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个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就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展开相关探讨。

1. 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教室,孩子在家庭里度过了他们最初的成长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行为举止、语言用词、处世态度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这些方面很容易模仿和学习。

如果父母的行为举止有礼貌、和蔼可亲,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观念并将其渐渐融入自己的行为习惯之中。

2. 塑造孩子的性格品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品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容易形成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性格品质,他们的行为习惯也会与之相匹配。

而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很容易形成消极、懒惰、任性的性格品质,其行为习惯也会受到影响。

3. 影响孩子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认知启蒙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认知与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重引导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养成自觉梳洗、整理床铺、有序脱鞋等好的习惯,孩子在其中会渐渐形成自觉自律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优秀榜样的力量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及养成的重要影响者。

良好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比如家长可以自觉整理居住环境、有序管理个人物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科学合理的行为引导家长在指导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时,要注重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幼儿自身健康发展,而且能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提升幼儿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在本研究中,认为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遵守寓教于乐、宽严并举及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效率及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园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能帮助幼儿尽早形成优秀的生活习惯,例如,讲礼貌、讲道德、勤洗手、遵守行为规范等。

一方面,能防止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良习惯,影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通过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行为习惯的示范以及讲授之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自身的思想,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对幼儿的成长以及生活实现更加有效的指导。

(二)完成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进一步意识当前的社会规则,促进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快速地融入当前的社会生活,提升幼儿自身的社会适应水平。

因此,在该阶段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及时地纠正幼儿在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以及接受到的不良思想行为,而且能提升幼儿自身进行思考以及事物认识的水平,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实现幼儿园教育阶段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目标。

(三)提升幼儿自身素质水平幼儿园教育阶段,不仅需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还应当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以及基础生活常识。

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幼儿良好思想行为习惯培养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教材或者素材对幼儿进行启发,教师在使用此类素材进行教学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对当前事物的思考方式,以及之后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升了幼儿看待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家庭教育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情操,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与品德情操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具体分析: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影响深远。

父母可以通过日常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养成早睡早起、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关键期,父母可以在具体实践中,向孩子灌输诸如礼貌、宽容、尊重他人等各种社交习惯。

逐渐培养出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在幼儿期便开始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学习规划、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指导。

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指导策略对于家长而言,如何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的几种策略:1. 建立正确的意识。

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指导,需要家长付出较长时间的精力和时间。

建立起正确的意识,让家长能够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将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2. 建立良好的沟通。

在家庭教育里,良好的沟通是关键因素之一。

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孩子的行为养成大有裨益。

3. 建立严格的纪律。

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不仅要靠沟通与引导,还要建立起严格的养成纪律。

吸烟、饮酒等不当行为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要求孩子具体遵守。

4. 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奖励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与支持,同时惩罚也是不可缺少的,适当的惩罚能引导孩子合理的行为养成,让孩子逐渐领悟到自己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与行为塑造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与行为塑造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与行为塑造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习惯养成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不仅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习惯养成和行为塑造,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一、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自律是良好习惯的基础,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规则和约束,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养成自律的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为幼儿制定清晰明确的规则,并与他们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重视常规养成良好的常规养成对幼儿的行为塑造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日常的常规和礼仪,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规定每天的起床、洗脸、刷牙、吃饭、睡觉等时间和顺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或学校,教育者可以制定课间休息、进出教室、交往互助等方面的常规,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态度。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习惯养成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

教育者和家长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游戏和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此外,及时给予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努力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成长,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积极引导行为模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幼儿模仿正面、积极的行为。

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角色模特或者故事情节,让幼儿观看并模仿其中的积极行为。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给予正面激励和奖励,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营造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幼儿期是一个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旨在研究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一、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是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

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们的注意力短暂,对细节关注较少。

这意味着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使用简单、直观和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二、打造正面的学习环境幼儿所处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正面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清晰的规定和要求,以及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三、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幼儿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是塑造良好习惯的关键步骤。

规定和要求应该简单明了,并且逐渐增加难度。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将规定和要求以互动和愉快的方式传授给幼儿,并及时纠正和引导他们的行为。

四、直接示范和模仿直接示范和模仿是幼儿学习习惯的主要方式之一。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成为良好习惯的榜样,并在他们的行为中直接示范给幼儿。

同时,在幼儿面前展示良好习惯的社交模型也是培养习惯的有效方法。

五、以游戏为载体教育幼儿对游戏有天然的兴趣,将游戏作为教育的载体,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各种习惯,例如如何保持整洁、如何与人分享等。

六、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可以增强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和积极性。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使用鼓励、赞扬、奖品等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对于不良习惯的纠正,应该采取温和而坚决的方式,避免贬低和羞辱幼儿。

养成良好习惯是幼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探讨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几种策略,包括了解幼儿发展特点、打造正面的学习环境、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直接示范和模仿、以游戏为载体教育以及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

这些策略有助于引导幼儿培养良好习惯,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还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探讨,希望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第一课堂。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不仅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在平时和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

在家庭中,家长要充分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对不良行为要进行适当的制止和引导。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和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园和学校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和学校,老师们要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通过日常的活动和教育,老师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和课程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也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引导和培养。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而努力。

家长要积极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解决和引导。

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制定合理的引导和培养计划。

只有家庭和学校齐心协力,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在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过程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榜样和启发。

要善于赞美和鼓励,及时给予幼儿应有的肯定和奖励。

要善于引导和规范,及时给予幼儿必要的纠正和规范。

要善于启发和激励,激发幼儿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刘玉华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他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素质发展。

幼儿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教育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引导,本文主要探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人的未来发展,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培养的关键阶段。

这个时期的幼儿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时刻在观察着自己的周围,并且不断对成年人的行为习惯进行模仿。

因此教师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更是要注重教导的方式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在幼儿阶段的培养是需要讲究方法策略的,需要根据幼儿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阶段特性来决定。

幼儿时期的行为会逐渐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一般会影响到幼儿日后的性格变化,并且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道路都会紧紧伴随着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的成长,会对幼儿之后的人生都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影响了幼儿的一生。

并且在幼儿时期更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帮助幼儿打下一个良好的成长基础,因此幼儿阶段更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

2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方面2.1 品德习惯幼儿阶段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就是要注重品德习惯的养成,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雏形,形成对道德行为的基本认知。

在幼儿阶段来说,主要就是养成幼儿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尊重师长等到的行为,尽量培养幼儿善良、乐观、包容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2.2 生活习惯幼儿的生活习惯养成式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幼儿的作息、餐饮、锻炼等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无法靠一时的传授而形成。

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及改正措施

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及改正措施

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及改正措施◆胡金玲(吉林省通榆县校外教育指导中心)【摘要】幼儿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幼儿园之中,即使教师进行了引导和规范,也有可能因为后期的监督、家庭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良行为习惯难以改正。

就幼儿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探究,寻求较为有效的改正措施。

【关键词】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因素改正措施一、幼儿常见的不良习惯1.生活习惯。

目前,幼儿生活习惯都相对较差,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还没有养成。

很多幼儿园孩子在放学的时候,都会出现身上乱糟糟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没有养成。

孩子在家里过于自由和懒散,导致了孩子形成一种主观的生活意识:总会有人替我收拾麻烦。

这是十分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2.学习习惯。

幼儿教育也被称之为学前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基础思维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所应当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并不是所谓的背诵能力和记忆能力。

很多家长都盲目的让孩子对幼儿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这是十分不科学的,不利于当下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也不符合幼儿发展的具体纲要。

3.思维习惯。

幼儿的思维习惯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模仿,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影响力,确保自身对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没有恶劣的影响。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形成推卸责任,推卸事情,懒惰等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因为教师作为直接的引导者也存在着这种习惯,这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

二、幼儿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分析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俗话说得好,水手都是成长于波涛汹涌,伟人都是生于乱世时代。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们的生活中都会多多少少的面对一些困难,也正是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克服了自己的困难,最终他们获得了成功。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大多成长于安逸的生活,父母对于自己孩子也是过分的溺爱,使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放弃了,他们不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他们的将来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将从建立正确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规范行为、引导表达情感、激励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首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学习和模仿成人,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道德、行为规范的模范。

他们需要细心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对幼儿不利的示范。

同时,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善恶、美丑、好坏的区别,培养幼儿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可以提供给幼儿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面对幼儿的不文明、不礼貌等行为,应该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环境,通过幼儿社会化的活动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不良行为。

第三,规范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这可以通过制定家规、班规、游戏规则等方式来进行。

规范行为时,要注意温和、耐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幼儿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并且给予明确的反馈。

同时,也要容许幼儿自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讨论和引导,让幼儿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第四,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幼儿常常因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产生不良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倾听幼儿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和情感,学会以积极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最后,正确的激励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激励可以让幼儿得到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认可和奖励,例如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小礼物等,同时也要注意及时给予纠正和批评,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俗话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一、明确原则规范,对幼儿进行系列化教育。

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 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 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 七一的爱党教育等。

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

午餐要求做到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

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摘要: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的重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伴随幼儿一生的财富,坏的行为习惯将会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本文通过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概述,然后提出了出家庭和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从而得出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教学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一句话,对教学界影响很大,他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可以让孩子的一生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当然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得很多不好的习惯,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整体对于个人的整个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让人更加自信自律,也会让你在面对社会竞争的时候脱颖而出。

为了幼儿的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家长和幼儿教师就应该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共同努力,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的因素家庭因素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地,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家庭的物质条件、组成、以及家长的文化素养、还有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法,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行为的习惯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优良的教育方式会让幼儿养成很好的行为习惯。

但是现今很多幼儿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长辈溺爱的骄纵的教养方式,使得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这是家庭都应该引起注意的。

(二)幼儿园因素幼儿在指定的年龄就要进入幼儿园,这是幼儿与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幼儿很多的行为习惯都会在这一时期形成强化。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管理教育,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发展,当然还包括幼儿园同伴的影响。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幼儿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对幼儿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幼儿建立亲近的关系,倾听幼儿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合作游戏、互动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友善态度。

2.提供良好的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习成绩好、行为优良的幼儿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幼儿向榜样学习。

3.设置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规则和纪律,以便他们知道应该如何行为。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规则,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

4.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通过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5.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和分享。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帮助幼儿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6.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有序排队、整洁干净等。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榜样示范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和接受这些习惯的重要性。

7.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如穿衣、洗脸、洗手等。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这些自理活动,并因材施教,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8.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家庭和幼儿园应加强沟通和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可以与教师及时交流幼儿的表现和需要,与幼儿一起制定家庭纪律,配合教师的工作。

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塑造方案 幼儿园行为习惯

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塑造方案 幼儿园行为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孩子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环境。

如何对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进行塑造,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塑造方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认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1. 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形成的,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固定的、自然的行为方式。

幼儿时期是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积极性、责任感,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行为习惯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关系幼儿园是孩子开始接触教育的地方,对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塑造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环境的质量。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营造秩序井然、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幼儿园行为习惯塑造的原则和方法1. 立规矩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需要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秩序感。

对于一些基本的行为举止,幼儿园需要制定相关规范和规矩,比如队列、就餐、安全等规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榜样示范幼儿园教师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幼儿的良好示范。

3. 激励引导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比如表扬、奖励等方式,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引导,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4. 合理引导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孩子的芳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行为习惯引导。

要让孩子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是有益的,引导他们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幼儿园行为习惯塑造的具体措施1. 制定幼儿园行为规范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孩子芳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行为规范,明确规定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举止要求和注意事项。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更加显著。

幼儿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1. 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着最初的行为习惯养成。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消极的行为习惯。

2. 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温和、耐心、理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则容易造成孩子反感,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

3. 做出良好的行为榜样: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良好的行为榜样。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良好的家长行为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4. 细心观察和引导: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5.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适当的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积极性,适当的惩罚可以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6. 与幼儿进行沟通: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沟通,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第二师教研室文霞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致的教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幼儿的教育效果,并保证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策略引言我们在幼儿的学习与活动中发现,许多幼儿存在很多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如饮食,卫生,学习,文明礼貌等方面,为幼儿的今后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去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现今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冶,个性的形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将很难改变,会使幼儿终身受害。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教育因素关于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我园在幼儿养成教育课题初期做了一份家长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5%的家长对什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理解比较模糊,有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涉及到家庭教育时,很多人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教育的具体容不太清楚,更或者是无法能正真做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带给孩子的影响,家长们更多的是对如何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困惑,反而对幼儿园的教育寄语了更大的希望,却忽视了家长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习惯养成的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有家庭的烙印,因此习惯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影响因素和相应的策略: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的行为模范和教育方式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供积极的榜样,并与幼儿一起参与积极的行为。

-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确保一致性。

- 使用正面的强化方法,如赞美和奖励,鼓励幼儿良好的行为。

-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情感支持,以促进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合作。

2. 学习环境:幼儿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的学习环境也对其行为习惯养成产生影响。

教师和同伴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以下是相关策略:- 提供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包括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 教师应成为行为的榜样,并提供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 创建合作和互助的氛围,鼓励幼儿分享和尊重他人。

- 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3. 媒体影响:媒体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影响力。

父母和教师可以注意以下策略:- 控制幼儿接触的媒体内容,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节目和游戏。

- 观看和玩耍时,与幼儿一起参与,并进行积极互动和讨论。

- 解释媒体中的行为后果,并帮助幼儿分辨现实与虚构。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儿童发展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受到其发展阶段的影响。

以下是相关策略:- 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合理设置目标和期望。

- 提供适合幼儿能力的活动和任务,鼓励其参与和坚持。

- 提供结构化和预测性的环境,以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控制和纪律。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媒体影响和儿童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应通过提供积极的榜样、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使用正面的强化方法,并与幼儿进行沟通和情感支持,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影响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影响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影响良好的习惯对幼儿园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的培养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这些习惯的影响。

一、规律生活习惯的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养成非常重要。

幼儿园应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孩子的规律生活习惯:1.1 设置日常生活规则: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当为孩子制定生活规则,包括固定的起床和上床时间、定时的饮食安排和整齐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这种规则能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2 提供稳定的环境:幼儿园应当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给孩子们。

这样的环境能够使孩子感到安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规律生活习惯。

1.3 示范行为的重要性:教师在幼儿园中应当以身作则,积极示范良好的规律生活习惯。

孩子们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通过以上措施,幼儿园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律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在幼儿园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2.1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幼儿园应当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包括各类蔬菜、水果、主食和蛋白质等。

这样孩子们能够在食物选择上培养健康的习惯。

2.2 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孩子进行饮食教育,向他们传授营养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每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这样孩子们能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2.3 家校合作:家长和幼儿园应当共同合作,保证孩子在家和幼儿园都能够享用健康的饮食。

双方的合作将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幼儿园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在幼儿园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3.1 提供自理机会:幼儿园应当给予孩子们自理的机会,如自己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的个人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他们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重要基础。

我们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幼儿时期是模仿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会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

成人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只有成人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引导幼儿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教师和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及时发现问题。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防止问题恶化。

在发现问题后,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3. 鼓励引导,正面肯定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鼓励引导、正面肯定的策略。

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动力。

4. 体验教育,开展有趣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身体感知和亲身体验来进行。

比如通过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良好行为带来的快乐和收获,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良好的行为习惯。

5. 知识普及,教育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绘本、课堂讲解等方式,向幼儿普及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知识。

比如讲述有关友善、守时、整洁等方面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6. 合理引导,行为规范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给幼儿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并进行合理的引导。

比如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以上提到的培养策略,我们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具体应用。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幼儿期是儿童发展中重要的阶段,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幼儿自身特点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树立正确的行为范本: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等。

幼儿会模仿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所以家长要给予正面榜样。

2.提供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用鼓励的话语表扬他们,同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亲子活动、小礼物等,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家庭中可以设立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尊重他人、分享玩具等,同时告诉幼儿不良行为的后果,让他们明白何为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

其次,社会环境也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托儿所、邻居、朋友等。

针对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和托儿所应提供积极正面的学习环境,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参与的活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可以表扬幼儿的好行为,鼓励他们保持。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需要与其他幼儿互动,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社交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同时教他们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

3.加强教师的引导力度:教师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引导者,他们应对幼儿的行为予以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讲故事、绘本等方式,将正确的行为观念传递给幼儿,并通过跟幼儿的互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论文提纲摘要引言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教育因素1、家长观念的引导2、家长榜样的示范3、家庭环境的塑造(二)幼儿园因素(三)社会因素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一)家长的策略。

1、家长正确的观念导向。

2、家庭环境的布置是孩子生活习惯形成的磁场。

3、注重榜样作用。

4、注重实践训练。

(二)幼儿园的策略。

1、重视幼儿园常规教育2、尊重幼儿学习特点。

3、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习惯养成的成功体验4、让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5、耐心说教,形成意识。

6、建立健全幼儿家长委员会组织和相关制度,(三)社会方面的策略。

1、以社区教育为契机,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有效地运用社区活动,与幼儿良好互动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第二师教学研室和师资培训中心刘文霞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发挥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致的教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幼儿的教育效果,并保证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策略引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体的生活、学习以至于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说过:“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习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领路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

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幼儿的学习与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存在很多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如饮食上挑食,光吃肉类不吃蔬菜,不能独立就餐,吃饭时间过长,边玩边吃等;卫生方面不能坚持做到早晚按时刷牙,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不按时睡觉,早上不能早起,不愿意锻炼身体等,活动中依赖心理和畏难心理严重,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不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种活动;文明礼貌方面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不能尊老爱幼,不注意公共安全,不爱护公共财物等,这些都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去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现今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在幼儿期,幼儿的自主性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活动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是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惯的好时机。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反复进行着行为练习,积累、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习惯。

这时,教师和家长如果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注意对幼儿有关行为进行控制,调整及必要的指导,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慢慢引导幼儿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心理和人格,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儿童。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关键期,人生早期阶段是各项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潜能是巨大的。

该时期如果能够给孩子提供适当合理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会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快的由可能变为现实,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期是其人生过程的一个重要启蒙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幼儿期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将很难改变,会使幼儿终身受害。

作为家长,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分清对与错,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教育因素1、家长观念的引导关于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我在二师五所幼儿园幼儿养成教育课题初期做了一份家长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有25%的家长对什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理解比较模糊,有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涉及到家庭教育时,很多人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教育的具体内容不太清楚,更或者是无法能正真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带给孩子的影响,家长们更多的是对如何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困惑,反而对幼儿园的教育寄语了更大的希望,却忽视了家长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2、家长榜样的示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有家庭的烙印,因此习惯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很长的环境,充分的时间可以使儿童和家长朝夕相处在一起,接触机会多。

这样家长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儿童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3、家庭环境的塑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上好这第一堂良好行为习惯的课程。

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懂得在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和爱护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是一个温暖的能够给予安全感的地方,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学会谦让、分享,辨别对与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的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学会独立。

(二)幼儿园因素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个环节,在幼儿园尤为重要。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很多幼儿园并没有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民办幼儿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的迎合家长的喜爱、需要和期望,在各个方面毫无节制的迁就幼儿,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更不要说引导家长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因此,作为幼儿园,肩负着双重的教育重任,不但要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的各种良好的习惯,更要引领家长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包办代替、溺爱纵容等意识,让家长放手,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发挥,自我锻炼,并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的养成教育。

(三)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在行为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网络,从而使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形成全社会的职责,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但是,事实上,很多政府的教育机构、社区等,对幼儿园的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指向学校,如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很多高校,他们认为这才是孩子教育的根本场所,但是却忽略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的影响。

因此,政府教育机构、社区机构等应该从观念上得到转变,不但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还要不断向广大家长宣传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适时适度的对幼儿园的教育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家长的策略。

1、家长正确的观念导向。

作为父母,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健全的个性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支撑点,避免过于溺爱和包容,杜绝幼儿自我为中心,霸道的言语和行为的反复出现,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更不能错误的认识,孩子还小,很多道理不懂。

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诸如第一次洗手,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收拾玩具,第一次打扫卫生等,这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这个“一”开展教育,而不是用“你太小了,妈妈来……”“谁让你弄得到处都是水的……”等斥责性语言或行为阻止孩子的第一次尝试,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后患。

2、家庭环境的布置是孩子生活习惯形成的磁场。

人置身于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很难作出不讲卫生的举动来。

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人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约束和教育作用。

同样,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从小养成秩序感,反之会养成散漫习惯。

合理创设家庭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重要。

如果家庭环境杂乱无序,经常杯盘狼藉、垃圾满地,幼儿也会认为脏、乱、差很正常,逐步会养成随便丢弃玩具、图书以及作息无规律等不良习惯。

强调家庭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并不要求家庭布置要豪华气派,而在于持久地保持整洁有序。

3、注重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幼儿最直接的榜样就是来自于家长。

家长榜样作用有时是无意识地影响孩子的:如家长对自己的物品不随意堆放,坚持洗手、刷牙、勤换洗自己的衣物,乐于读书学习、看电视有节制,对待家人和气、关心等,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方式产生认同感觉,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幼儿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予幼儿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同时,为更好地给孩子作出好的榜样,家长要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如说脏话、做事情不专心、迷恋游戏、电视等,为此,父母之间要相互提醒,共同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长重新陪伴孩子“再次成长”。

4、注重实践训练。

很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

因此,家长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际训练。

例如,要养成幼儿每天看书的习惯,家长就要坚持每天和幼儿一起看,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自己挑选喜爱的图书,然后家长一边讲幼儿一边翻书,适当提问,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贵在坚持。

因此,家长切不可以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便可万事大吉,不可指望幼儿园能把孩子的一切教育都包揽起来,家长应该负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只要家园密切的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幼儿园的策略。

1、重视幼儿园常规教育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进行系列化教育。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分年龄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制定幼儿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该做到的事情和可以独立完成的目标,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不同年龄幼儿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2、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在幼儿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不是让幼儿去养成好的习惯,而是家长和教师在定规范,强迫幼儿去做,去执行,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

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我才可以多交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