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有关国家标准(国内)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标准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为建筑物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绿色建筑既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又追求人们的舒适和节能效益。
为了引导建筑行业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
一、国际绿色建筑标准国际上最为知名的绿色建筑标准是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该系统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开发,并于1998年首次发布。
LEED标准通过对建筑物在节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评估,为建筑业提供了一套全面评价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
此外,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ology)、澳大利亚的Green Star等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是颇具知名度的绿色建筑标准。
这些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略有不同,但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目标。
二、中国绿色建筑标准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觉醒和环保需求的加大,中国也逐渐开始关注绿色建筑,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国国家标准GB/T 50378-2019《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指标和要求,包括外墙和屋顶隔热、采暖与制冷系统、采光与照明系统等。
2. 环境保护标准:中国GB/T 50378-2019标准也要求建筑物在环保方面达到一定标准。
比如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要求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废弃物的处理,要求分类储存和回收利用。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了对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估指标和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安全耐久章节】学习笔记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安全耐久章节学习笔记2019年6月27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宣贯会第一场北京站已经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啦,PKPM作为会议的支持单位,以及标准配套的软件工具研发单位,也在会议现场认真学习并与专家交流。
在今后的5天时间里,小编将会在本公众号陆续报导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和相关咨询,让未能来参会的广大设计师们第一时间了解标准变化和专家观点,敬请期待哦!Chapter 1 “安全耐久”标准中“安全耐久”章节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叶青董事长现场解读。
2019版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性能建筑。
与2014版国标定义相比,虽然依然强调节约资源,但更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建筑的高性能性。
这里的高性能建筑不仅仅是指建筑能耗、风光声热等环境性能方面的表现,更是对建筑健康与安全性能的高要求,换句话说,高安全性、高质量,是绿色建筑的前提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国标中新增了全新的“安全耐久”章节。
(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安全耐久章节解读》-叶青)“安全耐久”章节条文总数17条,新增条文12条,占比70%。
新增条目中,控制项7条,评分项5条,现就会议上介绍的部分重点新增条文介绍如下:4.1.2(控制项)--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安全耐久和防护:本条主要把握三点内容:1、主体结构、围护结构以及围护结构的防护等问题;2、容易忽视围护结构,如幕墙的链接和五金配件;3、建筑在运行过程中要进行检查、维护和管理。
(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安全耐久章节解读》-叶青)比如在抗风压设计中,可以通过精细的性能化分析找出高峰雅趣和风压敏感区,通过设计提高周边人员的安全性;4.1.3(控制项)--外部设施安全与耐久:本条主要要求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窗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集成设计,设计过程中预留检修通道、吊篮固定端、设检修预埋件和空间,并且要设留空调外机安装位置、预留操作空间;4.1.4(控制项)--内部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安全:主要是要求室内超过一定高度的家具、设备设施要能与主体结构一体化设计、牢固链接(评价时要有构件连接能力的检测报告),常用的螺栓、铁丝链接将不能达到新标准的要求;4.1.5(控制项)--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本条重点关注门窗的气密性、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同时,考虑到近期多期门窗坠落造成的伤亡事件,新标准中特别提出了对门窗安装的牢固和严密性的要求,在评价的时候需要提供检测报告以及门窗的维修与管理记录;4.1.7(控制项)--通行空间满足疏散,救护要求,保持通畅:本条重点在于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措施,走廊、疏散通道满足国家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疏塞空间的畅通,通行空间不应有阳台花池、机电箱等凸向走廊。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核心提示:1 总则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1 总则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版发布实施公告来源:中国房地产报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 14:41 作者:焦玲玲绿色建筑进入2.0时代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焦玲玲北京报道已经施行8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完成。
5月27日,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挂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
“锤子总算是落地啦。
”、“谁有新标准?”、“求电子版终稿。
”一时间圈内人士一下子活跃起来。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称,“6月中下旬才有纸质版,电子版目前搞不到”。
据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1年9月开始修编,2013年3月送审报批,至今历时两年半,这个用来衡量国内建筑绿色化的标尺才获得又一次“校准”,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开始进入2.0时代。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06年首次发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工作。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446个,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6亿平方米。
在不久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主要指标显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50%。
“但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该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
”这是2011年启动标准修编时官方做出的修编说明。
2011年9月28日,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此之后,直到2013年3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才送审报批,之后业界多次传出正式颁布时间,有人曾预测标准会在“2014年正式实施”,但迟迟未见出台。
历经周折的绿色建筑新国标修订显示出国家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视的同时,另外一个背景就是国内绿色建筑经过8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出现的问题也不少。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50378-2023)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GBT-2023)
简介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俗称为GBT-2023。
该标准旨在评估建筑物的绿色性能,并提供指导和标准化的方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建筑行业发展。
标准内容
GBT-2023 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绿色建筑原则: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原则和目标,如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舒适等。
2. 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定义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绿色性能。
指标体系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等方面。
3. 评估方法和程序:标准提供了绿色建筑评估的具体方法和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结果反馈等步骤。
4. 参考指标和要求:标准提供了参考指标和要求,以便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可以参考,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
应用范围
GBT-2023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绿色建筑评估,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公共设施等。
重要性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布,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性能评估,可以鼓励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健康舒适等目标,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
结论
GBT50378-2023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绿色建筑评估的重要标准。
它提供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参考指标等内容,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规范建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12
标准篇
阶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作用。因 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评价阶段上也作 了划分,便于更好地与相关管理文件配合使用。
具体方法上,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有66.3%的反 馈意见同意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章的内容仅在运行 阶段评价。基于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将 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 质量”5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 理”2章。
具体指标(评价条文)方面,根据前期各方面的调研成果,以 及征求意见和项目试评两方面工作所反馈的情况,以标准修订前后 达到各评价等级的难易程度略有提高和尽量使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项目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为出发点,通过补充细化、删减简化、修 改内容或指标值、新增、取消、拆分、合并、调整章节位置或指标 属性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汇总于表1)。
审查会后,修订组逐条研究确定了对于标准审查专家提出意 见的处理,并结合随后开展的第二轮项目试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 问题,最终确定了标准报批稿,于2013年7月上报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此后,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标准定额研究所、标准定额司的审查和完善,于2014年 4日15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燕 程志军 叶凌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修订工作,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定级方法、加分项评价、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及解读
4.1 控制项:
4.1.1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
控制要求
条文: 控制项:4.1.1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 适用类型: 各类民用建筑 适用阶段: 设计标识 | 运行标识 条文说明: 本条沿用自本标准 2006 年版控制项第 4.1.1、5.1.1 条,有修改。《城乡规划法》第二条明确:“本 法所 称 城乡 规 划, 包 括城 镇体 系 规划 、 城市 规 划、 镇规 划 、乡 规 划和 村 庄规 划 ”; 第 四十 二 条规 定 :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做出规划许可 ”。因此,任何建设项目的 选址必须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
建筑布局不仅要求本项目所有建筑都满足有关日照标准,还应兼顾周边,减少对相邻的 住宅、幼儿园生活用房等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产生不利的日照遮挡。条文中的“不降低周边建筑的 日照标准”是指: (1)对于新建项目的建设,应满足周边建筑有关日照标准的要求。 (2)对于改造项目分两种情况:周边建筑改造前满足日照标准的,应保证其改造后仍符合相关日照 标准的要求;周边建筑改造前未满足日照标准的,改造后不可再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
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与日照环境密切相关,日照环境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我 国对居住建筑以及幼儿园、医院、疗养院等公共建筑都制定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日 照、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着建筑布局、间距和设计。
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中第 5.0.2.1 规定了住宅的日照标准,同 时明确: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 2 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 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 照 1 小时的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2019年6月27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宣贯会第一场北京站已经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啦,PKPM作为会议的支持单位,以及标准配套的软件工具研发单位,也在会议现场认真学习并与专家交流。
此次小编带来了标准中关于“生活便利”章节的相关内容分享,请大家拿起笔开始记重点啦!“生活便利”章节标准中的“生活便利”章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鹿勤副处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宋凌处长共同进行条文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的“生活便利”章节条文共19条,其中控制项6条,评分项13条;新增条文5条,占比26.3%,其余条文在2014标准中第4章(节地与室外环境)、第5章(节能与能源利用)、第6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8章(室内环境质量)、第10章(运营管理)相应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分值100分。
“生活便利”章节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预评价阶段不得分)四方面进行了要求,会议上鹿勤副处长针对前两个内容进行讲解,重点部分介绍如下:(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1.1(控制项)--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要求在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基本要求上,在室外场地设计中对场地无障碍路线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场地内各主要游憩场所、建筑出入口、服务设施及城市道路之间要形成连贯的无障碍步行路线。
6.1.2(控制项)--绿色出行: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从交通体系规划及居住区规划两方面综合考虑,强调以人步行到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不超过500m,即步行时间不超过10min,另外针对无法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项目,应配备专用接驳车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并制定专用接驳车服务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示;6.1.3(控制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停车位、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新增条文,主要是要求在项目停车场设计阶段,对电动汽车停车及充电进行考虑深化,电动汽车停车位数量至少应达到当地相关规定要求;(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2.1(评分项)--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强制要求了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500m和800m),新国标中将居住区扩大到整个民用建筑,作为得分点;6.2.4(评分项)--开敞空间步行可达:新增条文,强化绿地服务群众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和工作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主要要求在项目设计时对场地出入口、周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步行路线进行综合考虑,使人们从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不大于500m。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
建 筑 专业 委 员会 等组 织 或个 人 。
2 整 理评 审意见科 学 研 究 会 绿 色 建 筑 评 审 专 家 委 员 会 于2 0 年 至 2 1 年 在 绿色 建 筑 标 识评 审工 作 中 所提 出 的评 审 意 09 01
见共 计 5 4条 ,详见 表 1 9 。
价 标 准 》 已 不 能 完 全 适 应现 阶段 绿 色 建 筑 实 践 及 评 价 工 作 的 需
要 。 根 据 住房 和城 乡建 设 部 < 01 年 工 程 建设 标 准 规 范 制 订 、 ( 2 1 修 订计 划 》 ( 标[ 0 1 1 号 ) ,由 中国 建筑 科 学研 究 院 、上 海 建 2 1]7 市 建 筑 科 学研 究 院 ( 团 )有 限 公 司会 同 有 关单 位 开 展 《 色 集 绿
1 、公开 征 集意见
2 1 年9 标 准 主编 单 位在 业 内 各主 要相 关 网 站发 布 《 01 月 关
于 征 集 国 家 标 准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标 准 修 订 意 见 和 建 议 的 函 》 ( 院 标 函[o1 】 号 ) ,所 征 集意 见 主要 包括 : 建 2 141
啊
开l 天 J
往
Th S cia Fo s e pe l Cu
口 国家标 准 《 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GB T5 3 8I订组 / 0 7{  ̄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I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E2005]63号(关于请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有为韩继红曾捷杨建荣方天培汪维王静霞秦佑国毛志兵马眷荣陈立叶青徐文龙林海燕郎四维程志军安宇张蓓红范宏武王玮华林波荣赵平于震平郭兴芳涂英时刘景立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3.1基本要求 (3)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4住宅建筑 (5)4.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节能与能源利用 (6)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4.5室内环境质量 (9)4.6运营管理 (11)5公共建筑 (1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1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3)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4)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5)5.5室内环境质量 (16)5.6运营管理 (17)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GB/T 50378-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0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4月15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说明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说明1总则1.0.1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应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1.0.2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本标准考虑到我国目前建设市场的情况,侧重评价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
其他建筑的评价可参考本标准。
1.0.3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这几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如为片面追求小区景观而过多地用水,为达到节能单项指标而过多地消耗材料,这些都是不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而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降低适用性,虽然消耗资源少,也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放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
l·0·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评价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
1.0.5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是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条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加平 王建国 俞滨洋 毛志兵 娄宇 沈迪 李迅 杨仕超 李百 战 赵锂 陈琪
1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 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 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 年 3 月 13 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9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 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8]164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 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 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有关国家标准(国内)
与绿色建筑节能相关国家规范1 总则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基本要求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所涉及到的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T 5003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单元式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 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中地板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及地毯用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 18587《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GB 18588《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 710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规范》GB 50189《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9663~GB967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1615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区别
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区别评价体系及适用范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政府部门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0378 –2006), 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及适用范围对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分别针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评价体系分为设计评价标识及运营评价标识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不适用于别墅评价等级划分分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估体系分为6大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每一大项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及优选项,其中控制项为必须达标项,每个大项统计的一般项及优选项的达标情况,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LEED认证标准民间组织LEED体系是一个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建立了LEED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LEED主要为建筑及社区提供第三方的认证,建筑或社区若在节能、节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室内生活品质及节材方面有突出的性能,才有机会获得LEED认证。
LEED认证标准LEED包括以下评价体系面向新建筑的评估体系—— LEED-NC提倡业主与租户共同发展——LEED-CS针对商业内部装修—— LEED-CI强调建筑运营管理评估——LEED-EB住宅评估—— LEED-H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估——LEED-NDLEED-CS分为预认证,及最终认证LEED-ND分规划批准,预认证及最终认证其余认证体系均只有最终认证LEED认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民用建筑,甚至包括工业建筑LEED认证标准评估体系分为7大项可持续场址节水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设计本地优先小项中分控制项及得分项,控制项共计8项,其余均为得分项,LEED认证满分为110分,根据累加分值的不同,将奖项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以及铂金级认证流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认证标准↓↓。
GBT-绿色施工标准
GBT-绿色施工标准————————————————————————————————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在对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状况进行广泛调研后,吸取了建筑行业各类优秀工程项目的先进施工和管理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评价框架体系;5.环境保护评价指标;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7.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8.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9.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10.评价方法;11. 评价组织和程序;12.第三方评价。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37,地址:北京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135,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269号中建八局)。
本规程参编单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目录1 总则 (1)2 术语与符号 (2)3 基本规定 (3)4 评价框架体系 (6)5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8)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3)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6)8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19)9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23)10 评价方法 (27)11 评价组织和程序 (30)12 第三方评价 (31)1 总则1.0.1 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8月1日正式实行
® 色资讯 Green Information1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8月1日正 式实行近日,住建部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同时废止。
本次标准修订的技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新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调整绿色建筑的评价阶段,三是增加绿色建筑基本级,四是拓 展绿色建筑内涵,五是提高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21国务院要求政府项目不得垫资施工1111 -------------------------------------------------------------------------------------------------------------------------国务院日前颁布《政府投资条例》,明确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建设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项目建成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 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 资概算。
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 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
国家发改委发布PPP 项目投资和建设 管理“严规”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依法依规加强PPP 项目投资和 建设管理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通过可行性论证审查的项目,方可采用PPP 模式建设实施。
实行审批制管理的PPP 项目,在可行 性研究报告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PPP 实施方案审查' 社会资本遴选等后续工作。
PPP 项目要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绿色建筑节能相关国家规范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1.4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3.2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3.2.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
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2.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2.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按表3.2.4-1、表3.2.4-2确定。
表3.2.4-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表3.2.4-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3.2.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
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4 住宅建筑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摘自城市《居住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4.1.8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室外环境噪声通过打开的窗户传入室内大致比室内低10dB。
2)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了住宅、学校建筑、旅馆建筑、医院建筑等室内噪声允许标准、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标准、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
对住宅,标准规定: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3)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dB。
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75dB。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宜布置在背向声源的一侧。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
凡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4) 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室内环境要求隔声(一)建筑物各类主要用房的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下表规定。
用房类别允许噪声级睡眠用房50(昼)40(夜)55无特殊安静要求的用房50有语言清晰度要求的用房有音质要求的用房40(二)建筑物各类主要用房的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归一化撞击声压级(Ln,w)不应大于75dB。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4.2.1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18℃;2 换气次数取0.5次/h。
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26℃;2 换气次数取1.0次/h。
--------摘自《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4.2.2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
空调机能效比实测应大于等于下表值:--------《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一般项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
●耗电输热比HER= N / Q·ηc (kw)●单位风量耗功率Ws = P /(360ηt)式中W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P——风机全压值(Pa);式中H——水泵设计扬程(m);ΔT——供回水温差(℃);η——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4.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表1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试验方法及限量值------------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 表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油漆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注:本标准不适于水性木器涂料。
------------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 表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 表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 表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 表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 表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 表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应分别符合表a、表b、表c 的规定。
A级为环保型产品,B级为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合格产品。
表a 地毯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小时序号有害物质限量A级B级1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0.500 ≤0.6002 甲醛(Formaldehyde)≤0.050 ≤0.0503 苯乙烯(Styrene)≤0.400 ≤0.5004 4-笨基环乙烯≤0.050 ≤0.050------------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587表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量≤0.10%(质量分数)。
------------摘自《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GB18587建筑主体材料当建筑主体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0时,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对于空心率大于25%的建筑主体材料,其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3时,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装修材料本标准根据装修材料放射性水平大小划分为以下三类:A类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3要求的为A类装修材料。
A类装修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B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类装修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1.3和≤1.9要求的为B类装修材料。
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C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B类装修材料要求但满足≤2.8要求的为C类装修材料。
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摘自《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4.5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4.5.2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规定。
采光系数计算公式:式中En——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的某一点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lx);Ew——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与室内某一点照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外照度(lx)。
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3.2.1 的规定。
其他用途建筑采光指数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摘自《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 4.5.5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