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家禽传染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及时处理,切断家禽传染病致病源、宿主和环境三个环节的传播途径,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并落实疫病的净化和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

1、完善动物防疫法制体系健全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出台其配套实施细则,逐步与国际接轨,依法管理禽病防制,按动物防疫法要求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坚持依法灭病。

2、改革兽医卫生管理体制国家成立兽医局,建立国家官方兽医体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设立首席兽医官。

规范兽医职业从业行为,解决兽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兽医工作的政府行为与兽医服务的市场行为的矛盾,改变从畜产品产业链的养殖加工、流通到国际贸易呈部门分割、分段的管理方式,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为养殖业的服务水平,促进兽医工作的统一实施。

3、加大动物疫病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实行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对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建立资金、物资和技术等贮备,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所需各项资金。

4、实施动物保护工程认真规划,集中力量控制和消灭一些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病,认真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

5、建立动物防疫兽医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饲养场清洁,注意消毒控制和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病原传入;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

6、控制家禽传染病传播途径搞好禽舍环境卫生,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做好饲养管理用具、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防止病原传播;做好消毒、杀虫、防蝇、灭鼠工作,消灭传染病传播媒介;严格处理尸体;病死动物尸体的处理,应选择地势干燥,距住地、禽舍、水源、道路、河流、牧地较远的地方深埋或焚烧。

7、增强易感家禽的抵抗力加强家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实行科学养禽,增强家禽抗病能力;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按最佳免疫途径实施免疫接种;坚持实行定期预防免疫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家禽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家禽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家禽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作为农业中重要的家畜养殖对象,家禽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然而,家禽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来控制家禽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禽疾病以及它们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养殖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卫生条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每天要对饮水器、饲料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和废弃物。

2. 隔离传染源:病鸟是禽流感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出现疑似病鸟的情况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 加强防疫措施:做好疫苗的注射工作,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定期对家禽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对于已经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应及时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由法氏囊炎球菌引起的家禽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养殖户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切断传播途径:清理饲养环境,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鸡舍和设备,避免感染源的存在。

2. 提高免疫力:及时给家禽注射法氏囊炎疫苗,并按时进行强化免疫。

3. 地面灭菌:定期对养殖场的地面进行灭菌处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对于已经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家禽,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三、鸭瘟鸭瘟是一种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对鸭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预防鸭瘟的发生,养殖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卫生管理:饲养场的清洁卫生是预防鸭瘟的关键。

及时清理饲料器、饮水器,并控制感染源的存在。

2. 隔离感染:对于出现疑似鸭瘟的鸭只,要及时隔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防疫接种:按照鸭瘟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工作,并定期进行强化免疫。

禽病防治学

禽病防治学

2.死亡率40%,发病后3-4天死亡高峰
3.爆发该病、每批鸡可感染

状:※1.米汤样稀便
2.颈部羽毛逆立
法氏囊(IBD)
剖检变化
※3.肾肿、苍白、尿酸盐沉积 (花斑肾)
※4.腺胃黏膜、乳头出血,腺胃 与肌胃交界处出血、坏死。
法氏囊(IBD)
剖检变化
※1.法氏囊肿胀、出血
※2.胸、腿肌涂刷状出血
大肠杆菌(COLI)
剖检变化: ※3.气囊炎 ※4.腹膜炎
5.眼前房积脓,失明 6.关节肿胀,积黄色黏液(跗关节常见)
大肠杆菌(COLI)
6.输卵管干酪物
7.直、盲肠,回肠肉芽肿
大肠杆菌(COLI)
治疗方案 方案1:﹙1﹚ “ 菌特”饮水,连用3-5天
﹙2﹚ “降割痢拉”拌料连用4-5天。 方案2:﹙1﹚“肠特佳”饮水,连用4-5天
菌体和芽胞易被氧化消毒剂(氯、碘)杀灭, 但对石炭酸和季胺化合物具有抵抗力。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细菌毒素引起。 球虫病是参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能使症
状和病变加剧,死亡率增高。
四、病变
➢ 肉眼变化主要限于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 肠。
➢ 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充血、淤血。 ➢ 肠粘膜上附着伪膜。剥去坏死性伪膜后,
鹌鹑口服溃疡性肠炎患鸡的肠内容物,可以 复制出溃疡性肠炎,但鹌鹑对坏死性肠炎有 抵抗力,口服肠内容物时不会感染。
(二)与球虫病区分
坏死性肠炎与布氏艾美尔球虫感染引 起的肉眼病变相似,但通过粪便涂片检 查有无球虫即可得到鉴别。
七、防治
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淘汰。
发生过本病的鸡舍,应清除尘埃和污物, 充分洗涤,用氯、碘或二氯苯甲酚进行 消毒。
﹙2﹚ “降割痢拉”拌料,连用4-5天 方案3: (1)“ 氟美欣”饮水,连用3-5天 (2) “降割痢拉”拌料,连用3-5天

家禽流行病预防与控制

家禽流行病预防与控制

家禽流行病预防与控制家禽流行病的预防与控制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家禽流行病的爆发不仅对农民的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也可能对人畜共患病构成威胁。

因此,加强家禽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家禽流行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家禽场的卫生管理1.健全卫生制度:建立完善的家禽场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2.做好定期消毒:家禽场每天应进行一次基础消毒,每一批新进的家禽应在入栏前进行消毒,确保场内的病原体得到有效控制。

3.保持场地清洁:定期清理家禽场的粪便和死禽,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

4.控制病媒生物:合理使用消毒剂,控制蚊蝇、老鼠等传播疫病的昆虫和害兽。

二、加强家禽的疫苗接种1.建立疫苗接种计划:根据家禽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状态,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和剂量。

2.维护免疫屏障:注重母禽疫苗接种,确保雏鸡从一开始就具有免疫能力。

3.注意疫苗储存条件:保持疫苗的冷链运输,存放于低温环境中,避免疫苗的失效。

三、加强家禽场的动物检疫和监测1.严格检疫检查:对进场的新家禽进行体检和检疫,防止有病的禽类进入场内。

2.加强病原体监测:定期抽检,检测家禽场内的病原体情况,及时发现病害,进行控制治疗。

四、科学用药1.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规定,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选择优质饲料:保证家禽吃到营养均衡、无污染的饲料,提高家禽的免疫力。

3.预防为主:加强家禽健康管理,提高家禽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及时掌握家禽流行病的动态,做好疫情预警。

2.严禁隐瞒疫情:对确诊的家禽流行病要及时上报,严禁隐瞒、篡改疫情信息。

3.优化预警机制:根据疫情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和防控措施,做到科学、及时、有效的防控。

总之,家禽流行病的预防与控制离不开科学管理和综合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家禽场的卫生管理,做好家禽的疫苗接种,加强动物检疫和监测,科学用药以及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禽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家禽疾病的防治技术

家禽疾病的防治技术

家禽疾病的防治技术1. 引言:家禽疾病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禽疾病,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

2. 定期检查和消毒:家禽场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定期对禽舍、设备、饮水系统进行彻底消毒,清除病原体的滋生环境。

3. 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和管理对预防家禽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养禽场应提供适宜的饲料,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确保家禽健康成长。

此外,养禽场还应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和舒适,避免积水、通风不良等情况,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4. 强化群体免疫:为了提高家禽的免疫力,养禽场实施群体免疫措施是必要的。

适当使用疫苗,对家禽进行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疫苗时需要遵循正确的免疫程序和剂量,以避免过度免疫或免疫失败。

5. 控制家禽交流:减少家禽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养禽场应合理安排家禽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同时禁止野生禽类和家禽的接触,以防止野生禽类带来的病原体传播。

6. 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养禽场的环境卫生是防治家禽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禽舍、死亡禽畜和粪便,保持环境干燥无积水,及时清洗和消毒各类设备。

7. 提高人员素质和培训:养禽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养禽知识和技术,以便及时识别疾病症状并采取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养禽相关防疫知识和技术的了解,提高人员素质和防疫意识。

8. 注意引进动物的检疫:为了防止疫情的引入,养禽场在引进新禽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新禽的健康状况。

对于患有疾病的禽类,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疫情的传播。

9.定期监测和报告:养禽场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家禽健康状况和疫情动态。

同时,及时向相关政府机构报告,以便及时获取支持和协助。

10. 科学判断和处理:当养禽场发生疫情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和影响,科学判断疫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隔离、治疗或扑杀。

鸡毒支原体防控方案(禽病防治)

鸡毒支原体防控方案(禽病防治)

进口活疫苗 F株缺陷
➢毒力强,疫苗副反应大。 ➢毒株容易垂直和水平传播 ,不适合净化程序使用。 ➢在免疫前后2周内不宜使用其他活疫苗。 ➢不适合早期免疫,英文说明书标明:9周-开产前喷雾使用。 ➢10周前免疫导致输卵管长度变短,产小蛋多。 ➢相对于未免疫健康鸡群,每只鸡少产5-7枚蛋。
MG 6/85疫苗缺陷
➢TS-11株 ➢MG-6/85株 ➢MG-F株 ➢国产F-36株
活苗种类
使用抗生素缺点
➢并不能消除感染或垂直传播,反复发病。 ➢连续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食品安全。 ➢药物毒副作用,降蛋和蛋品质变化。 ➢成本高:
鸡群的全程防治,2次/月,孵化场注射。
TS-11的储存和运输
➢干冰保存 - 80 ℃保存4年。 ➢-30 ℃可保存3个月。 ➢ 卧式冰柜-18℃至-20 ℃,可保存4周时间。 ➢在液氮中-196 ℃保存4年。 ➢严格而规范运输冷链环节。
➢毒力弱,保护期短,不能提供终身保护。 ➢免疫6周后在气管和气囊检测不到疫苗毒株。 ➢保护力差,不能阻止感染和垂直传播。 ➢需要多次免疫,成本高。 ➢毒性可返强。 ➢需要专用的喷雾设备和熟练操作人员。
商品蛋鸡MG免疫程序推荐
一、感染压力大的鸡场(两活一死)
2~5周 支原体F-36株冻干苗 点眼或喷雾
MG防控方案
MG的防治措施原则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污染。 2、全进全出。 3、预防和减少其它传染病的发生。
鸡毒支原体(MG)病综合防控措施
➢ 种鸡净化(检疫淘汰阳性鸡、进行净化) ➢ 饲养管理 ➢ 生物安全措施 ➢ 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 ➢ 疫苗免疫
净化措施
种鸡场应建立净化种鸡群,避免垂直传播。应避免从阳性种鸡场引 进商品鸡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密度和圈舍干爽,定期消毒,不在 同一鸡舍饲养不同日龄的鸡,最好实行实行全进全出。目前已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用于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预防,可降低本病发病率。发病鸡群用 红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洁霉素、林肯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 因耐药性败血霉形体菌株的存在,最好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第一节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内容一、现代防疫工作的理念1.群防群治的理念在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应确立群体保健、防疫、诊断及洽疗,而不是个体防治的观点,所采取的措施要从群体出发,要有益于群体。

但这并不否认对畜禽个体的情况予以重视,因为在畜禽群体中,个体的价值虽然低,通过个体防治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因此,应根据本场实际,制订免疫程序,对一些重要细菌性畜禽疾病,应在畜禽疾病发生之前给予药物预防。

2.长远规划的理念集约化养殖场兽医防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有计划地分期完成各项防疫措施,使疫病防疫体系不断完善。

3.多病因论的理念畜禽疾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种因素,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诊断畜禽疾病,不仅应查明致病的病原,还应考廖外界环境、管理条件、应激因素、营养状况、免疫状态等因素,用环境、生态及流行病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设施、制度、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畜篱疾病的发生。

4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兽医、畜牧、生态、机械设备等学科应密切配合,在场址选择、场舍建筑、种群引进、种源净化等方面,均应考虑防疫二、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健全机构的原则县I烈上农牧部门是兽医行政机构,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还可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共同担负畜禽疾病的预防与扑灭工作。

兽医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与农业、商业、外贸、卫生、交通等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依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

从全局出发,大力合作,统一部署,全面安排,才能有效及时地把兽医防疫工作做好。

2.预防为主的原则畜禽生产过程中,搞好综合性的防疫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性显得更婴搴l出,否则兽医防疫工作将会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畜牧生严也会走向危险的境地。

3.法规建设的原则我国于1991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8年1月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7年8月30日又进行了修订并于2008年1月1日执行。

当前禽病控制的三条原则.doc

当前禽病控制的三条原则.doc

当前禽病控制的三条原则概述:一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卫生防疫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使养禽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强调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虽然早就提出了,但到目前为止,不少养禽人员,特别是农村的专业户,对此认识并不那么清楚,重视程度和执行力都很不够,但对治疗却非常重视,每当发现一两只死病禽,就紧张得不得了,到处寻找药物治疗。

虽然对疫病的控制,每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但毕竟有主有次。

可以这样说,能够把疫病消灭在禽场之外,使其不能感染禽群,乃是控制疫病的上策;如能坚持防疫注射,增强家禽的抗病力和消灭禽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家禽不得病,这是控制禽病的中策;而待疫病发生后再去治疗,则是控制疫病的下策。

因为此时不管采取多么及时有力的措施,造成的损失及花去的财力、精力都是不可挽回的。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家禽防疫中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首先,应该明确家禽防疫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故家禽防疫的着眼点应该是使整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

为此,在某些情况下,淘汰一些残次病禽,消除隐患是值得的。

其次,当疫病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紧急接种,不要认为由于进行紧急接种有加重危重病禽死亡的危险而不进行紧急接种,须知禽群患病时不可能所有家禽同时发病,尽管紧急接种可能会加速一些危重病禽死亡,但能及时挽救大多数未感染得病的家禽,是非常值得的。

而且,对发病初期的家禽紧急接种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是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尤其是带禽消毒。

消毒是控制家禽疫病的重要措施,严格的消毒甚至比打预防针更重要。

可是,不少饲养户对此认识很不够,从而使家禽防疫工作出现不少问题。

为此,建议饲养户重视消毒,禽舍门前应设消毒池,进出禽舍的人员除更衣外,鞋底也要进行消毒。

不要在禽舍内及其附近剖检死禽,死禽及剖检后的禽尸要深埋或烧毁,剖检场地及剖检人员的手脚要消毒。

此外,应该经常带禽消毒。

家禽饲养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家禽饲养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家禽饲养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而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家禽饲养中常见的疾病,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它对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和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禽流感,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 隔离感染病禽在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应立即将患禽与其他禽类隔离,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同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2. 加强消毒每天对养殖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特别是饲养场、笼舍和器具等。

消毒剂的选择应当科学合理,并按照相关指导进行消毒操作。

3. 定期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了解禽类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疫情扩散。

二、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消化道感染疾病。

其对禽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威胁。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1. 提供清洁饮水饮水器每天都应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定期更换水源。

确保禽类获得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2. 加强饲料管理饲料应保持干燥和新鲜,避免受到霉变和污染。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并合理调整配方,确保禽类摄入充足的营养。

3. 增强禽类免疫力定期注射预防疫苗,提高禽类的免疫力。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

三、鸭细小病毒病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鸭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会导致鸭类出现呼吸困难、饮食减少等症状,对禽类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一些措施:1. 保持环境清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饲养场周围的废弃物。

同时,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饮用水源被污染。

2. 喂食高质量饲料合理调配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剂,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细小病毒的传播。

3. 加强禽类管理定期消毒禽舍、设备和用具,确保禽类的生活环境卫生和清洁。

兽医临床治疗中的禽病防控原则

兽医临床治疗中的禽病防控原则

我国现代化养禽业陆续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家禽养殖场,随着养禽生产技术和禽病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养禽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养禽大国。

但是由于养殖技术受一些传统养殖观念的束缚,我国家禽养殖业仍然存在疫病多发的现状,导致死淘率高、出栏率低、生产效率低,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困扰我国养禽业发展的瓶颈。

在2008年两次动物疫病防控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必须转变防控疫病的观念,实行健康饲养畜禽,增强畜禽的体质和天然免疫力,以全面落实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养殖为基础,牢固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综合防控”的禽病综合防控原则。

在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的禽群中,若忽视预防优先的措施,而忙于治疗禽病,势必造成养禽业生产完全陷于被动局面。

只有抓好预防措施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许多禽病不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及时得到控制。

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所谓生物安全是指阻断引起畜禽疾病的病原体进入畜禽群体,排除疾病威胁的多种预防措施而集成的综合措施,是减少疾病威胁的最佳手段。

按照动物传染病发生和传染的基本原理,禽病的防控依然包括3个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全部可能的传播途径.应用生物制剂保护易感禽只。

片面的将禽病预防简单地理解为接种疫苗是十分错误的,必须认识到疫苗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疫苗免疫可以防止或减少发病和死亡,但大多数疫病的疫苗免疫并不能阻止强毒感染、复制和排出。

此外,疫苗免疫群体依然会发生各种原因的免疫失败,因此不能单纯依赖疫苗,疫苗可作为最后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做第一道防线。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必须有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如果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致病病原就会在禽群中不断循环,累积到一定程度疫病就会暴发,此时质量再好的疫苗也不可能对禽群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

由于目前家禽疫病具有发病非典型化及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等现象,使得只用药物不能起到有效防治疾病的作用。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家畜家禽疾病是指发生在牛、羊、猪、鸡、鸭、鹅等畜禽动物身上的疾病。

家畜家禽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因此保障家畜家禽的健康,防范和治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保护家畜家禽的健康。

一、防范家畜家禽疾病1.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家畜家禽疾病的基础。

定期清理饲养场的卫生死角,保持饲养场的通风透气,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疾病传播。

2.严格检疫引进新的家畜家禽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没有带入疾病。

定期对家畜家禽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3.科学饲养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包括合理饲料配比、合理喂养量和时间、定时定量的清洁饮水等。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家畜家禽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预防兽医服务请专业的兽医定期对家畜家禽进行预防性接种和体检,确保家畜家禽身体健康。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家畜家禽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5.饲料和饮水卫生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和新鲜度,可以有效防范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疾病。

定期清理饲料和饮水容器并更换干净水源,避免细菌和寄生虫污染。

二、常见家畜家禽疾病及治疗方法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命疾病。

猪一旦感染猪瘟病毒,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靠兽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可感染鸡、鸭、鹅等禽类。

家禽感染禽流感后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及时隔离患病鸡只以防止疾病传播。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科鸡冠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引起鸡只的气道炎症,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4. 牛蛇蛔病牛蛇蛔病是由牛蛔虫寄生在牛的肠道内引起的疾病,会导致牛只消瘦、腹泻等症状。

预防禽病的措施

预防禽病的措施

预防禽病的措施预防禽病的措施禽病是指家禽身体内部或外部发生的各种疾病,它们会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家禽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饲料营养等方面介绍预防禽病的措施。

一、饲养管理1. 选用健康种苗选用健康种苗是预防禽病的首要措施。

在选购种苗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种苗,并进行检疫合格证明。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种苗是否有异常现象,如脱羽数量过多、羽毛不整齐等。

2. 合理密度饲养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粪便积聚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鸡舍空间和数量,避免过度密集。

3. 饮水管理保持良好的饮水管理对预防禽病至关重要。

要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清洗消毒饮水器。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堵塞等问题。

4.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也是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保证鸡只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避免过度或不足摄取营养物质。

二、环境卫生1. 定期清理卫生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可以有效预防禽病发生。

应该定期清理鸡舍内部和周围环境,清除粪便、死亡动物等垃圾。

同时,还应该对地面、墙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2. 控制室温湿度室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家禽健康,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室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3. 防止虫害侵袭虫害是家禽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应该采取措施预防虫害的侵袭。

可以使用药物喷洒、灭鼠等方法来杀灭虫害和鼠类。

三、饲料营养1. 合理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保证家禽摄取到足够的营养成分,增强其抵御疾病的能力。

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选择适当的饲料配方。

2. 营养均衡营养均衡也是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该根据家禽生长发育需要,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确保其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3. 防止变质变质饲料容易引发家禽消化系统问题,导致感染各种疾病。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家畜家禽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了解和掌握家畜家禽的疾病防范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传染病防控、营养与保健、定期检疫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传染病防控1. 定期检疫定期检疫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治疗,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

定期检疫的时间一般为每季度进行一次,包括检测血液、呼吸道、泌尿道等,及时发现动物的患病情况。

2.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家畜家禽的饲养环境卫生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动物的栖居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预防霉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

动物的饮水设施也需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

3.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常见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猪、鸡等动物都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接种疫苗前,需要遵循兽医的指导,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

二、营养与保健1. 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是保持家畜家禽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提供合理的饲料,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

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动物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及时进行治疗,以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

3. 补充维生素家畜家禽需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来维持健康。

缺乏维生素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增加患病的风险。

需要在动物的日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以保障动物的健康。

三、定期检疫1. 定期检疫是保持家畜家禽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定期检疫可以帮助发现患病动物,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的扩散。

2. 检疫范围定期检疫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家畜家禽,包括牛、猪、羊、鸡、鸭等。

对每只动物进行常规的检疫,检查动物的口腔、眼睛、耳朵、皮肤等,以及饮食和生长情况。

3. 检疫记录在进行定期检疫的过程中,需要对检疫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每只动物的身体状况、接种疫苗情况、患病治疗情况等。

家禽疾病防控的治疗技术与措施

家禽疾病防控的治疗技术与措施

家禽疾病防控的治疗技术与措施家禽疾病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家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农民和养殖户需要掌握一些治疗技术和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家禽疾病的常见治疗技术与措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一、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在介绍具体的治疗技术和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

家禽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包括:1. 提高鸡舍的卫生条件:保持鸡舍的洁净,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污秽物,消毒鸡舍,防止疾病的传播。

2. 加强饲料管理:选择质量良好的饲料,确保饲料的卫生安全;避免饲料的霉变和变质,防止家禽食用变质饲料导致疾病的发生。

3. 实施合理的养殖密度:适度控制鸡舍内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的传播。

4. 加强对家禽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家禽的异常行为和症状,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常见家禽疾病的治疗技术与措施1. 禽流感的治疗技术与措施禽流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极强,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流感的治疗技术与措施包括:(1) 隔离病禽:发现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应立即与其他禽类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 注射药物:目前对禽流感的治疗主要是注射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病情和提高家禽的存活率。

(3)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的免疫能力,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防止二次感染。

2. 鸡瘟的治疗技术与措施鸡瘟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鸡瘟的治疗技术与措施包括:(1) 疫苗接种:可以通过给家禽接种疫苗来预防鸡瘟的发生。

(2) 进一步隔离:在发生鸡瘟疫情的养殖场,要及时隔离病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3)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和饲料的卫生安全,以提高家禽的抵抗力。

3. 鸭腹水症的治疗技术与措施鸭腹水症是鸭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鸭腹水症的治疗技术与措施包括:(1) 综合疗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综合疗法,包括给药、注射、物理疗法等。

集约化养禽场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集约化养禽场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集约化养禽场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1、根据禽的不同时期营养需要供应全价配合饲料(1)选用优质的营养饲料(2)一次配制不宜过多,现配现用(3)维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突然改变饲料配方(4)定时定量饲喂,不喂发霉或有毒的饲料2、适宜温度和合理光照(1)雏鸡,温度过低会引发多种疾病,光照不足会引起钙代谢障碍(2)产蛋鸡温度过低或光照不足直接造成产蛋率下降,影响生产性能(3)鸡舍内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注意避暑降温。

3、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4、保持禽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1)温度要求:当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8 ℃以上时容易造成死亡。

(2)湿度要求: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易患呼吸道疾病,发育迟缓;湿度过高,病菌易繁殖,容易下痢,发病率显著增高。

3)通风要求:禽舍内若通风不良易导致氨气浓度高,空气质量差,大量有毒害的气体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正是造成鸡呼吸道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5、避免或减轻应激;(1)应激产生的原因:天气骤变、更换饲料、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应激。

症状有呼吸急促、伸颈垂翅、烦躁不安、产蛋量明显下降等。

(2)应激的防治:尽量消除应激原,速补多维、VC饮水可有效缓解本病。

6、保持好禽舍良好的清洁卫生;7、建立经常观察和登记制度(1)经常观察禽群,及时发现和淘汰病死鸡;(2)做好生产记录工作二、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1饮水卫生(1)要求饮用深井水或是经消毒的自来水,提高安全性;(2)饮水每天至少更换两次,饮水器勤洗消毒;(3)乳头式饮水可以节约供水量,杜绝污染2饲料卫生(1)防止饲料被污染、霉败、变质或生虫;(2)鸡一般先吃颗粒料再吃粉料,严禁突然换料,一般需3-4d。

3鸡舍卫生注意保持鸡舍清洁、通风、干燥;定期消毒鸡舍;进出鸡舍前要消毒、换鞋等4鸡粪无害化处理1、普通鸡粪(一般性传染病)处理法:堆积发酵;2、恶性传染病鸡粪无害化处理法:(1)深埋法;(2)焚烧法;(3)化学处理法三、免疫接种定义: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或菌苗注入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

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家畜家禽疾病成为了影响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疫情蔓延,危害人畜健康。

加强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检测和治疗几个方面来探讨家畜家禽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方法。

一、预防措施预防是控制家畜家禽疾病最为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预防措施:1.加强养殖管理合理的养殖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养殖场需要定期清理卫生,保持场地干净整洁。

定期给家畜家禽接种疫苗,按时进行免疫注射,提高其抗病能力。

饲养者还需要加强对家畜家禽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控制传染源传染源是家畜家禽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控制传染源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疫苗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有效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感染的家畜家禽,及时隔离和处理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

3.加强饲料卫生管理饲料是家畜家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家畜家禽的健康。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均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饲料的购进、贮存和使用都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防止饲料变质和受到污染。

二、疾病检测方法及早发现和诊断疾病是控制家畜家禽疾病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病原检测方法:1.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最准确和可靠的病原检测方法之一。

目前有很多实验室可以进行家畜家禽疾病的检测,例如病毒检测、细菌检测、寄生虫检测等。

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分离和培养病原体,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临床症状观察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通过观察家畜家禽的临床症状也可以初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烧、拉稀、咳嗽、呕吐等,这可以作为后续进一步检测的参考依据。

三、疾病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家畜家禽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有关禽病防治的五宜五忌

有关禽病防治的五宜五忌

有关禽病防治的五宜五忌禽病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困扰,给农民的禽畜养殖带来很大困扰。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禽病,我们要遵循一些宜和忌的原则。

本文将介绍有关禽病防治的五宜五忌,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禽畜的健康。

五宜1. 宜加强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有效控制禽病传播的重要一环。

农民应当定期检查禽畜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

同时,要与当地兽医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报告并请他们进行检测,确保疫情在早期被及时发现和控制。

2. 宜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预防禽病的关键。

首先,要确保禽舍的卫生环境良好,保持干燥和清洁。

其次,要定期对饲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此外,要注意禽畜的饮水卫生,定期更换和清洗饮水设备。

合理设计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禽畜之间的接触,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 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禽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民应当按照兽医的指导,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禽畜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条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宜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是有效控制禽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民应当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对禽舍和饲料槽等设备进行定期消毒。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操作方法,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5. 宜加强兽医指导兽医是指导禽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农民应当与兽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咨询和请教他们的意见。

遇到禽病问题时,要根据兽医的指导,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禽畜养殖的健康水平。

五忌1. 忌盲目使用药物盲目使用药物是预防和控制禽病的不良做法。

一些农民为了追求效果和速度,滥用药物,这样往往会造成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

应当根据疫情和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来合理选择药物,并按照兽医的建议正确使用。

2. 忌饲养混合种类禽畜饲养混合种类禽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导致禽病的传播。

禽病防治技术

禽病防治技术

禽病防治技术
禽病防治技术是指预防、控制和治疗家禽疾病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在禽业生产中,禽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防治,会给禽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禽病防治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防禽病的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控制禽舍的卫生、通风、温度和湿度等
环境因素,保持禽舍内干净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生长快,适应性好的良种鸡、鸭、鹅等禽种。

3. 预防疫苗接种。

在禽舍的管理中,要按规定对家禽进行疫苗
接种,以免发生疾病的传播。

4. 坚持检疫制度。

在禽舍的管理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检疫制度,对新引进的家禽进行检疫,以免引入病原体。

二、禽病的控制与治疗
1. 及时发现和诊断。

发现家禽出现异常症状后,应及时对其进
行诊断,判断病情。

2. 严格隔离措施。

对患病家禽要及时隔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和扩散。

3. 动态监测。

对家禽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疫情要及
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合理使用药物。

使用合适的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
行给药,避免过量或过度使用导致药物残留。

综上所述,禽病防治技术是禽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加强禽病的预防和控制,才能保证家禽的健康、健康禽产品的生产和禽业经济的发展。

养禽与禽病防治总结

养禽与禽病防治总结

养禽与禽病防治总结禽类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禽类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禽类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禽病的困扰,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因此,养禽与禽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养禽与禽病防治进行总结,以期对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养禽的基本要点1. 禽舍条件:禽舍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且能隔离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包括饲料的选择与搭配、饲养密度的控制、饮水卫生等。

3. 预防接种:根据禽病的流行情况和养殖对象的特点,科学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禽类的免疫力。

二、禽病的常见类型1. 呼吸道疾病:禽流感、新城疫等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鸟类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空气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禽舍的通风、消毒和隔离,定期对禽类进行疫苗接种。

2. 消化道疾病:禽类饮食不当或饮水不洁净会引发消化道疾病,如鸡霍乱、鸭瘟等。

养殖户应注意合理搭配饲料,保持饮水卫生,避免禽类感染。

3. 皮肤疾病:禽类的皮肤疾病多与寄生虫感染有关,如蜱虫、疥螨等。

养殖户应定期给禽类进行驱虫处理,保持禽类的卫生环境。

4. 神经系统疾病:禽类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禽类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如新城疫、鸭瘟等。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禽类等。

三、禽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禽舍的干燥、通风,避免积水和异味的产生,定期进行消毒,清理禽舍内的粪便和杂草。

2. 合理饲养管理:根据禽类的生长发育和饲养密度,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禽类的营养需求,避免过度饲喂或饲料不卫生。

3. 定期检查与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禽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症,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禽类的免疫力。

4. 防止交叉感染:禽类感染病毒或细菌常常通过禽类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

养殖户应注意禽类的隔离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养禽与禽病防治是禽类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定期检查与疫苗接种,并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

禽病防治的基来源则和方法概括:现代养禽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就是集约化饲养,愈来愈集中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禽病预防,特别是对传得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加重要。

不然一旦惹起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可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禽饲养成败的要点。

禽病的免疫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目的是要采纳各样举措和方法,保证家禽免遭疾病损害,特别是传得病的感染。

波及到禽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

家禽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色是家禽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经过媒介物相互传染;即传得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因此依据传得病发生与流行的特色,掌握流行的基本条件和影响要素,针对禽病采纳综合免疫防制举措,能够有效地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防疫工作的基来源则和内容 (一)防疫的基来源则成立健全防疫机构和疫病防治制度。

建立“预防为主、养防联合、防重于治”的意识。

搞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绝、防毒等综合性防制举措,以达到提升家禽的健康水平易抗病能力的目的,根绝和控制传得病的流传和延伸。

只有做好平常的预防工作,禽病防制处于主动,才能保证养禽发展。

(二)防治举措的基本内容在拟定免疫防治举措中,要依据每个禽病的特色,对各个不一样的流行环节,分别轻重缓急,找出要点采纳举措,以达到在短期内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控制传得病的流行。

比如:对新城疫等应以预防免疫接种为要点举措,而对传染性鼻炎则以控制病禽和带菌禽为要点举措。

可是任何一项独自举措是不够的,一定采纳包含“养、防、检、治”四项基本环节的综合性举措。

即分为平常的预防举措和发生疫病时的息灭举措。

1.平常的预防举措增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做好“三定 (定饲养员、准时、定量 ) ”、“四净 (和饮水、禽舍、用具干净 ) ”。

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流传;拟定和实行按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健康水平,提升抗病力;按期杀虫、灭鼠,除去传染源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现代养禽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集约化饲养,越来越集中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禽病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否则一旦引起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能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禽饲养成败的关键。

禽病的免疫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目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保证家禽免遭疾病侵害,尤其是传染病的感染。

涉及到禽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

家禽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是家禽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染;即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所以根据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掌握流行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针对禽病采取综合免疫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防疫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防疫机构和疫病防治制度。

树立“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意识。

搞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防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达到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的目的,杜绝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只有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禽病防制处于主动,才能保证养禽发展。

(二)防治措施的基本内容
在制定免疫防治措施中,要根据每个禽病的特点,对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别轻重缓急,找出重点采取措施,以达到在短期内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例如:对鸡新城疫等应以预防免疫接种为重点措施,而对传染性鼻炎则以控制病禽和带菌禽为重点措施。

但是任何一项单独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项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

即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做好“三定(定饲养员、定时、定量)”、“四净(饲料和饮水、禽舍、器具洁净)”。

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播;拟订和实施定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健康水平,提高抗病力;定期杀虫、灭鼠,消除传染源隐患。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及时发现疫病,尽快做出准确的诊断。

迅速隔离病禽,对污染场舍进行紧急消毒;及时用疫苗(或抗血清)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禽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治疗;对病亡禽和淘汰病禽进行合理处理。

以上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和互为补充的。

二、科学的饲养管理
重视家禽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对于培育健康鸡群,增强鸡的抗病能力作用很大。

1.合理配制日粮,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根据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合理配制日粮,确保家禽获得全面、充足的营养。

健康、体壮的鸡群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也是对疫苗接种产生良好免疫反应的基础。

疫苗接种后要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不仅要注意饲料各营养成分、品种、生产阶段、季节需要量等发生改变,更要注意维生素(如维生素A、E、D)与微量元素 (如硒、锗),因为它们与鸡体的免疫系统发育及疫苗的应答关系最密切,同时也要防止饲料中毒素(如黄曲霉、药物、毒物)的存在。

确保家禽日粮营养全价,保证家禽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2.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创造良好的环境
理想的鸡舍环境是减少疾病,培育健康鸡群,提高生产性能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而现代养禽生产中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与禽病防治关系越来越密切。

引起应激的环境因素常分二
大类:一类静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包括营养、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空气成分、饮水成分不合格,也包括有害兽、昆虫、疾病的侵袭;另一类是生产管理措施,如转群、断喙、接种疫苗、选种、检疫、运输、更换饲料、维修设备等。

而日常饲养管理是预防应激的最重要一环,日常饲养管理主要包括温度控制、通风换气、饲料和饮水供应、清洁卫生等项工作。

冬季保温、夏季防暑、春秋两季注意气温骤变,加强通风换气,疏通舍内有害气体。

育雏阶段“五防”:防寒、防潮、防挤压、防疫病、防脏;喂料要定时、定量、定质;饲养人员要“四勤”: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扫、勤消毒;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料槽、水槽的维修与清扫等。

三、及时检查和诊断
当家禽突然死亡或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通知并配合兽医人员,根据疫病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常用的方法: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学(血清学)诊断等中确定某一方法或几种方法,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

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有效地组织防疫措施。

同时,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健康家禽继续受到传染,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予以就地扑灭,应用前述各种诊断方法,对家禽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诊断结果将禽分二类:可疑感染家禽和假定健康禽群。

对病禽和可疑感染禽群进行隔离,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程度进行处理、药物治疗、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对假定健康禽群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当爆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外,还必须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划区封锁措施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扩散。

值得一提的是,对患传染病病禽,采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结束后,还应隔离一段时间观察疗效,同时对隔离场所再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

四、检疫
检疫是指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禽类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及时发现病禽,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作为禽场,检疫的主要任务是杜绝病禽入场,对本场禽群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疫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1.引进禽群和种蛋的检疫
从外面引进雏禽或种蛋时,必须了解该种禽场或孵化场的疫情和饲养管理情况,要求无垂直传播的疾病如白痢、霉形体病等。

有条件的进行严格的血清学检查,以免将病带入场内。

进场后严格隔离观察,一旦发现疫情,立即进行处理。

只有通过检疫和消毒,隔离饲养20~30天确认无病才准进入统舍。

2.平时定期的检疫与监测
对危害较大的疫病,根据本场情况应定期进行监测。

如常见的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症(EDS 76)可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群的抗体水平;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鸡白痢可采用平板凝集法和试管凝集法进行检测。

种禽群的检疫更为重要,是禽群净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如对鸡白痢的定期检疫,发现阳性鸡只立即淘汰,逐步建立无白痢的种鸡群。

除采血进行监测之外,有实验室条件的,还可定期对网上粪便,墙壁灰尘抽样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查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3.有条件的,可对饲料、水质和舍内空气监测
每批购进的饲料、除对饲料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检测外,还应对其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霉菌及其有毒成分检测;对水中含细菌指数的测定;对禽舍空气中含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的测定等。

五、药物预防
群体化学预防和治疗是防疫的一个较新途径,某些疫病在具有一定条件时采用此种方法可以
收到显著的效果。

所谓群体是指包括没有症状的动物在内的禽群单位。

群体防治采用安全而价廉的化学药物,也是综合防治措施的内容。

六、免疫预防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菌)苗,增强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这也是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一部分。

七、集约化饲养场综合防制措施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禽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趋向采用自动化控制和机械化大型集中饲养管理方式。

由于饲养密度的增大,增加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在这种条件下,强调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制订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有力保证养禽业发展的关键。

1.场址的选择和卫生管理制度
场址应选择地势高、供电、通讯和交通方便、水源丰富、水质好,但要远离居民点、医院、铁路线;同时还要周围无污染源,防止有害气体和城市工厂污水的侵害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养禽场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

2.养禽场卫生管理制度
养禽场周围不得养畜、养鸟,搞好环境卫生,防鼠防虫,杜绝各种传播媒介;养禽场建成后四周用铁丝网或围墙围起,并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饲养管理人员和车辆进出口应设有消毒池,人员出入处设有消毒更衣室;兽医室、病死鸡处理场、粪便处理池应设在整个禽场的下风向;场内外车辆和工具应严格分开、划区专用;禽舍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禽群的更新采用“全进全出”制,整批出售后,禽舍要彻底消毒,间隔一段时间后方可再进。

3.养禽场卫生防疫措施
建立完善的检疫制度;对禽舍及其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下节);定期及时清除鸡粪;日粮中添加一些保健添加剂(抗菌药物)饲喂,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时合理对病禽和尸体进行处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