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鲁迅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9ec3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7.png)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对比阅读
这四篇课文都是关于人物和他们的成就的,但是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它描绘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一段难忘的交往经历,以及藤野先生对作者人生的深远影响。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感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的一篇散文,它回忆了作者与母亲的生活经历,以及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的一篇传记,它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性格和思想,以及他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成就。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美丽的颜色》是一篇描写居里夫人的传记,它描述了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历程,以及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居里夫人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科学、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四篇课文都是关于伟大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的,但是它们的风格和主题各不相同。
《藤野先生》强调了个人反抗
— 1 —
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回忆我的母亲》强调了家庭、亲情和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强调了文化、历史和人性的重要性,《美丽的颜色》强调了科学、文化和历史的交织关系。
— 2 —。
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
![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e61f75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3.png)
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
《藤野先生》中和鲁迅先生的故事:
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尾地修改鲁迅的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鲁迅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藤野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鲁迅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
《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属于外貌描写或写生。
藤野先生在生活中是个不修边幅的人。
他很照顾鲁迅,帮他修改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
而且,当时也没有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和蔑视。
鲁迅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他: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都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名字并没有被很多人知道。
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国与国之间是没有区别的,他认为世界上的医学应该得到提高。
正如鲁迅所说:总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广义来说,是为了学术目的,也就是希望新医学传到中国。
八年级语文下《藤野先生》内容概括
![八年级语文下《藤野先生》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811f1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e.png)
《藤野先生》内容概括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特别是在仙台医专学习的经历。
文章中,鲁迅讲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经历,以及藤野先生对他的影响。
在文章开头,鲁迅描述了自己在东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
不满和失望。
他觉得这些留学生在东京过着恶浊庸俗的生活,不思进取,因此决定离开东京前往仙台。
在仙台,鲁迅遇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人,他对鲁迅非常关心和照顾。
藤野先生替鲁迅改了讲义,“自始至终,都用红笔补了一遍,不但有疏漏之处,而且语法上的疏漏,也一一改正。
”他还
指出鲁迅语法上的一些错误,可见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解剖学实验非常热心和真诚,甚至在鲁迅因对清国留学生的歧视感到愤慨而想放弃医学时,藤野先生仍然鼓励他继续前进。
然而,鲁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医学,转而投身文学事业。
这是因为他在一次观看电影时,发现中国人非常容易被杀戮和欺凌,这使他意识到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比治疗身体上的创伤更为重要。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在离开仙台后,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他深深地感激藤野先生的教诲和关心,认为藤野先生的品格是伟大的。
他甚至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
总的来说,《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藤野先生》鲁迅
![《藤野先生》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b66aef430066f5335b81211b.png)
背景资料
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 学校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二人建 立了真挚的情谊。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 二十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 界观发生巨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 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 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 就是这期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写成的。
国学诵读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病起书怀》 【译文】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 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学习目标
1、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 义。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 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 写法。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 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 义情操。
生字新词
烂熳 绯红 油光可鉴 发髻 驿站 芦荟 解剖 要挟 扒手 订正 和蔼 裹脚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杳无消息 教诲 瞥见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爱国诗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示儿 【宋/南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脉络梳理
主题归纳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记 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 往的几个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 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 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 真挚、深切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 要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 的爱国主义精神。
藤野先生原文阅读
![藤野先生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9d8d1c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d.png)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文《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创作的回忆性散文。
鲁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课文原文如下: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藤野先生》比较学习【精选4篇】
![《藤野先生》比较学习【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1306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3.png)
《藤野先生》比较学习【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藤野先生》比较学习【精选4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藤野先生注释
![藤野先生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fde7a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c.png)
藤野先生注释《藤野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创作的回忆性散文。
注释如下:1.藤野先生(1874-1945):指藤野严九郎,日本福井县人,1901年起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1915年离职回乡自设诊所,1945年病逝。
2.上野:日本东京的一个公园,以樱花著名。
3.速成班:指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当时初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般先在这里学习日语等课程。
4.富士山:日本最高的山峰,著名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山体呈圆锥形。
5.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6.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7.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供同乡或同业的人聚会和住宿。
这里指设立在日本东京供中国留学生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8.斗乱:飞腾杂乱。
斗,通“抖”。
9.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
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情。
10.仙台:日本城市,在本州岛东北部。
1904至1906年,作者曾在这里学医。
11.水户:日本城市,在东京和仙台之间。
12.朱舜水,即朱之瑜(1600-1682),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思想家。
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
他忠于明朝,所以说是“明的遗民”。
13.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14.胶菜:山东胶州市一带出产的大白菜。
15.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16.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17.《新约》: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的简称,记载耶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
18.托尔斯泰:指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作家。
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9.日俄战争:指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
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战争。
战争主要在中国进行,而清政府竟屈辱地宣布中立。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2efd80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7.png)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一、藤野先生简介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东京医科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位教授。
他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曾在仙台市第一人民医院任职,后升任教授。
藤野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藤野先生与鲁迅的交往鲁迅在医科大学学习期间,藤野先生担任了他的解剖学教授。
两人由此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经常熬夜备课,甚至在鲁迅考试不及格时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这种关心和照顾让鲁迅深受感动,也激发了他对医学的热爱和追求。
三、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鲁迅在离开仙台市后,一直怀念着藤野先生。
他在多篇回忆性文章中提到了藤野先生的教诲和人格魅力。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授,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他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愿意为藤野先生的后半生尽一份力。
四、鲁迅的爱国情怀与藤野先生的影响鲁迅在求学期间,深感国家落后、民族危亡之痛。
他曾多次参加爱国运动,并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爱国情怀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并鼓励他为民族振兴而努力。
鲁迅曾表示,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藤野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创作过程中深受藤野先生的启发和影响。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也曾在文章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学的本质和价值。
六、鲁迅对藤野先生及其教学的评价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他的学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和医术水平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概括《藤野先生》内容
![概括《藤野先生》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ac80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a.png)
概括《藤野先生》内容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鲁迅在东京和仙台的经历,以及他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知和分别。
故事中鲁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并最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故事中,鲁迅首先离开了东京去仙台学医,因为他对清朝的失望和不满,认为医学只能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不能治愈心灵上的痛苦。
在仙台,他遇到了藤野先生,一个生活简朴但思想深刻的老师。
藤野先生鼓励和帮助鲁迅,让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然而,鲁迅在仙台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
他因为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而被驱逐出境。
在离开之前,鲁迅向藤野先生告别并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藤野先生得知鲁迅的决定后并没有失望,反而鼓励他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鲁迅回到东京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他在写作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藤野先生的教诲和帮助一直伴随着他。
鲁迅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即使在藤野先生去世后,鲁迅仍然怀念他并感激他的教诲和帮助。
他认为藤野先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对他的成长和事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藤野先生》这篇小说概括了鲁迅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展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追求和坚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55e0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f.png)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藤野老师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藤野先生课文篇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收录于《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与他的老师的故事。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无尽的怀念和崇敬。
在这一篇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藤野先生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低人一等的人,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知己,要知道当时鲁迅先生的周围都是日本学生或者是不学无术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都不愿意与鲁迅在一起,可是藤野先生却并没有这样的歧视。
他不仅安顿好了鲁迅先生的衣食住行,而且还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习,要鲁迅每个月都把讲义拿给他看,在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时候,藤野先生用各种方法挽回,还送给鲁迅先生一张照片。
我不禁想到,人和人之间就应该有这种真诚的感情啊,真正的感情并不是建立在血缘,不是建立在地域,不是建立在所谓的社交关系上的,而是我们之间的心灵和思想要彼此相通,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他们虽然并不是一个国籍的人,在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前,也没有什么交集,可是藤野先生却依然把鲁迅先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这可见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如果藤野先生没有做到平等待人,那么藤野先生可能就会错失一个好的学生,错失一名好的朋友,而鲁迅先生也不能得到好的老师的教导。
所以我们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好的朋友,结交更优秀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再一次更深刻的理解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的原因。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匿名性事件,所谓匿名信事件就是鲁迅先生在心态优秀的时候成绩优异,可是其他日本学生却认为中国人一定是通过作弊取得这个分数的,并且极具奚落的给鲁迅写了一篇匿名信。
这时,鲁迅先生感受到了极大的人格侮辱,虽然后来藤野先生出手当鲁迅先生解决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依然给鲁迅先生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八年级语文下《藤野先生》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藤野先生》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fba4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a.png)
《藤野先生》赏析《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通过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内心历程。
首先,鲁迅在文章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东京所见所闻的“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失望。
这些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不思进取,让鲁迅深感绝望和愤怒。
而当鲁迅来到仙台医专学习时,他遇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为人正直的医学教授,他不仅关心鲁迅的学习情况,还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教诲和关心,让他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在文章中,鲁迅详细描述了藤野先生为他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等细节,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
同时,藤野先生还鼓励鲁迅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不要轻易放弃。
这种关心和教诲让鲁迅感受到了超越国界的师生情谊,成为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宝贵记忆。
除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和感激,鲁迅在文章中也表达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内心历程。
在一次观看电影时,他看到了中国人被杀戮和欺凌的场景,深感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比治疗身体上的创伤更为重要。
因此,他决定放弃医学,转而投身文学事业,用文字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这一决定充分展现出鲁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可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这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综上所述,《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不仅展现了鲁迅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藤野先生》鲁迅的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鲁迅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dc6d9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8.png)
《藤野先生》鲁迅的人物形象
1. 藤野先生可严肃啦,他会说:“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就像我老师严肃地问我:“作业做完了没?”
2. 藤野先生很认真地讲:“下星期要测验了,都准备好了吗?”这多像我妈妈常说的:“明天考试,东西都带齐了吧?”
3. 藤野先生会着急地问:“这个知识点怎么还没记住?”跟我爸爸催我时一样:“这道题咋还不会?”
4. 藤野先生说:“不要马虎,要认真对待啊!”就如同我爷爷教导我:“干啥都得仔细点呀!”
5. 藤野先生严肃地说道:“实验要严谨,不能乱来!”好像我科学老师强调:“做实验可不能瞎捣鼓!”
6. 藤野先生会关心地问:“最近学习上有困难吗?”这不就是我的好朋友问我:“最近是不是有啥烦心事呀?”
7. 藤野先生督促道:“赶紧改正错误,别拖!”和我班长催我交作业时说的一样:“快点改,等啥呢!”
8. 藤野先生讲:“要努力上进,不能偷懒!”这简直就是我对自己说的:“得加油啦,可不能偷懒啊!”
9. 藤野先生会鼓励地说:“做得不错,继续保持!”跟我教练鼓励我时一样:“好样的,继续加油哈!”
10. 藤野先生认真地说:“知识是很重要的,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这就好像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学习机会难得,得好好珍惜呀!”
我觉得藤野先生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老师,他对鲁迅的影响很大,也让我明白了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藤野先生》知识梳理与原创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藤野先生》知识梳理与原创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https://img.taocdn.com/s3/m/cb3e618a195f312b3169a57a.png)
藤野先生1.写作背景1902年4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先入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鲁迅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散文,就是作者在离别了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
2.主题解说作者通过对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
3.考点链接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脉络,把所有的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作用】把记叙的人物和事件连在一起,使比较复杂的内容显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类别】(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时间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方法指导】(1)看标题。
很多以实物、人物做标题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线索。
(2)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
(3)找抒情、议论句。
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另一条感情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3(2)。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huì)绯.红(fēi)畸.形(jī)深恶.痛疾(wù)jié(诘)责yì(驿)站不xùn(逊) 油光可jiàn(鉴)wǎn(宛)如杳.无消息(yǎo)2.文学常识填空。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本散文集,以记事为主,多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2)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b078f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c.png)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是鲁迅对于自己余光中老师的回忆和怀念。
藤野先生是余光中先生在东京大学的教授,以下是藤野先生在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1. 学识渊博:藤野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并能够深入探究。
他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研究透彻,还对其他学科具有深刻的了解,使得他的学问丰富而全面。
2. 指导悉心:藤野先生对学生非常关心和指导,他对余光中的学术问题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
他不仅教会了余光中许多知识,还培养了他的批判和批评意识,使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严谨认真:藤野先生是一位非常严谨认真的学者,对待学术问题非常细致和严谨。
他要求学生在研究和学术上也要保持这种态度,注重精确、全面考察和逻辑推理。
4. 高雅风度:藤野先生在教学和为人方面都有着高雅的风度和举止。
他谦虚、正直、纪律严明,以身作则,深受学生敬重。
藤野先生在鲁迅笔下形象鲜明,具有学识渊博、指导悉心、严谨认真和高雅风度等优秀品质。
他作为一位老师,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深刻而正面的印象,并对余光中和其他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课 《藤野先生》(鲁迅)
![第五课 《藤野先生》(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c48f880f79563c1ec5da713c.png)
学会 整理
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研读精彩语段 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1.精读 精读1—2段,思考 思考: 精读 段 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相呼应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如何呢?”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 描 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 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流露出 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 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 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暗线
感情线索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 明线: 交往 暗线: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 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 弃医从文) 弃医从文)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黑瘦、八字须、 外貌 黑瘦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举止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声调 缓慢而很有顿挫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 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 织材料。 织材料。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 还写了哪些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 内容? 内容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 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 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 庸俗的生活; 庸俗的生活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日本“ 日本 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内容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0938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7.png)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的《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讲述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以及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以下是对《藤野先生》内容的概括:
1. 在日本的经历:鲁迅于1902年赴日留学,在东京看到中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后,他感到失望和愤慨。
于是决定离开繁华的都市,前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东北大学)求学。
2. 初识藤野先生:在仙台医专,鲁迅遇到了藤野严九郎,他是解剖学教授,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待学生也非常严格但公平。
3. 师生关系:藤野先生关心鲁迅的学习,亲自为他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中的错误,并且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
他对鲁迅的勤奋好学印象深刻,而鲁迅也对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4. 民族歧视事件:在一次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了中国人被日本人侮辱的情景,这使他深感痛心,意识到即使学习医学也不能直接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他决心弃医从文,用笔作为武器来唤醒民众。
5. 离别与怀念:鲁迅后来离开了仙台,回到了中国。
尽管与藤野先生没有再见面,但他一直记得这位老师,感激他的教导,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藤野先生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鲁迅对于教育工作者严谨认真的品质的赞扬,同时也反映出他个人思想转变的过程——从追求科学救国到认识到文学和文化觉醒的重要性。
鲁迅藤野先生课文内容全解
![鲁迅藤野先生课文内容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01d45b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1.png)
《鲁迅<藤野先生>课文内容全解》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
文章开头,鲁迅就讲了自己去日本留学的经历。
他到了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样子,很是失望,就决定去仙台学医。
在仙台,他遇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特别认真负责,给鲁迅改讲义,连一个血管图都要仔细纠正。
这让鲁迅很感动。
还有一次,藤野先生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怕他因为是中国人而被歧视。
这种关心没有任何偏见,特别真诚。
后来鲁迅因为看到国人的麻木,决定弃医从文。
但他一直记得藤野先生的教诲。
同学们,从这篇文章里,咱们能感受到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
《鲁迅<藤野先生>课文内容全解》同学们,今天咱们深入讲讲《藤野先生》这篇课文。
鲁迅去仙台,一开始受到了一些优待,可他觉得那是“物以稀为贵”。
但藤野先生对他的关心可不是因为这个。
藤野先生上课的样子很认真,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
比如他会亲自检查鲁迅的笔记,指出错误。
记得有一回,鲁迅考试考得不错,却被怀疑是作弊,这让他很难过。
但藤野先生一直相信他。
这篇文章不仅写了藤野先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让鲁迅决心改变。
同学们,好好体会这篇文章,能学到很多东西呢。
《鲁迅<藤野先生>课文内容全解》同学们,《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可精彩啦!鲁迅初到仙台,人生地不熟。
就在这时,藤野先生出现了,像一束光温暖了他。
藤野先生给鲁迅改作业,那仔细劲儿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哪怕一个小小的标点错误,都不放过。
还有一次,鲁迅画的解剖图不太准确,藤野先生耐心地给他讲解。
后来,鲁迅决定离开仙台,藤野先生的身影一直留在他的心中。
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能看到一位好老师的形象,也能感受到鲁迅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多读一读这篇文章,会有更多收获哟!。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知识点及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f3cedeed630b1c58eeb509.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先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二、故事背景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时期。
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三、文学常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四、理解词义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摸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斗乱:飞腾杂乱。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模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无礼。
逊,谦逊。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
匿,隐藏。
犹言:如同说。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疾,痛恨。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3):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
《藤野先生》批注
![《藤野先生》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be2411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f.png)
《藤野先生》批注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交往以及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心、教诲。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和性格特点进行了描绘,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以下是《藤野先生》中的一些批注:
1. 藤野先生的外貌: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这段正面描写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教学态度。
2. 藤野先生的穿着: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这段侧面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3. 藤野先生修改作者抄的讲义,表现了他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的态度。
4. 藤野先生纠正作者绘制的解剖图,表现了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
5. 藤野先生关心作者的解剖实习,表现了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6. 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精神,对骨学的浓厚兴趣。
通过这些批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
同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受到歧视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弃医从文、寻求民族解放的决心。
初二《藤野先生》笔记
![初二《藤野先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3fe8a2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a.png)
2022初二《藤野先生》笔记《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作品,收录于《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初二《藤野先生》笔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2初二《藤野先生》笔记1《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鲁迅去东京留学,看到清国留学生“标致”的形象,感到厌恶,便去仙台学医,认识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十分欣赏鲁迅,教给了他许多医学方面的知识(鲁迅也十分尊敬他)。
后来,鲁迅因为许多事情的发生,明白了只有文学才能拯救国人的灵魂,让他们坚强起来。
因此,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离开了仙台,也离开了藤野先生。
读完这篇散文,我感触很多:一群清国留学生,在看到他们的国人被屠杀时,竟然一个个拍掌欢呼!他们去日本本是为了学习知识,报效祖国,可没想到的是,他们离开了中国,倒像是去移了民,换了心,卖了国!可作为一名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却是一位有着高尚品格并且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好老师。
藤野先生对鲁迅十分关心,每周都为鲁迅改一次讲义,在工作上十分严谨,在笔记上画的一个血管的位置有一些偏,他都会指出来,鲁迅十分感激藤野先生,虽然后来鲁迅弃医从文,但他仍然十分感激藤野先生。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十分少见,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人智力低下,就连鲁迅得到一个中等的成绩都认为是作弊的。
可藤野先生却没有。
他不像别人一样岐视中国人,反而是加以细心关照。
他能够尊重中国人的民族习惯,对新的知识充满探索与钻研精神。
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
”良师令人难忘,师恩更令人难忘!2022初二《藤野先生》笔记2文章的开头,提到了一批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之形象,先生用词看似轻松幽默,然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跃然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爱 国
去 仙 台
触发忧国之情 日暮里:
去仙台
爱 国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水户:
学生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弃医从文的原因
受极看 到大电 严震影 重动事 挫,件 伤民 族 自思 尊想 心受
语言品味: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 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 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 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 在学跳舞。”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 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 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 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见藤野前,在东京。 相识
第二部分:与藤野 相处
离别 第三部分:对藤野的怀念。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Fra bibliotek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 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 救国救民,但后来 却弃医从文了,我 们在本课的学习中 会认识到作者思想 变化的原因。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 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2)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 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 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他们“精通”的“时事”其 实是一些无聊的事,讽刺了一些“清国留 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课文《社戏》
课文《故乡》
背景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 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 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 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 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 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 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 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 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 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 章,从事文学活动。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 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 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是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 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 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 讽刺意味。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 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 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 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这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 军阀正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人。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正 直 热 诚 治 学 严 谨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没 有 民 族 偏 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 线,想一想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
祖匿 国名 的信 尊事 严件 受 到 侵个 犯人 与
爱 国
——
——
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热情赞颂 直抒怀念之情—— 高度评价
藏讲义
怀念付诸行动—— 挂照片
写文章
争怀 的念 勇之 气情 和化 力为 量斗
爱 国
主题思想
以上几个问题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 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 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 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 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
藤野先生及亲人对他们交往的回忆
1、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 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 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 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 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 另眼看待。
2、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 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 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 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 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 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 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 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 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 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 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是“漂亮”之意,这时是反语,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 讽刺一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 务正业,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藤 野 先 鲁 生 迅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 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 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 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 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 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 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 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