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1.物象描写:作者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绘,用文字形象地展现出物体的外观特征,使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例如,“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满了整个草地,形成一片金黄的光影斑驳。
”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树林的美丽。
1.提供了背景信息:景物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作品背景信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引起读者共鸣:景物描写可以唤起读者对美的感知和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读者可以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3.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氛围,提高作品的艺术感。
4.深化作品主题: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反映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景物作为作品的背景,可以通过形象的描写,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绘,可以唤起读者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并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景物描写对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各种描写手法①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常用写景方式有八种。
一、正与侧(衬托对比)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在我们的学习当中,景物描写是时常可以见到的。
那么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又称为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
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
比如《春夜喜雨》,诗人精微描摹润物的春雨悄悄降临的景,以抒发诗人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之情。
类似的古典诗词是很多的。
《春》、《听潮》中对春天、大海的赞美之情也是借助景物描写进行的。
二、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
《生命的意义》一文用“冷冷清清”、“阴森森”的景渲染了刚刚遭受白匪屠杀、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用“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又渲染了战胜白匪后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气氛。
《孔乙己》一文结尾部分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添了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三、衬托人物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
《七根火柴》的开头写的是艰苦、阴森、荒凉的景色,烘托了卢进勇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
《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出游之前有一段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景色变得阴郁浓重,这就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驿路梨花》一文三次写梨树林和梨花,以物喻人,人与花交相辉映,衬托出梨花姑娘的美好心灵,表现了梨花姐妹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一、通过丰富的形容词例如,为了描写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可以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来描述花朵的颜色、姿态等,如“红艳娇美的玫瑰花”、“洁白如雪的百合”、“婀娜多姿的蔷薇花”等。
二、用典和对比用典可以运用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或成语来形容景物,增加文采和艺术感。
对比则可以通过对照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例如,用典可以写作“烈日炎炎,大地如铁”,用来描写夏日的酷热、干燥和晴朗。
三、夸张和拟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可以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拟人则可以增加景物的形象形态,使之具有更多的情感。
例如,“大海翻涌,巨浪如山”,通过夸张来描绘海浪的磅礴和威力。
拟人可以写作“微风轻抚着大地的面庞”,通过拟人来形容微风的温柔和甜蜜。
四、通过细节刻画细节是景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一条小溪,可以细致地描述水流的声音、水面上的浮萍和水草等,来形成清晰而真实的画面。
五、运用五感通过运用五感,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雨天,可以通过描述地面湿滑的感觉、细雨滴在脸上时的触感、雨中传来的清脆声音,来表达雨天的阴郁和湿润的感觉。
一、营造氛围景物描写可以创建一个具体的环境和背景,使读者产生一种沉浸感,使其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魅力。
二、增强阅读的趣味景物描写可以使阅读更加有趣,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
四、揭示人物性格景物描写也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人物所喜欢的环境、对景物的偏好、对景物的反应,都可以从景物描写中得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喜欢花草的人会对花草的描写更加感性而细腻,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会对山水的描写更加热情和放松。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和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丰满,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同时,景物描写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产生更强的审美感受。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与方法
以优美的图画来感染打动读者,营造诗情画 意的背景氛围。 如:《芦花荡》开头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 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 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 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他 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 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3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 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 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 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 美丽极了!…… 4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 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 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 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5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 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 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 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在花 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 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 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注意要点
但景物描写注意真实,过分夸张或不适当地 描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示例 一、渲染美好气氛,衬托美好心情、品质的 1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 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 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 曼舞,楚楚动人。 2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 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 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 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 远。 3在微风中,在阳光中,迎春花倒垂下的枝干伸出 了绿枝,吐出了绿芽,在微风中摇摆着纤细的身姿, 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 它不但美丽,还散发着一阵阵清香,在蓝天白云的 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令人顿感春天来临。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一、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有:1、移步换景,变化角度:正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所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头两句写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的是秋山近景。
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关于发现小石潭的描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对潭中气氛的描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写小潭清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运用比喻)4、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沁园春 .雪》中“山银蛇,原驰蜡象。
”// 《山居秋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入若耶溪》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静写动,化动为静——《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
5、展开想象,虚实结合: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欧阳修《踏莎行》上阙写实:“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得淋漓尽致。
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环境
等进行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景物描写手
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细致描写、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象征意味等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首先是细致描写。
细致描写是指对景物细节进行精确、详细的描写,
通过详尽的情景勾勒,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景物形象。
细致
描写常用于表现自然景色、人物外貌、环境气氛等,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
品中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例如,在描写一处山水风光时,可以通过细致描
写山峦的起伏、溪流的曲折、树木的繁茂等,引导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
山水的壮丽与宁静。
景物描写手法的作用是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更加具体、生
动和情感丰富。
通过对景物的准确描写和巧妙运用不同的手法,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增加对作品的感知力和共鸣力。
同时,景物描写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引导读者对作品中的景物
形象进行感性和理性的思考,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细致
描写、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象征意味等手法,可以使作品的景物描写更
加生动、具体和富有情感。
景物描写手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读者的阅
读体验,也能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景物描写就是把景物写出来,它的主要作用:(1)暗示社会环境;(2)交待事情发生的前题条件;(3)表示时间的推移;(4)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交待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因。
做为人物联想的依托。
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表现主题铺路等重要作用。
因此,作文时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1)选好观察点: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给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写景,选好观察点是很重要的。
例如《燕子》一课中“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线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是站在地上看远处的景物。
《长城》一课所写的长城观察点就不同:“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远看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
”这是在长城脚下看长城“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是了望和射击用的。
”这是站在长城上看到的。
(2)按一定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
写景物的顺序有:按方位写: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可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可先四周后中间或先中间后四周。
按景物的远近写: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描写局部,也可以先描写局部再写全景,例如《林海》一课就采用这种方法先概括地写林海的全景:“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出林海的美丽。
(3)按一定的范围写:写景物时,视野所见,范围可大可小,不一定全写,要确定范围后再写。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景物描写可以使读者获得直观、感性的感受,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景物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情感:通过描写周围的景物,可以在非常规的视角下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揭示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
2.衬托基调:景物描写可以通过细节的更替来表达不同的场景、气氛和主题,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和富有层次感。
3.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增强阅读的乐趣。
景物描写的方法:
1.视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视觉特征、形态、颜色等进行描写,让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
2.听觉描写:通过对自然声音、人声、动物声音等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听觉上的感受,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嗅觉描写:通过对气味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芬芳、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4.触觉描写:通过对物体的触感、温度和质地等进行描写,让读者产生触觉上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体验。
5.空间描写:通过对物体位置、大小、距离等空间关系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环境的空间布局。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而在描写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空间等各种手法的应用,可以让读者产生更直观、感性的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点、环境、物体等来营造出其中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象,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景物描写既可以是独立的描写段落,也可以与情节和人物结合起来,起到互相衬托和烘托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还能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氛围和情感:景物描写能够通过描绘细节和氛围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气氛来表达宁静、祥和或是宏伟的情感。
2.丰富作品内容:景物描写可以增加作品的内容和形象,从而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并使其充满生动感。
3.烘托人物和情节:景物描写可以与人物和情节相结合,通过环境的烘托和衬托,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进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例如,通过描写角色身处一处荒凉的沙漠,可以凸显出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方法:1.描述细节:通过描绘具体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描写一朵鲜红的玫瑰花瓣上的露珠,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清新、纯净的气息。
3.运用人物视角:通过人物的视角和感受来进行描写,使景物描写更加立体和真实。
人物的感受和情感可以加深读者对景物的理解,并带给读者更加真切的感受。
4.通过动静结合: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描绘静态的景物来营造安静、沉静的氛围,也可以通过描绘动态的景物来表达紧张、活跃的情感。
通过合理运用动静的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作品中所描述的景物。
5.利用对比和衬托:通过进行对比和衬托,突出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特定情感或意义。
例如,通过描绘一片荒凉的景象和一个鲜艳的花朵并置在一起,可以更加强烈地表达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运用策略
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运用策略作者:许淑英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3年第12期掌握多种景物描写手法,才能将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1.抒发情感景物描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表达情感和思想。
语文教材中各类写作体裁或文学作品大都涉及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使文章整体意境深远,层次更加分明。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对象多种多样,像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
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描写抒发思想和情感,使读者与自己在景物描写中产生情感共鸣。
2.引出下文景物描写在写作中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恰当的景物描写能够突出文章主题,形象而具体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映射人物心情,还能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景物描写引出另一事件或者人物,在文章中起到衔接和过渡作用,从而升华文章情感。
此外,景物描写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等作用,使文章具有感染力,有意蕴,耐人品读。
二、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景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其一,白描法。
所谓白描就是将所看到的景物主体不加修饰以及雕琢描写出来。
这种景物描写手法通常会给读者一种形象和真实感。
其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排比、拟人等,其中比喻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具体而形象;拟人用赋予景物生命的方式使其更加生动鲜活,凸显景物的灵性;排比手法的使用可使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
其三,感官组合法。
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和认识事物,进而细致描写,可以使笔下的景物更加具体可感。
其四,色彩搭配法。
色彩搭配主要以视觉感受为主,可以凸显景物的色彩特征,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五,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是为了在两者相互映衬下,彰显不同景物的活力以及画面感。
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可以使景物更显寂静;以静写动的方法可以使景物显得更加动感活泼。
景物描写作用和修辞手法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例如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一条不很整洁的巷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模糊”、“惨淡”、“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
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
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
”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四、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景物描写就是把景物写出来,它的主要作用:(1)暗示社会环境;(2)交待事情发生的前题条件;(3)表示时间的推移;(4)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交待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因。
做为人物联想的依托。
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表现主题铺路等重要作用。
因此,作文时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1)选好观察点: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给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写景,选好观察点是很重要的。
例如《燕子》一课中“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线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是站在地上看远处的景物。
《长城》一课所写的长城观察点就不同:“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远看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
”这是在长城脚下看长城“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是了望和射击用的。
”这是站在长城上看到的。
(2)按一定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
写景物的顺序有:按方位写: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可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可先四周后中间或先中间后四周。
按景物的远近写: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描写局部,也可以先描写局部再写全景,例如《林海》一课就采用这种方法先概括地写林海的全景:“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出林海的美丽。
(3)按一定的范围写:写景物时,视野所见,范围可大可小,不一定全写,要确定范围后再写。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绘形绘声绘色;细描白描;多种修辞结合;衬托对比等。
一、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二、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三、绘形绘声绘色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四、细描白描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五、多个角度顺序结合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写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同一景物,观察点不同,获得的印象就不一样。
同是庐山,由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观察角度,呈现的景物姿态以及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六、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七、多种修辞结合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阅读: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记叙文阅读: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记叙文阅读9.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且所占分值较大,比如河南中考,满分120,现代文阅读两篇共28分,其中记叙文阅读是第一篇,一般占16分。
这里所说的记叙文,其实也包括了散文和小小说。
因为这三类文体考点和题型比较相近,所以都将其放入记叙文阅读这一类来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第9讲: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考点】1.景物描写的方法。
2.景物描写的作用。
【常见题型】1.文中描写的景物具有哪些特点?2.第X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文中多次描绘(反复提到、经常出现)的XX,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题技巧】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风俗、风物的描写。
一、景物描写的方法1.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2.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指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将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效劳的。
3.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XXX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铛铛地跳着”。
4.细描白描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XXX。
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XXX的叶子。
XXX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有哪些作用
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景物描写一般有六大主要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具体如下。
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1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反衬人物心情。
4、在叙事性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写人,且为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
6、为下文叙事、抒情作铺垫。
2景物描写的技巧
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描写景色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描写景色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景色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通过对景色的生动描绘,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感觉和对环境的真实感知。
本文将介绍一些描写景色的方法及其作用,并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帮助你在作文或考试中更好地描述景色。
1.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是描写景色的常用手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可以表达出景色的色彩、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景色的美丽或壮观。
例如:- 碧蓝的天空、广袤的原野- 高耸入云的山峰、翠绿的森林2. 动词和动词短语除了形容词,动词和动词短语也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和具体。
它们可以描述景色中的动态变化和人物与景色的互动,增加文稿的情感和张力。
例如:- 湖水波光粼粼,微风拂过-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舞动3. 比喻和拟人利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将景色与其他物体或人类行为联系起来,形象生动地描绘景色的特点和氛围。
例如:- 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火球,照亮着整个大地- 雷声如同一只巨大的狮子在咆哮4. 对比和排比通过对景色进行对比和排比,可以突出景色的差异和变化,增强描写的效果。
例如:- 在高山与深谷的对比下,人们更能感受到高山的雄伟和深谷的幽静- 一片片红叶、黄叶、绿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5. 注意细节和感官描述在描写景色时,要注意捕捉细节并使用感官描述,以便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稿来感受到景色的真实。
例如:- 太阳落山前,天边的云朵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映照着整个大地- 当你站在岸边,可以闻到湖水的清香,感受到微风的拂过以上是一些描写景色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作文或考试中,展示你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结合这些方法来生动地描绘景色。
祝你写作顺利,表达自如!。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与方法(心血加工)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比较阅读:《记一次救灾活动》中的景物描写
1 .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 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 与主题无关 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 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 红的,照的大地全亮了。到了 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 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 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 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大 约下了三个多小时,雨停了, 天气也凉快了许多,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 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 · · · · 2.暴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星 期,鬼天气,到了中午云层又 逐渐变厚,天气变得更闷热。 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 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 就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位置
展凤头——景物描写放在开头
在一个清晨,我不得不与她分离,内
心痛苦极了。 记叙——平淡 清晨凉风飕飕,阴冷厚重的雾帐吞噬 了一切——包括你转身离去的背影, 你正从我的心上走远。竹林中的露珠 正啪啪地滴落,一声声,一粒粒,敲 碎了我的心.
景物描写——婉曲生动,先声夺 人
景物描写放在中间——推动情节发展
正面, 实
静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 描写桃花、杏花、梨花 以及遍地野花的?
动
排比,拟人比喻等修 辞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触觉),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 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 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 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听觉)翻开 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 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 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 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 觉),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法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
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方法: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寓情于景3、运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形象比喻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8.作者们要让读者感受到他所描写的环境,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情绪体验,就必须也从这些方面去描写,比如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这些描写恰好相对应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举例](1)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2)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有:
1、移步换景,变化角度:
正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所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写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的是秋山近景。
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关于发现小石潭的描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对潭中气氛的描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3、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写小潭清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运用比喻)
4、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以动衬静——《沁园春.雪》中“山银蛇,原驰蜡象。
”//《山居秋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入若耶溪》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以静写动,化动为静——《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
5、展开想象,虚实结合: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欧阳修《踏莎行》上阙写实:“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得淋漓尽致。
//姜夔《扬州慢》中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故国”的景物。
//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想像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肠人的离愁。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6、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悦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情绪。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
景象清新,赏心悦目。
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骆宾王《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
//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从而追忆了江南的美景。
7、侧面描写,突出景物特点: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8、对比描写,突出景物特点: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9、采用白描手法写景:
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二、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
3、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强美和力。
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模糊”、“惨淡”、“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
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
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
”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
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
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
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
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
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
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