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11d2e3f8c75fbfc77db21e.png)
t i e n t s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f o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T o o b s e ve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wo ro g u p s p a t i e n t s .Re s u l t s He mo r r h a g e ,c h i l l s ,
me a s u r e s .M e t h o d s 1 0 4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 a t r a n d o m w h o u n d e r g o n e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n e p h r o l i t h o t o my i n
应用 。
【 关键词 】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预防 ; 护理
【 中图分类 号】R 6 9 1 . 4
【 文献标 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2 3 — 0 0 4 2 — 0 2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650b3c82cc58bd63186bd42.png)
1 5 9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其 中单侧 肾结石 9 8 例 ,双 侧 肾结石 6 l 例 ,单 发结 石 8 7例 , 多发结石 7 2 例 ,所有 患者 均经 临床 症状 和 B超 或 C T
关键
【 关键词 】 经 皮肾镜取 石 术 ;并 发症 ;防 治
中图分 类号 :R 6 9 2 .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7 - 0 0 3 6 - 0 2
Mi ni ma l l y I nva s i ve Pe r cu t a ne ous Ne phr o l i t ho t o my a nd Pr e ve nt i on o f Po s t ope r a ive t Com pl i c a t i o ns O bs e r ve d Gui - x i a n , ZHANG Xue - g a n gIHU LI Y o n g ,CUI Ma o — t o ng tLI U, Zh i — mi n g l W U ANG Xi a o - y u  ̄
,
,
,
( 1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Q u j i n g , Q u j i n g6 5 5 0 0 4 C h i n a , "
2 Q u i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Q u j i n g 6 5 5 0 0 4 C h i n a )
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3c3a41cf84b9d528ea7a2a.png)
64主国塞旦匿王!|垫!Q生!旦筮!!鲞筮!期笪塾i翌!墼』壁坚!塑!堡!垡堕i望!丛鲤!!堕!丛!Y:垫!Q:Y尘:!!:№:竺cha n等报告肾肿瘤278例,6例自发性破裂,行急诊手术证实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本组15例均在没有输尿管梗阻及外多伤等诱因时发生破裂出血.应引起注意,对肾肿瘤发生自发性破裂者应首先考虑本病¨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时多表现为急腹症及失血性休克,易误诊为肝、脾破裂等急腹症。
本组以急腹症及失血性休克就诊者12例。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B超、C T基本解决r术前诊断卜的困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后,B超叮见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肿块内有彩色J I I L流信号及静脉频谱,C T对血肿也有很高鉴别力,肿瘤包膜破裂后可见血肿在肾包膜下呈月芽形。
有时瘤内平滑肌成分过多或脂肪成分少,C T与B超均难以显示脂肪特征性影像易造成误诊。
如果瘤体的主要部分位于肾外或突破肾包膜向外生长则难以与侵犯肾脏的腹膜后肿瘤,如脂肪肉瘤相鉴别。
肾m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后,产生大量纤维化反应,C T表现为出血部位密度增高,肾包膜增厚,与肾癌的肾周扩散极为相似,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般无淋巴结肿大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侵犯。
影像学检查凶。
肾癌不含脂肪组织可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鉴别口o。
本组13例(87%),术前经B超、C T确诊,2例(13%)患者经术中探查明确诊断。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应持积极态度,一般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作为一项重要手术指征,只有在双侧。
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无法行肿瘤切除术时才保守治疗,必要时町采取明胶海绵止血,最好彩超选择性肿瘤血管永久性栓塞。
至于手术方式,原则上应保留更多的正常组织,做肿瘤剜除术或。
肾部分切除术,如一般情况尚可,宜先作抗休克治疗,再选择较佳手术时机,对有条件者应作保肾手术。
3J。
但。
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探讨
![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3745bbba26925c52dc5bf97.png)
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肾镜手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预防及处理方法。
结果:96例患者中,13例(13.5%)患者发生出血,29例(30.2%)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5例(5.2%)患者结石残留,4例(4.2%)患者肾造瘘管脱出,2例(2.1%)患者冲洗液外渗,1例(1.0%)患者发生胸膜损伤。
结论:经皮肾镜手术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因此,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进行处理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处理经皮肾镜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上已经被广泛的使用[1]。
但该种手术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本此研究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肾镜手术9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肾镜手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在(36.8±6.2)岁。
其中双侧肾结石46例,左侧肾结石27例,右侧肾结石23例,结石最大直径在2.0-6.8cm。
患者在入院时主诉腰背部酸胀、隐痛,患侧肾区叩击后由疼痛感。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全套、B超、腹部平片、静脉路造影、泌尿系统CT水成像检查,若患者有尿路感染症状,要进行尿液培养,并使用抗生素控制病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将患者调整为截石位,在膀胱镜下,向患侧输尿管插入适合输尿管插管,接生理盐水逆行注水,形成人工肾积水。
将患者姿势调整为平俯卧位,在B超定位下,在11肋间或12肋下做穿刺,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植入导丝,然后扩张到F18至F22,置入镜观察患者肾脏内部结构,以及结石情况。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31b155312b3169a451a4f7.png)
3 1 术前护理 微创 经皮 肾镜碎 石取石 是与开 放手术 完全 . 不 同概念 的泌尿系结石 的微创治疗方 法。患者往往 因对该手 术方式 的不 了解 而存在顾 虑及 恐惧 心理 , 担心 手术 效果 。针
传 统医学也认为 , 胃肠 功能紊 乱 与麻醉 和手 术 的创 伤有 关, 导致脏腑生理机能失调 , 阴阳平衡 和气化机制破 坏而阻滞 不通 、 血不 畅 、 胃不和或 内伤 、 气 脾 气血 瘀滞 、 机 升降失 宜。 气 因此 , 化湿醒脾 、 行气 散滞 、 疏通 气机 是本 病治疗 的关 键 。穴 位注射是通过针刺 与药物对 经穴 的综合 作用 , 达到 调整机 体 功能和治疗疾病 的 目的。足三 里为足 阳明 胃经合穴 , 为身 体 强壮穴 , 有健脾和 胃、 疏风 化湿 、 经活 络 、 通 扶正培 土之 功效 。 脾主肌肉 , 刺激足三 里穴 可使肌 肉兴奋 、 胃肠蠕 动 ; 现代 医 学认 为 , 针刺足三里穴对 人体 多系统有影响 , 尤其 与腹腔 内脏 关系密切 , 其效果可能 是通过 中枢神 经系统 的低 级 中枢实现 的; 近年来 研究还表 明, 针刺足三里穴能增加 白细胞 的吞噬能
20 0 7年 1月 ~20 0 9年 6月, 我们共施 行经皮 肾镜 碎石取 石术 ( C L 15例 , P N )6 经临床护理 , 效果 满意 。现将 护理体会报
告如 下 。
F/. 89 8输尿管镜直视下超 声击碎结石 , 经工作 鞘冲洗排 出 并 体外 , 术后 留置 F 6号或 F 8号硅胶 引流管 。 1 1
参考文献 :
腹痛 、 腹胀 、 无肛 门排气 , 甚至出现了恶心 、 呕吐 等症状后 才对 症用药 , 是被动 的。而 本次研 究采用 穴位 注射 药物促 进 胃肠 功能恢复是在术后 3 i 0 rn穴位注 射的 , a 起到 了预防和治疗 的
12-8-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微创中心09-11-7
![12-8-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微创中心09-11-7](https://img.taocdn.com/s3/m/c8b2ed41a98271fe910ef9e7.png)
四、其他合并症
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
1.PNL后,出现输尿管狭窄主要在UPJ 处。 2.对于在UPJ处嵌顿的结石和怀疑有解剖上狭窄 的病人,夹肾造瘘管和拔管前,行造瘘管造影 或逆行造影检查,可正确评估上尿路引流情况。 3.检查前应确保不存在尿路感染,造影时要避免 集合系统过分扩张而表现出梗阻假象。 4.证实 PNL 术后出现 UPJ 狭窄或上尿路狭窄时, 经皮顺行法行腔内成形术,很少需要开放手术。
大的男性病人。
– 在一篇5例结肠穿孔的报告中,3例发生在年轻、消瘦伴肾脏活动度较
高风险的病人,术前超声波或CT检查,了解局部的解剖 关系。对有肠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憩室、慢性便秘), 术前灌肠可减低术中损伤扩张的结肠机会。 超声波引导下穿刺有助于减少结肠损伤。X光透视下穿 刺,观察是否有肠道气体并在穿刺中避开。 结肠被穿过、损伤,最严重的是感染:
– 有学者报告:经皮肾镜术后出现严重出血而需要止血的病
例为 1﹪左右。
5.出现下列情况,则要果断地进行肾动脉造影和高选 择性动脉栓塞:①出血表现为动脉性。②持续性出 血。③出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6.迟发性出血原因:继发于创建经皮通道时血 管损伤,包括直接损伤肾段动脉、动静脉 瘘和假性动脉瘤形成。 如果出血发生在术后几天拔除肾造瘘管时, 重新置入肾造瘘管可能制止静脉出血,但 不能制止动脉出血。对于动静脉瘘形成和 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出血常发生在拔造瘘 管后几天到几周,需行血管造影和栓塞。
㈡感染和败血症
1.原因:
①逆行输尿管插管、经皮肾扩张建立通道和肾镜插入等操 作时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②病人存在尿路感染,细菌随着灌注液经肾盂-静脉、肾盂 -淋巴系统返流进入血液引起感染。
2.预防: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112e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b.png)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常见的肾结石治疗方法,但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术
后并发症也有所增加。
因此,护理工作者应该了解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护,为患者提供细致
全面的护理。
1.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切割肾脂肪层或损伤肾盂壁,造成术后出血。
护理应密
切观察尿液颜色,如发现尿液呈红色或过多的血块,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积极措施处
理。
2. 感染:术后易因创口感染或膀胱反流导致泌尿系感染。
护理应加强手术部位与导
尿管口卫生,保持导尿管通畅,尽早拔管,避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
3. 腹膜炎:极少数患者可能会感染腹膜,出现腹膜炎。
护理应注意患者的腹部压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呼叫医生处理。
4. 尿道狭窄:术后易造成尿道狭窄,导致尿流量减少、尿液反流等症状。
护理应通
知患者及家属关注这些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 血凝块:术后患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肺栓塞。
护理
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时间卧床,防止发生血栓。
护理工作者应在术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如注射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方案,定期
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进行并发症干预。
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营养指导等
综合护理,帮助其尽快康复。
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e02e6247375a417866f8f38.png)
负 重 时 间 、 均 愈 合 时 间分 别 为 8 i、 .0±0 4 平 8m n 2 8 .9个 月 、. 2 25 ± .9个 月 、 . 2±3 6 06 89 . 1个 月 。加 压 钢 板 组 : 别 为 9 i 、 分 7 m n
中术 后 感 染 7例 , 髓 炎 1 , 骨 折 1例 , 骨 例 再 固定 松 脱 断 裂 3例 ,
间、 负重时 间 、 平均愈合时间 , 发症发生率 等方面 , 并 交锁 髓 内钉 固定组 都明显优于加压钢板 固定组 。交锁髓 内钉 固定组提供 了 早 期功能锻炼的可能性 , 在促进 骨折愈合 的同时 , 效地避免 了 有 关 节僵 直和肌 肉萎 缩等 并发 症 的发 生。虽然 , 交锁 髓 内钉 有着 诸 多优点 , 但也存 在一 些不足 , 与加压 钢板相 比, 如 费用 相对较
用( 影响骨骺生长 ) 。总之 , 锁髓 内钉具有 对骨折 端血 运损伤 交
小, 固定 稳 定 可 靠 , 够 传 导 生 理 应 力 , 合 生 物 学 固定 原 则 。 能 符 用 于 胫 骨 骨 折 内 固 定 , 许 早 期 活 动 , 利 于 骨 折 愈 合 , 低 感 允 有 降
高 , 年 患 者 应 慎 用 , 重 骨 质 疏 松 或 感 染 性 骨 折 患 者及 儿 童 禁 少 严
关 节功能障碍 4例 , 钢板 外露 1例 , 近关节 的疼 痛 1 。2组 邻 例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 .0, 0 0 。 6 3 P< .5
经皮肾镜术后护理措施
![经皮肾镜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d06d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8.png)
经皮肾镜术后护理措施
经皮肾镜术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手术,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
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经皮肾镜术后的护理措施:
1. 术后休息和观察
患者术后需要躺床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
同时,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等,以及术后出血情况。
2. 应激性尿路感染的预防
经皮肾镜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
为预防感染,
患者需要增加水分摄入量,及时排尿,并遵循医生的抗生素使用指导。
3. 疼痛管理
经皮肾镜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
及时给予患者合适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4. 管道护理和引流管管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
导尿管和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并注意观察尿液和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5. 饮食和营养
患者在术后需要有适当的饮食和营养补充。
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避免过食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6. 切口护理
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更换敷料。
护理人
员应确保切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
7. 随访和复诊
患者在术后需要定期复诊,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安排随访和复诊事宜,并提醒患者及时就医,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以上是经皮肾镜术后的护理措施,希望对患者康复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护理人员。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结肠损伤的处理与预防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结肠损伤的处理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e2824174028915f804dc2ed.png)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结肠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结肠损伤的处理与预防。
方法:收集云南省内4家医院2009-2015年收治的5例PCNL并发结肠损伤的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处理方式与预防,治疗后随访6个月。
结果:3例患者在术后5~7 d将肾造瘘管退入肠管腔内,继续留置7~10 d后完全拔出造瘘管;1例患者在肠腔内留置引流管,术后对症治疗,1个月后拔除肠腔内引流管;1例患者开腹探查后,清洗消除脓腔并引流,行结肠腹壁造瘘,3个月后行回纳术。
5例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未发生肠梗阻、腹膜炎、腹膜后脓肿等并发症。
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导致并发结肠损伤要早发现、要处理,治疗方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选择,可采用保守治疗和开放治疗两种方式,通过积极的处理和预防,大部分患者能够痊愈。
标签:皮肾取石术;并发症;结肠损伤;处理与预防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方式,具有取石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
但在取石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结肠损伤等并发症,虽然发生概率非常低,但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2]。
目前,国内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结肠损伤的报道很少,本研究收集云南省内4家医院6年收治的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云南省内4家医院2009-2015年收治的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例,女2例,年龄32~26岁,平均45.2岁。
5例患者中,多发肾结石3例,鹿角状结石2例,在治疗方式上4例患者采用小通道(F16-18)治疗,1例患者采用标准通道治疗,其中左半结肠损伤2例,右半结肠损伤3例,均为腹膜后损伤。
1.2 处理方法5例患者在发现结肠损伤后均禁食、给予肠外营养、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处理和预防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处理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87fe4e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8.png)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并发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大出血的有效办法。
方法将在本院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50例纳入研究,其中发生大出血的患者共有6例,占比为4.00%。
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大出血患者的具体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探讨预防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具体方法。
结果本研究并发大出血的6例患者中,术中和术后出血患者各有3例,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中接受了输血,2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这5例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均成功止血,占比为83.33%,另有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接受了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占比为16.67%,没有中转开放手术、肾切除等情况出现。
对预防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主要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穿刺部位要精准;(2)皮肾通道扩张操作要正确;(3)进行随时操作过程中要对Peel-Away鞘的摆动幅度进行合理控制;(4)掌握碎石操作中的技巧;(5)积极进行感染的控制。
结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大出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当高度重视大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以更好地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大出血;预防;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为当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技术,其适应症主要是肾结石、输尿管上端结石,这是重要的保肾取石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出血少、净石率高、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
随着该疾病的广泛应用,逐渐替代了创伤大、风险高的传统开放取石手术。
但是这种手术并不是完全安全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在一些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其中出血便是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
对于出血量小、时间短的情况,是手术所难以避免的情况,比较容易处理,而对于大出血情况,若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则会给患者的健康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对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应当积极做好大出血的预防工作,若已经发生大出血,则要第一时间对患者展开有效治疗,使出血尽快得到控制[2]。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防治预防与处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防治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69e114f12d2af90242e6b7.png)
13、结石腔外移位 结石可能经输尿管上段穿孔或肾盂穿孔 处移位 到肾外腹膜后间隙。 14、尿外渗 多发生于肾盂、输尿管穿孔或有梗阻引 流不畅所至。 15、感染 术前泌尿系感染未治愈、手术中无菌操 作不严格、结石为感染性、术后引流不 畅。
16、发热 术中寒颤、发抖除了麻醉药物吸收反应 外,要注意在合并感染基础上快速灌注冲 洗而造成肾内压升高、细菌或毒素进入血 液,即菌血症或毒血症的可能。术前应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应注意灌注液流出 顺畅。 17、肺脏空气栓塞 微创经皮肾时,空气从冲洗系统进入肾 盂,在肾盂内压力高的情况下,很容易进 入血液循环,而发生肺栓塞。
PCNL应了解肾的解剖结构特点
熟悉肾脏的血液供应特 点
1.穿刺不成功 2.进不到肾盏(美蓝液注射)
3.术中出血
损伤肋间血管、肾脏穿刺位置不当、肾通路扩张不 当、穿刺针或扩张器刺入过深、肾实质撕裂、钳夹 取石损伤等原因。 1)手术视野模糊不清: 2)可换用4℃冷盐水; 3)加大水流量,加快水流速度 (注意水泵压力不能太高); 4)肾造瘘出血较多,调整鞘位置或放入肾 造瘘管,并夹闭肾造瘘管数分钟拔出造 瘘管重新进行取石术。 5)若仍出血不止,可暂停手术,置肾造瘘 管,1周后再次手术。
18、造影剂反应 19、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20、肾造瘘管脱出 21、装备损坏 22、输尿管狭窄 23、结石复发
谢谢!
从该病例我们可得到 那些教训和经验?
二、经皮肾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F的并发症
(2)与碎石、取石有关的并发症
(3)留置内支架及造瘘管有关的并发症
F
PCNL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8-41%不等 。 李勇等报道506例病例,并发症发生率 为28.7%。严重4例、胸积液12例、腹腔积 液24例。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40a1c9d5bbfd0a79567395.png)
的 目的和重要性 以及术 中可能 出现 的感 受 , 其心 中有数 , 使 消 除思想疑虑 , 积极配合手术 。 3 13 用 物准备 .. 术前 检查 内镜 系统和碎 石系统 是否完好 , 调整摄像系统视 野和 碎石机 参数 , 证仪 器处 于最佳 的使 用 保
状态 。检查术 中所需 的各 型 号输 尿管 导管 、 穿刺针 、 导丝 、 扩 张器 、 造瘘 管 、 温生理 盐水 等是 否准 备完 善 , 准备 截 石位 和俯 卧位各垫枕 。
32 术 中护 理 .
出现恶心、 吐、 身荨麻疹 。 呕 全
2 术 中常见 并 发症
2 1 寒颤 . 其发生 与患者 年 龄、 性别 、 术前 用 药、 麻醉 、础上 , 速灌 注 冲洗 造 成 肾 内 快
压升高 , 细菌 或毒 素进 入 血液 , 出现菌 血症 和毒 血症 的可 有
能。室温低 和术 中灌 注 液浸 湿床 单及 被 服 是寒 颤 的另 一 原
因。术 中寒 颤可引起 心脏 和全 身能量需求 增加、 , 氧耗 增加 , 心 脏做功增 加 , 有心肌缺血 、 酸中毒倾 向 , 加并发症的发生 。 增
2 2 出血 . MP N C L术 中各过程均有少量 出血 , 较大的 出血常 因穿刺及扩张皮 肾通 道 时撕裂 肾弓状血 管或 叶 间血 管 , 由 或 于视野不清取石时误伤组织。 2 3 造影剂 引起 的反 应 有严 重心 、 、 . 肝 肾功能 不全 和糖 尿 病、 电解质紊乱 、 过敏体 质 、 老年病 人是 造影 剂副 作用 的 高危 因素 , 其副作用发生率 高于正常人 5— 8倍 。
3 护 理措 施
3 1 术 前 护 理 .
3 1 1 术前准 备 ..
巡 回护 士于 术前 日对病 人进 行评估 。了
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
![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7cc5e7428ea81c758f578ef.png)
出血是 PCNL 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可能出现在手术的各个环 节,包括建立穿刺通道、碎石取石、检查各组肾盏以及术后恢复阶 段,这是困扰泌尿外科医师的一个很大难题 [6]。国外学者报道严 重出血的发生率为 0.9%-4.5%[7],一般通过夹闭肾造瘘管、卧床、 止血等对症处理,往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严重出血 需要进一步处理。0.6%-1.2% 患者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或肾 切除术 。 [8-9] 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自身因素:高 龄、凝血机制异常、感染、糖尿病、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异位肾血管 等;②建立通道时多针穿刺、或过深穿透肾盏,伤及肾实质;放置扩 张管过深误入血管内、盏颈扩裂出血;碎石器械、碎石过程中内镜 摆动幅度过大造成肾实质或黏膜撕裂、损伤;反复穿刺形成肾内动 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 [10];③损伤肝脏、肺脏、肋间血管、脾脏、结 肠等;④术后肾造瘘管留置过深,造瘘管刺到肾黏膜上,引起黏膜 损伤出血;⑤术后拔管过早、腹压增加、剧烈活动,导致出血。降低 出血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感染、糖 尿病、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异常等情况的患者,查找 原因并纠正功能紊乱后再行手术治疗。②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 平稳控制血压,能降低术中、术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几率,减少术 后继发性出血的可能。③术前应根据 CT、IVU 等了解肾盂、肾盏 结构后,将 CT 泌尿系成像技术和静脉尿路造影有机结合起来 [11], 选择最短穿刺路径,在超声监视引导下完成穿刺,一般以中组后组 肾盏为最佳,应选择通过肾乳头和肾漏斗的轴线进入,尽可能避免 从漏斗弯进入导致血管撕裂引起大出血。穿刺扩张时把握“宁浅 勿深”的原则,可减少穿透肾实质或肾盂的发生,减少大出血的可 能。手术过程中保持输尿管镜与肾镜具有合适的摆动角度,从而 对肾通道撕裂的现象进行有效预防 [12]。④术后让患者卧床休息, 减少用力排便、翻身等导致出血。⑤当术后出现迟发出血,估计肾 造瘘管留置过深,导致肾黏膜损伤,可将肾造瘘管拔出 1cm 后,血 尿 2~4 天内可明显减轻。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13],在给予患者分期 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在一期术后 3-5d 经 过原来的肾造瘘通道能够将较好的视野获取石,同时还能够促进 出血量的减少、手术时间的缩短。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320c9caf90f76c660371a2b.png)
术后急性出血:指术后3天内的出血,大部分是术中出血的延续,其次也可能因下列因 素引起:肾实质菲薄,缺乏组织回缩,无法有效压迫穿刺通道,造成窦道创面出血; 肾造瘘管留置不当;尿液返流。
术后迟发性出血:常发生在术后3周内,最常见为4-7天,原因包括动静脉瘘或假性动 脉瘤。
体液超负荷:表现为灌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出不平衡、不明原因高血压或低氧血症,可使用利尿剂 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做灌洗液;保持视野清晰的前提下,尽量减 少灌注压力;发现集合系统穿孔时,避免采用持续灌洗;限制经皮肾镜手术操作时间 。
体温降低:与麻醉引起血管扩张、手术时间长、暴露皮肤面积大、室温低及使用室温 灌洗液等因素相关。使用室温灌洗液和适当给予患者保暖有助于体温降低发生。
结肠损伤:表现为术后出现腹泻、血便、腹膜炎、气体或发臭物质镜造瘘通道流出。 如穿孔位于腹膜后,且无腹膜炎体征及脓毒血症表现,多数可保守治疗,立即予输尿 管内置管引流,将肾造瘘管置于结肠内,予禁食及静脉抗炎治疗,7-10天后行结肠造 影,若结肠内壁瘘口已愈合,可分步退出肾造瘘管。如穿孔与腹腔贯通,出现腹膜炎 及脓毒血症表现或保守治疗失败时,应先行结肠造瘘术,3个月后行结肠造瘘口回纳术 。
预防措施: ①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②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前必须使用抗生素, 治疗时间至少1周; ③根据药敏试验应用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结石患者,尿培 养不能预示结石所带细菌,因此须使用广谱抗生素; ④结石合并感染时,应先行经皮 肾造瘘引流,感染控制后行二期手术;⑤及时降低肾盂压力,避免感染扩散:应用大 通道;避免长时间高压灌洗;及早开通肾盂通道;采用负压吸引技术;
死亡:死亡率为0.1%-0.3%。常见原因:心肌梗死和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尿源性脓毒症;体液超负荷;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2ece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0.png)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与护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肾结石等疾病。
这种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短的恢复时间,但在手术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了解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1. 感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或创面感染。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而创面感染则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等症状。
2. 出血:手术中可能造成尿路损伤或血管损伤,导致出血。
轻度出血可能自行停止,但严重出血可能需要进行介入处理。
3. 结石残留:手术未能完全清除结石,导致结石残留在尿路中。
4. 尿路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对尿路组织造成损伤,包括尿道损伤、输尿管损伤等。
5. 输尿管狭窄:手术后可能出现输尿管狭窄,导致尿液排泄障碍。
6. 血栓形成: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措施针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过程。
1. 预防感染: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2. 观察尿液情况: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如尿液颜色、尿量、尿液是否混浊等,及时发现尿路感染的征兆。
3. 控制出血:注意监测术后患者的出血情况,保持患者尿路通畅,血液循环良好,必要时进行输血或介入处理。
4. 促进结石排出: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排出可能的残留结石。
5. 加强康复锻炼:术后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6.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患者的尿路情况,包括B超、CT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除了以上针对具体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外,患者在术后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护理原则,包括:1. 保持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加重伤口出血和感染。
2.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医嘱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通便通畅,减少尿路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肾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PCNL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按照手术的原则施行,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这些并发症是可以认识和避免的。
PCNL术的并发症可分为肾通道建立过程中伴随穿刺、扩张、肾造瘘管的插入及留置的并发症和碎石、取石所伴发的并发症。
国内外报道PCNL的并发症发生率在6-41%不等。
1.出血PCNL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合并症为术中及术后大出血。
严重的大出血较少见,但其是否发生常常难以预料。
对慢性肾脏感染和以前有过肾手术史而致肾固定者更容易导致出血。
凝血障碍的患者是PCNL的手术禁忌。
术中出血原因及其防治:①穿刺部位欠准确,损伤了肋间血管、肾实质内血管或肾门处血管,出血均较严重。
通常选择肾脏后外侧,经中盏或下盏远离肾门的所谓“无血管区”径路穿刺入肾,可避免严重出血并发症。
大多数瘘道位于12肋缘下1-2横指处,损伤肋间血管的可能性小。
对需经肋上入路穿刺者,应在11和12肋中间进入,以减少损伤肋间血管的机率。
②扩张通道不当造成肾实质撕裂可引起严重出血。
尤其有慢性肾脏感染和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更易发生。
扩张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若遇出血,可停留扩张管压迫止血10-20分钟,然后再扩张。
③扩张管穿刺太深或贯穿肾脏,都可造成严重的出血。
术中出血如疑为穿刺通道上的出血,可通过调节扩张器鞘的深度来进行压迫止血,一般都能止住。
如为肾盂或肾盏出血,可将灌洗液改为冰盐水,持续冲洗一段时间,渗血或小的出血可止住。
如以上方法无效,则可暂停手术,将扩张器芯插入鞘中或鞘中放置大小一致的尿管并试行夹管10分钟后再观察是否有继续出血,静脉性出血通过这种处理多半可达到止血目的。
如仍然无法止住血,则需停止手术,放置肾造瘘管结束手术,并夹闭造瘘管1~3小时,同时应用速尿20mg 静脉注射及其它对症处理并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观察过程中发现腹部包块并进行性增大,血色素进行性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应立即行开放手术进行相应处理,必要时行肾切除。
术后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一般在12-24小时内逐渐转清。
少数病人超过24小时仍无止血倾向,呈持续性血尿,或突然血尿颜色加深。
这种术后延迟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3周内,原因可能由于存在感染、假性动脉瘤、肾穿刺后动静脉瘘形成等。
对疑有动脉性出血或动静脉瘘形成,予肾动静脉造影或DSA检查,若为动静脉瘘则可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2.上尿路穿孔PCNL术中集合系统被意外的刺伤和撕裂相当常见,其主要原因包括:①肾造瘘时穿刺针向前移位,易导致肾盂穿孔。
穿刺前准确地测量到达集合系统或结石的距离,这样可避免穿刺针刺穿或扩张通道时扩张器插入过深,刺穿集合系统。
②使用金属扩张器扩张肾通道时也易发生肾盂穿孔和撕裂,特别是对非扩张性的肾集合系统。
对这种情况可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注入生理盐水,使肾盂在扩张的状态下进行穿刺,可使这种危险减少到最低。
③碎石过程超声探头、气压弹道碎石器探头或激光光纤刺穿尿路。
液电碎石探针贴近粘膜,也可造成尿路损伤、穿孔。
④UPJ或输尿管撕裂,很少见,常因套石篮强行通过输尿管,或因采用套石篮等取石器械强行拖拉嵌顿之结石,或因套住输尿管内的组织强行牵拉造成。
疑有上尿路穿孔时,可通过顺行造影证实,发现穿孔时,应及时中止手术,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及肾造瘘管持续开放引流,只要保持引流通畅,穿孔常很快愈合。
3.损伤邻近脏器PCNL可能导致胸膜、结肠、十二指肠、肝、脾、胰、肺等邻近脏器的损伤。
当病人有肝脾肿大、结肠胀气时,穿刺扩张应格外小心。
只要熟悉肾脏周围的解剖关系,在超声引导或X线监视下,认真仔细地操作,脏器损伤的并发症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1)胸膜损伤进行经皮肾手术,特别是在肋间进行穿刺及建立经皮肾通道,具有较高的损伤肺和胸膜风险。
.若结石位于肾上盏或肾脏位置较高而需经第十二肋以上肋间穿刺,操作不慎损伤胸膜或肺叶,造成液、气胸,病人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
为避免胸膜损伤,选择穿刺点及径路应尽可能在第12肋以下。
如必须在肋间穿刺时,应在B超或X线引导下了解肺及胸膜的动态变化,避开胸膜,使其不在穿刺径路上。
穿刺时为了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及术后肾造瘘管与肋骨骨膜摩擦引起疼痛,应从肋间中央进针。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若损伤胸膜,应中止手术,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2)肠管损伤肾造瘘过程中肠管损伤较少见,若损伤会导致严重后果。
Boon 等分析了仰卧位CT扫描图像中的升降结肠在肾上极、肾门、肾下极水平与肾造瘘穿刺线之间的关系。
发现大多数升降结肠位于穿刺线的前方,因此穿刺时不易损伤,然而有16.1%病例的降结肠及9.0%病例的升结肠在肾下极水平,存在被穿刺损伤的危险,肾门肾上极水平的穿刺损伤危险性显著降低。
并且发现结肠损伤的危险性在20岁以下较小,40岁以上损伤的危险性最高。
因此在肾造瘘穿刺前要在B超或X线下确认穿刺线上无结肠,特别是要准确评价肾下极和结肠的位置关系。
肠管穿孔经肾造瘘管如未发现造影剂溢人腹腔,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及中心静脉高营养并禁食等治疗,1-2周内逐渐拔除肾造瘘管。
经肾造瘘管若发现造影剂溢人腹腔,如不处理,会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必须施行开放手术。
4.取石失败取石失败的原因多由于穿刺径路或器械选择不当以及技术不熟练出血较多视野不清晰引起。
穿刺径路弯曲,通道与结石不在同一直线,结石位置较深或位于肾小盏,观察镜难以到达,也是取石失败的原因。
术前正确设计穿刺路径,选择合适的取石器械以及熟悉肾内解剖,这些都是避免取石失败的关键。
5.肾通道迷失肾通道的迷失最容易发生在放置肾造瘘管时,在扩张肾通道时也可发生,这种情况常是灾难性的。
穿刺过的肾脏如引流不畅,容易漏出尿液造成肾周积尿,更严重的是不能控制的腹膜后出血。
故术中为安全起见,一般需放置两根导丝,先置入安全导丝作为备用,再放置扩张用的工作导丝。
若术中无安全导丝而管鞘又全部脱出,则可用输尿管镜直接在组织通道中仔细寻找,加大灌洗液冲洗速度冲开通道,输尿管镜进入集合系统后,即插入导丝,然后沿导丝重新放置管鞘扩张。
6.感染施行PCNL手术有潜在感染的可能,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及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引起感染的原因可能与逆行输尿管插管、经皮肾扩张建立通道、肾镜的插入等有关,尤其是病人存在合并尿路感染,在取石碎石过程中,大量的细菌可随着灌洗液进入血液中引起感染。
故术前对所有的PCNL病人都应常规预防性给予抗生素,一般的感染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2-3天后常可明显改善。
对有中度以上肾积水伴严重感染的结石患者,一般行二期PCNL术,先行肾造瘘引流5-7天,并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待炎症改善后再行取石术。
术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对合并有尿路感染者行PCNL术时必须留置工作鞘,尽可能的维持肾盂内的低压状态,以免引起返流,以减少灌洗液将大量细菌带入机体内的机会,还可在灌流液中加入少量抗生素,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另外碎石时注意并用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剂以防止感染波及肾实质。
术后保持肾造瘘管引流通畅,继续使用抗生素1-2周。
7.发热PCNL术后体温常有轻微升高,一般升高1℃左右。
有的病人可以呈现高热(39℃以上),有人统计达19%,这可能与手术时间长,用生理盐水冲洗肾脏,采用肾镜、超声波碎石等复杂器械,加重肾脏损伤有关,亦可能与感染有关。
这样的发热一般在24-48小时内可以消退。
Cadeddu等对住院期间的PCN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PCNL后发热和菌血症常见,但很少发展至脓毒血症。
术后发热(不管体温在38.0-38.5℃还是38.5℃以上)与术前应用抗生素的种类、结石成分及术后白细胞升高无关,而可能与肾造瘘管堵塞、围手术期患其它疾病(肠梗阻、胸腔积液、心肌梗塞、尺神经麻痹、空气栓塞)有关。
如果术前尿培养阴性、术前及术中给予了抗生素,但患者术后很快出现发热,建议观察,而无需立即行血、尿培养,除非病人出现了其它临床异常情况,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困难等。
8.水电解质紊乱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由于应用大量灌洗液,如果流入肾周较多,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加上高压灌流,会有大量的灌洗液被机体吸收,造成水中毒,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脏前负荷过重,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缓等,严重时可影响心、肾、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术中如灌洗液吸收较多,可用利尿剂或输入高渗盐水以纠正。
9.结石残留手术结束前要在B超或X线下确认结石已经全部取净,因为单凭肾镜难以确认是否将结石全部取净。
有大宗文献统计报告指出PCNL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3-35%。
结石残留的原因可能有:①结石<2mm,X线荧屏上看不清而遗留;②结石太多,分布在各小盏,单一通道无法将结石全部取出;③泥砂样结石或结石质地较脆易钳碎而无法取净。
对小的残留结石(<4mm)可通过肾造瘘管或输尿管自行排出,无需处理。
较大结石可在术后一周内再次行PCNL或通过可弯性内腔镜取石常可成功,如果失败,则保留肾造瘘管行ESWL。
10.肾周积尿少见。
可能原因是在术后肾造瘘管未完全放入集合系统内,使其侧孔处在肾包膜外,导致部分尿液积聚在后腹膜间隙内。
患者常感到腰部胀痛不适并伴发热,肾造瘘管引流尿量不多,此时应怀疑肾周积尿的可能,B超检查可证实。
如果肾周积尿量较多,应穿刺置入导管充分引流,同时调整肾造瘘管的深度,使其侧孔完全位于集合系统内。
11.肾动静脉瘘临床主要症状为术后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且量较多,血凝块梗阻时可致肾绞痛。
肾动脉造影及DSA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它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
各盏颈由于组织相对疏松,是动静脉瘘好发的部位。
一旦出现肾动静脉瘘,可在DSA监视下行动脉介入栓塞,这是目前治疗肾动静脉瘘最为有效的方法,可避免肾切除。
12.肾造瘘管脱落及移位肾造瘘管脱出可能由于固定不当或患者翻身移动过多等引起。
导管脱落发生于术后1周内,往往很难进入原通道,须重新放置。
若脱落发生于术后1周,因瘘道已经形成,则可经原有通道重新置管。
1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粘膜可因碎石或取石时粗暴钳夹而损伤或撕脱,除可出现出血或穿破外,严重者会造成日后UPJ狭窄或闭锁。
术中要避免在视野不清的情况下碎石或钳夹,一旦发生严重的损伤和撕脱,应小心向输尿管插入支架导管直至膀胱。
若找不到正常通道到输尿管远端,则取石后留置肾造瘘管,并取截石位逆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确保UPJ通道的连贯,日后出现狭窄,则行扩张或内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