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热蒸发镀膜

合集下载

第三章真空蒸发镀膜-55页PPT资料

第三章真空蒸发镀膜-55页PPT资料


h2
3
)2
1

3
1

(
b h
)
2

2
④常用计算——以 点源正对固定圆基片的蒸发为例
膜厚最大绝对偏差:t0 tmin 相对偏差:1— t r

平均膜厚:t
1
R 2
tdA
A

膜材利用率:

R2 t

m
膜厚分布均方差: D 1
2
t t dA
P39,表3-2: 常用材料的熔化温度及蒸汽压达到1 Pa 时 的蒸发温度,
铬等材料先蒸发,后熔化
② 温度条件:使饱和蒸汽压Pv达到1Pa 的蒸发温度T
材料蒸汽压Pv与温度的关系:克—克方程
式,可以推算温度T
简化为(3—5)式:logPv AB T
P41,(3—3)
③ 蒸发速率: 按余弦定律
达到热阴极弧光放电程度。
工作中气压较高,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电子. HCD枪电子束蒸发, 空心阴极离子镀 P60 图3—15
4)感应加热式蒸发源
①原理:高频电源——感应圈高频电流、电场— —高频交变磁场——坩埚、膜材中感应涡流

——涡流焦耳热——膜材热能 结构:
P57图3—13
②特点:功率大;蒸发速率大;蒸发源温度(蒸 发速率)稳定;一次装料多;适合连续工作
3.1 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Principle of Vacuum Evaporative Coating
1) 原理、结构与特点
princip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真空蒸发镀膜原理图
真空室 Coating chamber 蒸发源 Evaporation Sources 加 热 器 heater 蒸 发 舟 boat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原理和使用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原理和使用

旋片式机械泵通常由转子、定子、
旋片等结构构成。偏心转子置于定子 的圆柱形空腔内切位置上,空腔上连 接进气管和出气阀门。转子中镶有两 块旋片,旋片间用弹簧连接,使旋片 紧压在定子空腔的内壁上。转子的转 动是由马达带动的,定子置于油箱中, 油起到密切、润滑与冷却的作用。
当转子逆时针转动时,空
气由被抽容器通过进气管 被吸入,旋片随着转子的 转动使与进气管相连的区 域不断扩大,而气体就不 断地被吸入。当转子达到 一定位置时,另一旋片把 被吸入气体的区域与被抽 容器隔开,并将气体压缩, 直到压强增大到可以顶开 出气口的活塞阀门而被排 出泵外,转子的不断转动 使气体不断地从被抽容器 中抽出。
如图所示的高速运动的叶列,与动轮相间排列的静轮,除了倾斜方向相反其余完全一 样。气体分子从右侧到左侧的传输几率大于从左侧到右侧的传输几率
真空度测量(热偶真空计)

热偶真空计:利用热电偶的电势与加热元件的温度有 关,元件的温度又与气体的热传导有关的原理来测量 真空度的真空计。其中有一根细金属丝(铂丝或钨丝) 以恒定功率加热,金属丝的温度取决于输入功率与散 热的平衡关系,而散热取决于气体的热导率。管内压 强越低,即气体分子越稀薄,气体碰撞灯丝带走的热 量就越少,则丝温越高,从而热偶丝产生的电动势越 大。经过校准定标后,就可以通过测量热偶丝的电动 势来指示真空度了。 它通常用来测量低真空,可测范 围为13.33~0.1333Pa。


超高真空
极高真空
1 33310
10
Pa
低真空的获得(机械泵)
获得低真空常采用机械泵,机械泵是运用机 械方法不断地改变泵内吸气空腔的体积,使 被抽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不断膨胀,从而获得 真空的装置。它可以直接在大气压下开始工 作,极限真空度一般为1.33~1.33×10-2Pa, 抽气速率与转速及空腔体积V的大小有关,一 般在每秒几升到每秒几十升之间。

真空蒸镀 热蒸发

真空蒸镀 热蒸发

真空蒸镀热蒸发
真空蒸镀热蒸发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用于在基底表面上沉积薄膜。

它的基本原理如下:
1. 真空环境:在真空蒸镀过程中,将基底和蒸发源置于真空室内。

真空环境可以减少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防止气体对沉积过程的干扰,并提高薄膜的质量。

2. 蒸发源:蒸发源是提供蒸发材料的装置。

它可以是金属丝、坩埚或溅射靶材等。

蒸发源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蒸发材料转化为气态。

3. 薄膜沉积:当蒸发源中的材料被加热到气态时,气态原子或分子会在真空中向基底表面运动,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沉积的薄膜可以是金属、合金、半导体或其他材料。

4. 控制参数:真空蒸镀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需要被控制,以获得所需的薄膜特性。

这些参数包括蒸发源的温度、沉积时间、真空度和基底温度等。

真空蒸镀热蒸发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高纯度:真空环境可以减少杂质的引入,提高薄膜的纯度。

2. 良好的一致性:该技术可以在大面积基底上实现均匀的薄膜沉积。

3. 可控性:通过控制蒸发源的温度和其他参数,可以调控薄膜的厚度、组成和结构。

4. 多功能性:可用于制备各种功能性薄膜,如金属膜、光学膜、导电膜等。

真空蒸发镀膜法

真空蒸发镀膜法
因此,在真空条件下蒸发物质要比常压下容易的 多,所需蒸发温度也大大降低,蒸发过程也将大大缩 短,蒸发速率显著提高 。
10
表2-1 一些常用材料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
11
12
图2-2 各种元素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
13
14
15
三、蒸发速率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在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压强为P的气体, 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
3.511022Pv/ TM(个/cm2s,Torr)
2.641024Pv/ TM(个/cm2s,Pa)
(2-9)
17
式中,M为蒸发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对式(2-9) 乘以原子或分子质量,则得到单位面积的质量蒸发速 率
GmJm m/2kTPv
5.83102 M/TPv(g/cm2s,Torr) 4.37103 M/TPv(kg/m2s,Pa)
薄膜; (4) 基板加热器及测温器等。 1. 真空蒸发镀膜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成的薄膜纯
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成膜速率快、 效率高,用掩膜可以获得清晰图形;薄膜的生长 机理比较单纯。 缺点: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所形成薄膜在 基 板上的附着力较小,工艺重复性不够好等。
一.点蒸发源
通常将能够从各个方向蒸发等量材料的微小球状蒸
发源称为点蒸发源(简称点源)。一个很小的球dS, 以每秒m克的相同蒸发速率向各个方向蒸发,则在单 位时间内,在任何方向上,通过如图2-4所示立体角 dω的蒸发材料总量为dm,此角度为蒸发源和表面的 角度,则有
dm = m / 4π·dω
(2-21)
因为Vg》Vs,并假设在低气压下蒸气分子符合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则有
Vg -Vs≈Vg ,Vg = RT/Pv

真空蒸发镀膜资料

真空蒸发镀膜资料
a)其他气体分子对于气相分子的散射作用较小; b)气相分子的运动路径近似为一条直线; c)气相分子在衬底上的沉积几率接近100%。 代表性技术:蒸发镀膜、溅射镀膜; 技术特点:真空度高、沉积温度低、设备相对比较简单。薄膜质量可 控度小、表面容易不均匀。
真空蒸发镀膜
真空蒸发镀膜法(简称真空 蒸镀)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 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 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 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基片 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 法。
λ >> 源基距
Example: 若要求f ≤0.1, 源基距为25cm 则P ≤3×10-3Pa
真空蒸发镀膜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在真空蒸发镀膜过程中,能否在基板上获得均匀膜厚,是制膜的关键问题。
膜厚的影响因素 A、 蒸发源的特性; B、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 C、蒸发物质的蒸发量。
1. 残留气体的污染。 2. 蒸发源物质的纯度; 3. 加热装置、坩埚的污染;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气体的分子数:
Ng

1 4
nVa

P
2mkT
25℃时,10-5 Torr时, Ng大约为1015~1016个/cm2·s, 此时蒸发原子与杂质原子几乎按1:1到达 基板
真空蒸发镀膜
残留气体的影响 大气的残余物(O2、N2、CO2、H2O),扩散泵油蒸气,真空室吸气 对真空蒸发镀膜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优良的系统中,真空泵的回流扩散作用不明显。 当P≤10-4Pa时,主要为被解吸的真空室吸气。 水汽影响很大,易与金属膜反应,或与W,Mo等加热器材料反应,生 成氧化物和氢。
真空蒸发镀膜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二、小平面蒸发源
特点:发射特性具有方向性 在θ角方向蒸发的材料质量与cosθ成正比

第二章 真空蒸发(蒸发镀膜)

第二章 真空蒸发(蒸发镀膜)
在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132.982Pa; 在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增大到101324.72Pa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温度
规定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0-2Torr时的温度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对于薄膜制作技术有重要
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蒸发材料和确定蒸发条件。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加热蒸发过程
固相或液相转变为气相
气相原子或分子的输运过程(源-基距) 气相粒子在环境气氛中的飞行过程,输运过程中气相粒 子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的次数,取决于蒸发原子的平均 自由程,以及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距离。 蒸发原子或分子在基片表面的淀积过程 即蒸气凝聚、成核、核生长、形成连续薄膜的过程。由 于基板温度较低,因此,沉积物分子在基板表面将直接发生 从气相到固相的相转变。
★ 高频感应蒸发源
高频感应蒸发源的特点:
蒸发速率大,比电阻蒸发源大 10倍左右;
蒸发源温度均匀稳定,不易产 生飞溅; 蒸发材料是金属时,从内部加
热;
蒸发源一次加料,无需送料机 构,控温容易,热惰性小,操作 缺点:蒸发装置必须屏蔽、 高频发生器昂贵,气压高于 10-2Pa,高频场就会使残余 气体电离,使功耗增大
真空蒸发镀膜法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真空蒸发镀膜 真空溅射镀膜
真空离子镀膜
真空蒸发镀膜:
将固体材料置于高真空环境中加热,使之升华 或蒸发并沉积在特定衬底上以获得薄膜的工艺方法。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第一节 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度膜的三个基本过程:
Vg Vs Vg
dP H v dT v 或 2 Pv RT

真空蒸发镀膜PPT课件

真空蒸发镀膜PPT课件
特别是氧化物,它可以在被蒸镀金属上生成不易渗透的膜皮而影响蒸发。
不过,如果氧化物较蒸镀材料易于蒸发(如SiO2对Si)或氧化物加热时分解,
或蒸发料能穿过氧化物而迅速扩散,则氧化物膜将不会影响蒸发。
第10页/共84页
真空蒸发镀膜
•输运过程
蒸发材料分子进入气相,就在气相内自由运动,其运动的特点
和真空度有密切关系。常温下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m
M
Pv 4.73104 Pv
2kT
T
第26页/共84页
kg / cm 2 s, Pa
真空蒸发镀膜
蒸发速率
在实际蒸发过程中,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饱和蒸气压
温度
蒸发物质的分子量
表面清洁度
蒸发源的形状等
第27页/共84页
真空蒸发镀膜
蒸发速率
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
B
将公式: lg Pv A
第7页/共84页
真空蒸发镀膜
基本过程:
(1)加热蒸发过程,凝聚相→气相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饱和蒸气压
(2)输运过程,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运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工作气压),源—基距
(3)基片表面的淀积过程,气相→固相
凝聚→成核→核生长→连续薄膜
第8页/共84页
真空蒸发镀膜
对真空蒸发镀膜质量有重要影响。
✓ 在设计优良的系统中,真空泵的回流扩散作用不明显。
✓当P≤10-4Pa时,主要为被解吸的真空室吸气。
✓ 水汽影响很大,易与金属膜反应,或与W,Mo等加热器材料反应,生
成氧化物和氢。
第30页/共84页
真空蒸发镀膜
本底真空度的选择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原理和使用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原理和使用

04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发展前景
技术发展趋势
高性能材料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将更多 地采用高性能材料,以提高设 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智能化控制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的进步,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 机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环保节能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阻热 蒸发真空镀膜机将更加注重环 保和节能设计,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使用
操作步骤
01
开机准备
检查真空镀膜机周围环境,确保没有杂物阻碍设备运 行。检查电源连接,确保电源正常。
02 抽真空 打开真空泵,开始抽真空,直到达到所需真空度。
03 加热蒸发 根据需要镀膜的材料,调整加热功率,使材料加热蒸 发。
04
镀膜
在真空环境下,蒸发的原子或分子在基材表面沉积形 成薄膜。
未来发展方向
拓展应用领域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除了在电 子、光学、金属等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外,未来还将拓展到新能源、
生物医疗等领域。
提高生产效率
未来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将不断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 低生产成本。
强化发创新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电阻热蒸发真 空镀膜机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研发创 新,推出更加先进、高效、智能化 的产品。
电阻热蒸发真空镀膜机组成和工作流程
01
02
03
04
抽真空阶段通过抽气系统将镀 膜室内空气抽出,达到一定的 真空度。
抽真空阶段通过抽气系统将镀 膜室内空气抽出,达到一定的 真空度。
抽真空阶段通过抽气系统将镀 膜室内空气抽出,达到一定的 真空度。

真空蒸发镀膜法

真空蒸发镀膜法
缺点:装置复杂 残余气体和部分待蒸发材料的蒸气电离,产生
的电子和正离子轰击基片,对薄膜成分、结构和性能 产生影响
3. 高频感应蒸发源 将装有蒸发材料的坩埚放在高频螺旋线圈的中央,使蒸
发材料在高频电磁场的感应下产生强大的涡流损失和磁滞 损失(对铁磁体),致使蒸发材料升温,直至气化蒸发。
42
特点: 优点 ❖ (1)蒸发速率大,可比电阻蒸发源大10倍左右; ❖ (2)蒸发源的温度均匀稳定,不易产生飞溅现象; ❖ (3)蒸发源一次装料,无需送料机构,温度控制比较 容易,操作比较简单。
21nd2
KT
2Pd 2
在室温下,空气
0.667(cm)
P
设N0个气体分子飞行d距离,被碰撞的气体 分子数N
NN01exp(d)
被碰撞的粒子百分数
f N 1exp(d)
N0
0.667(cm)
P
为保证薄膜的沉积质量,要求f≤0.1,若源-基片距离 25cm, 则P≤3X10-3Pa
关系曲线
薄膜的纯度 Ci
五.真空热蒸发镀膜法的特点
特点: ❖ 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 ❖ 制成的薄膜纯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 ❖ 成膜速率快,效率高,用掩模可以获得清晰图形; ❖ 薄膜的生长机理比较简单; ❖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所形
成的薄膜在基板上的附着力较小;工艺重复性不够好等。
dMs dAs
Me cos 4r2
薄膜厚度: d dM s
dc4o r 2 M se4(h h2 M e ld2A)3 s /2
l h
ttd1 4(hh2ml2)3/2
在点源正上方的单 位时间的膜厚增加 t0(l=0):
t0

蒸发和溅射镀膜的异同

蒸发和溅射镀膜的异同

蒸发和溅射镀膜的异同【中文文章】标题:蒸发和溅射镀膜的异同:优缺点和应用领域导语: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薄膜技术逐渐成为许多行业的关键领域。

在实现高品质、高效率和高性能的器件中,蒸发和溅射镀膜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蒸发和溅射镀膜的异同点,并详细介绍它们的优缺点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蒸发镀膜技术1.1 原理概述蒸发镀膜是一种通过加热源的辅助,在真空环境下将固态材料转变为气态,再通过沉积在基底材料上的方法实现薄膜覆盖。

其基本原理是源材料的加热后会蒸发成气体,然后沉积在待处理的基底材料上。

1.2 优点与应用在蒸发镀膜技术中,最大的优点是可实现较高的纯度,因为热蒸发过程中会使杂质残留减少。

该技术对于低温材料处理较为适用,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薄膜厚度控制能力。

由于其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和低成本,蒸发镀膜在光学镀膜、电子器件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溅射镀膜技术2.1 原理概述溅射镀膜是一种通过离子轰击材料或离子束辅助的方法,使固态材料脱离基底材料并沉积在待处理的基底上。

其基本原理是将材料靶作为阴极,通入惰性气体后通过高能离子轰击靶材,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脱离并沉积在基底上。

2.2 优点与应用溅射镀膜技术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良好的附着力,能够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实现高质量的薄膜覆盖。

其能够沉积多种材料,如金属、陶瓷和复合膜等,并具有较高的材料利用率。

溅射镀膜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由于其对不同材料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膜效率。

三、蒸发镀膜与溅射镀膜的比较3.1 优点对比蒸发镀膜在薄膜材料纯度、均匀性和薄膜厚度控制上有明显优势;而溅射镀膜在成膜效率、附着力和材料适应性方面优于蒸发镀膜。

3.2 缺点对比蒸发镀膜的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而溅射镀膜的成本较高。

3.3 应用领域对比蒸发镀膜在光学镀膜、电子器件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溅射镀膜在显示器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应用较多。

热蒸发镀膜机参数与原理

热蒸发镀膜机参数与原理

热蒸发镀膜机参数与原理
一、工作原理
热蒸发镀膜机是一种利用热蒸发技术进行镀膜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镀膜的基底加热,使镀膜材料在基底表面蒸发并凝结成膜。

蒸发过程中,镀膜材料的原子或分子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并在基底表面重新凝结成膜。

二、蒸发材料
热蒸发镀膜机所使用的蒸发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合金、半导体等。

选择蒸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蒸发温度、稳定性、与基底的结合力等因素。

三、加热方式
热蒸发镀膜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电热、燃气热、微波加热等。

电热加热具有温度均匀、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但成本较高;燃气热加热成本较低,但温度均匀性较差;微波加热具有快速、均匀加热的特点,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

四、基底温度
基底温度是影响热蒸发镀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底温度越高,蒸发材料的蒸气压越高,膜层质量越好。

但基底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基底变形或损伤,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材料和镀膜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底温度。

五、真空度要求
热蒸发镀膜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杂质对膜层质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镀膜室的真空度需要达到10-3~10-5Pa。

六、镀膜厚度
镀膜厚度是热蒸发镀膜机的重要参数之一,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过薄的膜层可能导致附着力不足,过厚的膜层则可能导致沉积速率过慢,影响生产效率。

七、沉积速率
沉积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镀膜材料在基底表面凝结的厚度。

沉积速率越高,生产效率越高,但过高的沉积速率可能导致膜层质量下降。

因此,选择合适的沉积速率是热蒸发镀膜机的重要参数之一。

热蒸发镀膜机操作流程

热蒸发镀膜机操作流程

热蒸发镀膜机操作流程提示:钨舟1:铝粒;钨舟2:钛粒;钨舟3:金粒;钨舟4:预留。

请勿混用。

记录本上需要记录必要的信息,比如在多少压强下镀了多厚的什么样品,花了多少时间抽到这个压强。

仪器出问题及时联系刘亮188********热蒸镀机整体结构开启1.开气路:打开所有气体开关(CDA为压缩空气,用于所有气动阀,氮气用于破真空,氩气用于清洗基片,氧气视用途而定)2.检查水路:水冷给机械泵、分子泵、样品台以及加热电极冷却。

需要确保水冷回路水压正常,如果不正常会报警。

检查方式是看小隔间中水冷管路阀门是否打开(一般处于打开状态)。

3.开电路:开配电箱中的“总电源”和“热蒸发镀膜机”开关,打开镀膜机操作柜上的“Mainpower”,查看并记录真空规I和II的压强值(查看面板上真空计显示器CHN1和CHN2)*提示:必须先开压缩气体机,且保证水冷正常,再开电路,否则开启设备时会报警:“Air”、“Water”*运行第一步准备样品4.打开机械泵,开Forline阀,将II抽至蓝色,开分子泵。

5.按上端Vent键用氮气给进料腔(样品腔室)破真空,注意及时打开上盖以截断氮气进入。

带上丁晴手套,转动样品座朝上,用螺丝刀将样品板取下,将基片固定在样品板上,然后装回样品台,转动180度朝下,关闭腔门。

6.按下端Vent键给制程腔(最大的腔)破真空。

打开腔门,按下程控界面的“shutter”键打开钨舟上方的挡板,将靶材放到钨舟中间。

然后继续按“shutter”键关上挡板(这一步一定要注意)。

钨舟易断,每次蒸镀不能放太多的金属粒。

*提示:钨舟用过一次之后不要取下,因为再装就很容易断。

装钨舟时四个螺丝要均匀用力*。

第二步抽真空7.第4步打开了分子泵,此时需要检查分子泵转速是否上升到100%8.然后就可以按下操作屏左上角的“Auto”键,系统会自动抽真空,将整个腔体5E-5Torr以下,制程腔变蓝(一般在10min以内,如果耗时很长表明可能有漏,请联系master)。

真空技术--真空蒸发镀膜

真空技术--真空蒸发镀膜
膜(如 TiN,TiC 等)。
e. 结构简单。
f. 低电压、大电流下工作,所以使用安全、易于自动控制。
(Z)HCD枪的结构:
HCD枪的典型结构如图10-7所示。 它是由带有水冷接头的钜管空心阴极,聚焦磁场线
圈,辅助阳极,偏转磁场线圈所组成。
图10-7 KLD-500型空心阴极电子枪的结构 1—水冷电极;2—密封法兰组;3一绝缘套;4—冷却水管;5一阳极口心一偏转线圈;
空蒸镜。
产方式
备注
1. 电阻加热
蒸发盘、灯丝、蒸发筐、几乎所有物质 中
2 000
几个
容易
良 中~优 (可)

可 镜料有时和热丝合金化
直接通电
而发生断丝现象
2. 外加热玵涡 陶瓷玵涡+加热器
3. 辐射加热,弧 试样表面、热屏蔽玵涡
光加热)
(Ta、W)
4. 高频加热
陶瓷玵涡
同上 同上
金属

2 000

2 000
1 00
不可能 优 中~高 不可
8. 通电爆线
试样自身为线型
金属
小~中 约3 000
10s
不可能 良

不可
9. 电弧加热
绝缘容器
金属
中 约3 000
10
不可能 良

不可
10. 离子束加热 电弧放电室
金属

2 500 10-2-10-1 可能
优 高~优 可
11. 激光加热 试样表面
几乎所有金属 小
3 500
7
心阴极内引出的高密度等离子电子束在电场的作用下 射向膜材,膜材被加热到蒸发温度,开始蒸发而沉积到 基片上成膜。

热蒸发镀膜仪蒸镀银电极实验步骤

热蒸发镀膜仪蒸镀银电极实验步骤

热蒸发镀膜仪蒸镀银电极实验步骤简介热蒸发镀膜仪是一种常用于制备金属薄膜的实验设备,其中蒸镀银电极实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镀银电极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热蒸发镀膜仪蒸镀银电极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玻璃基片:用于作为膜的载体,一般为方形或圆形。

•银靶:用于蒸发银薄膜的材料。

•高纯度氩气:用于提供惰性气氛。

•无水酒精:用于清洗材料表面。

设备•热蒸发镀膜仪:用于加热银靶并控制蒸发过程,通常包括真空室和加热系统。

•净化设备:用于净化氩气和无水酒精,保证材料的纯净度。

•外部电源:为热蒸发镀膜仪及其控制系统供电。

实验步骤经过准备工作,我们可以开始进行热蒸发镀膜仪蒸镀银电极实验了。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

步骤一:基片表面处理1.将玻璃基片放置在净化设备中,用无水酒精清洗表面,确保基片表面干净无尘。

2.使用滤纸轻轻擦拭基片表面,以确保无水酒精对表面的彻底溶解和洗净。

步骤二:真空室准备1.打开热蒸发镀膜仪的控制系统,保证真空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经过处理的玻璃基片放置在真空室中,并将室内压力抽至所需的真空度。

3.等待几分钟,直到压力稳定在所需范围内,表明真空室已经充分准备好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三:银靶加热1.打开热蒸发镀膜仪的加热系统,将银靶置于蒸发源位置。

2.设置合适的加热功率和时间,使银靶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银材料蒸发。

3.确保银靶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蒸发效果不佳。

步骤四:蒸镀银薄膜1.在银靶加热后,打开氩气供应系统,向真空室内注入高纯度氩气,以形成惰性气氛,防止蒸发过程中杂质的污染。

2.开始蒸发银薄膜,通常通过控制蒸发时间和背压来控制薄膜的厚度。

3.在蒸发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蒸发银颜色的变化来控制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步骤五:结束实验1.关闭银靶加热系统和氩气供应系统。

2.停止抽气,允许真空室内压力恢复到大气压。

3.将蒸镀好的基片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第一节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第一节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金 分子量

10-8
10-6
10-4
10-2
100
熔点 蒸发速
102
(K)
率*
一些常用材料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
Au 197
964
1080 1220 1405 1670 2040
1336
6.1
Ag 107.9 759
847
958
1105 1300 1605
1234
9.4
Al 27
860
958
1085 1245 1490 1830
340
377
423
477
550
645
1090
17
C
12
1765 1930 2140 2410 2730 3170
4130
19
Ta 181
2020 2230 2510 2860 3330 3980
3270
4.5
19
W 183.8 2150 2390 2680 3030 3500 4180
3650
4.4
成固态蒸发薄膜; 基板加热器及测温器等。
二. 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三.真空蒸发的物理过程: 1.采用各种形式的热能转换方式,使镀膜材料粒子蒸
发或升华,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态粒子(原子, 分子,原子团,0.1 0.3 eV); 2.气态粒子通过基本上无碰撞的直线运动方式传输到 基体; 3.粒子沉积在基体表面上并凝聚成薄膜; 4.组成薄膜的原子重新排列或化学键合发生变化。
在蒸发沉积装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质的蒸发源。
第五节 蒸发源的类型
目前,真空蒸发使用的蒸发源根据其加热原理可 以分为:电阻加热、电子加热、高频感应加热、电 弧加热和激光加热等五大类。电阻加热采用钨、钼、 钽等高熔点金属做成适当形状的蒸发源,或采用石英 坩埚等。根据蒸发材料的性质以及蒸发源材料的浸润 性等制作成不同的蒸发源形状。

5热蒸发镀膜

5热蒸发镀膜
Q3
F (T1 T2 )
S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均匀膜层厚度是薄膜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取决于如下因素: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
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 基板与蒸发源的相对位置 蒸发物质的蒸发量 基本假设:
1. 蒸发原子或分子与残余气体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 2. 蒸发源附近的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 3. 淀积到基片上的原子不发生再蒸发现象。
Tm
Tv

真空蒸发原理
不同物质在相同压强下所需的蒸发热是不同的; 蒸发热量 Q 值的80%以上是蒸发热 Lv 而消耗掉的。
真空蒸发原理
★ 热辐射损失的热量估计 热辐射损失与蒸发源形状、结构和材料有关。
Q2 s T 4
式中, 斯迪芬-玻尔兹曼常数, s 为热辐系数, T 为 蒸发温度。 ★ 热传导损失的热量
蒸发源的类型
电子束蒸发源的结构 环型枪 直型枪 e 型枪
蒸发源的类型
蒸发源的类型
蒸发源的类型
吸 束 的 子 生 子 收 与 中 碰 的 电 蒸 性 撞 正 子 发 离 产 离 吸收反射 电子、背 散射电子、 二次电子
1-发射体,2-阳极,3-电磁线圈,4-水冷坩埚,5-收集极,6-吸收极, 7-电子轨迹,8-正离子轨迹,9-散射电子轨迹,10-等离子体
§ 4.1.2 淀积技术 热蒸发镀膜技术
☀热蒸发原理 ☀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 蒸发源的类型
光学真空镀膜机大多数是热蒸发真空镀膜设 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真空系统、热蒸发系 统、膜厚厚度监控系统。 真空热蒸发镀膜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器 中待形成薄膜的源,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 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衬底或基片表面,凝 固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几十年的历史。

热蒸发镀膜操作手册

热蒸发镀膜操作手册

热蒸发镀膜操作细则一、进入房间:1、换拖鞋;穿上防尘服方可进入镀膜间。

2、进入房间,打开房间总电源,照明和插座的电源、打开排气扇。

3、打开镀膜间后面的电源和水源。

二、镀膜准备工作:1、整理好基板(在进入房间后,在开始用镀膜机前,先整理好基板,这样可以减少真空室的在大气压状态下的时间,有利于机械泵和分子泵抽真空,原因:暴露在大气压下时间长的话,真空室内壁上的蒸镀材料吸收空气,这个过程比较容易,尤其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空气下;但是放出空气就比较难了,在抽真空的工程中一点一点的排出,不利于抽到高真空。

)2、打开镀膜机的电源,打开真空检测显示真空度,看是否正常(一般在使用完镀膜机,要抽至低真空,利于保养),观察是高真空还是低真空(高真空状态下电离规工作,低真空电阻规工作)注意:电离规工作的时候不能打开放气阀,否则会烧坏电离规;如果是在高真空即电离规工作的时候可以关闭真空检测显示在开放气阀,也可以把自动改为手动,电离规切换到电阻规的时候才可以开放气阀。

3、开放气阀,直到真空室们自动打开。

(这时关闭放气阀,以免忘掉),注意:凡是遇到旋拧的步骤,不要拧的太紧,适可而止。

4、(可选步骤)换钨丝,要夹紧才行。

如果这步选择的话要重新摸索条件(包括除气条件和蒸度条件,才能正式放入样品)。

5、整理铝条(长久放置的铝条表面可能附着一层氧化铝,用丙酮擦掉);把整理好的铝条放在钨丝上(尽量放在中间,钨丝中间的温度较高)。

检查挡板是否正常,放上挡板。

6、把基板放在基板的夹槽里。

关上真空室。

三、镀膜:(注意:在完成每一步之后,要观察一会无异常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1、开机械泵2、无异常后开预抽阀3、无异常后开角阀直至1Pa左右。

4、关角阀5、无异常后关预抽阀6、无异常后开前级阀7、无异常后开分子泵电源预热(约十秒)8、无异常后开分子泵9、无异常按fun/Date10、无异常后开闸板阀直到真空度达到10E-4为佳。

11、开始蒸镀:打开蒸发舟电源,启动,缓慢加电流小于等于除气最大电流A1,待除气完毕(标准是真空度不在降低,或者是时间12、除气完毕要把电流调为0,待抽至高真空10E-413、打开挡板,把电流加到蒸发电流A2(使蒸发速率保持在4A/s的电流)等达到所需膜厚度把挡板加上。

蒸发镀铝工艺

蒸发镀铝工艺

蒸发镀铝工艺蒸发镀铝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为物体表面提供一层均匀、光滑、防腐蚀的铝膜。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蒸发镀铝工艺是利用高温蒸发技术将铝材料蒸发成蒸汽,然后在物体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铝膜的过程。

首先,将待处理的物体放置在真空腔室中,通过抽气设备将腔室内的气体抽空,使腔室内形成高真空环境。

然后,加热铝材料,使其蒸发成蒸汽。

蒸汽经过一系列的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将其沉积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铝膜。

蒸发镀铝工艺有许多优点。

首先,镀铝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以提高物体的反射率和透光率。

其次,铝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可以保护物体表面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

此外,蒸发镀铝工艺对于复杂形状的物体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形状的表面均匀地沉积铝膜。

蒸发镀铝工艺的关键是控制好蒸发过程和沉积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蒸发过程中,需要控制铝材料的加热温度、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以确保蒸发出的铝蒸汽质量稳定。

沉积过程中,需要控制沉积速率、沉积时间和沉积温度,以保证铝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真空腔室的密封性和真空度的控制,以避免杂质对沉积过程的干扰。

蒸发镀铝工艺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对于镀铝膜的质量至关重要,应在镀铝之前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处理。

其次,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物体,如塑料、纤维等,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以提高铝膜的附着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镀铝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避免铝蒸汽对人体造成伤害。

蒸发镀铝工艺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能够为物体表面提供均匀、光滑、防腐蚀的铝膜。

它具有许多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并注意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预处理工作,以确保铝膜质量的稳定和优良。

蒸发镀铝工艺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 Vg Vs ,假设低压气体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则有
Vg Vs Vg
PH v PH v dP H v dT TVg TPVg RT 2
Vg
RT P
Hv d (ln P) d (1 T ) R
真空蒸发原理
H ln P C RT B ln P A T
当 dS2 在点源正上方,即 0 时,膜层厚度 t0 为:
m t0 4 h 2
在基板平面内薄膜厚度分布:
t 1 t0 1 ( x h) 2 3 2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 小平面蒸发源
这种蒸发源的发射 特性具有方向性,使得 在 角方向蒸发的材料 质量和 cos 成正比。
蒸发源的类型
常用电阻加热蒸发源形状
蒸发源的类型
各种蒸发皿结构
蒸发源的类型
蒸镀材料对蒸发源材料的“湿润性” 选择蒸发源材料时,必须考虑蒸镀材料与蒸发材料的“湿润性”.
湿润良好:蒸发面积大、稳定,可以认为是面蒸发源蒸发。 湿润小:可以认为是点源蒸发,稳定性差。
蒸发源的类型
★ 电子束蒸发源
大面积基板和蒸发源的配置
基板公转加自转 多点源或小平面蒸发源
蒸发源的类型
蒸发源是蒸发装置的关键部件。最常用的有:电阻法、 电子束法、高频法等。 ★ 电阻蒸发源 直接加热法(W、Mo、Ta)
间接加热法(Al2O3、BeO等坩埚)
对蒸发源材料的要求:
1. 2. 3. 4. 5.
高熔点 饱和蒸气压低 化学性能稳定,高温下不与蒸发材料反应 良好的耐热性 原料丰富、经济耐用
全自动精密光学镀膜机
• 镜片悬挂 机构
APS1104真空室内情况
真空蒸发原理
真空腔体内部结构
真空蒸发原理
真空蒸发的特点与蒸发过程
特点: 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 薄膜纯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
成膜速度快、效率高,采用掩模可以获得清晰 的图形;
薄膜生长机理比较单纯。
蒸发源的类型
★ 高频感应蒸发源 高频感应蒸发源的特点: 蒸发速率大,比电阻蒸发源 大10倍左右; 蒸发源温度均匀稳定,不易 产生飞溅; 蒸发材料是金属时,从内部 加热;
蒸发源一次加料,无需送料 机构,控温容易,热惰性小, 操作简单。
热蒸发镀膜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设备简单,大多数材料都可以作为膜层材 料蒸发。
真空蒸发原理
由此可见,只有当 l 时,即平均自由程较源-基距大得多 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减少蒸发分子在输运过程中的碰撞。
l 0.667 (cm) P
在上述条件下,有
f

f 1.50lP
为保证镀膜质量,在要求 f 0.1 时,源-基距 l 25cm
时,必须 P 3 103 Pa 。
缺点: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薄膜附着力较小,工 艺重复性差。
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度膜的三个基本过程: 加热蒸发过程 气相原子或分子的输运过程(源-基距) 蒸发原子或分子在基片表面的淀积过程
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中蒸 发材料的蒸汽在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的压 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Evaporation Scheme to achieve Uniform Deposition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小面积基板时蒸发源的位置配置
如果被蒸镀的面积比较
小,可以将蒸发源直接配置 于基板的中心线上,源-基距 H取1~1.为10-2 Torr时的温度, 称为该物质的蒸发温度。
真空蒸发原理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Clapeylon-Clausius)方程:
Hv dP dT T (Vg Vs )
H v 为摩尔汽化热或蒸发热(J/mol); Vg 和 Vs分别为气 相和固相的摩尔体积(cm3); T 为绝对温度(K)。
量密度。
•被蒸发材料置于水冷坩埚内,避免了容器材料的蒸发, 以及容器材料与蒸发材料的反应,提高了薄膜的纯度。 • 热量直接加到蒸镀材料表面,热效率高,热传导和热辐 射损失小。 电子束蒸发源的缺点: • 可使蒸发气体和残余气体电离,有时会影响膜层质量; • 电子束蒸镀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 产生的软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电阻加热蒸发源已不能满足蒸镀某些高熔点金属和氧 化物材料的需要,特别是制备高纯薄膜。电子束加热蒸发
法克服了电阻加热蒸发的许多缺点,得到广泛应用。
蒸发源的类型
电子束加热原理
• 可聚焦的电子束,能局部加温元素源,因不加热其它部 分而避免污染 • 高能量电子束能使高熔点元素达到足够高温以产生适量 的蒸气压
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所需能量和离子能量
★ 能量损失的种类
Q1 —— 蒸发材料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Q2 —— 蒸发源因辐射所损失的能量 Q3 —— 蒸发源因热传导而损失的能量 Q Q1 Q2 Q3
★ 蒸发材料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W Q1 M

Tm
T0
Cs dT Lm CL dT Lv
2.64 1024
真空蒸发原理
一般薄膜的淀积速率为每秒一个原子层,当残余气体 压强为10-5Torr时,气体分子和蒸发物质原子几乎按1:1的 比例到达基板表面。
真空蒸发原理
碰撞几率: 未受到残余气体碰撞的数目:
N x N0 exp( ) x

受到残余气体碰撞的几率: f 1
Nx x 1 exp( ) N0
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碰撞几率
蒸发分子平均自由程:

1 kT 2n d 2 2 Pd 2 2.3311020 T P(托)d 2 3.107 1018 T P(帕)d 2
对基片的碰撞率:
N g 3.5110
22
P TM P TM
(个/cm-2 s Torr) (个/cm-2 s Pa)
离子辅助沉积:离子辅助沉积是一个高能过程,是在真空热 蒸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沉积方法。 当膜料从热蒸发源中蒸发时,淀积粒 子到达基片表面的同时会受到来自荷 能离子的轰击,通过动量转移,使淀 积粒子获得较大的动能,提高了它们 的表面迁移力,膜层的成长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基片表面吸附 较弱的淀积粒子会被反射,膜内的空 隙通过离子轰击塌陷而被填充,由于 离子辅助沉积的这些机理的存在,使 得膜层的微观结构不再是“柱状+空 穴”,而是接近于大块材料的连续、 致密的结构,膜层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这个过程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盖房子打 地基时,用夯不断夯实填土的过程。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小平面源与基板相对位置
当小平面源为球形工作架 的一部分时,在内球体表面上 的膜厚分布是均匀的。
当 时,
r 2R cos
m cos cos m t 2 r 4 R 2
厚度与 角无关,对于一定半 径 R的球形工作架,其内表面膜厚 取决于材料性质、 R 的大小及蒸发 量。
缺点:膜层不能重复再现块状材料的性能。
改进措施:改中性粒子沉积为带电离子在电场辅助作 用下的电沉积。
改进蒸发工艺、改善膜层的微观结构
基本的思路:附加一定的能量到被镀的表面上去,利用这 些能量移开弱束缚的粒子,使达到基板的材料粒子有高的 迁移率。由于附加了能量,膜料粒子可以穿透比较远的距 离,去找到一个有比较强束缚的位置。从而使膜层的结构 得到改善。 具体实施办法:在膜层沉积的同时,利用电子、光子、离 子将能量附加到基底上去,这不仅有利于清洁被镀表面, 也增加了膜层的致密度。
Q3
F (T1 T2 )
S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均匀膜层厚度是薄膜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取决于如下因素: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
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 基板与蒸发源的相对位置 蒸发物质的蒸发量 基本假设:
1. 蒸发原子或分子与残余气体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 2. 蒸发源附近的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 3. 淀积到基片上的原子不发生再蒸发现象。
近十几年的趋势是利用荷能的离子完成基片清 洁和改善膜层结构的任务
高能工艺:
光学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大块材料不同,是“柱状+空穴”形 式的,从而引起光学薄膜的种种缺陷及不稳定。并证明光学 薄膜的结构特征是由于蒸汽分子的能量不够,使得蒸汽分子 在基片表面的迁移力不够所引起的。制备性能优良的光学薄 膜必须消除薄膜的柱状结构,这就涉及到高能工艺,高能工 艺涉及远比热蒸发大得多的能量,这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 况,一种是离子辅助沉积,另一种是沉积粒子本身具有较大 的能量,比如溅射沉积等等。
§ 4.1.2 淀积技术 热蒸发镀膜技术
☀热蒸发原理 ☀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 蒸发源的类型
光学真空镀膜机大多数是热蒸发真空镀膜设 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真空系统、热蒸发系 统、膜厚厚度监控系统。 真空热蒸发镀膜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器 中待形成薄膜的源,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 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衬底或基片表面,凝 固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几十年的历史。
dm m

cos d
m cos cos dS2 r2
m cos cos mh2 t 2 r (h2 x 2 )2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薄厚分布
当 dS2 在点源正上方,即 0 时,膜层厚度 t0 为:
m h 2
t0
在基板平面内薄膜厚度分布:
电子的动能和电功率:
m 9.11028 g
1 m 2 e U 2
e 1.6 1019 C
5.93 105 U (m/s)
电子束功率: W neU IU 产生的热量: Q 0.24W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