与健康人体微生物及合理用药PPT课件

微生物与健康人体微生物及合理用药PPT课件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指栖息在人体皮肤或黏膜上, 并随宿主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定植在宿 主皮肤上或肠道黏膜等的微生物群落。
一般在生理性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有益于宿主的微 生物群落,而在病理情况下又可表现为有害于宿主的 微生物群落。
第1页/共60页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 局部的生态平衡系统。
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态学的基础、教学、 临床、中医药、动物、植物、感染、微生态调节剂等。
第20页/共60页
微生态调节剂
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modulator)是由调整微生 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益 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第19页/共60页
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 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 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 科学,是一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中国的微生态学研究自1979年10月中国微生物学 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下属的正常菌群学会的成立、 1988年2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的成立有了 学术组织。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
第27页/共60页
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
预防与治疗腹泻症:
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 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 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 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 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 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 取得良好效果。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PPT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PPT

四 产生耐药性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 炼”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 耐药菌株。“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 生出来的。
超级细菌的认识和防范: /science/kejizhiguang/classpage /video/20101111/100344.shtml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医药
组员及分工情况
吴成刚:负责搜集资料 刘正路:负责搜集资料 吕仁阳:负责搜集资料 钱秀梅:负责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何 娜:负责制作PPT 杨廷雄:负责对PPT的修改及完善
• • • • • •
微生物与医药
一 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贡献(主要是抗生素)
二 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潜在危害
• 既然抗生素对我们有很大的帮
助,那它是不是就没有危害了 呢?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一 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 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呾人工合 成的抗菌 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 、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 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 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二 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 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 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 严重时可能致命。
三 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戒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 些不敏感的细菌戒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 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 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 高。
抗生素
概 念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 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 或影响他种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与健康》PPT课件

《微生物与健康》PPT课件

阅读
(2)食品工业
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
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霉豆腐、
泡菜、酸奶、面包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
蘑菇
木耳
酿酒
酱油
腐乳
泡菜
酸奶
面包
阅读
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 部疏松多孔。酿酒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类的过程。 用于酿酒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酒化菌(酵母菌)、 糖化菌(丝状菌)和细菌三大类。酸奶则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 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乳酸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 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六年级上《微小世界》
课前任务
1.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上取得的成果方面的资料。
专题 问题
医药 食品 污水和垃圾处理 …… 新冠病毒来了,怎么办? 馒头为什么疏松多孔? 从古至今,地球上的生物去哪里了? ……
聚焦
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 们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肤 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 人能发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一 些很小的昆虫。
阅读
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 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 侵染致死。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 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鼠 疫、结核病、败血症、霍乱、痢疾、伤寒、 天花等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然而,细菌 也有抗药性,直到今天,人和细菌还在进 行着一场你死我活、我进你退的斗争。
肺炎球菌 伤寒杆菌
阅读
疫苗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被注入 人体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痘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 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到了19世纪,巴斯德的研究发现, 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从而变成防病的疫 苗。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发 展了一项对人类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 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

微生物和人类健康55页PPT

微生物和人类健康55页PPT

2021/7/29
16
第一章 总论
2021/7/29
17
总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三、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四、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
五、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021/7/29
18
一、微生物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微生物概念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的 统称。
❖ 微生物制品:预防类生物制品(类毒素、伤 寒疫苗、卡介苗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 苗、甲肝减毒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 流感疫苗、乙脑疫苗、狂犬疫苗、乙型肝炎 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
2021/7/29
15
本课程的内容
第二部分 微生物制品 ❖ 微生物制品:治疗类和诊断类生物制品(抗
生素、免疫血清、治疗性疫苗)
基因重组,污水处理无害化; 5. 人和动物体内共生微生物,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及病 原
微生物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微生物是人的朋友:一个正常人体内有多少正常的 种群数量,有1271克细菌,肠道中有100克,皮肤 上有200克,口腔、呼吸道、阴道各20克,鼻腔10 克,眼部1克,干粪便中有40%为微生物。它们是 制造新的营养的东西。我们人缺少很多的维生素, 像维生素K,维生素K必须由肠道微生物给我们提供。 他们可以抵抗其他侵入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可以把 致癌的物质化成无害的,还可以把过氧化物分解掉, 延缓衰老。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王舰平
2021/7/29
2
❖王舰平 ❖电话:13560238155 ❖电邮: ❖办公地点:8号楼(行政楼)303室
2021/7/29
3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58页PPT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58页PPT
Thank you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 Nhomakorabea吁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微生物与人类 课件

微生物与人类 课件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Pally ren
病因
1.内在因素
①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
②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 ③防御感染功能差。 ④使消化道负担重。
2.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细菌、病毒或肠道外感染(如 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
3.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过多、过少、突然改变饮食 品种),对牛奶等食物过敏,腹部受凉等。
第六章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免疫和抗感染免疫

第二节 人体对微生物感染的三道防线
第七章 微生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节 微生物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第二节 微生物抗药性-antibiotics
第八章 微生物与人类未来

第一节 微生物与人和动物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微生物的进化
在鼻腔、咽喉部位常有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流 感杆菌。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Pally ren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Pally ren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视频P简al单ly介re绍n 1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Pally ren
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人体内生活着比人体自身细胞数目还多10倍的微生物,其中能 够在实验室纯培养的仅占30%左右。而正是在这个庞大的微生 物群体中蕴藏着关乎我们健康、疾病以及药物治疗的众多秘密。 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酝酿着继人类基因组计划 后的“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现代生化实验中心
Pally ren
蛋白质糖基化
糖基化是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对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蛋白质糖基 化工程是通过对蛋白质表面的糖链进行改造, 从而改良蛋白质性质的一种技术。

小学科学《微生物与健康》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微生物与健康》优质课件
学会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肉眼能看到的东西 太少了,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8
二、回顾
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是我最感兴趣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动手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9
二、回顾
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
苍蝇的复眼是由那么多的小眼睛组成的,太奇怪了! 在生物体内有那么多颜色、形状不同的细胞,像进了童话世界 。 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生物,太不可思议了。
10
二、回顾
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放大镜和显微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 细胞是怎样产生的?一个细胞能分裂多少次?细胞死后
是怎样被处理掉的?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12
谢谢观看!
13
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微生物与健康
1
一、活动
微生物与人类医学。
(1)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 系起来的人。受巴斯德的影响,约瑟夫·辛斯特向世界提出在 手术中使用消毒法。 (2)亚历山大·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中发现 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污水处理厂
有机肥
5
一、活动
微生物与动植物。
杂交水稻
克隆羊多利
6
二、回顾
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7
二、回顾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并且生物细胞多 种多样;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放大镜又叫 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水 中生活的微小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说皮肤正常菌群是人体第一道生物屏障, 它对于皮肤的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等具有重要生 理作用。
2.口腔菌群 口腔黏膜上栖息着卟啉单胞菌、梭杆菌、普
氏杆菌、消化链球菌以及溶血链球菌、乳酸杆菌、 变形链球菌、韦荣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衣氏 和内氏放线菌以及白色念球菌等。
生理功能: 在维持口腔洁净,抵御致病菌生物侵袭(防
免疫球蛋白A,能中和病毒、毒素和酶及致病菌等生 物活性抗原,具有广泛的保护作用——阻止致病菌对肠 上皮黏膜细胞的黏附;sIgA与机体补体及溶菌酶还具有 协同杀菌作用,故胃肠黏膜屏障是宿主整个免疫能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肠壁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在免疫屏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IgA产生的初始阶段,产生和制备IgA的浆细胞的转化 是在T细胞辅助下完成的——T细胞分泌白介素-2和白介 素-5等细胞因子——促进浆细胞的分化、成熟并分泌 IgA。
数量(每克样品) 108-109 109-1010 1011-1012 102-105 102-104 104-107 109-1012 108-109 108-109
Hale Waihona Puke 厌氧菌:好氧菌 3-10:1 1:1
102-103:1 1:1 1:1 1:1
102-103:1 5-10:1 5-10:1
二、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5.正常菌群的免疫赋活作用
(1)肠内正常菌群可作为抗原刺激,激活机体黏膜棉衣系统 (如使潘氏淋巴细胞增殖)——浆细胞——细胞B——向结肠黏 膜移迁——刺激淋巴细胞分化和增殖——经胸导管向脾脏移迁— —到达结肠黏膜——与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物结合形成sIgA的 管腔分泌。
(2)正常菌群作为外来抗原刺激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抗原提 呈作用后——刺激T、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被激活的淋巴细 胞(吞噬细胞、白细胞等)能够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被激活的 淋巴细胞随之产生IgM和IgG抗体。
正常菌群第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抵御有害细菌及毒素对肌 体的损害,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构成生物屏障——定植 抗力。
这些膜菌群不仅具有占位、营养争夺,还具有空间位阻作 用,使许多外来的致病微生物无法定植和入侵机体。
2.化学屏障作用
构成生物屏障的大量生理性细菌定植、生长和繁殖产 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酶、细菌素类活性物质(如乳链 球肽、乳酸菌素以及一些活性生物肽类物质等等),这 些物质都参与了化学屏障的构建,可以直接抑制或杀死 致病菌的生长。
此外肠内细菌抗原刺激产生体液免疫而分泌的IgG和 IgM抗体,以及刺激细胞免疫产生的细胞因子都参与了 免疫屏障的构成 。
4.正常微生物群促进机体代谢和营养作用
(1)肠道微生物在肠道脂类和固醇类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2)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参与蛋白质代谢。
(3)肠道菌群参与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
(4)参与一些营养素如维生素合成。 (5)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体内药物代谢过程。
第四章 人体微生物
未洗的手
漂洗的手(只用清水)
洗净的手(用皂液)
洗净的手(用消毒剂)
第一节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指栖息在 人体皮肤或黏膜上,并随宿主长期进 化过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定植在宿 主皮肤上或肠道黏膜等的微生物群 落.
部位 唾液 牙齿表面 齿龈缝隙 胃 小肠近端 回肠远端 大肠 阴道 子宫颈内膜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三、正常菌群的主要生理功能
正常菌群在微生态平衡时主要表现对宿主有巨大生理功能, 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旦出现微生态失调时,它又可产 生对宿主不利作用。
1.生物屏障
双歧杆菌等生理性细菌的胞壁脂磷壁酸能特异地黏附于人 肠上皮细胞受体,形成了生物膜样屏障结构,电镜下显示这 些定植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几乎融为一体,构成所谓膜菌 群——生物屏障。
第四章 人体微生物
生理功能: 在维持机体生物、化学、免疫屏障以及对宿
主营养、健康、抵御致病微生物侵袭、提高定植 抗力、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 生理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胃部主要的人类病原体是幽门螺杆菌, 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幽门螺杆菌产生大 量的脲酶、尿素水解作用与其毒力有关。
3.呼吸道正常菌群
人体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特定解剖结构 分布着不同的正常菌群,如口腔菌群、胃肠 道(消化道)菌群、呼吸道菌群、皮肤菌群、 阴道菌群。在这些特定解剖部位栖居不同的 正常菌群,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
1.皮肤菌群 在皮脂腺管中有厌氧的疮庖丙酸杆菌以及
表皮葡萄球菌。此外,皮肤表面还栖居着金 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棒杆菌、微球菌以 及白色念球菌和皮癣菌等皮肤正常菌群。
人出生大致12—15h后,鼻、咽、喉部(即 上呼吸道)出现正常菌群。先是需氧菌如表皮葡 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汉森氏球菌、 韦荣球菌、嗜血杆菌等,继而也出现厌氧菌如普 氏杆菌、卟啉单胞菌和韦荣球菌。 生理功能:
维持呼吸道健康,刺激机体局部免疫功能,保 护机体免受致病菌侵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免疫屏障作用
肠内免疫系统既包括特殊黏膜免疫防御系统,还包括 由肠内细菌抗原引发的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黏膜免疫,肠壁特殊区域如潘氏盘 对微生物成分应 答以后 经淋巴细胞转移到肠壁的各个部分 将免疫反 应信息传递给整个免疫系统和器官。肠黏膜产生一种在 结构上特异的抗体如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覆盖肠黏膜表面 阻止病原菌入侵黏膜内。
止病从口入),促进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3.肠道正常菌群 胃内黏膜定植着酵母菌、螺旋菌、
乳杆菌、少量球菌。 小肠由于肠蠕动过快,很少有常住菌定植,只 有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等过路菌; 结肠定植着大量正常菌群,差不多有 1013CFU/g肠内容物,即千百兆个活菌,它们由 类杆菌、双歧杆菌、优杆菌、梭菌、消化链球菌、 韦荣球菌、乳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差不多 50个菌属400—500个菌种组成。
分布于上呼吸道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 奈氏球菌属和棒杆菌属等。
乳杆菌
双歧杆菌
第四章 人体微生物
5.生殖道正常菌群 女性生殖器从幼稚到成熟过程中就有微生物栖居 和定植,大致上包括产黑色素类杆菌、卟啉单胞菌 、普氏杆菌、类杆菌、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十几种细菌为正常菌群。 生理功能:在维持阴道酸性环境;保持阴道 自净;拮抗致病菌定植致病;提高机体定植 抗力和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