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复习《地理》喀斯特地貌
溶斗(天坑)与落水洞
喀斯特天坑
资 料
A. 重庆武隆、奉节小寨天坑
来
源
©
中
B. 四川广元、乐业天坑群
国
国 家
C. 广西乐业天坑群
地
理
D. 陕西汉中天坑群
E. 贵州织金义界河天坑群
F. 湖北鄂西天坑群
世界第一天眼选择落户贵州平塘大窝凼的原因。
建设后
峰丛洼地(深厚平缓的碳酸盐岩层),建设成本低;洼地中多有通向地下水系的通 道,利于排水;周边无大型断裂发育,地基牢固。
云南石林县,因石林而闻名
距今2.7亿年前,石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 海底沉积有厚厚的石灰岩,经中生代地壳的 运动,海底上升露出水面形成陆地。200万 年来,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在强烈的溶蚀 和日复一日的风化作用下,海水和雨水沿着 构造裂隙运动,使溶沟不断地扩大和加深, 先成石芽,继而形成千百万座拔地而起的石 峰,与众多的石柱、石笋连片成群,最后形 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石林。
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当水与空气中CO2减少,碳酸含量亦减少,CaCO3将发生沉 淀。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CO2含量比空气中高数十倍,且反应速度很快,因 而岩溶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二)岩性与构造条件
1.可溶性岩类 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岩如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如岩盐与钾盐;
坝子按形态和成因分类
(1)盆地坝;是地壳断裂而陷落成的山间构造盆地,最初积水成湖,后淤积成 平原,有的坝子里的低洼处还有湖泊存在。例如昆明坝子有滇池,通海坝子有杞 麓湖等。有的盆地坝是石灰岩长期受流水溶解和冲蚀而成的溶蚀盆地。这种盆地 面积很小,盆地内积有较厚的红色土,如贵州省境内的贵阳、遵义、安顺等坝子。
第三节岩溶喀斯特地貌
(三)水动力条件
岩溶作用主要取决于水的溶蚀能力和岩石的化学性质及透水性。 因此,水流的活动与岩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流动的水饱和 度低,溶蚀能力强。在湿热气候区,雨量丰富,地表水和地 下水流量大,流动快,故岩溶作用强烈。相反,在干旱和寒 冷地区,水流的活动性差,岩溶作用减弱。
二、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岩溶地貌
岩溶湖
鼓楼岩溶峰丛 及溶蚀洼地地 貌景观
5.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
岩溶盆地是大型的岩溶洼地,又名坡立谷。其面积约十余至 上百平方公里,边缘较陡并有峰林分布,底部平坦,地表覆盖 溶蚀残留的红土,有少数孤峰残丘,并有泉水和暗河出没。岩 溶盆地多分布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 如向斜、断陷及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岩层接触地带,经流水长期 溶蚀、侵蚀而成。我国云南的砚山、罗平,贵州的安顺等都是 较大的岩溶盆地。
2.温带岩溶
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低,有一定量的降水但较集中,因而 不利于地表岩溶发育。地表水渗入地下,有利于地下岩溶发 育,故又称为隐伏岩溶。 温带干旱区降水量小,地面植物稀少,所以地表岩溶不发育, 但地下岩溶作用较强烈。
易北河沙岩山脉国家公园喀斯特地 貌上有茂密森林,在中国很少见
3.寒带岩溶
喀斯特地貌地域分异
喀斯特作用及喀斯特形态受自然地带环境条件的 制约表现出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1. 喀斯特发育受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十 分明显,在不同气候带常有不同的喀斯特现象。 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强度 大,速度快,喀斯特峰林地貌发育并成为热带 喀斯特的突出标志,石芽、溶斗、落水洞、溶 蚀盆、溶蚀谷和地下喀斯特形态广泛发育,常 形成庞大的地下洞穴系统。
喀斯特一词取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喀尔斯高原地名,19世 纪中叶被引进为喀斯特区一系列作用与现象的总称,现已成为 国际通用术语。中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 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 特地形与洞穴。 喀斯特地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 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 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 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 候地貌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 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带(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
2024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
0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地域分异现象日益显著,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对于理解地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异的重要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跨学科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课程背景与目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概念及意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定义指在地表垂直方向上,由于海拔、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导致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发生分异的现象和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对于理解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以及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在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涉及山地、高原、丘陵等不同地形类型,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个方面;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考察、遥感技术、GIS分析等。
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将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以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
地球重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塑造重力作用导致地表物质向下运动,形成地形高低差异。
地壳运动、地震等地质作用影响地表形态,进一步塑造垂直地域分异。
不同地形部位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差异,影响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形成垂直分异。
01气候因素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和降水形式发生变化。
02水文因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速及水资源的分布,进而影响植被和土壤发育。
03其他自然因素风、光照、地热等也会对垂直地域分异产生影响。
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生物、土壤等自然因素作用生物因素植物和动物群落随海拔升高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土壤因素土壤类型和性质随海拔和气候条件变化,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详解
专题1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
完成小题。
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①水分①热量①土壤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两山地属于()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4.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
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 .垂直分布高差大B .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 .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 .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6.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 .山体陡峭B .水分充足C .土壤肥沃D .热量充足7.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条件不同B .水热组合不同C .耕作技术不同D .耕种历史不同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9.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
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作者:覃蒙尔李臻窦莉梁月明张伟王静潘复静来源:《广西植物》2024年第03期摘要: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灌草丛、灌木林、灌乔林和乔木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群落水平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与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的4种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后期显著高于植被恢复前期;乔木林的根系分泌物酶活性C∶P和N∶P比值显著高于其他植被恢复阶段,而根际土酶活性这2个比值则正好相反。
(2)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分泌物酶活性与对应的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对于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相关养分的相关系数值更高。
另外,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βG、NAG和LAP酶活性与根际土有机碳(SOC)和全氮(TN)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ACP酶活性与根际土速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
上述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根系分泌物酶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作用,根系分泌物酶是土壤酶的有利补充,在碳氮磷养分循环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调控根系分泌物分泌及其酶活性可能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Q94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24)03046512Effects of plant root exudates enzyme activities on rhizospher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nutrients in karst areasQIN Menger1, LI Zhen4, DOU Li1, LIANG Yueming3, ZHANG Wei2,WANGJing5, PAN Fujing1*(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0, Guangxi, China; 2. Huanjiang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Karst Ecosystem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uanjiang 547100, Guangxi,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Dynamics, Ministry of Natural and Resources & Guangxi Zhuang Autonomy Region, 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541000, Guangxi, China; 4.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5.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0,Guangx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nzyme activities from plant root exudates on rhizospher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nutrients in karst areas,the activities of β1,4glucosidase (βG),βNacetylglucosaminidas e (NAG), leucine aminopeptidase (LAP), and acidic phosphatase (ACP) of fine root exudates and rhizosphere soils in fou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tages, which are shrubgrassland, shrubland, shrubarbor forest and arbor forest,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oil carbon (C),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cont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The four enzyme activities of rhizosphere soils and root exud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te stage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han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he enzyme activities C∶P to N∶P ratios of root exudates in arbor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hree stages, while the two parameters of rhizosphere soils were opposit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root exudat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root exud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related nutrients becam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In addition,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βG, NAG and LAP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root exudat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otal nitrogen (TN) in rhizosphere soil, while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ACP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root exudat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in rhizosphere soil.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ncreasing enzyme activities of root exudates and soils. The enzymes of root exudates are the indispensable supplements for soi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cycling. To sum up, it will be that the regulation of root exudates and its enzyme activities may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karst ecosystem.Key words: karst ecosystem, vegetation restoration, root exudates enzyme activity, soil enzyme activity, soil nutrients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根部向周围介质释放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VivesPeris et al., 2020)。
旅游资源概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第一章测试1.旅游资源具有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吸引和效益两大功能。
A:错B:对答案:B2.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切因素和事物。
A:对B:错答案:A3.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不大。
A:对B:错答案:B4.旅游资源按照两分法可以分为()两类。
A:人文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乡村旅游资源D:城市旅游资源答案:AB5.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等4个特点。
A:错B:对答案:A6.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天然性、地带性及时限性等。
A:错B:对答案:B7.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中除了人为性、时代性以外,还有()A:文化内涵的丰富性B:天然性C:地带性D:季节性答案:A8.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包括()A:对应性原则B:不同级别或不同系列的类型划分C:共同性与排他性原则D:逐级划分的原则答案:ABCD9.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成因、属性、功能、时间及其他依据等。
A:对B:错答案:A10.国家标准中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地质作用是由地质营力引起的,可分为外营力作用和内营力作用。
A:错B:对答案:B2.地球上没有一块岩石始终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更没有一种地貌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形态。
A:对B:错答案:A3.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它是地球以内的能,主要是太阳辐射热能引起的。
A:错B:对答案:A4.地质外营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A. 成岩作用B. 地震作用C. 岩浆作用D. 断裂作用A:岩浆作用B:地震作用C:成岩作用D:断裂作用答案:C5.风化作用是指由于()等的影响,使地表岩石及矿物物理状态、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的过程。
A. 温度的变化B. 大气C. 生物D. 水分A:大气B:温度的变化C:生物D:水分答案:ABCD6.地质内营力作用是指由来自地球外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主要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旋转能和地球外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所引起的作用。
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及特点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喀斯特地形地貌除了桂林和云南,九寨沟这些举世闻名的喀斯特地貌以外,在中国的华东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六省市)。
在中国长江流域的15个省及自治区内,四川省的石灰岩出露面积达128062㎞2,远远大于其它地区。
喀斯特地貌特点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地形:喀斯特地形(也称“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喀斯特
(二)岩性与构造条件 1、岩性:可溶性岩石 (1) 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可溶性盐类) (2) 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度由小到大: 泥灰岩<白云岩<石灰岩 以上对比可知,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其是石灰 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露出地表也有关。 2、构造: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 带的石灰岩,有利于喀斯特作用的进行。
它的底部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 还有一些小溪。从洼地四壁流 出的泉水,经小溪最后流进落 水洞中。
鄂西洼地
贵州金城江源
溶蚀洼地是由漏斗进一步溶蚀 扩大、合并而形成,故它的形 态、排列方式与漏斗均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溶蚀洼地
4、落水洞(天坑、竖 井):多分布于陡峭坡 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 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 蚀的产物,宽度很少超 过 10 m ,深可达数十米 到数百米。
二、喀斯特作用
(一)化学过程: 溶解过程: CO2+H2O+CaCO3→Ca(HCO3)2 →Ca2++2(HCO3)结果:在可溶性岩石上留下溶沟、空洞等,并为后 来的机械侵蚀、崩塌等作用提供条件,形成喀斯特 侵蚀地貌。 淀积过程: Ca2++2(HCO3)- → CO2↑+H2O+CaCO3↓ 结果:碳酸钙堆积作用不断进行,促进喀斯特堆积 地貌的发育。
重庆华蓥山天坑
5、岩溶盆地(坡立谷)与岩溶平原:大型岩溶洼 地。地表发育红土。
鄂西“坡立谷”
6、峰丛、峰林与孤峰: 峰丛:同一基座、峰顶分离;形成”峰丛-洼地地 貌” 峰林:由峰林发育而来,山峰分散。 孤峰:峰林发育晚期,残存于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的 孤立山峰
高中地理_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在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
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有规律的,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应该通过“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此外还有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此外,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的理解,应该让同学们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关知识之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提升与理论整合。
也是对本节第一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对于整个必修一来说,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三大圈层的一种提升和整合,是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以后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学情分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旅游经历,对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有着较强的感性体验;通过三个小组组成的旅游团沿着三条线路探究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对比表格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高一的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读出每种气候类型及自然带的具体分布区,所有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规律性。
新知识的学习并非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形成的。
学生需要的是思路和方法性的指导,因此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能力运用地图在不同范围和方向上分析得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
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
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
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
图1 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七百弄乡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表,这里山高洼深,石多土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非常不便。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当地的鸡自小生态放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后,决定将七百弄鸡养殖作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一大主导产业。
(1)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其农业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
“秋淋”(连续4天出现降雨,且降雨量达到20mm及以上)是关中平原人们对秋雨的习惯叫法,该地秋雨期一般自8月中旬后开始,最晚可持续到10月上旬。
特别是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关中平原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其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像一条带子缠绕在关中北部,被称为“旱腰带”。
下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和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1)“旱腰带”所在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受作用影响而成,分析“旱腰带”地区地表水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雨量大的原因是、 ,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
广西喀斯特山区贫困化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一
个 世 界 性 问 题 反 贫 困 是 人 类 面 I晦的
,
入 国 家扶 贫 开 发 工 作 重 点 县 有 2 8 个 分 别 是 :环 江 毛 南 族
,
项 共 同历 史 任 务
口
。
。
广 西 地 处 西 南 喀斯 特地 区 是 我 国
,
一
自治 县 罗 城 仫佬 族 自治 县 南 丹 县 天 峨 县 凤 山 县 东 兰
主要 特 征 可 概 括 为 老 ( 1 )老 :广 西
49
,
“
”
、
“
少
” 、
“
边
”
、
“
山
”
。
贫 困 现 状 进 行 综 合评 价 目的 在 于 揭 示 喀斯 特 山 区 贫 困
,
个 贫 困县 中 有
47
个 是 革命 老 区 ( 其 中
,
差 异 的 空 间分 布 规 律 及 主 要 的 影 响 因 素 为 广 西 扶 贫 开
开发决 策 的复 杂性 与不 确 定 性
,
色市 ) 田 阳 县 金 城 江 区 ( 河 池 市 ) 宜 州 市
、 、
、
。
这 些 贫 困县
,
。
本文 将通 过 采取 定量
主 要 分布在 桂 西 北 的 百 色市 河 池 市 崇 左 市 及 来 宾 市 其
、
、
和 C IS 分 析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对 广 西 喀 斯 特 山 区 县 域 层 面
、 、
、
、
、
、
、
该地 区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难 点 和 瓶 颈 所 在
,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练透试卷 第五章 第二节 课时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时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下图所示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A.①B.②C.③D.④大高加索山脉,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43°21′N,42°26′E),其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是欧洲第一高峰,海拔5 642 m。
据此完成3~4题。
3.大高加索山脉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A.温带草原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图中的()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体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
典型丹霞地貌的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坡度大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C.人类活动强度大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6.形成“沟谷季雨林”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降水量丰富B.土壤水分充足C.太阳光照强烈D.海拔低,气温高小明寒假到某地旅游,写下游览日记:从香港飞行六个半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一下飞机一股湿热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地东部海域拥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沿岸地区有高大的红树林,西部的山脉上分布的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
据此完成7~9题。
7.小明到达的旅游地属于()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拉丁美洲8.该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有()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②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③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④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该地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终年水热条件较好B.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C.进化过程持续、孤立D.人类环境保护意识较强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广 西科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Gu n x a e fS in e o r a a g i o Ac d myo ce c s
2 0 , 2 1 3 ~ 4 0 6 2 ( ): 9 3
Vo. 2 No 1 Fe r a y 2 0 12 , . b u r 0 6
摘 要 : 据 广 西 喀斯 特 地 区 的 自然 环 境 背 景 和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 用 层 次 分 析 模 型 和 多 层 次 多 目标 模 糊 综 根 采
合测度模型 , 建立由经济 、 态、 生 环境 3 大类 4 6个单项指标构成 的评 价喀斯特地 区可持续 发展能力 的指 标体 系 , 经 济 可持 续 发 展 能 力 、 态 环 境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和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方 面 , 从 生 社 综
合评 价 广西 喀斯 特 地 区 5 个 县 市 可持 续 发 展能 力和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 果 表 明 , 西 喀 斯特 地 区 各 县 市 可 持 续 o 结 广
发展能力差异较 大, 可持续发展综合 能力 不强 , 综合评 价总值总体偏低 , 中 , 其 分值大 于 l 分 的仅 有河池 、 1 南 丹 、 州、 宜 桂林 、 武鸣等 5 县市 , 3 县市的分值在 9分以下 , 个 而 2个 最差 的是凌 云、 天等、 隆林 、 都安 、 那坡 、 马 山、 东兰 、 乐业 、 山等 9个县市 , 风 评价值为 5 o ~3 9 , . o . 3 是广西喀斯特地 区经济可持续发 展能力最弱 的一类 。 广 西 喀 斯 特 地 区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地 区差 异 是 各 县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能力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与 经 济 增 长 能 力 成 正 比 , 中 部 和东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明显高于西部 , 沿河地 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 于非沿 河地 区, 可持续发展 能力 相同
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试卷(教师讲评用卷)
2024年广西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北某化妆刷企业从我国传统毛笔制作工艺中挖掘生产技艺,打造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推出的国风系列等匠心产品深受欢迎。
该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海外展会等途径打开了国际市场,但业界认为目前其走出的只是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企业能成功打造匠心产品,主要得益于()A.企业文化底蕴深厚B.企业管理制度规范C.生产技艺融合创新D.当地政府大力扶持2.目前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关税壁垒B.品牌认可度低C.产能不足D.产品性价比低【答案】1.C2.B【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根据材料可知,“ 河北某化妆刷企业从我国传统毛笔制作工艺中挖掘生产技艺,打造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推出的国风系列等匠心产品深受欢迎”,故可以判断,该企业能成功打造匠心产品主要得益于生产技艺融合创新。
C正确。
故答案为:C。
2.根据材料可知,该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海外展会等途径打开了国际市场,但业界认为目前其走出的只是产品,说明该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品牌的认可度较低。
目前产品已经走出去了,说明关税壁垒、产能不足不是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产品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B 正确。
故答案为:B。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A.农业结构差异B.文化习俗相近C.人口分布不均D.交通联系便捷4.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①加快生产智能化②增进民族交融③推进产业专业化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3.A4.C【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根据材料可知,“ 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故可以推断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农业生产结构差异。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一、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高考地理地形地质、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地形地质、地域分异规律总结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 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 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 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 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向一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
地形
水分
(2021·1月浙江卷)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
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1)~(2)题。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8分)
地形→水热土的分配→植被
①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 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
②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 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
④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 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
地处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且
北部、巴西东南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降水量大,形成热带
部、中美洲东北
雨林带。
部等地区
(4)水分
斑块状
温带荒漠中分布着斑块自然状带的和绿地表洲景,观原因是?
地区
成因
地带性分异(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异(现实状况)
昆仑山 山麓
尼罗河 谷地
温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
(2020·山东卷)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 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 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 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1~13题。
1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B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江洁丽(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南宁 530001)摘要: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与资源的区域分异着手,分析了广西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了由经济、生态、环境3大类 46个单项指标构成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对广西喀斯特地区50个县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进而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化的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地域分异规律;指标体系;广西喀斯特地区Evalu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Regularityof it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Guangxi karst regionJiangJie-li(Facult 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 niversit y Nanning 530001)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istrict cent of the main factor and resources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anal yzed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stall th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50 cities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as the stud y object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basic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index of sustainable cit y development, set up the s 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m, and calculate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s ynthetic value. Then the who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 y is worked out and the regional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 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summed up. This kind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 y can provide quantita tive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undation for eco-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uangxi karst regionin the new century.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 y; regional different iation regularit y; index system; Guangxi karst region1、问题的提出广西喀斯特环境是中国最突出的贫困与环境问题高发区之一,全区喀斯特地貌面积达9.87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51%,遍及83.9%的县份,主要分布在桂西,桂西南及桂东北地区,是中国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喀斯特石灰岩面积比例大,人口多,土地少,耕地更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
而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又大量开垦山地,引起更多的水土流失,植被进一步遭受破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民赖于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丧失,贫困问题成为顽症。
喀斯特地区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面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和本身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等挑战,欲真正实现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对生态、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对于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考虑区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设计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与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框架是由3个二级层次、9个三级层次和46个四级层次组成的层次结构,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首位,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作为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能力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了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
在设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农业结构系数D8:设Na为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La为农业劳动力占全Na⨯。
部劳动力的比重,则农业结构系数为δ=La工业结构系数D9:设Mb为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Lb为工业劳动力占全Mb⨯。
部劳动力的比重,则工业结构系数为ρ=Lb二元经济结构系数D10:区域农业产值比重NA和劳动力比重LA的乘积除以非农业产值比重NN和非农业劳动力LN的乘积的平方根为二元经济结构系数R,R越大,说明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经济结构反差越大,二元经济结构会不断突出乃至强化。
人均财政收入对人均GDP弹性系数D20:若E1表示人均财政收入年增长率,G1表示人均GDP年增长率,则人均财政收入对人均GDP弹性系数T=E1/G1,T 值越大,则区域经济效益越高。
恩格尔系数D41:居民消费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大,则区域生表1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指标赋权表活质量越低。
基尼系数D45:基尼系数主要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其计算采用经验公式:G=1.067-20.22(1/A)-0.089LnA 。
其中A 为人均GDP,G 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林草面积变化对人口增长响应系数D31:用于衡量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L=△E/△P,△E 表示林草面积变化量,△P 表示人口数量变化量。
林草面积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响应系数D32:用于衡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
M=△E/△G,△E 表示林草面积变化量,△G 表示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量。
林草面积变化对经济增长响应系数D33: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N=△E/△G,△E 表示林草面积变化量,△G 表示GDP 年变化率。
林草面积对水资源响应系数D34:用于衡量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S=△E/S,△E 表示林草面积变化量,S 表示水资源量。
人口素质指数D37:每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数与总人口数之比。
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广西喀斯特地区2000~2001年统计资料、观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数据给46个具体指标进行赋值,其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增长指标采用2000~2001年的统计资料计算赋值,总量与均量指标主要采用2001年统计观测数据计算赋值,将赋值指标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 法赋以不同权重。
计算公式为:ij n i ij j j j j n j j j j r r n v p v p v a ln )(ln ),1(),/(111∑∑=-=-=-==λλ 式中,α为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 法求出的指标权重,Pj 为采用AHP 法求出的指标权系数,vj 表示指标的信息权重,λj 表示指标输出的熵值,rij 代表采用AHP 法构造的判断矩阵经归一化处理后的标准矩阵值。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各指标赋权结果信息量增大,可信度提高,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不同权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值最后确定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3、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求算与分级分析采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和各具体指标赋值与赋权结果,分别计算广西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F(B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F(B2)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F(B3),进而求得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值F(A),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从各县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看, 河池、南丹、宜州、属一级区; 桂林、灵川、武鸣、崇左、荔浦、环江、全州、钟山、田阳属二级区; 平乐、来宾、天峨、柳江、柳城、田东、鹿寨、恭城、永福、平果、扶绥、龙州、合山、富川、象州、临桂、隆安属三级区; 阳朔、大化、罗城、武宣、大新、宾阳、德保、忻城、贵港属四级区;上林、靖西、天等、凌云、隆林、那坡、都安、马山、凤山、乐业、东兰属五级区。
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的河池市并不一定是经济均量能力、经济结构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经济效益能力最高的地区,仍然存在着经济结构能力低下、经营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提高广西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就在于同时提高经济均量能力、经济结构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经济效益能力。
3.2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能力指标体系中,将生态总量能力值F(C5),生态变化能力值F(C6),林草面积变化对人口增长响应系数F(D31),林草面积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响应系数F(D32),林草面积变化对经济增长响应系数F(D33),林草面积变化对水资源响应系数F(D3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值F(B2)进行分级可知: 南丹、象州、天峨、大化属一级区; 东兰、永福、巴马、都安、来宾、柳城、崇左、扶绥、柳江、田阳、龙州、环江、平乐属二级区; 隆安、宜州、隆林、田东、贵港、乐业、富川、恭城、鹿寨、凤山、桂林、那坡、合山、河池、德保、马山、灵川、临桂、宾阳属三级区; 罗城、天等、全州、钟山、上林、武宣、荔浦、大新、忻城、凌云、靖西、阳朔属四级区; 平果、武鸣属五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